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小编: XY字客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一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呼吁人们要珍爱地球,加强保护地球意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环境,守护自然资源。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外,地球上还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自然灾害,非洲草原上的蝗灾、威尔士的鼠疫、澳洲山火灾、印尼洪水……这些灾难无一不是地球给我们的严重警告。与此同时,我们呼吁所有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

(2)节约用电。

(3)无纸化办公。

(4)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

2.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2)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3)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拒绝一次性塑料袋。

3.分类回收,循环利用

(1)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

(2)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4.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不猎杀珍稀动物和受保护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

(2)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

5.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地球,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有了生命,才有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是地球赋予我们生存的一切,它就像我们慈祥的母亲,一切的行为都在它的掌控之中,作为地球的成员,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的清新美丽,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二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重要向度。启蒙开启了近代理性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然而,主客二元对立架构下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的滋生,工具理性单向度的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关键词〕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生态智慧,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存在论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经久不息,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这表明自然界正在以它的方式警告和惩戒人类,向人类的不当行为进行报复。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而生态文明观念、***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中“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多个面向,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深邃和丰富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

为什么在人类自诩无所不能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为什么被启蒙之后觉醒的人类却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们首先要回到開启近代理性文明的启蒙自身,反观这一问题的缘起。在这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代表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他们在对启蒙的反思中追根溯源地探寻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为我们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答。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启蒙是一切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其本意是祛魅。启蒙意图通过知识的力量来反对和**神话,使人们获得洞察力,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可以不受自然摆布的独特个体,亦毋须匍匐于上帝的脚下,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觉醒当中可以打破无知和迷信的束缚,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理性至上、信仰知识、祛除神话、唤醒世界,成为启蒙的纲领和信条。

启蒙始终贯穿着祛魅化的努力,然而,走出无知和迷信的被启蒙的人类,为什么最终又重新坠入到一种野蛮状态之中呢?面对这一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围绕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省察。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人类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就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投影到神话当中去,神话的世界复制了人类的现实世界的等级、权力关系,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外在力量。启蒙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人类对神话的恐惧和崇拜,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世界交还给人类,因而试图借助于知识将人类从神话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获得自由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启蒙的发展却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走向了其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被滥用。在人类拿起理性的武器认识和对待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恰当地运用理性,而是以世界主人的傲慢、一切为我所用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因为启蒙在发展过程中,启蒙理性发生了扭曲,单向度为工具理性而丧失了其中所包括的价值理性的丰富意义。启蒙要求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便是基于工具理性的重要知识形式,体现着知识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自然被视作是纯粹的被征服和宰制的客体,它理应为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服务,自然的价值只是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谋取利益。

人类由于过度地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奉它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进一步运用技术的方式对待自然,贪婪地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由此,知识最终演变成剥削自然的工具性存在,人类也沦为工具理性的附属品。所以,启蒙洗礼之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这就是其唯一目的”〔1〕2。

启蒙之后,在工具理性几乎驱除了全部传统的神话和外在权威时,人类却没有真正实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类支配和统治自然的同时,自身更深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当中。因而,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的态度,即全部症结要归因于启蒙理性单向度为工具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样说道:“造成社会理性化过程之吊诡的理性,或者说造成启蒙辩证法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而是工具理性。”〔3〕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批判的一条主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答。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呢?我们进一步借助更多视域的分析,试图发掘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资源。

除了启蒙批判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个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探究和阐发,汲取他们的宝贵生态智慧,为我们继续去深入反思这一问题,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大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一词,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可以从伊林·费切尔那里找到源头,1978年他在英文期刊《宇宙》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的文章,其间他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基本观点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因其生物本性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而依附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利用的存在物,人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人类如若获取自然资源就必须爱护自然,人有着照料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面对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人类取得的进步并不必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攫取、控制所取得的进步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们或许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正的进步乃是以创造和保护人类生活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质量进步。其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本路径就是人类应摒弃历史线性进步论,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文明看成一个地球上的子系统,以此纠正人与自然二分的错误观念,将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4〕。其四,任由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时代终将结束,人类必将开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承袭了启蒙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剥削、破坏自然,而科学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律令,而不是去加强对自然的征服。生态文明或将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最终实现。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的***有其独特的阐释。究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上帝决定论,其主要的观点有:其一,在***的教义中,上帝是理解上帝—人—自然三维关系的核心角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上帝定义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帝指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因为人与自然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延续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的“统治”角色却不是任意的,统治是“有限的”统治,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管理”。人首先应当履行维护、看管自然的责任,方才享有对一切动植物利用与控制的权利。换言之,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权利和地位,是由于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的。其二,人类是地球上的独特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只有人类是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矛盾统一体。恰恰是人类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人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上帝面前,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类有时无法认清这一点,无知或狂妄地把上帝赋予的守护自然的职责理解为可以肆意妄为地支配和主宰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之外的一切不仅不是可以为人类支配的,而且还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人类世代都在掠夺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中来获取自身的价值,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其三,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是,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只有在上帝的恩宠和启示中,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只有在谦卑中,人类才能领会到上帝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究竟是什么,用谦卑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最终获得与自然正确相处的智慧〔5〕。

