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读书心得(通用7篇)

小编: 笔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国读书心得篇一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无论是乳臭未干的孩童还是风烛残年的老者,只要你提及《三国演义》,他们都能与你乐道几句。相比《三国演义》,它的“老祖宗”——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也是毫不逊色。这个国庆假,《三国演义》读过不谈,恶补了一下《三国志》,那么,就分享一下我对两部宏伟巨著的小看法和小感触吧。

两者,一为正史,一为野史,或者是小说更加恰当。这很大程度决定了两者的不同,小说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它需要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成功的人物形象支撑。正史写给当朝统治者看的,所以它需要的是在政治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尽量还原历史原貌。

既然这样,那陈寿和罗贯中笔下的同一段历史,肯定会碰撞出不少火花。举几个让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吧。在众所周知的《温酒斩华雄》中,关羽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高超武艺,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正史却记载,华雄是死于孙坚的古锭刀下。当身边有些人还以为阿斗是孙尚香所生的时候,《三国志》却只是“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一笔带过。黄巾军起义首领张角,演义中说他乃是个“不第秀才”,然而当时还未有科举制,汉朝还是用“举孝廉”选拔官员,科举是隋文帝之后的事,三国时,哪来秀才之说?要说演义中刘关张一同作战,最经典的桥段非《三英战吕布》莫属了吧,结果《三国志》一翻,妈耶,虎牢关一战,吕布也是败给了孙坚!可怜了我的江东之主呀,功劳全算在了刘关张头上去了。这也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罗贯中神话了刘关张一波人,丑化了我们的“奸雄”曹丞相,于是小说善恶两派全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们同样人才济济的江东,就只能沦落到打酱油的尴尬境地了。

刘关张赵马黄诸葛的神化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即使他们可能不那么真实,但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人物了,而更是伟大的'艺术形象,当然,这都没什么。但是,在这里我得为被丑化的曹丞相“美言几句”。这位世人皆知的大奸雄,在演义中是名奸诈多疑的角色。让他成为奸雄的,有这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大“功劳”。演义中记载,曹操欲刺董卓未遂,于是四下逃命,逃命过程中,借宿在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夜里听到磨刀声,疑心人要杀他,便屠了别人一家。“却见缚一猪欲杀”,原来是要款待他,便继续奔逃。路上偶遇“手携果菜而来”的伯奢,曹操虽然知道他是好意,但怕伯奢知道后带人追杀,“知而顾杀”。陈宫问其何故,曹操便留下了这么一句豪言壮语。这句话《三国志》中不曾记载,它的出处是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具体有三个版本,《魏书》说,伯奢儿子要打劫曹操,曹操被迫杀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怀疑人家要他命,便杀了他们。《孙盛杂记》中说是曹操听到人家“食器”声,以为人家要杀他,杀了人全家,“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显然罗贯中选择了《孙盛杂记》的说法,但他改编的有些不那么真实,说磨刀就算了,还说是杀猪,难道,曹操能听到微小的磨刀声,却听不到撕心裂肺的猪叫么?就算曹操真的说了这么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依然要说,首先曹操是凄怆地说的,只代表当时就事论事,而不是他的人生观,更没有说是“天下人”。其次,这句话,我觉得有两种意思,宁可以译为“宁可”,但也不是不能翻译成“难道”,类似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时“毋”也有“不能”和“没有”两种意思,那么就是说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难道只要我负了他人,就没有别人负我的地方吗?”裴松之是公元372年出生的,是南朝人,当时没有标点,我这么翻译也不能算错。

如果说曹操还有什么黑历史的话,那就是大军屠城徐州了。演义中说陶谦手下投降的黄巾军又惹事,杀了曹操父亲夺了其家产,落草为寇,然后曹操蛮不讲理屠了徐州。而《三国志》中则是直截了当的说杀他父亲的人正是陶谦,虽然手法还是很极端,但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毛主席,也非常欣赏、推崇曹操,主张坚决为曹操翻案。98他还曾特地前去许昌瞻仰魏都遗迹,并与罗章龙合作一首《过魏都》。在他的《沁园春雪》中也可以看出,他认为,无论是秦王汉武,唐高宋祖或是成吉思汗都缺乏文采,然而曹操不仅是颇有军事才能,还能称得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历代皇帝能说在文学上有造诣的,能和曹操相提并论的只有李煜了,但高晓松却说:“光从统治者的层面来看的话,李煜都不配给他提鞋,两只手都提不起一只。”

其实,对于三国,还有很多可说的,但由于篇幅原因,我选择了这个性格复杂,后人颇多争议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人物——曹操。一孔之见,翘盼高论!

