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新区发展情况 新区管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优质5篇)

小编: 雅蕊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韶关新区发展情况 新区管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2.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装备等三大主导产业,实行全员、全域、全过程招商,创新实施“隔离招商”,今年已累计签约项目*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招引取得重大突破,签约引进*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3.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共安排实施*个重点产业项目,*-*月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已开工*个,开工率达*%。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半年度完成投资*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申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个,申报数全市第一。

4.产业平台全省领先。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重点产业的产值分别增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考评排名第一、第四。

5.综保区顺利封关运作。*月*日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绍兴海关综保监管科入驻综保区,“一日游”业务、一线进口业务顺利通关,累计签约项目*个,其中*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

6.发展规划谋深谋细。科学谋划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方案的前三轮试划工作。以“产城融合标杆区”为定位,对袍江区域*平方公里范围制定产城融合和有机更新发展规划。以*新区和杭绍临空示范区为主平台,积极向国台办申建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

7.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肿瘤医院、金融学院建设进展顺利,有序推进沧海未来社区建设进度。*月底全面完成*个亚运城市项目,为全市首个完成所有亚运建设任务的区域。积极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建设,推进*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项目。

8.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大力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全省第四个、全市首个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研究推动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加快建设*科技城,核心区二期已基本确定设计方案,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过渡实验室场地建设基本完成,上海交大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正式入驻。

9.要素保障扎实有力。争取土地要素,多渠道筹措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其中获得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预支)和督查激励土地指标*亩,为全市唯一获得指标奖励、激励的单位,筹措占补指标*亩,出让产业用地*亩。强化资金保障,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亿元,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落地*亿元。

10.体制改革迸发活力。制定两区工业用地、产业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打造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闭环、完整高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工作体系。全力打通两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权限改革,加快实现“两区通办”。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一极三区”战略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争当全市经济稳进提质排头兵,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抓项目,强平台,打造更加扎实的经济基本盘。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加快鼎捷数字产业园、敏捷智慧能源、工业富联系统封装自动化服务平台、芯片公共设计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园先导项目签约。*个市县长项目全年开工率达到*%。

二是持续壮大高能级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建设。绍兴综保区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袍江经开区、绍兴高新区全国排名力争前进*位以上。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排名持续领跑。

2.抓人才,强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一是争创人才改革试点。坚持部门联动、多跨协同、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聘”“免评审”“法人举荐”等特色人才改革举措落地,积极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加强数字化赋能,通过数据挖掘赋能人才招引,推进人才政策智配快兑,系统再造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争创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城核心区二期、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工建设。深化推进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建设,高标准打造上海交大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3.抓规划,强配套,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一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根据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定位要求,研究编制越城区、*新区全域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两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的空间基础。优化布局区块规划研究,以产城融合和重点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为重点,从聚产业、建城市、塑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城市设计。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袍江区域城市有机更新,率先启动马海片区的规划建设,打造马海片区“绍芯谷”。加快肿瘤医院、金融学院、中心湖南北岸水利排涝工程、城市水街、未来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沥海城市副中心能级。继续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连接线工程(*新城段)建设。

4.抓改革,强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放大两区双向赋能优势,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出台《关于推广杭州钱塘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促进绍兴*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深入学习贯彻省纪委许罗德书记调研绍兴时的讲话精神,抓好新区纪检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监督质效。

二是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落地见效,创新推进“一地管项目”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看地、落地、管地、评地”土地智控,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

;

韶关新区发展情况 新区管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20年,x新区经济工作稳中有进。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x亿元(已扣除去年的x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实现特色产业营业收入(涉云产值)x亿元。服务贸易完成x亿美元,完成x%;上报产业个性化项目x个,完成年度任务的x%。新增区级以上众创空间及孵化器x家,完成目标x%,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x家,完成目标x%,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家,完成目标x%;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完成目标x%。全年国家、省“千人计划”新评定x人,x市高层次人才d类以上x人,申报“x”计划项目x个,落地x个。引进海内外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才x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x家。累计在册企业x家,其中涉云企业x家。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项目为纲,高质量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一是围绕城市大脑生态,落地x城市大脑有限公司、x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等一批优质生态企业。二是成功引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x中心等项目也顺利落地。三是按照x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计划,打造x新区智能智造产业生态.四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二)服务为先,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

