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画家教案反思 画家凡高教学反思(汇总7篇)

小编: 雨中梧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一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活泼、诙谐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实际上就是要通过歌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学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表演,并利用教材中的四幅图片,帮助丁丁找出错误的地方,改掉做事粗心大意的缺点。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音乐,积极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活动,在设计歌曲的学唱部分时,我将歌词的学习和学生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前两句的歌词学习中,我用的是“我问你答”的游戏,而在后四句歌词的学习中我又采用了“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让学生自己来发现丁丁画中的错误,并创编出歌词,在歌曲的难点――附点节奏部分,我又采用了让学生唱出丁丁骄傲的语气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特别的轻松愉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这首歌曲。

我依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的原则,在学生完全学会歌曲后,将歌曲的学习和表现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动手来帮丁丁改正画中的错误,画出正确的小动物,并由此创编出第二段的新歌词。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二

当然在上本课的时候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学生没有找齐白石的相关资料,上课时这一类学生就不会特别有激情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了,作为教师应该随机应变,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孩子参与进来。其次就是在巡视学生作业时,应该鼓励孩子们,把一些优秀的作业应该及时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分享或者是激发更多的孩子有更广阔的思维。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三

今天教研活动,我执教的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学生很喜欢读。

早在两个星期以前,我就在思考怎么设计教学过程了,但一星期过去了,我却什么也没做,心里的那块石头越来越沉重。也许别人无法理解我,不就是上一节课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熟识我的人应该也能体谅,毕竟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的是高段语文教学,让我教一年级还真是不适应。

尽管只是一堂教研组课,我还是花了很多心思。为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让小朋友伸手指表数、上黑板贴画、跟“小画家们”一起游戏,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开心。课结束后,老师们客气地说蛮好,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值得改正的地方:

1、字词教学有些乱。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而对我来说,如何指导则是难点。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时,我用了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和齐读;去掉拼音后选择了自由读、两列火车比赛读和齐读;出示词语后又让同桌读,齐读。虽然读的形式多样,但我还是过多地采用了齐读,不利于个别识字,因为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让学生互助识字,课堂识字效率就比较高。

2、没有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中,学生的思路不一定会跟着你走。有些学生没按我的要求说话,我便打断了他的话引他入正题。其实我应该让他讲,虽然他偏离“轨道”,但我可以抓住他讲述中某一要点引他到要回答的问题。如何承潮在贴好梅花图后,我的意思是要他说“小狗画梅花”,而他却说小狗的脚印跟梅花很像,我即打断了他的'话,实在不该,那样会挫伤他表达的积极性,以后可要注意些。

3、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图片、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提示学生用轻快、高兴的语气读小画家画画,用自豪、赞赏的语气夸夸小画家,但当还没达到要求时,我应该采用范读、赛读、评读等形式,可常常是说说容易做做难,真正操作起来思路就不那么清晰。还有,学生齐读的声音太高,我应该给他们定一个适当的基调。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四

我非常喜欢画画,从六岁就开始学画画。第一次在学校画画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事情,那一天,老师让我们每人画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我先尝试画了一个,可没想到的是我画的西瓜根本不圆,看起来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哈密瓜,老师看了让我从画。就这样我画呀画画呀画,最后我画完六次之后终于画出了一个圆鼓鼓的大西瓜,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班里的同学都没有我画的圆,只有老师比我画的圆。从这时开始我感觉我一定能学会画画,喜欢画画,就是这件事让我喜欢画画的。

自从我报了画画班学校的美术课老师让画什么,我都可以轻松的画出,比如画珍珠似的葡萄、格外挺拔的大树、红通通的苹果、甜丝丝的糖果!但老师有时候会让我们做烦人的手工,我总是每节课都不能完成,我很想再报一个手工班。学画画不仅对美术课有用,而且现在语文小报、数学小报画起来也不是很难,画画平常也可以娱乐,长大以后还有很大的用处。

从画画这件事上,我体会出做什么事都要先苦后甜。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五

从《一个苹果》的教学探究语文课创新思维的训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最根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曾记得著名特级教师袁蓉在一次评课会上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

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质疑不再仅仅局限于文章字词的表面,比如这个字怎么读,

这个词是何意等等,而是能够将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学生问:“运输员闪进防炮洞里时,全身尘土,裤子撕破了,脚脖子上也血迹斑斑。可是他拿出来的苹果为什么擦得干干净净?”我当即表扬她提得好,并出示操练,鼓励大家共同思考,解决疑问。值得一提的是,操练是备课时就设计的,而学生的这个疑问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我觉得问题和操练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就自然地用上了,将教学延伸下去。

2.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让学生各抒已见。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学生阅读时一笔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

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学开始时的讨论中心:“你认为谁最需要、也最想吃这个苹果?”教学过程中的“干得发紫”、小李的“三看”、比较句子等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既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又应该创设些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环节,使思维训练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语文课中培养其最根本的创新能力。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六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地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本课故事反映了学生们自己的心理情境,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本文的教学,我感悟出在向学生们传授谋种理念时,首先应尽量去贴近学生们的思想,用他们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理念的本质,再用学生们容易接受的话语讲述给他们听,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画家和牧童》时,综合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评和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能更好的体会大画家戴嵩在画画时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以及小牧童的勇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画家教案反思篇七

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钟雨萌。扎着马尾辫,又细又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如同两颗黑宝石。最让我骄傲的就是我的画画本领高。

记得有一回,我报名参加了学校“小画家”选拔赛,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绿树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舞台上彩旗林立;舞台下一侧是前来观看的观众,另一侧是报名参加的小选手们。比赛开始了,望着台下一双双眼睛,看着眼前的一位选手,我的腿开始发抖了,心不由地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我暗暗地告诉自己:我这次一定要拿第一!让爸爸和妈妈对我刮目相看。开始比赛了,我拿起画笔,手不自觉地有点抖。我做了个深呼吸,告诉自己要沉着。我一步一步地画了起来,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再用勾线笔描出一副精美的画面,很快我的作品完成了。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开心地笑了。

开始宣布比赛结果了。我心里特别不安和激动,不知道第一名是谁。只见主持人走到我身边举着我的手,大声说道:“第一名――钟雨萌”。我激动得跳啊、叫啊。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拿着奖状和奖品、我激动地忘记自己是怎样走下舞台的了……回到班里,班里的同学都夸我是个小画家家。

从那次得了第一名后,我继续奋发努力地学绘画,我长大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有名的画家,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的作品。让我的作品给人们带来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