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老子提出的“道”最接近于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自然”,道并不是指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伦、常理之道,而是自然之道。他倡导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其中包含着“物无贵贱”“知足知止”“效天法地”三个向度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关于明确人在世间地位的“物无贵贱”。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平等共生于天地间,无高低贵贱之差别,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其二,关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足知止”。老子批判贪图享乐的消极生活,告诫人们须摒弃不必要的過度消费,理应合理有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讲究适可而止,以知足的心态善为而不去妄为,方可成就大为〔6〕。其三,关于人对待自然方式的“效天法地”。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63,人理应与天地万物一起遵循和守护自然而然的法则,不可背离,不可妄加干涉,应努力将自然之法通过人类的智慧转为生存之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潮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此我们列举几位代表人物来深入阐释这一问题。高兹将生态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资本主义对利润无限追求的经济理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危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当下的出路就在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遵循生态规则的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8〕249。奥康纳则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着反生态的本性,因而,资本主义的生态体系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当中,就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污染,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日愈严重。福斯特强调科学技术是资本家谋取利润的手段,如若将生态危机的解决寄托于科学技术之上定是徒劳的。当前全球生态的破坏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诱发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

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诸多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认识和理解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有的将之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二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是资本逻辑导致;三是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造成的。就解决路径与方案而言,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万物法则,担负守护自然的职责,达到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有机的融合;二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的独特价值,合理有度地使用自然资源。以上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予我们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以深刻启示。另外,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这个主题是贯穿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的重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峙、失衡,并不是由某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诸多的因素所导致。那么,如何才能全面而恰当地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理应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之中,这里蕴藏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马克思在他的感性活动原则中提供了人与自然达成辩证统一的重要规范和标准,为我们科学地解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那么,何谓“感性活动”呢?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它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社会关系的劳动,对象性、社会性、历史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正是感性活动的这些特点规约着人与自然关系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马克思认为,正是基于感性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相统一。

首先,我们来分析“感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纽带不是思辨的理性意识的活动,而是感性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感性意识、感性活动是同义词。论及感性意识,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并不一致,“不再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或者感官功能以及意识主观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再是个体的属性”〔9〕125。换言之,它虽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激情和需要,但这并不属于个体独特的情感范围,而是一种类的属性,它应被理解为“领悟并造就人类社会性的交往意识,同时也是建构着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10〕。这种感性活动即是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关系呈现的是“对象性”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互为对象的一种平等关系。

其一,这一“对象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自然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为了表现和确证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所需要的世界,人类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对于自然来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这样说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56-57另一方面,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1〕89。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以,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亦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11〕89。这种自然界的属人的性质和人的自然界的属性,指明了人与自然应然的和谐关系,突破和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