一是服务“三名工程”。以服务“三名工程”为抓手,确保各类科研成果在在x新区先试先行及推广输出。二是优化为企服务。以“最多跑一次”、“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为契机,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统筹协调重点产业项目落地相关审批手续办理,协调解决企业高管子女入学等问题。三是完成政策兑现。x年兑现省级扶持资金x万元,市级扶持资金x万元,区级扶持资金x万元,涉及科技、人才、专项扶持等各个方面,助力企业发展。四是做优配套环境。新引进肯德基等生活服务类配套,优化班车路线与班次,推进x新区生活配套不断完善。结合铜鉴湖建设,提升改造x新区环境面貌,打造开放共享的空间形态,基本完成x新区去围墙工程,打造亲近自然的x新区办公环境。

(三)规划引领,扎实推进特色x新区建设

一是启动规划调整。参与x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和上位规划的对接,明确x新区空间发展格局,确定创新驱动发展实践地的目标。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完成x山区块和x新区区块的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云计算等数字产业的配套要求。三是初步完成特色x新区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大脑便捷泊车系统、企业服务“零跑”系统、社会面联防系统、智慧消防系统、智慧路灯系统,为城市大脑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先行示范。五是打造平安x。大力推进社会面联防、智慧消防等系统应用,为平安x提供保障。

(四)文化助推,厚植创新创业土壤

一是人才资源助推创新文化。随着x新区名誉镇长x士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x新区汇聚了国内外院士x人,国千人才x人,省千人才x人,进一步推进了x创新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二是文创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引进新华智云等重大项目,积极申报x文化产业带重点项目,推进x新区数字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三是产业活动涵养文化气质。成功举办了x大会、x大会等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x余场。四是人文体验打造x品牌。城市大脑探悟馆作为城市大脑各个典型场景的展厅,已接待参观x余批人次。

(五)服务中心,着力提升党群工作实效

一是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通过专题读书会、上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形式,累计开展集中学习x次,研讨交流x人次,并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征集意见建议x条,查摆问题x个。高标准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同时,结合国庆71周年,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拍摄微视频,激发党员群众爱国热情。二是大力实施x新区先锋行动。新增x个企业党支部,新增x名党员,召开x新区大党建工作会议,出台《x新区大党建工作要点》,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三是深化群团改革。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紧扣市委中心工作,牵头举办全市城市大脑数字尖兵技能比武活动,参赛项目x个,完成预赛、决赛,取得良好成绩。新组建x家企业工会,举办大型活动x场,不断丰富x新区企业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率先开展特色x新区人大改革试点。高标准建成全市第一个特色x新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居民议事会代表讲坛、基层代表会客厅,先后开展代表大讲堂、选民接待活动x场,接待省市人大常委会和兄弟区县市人大考察团x批次,得到了x主任的充分肯定。五是推动典型示范。x被授予x市五一劳动奖章;x大数据产品线班组、绿城物业会务接待班组被授予“x省工人先锋号”,为x新区企业和职工做好表率。

一年来,x新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差距,一是经济工作还有待加强,在招商引资等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待提升;二是服务企业还不够细致入微,特别是政策兑现上不够及时;三是特色x新区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和推广,不断总结和优化;四是在队伍建设上,人员的精气神还要再进一步提振。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大干快上,抓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续建一批、新建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倒排计划、挂图作战,有序推进。一是加快推进续建项目。持续推进确保x所x所航天产业园项目、中国船舶海洋信息装备产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快速启动新建项目。完成x“七中心一基地”项目过渡办公场地装修、完成建设地块选址论证和土地性质调整等工作。开工建设会展中心三期、x新区大学产学研基地项目。三是加快对接储备项目。加快数据质量研究院项目等项目的对接,摸清企业需求,加快项目落地。

(二)对标一流,抓好数字产业生态打造。聚焦打造城市大脑协同创新策源地和云计算之城,全面提升x新区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培育城市大脑产业。积极抢抓城市大脑产业发展机遇,以建设“x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为抓手,打造城市大脑产业集群,推广x城市大脑的首创经验。二是做强云智能产业。持续扶持x、x等独角兽企业,积极培育云计算新生企业,形成以“飞天”系统为基础软硬件产业生态。三是集聚空天信息产业。加快xx所x所产业等项目建设,推动形成“空天地海”四维一体的数据产业生态。四是布局智能智造产业。推动云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承接智能智造产业落地。

(三)提升服务,抓好营商环境优化。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为目标,加快完善x新区发展环境,优化企业服务。一是助力复工复产。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联企业、千家企业联部门”活动,通过走访实时掌握企业诉求,当好企业服务店小二,依靠科技力量全面精准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二是优化空间发展规划。结合x未来城建设,重点梳理x新区内部存量空间。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推动会展中心三期建设,深度发挥三期与会展一期、二期的联动作用,打造x会展综合体。四是做优营商环境。修订完善x新区产业政策,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一站式”的政策保障和服务。

