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后葛洲坝的课文 葛洲坝的历史心得体会(汇总5篇)

小编: 曼珠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后葛洲坝的课文篇一

葛洲坝,作为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要使命。如今,当我站在这座伟大工程的身旁,回望葛洲坝的历史,我不禁有许多的感慨与感受。在这一切中,我从葛洲坝学到了许多关于奋斗、坚持和团结的重要道理,也深深体会到了一个伟大国家所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和战略眼光。下面,我将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巨大的社会影响、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科学创新的引领力和弘扬工匠精神等五个方面,阐述我在葛洲坝的历史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

葛洲坝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葛洲坝成为中国水利工程的典范之一。它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座巨大的大坝和水电站,更是一项经济、军事和民生等多方面利益的综合体。葛洲坝的建设、发展和完善,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个历史过程中,困难与挑战常伴随着成功和进步,葛洲坝的历史为我们上下求索、艰苦奋斗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第二段:巨大的社会影响

葛洲坝的建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清洁的能源,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葛洲坝还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葛洲坝的建设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第三段: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葛洲坝的建设离不开无数工人的辛勤付出和团结合作。在历经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工人们紧密团结,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团结合作成为了他们战胜困难和克服挑战的重要力量。葛洲坝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创造奇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第四段:科学创新的引领力

葛洲坝的建设和发展中,科学创新始终是推动力量。在工程建设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让葛洲坝的设计和施工更加精确和高效。在管理和运营中,科学创新让葛洲坝发挥出更大的能力和潜力。葛洲坝的历史体现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它鼓舞和启迪着我们,要不断开拓创新,以引领未来的发展。

第五段:弘扬工匠精神

葛洲坝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工人们展现出了工匠的精神。他们兢兢业业,精雕细琢,为葛洲坝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葛洲坝发展的基石。葛洲坝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才能拓展未来的发展空间,只有工匠精神,才能将一个伟大工程推向新的高度。

总结:

葛洲坝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更是一个关于奋斗、坚持和团结的故事。它的建设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鼓舞着我们要有广阔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葛洲坝的历史还启示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科学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里,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了葛洲坝的巨大成就,也汲取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坚持,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伟大。

后葛洲坝的课文篇二

片上涂环氧金刚砂。曾经在往叶片上涂环氧金刚砂以后,机组运行不到3个月,环氧金刚砂涂层几乎被冲掉了90%,通过仔细的找原因,终于发现,因为检修一般在枯水期,即冬季,天气比较冷,叶片的温度很低,而环氧金刚砂的温度却是很高,两者温差较大而不能完全的粘合在一起,于是很容易就被冲掉。采取的措施是,在叶片的两侧加电热片,同时使环氧金刚砂的温度尽量的低,当两者温度相差不大时进行涂层。实践证明,这种措施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机组运行5年后,环氧金刚砂涂层还有90%完好。又比如,接力器传动机构上的剪断销断了之后,会给中控室发信息,这是需要工作人员去检修,但是一般的接力器传动机构有20多组,每个都装了剪断销,究竟是哪个剪断销被剪断了需要一个个的去检查,比较麻烦。于是工作人员在剪断销信号器的两端加装了二极发光管,断的那个便会发出光,这样大大方便了检修人员及时找到应检修的位置。由此可见,很多部件理论上的工作原理都是可行的,但是实际运行中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也才能给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说明,创新是进步的关键。那我们就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老是纸上谈兵,一定要有所行动。这节课学到看很多东西,不仅是在理论上,更是在实际中。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造中,一步步好起来的。4月18号上午,老师以大江电厂为例,给我们讲解辅助设备,水电站的油、水、风三大系统。在油系统中,红色的管道是压力供油管,黄色管道是排油管。水系统中天蓝色管道是供水管,墨绿色管道是排水管,黑色管道是污水管,橘黄色管道是消防管。风系统中,母管的管径越大,气压等级却越低。大江电厂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紫阳水厂,黄柏河水厂、西坝水厂以及设计的水池作为备用。主干管为双管布置,提高供水的可靠性。电厂的技术供水采用单机单元自流加压混合供水方式。空冷器采用的是针刺式,发电机冷却采用全封闭双路无风扇自循环冷却方式。消防用水中,水管喷水成雾状,水汽使火源隔绝空气而达到消火的目的,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水浇灭火。这节课,老师同样讲了很多经验总结的东西。比如说供水管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盲管;关键阀门要设置两个,便于检修;关键阀门要考虑设置平压阀。下午,老师带领我参观大江电厂的油、水、风系统。结合上午老师讲的东西,跟着老师把辅助设备看了个遍。这样一来,我对水电站的布置以及各种设备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水电站的各个部分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构架。以前只知道有这些东西,但是实际什么样,怎么布置的,根本就想象不出来。现在我不仅知道了各个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一些改进方法,更加对一个完整的水电厂有了一个较以前清楚的认识,虽然还不够深入,但我想这也算是我这次实习中最大的收获。4月19号上午,参观二江电站的配电室。虽然专业不是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具体的情况,但是在老师的讲解下,对配电室还是有个大概的了解。4月20号上午,老师给我们讲励磁装置。对于发电机来说,没有磁场何来电流?励磁装置对一个发电机组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励磁的基本原理有了清楚的认识。4月21号,参观三峡电站。虽然三峡电站的厂房不能进去,但是从三峡电厂雄伟的外貌就能感受到它的不一般。人真的好渺小哦,在这建筑物前自己只能是只蚂蚁;同时人又是多么的伟大,再雄伟的建筑物都是人造成的4月21号,实习结束。坐船回来。第一次坐船很兴奋。为期一周的实习结束了,通过这个实习我收获很多,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一)真正体验到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善于观察与思考,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以前觉得书本上很空洞的东西现在清楚明了了许多,我真正的感到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内涵,自己亲身实践的东西是自己永生难忘的。

