最新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 我们的课堂演讲稿(大全9篇)

小编: 储xy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我讲话的题目是《新课堂我们与学生一起成长》。卢梭有句话:“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的确,课堂不是机床,只是把学生冲压成某种质地的零件;课堂也不是流水线,把学生组装成整齐划一的产品。课堂应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成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殿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新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宗旨。新课堂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是教与学的课堂,而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都应该是为学生这一主体服务的。所以,当新课堂的春风吹进我校时,我们立刻被那种完全不同常规的课堂震撼了!尤其是聆听李炳亭专家对高效课堂的精辟解读如《课改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到一中参加新课堂展示观摩课,以及曹局长的《新课堂教学及其思考的讲座》,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势在必改的潮流和趋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教师所追求的美好蓝图。这一切的一切就犹如发现新大陆,既感到新奇无比,又有些忐忑不安:我们能适应这片新大陆吗?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挑战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反思,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首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活动导学”模式在我校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革命”,完全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准与学生“抢风头”。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往往以“不放心”或“时间紧促”为由不太愿意放手。不知在座的同事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学生展示点评时,我们在下面干着急;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只能望着满满一黑板的内容仰声长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如:强行给学生规定展示点评的时间;课下给小组长指导或在教师整合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单独用一节课让学生充分预习,用一节课展示反馈,然后再用一节课去总结归纳书上的内容等等。虽然在前期阶段和以前的教学模式相比很浪费时间,以前的一课时现在用三课时才能,但看到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学会主动参与课堂,我还是决定去放手。总之,放手让学生在争辩中领悟、在质疑中进步。

其次,学会倾听同行的声音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课堂的摸索期,没有同科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利用好集体教研时间,和其他年级的教师交流,使其不流于形式。我们青年教师,刚执教鞭不久,教学经验不足,更应该多与同行们交流请教。

生活在团结的政治组是幸运的,这里有经验最丰富的李主任、有胸怀若谷的周老师,有一丝不苟的韩老师老师和杨老师等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记得有一次,我对年级组长说:“我对现在的课堂有很多困惑,不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没过两天他就主动开了一堂“示范课”,召集我们实验班的新组员一起交流、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不是一个年级或一个学科的事,所以我觉得:集体备课时,一些人少的小学科完全可以在一起集体活动,如我们文综组就可以在一起交流和探讨。

再次,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

旁观者清,当局者也未必迷。课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聆听来自心底的声音,那是一种真切、深刻的体验!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也许成不了好教师,而坚持写教育反思,不出一年就会成为好教师。这一点我应该向办公室、年级组、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学习。业余的时间我就会去公共论坛看看别人的心得和体会。有人说雕刻艺术品的过程就是凿去石头上多余边边角角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倾听,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浮躁走向从容,从肤浅走向深刻。

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被动接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看守所,而应是思维碰撞、激情四射、充满活力的乐土。每个老师都应该根据本学科特点来设计教学。政治课上,我不会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是积极探索适合政治学科特点的一些做法。如:为了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热情,关心社会的情感,上课前我会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请几位同学来“说天下”,说说近期国内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并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每节课学生的评论都精彩无比。课堂上,我也会根据需要创设“虚拟剧场”,开展情景表演、小辩论、歌曲欣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一)我在每节课上会评选一至两名“每日之星”如“质疑之星”、“口才之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进行大力表扬。如:写在黑板板的光荣榜里宣传、通过校信通发给家长,并让他们成为班级学生的小榜样。我们惊喜得发现,凡是被表扬到的学生,都会更积极、更认真的学习和做事。

(二)班级每月还会评选出“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助人之星、质疑之星”等。当然,任课老师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一节课下来由表现欠佳的小组表演节目,上台总结等。

(三)班级还制定了“小组竞争pk台”,实行加分制。涵盖了早读、作业、课堂表现、卫生等各个方面。每天由专人负责统计分数,一周一总结,评比出“明星小组”“进步小组”和“黄牌小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奖励,反之表现差的小组晚上要留下来开“反思会”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必要的话还会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重视是难以想象的,往往小组排名还没出来时,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最差小组是谁了,因为他们时刻都会在心里盘算每天的得失。目前,班级七个小组之间在各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风气已悄然形成。总之,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为学生的良性竞争和我们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更恰当地说,应被称为“个性”老师。 “个性”并不是因为穿着打扮的标新立异,而是他们在对学生负责的基础上,有着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浑身洋溢着个人魅力。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就应该铭记以下的标准如:幽默风趣、认真负责、知识渊博、公平公正、宽容大度等,我觉得这些标准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

