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家庭教育探究(精选5篇)

小编: 书香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家庭教育探究篇一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陕西省府谷县孤山学区韩瑞琴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方的开展,各地教育部门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意的教学改革思路,其中,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地方一提到教学改革,就必然提到学习游戏化和游戏化学习。任何一种教学理论与方法都有它的理论依据,同样,游戏化教学也是,它的依据就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一、建构“游戏化课堂”的方式

1.创设教学情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堂课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望状态。如在《感悟青春》的教学时,采用游戏导入让学生一起做“超级模仿秀”,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青春的激情;在《走近法律》的教学时,通过“单号立,双号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规则中去初步感受“规则”并试着去遵守规则。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

2.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游戏化教学。如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地球的美景所吸引。在他们兴致正浓时,老师话题一转,说:“可是,目前我们的地球正遭受着严重的创伤,我们的家园到处在告急,到处在呼喊!”随即展示地球遭受各种污染的图片,这样通过强烈的图片对比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积淀和生活体验,并与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联系,他们真切地感到地球环境正在日趋恶劣,而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同时,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寓教育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3.列举“有趣”的教学案例。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的教学时,我们可选用着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要有灵活性,并不是每堂课都要按照新课标来做,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特别要注意的是“游戏”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有时候,“有趣”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游戏”转化为学习的动机。那样的游戏就是毫无意义的。

二、建构“游戏课堂”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进行游戏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

其次,要求教师要富有个人魅力。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的思想品德教师更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游戏”教学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师是极大一种极大挑战,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总之,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施游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反而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能在乐中教,学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而作一名教师,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能够很好地使用“游戏教学”,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对游戏教学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游戏”来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家庭教育探究篇二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优化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学科,和语文、数学甚至和音、体、美等学科比较,它课时少,每周每班只有一节课,而且几乎没有书面作业,也很少笔试,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甚至还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首先是由它的系统性决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然而其它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而思想品德课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又表现在它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而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则主要来源于情感和兴趣。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斯霞的母爱教育和李吉林的情感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奥妙也就在于有情。各科教学都要有激情,但只有思想品德课是把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列为首要任务的。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要贯穿于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始终。如果思想品德课这一教学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则强烈的道德情感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进而促使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也表现在它的辐射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度。各科教学是学校德育最经常的途径。校级、班级教育和少先队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然而各科教学和各种班队教育在实施德育时,除考虑自身的特点外,还要注意德育的层次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都要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高年级和低年级应该有层次上的区别,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就是这种区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也就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对各科教学和班队教育的辐射功能。临川市小学德育1、2、3一体的整体实验,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然后结合一课或一个单元的思想品德课的训练要求,组织开展一次班会或少先队中队活动。经有关专家认定,该实验是有效的。之所以有效,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地利用思想品德课对班队活动的辐射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还表现在它的突破性。在应试教育泛滥时,思想品德课不被重视,不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很少有专职老师,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或数学课,连课本都不给学生订。有的学校,虽然开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只是搭头课,老师把课上得枯燥无味。因此,选择思想品德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突破的力度将会更大。我们萍师附小,在全面实施愉快教育的改革中,选择德育为突破口,要求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校的拳头产品课,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愉快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家庭教育探究篇三

思想品德课命题生活化刍议

作者/缪永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课程建设理念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品德课的考试命题均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对日常教与学起着重要导向作用的考试命题,更应立足于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

一、思想品德课命题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思想品德课是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从课程的建构看,较之其他课程,更应体现实践性要求,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更加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思想品德课命题的生活化无论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命题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重新定位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关系中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更应是合作者。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我们应建立“学友型”师生关系,师生应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思想品德课承载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和高尚灵魂的重任。其日常教学更应体现师生生命与生命、心灵和心灵的对话、碰撞、交流。正是在这种信息的双向交互中师生的生命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有机组成部分的命题环节,摒弃过去“从书本到试卷、从试卷回书本”的做法,更多体现生活情节、涉及生活问题,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命题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模式根本转变的需要。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所撼动,不少教师开始走出“满堂灌”的授课方法,但“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仍然较为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步伐。(教学论文)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源泉并不在教材、教参,而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的日常教学应立足教材,但绝不能囿于教材,因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而且这些内容更能触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因此,对日常教学有着重要导向作用的考试命题,只有充分体现出生活化趋向和要求,才能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行为上实现根本性转变,也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充盈生活的气息。

命题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从学习心理上讲,学生对外来信息存在抗拒、排斥倾向,因为他们无法自主地对信息进行个人判断和筛选。其实考量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不只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新知识、获取了多少新信息,而在于学生能否将新知识、新信息经过甄别后,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品质要求。这一转化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过程。因此,思想品德课命题应突出对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自觉地进行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高。

