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朋友多又多小班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去朋友家做客(实用5篇)

小编: 曼珠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朋友多又多小班数学篇一

一、出示信件

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王老师今天收到张老师的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吧。

哦!原来,这封信上说,张老师刚搬进漂亮的新房子,她想请我和小朋友一起去她家玩。她说她家在快乐锦苑a幢201室。

二、买水果

那么我们要带些什么礼物去看张老师呢?(让幼儿学着用形容词,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最后我们决定,还是去水果超市挑一些水果送给张老师。

师: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你们挑的水果要在10以内(幼儿自由挑选)

师:你来说说你挑了几个什么水果?

三、找家

1)、师:东西买好了,我们出发去张老师家了,我记得她家在快乐锦苑a幢201室,201是什么意思呢?(幼儿回答)

2)、原来2代表第2层,1代表从左往右数第1个房间。就是第2层的从左往右数的第1个房间。你们真棒,都知道门牌号的意思了,可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正要去朋友家玩,可看不懂这个门牌号的意思,该怎么办呢?(请幼儿帮忙)

小方要去的朋友家的门牌号是302(第3层,从左往右数第2个房间)

小雪要去的朋友家的门牌号是504(第5层,从左往右数第4个房间)

四、破解密码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法

1)、设疑激趣

师:到了到了,到张老师家了,诶,楼下的门铃怎么按不起来呢?(可能坏了)那该怎么办呢?(打电话)

师:你们知道张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不?(不知道)她们家的电话号码啊,是带密码的,我想请你们帮忙解一解,猜一猜。

2)、破解密码

朋友多又多小班数学篇二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猫妈妈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准备礼物。

师:猫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今天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盆鱼送给猫妈妈,你去端一盆,数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请幼儿仔细看好我们去猫妈妈家的路上都看见了什么?;我们待会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一幅图:一座小桥

第二幅图: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图:四朵花的花园

第五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

第六幅图:草地上有六张椅子

第七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三、去家里做客。

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2、给猫妈妈送礼物。

猫妈妈要求你们根据鱼的数量分别送到不同的数字下面。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只做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考考我们还聪明。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回家。

从原路返回,幼儿边走边数。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朋友多又多小班数学篇三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理解——活动的开发和创新不在于名称的新奇,不在于材料的花哨,而在于活动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于真正符合幼儿的需要,在于能激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不断发现新的活动线索,切实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助于生成的氛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触到的各式瓶子种类繁多,他们非常喜欢去摆弄、玩耍,那么如何把握这一废旧物品的利用,生成一堂有趣的教育活动呢?考虑到本班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将以“去小动物家做客”为活动主线,寓教于游戏中,注重活动的综合性和趣味性,让孩子在愉快的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分辨四种东西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体验帮助他人以及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愉快感。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围在教师身边:“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小动物家玩,你们高兴吗?到小动物家做客应该怎么样?(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取礼物,并随音乐开着汽车去小动物家,到达后引导幼儿向小动物打招呼。

听音乐开汽车问候小动物都是调动幼儿情绪,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第二部分:送礼物

请小朋友按照礼物上的标记去送礼物吧。幼儿根据礼物上的`标记将礼物送到小动物家,引导幼儿说一句话。本部分的目的在于巩固幼儿对小鸡、小猫、小狗、小羊四种动物说习性的了解。

第三部分:猜礼物,感受帮助他的快乐

“小朋友真能干,一会儿就送完了。你们给小羊(小鸡。小狗。小猫)家送了有什么标记的礼物?为什么?”小动物收到这么多礼物可高兴了,他们请老师谢谢小朋友,那小朋友该说什么?小动物的礼物可真漂亮,可是他们还不知道礼物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东西呢?我们去帮小动物一猜,得用小耳朵仔细听一听,里面可能是什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声音)“我们打开来看看”“噢!原来发出这种声音的是硬币。我们一起来告诉小鸭。(带领幼儿一起说:“小鸭,你的礼物里藏着硬币。”

这一环节,通过幼儿的操作,感受四种声音的不同。这一阶段,不作划一的要求,能力强的,可听出声音的响、轻、粗、细差异;如果听不出差异,只要能乐于摆弄、倾听,了解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就可以了。

第四部分:玩礼物,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愉快。

“小动物们十分感谢你们的帮助,他们说要把礼物借你们玩玩”“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待会儿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玩的,用了什么方法?”

听音乐,师生合作有节奏的玩,感受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评比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我的反思:

朋友多又多小班数学篇四

活动目标:

1、练习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小猫的家,已经做好的门帘一份。

2、各种操作材料:木珠、花片、吸管、纸圈、彩色回形针、线、胶水等。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

难点: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列方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师:宝宝们,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我们一起乘火车去,好吗?请幼儿间隔排列做车厢,提出要求:车厢要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来排列。

在孩子拼车厢时老师不时的提醒: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后面是谁呀?让幼儿初步感知弟弟妹妹的间隔排列。

二、游戏:做客

1、按门铃。

(1)师:小猫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按三声好吗?叮咚!叮咚!叮咚!

和猫妈妈相互问好。

2、欣赏讨论。

(1)师:猫妈妈,你在干什么呀?(猫妈妈:我在做漂亮的门帘。)

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做的门帘吧!你们看看猫妈妈的门帘是怎么穿的?

师引导幼儿发现窗帘是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方法。

(2)猫妈妈:小猫宝宝的房间还没有装上门帘呢,谁来帮帮我呀?

师:猫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妙妈妈想想办法,把这些漂亮的材料间隔排列做成门帘,好吗?谁想出的办法和猫妈妈不一样的,猫妈妈有礼物给你们哦!

3、幼儿操作。

a:幼儿尝试着用各种材料,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在操作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来。如:一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等等。

b: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4、装门帘。

师:小猫宝宝的窗帘做好了,我们一起帮它挂起来吧。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5、游戏:钻门帘。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再做成车厢开火车回家吧。

鼓励幼儿想出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四个弟弟四个妹妹等不同的排序方法

游戏进行两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朋友多又多小班数学篇五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2、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

活动准备:

1、场景:小猫的家;书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至少一份,纽扣、蘑菇若干,浆糊每桌一瓶。

3、兔跳音乐磁带。录音机一架。小兔胸饰每人一个,1―4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4的箱子各一只,1―4的.数字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

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猫家做客,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兔跳入场。

(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

1、去小猫家。

(敲门)请问小猫在家吗?小猫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展信、读信):小猫请我们帮助她钉纽扣,小兔们你们愿意帮忙吗?(进屋)

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

(1)示范讲解钉纽扣,

(2)学习4以内的数数。

(3)幼儿自由分散操作,

(4)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相互交流衣服

(6)纽扣的颗数。

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

1)将衣服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进行包装。

2)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

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

5、根据数字采蘑菇

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小猫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点心,是什么呢?原来是蘑菇,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兔子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朵蘑菇。

1)按自己的数字采蘑菇。

2)教师幼儿一起检查。

6、活动结束(带着自己采的蘑菇一起回家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