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节约年终总结(汇总9篇)

小编: BW笔侠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节约年终总结篇一

大家好!当今时代,浪费已经成了人人都存在的问题。

最后说说空气,现在树木严重被破坏,空气质量太差了,可有些人明知道危害空气,却还不管不顾。家用废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手乱扔,就连工厂生产的污水也随意的倒在河流中。总觉得事不关己,保护环境是别人的事情,这时候他又会说:管我什么事,又不只我一个人在破坏环境。

因为腐败贪污现象严重,村民的生活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正因如此,去年天旱,不仅我们没有纯净水饮用,粮食也因浇水困难收成惨淡。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珍惜。现在不珍惜,你会后悔莫及。

节约年终总结篇二

一、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不断增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

二、自觉将勤俭节约行动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使勤俭节约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三、节约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家庭用餐,以吃完、吃饱为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不剩饭不剩菜;外出就餐要适度点餐,剩菜剩饭要打包带走。理性消费。倡导“光盘”,拒绝“盛宴”。

四、科学用电,提倡低碳环保生活。尽量使用自然光照明、绿色照明。积极使用节能灯,养成人走灯熄的习惯,杜绝长明灯;耗电设备要随时切断电源,尽量使用节能电器设备。

五、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要随手关闭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定期维护和更换水龙头,防止漏水;使用盆具洗脸、洗手、洗菜,养成节水习惯;一水多用,分质使用,重复使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六、节约资源,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少用一次性木筷,让成千上万亩森林免遭砍伐;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节省石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坚持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聚沙成塔,积羽沉舟。节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德,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大力弘扬节俭之风,拒绝浪费、以俭养德,将节俭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

节约年终总结篇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左传》《资治通鉴》等著作中都有语句宣扬节俭之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诵节俭之诗,歌节俭之章”。

诵节俭之诗,节俭乃美德,勿断传承。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节俭是美德,是值得共同传承的精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获奖无数,却只拥有一件几百元的西服,且只在重大场合穿。他是著名科学家,若想谋利易如反掌,但他节俭不浪费,背朝青天面黄土,一头扎进研究里。反观纣、桀两位君王,日日酒池肉林,笙歌不断,奢靡至极,终落了个亡国的下场。节俭是不可或缺的优良习惯,它不仅减少资源上的浪费,也避免了精神受到物欲侵蚀,助我们在喧嚣中守住本心,在满地六便士的世界里也能抬头看见月亮。

诵节俭之诗,节俭乃清心咒,助力淡泊“心远”。

《资治通鉴》中有言:“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散发着致命的诱惑,正如蒋勋所说:“物质不是不好作文,不好的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你我稍有不慎,便会迷失在名利场里,再不见三径通幽、松菊摇曳。而节俭将我们同物欲隔绝开来,它给予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修篱种菊的勇气,使我们内心一片宁静,“酌贪泉而觉爽”。节俭,是名副其实的清心咒,而我们也因此能居闹市而无车马喧。

诵节俭之诗,让节俭之花芳香四溢。

苏轼“口腹之欲,何穷之有?”之言振聋发聩。大胃王吃播近几年来十分火爆,纤瘦的主播吃下了令人咂舌的食物,吸引无数眼球。但请想一想,全世界至今仍有多少人每天为了吃饱肚子而奔波劳苦,无数人因饥饿全身浮肿甚至死亡……从小我们便被教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却有人仍在“孜孜不倦”地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添砖加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究竟什么时候才不是一句空话?我等待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的那一天,而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它名“节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滚烫的馨香会淹没所有地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节约年终总结篇四

21世纪新社会,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孩子们的童年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有姿有色。然而,在这种物质条件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节俭节俭开始淡薄。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缺乏节俭节俭教育与培养,使得孩子们不懂得什么叫珍惜,什么叫节约,什么叫俭朴,吃饭挑三拣四,穿衣喜新厌旧,玩具朝三暮四,用品追新求异,人走灯不灭,人离机不关,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孩子美德的培养,身心的健康,对社会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孩子节俭意识,我认为重在家长的言教身传。而且身传重于言教,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让孩子身濡目染,渐移默化,从小培养节俭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做到五个一,即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寸布、每一度电、每一分钟。