总之,在实施新课堂的初级阶段,我们还是有点畏首畏尾。起初我自己也不敢放手,就像学生不敢起来回答问题一样,既有胆怯又有传统教育留给自己的烙印,更有对新课堂似懂非懂的片面理解和不成模式的尝试。真的就有了一种困惑,有来自学生的,更多是自己的。从传统教学向新课堂迈进,也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尝试,我还是很自然的对新课堂充满渴望,同时对学生的解放和教师的幸福充满向往。虽然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布满坎坷和荆棘,但我们不能缺乏追求幸福和挑战自我的勇气。想想学生的未来和家长的期望,想想中国教育的走向和趋势。我们更应该从现在起,去寻找自身的差距,从我做起,从每一堂课做起,扮好为学生服务的角色。

老师们,新课堂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勇于并善于接受挑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身的价值。老师们,让我们抓住机遇,勇敢地迎接新挑战,用新课堂引领学生翱翔于新课改的广阔天空吧!谢谢!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二

我的弟弟是一位可爱的弟弟,他的可爱主要体现在说的话上。

记得有一次,弟弟到我家来玩。有一天,他总把自己吃不完的菜全往我碗里夹,我生气了,对他说道:“别夹了,我有洁癖的!”弟弟用一口湘潭话对我说:“洁癖是什么咯,把我吃点了!”我和佳佳姐姐笑得要死。

我的弟弟是一位令人好笑的弟弟。有一次,我好姐姐还有弟弟一起在外婆家玩,我好姐姐带着弟弟去游泳,我们都以优美的姿势跳下水了,弟弟却是从玩具车上滚下来的。

我的弟弟又是一位不贪吃的弟弟。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店子买吃的,刚到店子,弟弟又“拒食”了,买什么都不吃,只玩摇摇车。

我的弟弟同时也是一位有趣的弟弟。有一次,我姨妈因为某种原因要打弟弟,刚打一下,弟弟居然说:“你这个湘潭的,不讲礼貌,只知道打人。”姨妈听了,都没力气打弟弟了。

这就是我的弟弟,他可爱、好笑、不贪吃、有趣。

你觉得我的弟弟可爱吗?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三

我们家有四口人。爱唠叨的.妈妈,爱操心的爸爸,爱看书的哥哥和爱玩的我。

我的妈妈是我们四口人中最爱唠叨的人。早上我稍稍起来晚一点,妈妈就开始唠叨了:“早上头脑灵,记忆力好,快起来读书吧。”中午刚放下饭碗,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快睡午觉,下午上课有精神。”晚上,刚做完作业,又听见妈妈唠叨了了:“赶紧洗澡睡觉,明天还要早起读书呢。”这就是我爱唠叨的妈妈,一天到晚唠叨不停。有时候我听到妈妈的唠叨真的恨烦,但转念一想:妈妈这都是为我好,我得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

从我记事以来,我们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有我爸爸操心。记得有一次,爸爸出差在外。妈妈把钥匙忘在房间里,房间里还烧着菜,我们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一样在院子里来回转。这时,妈妈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说我还在我们家窗帘后面放了一串钥匙,就怕你们忘记带。妈妈立刻取出钥匙,打开房们。否则不知到会出现什么后果。这就是我的爸爸,虽然爱操心,但我很爱他。

这就是我们一家。有妈妈,爸爸,哥哥和我组成的。我爱我的家。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四

幸福的家,是每个人的向往。家中有我、有你、有他。其实,什么是家?他不单纯是一间房子,因为有感情,茅草屋也可以变得温暖。

我有一个三口之家,家中爸爸、妈妈。他们就是这个家的创造者。在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一直在无私奉献,我就一直在享受着他们给予的温暖。

一个家就像一棵树,爸爸妈妈是树干,而孩子却是树根,父母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孩子为中心。我觉着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中有爸爸保护着我,妈妈关心着我。家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有些家长闹离婚,有些人的家中困苦不堪,而我,却幸运又幸福。

