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有两个宝教案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通用7篇)

小编: ZS文王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一

第一节感觉自己很不成功!

本来设计好了整节课的教案,但是,因为不停地在课堂上提醒这个孩子,又提醒那个孩子,所以,教学计划都打乱了。

我发觉自己在备一年级的课的时候,对孩子的情况和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的不够清楚,才会出现课堂上有点散的状况。还有就是备课不够细致,还是像原来高年级一样,理出个大体的步骤,这种方法,不适合一年级的教学,因为课堂上老师的注意范围很大,必须对整个课堂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会因为出现偶发事件而忘记自己设计的内容。

虽然我已经改变了语言风格,表情也是微笑的,和蔼可亲的,但是,在内心却没有和这些小娃娃贴近。我还得利用课余时间多和他们交往,这样才有利于我的教育和教学。

我在教学方法上还得多向那些教过低段的老师学习,毕竟我原来了解得太少了。当然还得多看书,希望能从书本上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二

《人有两个宝》是我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

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人到底有哪两宝呢 ”,吸引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于是我趁热打铁,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 ”,“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 ”,学生有了前一问的经验,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将课文与直观形象的插图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也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双手会做工”中的“做工”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xx会(在)用双手做什么” 从而理解“做工”是用手做事的意思。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我的双手会……”除了为自己做事,你的双手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德。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 “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 ”,“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 ”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一年级学生从学课文伊始就感觉到语文课文易学、有趣,从而产生乐学,爱学的情感。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三

四十分钟刚开始,就让我陷入了困境。因为我问孩子们“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原意是让孩子回答“人”,没有想到孩子们的答案竟是“孙悟空”“哪吒”等之类的神话人物,使我无法引入到我需要的地方上来。一个见一个,一个受一个的启发,都说是动物,神话人物。最后无法我只好说出“是人的本领最大”。对次,我不得不认真反思,我并没有真正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学会用他们的.眼光看事物,看世界,成为一名真正的孩子王。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四

一棵树上两个杈,一个杈上五个芽。(谜底:手)

师:小朋友能用手做什么呢?(尽量扩展学生的思维,说出能干很多的事情。)

生:我可以用手写字。

生:我可以用手打扫卫生。

……

师:是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人的劳动创造。请小朋友想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揭示课题:1。人有两个宝(出示ppt)

师:哪位小朋友来读读,“两”和“宝”这两个字?

生:读“两,宝”。

师:我们齐读课题,“人有两个宝”。

师:你读了这个题目之后有什么问题吗?

生:人有哪两个宝?

出示出示图片。

师:你能从图片上看到吗?

指生回答,回答问题时注意说话要完整,表达要清晰。

(启发学生说话,双手是人的一个宝,大脑是人的一个宝。)

梁复梅老师和我上的是同一节课,也是同一课时,在总体的教学设计上却有所不同。

出示本班学生画得一幅画。

师:看看老师手中的一幅画,我们大家来猜猜是我们班级谁画的吗?

生:夏原德。

师:不错。这幅画就是我们班级夏原德画得。看看他的双手是多么的灵巧呀?

师:正是因为我们有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我们才可以画出这么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一起来学习双手和大脑对我们的作用。

这是我上的第一节上的阅读课文,在导入的时候我用的是谜语导入,低年级的儿童玩心比较的大,用猜谜语游戏的方法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是第一次用谜语导入,我在引导学生猜谜语的时候不够到位。当引导学生说说我们用手可以做什么事情时?学生的回答很完整而简练。当出示课题时,学生是情不自禁的齐读了课题:《人有两个宝》,但当学生读“两”和“宝”时,学生读的第三声不到位。当让对学生对课题质疑提问的时候,学生不明白我的提问?就直接回答了这个答案。看图说话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比较高的。

梁老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很简单,她借助本班学生画得一幅图片,巧妙地利用这幅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来强调手脑的重要性,学生的积极积极性很高,更容易清楚的明白与本课相连的意思。

同样的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思想的牵引下有着不同的教学设计。但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却拥有着同样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的吸取知识的精华。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五

《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课文的学习,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通过看图读文了解到小朋友们用手用脑在创造,因此特别高兴。实践证明,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课件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