其二,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关系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感性意识,这当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但是,它只能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他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现实、对象性的本质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1〕105这段论述中的“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的“主体性”指的即是感性,正是由于人具有“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11〕105,这种主体性才会成立。“一方面,展现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活动证明了自然对人的先在制约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是表征着人的这一本质力量的存在,这两方面共同印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9〕121-122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感性意识是一种主体性,然而它绝不是在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的主客二元對立的主体意识。这是马克思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去谈论人的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凌驾在自然遭受控制、掠夺和破坏的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回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工具理性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文提及的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等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这里也已经全部涉及到了。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感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不只是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性意识本身就是一种与他人、他物相联结的交往意识,感性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这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的生产关系。他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涵义,当生产关系被理性所确认和固定下来就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后者对前者亦有所影响。因此,倘若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考量“人与人”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我们看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案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这里亦有所呈现。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感性活动中提供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所有应然准则。至于实然状况中,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被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当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感性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人类史与自然史是同一部历史。在这其中,还蕴含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终极路径〔12〕。马克思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落脚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上。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局面,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的产生,而对这种新关系的需要,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产生的。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里,生产力的变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生产力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而,生产力的变革并不是从工具理性角度理解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发展,还包含了人与人对社会关系需要的感性的交往意识的变革。因此,其真正的变革意义在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人的感性需要的增长和感性意识的变革。感性需要的增长不能等同于物质欲求的增长,这种需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它的不断增长是感性意识变革的原因,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感性联系中对新的社会性的发现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意味着新的社会属性的降临〔9〕126-127。换言之,当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需求和渴望时,新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发生也就来临了。这也就意味着,在感性活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中,实现了共产主义这个新的社会关系的诞生,就迎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共生。马克思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1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只有当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结束了人类史前史的阶段,感性活动的异化得到扬弃,人不再被异己的规律所支配,能够运用自然生存法则进行合乎规律的自由活动,开始了自由人的创造而进入到真正的人类史,人与自然才真正达成和解,实现和谐共生。

总之,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原则诠释和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努力达成这一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首先应对联接人与自然的感性活动的“对象性”有充分的体认。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的平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人类是有限性的存在,自然亦有其独特价值。人的主体性是在互为对象的关系中的主体性,因而,绝不能继续抱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工具理性进一步蔓延扩张、科学技术被不当地运用。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只是认识态度上的转变,在这种意识的背后是作为根据和基础的社会存在,它就是近代理性文明以来的异化了的感性活动的存在。我们认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理念,落实在个体的实实在在的感性活动上。我们在感性活动中应遵循万物生存法则,担负起守护自然的职责,在逐步带来的存在论意义上的生产力进步中,增进个体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而逐步朝向自由人的创造的理想境界,推进共产主义这个“人与人”之间崭新社会关系的诞生,最终彻底扬弃感性活动的异化,从而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人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卢风,曹小竹.论伊林·费切尔的生态文明观念——纪念提出“生态文明”观念4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02):5-13.

〔7〕陳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韩秋红,史巍,胡绪明.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夏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新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人与自然和谐论文1500

人与自然论文1500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三

作者:朱思源

春天是万物复苏、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季节,很多花儿都开了,招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和美丽的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老师这个星期给我们布置的作业观察昆虫作文。在公园里我发现了一只长着六只细而长的脚,两只细细的而短的触角,加上那洁白透明而有力的翅膀,就凑成了那样美丽的花蝴蝶。

据说蝴蝶有7000多种的种类,不过有很多蝴蝶,现在已经绝迹了,我们常常见到的白蝴蝶比较多,有时候我们可以见到个别非常漂亮的彩蝴蝶。

蝴蝶他是一种群栖类的昆虫,它取食的动作和栖息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们喜欢在一起取食栖息。不光是这样,还有的蝴蝶都会数十只一起吐丝作网,然后他们在里面嘻戏居住,还可以防止有人入侵,他们取食和栖息是很有规律的,它的栖息的地方一般都是很隐蔽,我们都不容易找得到。

蝴蝶幼虫常常会有缀叶为巢的习惯,他们每种虫类缀叶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缀一片叶子,有的会缀几片叶子,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说香蕉弄碟的幼虫可以把香蕉叶的边缘卷起来栖息在了里面,稻弄碟则是把很多水稻的叶子缀在一起栖息在里面。除了这样居住的幼虫之外有的会在有食物的地方建巢,这样他进食的地方和栖息的地方是在一起的,不用去太远就可以进食,如果外面有危险的话他就可以立刻回到自己隐蔽的巢里面。

每一种幼虫的取食习惯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蝴蝶是吃叶片,有的吃马铃薯那嫩叶,有的蝴蝶是吃花蕾,还有的是吃幼果,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灰碟科的是吃肉的,这听起来有些吓人是吧,一个小小的蝴蝶竟然可以吃肉,不过这种吃肉的很少了。