小的时候,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虽然记忆已经浅淡,但还是有一幅画面:一张实木沙发上,坐着一位父亲,对面是一个天真而又调皮的儿童,扑克,大人们已经玩腻了的游戏品,此刻在父子俩的手中,没有j、q、k、a,这只有阿拉伯数字。父亲教着儿子:“我们从中抽一张牌,看看谁的大?”“嗯、嗯”孩子满口答应着。就是这样的方法,我学会了大小。

后来的日子,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直到有一天,儿子再次提出要求时,父亲拒绝了。因为,儿子长大了。而父亲也没有了空余的时间休息,只是为了多挣点钱。

父亲啊,对于我,您辛苦了,长大后的我犯了错,您是包容+包容,理解+理解。父亲,您辛苦了。

母亲,一个伟大的名词,舍掉老掉牙的十月怀胎,但却也还是剩下辛勤的哺育。从出生到长大,这一经历是复杂、是感动。都说女人爱美,但从孩子出生开始,每一位母亲,就已经舍去了爱美的心。

我的母亲,您照顾着我成长。您那白发是事实,逐渐消瘦的身子也是事实,纵使是再专业的雕刻师,也无法调去那皱纹。母亲,您辛苦了。

我的父母,是你们使我感动,和你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了温暖。下辈子,我们还是一家人。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五

在逸夫楼四楼的一间普通的教室里,住着一家人,59个孩子和一个妈妈。这一家人构成了一个集体,名叫78。 班里的每位成员早出晚归,为同一个目标奋斗。他们是一只只还没飞到天上的气球,正在充气,有知识,有期盼,也有自我。 他们每天都在战斗,攻下知识的碉堡就是荣誉。他们的武器只有一个--自己。他们的士兵只有三个--纸、笔、书。然而这些战友已经陪伴他们走过了近九个春夏秋冬。他们的信念:fighting!keepfighting!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

他们相亲相爱,有福必然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他们团结友爱,互相扶持,为人善良随和。

这是一个温暖的家。 当你伤心难过时,会有人给予你心灵上的安慰。

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有人伸出援手,来帮助你而不求回报。

当你快乐时,他们愿意和你分享。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温暖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支撑这个家。

当家的是一位兼可爱与严厉于一身的老师。 严厉,是因为想让我们飞得更高,而宁愿扮演一个在我们眼中的“狠角色”。可是,她也不容易啊!如果不是她,不知今天的78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她也有可爱的一面,笑起来很甜蜜、很温暖。就让我想起了那首《最美的太阳》。“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给我力量,是你让我变坚强。不怕受伤,因为有你在身旁。你的笑你的泪,是我筑梦路上最美的太阳。” 这一家人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没有高不可攀的权力和地位,他们又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都一样,一样地全力以赴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

他们都一样,一样的善良,用自己的爱心为灾区人民打造一个天堂。 很荣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和他们一样,一样的爱这个新窝,爱这个家。

谢谢大家!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六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我们正青春》!

“我们正青春!”

是的,我们正青春,还有两年的光阴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疯狂、一起闹,不要抱怨时光短暂,因为它拥有着更加重要的使命------载你去梦想的彼岸,所以无法停留太久。所以,珍惜当下吧!要知道并相信,你们之间的友谊绝不会因距离,或者是分离,而像过眼云烟一样,烟消云散。而是会像潺潺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源远流长。

我们真青春!我们正青春!因为路途中有你们的陪伴,我才不孤单!青春,正在扬帆起航;青春,正在汲取养分;青春,正在进行时!我们正青春!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七

去年暑假,我们去斯里兰卡旅游,当初逢这个旅游团时,一切还都是陌生的。大巴上导游和领队轮流为我们讲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思绪穿梭在风格各异、历史悠久的古城。起初,车上氛围无聊,空气似乎凝固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与导游领队有了互动交流,车上也涌现出不少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充满着吹乐与温馨的气息。

