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生日的诗句 东方诗词七绝(优质7篇)

小编: 书香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岁生日的诗句篇一

【一】日暖香风破海棠,楼前小妇晒衣裳。折来花朵簪无处,也怨蜂儿也怨郎。

【二】恰恰莺啼吵绣帏,破侬深梦几多回。不知今日西窗下,郎替何人画翠眉。

【三】绾罢青丝绾柳丝,玉簪再剔海棠枝。枝枝剔尽如剜骨,千丈柔丝似我思。

【四】陌头芳草又飞红,君隔云山第几重。别后才知疼若此,争如当日莫相逢。

【一】半溪月色半溪箫,溪畔沙痕入晚潮。渔叟垂竿竿不动,蜻蜓飞上旧蓑蕉。

【二】薄暮溱湖欲雪天,鸥声点点塔灯前,津头唤渡声儿急,不见横波出钓船。

【三】三月飞花似海潮,马蹄踏处染红膏。帘前剪雨双飞燕,衔得春泥垒旧巢。

【四】朱阑著粉露著阶,燕语绸缪袭户柴,蝶自翩翩春自瘦,飞红片片落莓苔。

【一】水阔风微九曲桥,春脂腻到渚头潮。汀前更有新飞雁,羽翅沾花缀雪绡。

【二】半卷帘栊半卷纱,后街细雨湿香车。嫩晴婉转千枝重,红袖扶篮卖杏花。

【三】一池春水一池花,隔柳檐前燕子斜。蹴罢秋千娇不胜,影儿偏教上窗纱。

【四】帘外东风二月初,红亭绿水接东吴。檐头燕子春衣换,鹦鹉笼中总戏奴。

【一】楼头莺语又缠绵,撩我邀弦唱采莲。无奈瑶琴难载恨,我弹未了换君弹。

【二】柳丝无力绾春留,散入东风掩画楼。春去谁言愁亦去,有斜阳处有闲愁。

【三】待得绸缪转眼空,半生总在别离中。相思恰似枝头绿,一夜春风一夜浓。

【四】隔江谁唱小凉州,蓼草江花听也愁。最是无情风并雨,偏将连夜送行舟。

岁生日的诗句篇二

形容大雪寒冬的诗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全诗关于大寒的感想的'诗歌

大寒

(左河水)

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24节气大寒诗歌大寒节气诗歌有关大寒节气的诗歌

《永乐沽酒》

元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元沙院》

宋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何为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习俗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作“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作“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

备年货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大寒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叫大寒迎年。

喜迎春

更多

岁生日的诗句篇三

七绝--赴杨州

日落江寒鸟欲休,孤舟夜上赴杨州。

不知行迹归何处,疑是君家凤尾楼。

七绝--情思

月落寒窗本无心,秋风雁过断书音。

不知寂寞谁怜苦,日日思君不见君。

提示:无应仄无:平声(此字出律)

七绝-无题

月笼寒窗烛影深,江枫林晚水无痕。

歌抒城外明清寺,夜半声敲梦里人。

七绝-金银桂

小小金银桂百花,每逢十五便思它。

寻人若探源何处,请向桃林问酒家。

岁生日的诗句篇四

梧桐影

枫叶红,渔舟晚。鸿雁向南排字飞,秋高气爽林檎灿。

浪淘沙

酌酒夜阑珊,晓月风残,翠娥执手冷霜寒。

罗带轻分囊暗解,柳叶眉弯。

此去又经年,粉泪涟涟,寒鸦数点泣缠绵。

流水落花秋色暮,衾冷形单。

五律(新韵)

满眼落花残,凭阑梦不圆。

乌云遮玉兔,寒气伴冰蟾。

吴仔挥金斧,嫦娥枕冷鸳。

昔年攀桂树,月里锁婵娟。

七绝(新韵)

酒醉牙床好梦连,青云直上访仙山。

足蹬日月繁花笑,玉女秦筝伴舞翩。

清平乐(新韵)

清夜寂静,绿树婆娑影。冰鉴苍穹银辉景,流水粼粼桥拱。

良辰美景凭阑,莫辜无限江山。且做风流人物,亦没故垒西边。

七绝

含苞待放水中央,绿伞扶风夏日长。

稚嫩娇躯怜影碎,蜻蜓未到怨骄阳。

岁生日的诗句篇五

01.《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02.《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名扬海内外)

03.《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美轮美奂)

04.《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05.《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这诗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喜此诗者甚多)

06.《望庐山瀑布(其二)》·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这首千古名篇,一直激发着国人的爱我中华的豪情,此诗乃李白代表作之一。(绝对是古代最出名的诗之一)

07.《凉州词(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该诗又名《出塞》,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王之涣,曾官文安县(今属河北)尉,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其一)》最脍炙人口,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着地位。(也是百世流芳的诗歌)

08.《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在盛唐时代广泛流传。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王维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王维最著名的七绝)

09.《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千家诗》中有一首被认为是杜牧所写的《清明》诗,一千多年来为人所传诵。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一千多年来为人所传诵)

1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这首诗告诉我们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历代好评众多)

1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送别诗,该作品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我国诗歌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和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而此诗正好相反,但至真之情却由性灵肺腑中流出,景真情切,遂成千古名篇。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这首节日的诗,影响力比上面的《清明》略差一点点)

13.《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4.《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15.《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老少皆知,尤其是第一首。第二首是第一首的续篇。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贺知章这首诗里,我们可以领会“偶得”二字,有得之于生活,得之于心底的意思。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1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17.《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这是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