命题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育人功效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师生、生生互学互助,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合作、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向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命题的唯知识化做法下,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持续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其内在素养和生命质量就不可能有效提升。我们不仅要在思品课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情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而且应将这一理念延伸到考试环节之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试题环境中,真实体验并反映出自身的能力和内在品质。

二、思想品德课命题生活化举措初探

与其他科目相比,思想品德课命题生活化有更为强烈的学科内在要求,因为这一课程更加强调综合性,即课程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是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加工和提炼。这也为命题生活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预设目标的生活化。要真正在思想品德课命题中体现生活化要求,并让考试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首先就要预设生活化的考试目标。我们应把考试作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是学生锻炼能力、提高品质的重要平台,并能对学生起到“导之以行”的.作用。我们要彻底摒弃让学生“背条条、考条条”的机械做法,要将必要的知识考查有机融人日常生活的情景之中,突出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个人品质外显情况。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思想品德第16题,尽管涉及了“环保护境”、“节约资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个知识点,但其巧妙引用了学生所熟知的影星成龙解决喝剩矿泉水的做法,并设问“像成龙这样的著名影星有必要如此节约吗?”让学生在思辨中接受教育,在名人言行的感召中逐步自觉践行“环保”、“节能”、“创新”等要求。该题预设的考查目标显然已经摆脱了“纯知识化”的束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不仅起到了考查功效,也较好地发挥了育人功能。

材料选用的生活化。思想品德课无论是日常教学内容,还是试题,曾经在很多人看来是“大而空”、“大而全”。即便是因为对知识点的考查需要而选取的材料也多以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为主。我们不否认学生应掌握必要的重大时事内容,但这些重大时事毕竟与初中生的生活距离较为遥远,要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分析,甚至要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个人打算,学生只会死搬硬套书本知识,泛泛而谈。与课堂教学一样,思想品德课命题的活力同样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尤其是与广大学生气息相通的日常生活。仅从20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看,15条选择题中至少有9题让学生直接面对日常生活场景,2条非选择题选用的材料、设置的场景及设问全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命题的生活化趋向使思想品德课考试呈现出既求实又不乏灵活性的特点。

问题设置的生活化。人的思想观念具有多样性,现实生活同样也是千变万化。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保持同样的观点。过往的思想品德课主观性试题,从问题设置、答案组织及评分标准上看,更强调唯一性。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没有足够的思辨空间,这显然有违事实,也刻意禁锢、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思想品德课命题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在设问环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我们应尊重并保护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物持不同观点,因为良好品质、素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学生自身新旧知识、信息、观念的碰撞。学生正是在不同观点的选择中,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和对自身原有观念的修正、完善甚至是重建。因此,学生考试时面对开放性、生活化的设问,其思考、作答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家庭教育探究篇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逐步构建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本文根据笔者平时的教学实际,就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路径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一、搜寻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寻找生活切入点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切入点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它不仅包括时事生活,也包括学生正在感受和经历的日常生活,并且后者更具有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求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笔者在上《珍惜新起点》这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园,初步了解各年级教室、电脑室、各处室、食堂、体育场、学校领导班子、老师以及近几年学校升学情况等,然后让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1)学校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你最喜欢学校的一个地方是什么?(3)新同学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什么?(4)新老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什么?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生活即教材”的教材观,同时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新学校、新的初中生活,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达成生活体验。如,在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我就事先让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侵犯的行为,课堂上让学生就消费权益被侵犯的行为后怎么做,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说找人教训一下商家,出出气;有同学说,打12315消协投诉热线;有同学说,找记者曝光商家;也有同学说,要积极与商家协商解决等等。同学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发言,并就解决措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在这里,因为教师选择了合适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建构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就怎么样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开展认真的思考,寻找符合社会规范的方法。其意义,除了让课堂充满活力,不再空洞枯燥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知识学习,有话可讲,有理可说,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不再是坐在一旁看热闹的观众,从而建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新教材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教学,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主题探究活动,用于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让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他们多想、多看、多说、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如,在《我和父母》一课的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小组的学习探究、与父母冲突的表演;从认识到这种冲突是“爱”的冲突,到出谋划策解决爱的冲突的各种方法,以及到践行与父母的主动沟通等化解冲突行为的成功,我看到,今天的学生是充满智慧、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在活动中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伙伴对话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在课前或课后,我经常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四、链接时政热点,搭建课堂和生活的桥梁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思想品德教师要有敏捷的思维和锐气的眼光,善于捕捉和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德育、时政融入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捕捉时下发生的社会热点新闻,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及时地添加、删减、更换社会生活内容,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是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如,学习“维护人身权”时,我结合“5月1日起施行酒驾新规定”以及莆田近一年来报纸、网络新闻报道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和图片设置问题:“酒后驾车可能产生什么危害?”“司机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新近的、鲜活的社会热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的直观性也给学生强大的震撼,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选取学生听得到、看得见的、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真实思考,使教学摆脱说教和灌输,变得真实、生动和丰富。