(三)从小的方面来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没有机会让自己犯错误,所以每天都要打起精神工作。我身切体会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周全考虑到做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我们学理工的,更要有逻辑思维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事情。

(五)要学会虚心,因为只有虚心请教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也只有虚心请教才可使自己进步快。要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做事原则。这样能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六)体会到了团结互助是必不可少的。

(七)要善于思考,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机械设备更高效率的工作,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例如大江电厂的水泵以前存在出口漏水的问题,这样使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于是在广东海利是泵厂的不断攻关下,采用在出口安装小叶片的方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再例如,四川自贡滤油机厂的王明军,得知葛洲坝电厂的水中含有很多杂质,严重影响了机组的运行。他来到葛洲坝,背了两麻袋水中杂质回到四川自贡,经过仔细的研究以及试验时候,制造出新型的滤水器,能够高标准的过滤掉水中的杂质。他的这中滤油机同样也用到了三峡电站上,效果明显,他的市场已经走向了世界。由此可见,创新是关键。总得来说这次到水电站的实习,我不敢说我懂了水电站的点点滴滴,但是我所学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我终生受用一笔财富。因此,我坚信:只要我用心去发掘,勇敢地去尝试,认真的去请教一定会能更大的收获和启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后葛洲坝的课文篇三

实习时间:2011年7月1日,2011年7月5日

实习地点及名称:

葛洲坝二江电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

概述:

在大一学年即将结束时,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次外出实习。当得之实习的第一站是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葛洲坝时,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喜悦。7月1日早晨,我们蓄势待发,期待着葛洲坝将带给我们的视觉与心灵的冲击。汽车驶过条条公路,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光。终于,我们到达了葛洲坝二江电厂,开始了为期半天的认识实习。