本课一共有八个生字,在教学时要注意生字之间的有机联系,要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识字。如在教学完“人”字后,再来学习“个”字。当我把“个”字写在黑板上时,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立刻看出来了:“个里面也有个人。”我再及时告诉小朋友:“在个字里,可不能叫人了,应该叫人字头。”把部首的教学相机地渗透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熟字再来学习生字,显然更方便学生识记。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把说话训练贯穿始终,既增强了课堂的情趣性,又培养了孩子把话说完整的良好交际习惯。如:“小朋友们,你的小手会干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发言:“我的小手会写字。”“我的小手会画画。”“我的小手会扫地。”……我又引导学生把话说长:“你能一下子说几件事情吗?”“我的小手会写字,会画画,还会扫地呢!”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了说一句长长的完整的话。长期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课堂永远是有遗憾的,在这节课上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语言太啰嗦,有些环节的设计有重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努力做好。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六

《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一年级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除了生字教学,我把重点放在了这两个方面;1.朗读。2.理解。

1.朗读。首先,我让学生认识逗号和句号这两个标点,知道句号的作用,了解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其次,逐句教怎么朗读句子。比如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如果不教朗读,学生会一个一个字的读,毫无节奏,没有词与句的感觉。因此,我用课件出示句子,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的地方,先让学生看标记尝试练习朗读,再指名读,有问题的地方我再示范读。我这样出示标记,如: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学生是非常聪明的,老师点一点,读一读,他们读了几遍之后,就已经读得有模有样了。

2.理解。逐句出示句子,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例如读了第一句,知道了,人身上有2个宝贝,一个是双手,一个是大脑。读了第二句,知道了,双手可以做工,大脑可以思考。教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启发学生想象,人的双手可以做哪些事?提供人的不同身份来说话:厨师的手可以……,警察的手可以……老师的手可以……农民的手可以……画家的手可以……建筑工人的手可以……再让学生自由说说其他身份的人的双手可以做什么?自己的双手可以做什么?对学生来说,“思考”这个词是比较难理解的,为此,我引导学生想象厨师在做美味的`饭菜的时候,在思考什么?警察在抓捕罪犯的时候在思考什么?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在思考什么?……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也明白“思考”的含义。读了第三句,知道了,人只有用上双手做,用大脑思考,才能有所创造。我联系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个事例,让学生感受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人有两个宝教案篇七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和识字课程,我很快定下教学内容——《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学生易于接受。备课前我反复研读教材,又上网参考了名师们对这堂课的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备出了一份自己较为满意的教案初稿。试教后,几位评委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指点评说,认为我这堂课的过渡比较繁复,细节处还要多做斟酌。有了他们的指导,我对整堂课的脉络更加明晰起来,哪处值得保留,哪处又该反思修改。第二次试教我就更加胸有成竹了,指导老师们给予了初步肯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讨论、探究、研究什么?——开始时,我提出“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宝?”几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接下来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短的小结适时地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学生读过课文后,组织学生展开互相间的评价,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二、利用教材空白处组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篇教材虽通俗易懂,但也给学生留下许多空白,这给引发学生的想象创造了空间。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关键词句,如“双”、“双手会做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等,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思维训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如让学生看老师做动作,说说“老师的双手会做什么?”、再想想“我们自己的双手会干些什么?”理解“创造”一词时,让学生动手去捏一捏橡皮泥,边捏边想,体会“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并展示自己创造的作品。这样,通过读、思、说、捏橡皮泥等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手脑并用,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创造力也得以较好的体现,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好习惯,益终身。回答时说完整话,读书姿势正确??这些关乎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细节,需要教师不断提醒点拨,我在课堂上也时时注意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培养。低年级孩子很多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在平时学习中一点一滴积累的,例如这堂课的教学中要求背诵儿歌,我是这样跟孩子们说的:“背书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边读边背,遇到不会的可以看一眼;可以看着图背;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背,这样我们就能把课文又快又好的背下来了。”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但因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和识字课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课文,她们缺乏阅读经验,有拖读、顿读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想法帮助他们多进行朗读训练。

课前的准备忙忙碌碌,但整个的过程让我又多了一份从容与思考。回想这次活动从准备到展示,真是收获大于付出。感谢所有指导老师们给我的帮助,我今后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