成虫的蝴蝶基本上是以吃花蜜为主的,我在公园里围绕着白蝴蝶追跑着观察,它们的警惕性很高,我依靠前进它们便飞走了。然后我看他们爬在了叶子上,趁它们不注意悄悄的仔细的看了下,它带着两只细细的触角,六只细小的而断的腿很轻盈的爬在叶子上,翅膀很薄带些斑点,翅膀合并起来跟叶子融为一体,很难让人发觉它,展翅飞翔的时候四片翅膀张开很漂亮。我还发现有一对蝴蝶是非常要好的小伙伴,它们两个一会在天空飞翔嬉戏,一会一同在叶子上歇息。给这个美丽的春天增添了许多色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四

自然,等待着我们添加绿色。

——题记

那年,我第一次爬山,第一次感受了自然。

远远望去,山上一片绿色,真美。“就爬那座吧!”父亲提议。“好啊!”“我准备好了!”大家应和着。

就这样,我们开始攀爬了。山不陡,没有器具,没有食物,徒步爬行,这才是自然的味道。我们看着眼前的一片绿色,心理愉悦极了。

不一会儿,到了一路黄沙碎石。在下面看,那里似乎最好走,可实际最难走。我一步一步艰难的爬着,时不时往脚下望望,看看是否有大一点的石头踩,好让我快些爬上去。“你应该不止看脚下啊!往上看!”母亲告诉我。对啊!只是一味地注视脚下有什么用?岂不是更慢吗?是的,我要望望前面的路。于是,我一边爬一边向上看,发现脚下的路已并不难走,我仔细地爬着,因为那一句话,那一个启示,我爬得更快了。

等爬到山顶,我们喊了几声,待到在山里留下印迹,我们便原路返回。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回头望望。啊,那座山,真美。

自然给了我们多少美丽的幻想和珍贵的启示,人们啊,却不懂得珍惜!

森林里,又多了几个砍树的坏人。树妈妈悲痛欲绝:“我为你们可恨的人类做的工作还不够多吗?制造氧气,制造食物,改变环境,让你们玩耍……任凭你们折断,没日没夜地工作,为什么?为什么还要砍掉我啊?!”“是啊!”“是啊!”树妈妈的话引起了树的共鸣。

人们啊!你们得到的还不够么?

终于,人们的报应来到了。

人们用大树造大批大批的纸张,烟筒里冒着黢黑的烟……一切都被大自然看在眼里,它看不下去了,开始报复人类。

“用一切方式干扰人类!”自然这样咆哮着,“这都是他们的杰作!”

它的怒吼可算引起了人类的重视。

人类开始减少工业生产,注重多种植树等。采取了一系列方法试图改变现在的环境。自然看到了,气消了些,它要看看人们的表现会如何。

人们啊,请记住,自然需要我们添加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五

伍桓北

清晨,当苍穹一点点被湛蓝晕染,栖息在马口湖草丛里的青蛙便发出欢快的鸣叫,像柳叶般明丽,像泉水般清亮。那是它们在召开盛大的演唱会,歌唱清新的世界,歌唱欢乐的生命。

叔叔曾对我说过,蛙鸣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而今,难道真的要和它作长久的别离?

我的老家靠近马口湖畔。每年放暑假,我都会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日子。乡下不像城里那般喧闹拥挤,四周静悄悄的,空旷旷的。每天傍晚我都会绕过后山的竹林,穿过对面大片的菜地,直达湖边慢慢散步——不仅仅是在散步,更是品味在城里呼吸不到的自然与生命的气息。

现在老家就要拆迁了,听说政府要在这里建一所湿地生态公园,专供白鹮等珍稀鸟类栖息繁衍。尽管故土难离,但是家乡的父老还是响应政府的倡议,再次把家搬移到别的地方。这次回老家,是我在这里度过的最后一段快乐时光。

吃完午饭,叔叔说带我去周围走走。我们乘坐岁月的纸船,拥抱记忆的潮汐,像是走进了一条很深的画廊,又像是穿梭在时间的旷野。盛开的花儿,倒映着蓝天的湖泊,绿色的山林,疯狂生长的野草,都在歌唱着美丽的自然,都在演绎着怒放的生命。

我们走过田埂,穿过菜地,眼前已不再有路了,惟有湖泊与对面山岚盛开的云朵。

叔叔坐在湖边,跟我讲述他与爸爸小时候在这里的种种趣事。“我和你爸爸每天一放学就到这马口湖边钓鱼。那个时候的马口湖啊,水比现在还澄清,鱼儿味道更鲜美。”叔叔眯着眼睛,深情地回忆,“湖边经常有成群成群的白鹮在栖息,还有野鸭戏水。一到夏天耳边全是蛙鼓蝉鸣,那个时候觉得烦人,很吵,很想清静;现在倒好,蝉鸣虽然还能听到,可是青蛙基本上看不见了。”叔叔喟然长叹起来。