葛洲坝水电站是我国长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个水利枢纽,具有兴利,防洪和通航等功能。由于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西,江面由390面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与此同时,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了葛洲坝、西坝两岛,同时也把长江分为了大江、二江和三江。葛洲坝共有两座电站式厂房,分设在大江和二江。三江主要承担引流冲沙,保证船闸和航道畅通的功能。此次我们实习的正是葛洲坝二江电厂。葛洲坝挡水大坝全长2595米,最大坝高47米,水库库容约为15.8亿立方米。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1970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1988年底整个工程竣工。葛洲坝水利枢纽从此成为了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到达葛洲坝二江电厂,我们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实习参观。首先,我们到了葛洲坝二江电厂的尾水平台,我们的左侧便是滚滚的水流,水流上有几道尾水检修门。由于不能靠近,很遗憾没能看清尾水检修门的具体形态。我们的右侧是河床式厂房。在这里,带队老师主要介绍了河床式厂房即发电厂房后墙本身就是拦水大坝的厂房、变压器和厂房均位于大坝下游。由于变压器是露天放置的,我们能进行具体观察。变压器上连接着黄、绿、红三根导线,经老师介绍,我们知道了这表示a、b、c三相交流电。继续前行,我们到达了泄洪闸旁的观景台。我们恰逢其时,正赶上泄洪。虽然泄洪量不大,但我们仍能目睹泄洪闸里喷出的条条水龙。此时,指导老师告知这里便是消能池。我们站在左岸,鸟瞰整个水域,顿时感受到一种宏伟与壮阔。

随后,我们走上了大坝,指导老师介绍这里属于闸坝。不少同学对于“闸坝”一词感到陌生,在同学们的追问下,知道老师解释称由于这个大坝是有重力坝,土石坝混合构造而成的,所以称为闸坝。同学们豁然开朗。此时,我们面前的便是27孔泄洪闸,其泄洪能力可达83900立方米。同时,远眺到了用于拦水的弧形门和用于检修的平板门。我们所处的大坝全长2605米,高程40米,最大高程53.8米,水库库容15.8亿立方米。接下来,知道老师又介绍了这里的船闸:

葛洲坝船闸1号船闸达到万吨级,3号船闸也达到3000吨级,同学们顿时叹为观止,感受到了祖国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我们还意犹未尽时,知道老师便把我们带进了厂房。

我们首先进入了发电机层。发电机层高程55.9米,上游水位66米,长328.5米,宽25.8米。厂房内分布着7太水轮式发电机;其中,1号、2号发电机装机容量打17万千瓦时,3号机14.6万千瓦时,其他机组装机容量12.5万千瓦时。

1、2号机组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参观完发电机层,我们来到了位于发电机层下边的副厂房,近距离观察了定子的外部结构;并得之这里的发电机采用的冷却方式是最可靠但冷却效果最差的风冷方式,即水流冷却空气,空气冷却机组。与此同时,我们近距离观察到了技术供水泵和滤水器。参观完厂房,又来到了变电站。在这里,我们仔细观察了避雷装置,悬式绝缘子和支持式绝缘子。并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到了与之相对应的电器产业的发展。至此,为期半天的葛洲坝二江电厂认识实习基本结束。

7月5日,还沉寂在葛洲坝二江电厂实习中的我们便开始了新的实习任务。这次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40分钟的车程,我们沿途欣赏了三峡公路周围的风光,欢笑声中我们已到达目的地。曾今无数次听说三峡的宏伟壮阔,这次终于有机会身临其境,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与喜悦。

建筑物。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800万立方米,耗用钢材59.3万吨。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宽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能力为季调节型。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工期为17年。

实习主要收获及心得体会:

到了其中所具有的人文性。同时,产值如此巨大的电厂,始终保持清洁的一面,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污染的存在。可以说,这对于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通过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观,我感受到了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我国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反映了我国科技、经济等一些列领域的巨大发展。可以说,这次实习对于我增进爱国主义情感,理性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小结:

大学中的第一次实习结束了,但它所起的重要作用必将持续下去。这次实习,让我理性的认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为我日后的努力方向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次实习有很强的参观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实地感受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后葛洲坝的课文篇四

环节名称学院(系)专业名称使用班级姓学名号

生产实习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1142周敏学201411631235樊海红、陈景贤

实习简介

一、实习名称:葛洲坝毕业实习

二、实习时间地点:2017年3月13日-3月24日,中国湖北宜昌市

三、实习单位: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四、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简介

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成立于1980年11月24日,2002年11月28日改制重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长江上第一个水利枢纽工程,于1970年12月开工兴建,1981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83年全部机组投产,1988年工程全部竣工。