三国读书心得篇二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是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我读完了三国演义,又开始读《三国志》,我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董卓独霸朝纲,祸乱朝廷,涿郡刘、关、张桃园结义,征战四方,三顾茅庐、结孙权、破曹_、借荆州、取巴蜀,成就一番霸业。江东孙权,兵精粮足,又有三江之固、长江天堑,据江东而虎视天下。典军校尉曹_,据陈留、讨董卓、破吕布、征袁术、败袁绍、远征乌桓,一统北方,而后征马超、破韩遂,拿定西凉,欲征荆州以霸天下,但兵败于赤壁。此后三国鼎立,互相争斗,互有胜负,三国归晋。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感慨、震撼和感动。刘皇叔刘备,三顾茅庐,三上卧龙岗,为了请来诸葛亮,47岁的刘备不顾大雪和遥远的路程,每次都亲自登门拜访,当刘备第三次到草房旁时,连小童都不耐烦了,但刘备仍然耐心等待诸葛亮醒来,因为刘备知道,要想得天下,就必须得到人才,而为了得到人才就必须亲自诚心拜访。

大家有时候会说,刘备是伪君子,是不义小人,他先后投过,公孙瓒、袁绍、陶谦、吕布、曹_、刘表……而驱使他“忘恩负义”的是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天下大义。

也有人说,刘备爱哭,刘备是个懦弱的人,甚至有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对刘备是不公平的,刘备虽然爱哭,但要看他什么时候哭。刘备在新野本可以自己轻兵逃离,而他没有,他却抱着与百姓共存亡的决心,带着百姓作战,当被曹_围困的时候,他哭了,为什么?是为自己没能保住百姓的性命而哭。刘备在知道关羽被杀时哭过,那是为了兄弟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难道不应该吗?……我更应该向刘备学习坚韧、永不放弃的性格。

三国这类的古典文学,自然是读得越多越好,我要在阅读古典文学上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做个知识渊博的小学。

三国读书心得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第五回是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之一,不仅揭示了刘备、曹操、孙权等人的性格特点,还展现了他们智勇过人的一面。通过阅读这一回,我深刻领悟到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

第二段:刘备的智谋(200字)

第五回中,刘备忍辱负重,屡败屡战,最终成功夺取了荆州。他运筹帷幄,军事决策精准,充分展现了出色的智谋。例如,在濡须口之战,他放纵关羽投效曹操,设计让众将将士憎恨关羽,使曹操惩罚了关羽,进而令关羽之弟张飞自愿激烈进攻,而刘备则借机进取荆州。刘备的举动看似不利于自己,实则达到了牵制曹操之目的,可谓智勇双全。

第三段:曹操的权谋(200字)

曹操是个睿智而狡诈的人物。第五回中,他用计蒙蔽刘备,让刘备离开了捷径,陷入了斜谷之中。曹操事先布下连环计,顺利地截断了刘备的退路。曹操对刘备的重视和警惕,展现了他高明的权谋手段。曹操还利用唐突之计来埋伏马超和黄忠,进一步展现了他的狡诈和冷静。

第四段:孙权的机敏反击(200字)

第五回中,孙权展现了他的机敏和果断。在曹操困守江南,准备进攻东吴时,孙权不贪功好斗,明智地避开硬碰硬的战斗,采取暂避锋芒的策略。他不仅悬赏征集奇计,还秘密派人到建安探听情报。孙权最终借助周瑜之计,成功献出荆州,并由此奠定了东吴在江东的统治地位。

第五段:思考与体会(400字)