节约每一粒米:煮饭烧菜,饭店点菜要精打细算,以吃掉为标准,不随意倾倒食物。要让孩子学会并牢记李绅的《锄禾》这首唐诗,教育孩子珍惜每一粒米,不剩饭菜食物,少吃零食,不买垃圾食品。

节约每一滴水:用水时,能用小水的不用大水,能用盆洗的不用流水洗,并随手关闭水龙头。雨水聚集后可以用来拖地板搞卫生;洗脚洗浴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教育孩子珍惜每一滴水。

节约每一寸布:现在人比较讲究干净注重卫生,餐巾纸手纸随意用,这也是一种浪费,能用一张的就不用两张,书写纸正面用了反面还可用,以节约每一张纸;买衣物玩具等东西不要贪多求新,孩子的有些衣裤可以变换上面的装饰来满足孩子的要求,有些玩具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手工制作。不需要的物品,或利用,或送人,或卖了,坏了能修理则修理,物尽所用不浪费。要节约每分钱、每寸布、每件物。平时教育孩子注意爱护书本,爱护玩具和其它各种物品,孩子好奇拆了东西装不上,大人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安装好。

节约每一度电: 大人尽量少玩电脑和手机,空调冰箱热水器温度设定要恰当,注意随手灭灯关机。孩子看电视,玩电脑应控制好时间,可多带孩子外出活动,串门、上公园、逛商店、做游戏、玩球、跳绳等等,既增长见识,又利于身心健康。

节约每一分钟:时间也是资源。也需节俭,日常生活要有计划巧安排,讲究效率。不迷恋于游戏,不迷沉于麻将、纸牌。要像学校那样安排好孩子的起居作息和各项活动,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节俭不是寒酸,而是一种美德。节俭永不过期,需要世代相传。

节约年终总结篇五

曾经在送走的一届学生里,针对他们中间存在的浪费现象,开展过一个以“节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那时,班里陆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尽管一再要求要把豆奶喝完,在垃圾篓里还会时常出现喝剩的半袋豆浆;尽管一再要求不能乱扔废纸,打扫教室时,仍能发现整张的白纸被一扔了事,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还有的孩子掉了铅笔啦,橡皮啦,简直就是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弯腰去捡了,每天打扫卫生都会“收获”不少刚用一点的铅笔、才买的直尺、半新的橡皮……任凭你再大声地询问:“这是谁的?快来领走。”终究领走的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这些孩子呀!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幸福,而这幸福来得也很容易。家长们都觉得现在经济条件也许可了,只要是学习上的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买什么,孩子们自然也就不拿这些小东西当回事。

这样的事各班都有,很多老师也都遇到过,且屡禁不止,但任其发展也不是个办法,怎么办才能引起他们的警醒呢?还是跟他们一起讨论讨论,让他们自己先说说看吧。利用班会时间,我让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身上存在的浪费现象展开讨论。同学们立刻像炸了锅似的,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小组讨论后,全班再进行交流。接下来我又号召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下资料,看看浪费到底有哪些危害?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下次班会时间再进行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动手收集相关资料,有的孩子在第二天一早就拿来了资料。

在第二次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结果一一讲给大家听:

有的孩子搜集了名人节俭的故事;有的把从爷爷奶奶那里采访到的在旧社会生活的事例讲给同学听;有的介绍了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的生活现状等等。课下,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每人办了一期以“节俭”为主题的手抄报。

这一切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物质匮乏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让我们时刻敲响“节俭”的警钟!

节约年终总结篇六

我们家有两只“兔子”,一只是我,一只是我姥姥。我姥姥这只“兔子”大我这只兔子整整六十岁。

姥姥虽然已经七十一岁了,但头发依旧是那么乌黑发亮,中等身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常流露出慈祥与和蔼。一双青筋暴突的手见证了她经历的沧桑岁月。

姥姥是勤劳的,慈祥的,和蔼的,坚强的,勇敢的,在他老人家身上体现出很多的美德。当然啦,生活中的姥姥有时为了节俭,曾经也过一些小小的插曲呢!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姥姥坐在阳台上,面前摆着针线盒,旁边的凳子上还放着几件我和妈妈早已不穿的旧秋衣,手上还拿着她的一件秋衣。只见姥姥一会儿拿我的秋衣与她的秋衣对比,一会儿又拿起妈妈的秋衣放到阳光下仔细地察看。我感到很好奇,于是便走上前问道:“姥姥,您这是干嘛?”姥姥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这衣服领子烂了,我给它换个衣服领子。”拿过姥姥的这件秋衣仔细一看,这件秋衣的两个袖口的颜色与原来的颜色很不配套,两个胳膊肘出也缝了两个花补丁。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位生活简朴极其节俭的老人。

