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大全10篇)

小编: HT书生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演讲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一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兼相爱,交相利。

4、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1、万事莫贵于义。

1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5、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9、备者,国之重也。

20、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1、重不为不义攻国。

22、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解析:没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学识智慧也不会通达;不遵守诺言的人行动也不会实现。

解析: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

24、原文: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解析:根本不稳固必然会央及枝叶。行为不守信必然会损害声誉。

25、原文: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墨子·修身》

解析:聪明的人心里明白而言语不必太多。

解析: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即原则;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即规则;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即法则。不遵循一定的标准而能成事者,自古以来是没有的。

27、原文: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法仪》

解析: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不能保证公平公正、不能惩恶扬善、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当做法律。

解析: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在人格与尊严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上天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人生而平等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解析:作战虽然讲究排兵布阵,但士兵的勇敢是其中的根本;丧葬虽然讲究礼节,但对亲人的哀思是其中的根本;一个人虽然很有学识,但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是其中的根本。

解析:国家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臣子,上级必须有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下级,议论国政的人不停止,各种不同政见的人相互辩论,才可以长久保存国家,使国家兴盛强大。也就是说言论自由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政见,民众有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利。

解析:印染时织品用青色染料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料就变成黄色。随着染料的变化,织品的色彩也变化,放入多种染料则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变化。所以对于印染不可不慎重!说明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人的思想也会变得复杂;而在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环境下,人的思想也会相对纯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

解析: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军队是国家的武器,城廓是守护自身的保障。这三者是国家应当具备的。

解析:仓库里没有储备的谷物,不可以应付凶饥之年;兵库不准备兵器,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站在正义的一方也无法征讨无义之人,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强有力的保障;城郭防守不完全,则不能守护自己;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不可应付突发事件。

解析:人民有三种忧患:饥饿的得不到食物、寒冷的得不到衣物、劳苦的得不到休息。

36、原文:择务而从事。

解析: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7、原文: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

解析:哪怕是磨没了头发,宁可死也不会旋转前进的脚步,为的是全天下人的利益。

38、原文: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解析: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实行,有害于国家、人民的事情就要坚定的铲除。

39、原文: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原文: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二

2、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3、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4、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墨子

5、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6、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7、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

8、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

10、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13、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墨子

14、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15、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16、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

17、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墨子

1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

19、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2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22、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墨子

23、重不为不义攻国。——墨子

26、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墨子

28、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墨子

31、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墨子

35、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36、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

37、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

41、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4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

44、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45、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47、择务而从事。——墨子

48、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49、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5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三

1、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2 、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 、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5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6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7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8 、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9、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 0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 1、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 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1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 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 6、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1 7、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1 9、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2 0、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四

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墨子 说: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墨子 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 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 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墨子 说: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墨子 说: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墨子 说: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墨子说: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五

2、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9、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11、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12、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

13、择务而从事。——墨子

14、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

16、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墨子

17、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18、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19、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墨子

20、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21、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23、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墨子

26、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27、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29、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墨子

30、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3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32、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34、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

35、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3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38、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墨子

40、重不为不义攻国。——墨子

41、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42、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墨子

44、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45、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墨子

47、以攻战亡者,可胜数。——墨子

48、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墨子

49、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六

2、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墨子

4、以攻战亡者,可胜数。——墨子

6、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墨子

7、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墨子

8、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

9、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墨子

11、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15、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16、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17、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18、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9、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墨子

20、磨顶放踵,死不旋踵,利天下而为之。——墨子

21、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墨子

22、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23、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

2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墨子

26、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墨子

2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墨子

31、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33、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35、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

3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38、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39、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

40、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41、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42、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44、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46、天之爱天下之百姓。——墨子

48、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墨子

50、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七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

四、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3.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4.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5.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6.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7.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8.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9.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14.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必定被人爱,而憎恶别人的必定被人憎恶。

15.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大取》

【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17.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18.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大取》

【译文】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相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

20.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法仪》

【译文】天希望人们互相爱护、互惠互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残害。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八

2、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3、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4、 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6、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7、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8、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9、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11、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12、 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13、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15、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非攻》

16、 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

17、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0、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

23、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27、 食者,圣人之所宝也。 ——墨子

28、 刚天下者兵也 ——墨子

29、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30、 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

31、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 《墨子》

32、 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35、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墨子

37、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墨子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九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5】: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7】: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9】: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11】: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15】: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

【1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20】: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 《墨子》

【21】: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23】: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25】: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6】: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非攻》

【27】:“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非乐》

【28】: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29】: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30】:刚天下者兵也 --墨子

【3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32】: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墨子

支持墨子学派的演讲稿篇十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子最主要的主张:兼爱非攻。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主张爱无等差,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针对当时社会动乱,国与国互相攻打,人与人互相残杀,墨子急于寻找动乱的根源、救世的良方,他说:“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如果人们兼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则干戈化为玉帛,天下必然太平。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是墨子的兼爱和尚同思想,最后容易走向专制主义,而儒家虽然推崇等级制度,但最后却走向了平民化——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走向了民本。儒家的像孟子的思想是比较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道德观建立在人之常情上,不像墨子兼爱那么难以实现。当然,孟子的义利观,舍身取义也是具有超越性的。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这里可以看出墨子把自然界无意志的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的意志是兼相爱,交相利。顺天意得赏,反天意得罚。

墨子的尚同尚贤主张。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同是在尚贤的前提下,要求人们与上级政长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也就是集中统一到中央。这是一种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思想,后来在法家那里得到了发展和实际运用。墨子尚贤尚同,一方面要求突破宗法制度,给“农与工肆之人”以政治权利,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义,这是一个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也”。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和孔子的为贤之道还是不同的。墨子的“为贤之道”是为民谋利,救民于水火,使他们能够各安其生。即所谓“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孔子的“为贤之道”首要是学习和掌握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周礼,遵照周礼完善个人的修养。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克己复礼为仁”。可见,只有用周礼约束自己,虔诚维护周礼,才算得仁人、君子。

墨子的节用节葬观点。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提出非乐观点。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反观孔子主张礼乐教化,这就需要看到,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礼崩乐坏,孔子推崇周礼,认为礼乐可以教化百姓,维护统治。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他认为,国家安危治乱,不靠天宁靠人力。他提倡充分发挥人力的积极能动作用,批判消极的命定论。墨子认为儒家的命定论是害人的懒汉哲学。其实,墨子仅仅从儒家部分言论对于儒家的命定论加以批判是有失偏颇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主张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在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儒家墨家有不同的社会基础,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墨学有人民性,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