18.《绝句四首(其一)》·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世称杜少陵,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中国最流行的小诗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理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唐宋诗醇》:“虽非正格,自是绝唱。”

19.《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20.《别董大(其一)》·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21.《离思(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这首诗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广为流行,这就充分说明元稹这首诗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艺术感染力。

22.《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白来到金陵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成千古名作。杜牧来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又是千古名句。而乌衣巷,则终于等来了刘禹锡,等来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全诗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23.《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过华清宫》共有三首,第一首便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其一)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24.《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题都城南庄是诗人崔护的一首七言绝句,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被世人喻为佳作。后来人们用“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岁生日的诗句篇六

一、东韵

花红柳绿醉东风,

南燕归来舞碧空。

可叹暮春常大变,

芳菲飘落各西东。

二、冬韵

溢香群蕊引工蜂,

亲吻痴迷情更浓。

朝至暮归犹不舍,

为家采蜜抒心胸。

三、江韵

白发凋零雨打窗,

红颜万里不成双。

何时团聚眉峰展,

雅室三杯韵满腔。

四、支韵

百花斗艳绽芳姿,

春到幽园惹客痴。

色味沁心还不够,

又观紫燕喜登枝。

五、微韵

不管他人优与劣,

四时唯愿睹芳菲。

大江南北皆游遍,

常有香馨入我衣。

六、鱼韵

感悟风情总要书,

人生四季似相如。

文篇无数凭心力,

合理寻辞在我居。

七,虞韵

作赋吟诗纯属娱,

红尘感慨不能无。

四时关注临窗写,

长短成篇总在乎。

八、齐韵

滚滚红尘总要离,

平民官吏亦相思。

名声好坏他人写,

自己吹嘘不合宜。

九、佳韵

把盏千杯称我怀,

红尘感受总能排。

虫鱼草木寄心意,

咏物抒情应可佳。

十、灰韵

人生圆梦建平台,

高手如云鸿运来。

交友皆须诚为本,

不离不弃赖高材。

十一、真韵

书写人生几十春,

是非对错亦躬身。

阴晴圆缺谁能忘!

一段真情由己陈。

十二、文韵

了解人生微信群,

手机搜索有明君。

高台交友须诚意,

亦要真情亦要勤。

十三、元韵

名花欣赏在幽园,

各自香馨看几番。

四季匆匆皆入墨,

抒情寄意总留言。

十四、寒韵

百叶临霜总觉寒,

人过耄耋亦难安。

红尘如此谁能改?

骚客临风写不完。

十五、删韵

红尘圆梦似登山,

曲径通幽不畏艰。

待到临峰吾为顶,

云生脚下鸟回环。

岁生日的诗句篇七

《戒奴顔》

蒙正炫宠斩吝剑,奴颜卑膝妄称贤,

讽今薄古赞时运,官至极品封圣难。

《古树赋》

喜经千年雨雪狂,根系苍山理盛装,

苔覆枯枝忍寒露,雄姿矫健世无双。

《擎天木》

擎天一柱展风姿,直插云天窥瑶池,

玉女散花回眸笑,明年五月相逢时。

《暮春》

远山朦胧菜园青,泉水叮咚入画屏,

菜花香谧羞敛目,布谷相约再远行。

《桃乐》

桃园烁烁映面红,桃花片片沐春风,

桃枝摇曳驱鬼魅,桃蕊含香情愈浓。

《孕豆》

绿荚含翠风摇香,万千小屋玉童藏,

向阳摆腰感恩谢,根扎故土孕希望。

《儿时梦》

幼时记忆儿时梦,飘渺美好桃花容,

把手言欢童无忌,金色年华叹未逢。

《昔日》

幽径依稀花黄日,朦胧夜雨送呢喃,

执手不语目含情,娇柔玉软弱凭栏。

《期盼今秋》

期盼秋踏学府门,诗书相映细求真,

四季聚首听高论,翁媪皓首再回春。

《孺子求索》

书海迎来耄耋翁,网络驰骋键盘通,

虚心求教孺子心,上下求索夕阳红。

《舞坛月神》

舞坛巾帼玲珑身,脚踏八音皎月神,

水袖轻飏芙蓉面,弄孙含情未老人。

《摄影采风》

踏尽青山红叶谷,采风定边黄龙府,

向海鹤鸣引长啸,镜头尽赞长吉图。

《晨舞太极》

晨舞太极阴阳轮,剑啸葱郁杏花村,

沉肩坠肘武当步,虎目含威镇昆仑。

《梨园春色》

口吐莲花惊艳春,生旦净末启朱唇,

铿锵呼喝令旗奋,横刀立马赞忠魂。

《再回春》

甲午求学再回春,耄耋翁媪入塾门,

花甲竞温幼年书,笑纳诗歌辞赋文。

《戏演红尘》

甲午求学识胜春,耄耋翁媪聚才俊,

鸿儒戏演红尘事,笑慰乾坤旷世魂。

《花甲弄笔》

动脑神行驰胜春,诗盲笔舞弄班门,

花甲张狂稚童愿,金秋拜学志同人。

《蜉蝣竞日》

朝生蜉蝣萌嫁意,忍饥孕育悄临急,

麻衣如雪寄温情,暮归秋棠慈母寂。

《笔走龙蛇》

皓首喜得良辰梦,解甲归田勤采风,

笔走龙蛇秉歌赋,欢声笑语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