(四)整合资源,抓好特色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三名”效应在产业引领、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一是打造x传媒,积极推介x新区知名ip,扩大x新区影响力。二是建成x共享空间,为世界各地院士专家、x志愿者来杭学习交流提供方便。三是助推成果转化,为名人、名院、名企的成果转化提供一对一服务,加快建设,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产业空间和政策扶持。四是发挥阿里系和x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办好x大会等重大产业活动,扩大x新区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强基固本,抓好党建群团工作。以党建为引领,群团组织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x新区企业的沟通交流,为x新区营造积极高效的建设发展氛围。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x新区两新组织党建提质增效,深化“联企结对争双强”机制,以党建带动为企服务水平提升。二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信息宣传和舆情引导,讲好x“好故事”,唱响x“好声音”。三是加强统战工作。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力度,做好党外中层干部的选拔工作。四是深化群团工作。以党建带群建,不断深化群团工作内涵,以群团为载体,举办种类丰富的特色活动,不断凝聚发展合力。

(六)从严治党,抓好自身能力和队伍建设。全面调动积极性、提振精气神,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一是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思想认识,认清x新区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短板,提升干部能力,使干部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改进工作作风。结合x新区区机关干部评“一把手”、“一把手”评班子成员的干部“双评”机制,全面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冲在一线、干在一线。三是严格正风肃纪。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正风肃纪,深化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构筑清朗清明的政治生态。

韶关新区发展情况 新区管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篇三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召集相关科室认真学习研究《莒南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迎接^v^第六次大督查工作方案》和《莒南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成立了住建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个方面各负其责,团结协作,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二)细化工作方案

县住建局制定了《莒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打通“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保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方案》,对照“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任务落实清单认领任务,积极对接县政务服务统一标准,进一步深入规范、梳理审批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并按统一标准制作服务手册、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书,优化服务流程。

(三)明确责任分工

县住建局制定了《莒南县住建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任务分工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明确到具体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各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结合具体承担指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

(一)承接落实了上级安排的改革任务

1、简政放权事项承接落实情况。县住建局做好权力事项动态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对^v^及省、市的调整、取消、下放的行^v^力确保接得住、管得好。五年来,县住建局承接、取消、整合的行^v^力事项及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共计16项,涉及燃热、建设等领域,力求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事项。

3、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对标认领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对标认领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十大类167项行^v^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形成与上级统一的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

4、顺利完成审批权划转交接工作。4月份,按照县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与县行政审批局完成18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交接工作。

(二)配合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韶关新区发展情况 新区管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篇四

2022年,赣江新区将坚持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树牢“作示范、勇争先”的政治自觉,紧紧围绕“大南昌都市圈发展新引擎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纵深推进“发展大突破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开放,切实改善民生福祉,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展现新区作为、作出新区贡献。

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跳出江西看新区、谋发展,新区全面对标南沙新区(近期)和天府新区(远期),各组团分别从全国选准一个先进县市(开发区)进行对标,力争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两位数”,各组团经济增速领跑所在设区市,持续巩固“两领跑”和“三个走在前列”的领先优势,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紧贴国家所需、江西所能、新区所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驱动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韧性,深入开展产业升级攻坚行动,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思路,聚力打造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等潜在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前瞻布局生物技术、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创新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狠抓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高效率推进华润江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达产见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能级。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深化改革的靶向定位。突出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谋划实施更多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撬动性的改革举措,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坚持以“集成化为原则、不集成为特例”,充分借鉴、全面对标先进地区的创新举措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的经验做法,梳理新一轮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全年推出改革事项不少于30项,各组团勇当改革“单项冠军”,切实提升改革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水平。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突破。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导向,加大绿色金融、“点状供地”等原创性、示范性、独特性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双智”定位,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实施智慧应用场景,高品质打造永远在线的智慧新区,助推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在儒乐湖新城,依托红谷启迪和海克斯康两大龙头,聚焦应用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的科创产业链后端环节,加快形成高含金量生态创新集聚区;围绕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业,助力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引领核心产业数字化发展,打造以双智赋能为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智能制造样板工厂,助力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医药科创城,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全力推动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申报国家中药产业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加快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步伐,着力构建“科创、企创、双创”层次分明、梯度协同、优势互补的创新体系。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着力推进“人才大脑”“人才飞地”建设,努力培育最优土壤、提供最优政策、营造最优环境,引进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加快聚集高端城市要素,以最快速度塑造新区形象。加强与南昌市规划衔接,加快推动地铁、市域铁路、主干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建设运营水平,畅通项目流、人才流、创业流、信息流。遵循“人产城”逻辑,高质量推进儒乐湖新城、中医药科创城和临空空港新城、永修湖东新城、共青南湖新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全年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少于350亿元,其中,直管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少于200亿元,加快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配套完善,形成功能复合、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促进人才持续流入、人口高效集聚。提高城市环境整体档次,强化城市管理能力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新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城市生态景观,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和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围绕新区规划,尽快补齐教育、医疗资源短板,加快公共配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动就业增收,力争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以上,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体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公益事业,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地和人民群众安居地。以建设平安新区为契机,打造稳定、安全、有序的治安高地、平安绿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做好信访稳控工作,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