原来,美丽的马口湖也曾遭受巨大的创伤。在改革开放初期,马口湖周围全是工厂,工厂生产的废水全都排放到湖里,导致湖水严重污染。湖面上漂浮的死鱼,翻着白肚皮衬托着底下变黑的塘泥,散发出刺鼻的恶臭。不仅如此,遭受污染的湖水灌溉庄稼,竟使周边一千多亩的稻田减产。青蛙这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物,也渐渐不见了踪影,难道真是惧怕了这喧嚣污浊的世界,委屈地躲藏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老家的印象就只剩“脏”这一个字。

后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整治下,马口湖周边的小工厂、小作坊都关闭了,湖水得到全面的治理。昔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的胜景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那倒映着蓝天的湖面,那穿梭嬉戏的鱼儿,像是在倾诉着自然的恩赐,又像是展现生命的舞蹈。

叔叔望着远方的蓝天,深邃的眼眸里仿佛有千年熄灭又亮起的星河。“老家虽然没了,但马口湖会一直在的,而且会越来越美丽的。”说完,叔叔便领着我往回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六

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减少。淡水河流已经逐渐消失,湿地随之减少。

曾经的耒水,碧绿的像一条丝带。它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有魅力。河中船来船往,河边人们休闲娱乐,河里人们嬉戏玩水,人们饮用着河水,品尝着鱼虾。两岸树林耸立,像一群忠诚的士兵戊守着两岸的土壤。河中鱼虾遨游,像小孩欢快地在草原上玩耍,自由自在。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耒水变了。它失去了碧绿的身躯,河中船变成了运沙的运输船。河边堆满了垃圾,河里不再有人游泳。人们再也不直接饮用河水,鱼虾也早已失去了踪影。两岸的黄土正逐渐减少,湿地已经化为了沙粒。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是人类,人类的工业制造了废水,它注入美丽的耒水。两岸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都注入了耒水,尤其是现代人们大量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曾经是大树,它们曾是护河林。它原来美丽的身躯和容貌变得丑陋,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污染中它的河床的沙粒使它有了地上河的脾气,当它发脾气时河上水涨发起对附近的居民的惩罚。当然,这都是人类破坏湿地的罪证。

湿地在流失,河水在污染。当湿地不存在时人类将失去种植地,物种也会毁灭,后人只能悔叹!

人类啊!当你们失去了才会发现存在的可贵,湿地哺育动植物的生命,失去了干净的水源。湿地也会随之污染,动植物将消失,湿地会变为“失地”,没有动植物的湿地会在水流下沙化。所以为后人的未来,人类的健康,淡水资源的保留,湿土、河流的留存,大家应当积极行动,为耒阳市的市民健康,我们快去行动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七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 ——埃斯库曼斯

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希望采纳,谢谢啊。

4、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依照规律运作的。——(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7、大自然蕴含着远胜人类施教的影响力量。——(法国)伏尔泰《老实人》

9、从大自然学习崇拜课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美国)爱默生《论自然》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曰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1、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战国庄子《齐物论》

译文: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文: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大地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大地运行的法则是以这天的法则为法则,天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译文: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每当寒冬将尽便促使春意萌生。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八

周卓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陶渊明精神故乡的桃花源;“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孔子政治理想的桃花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家国情怀的桃花源。我心中也有一片桃花源,它现实具体,它亲切温馨,它就是我现在的故乡——龙坪镇下冯村下冯塆。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直到国庆节,在爸爸的陪伴下,我才回到别离一年有余的故乡,在爷爷家小住了几日。

太阳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把光的圆影剪碎洒在地上。初秋的风捎来了几分热辣,混合着稻菽成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留下几缕清甜,一分欢快。

老家有块旱地,勤劳的爷爷每天都在精心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徜徉其间,我感受到陶渊明劳作时的惬意与自在。