五、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单位实习,让学生向单位技术人员及工人学习单位管理知识,了解一般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现代化技术和组织现场管理方法。为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另一方面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同时,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实习内容3月15日

参观实习安全教育,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总体概况介绍。

3月16日——3月21日

大江电厂总装机14台,单台容量为12.5mw,机端出口电压为13.8kv。发电机与主变采用单元接线。经主变升压为500kv后,送至500kv开关站。

500kv开关站接线方式有关设备配置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整个工程由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组成。设计正常蓄水位l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大坝坝顶总长为3035米,坝高185米,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500kv开关站接线方式:

采用3/2接线——选择3/2接线方式,是基于开关站重要性考虑的。因为开关站进出线回数多,且均是重要电源与重要负荷,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母线穿越功率大(最大2820mva),并通过葛洲坝500kv换流站与华东电网并网,既是葛洲坝电厂电力外送的咽喉,又是华中电网重要枢纽变电站。3/2接线可以保证供电的高可靠性。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感觉到步入社会后我们要学得的东西很多,曾经以为课堂上讲的东西只在考试时有用,在这次实习中发现错了。像3/2接线、母线分段、双母线带旁母、长线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单元接线等等的知识点,它们都实实在在的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如果你上课时没有认真学,那么你只能对着那架在高处的各种设备发呆,不得其解。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你努力挤进这个门槛后,才会得知其中的奥妙。创新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基础上,以及实实在在的应用中。葛洲坝的220kv开关站的双母线带旁母分段,既是在双母线带旁母的基础上加上分段,使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得以大大的提高。3/2接线也是一个承前的划时代创新。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中楼阁,没有应用的创新是美丽的花瓶。

这次实习我深刻地意识到,干电力这行工作,必须要有安全意识,而且安全意识随时都不能松懈。电厂的各项生产任务,最终都是通过各个值来完成的,而人又是值上的一个单位,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单位的自身素质和技能都与值的安全体系是息息相关的。作为即将成为电力行业的员工,我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在日常工作中,以自觉参与各项安全学习活动,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学习事故通报,剖析其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结合《安规》条文,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从而使其为自己服务,也就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记得有一位工人曾经说过:“凡是出现了的安全事故,在《安规》上都能找出其违规的地方。”这句话细细体味,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原因,都跟操作人员对工作的疏忽或者不认真的工作态度有主要的关系。作为实习人员,我们因该本着对企业设备安全负责、对个人生命安全负责、对他人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技能,保证能让自己合格的上岗。

后葛洲坝的课文篇五

葛洲坝,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水电工业的象征,也是中国工程建设的奇迹之一。参观葛洲坝之后,我深受触动,对于中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葛洲坝的历史心得和体会。

首先,葛洲坝的建设历史是实现中国现代水电工业的重要里程碑。葛洲坝项目于1979年动工,1988年全面建成。我经历了近十年的艰辛努力,见证了这项工程从无到有的壮丽历程。葛洲坝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坝之一,它是由混凝土建筑构成的,高度达到了185米。参观葛洲坝,我不禁陷入了敬畏之情,能感受到一代代工程师的智慧和拼搏精神。

其次,葛洲坝的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一个综合利用水力发电并兼顾航运的大型水电工程。葛洲坝的设计功率为一千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三千一百亿度,可以为中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此外,葛洲坝的船闸通过解决长江上的航运问题,促进了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葛洲坝无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三,葛洲坝不仅代表了中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也显示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葛洲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坝之一。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注重生态保护,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葛洲坝大坝旁建有观鸟区,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和繁衍。同时,葛洲坝采用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减少对长江水质的污染。葛洲坝的环境保护成果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提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第四,葛洲坝的成功建设及其背后的历史经验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葛洲坝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进展。在建设过程中,葛洲坝项目管理团队注重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这些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对于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葛洲坝的成功经验不仅展示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后,我对葛洲坝的历史心得体会是,它证明了中国工程师的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并展示了中国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进展令人难以置信。葛洲坝作为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工程实力和中国人的智慧。参观葛洲坝,使我更加自豪地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成就。我相信,随着中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工程建设将在世界上继续展示中国的实力和未来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