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实用8篇)

小编: 书香墨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在注意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自觉恰当地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思维、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方法。

五、在阅读教学方面,指导学生探究性地自主读书学习,而不是单纯地讲“书”,还给学生与文本直接和多次对话的权利,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体验美感。

六、在写作与口语交际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讲真话、讲心里话,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总之,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二

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雪孩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播放“雪孩子”动画故事片段,使学生观看动画故事,用动画故事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了學生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动画故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展开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2课堂教学师生转换角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师生转换角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语文《静夜思》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课堂中使学生根据自对古诗的理解走上讲台讲解古诗,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在台下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待学生讲解完之后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课堂师生转换角色还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以往教学评价由教师一人完成,转换角色后使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为学生设置评价标准,使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学课堂师生角色的互换,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

2.3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将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指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柳树进行比较,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掌握了柳树的描写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教师再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仿写一篇春天景物的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不断反思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伟雄.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

[2]吴小英.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14(16).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期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三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四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次的学习与以不同,以前学习时,我总是走马灯似的看一遍,便写下学习心得,对《新课标》的学习不够深刻。今年,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先抄一遍,然后再写下心得体会,一万多字的《新课标》在抄的时候的确费了一些劲,但逐字逐句的抄写,让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新课标》。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儿童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主的教育。

通过学习,我发现我在教学第一阶段时对学生在书写汉字的笔顺的要求上还不过关,我的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年级了,我要根据中年级的学段要求,完成语文在听,说,读,写上的要求,还要把之前落下的汉字书写要求也补上。《新课标》让我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也给我指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不会无的放矢了。

要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

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五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开放性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新课程改革下,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内容

(一)教学理念的开放性

开放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掌控课堂的.局面会被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接触,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传授者,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当学生遇到困难与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启发与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斥责与批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为下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突破教材的条条框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需要,合理的拓展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的填充与删减一些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串联,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更加有效率的去学习。

(三)教学方式开放性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要做出一些挑战与改变,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例如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小组合作、讨论研究、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轻松的、自由的、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去学习知识,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表现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奖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一些典故等,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知识的掌握。

(二)引导学生开放学习

1.让学生学会开放的思考。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讲解什么,死记硬背下来,学习方式比较僵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2.让学生学会创造思考。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启示阶段,教师要站在学生的思维与角度上思考问题,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会的时间,让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3.让学生进行开放型的理解。开放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开放型的理解,让学生运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开动脑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理解,通过对比、联想、想象等方法,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桂林山水景色中的山山水水,让学生对文章中漓江之景、桂林之山有充分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境与景色,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奇事物有着好奇心,活泼好动善于发问,但是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精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上,但是在多媒体技术实施的今天,技术的运用可以省下许多珍贵的时间,利用多媒体可以快速的进入教学主题,逐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创建开放型教学课堂。

(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大量的教学实践演技表明,艺术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比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艺术性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活动的艺术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接受知识。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多多在韩式云的色彩、姿态,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时候云彩的各种状态,逐渐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引入更多的课外辅助资源

一些现实性、历史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比较困难,对文章中描述的场景没有办法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外寻找资料,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中获得资助的感悟与体验,例如《陈毅探母》、《朱德的扁担》等趣味性的故事,都会引起学生内心上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生存的不易,感受到和平的珍贵,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曾爱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吉林教育,2014,(12)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六

感悟一 :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

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

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

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做了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什么是语文呢?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

教会“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

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语文课姓“语”,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形成和提高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语文课育人的最大价值根本所在。那怎样才能体现语文味呢?我认

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

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

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

地制作了一张征集路名启事,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谈话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

们讲一个故事,然后出示征集路名启事,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

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

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善用问题,引

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

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

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

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穷人》一

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

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要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少些无谓的清规戒律。凸现了学

生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够让学生充

了,插嘴就插嘴吧!你可以顺应老师和教材的意思说,也可以向老师质询、向教材发难。你

系艺术家,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去独立思

考,发展问题找出规律,悟出新知,形成新联系。

得好:“你的教室应该很少有完全的安静,轻松、喜悦的气氛是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气氛第一

步。分享以及相互交流是一种轻松气氛的关键部分。新发现、新的学习内容以及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都需要表达。”

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从》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文章你们明白了什么?想对老人说

些什么?”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老人用支持、理解、宽容、激励作者不断地去努力。可有一

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不是老人的功劳,是作者自己付出汗水才获得收获。他的回答

分的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张扬。

四、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

进了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

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

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

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

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

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

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

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

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

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的语文课就是能上出“语

文味”。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七

从“李白故里江油”来到千年古城阆中参加“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的培训,辛劳、兴奋而又期待。“未知的都是朦胧的”,当在开班仪式上我们的指导老师班主任为我们先容了一位位有着各种优秀头衔的专家时,我熟悉到自己有幸加进了一个专业、规范、有着先进理念的培训队伍。这十天的的培训必将改变我语文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刘永康教授是我以前在川师读书时的老师,时隔6年,再一次听刘老的专题讲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我熟悉到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有做到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础,广才学,薄名利,远物欲,乐在其中。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观摩到刘老的示范课。

来自成都盐道街中学的卿平海老师,不止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的十八种技巧”,“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策略”,更为我们上了一堂幽默的、新奇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纸随心飞”,当学生的出色文章在课堂上呈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上!

睿智的韩军老师,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中国顶级中学(清大附中)语文教师的风采:在质疑中辩词义,在思考中排语序,在快乐中练展叙,在分析中写题记!在这堂示范课中,我们初步熟悉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真实、自由、个性;学习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方法:举三反一、“咬文嚼”,美读吟诵,化意为,真实自由,重文写白。

极具亲和力的美女老师王君(人大附中),为我们上了《我的叔叔于勒》,并做了《丑小鸭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的专题讲座。让我熟悉到:我们整天都抱着教参,瞄着中考往教学,毫无新意。实在,语文教学可以是王君老师这样: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奇又严谨的青春语文。

重庆南开中学的特级教师,优雅的颜运静老师用涓涓细流般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小学语文课程模式探究》,使我心中原本迷雾般的新语文课程模式豁然开朗,同时更加熟悉到:只要落实好了新语文课程模式,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成绩,都会不断进步。

成绩和创新性语文教学并不相悖!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奇又严谨的,是布满人文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是启迪学生聪明,引领学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改的浪潮,努力学习,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尽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泞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从头做起,有自信,能坚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当然,还要感谢西华师范大学的几位老师:杨勇老师,孟川老师,邓春琴师等。你们真的辛劳了,想余下的几天学习会更加的出色!

小学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篇八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專家语文课培训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规定学生扩大知识面,规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法又要转变学的方法,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法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转变,学的方法也随之转变。学的方法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法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成长的学习办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一样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工作总结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遇,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办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办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