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于丹讲座之论语心得(汇总5篇)

小编: QJ墨客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于丹讲座之论语心得篇一

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9.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0.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11.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12.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13.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14.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15.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16.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17.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18.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于丹讲座之论语心得篇二

1.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2.陶渊明的意义,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3.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4.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处世:

5.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注六经,而是为了六经注我。

6.要想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

7.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

8.不主张“以德报怨”赞成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9.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10.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要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11.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12.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13.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14.我们对岗位往往有定性却没有定量。我们老是说:年轻人要好好干,一个人干仨人的活才好呢。认为这样是替领导分忧。实际上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谁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

15.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孔夫子提出“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16.一个人如果在说话里面少了指责抱怨,在行为中少了很多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就能成功了。

17.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18.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19.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20.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2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22.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3.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25.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26.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27.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8.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29.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30.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31.“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32.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

33.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时,要学会用减法生活。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34.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35.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36.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37.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38.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

39.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40.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41.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42.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

43.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44.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45.笨男人+笨女人=结婚;笨男人+聪明女人=离婚;聪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聪明男人+聪明女人=浪漫爱情。

46.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47.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作文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48.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49.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于丹讲座之论语心得篇三

于丹是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学者,他发表了许多关于论语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是他对论语学习和研究的一些个人体会和心得的总结。以下是一个关于《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的连贯的五段式文章。

第一段:引言

于丹是当代知名的文化学者,他对于论语的研究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中,他总结了自己多年对论语学习的心得和体会。通过对论语的研读与思考,于丹认为,论语是一本经典的智慧之书,它不仅具备教诲人们如何为人处世的功能,更是一本修身养性的指南。

第二段:修身养性的指南

在《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中,于丹强调了论语所传达的修身养性的意义。他指出,论语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着相通之处。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理解到,既要注重外在的行为,也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如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通过对往古圣贤的学习,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品格。

第三段:论语与生活的关系

于丹在《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中谈到了论语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他指出,论语中的思想和教诲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时提供参考和借鉴。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教导我们待人宽容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这句话应用到自己的行为中,时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避免伤害他人。

第四段:对于自我的反思

在《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中,于丹还提到了论语对于个体自我的反思的帮助。通过对论语的研读与思考,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追求目标。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告诉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成长道路上,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实践。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与朋友和同事的交流与讨论,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段:对未来的启示

在《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的结尾,于丹谈到了论语对于未来的启示。他认为,论语是一部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焕发新意义的经典之作。我们应当通过学习和研读论语,将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传承下去。同时,我们还应当将论语中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成为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

总结:

通过阅读《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论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并从中汲取到修身养性、与他人相处、对自我的反思等多个方面的启示。《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论语学习的总结,更是对于我们人生的指引和启迪。我们应该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成为更好的人。

于丹讲座之论语心得篇四

于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1月22日,于丹获“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化贡献奖。本文将介绍于丹语录。

于丹语录:

1、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2、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3、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4、最好的进攻就是进攻自己。

5、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6、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7、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8、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9、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10、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11、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12、外在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13、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14、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15、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16、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17、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18、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19、我爸对我的教育,就是一切从源头开始。

20、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21、中国人学美国人容易,中国人学中国人难。

22、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23、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24、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25、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

于丹讲座之论语心得篇五

近年来,于丹教授的教育视频在网络上广受欢迎。通过观看这一系列教育视频,我们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教育的真谛。这些视频教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的启迪,也让我们对于教育的方法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面将从父母和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于丹教育视频给我们带来的体会和启示。

首先,于丹教育视频让我们意识到父母的教育责任。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父母必须要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知识教育和道德规范,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于丹教授常常强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在于陪伴和示范。父母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要给予他们爱和关怀。通过这些教育视频,我们感受到了家庭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孩子学习的温床。

其次,于丹教育视频提醒我们,教育是要用真心去感化孩子的。传统文化中的“教导有方”一词意味着教育者要用真心去接纳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于丹教授在其中一段视频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深度的观点:“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肯听,那我就教一个人。”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教育者要充满耐心和爱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我们细心地倾听和引导。

再次,于丹教育视频鼓励我们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于丹教授讲述的故事和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养成。孩子们应该学会谦逊、友善、勤奋和坚韧。只有养成了这些品质,他们才能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励志的人。于丹教授强调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来探索事物的原理,这是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最后,于丹教育视频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传统文化中,“父母为先师”是个重要的观念,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社会的培养者。通过这些教育视频,我们也明白了孩子的教育环境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教育者和社会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有爱心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通过观看于丹教育视频,我们可以从父母和教育者的角度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视频教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的启迪,也让我们反思了现代教育的问题和挑战。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用真心去教育孩子,注重培养他们的内在品质,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于丹教授能够继续分享更多有关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智慧。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教育携起手来,为他们的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