通过阅读第五回,我深刻认识到智谋与权谋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善于运筹帷幄,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另外,我也明白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即使拥有再高明的智谋,也难免会犯错。因此,在做决策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逊和冷静,不断吸取教训,以免反而因为自己的聪明而走入困境。最后,通过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角的拼杀和智斗,我也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人心的机智与背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观察和对人心进行分析,以解决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总结: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通过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角的智斗和权谋,展现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性格和才华。他们的故事不仅让我欣赏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还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一回,我深刻领悟到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并明白了保持谦逊与冷静的重要性。这些体会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国读书心得篇四

三国时期是一个由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而在《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读完《三国演义》,我深受其魅力的感召,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以下是我对三国魏蜀吴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我感受到了三国魏蜀吴在政治方面的差异。魏国以曹操为代表,有着稳健而强大的政权,注重实际利益的追求;蜀国以刘备为主,强调仁义和人情关系,追求和谐社会;吴国则以孙权为核心,以江东地区为基地,注重水上军事力量的发展。三国政权的不同取向与理念使得整个中国社会都具有了多样性和多元化,这对于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完《三国演义》,我对于政治方面的探讨加深了理解。

其次,读书让我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对立。曹操虽然有着杰出的才能和统治能力,但其王霸之心使得他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与友谊。相比之下,刘备有着温和的气质和高尚的品德,为人以诚,因此得到了许多人的忠诚与依附。孙权面对局势的变化和敌人的威胁,始终保持警惕和谨慎,以维护吴国的利益。这使我意识到,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人的内心会展现出复杂的斗争和选择。

此外,读书让我体会到了忠诚与信任的重要性。在《三国演义》中,各国君主始终希望能够得到忠诚的臣子。曹操能够吸引一批才子佳人,与之合作并共同为魏国建功立业;刘备拥有一群知己忠臣,与他们相互扶持,共同追求理想;孙权则能够得到周瑜、陆逊等一批忠心耿耿的将领帮助他守护江东。而在敌国之间,各个势力常常争斗不休,内部离间导致内讧。这让我深感忠诚与信任在团队合作中的至关重要性。

最后,读书让我认识到了历史对于现实的启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千百年,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曹操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思想告诉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刘备的“舍生取义”的行为,则提醒我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孙权的稳定骑虎难下提醒我们面对困境和难题时要保持冷静。历史可以启迪我们,让我们从过去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

总而言之,读书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感悟到了三国魏蜀吴在政治、人性、忠诚与信任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些读书心得和体会,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我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国读书心得篇五

三国魏蜀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了英雄豪杰的年代。在这个时期里,不仅涌现出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伟大的领袖人物,也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知识分子。他们纷纷涌向这个时代的舞台,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事迹,更能够窥探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三国魏蜀吴读书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从身世角度讲述读书心得和体会。曹操作为三国魏的领袖人物,他一生饱读诗书,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他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曹操通过读书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才智,也增加了人格魅力。他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兵书。曹操着重研究兵法,以提高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第二,政治哲学。他阅读了《孟德新书》、《论语》等儒家经典,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管理思想。第三,文学创作。曹操崇尚文学艺术,自己亦是一位诗人。通过读书和创作,他的文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第二段从文化氛围角度讲述读书心得和体会。刘备作为三国蜀的领袖人物,他以文化教育为重,注重培养人才。他建立了学校,广开言路,鼓励人们多读书多学习。刘备本人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他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识才重用。刘备通过读书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第二,道德修养。在读书的过程中,刘备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形成了一种儒家的风范。第三,创新思维。刘备通过广泛阅读,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创新思维,在政治和战略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第三段从儒家教育角度讲述读书心得和体会。孙权作为三国吴的领袖人物,对儒家教育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曾说过:“读书和学问,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孙权的读书心得和体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身养性。孙权深知自己作为国家的领袖,必须先修身养性,做到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榜样。第二,明德格物。孙权通过读书,了解了儒家思想,将其运用到实际治理中,注重以德治国,以大德换小德,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第三,合纂书籍。孙权为了提高国家的文化素养,曾亲自发起并参与了《吴书》的编纂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第四段从文人墨客角度讲述读书心得和体会。除了三国魏蜀吴三个领袖人物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外,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对这个时期的读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通过读书,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才华,更将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写进了作品中。他们以文学作为自己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通过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思想。他们以自己的文学才华为这个时代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成为了三国魏蜀吴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段从现实意义角度总结三国魏蜀吴读书的心得和体会。通过阅读与三国魏蜀吴相关的书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传记,更能够领悟到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这些心得和体会不仅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对于现实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要重视培养优秀的文化知识分子,让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阅读与三国魏蜀吴相关的书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传记,更能够领悟到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这些心得和体会不仅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对于现实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要重视培养优秀的文化知识分子,让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国读书心得篇六