韶关新区发展情况 新区管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2.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高端装备等三大主导产业,实行全员、全域、全过程招商,创新实施“隔离招商”,今年已累计签约项目*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招引取得重大突破,签约引进*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3.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共安排实施*个重点产业项目,*-*月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的*%,已开工*个,开工率达*%。省“*+*”重大项目新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半年度完成投资*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已达*%。申报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个,申报数全市第一。

4.产业平台全省领先。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重点产业的产值分别增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考评排名第一、第四。

5.综保区顺利封关运作。*月*日综保区正式封关运作,绍兴海关综保监管科入驻综保区,“一日游”业务、一线进口业务顺利通关,累计签约项目*个,其中*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

6.发展规划谋深谋细。科学谋划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方案的前三轮试划工作。以“产城融合标杆区”为定位,对袍江区域*平方公里范围制定产城融合和有机更新发展规划。以*新区和杭绍临空示范区为主平台,积极向国台办申建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

7.功能配套日趋完善。肿瘤医院、金融学院建设进展顺利,有序推进沧海未来社区建设进度。*月底全面完成*个亚运城市项目,为全市首个完成所有亚运建设任务的区域。积极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建设,推进*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项目。

8.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大力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全省第四个、全市首个省级产业创新中心,研究推动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加快建设*科技城,核心区二期已基本确定设计方案,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过渡实验室场地建设基本完成,上海交大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正式入驻。

9.要素保障扎实有力。争取土地要素,多渠道筹措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其中获得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预支)和督查激励土地指标*亩,为全市唯一获得指标奖励、激励的单位,筹措占补指标*亩,出让产业用地*亩。强化资金保障,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亿元,成功争取专项债资金落地*亿元。

10.体制改革迸发活力。制定两区工业用地、产业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打造环环相扣、实时跟踪、动态闭环、完整高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工作体系。全力打通两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权限改革,加快实现“两区通办”。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锚定“一极三区”战略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争当全市经济稳进提质排头兵,努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1.抓项目,强平台,打造更加扎实的经济基本盘。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加快鼎捷数字产业园、敏捷智慧能源、工业富联系统封装自动化服务平台、芯片公共设计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园先导项目签约。*个市县长项目全年开工率达到*%。

二是持续壮大高能级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绍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区建设。绍兴综保区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袍江经开区、绍兴高新区全国排名力争前进*位以上。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省排名持续领跑。

2.抓人才,强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

一是争创人才改革试点。坚持部门联动、多跨协同、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聘”“免评审”“法人举荐”等特色人才改革举措落地,积极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加强数字化赋能,通过数据挖掘赋能人才招引,推进人才政策智配快兑,系统再造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绍芯实验室建设,争创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科技城核心区二期、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工建设。深化推进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建设,高标准打造上海交大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3.抓规划,强配套,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一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根据绍兴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定位要求,研究编制越城区、*新区全域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两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的空间基础。优化布局区块规划研究,以产城融合和重点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为重点,从聚产业、建城市、塑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城市设计。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袍江区域城市有机更新,率先启动马海片区的规划建设,打造马海片区“绍芯谷”。加快肿瘤医院、金融学院、中心湖南北岸水利排涝工程、城市水街、未来社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沥海城市副中心能级。继续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段、越东路连接线、* 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连接线工程(*新城段)建设。

4.抓改革,强服务,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放大两区双向赋能优势,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出台《关于推广杭州钱塘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促进绍兴*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深入学习贯彻省纪委许罗德书记调研绍兴时的讲话精神,抓好新区纪检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监督质效。

二是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落地见效,创新推进“一地管项目”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看地、落地、管地、评地”土地智控,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