五、开展生活化教学评价,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成长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是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评价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成为学生品德的积极欣赏者,通过“放大镜”欣赏学生道德品质和知识能力水平的发展,并及时选用恰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建立学生责任心培养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良好言行放入袋中,将有关该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学生本人在社会责任心培养中的体会感悟放入袋中,定期让学生做出自我评定,且在全班交流与分享。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生活化教学给思想品德教学涂上了“七色彩虹”,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思考和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生活,用发现的眼光对待生活,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课堂,真正领悟思想品德课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参考文献:

[1]梁素灵。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李希杰。浅谈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3)。

[3]张凤云。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j]。新课程:教研,(12)。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湄洲二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家庭教育探究篇五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思想品德课育人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有效提升育人价值?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育人;求真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说:“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上,应如何教会学生做人,体现它的育人价值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思想品德课育人的目标——“求真”

1.说“真话”

所谓说“真话”,就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讲实话、讲心里话,负责任地讲话,讲负责任的真话。可遗憾的是,有人说“真话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的确,“言不由衷”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学生,学生似乎变得很“拎得清”,当老师在提出问题后,他们会把老师需要的、上得了台面的答案告诉大家,而不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老师如果基于学生的“假话”进行教育引导,那么,教育的实效就可想而知了。

2.干“真事”

干“真事”,就是要务实真干,要努力做到肯干、勤干、能干、苦干,巧干,不做懒散之人,不作油嘴滑舌之人。干利于长远发展的事、干事关大局的事、干力所能及的事。做“真事”,还要求做了错事,不掩盖。

3.求“真理”

求“真理”,也就是说,在实践中,要研究、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用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应持有的态度:只要其中有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成分就要加以肯定,只要其中有不科学、不合理或不正确的成分就要加以否定,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要“精中去粗,真中去伪”。

4.做“真人”

这是育人的最高层次。“真人”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第一个层面的意思是“诚实的人”而不是“虚伪的人”;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高尚的人”而不是“卑鄙的人”。从第一层面的意思来看,真人应当具有两个“一致”的品格,即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从第二层面的意思来看,真人应当具有两“尊”、两“守”的品格,即尊重事实、遵从真理、遵守法纪、信守公德。

二、思想品德课实现育人价值的途径

1.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求真”

(1)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楷模和表率。教师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的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注重沟通,走进心灵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想起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益友,学生才更能接受教师传授的道理,教学才更具有效性。

2.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求真”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首先,在教学中要强调“感悟”,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悟出做人的道理,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对学生真实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性、旁敲侧击等不良语言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感情,这无益于学生说真话、做真事、求真理。

其次,对学生要有高度的信任,相信他们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在双向交流中,教师要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如所说答案与众不同,教师要予以尊重和保护,尤其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十分有价值的异议的时候,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引导他们增强自信从而不断走向成功。

最后,对学生要有适度宽容。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不能“只叫举手的学生,只训练会做的孩子”,大多数学生愿意在思想品德课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尤其是对答错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能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要有一定耐心,不断启发,相机诱导,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动脑,学会创造。对惰性较强,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宜不露痕迹地加以暗示,架设桥梁,给他们创设担当“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胜利者”的机会,使他们在惊讶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创造”的好处,获得成功的满足。

(2)充分挖掘、运用教学资源

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校环境、课堂的气氛等对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绝不亚于正式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和网络资源,以及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等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小小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趣事、轶事,介绍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疑问,鼓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导他们在探索中学习,说真话、求真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引导。如,在学“自觉爱护公共设施”时,适时打出海报的图片,然后启发学生:“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但公共设施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迎接世博会,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对世博会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从小主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办法。虽然这些建议不一定行得通,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也体验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关心。

3.以实践活动内化“求真”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不断“求真”,学做“真人”。

如,在学习《养家的父母真辛苦》一课前,我布置学生先观察父母一天的安排,然后利用一个双休日,按照父母平时的作息,自己当一天家,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等。通过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都感觉很累,终于都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家长们也反映,自己的孩子似乎懂事了,懂得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不让父母多操心了。可见,在实践中,学生懂得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了。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育人的教育。它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真知,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引导他们说“真话”、干“真事”、求“真理”、做“真人”,这就是我们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新理念;而一马当先、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则应是我们广大思品课教师的新作为。

参考文献:

秦璞。搏动的讲台。我教思想政治课。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汇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