今天看了《三国演义》37遍,题目是:司马徽再推荐名人,刘玄德三顾草庐。故事的大致内容如下:

曹操的顾问试图欺骗徐舒,因为徐舒帮助刘备取得了胜利。临行前,徐舒向刘备推荐诸葛孔明。于是,刘备打了一些行李,和关羽、张飞一起来到隆中卧龙岗。孔明的孩子第一次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听了之后,刘备觉得很忧郁。

几天后,当刘备再次拜访时,他只见到了孔明的弟弟诸葛均。刘备别无选择,只能不高兴地离开。新年过后,刘备计划再次拜访孔明。这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而刘备训斥了两人。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但却在午睡。当孔明醒来时,他发现三个人迅速召进了房子。刘备请孔明出山帮忙,孔明拒绝了,刘备热泪盈眶地说:天下大乱,人民苦难深重。孔明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并同意了刘备的.邀请。

我被刘备的毅力深深感动: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追求和思想的人,最终会成功。我认为:无论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无论道路有多泥泞,无论我们有多困难,只要我们有毅力,目标最终都会成功。

三国读书心得篇七

寒假中,我认真阅读了《三国志》这本书。它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而且是史料中研究三国历史最为准确的一部史书。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它把三国的主要历史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写的非常细腻。突出了事件的真实性与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作者描写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略决策、成语典故以及千古名篇都和他有关,比如《隆中对》、《出师表》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成为了他的代名词。再如,对黄忠的描写也是如此,“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他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深得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

书中还有很多细致的描写,如长坂的狂奔、赤壁的烽火、逍遥津的纵马一跃、五丈原的悲凉概叹,作者都已厚重的语言进行描写,震撼着我们内心的三国情怀。通过阅读这本《三国志》,使我更加了解历史上的事件和杰出的人物。真是一书在手,神游三国,岂不快哉!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蜀、魏、吴三国的历史著作,是我们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三国志》是陈寿穷尽半生的心血结晶,客观的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不可多得好材料。

说到《三国志》,我们不得不说一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根据后者的历史原型,艺术性的改编而成的。《三国演义》中的很多历史事件存在着虚构成分,李代桃僵的事情常有发现。如“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篇章的历史故事原型其实是孙坚,而不是关羽。咋们再回到《三国志》。陈寿根据史实著书,认真考量,对历史的点评也做到客观公允。我认为这才是他能够完成这样历史巨著的最大原因。对三国的兴衰都进行了系统而独到的分析,蜀国的灭亡跟诸葛亮之死有最大的关系,是最显著的标志;吴国的衰败跟吴国的内耗有着很大的关系,责任最大的人就是孙权,因他晚年的残暴才致使吴国的衰败;魏国虽然统一了三国,但也难逃灭亡,走向转折点就是曹爽的伐蜀失败和幼主的继位。陈寿的这些分析非常到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做到了客观。

三国人物中,陈寿认为曹操是“超世之英杰”,诸葛亮是“卧龙”,孙权有“勾践之英才”,刘备是英雄,虎臣中有张飞、关羽、程普、黄盖……良臣中有董允、陈震、薛综……良将有张辽、乐进等,《三国志》中对每个人的特点都做了介绍,也为后世提供了相当有内涵的历史创作文献资料。

同样,《三国志》的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对有些历史事件的描写相当简略,内容不够丰满,显得不是那么充实。我想,这可能是作者在了解历史事件有限的情况,尊重事实,不添加任何主观描述的结果吧。但这完全不妨碍这是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