记得一天骄阳似火,炙热的海风吹得人脸红彤彤的,像大苹果一样。我望着沙滩小店中的冰棍,在这种天气添上一口凉丝丝的冰棍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只可惜我身上没有一分钱,哎,真扫兴!“姐姐,给你!”身后突然响起天真可爱的声音,我扭头一看,是旅行团的小妹妹,她开心地冲我说,红彤彤的小脸蛋犹如春花般美丽,“谢谢,回车上还你钱吧。”我微笑着接过冰棍。“不用了,我爸爸说大家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初夏的海风拂面吹来,带着别样的气息。缕缕温暖在我心头荡漾,旅行团也是一个家,我们都是一家人。

最难忘的还是攀狮子岩,每个瞬间我至今依旧记忆犹新。途中许多人体力不支,大家相互鼓励年轻人扶老人,爷爷奶奶们把糕点水果分给大家。“好累啊,我在这儿等你们下来吧!”我上气不接下起。“阿姨扶你走,来吧!”阿姨走过来鼓励我,“那多麻烦……”我不好意思的摆摆手,“大家都是一家人,我们还等你上山一起照合影呢!”阿姨有说有笑,互相帮助,路旁的花儿忘情地开放,仿佛在对我们微笑,外国人也许不知道我们在聊什么,却对我们投来赞美的目光,抵达山顶,风光无比壮丽,树林像一张巨大的地毯一直铺到地平线,犹如绿色海洋。

快乐的时光像提着裙裙的小姑娘,翩跹跑过,绕过我们。下山时我细细回味这几天的点点滴滴,真是舍不得离开这个大家庭,我低头看下山的一行人,他们的身影仿佛在阳光中镀上一层金。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八

大家早上好!

成人路上,我们往往会埋怨自己肩负的责任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学会求知、学会上进、学会保护、学会珍惜……然而,就在我们放荡不羁的青春年华中,就在我们张扬个性释放活力的激情下,我们往往忽略掉了一种习惯——道德。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为了维护社会文明健康发展而促使人人必须养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而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中国自古也以德育人,以德为美,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恪守人格,以“克已服礼”磨炼品质。

但就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在我们菁菁的校园中,常常会感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雪白的墙壁上被鞋印沾污,洗手间里的水龙头“不辞劳苦”的滴着水,教室内的桌椅被刻上经典留言,投不中的垃圾被弃之于桶外,楼道里的壁画也光荣挂彩,耳旁时不时飘过几句污言秽语,身体残疾的同学不仅得不到帮助,取而代之的是模仿与讥笑……举不完的例子,理不顺的无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诚挚爱心;我们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谆谆告诫;我们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思。就是这些惊世名言,在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更迭之后,仍能够熠熠生辉,因此,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给老人让座、随手捡一张纸屑、爱护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几句污言秽语、多一点文明礼貌、拭去那些轻蔑与浮燥、献一份诚信与爱心。唯有将道德内化为习惯,将他律转为自律,我们的内心才会充实,我们的行为才会洒脱,我们的民族才会崛起!

谢谢大家的聆听!

我们是一家人演讲稿篇九

在我们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民族团结在现在的社会中已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字眼,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我的家庭中,我的二姑妈就在单位的组织下与南疆阿图什的一个名叫依拉勒的小男孩结成了对子,二姑妈给这个贫寒的家庭带来了些许温暖。她每隔一段时间便去探望依拉勒一家并鼓励小男孩好好学习,长大后能走出小城。二姑妈说,每次探望依拉勒他们一家人时,便能看到小男孩会心的笑容,这抹笑容也让二姑妈得到了帮助他人所收获的快乐。他们之间的幸福之桥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桥也更加的坚固、稳当。我想二姑妈只是那千千万万的“团结使者”中的一员,他们的出现,无疑是为加强民族团结增添了更为浓重的笔墨。

在我的新集体中也不乏有一些少数民族同学,我的同桌热法伊就是一个胖乎乎的维吾尔族同学。他总是乐于帮助其他同学,上课也十分认真。老师与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热”。老师也总是表扬他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他待人随和,所以大家也都愿意与他“称兄道弟”,大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有时,他还会给我们分享他们民族的美食以及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这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他们这个民族,而且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让我们的班集体的民族之花绽放得更加艳丽!

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于斯,长于斯”,在这片神州大地,“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歌声渐渐散去,可那份天山青松根连根的民族团结之歌却镌刻在了天山儿女,华夏子孙的心中!让我们行动起来,将这首属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歌曲永远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