犹忆那个秋日的黄昏,我坐在田埂上,看远方一抹晚霞晕开,滤净了初秋时节我躁动不安的情绪。那橘红的色泽,是温和的恬静,像是慈母的脸庞,又像是乡亲的皮肤。

三两孩童穿着长褂在疏密交错的茅草丛里穿梭。他们或蹲在其间,或匍匐着隐入翠与黄交织的浪潮里,身后传来沙沙声响极像车水的飞轮,令人沉醉于这舒缓而古朴的时光中。南风轻起,泛起草的浪潮,裹着孩童嬉戏时稚嫩明朗的笑声,在田野上空回响。

暮色四合,穿着青布罩衣的妇人来唤自家的孩子回屋吃饭,烧饭的炊烟似乎渗进她们的青丝白发。当她绿色作文网们扯着嗓子呼唤孩子的名字时,似有扫尽残云的豪迈,令人忍俊不禁。只见茅草堆一阵起伏,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将脑袋探出来,头上衣服上挂着枯草的叶片。妇人牵着哇哇喊叫的孩子,各回各家,将笑声塞进那一抹凝聚厚实乡情的炊烟中。

倦鸟归巢,天幕笼罩着一角村落,一群平凡而又欣然生活的人,即将被夜晚揽入怀中。在夏末秋初的时节,做着麦香丰镰的美梦;在大地画轴的一隅,过着纯粹丰盈的人生。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九

作者:张昊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红树林生态公园观察昆虫。

我们到红树林生态公园门口,我就闻到了阵阵的花草清香,此起彼伏的鸟叫声。我们今天来的目的是找昆虫的。一说起找昆虫,我就想起了一个小小的抓到昆虫愿望——抓蟋蟀。于是我就沿着草丛一直找但没有看见蟋蟀的半点踪影。我们继续往公园中间走去。小路两边发现了许多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花儿。我们在一棵的树杆上发现了许多小蚂蚁在忙着搬家呢,我看了看天空,原来是要下雨了。

我们继续往草丛中间走去,突然听到了“札札”的虫叫声,我小心翼翼地往虫叫声的方向走去,仔细观察,看到了一只灰褐色的蟋蟀,我刚准备去抓它时,它就跳走了,我们继续向茂密的草丛中走去,终于看到了一只黑色的蟋蟀,我准备抓它时,它又跳开了,我叫爸爸帮忙,堵住他所有的逃跑方向。但还是不见了踪影,我有点泄气了。

这时,我的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只螳螂在草丛中跳动,我赶紧往前扑了上去,在我跟爸爸两个人,齐心协力下,终于抓到了一只绿色的螳螂。因为我们没有带东西去装他,所以我只能抓在手里,往家里跑去,它在我手里一直不安分的扭来扭去,弄得我的手心痒痒的。终于到家里,赶快找一个杯子,把它装起来。?我才能够仔细观察了一下螳螂,它的身体是体绿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虽然没有抓到我心目中想抓的蟋蟀,但抓到了一只螳螂,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篇十

作者:唐源峰

踢完球后,一身臭汗的我和妹妹打打闹闹的来到了球场旁边的花丛中,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几只蝴蝶在花丛中躲猫猫,一会儿你追我,一会儿我追你,一会聚在一起,一会儿又分开,忽然一只蝴蝶飞到妹妹的手上,吓得妹妹哇哇乱叫,我轻轻的摸着妹妹的头说:“别害怕,这是蝴蝶仙子哦”!“你看,一双宽大的翅膀可以带她在天上翱翔,上面粉末状的鳞片使她看起来像穿了美丽的“星星裙”。她的头上顶着两个小鼓槌,好像随时要开演唱会一样,其实她更擅长跳舞哦。她的脚上有像我们舌头一样可以尝东西的味蕾,这样只要它落在花上就可以知道这朵花的花蜜好不好吃啦。”

这时一只蝴蝶仙子来到了我身边,我小心翼翼的转到她身后,一下拽住了她的裙子,大喊着:“我抓到你了”,妹妹也高兴的大声叫着。我们把蝴蝶仙子放进了网兜里,想跟她一起玩,可是网兜里的蝴蝶仙子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好像在跟我抗议。我想,如果妈妈把我自己留在家里,不让我出门,我会非常难过的。于是我打开了网兜,蝴蝶仙子开心的拍着翅膀,一点一点的消失在阳光里。

回到家后我想到了渴望自由的蝴蝶仙子。野生蝴蝶现在越来越少,希望大家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还给他们一个绿色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