节约年终总结篇七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左传》《资治通鉴》等著作中都有语句宣扬节俭之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诵节俭之诗,歌节俭之章”。

诵节俭之诗,节俭乃美德,勿断传承。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节俭是美德,是值得共同传承的精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获奖无数,却只拥有一件几百元的西服,且只在重大场合穿。他是著名科学家,若想谋利易如反掌,但他节俭不浪费,背朝青天面黄土,一头扎进研究里。反观纣、桀两位君王,日日酒池肉林,笙歌不断,奢靡至极,终落了个亡国的下场。节俭是不可或缺的优良习惯,它不仅减少资源上的浪费,也避免了精神受到物欲侵蚀,助我们在喧嚣中守住本心,在满地六便士的世界里也能抬头看见月亮。

诵节俭之诗,节俭乃清心咒,助力淡泊“心远”。

《资治通鉴》中有言:“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散发着致命的诱惑,正如蒋勋所说:“物质不是不好作文,不好的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你我稍有不慎,便会迷失在名利场里,再不见三径通幽、松菊摇曳。而节俭将我们同物欲隔绝开来,它给予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修篱种菊的勇气,使我们内心一片宁静,“酌贪泉而觉爽”。节俭,是名副其实的清心咒,而我们也因此能居闹市而无车马喧。

诵节俭之诗,让节俭之花芳香四溢。

苏轼“口腹之欲,何穷之有?”之言振聋发聩。大胃王吃播近几年来十分火爆,纤瘦的主播吃下了令人咂舌的食物,吸引无数眼球。但请想一想,全世界至今仍有多少人每天为了吃饱肚子而奔波劳苦,无数人因饥饿全身浮肿甚至死亡……从小我们便被教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却有人仍在“孜孜不倦”地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添砖加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究竟什么时候才不是一句空话?我等待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的那一天,而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它名“节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滚烫的馨香会淹没所有地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节约年终总结篇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这句话。

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夏季空调26度节电效果很显著

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随手关灯莫忘记小处节电有效益

少乘电梯爬楼梯既省电力又健体家用电器仔细挑节电省钱都重要

家电不用要断电省电一成看得见多乘公交和步行既省能源又便捷

购车要买小排量节油实惠还时尚注意关好水龙头宝贵淡水不滴漏

洗菜洗脸多用盆一水多用是窍门纸张应该两面用物尽其用见行动

物品少用一次性节省资源利环境就餐剩余应打包珍惜粮食显实效

垃圾分类不乱扔便于利用好再生过度包装要反对绿色消费益社会

勤俭节约记心头行为公约共遵守

同学们,让我们养成勤俭的美德吧,我们就会拥有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同学们,让我们尽到节约这份责任,牢记这份责任吧!为了自己、为了学校、为了社会、更为了国家,让节约永远的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吧!

节约年终总结篇九

母亲一生节俭,从苦难的日子里过来的人更懂得生活的艰辛,即便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节俭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

“五一”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晾在外面的毛巾,黑黑的,表面全部起毛了,于是我就到超市买来了四条新的。

我心里一酸,母亲是怕花钱,旧的多用一天,就能少花钱。

母亲的节俭也体现在她的穿着上。父亲在世的时候,我没有给她添置过一身衣服,她穿着几年前甚至于十年前的衣服,不愿意换新的。父亲去世后,我一次性的里里外外给她置办了三套,我想应该可以轮换着穿了。

母亲却说:“这衣服又不是不能穿,不就是一件内衣吗,你买的外套我都穿了的。”我看了一下她房间里的外套,还是新的一样。“你外套也没有穿几次吧。”母亲就不好意思地说:“也只有到外面去的时候才穿一下。”母亲讲的去外面,就是去走亲戚的时候。

我听着哭笑不得,又不能反驳她。其实我心里很懂,她是要帮我们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