有这样一本书,它的作者凭着它流芳千古;它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中国文坛的里程碑;它的名字从此载入史册。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演义体小说,也是最有名的一部。这本书创造了许多琅琅上口的故事,许多已被改编成京剧、电影。这本书的名字叫:《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陈寿用生动的笔风,细腻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制造了一份份详细的“个人简历”。另外,我也从《三国志》中了解到许多人生的真谛。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告诉我们骄兵必败;空城计告诉我们有时虚比实更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告诉我们忠义是做人的本质,也是做事的原则……书中含有很多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揣摩和探索。《三国志》之所以成为历史名著,不仅仅因为它的历史价值,还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国志》不仅对研究历史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对其它许多方面有莫大的帮助。

比如,在商业方面,首先要培养出多个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心腹,然后委以重任,这样企业就可能蒸蒸日上。还要认真思考:为什么曹操杀人如麻,他手下将官仍愿为其赴汤蹈火?他用什么方法博得将心的呢?还可以研究三个国家是如何衰败、兴盛的呢?《三国志》也是一部大书,一部不亚于红楼的'宝典,其中的奥秘无穷无尽。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连接了现代通向古代的桥梁,有些人看完《三国志》,很可能就不会再读《三国演义》了。这样不对,因为一个是艺术,一个是历史;必须公平对待,这样我们的知识面就会更加广泛,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相信,你在看完《三国志》之后,对《三国演义》里人物的看法会有改变。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个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但这仅仅是小说不能带表历史。

《三国志》当然也是写的这些,不过是以人为题,还有就是他是历史。

这些过程我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这段悠久的历史中,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到底周瑜是不是像罗贯中所说的小肚鸡肠和阴险狡诈呢?为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直到读了一下三国志,我才明白:周瑜在历史中不是像在《三国演义》里的一样。他很年轻就挂帅上阵,孙策还临终托故给他。可见他在吴军中的形象有多么好。哪为什么罗贯中要把他写得那么坏呢?原来是罗贯中对诸葛亮有种寄托,把周瑜写坏点可以村托出诸葛亮的好。这下子,本来周瑜没有这件坏事变成了有这件坏事,本来周瑜有这件好事变成了没有这件好事。你们说他惨不惨啊!罗贯中觉得这样子还不够,还要把诸葛亮再神话一下,就又多了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罗贯中编出来的故事。这下可好,《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大了,人们就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历史,渐渐忽略了《三国志》。从人们口里传出来的就只有周瑜的一些或自己本身或罗贯中编上去的一些坏毛病,而没有了罗贯中的好了。

我觉得,在熟读小说《三国演义》的同时,不妨也来读读原汁原味的历史《三国志》。

记得小时候,第一本书看的就是三国演义曹操的阴险狡诈,孙权的运筹帷幄,刘备的求贤若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我留下太多太多的印象。

可是从我买了一本《三国志》读完后,绝对曹操整个人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对曹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应该是作者陈寿的对曹操的评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从这句话里我们明白曹操是一个胸怀天下,志向高远的人,不及原来的恶,这才使曹操能够平定河北,匈奴,冀州等24地,并且我个人认为曹操比刘备更加希才,单于于曹操在北方大战几年,但单于投降曹操后,曹操不但没有杀单于,却将单于全家都封为列候。

刚刚讲了半天,都是讲曹操的希才,我现在再讲讲曹操的乐光态度,曹操在平定冀州后,在冀州城头叹息,我出征8年,各地只有富家子弟才能上学,国家怎么能强大,于是下令在他所站领的任何地方都办学,给广大学生免费上学,可你要知道,曹操当时已占领18个州,上百个县,要是在每个县都办学,那费用,可以使整个国家的百姓一年内人人吃上饭,曹操却是怎么做,国库都钱都用光了,所以人都想放弃了,可曹操没有,他每天上朝依然面带笑容,最后他居然从他自己家拿出了办学的钱。

我们也应该学习曹操,的乐观态度,说不定坏事会变成好事,是总有两面型的,希望大家都能天天保持着了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