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名人传记读后感 阅读诸城文史读后感(优秀5篇)

小编: XY字客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诸城名人传记读后感篇一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能够让孩子们认识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多一些了解,半岛都市报诸城小记者走进诸城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诸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观活动受热捧

10日早上,富含历史意义以及文化气息的市博物馆变得十分热闹。小记者们早早便来到博物馆门前,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进馆参观。参观诸城博物馆的活动刚推出,就受到了小记者和家长们的积极响应。有的小记者虽然之前曾经来博物馆参观过,但是这一次还是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小记者王义璇去年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就曾来博物馆参观过,不过她对上一次的参观并不满意:“那次没有讲解阿姨讲解,自己看没意思,这次有阿姨讲解,我又能学到很多知识。”

9点左右小记者们集合完毕,市博物馆的鞠主任向小记者讲述了此次参观活动的意义,并介绍了博物馆的一些基本情况:诸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9件、二级文物65件、三级文物383件。这些文物品类齐全,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诸城市博物馆的建设,为更好地保护利用馆藏文物,研究诸城历史变迁,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小记者脑海中有了“博物馆”的概念后,小记者们排好队进入一楼大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各具特色的展厅,进一步了解我市历史文化。

博物馆内感受家乡文化

每到一个展厅,小记者都会发出“哇”的一声声惊叹,大量珍贵的文物使他们眼前一亮。他们将眼前所见的事物与讲解员生动的讲解结合起来,仿佛看到了久远的一幕幕。“哎呀!以前的人真厉害,他们那时候就能制造出这么精明、漂亮的陶瓷器具。”

一名小记者在看到了一组出土的宝剑,不由得提出疑问:“这真的是宝剑吗?怎么和我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差那么远啊?”转入第二个展厅,北朝的卢舍那丈八佛石雕头像立在展厅门前,讲解员介绍迄今发现的北朝时期这样大体量的石雕丈八佛头像在全国实属罕见,好奇的小记者立即围着佛头像左看右看,“真是好神奇,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好像在微笑呢!”讲解员介绍:“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呢,这尊佛头像就因为他的微笑神秘让人百看不厌,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在朝你微笑,所以也被称为笑佛。”

而最令小记者感到兴奋的,则是在进入文物精品陈列厅之后看到的大量的文化遗产。不仅有苏东坡任密州知府时,亲笔题写的“半潭秋月”石质砚洗,作为诸城市博物馆镇馆珍藏,还有造型各异质地不同的各大名家使用过的砚台。

小记者们在认真参观听讲解员介绍的同时,家长也不时地拿起相机拍下孩子认真的样子,有的家长也将镜头对准博物馆里的藏品,将“文物”带回家跟孩子细细欣赏。

小记者收获颇丰

参加本次活动的小记者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博物馆,对于本次博物馆之行小记者们收获颇丰。“我在展厅看到了我们诸城数万年发展历程,我还知道了诸城好多珍贵藏品的由来呢!”小记者陆月萱说,这次参观博物馆,她真的很有收获。小记者周昊的家长说,以前带孩子来过博物馆,都是自己参观,这次边听讲解边参观,给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以后有机会还要来。

看到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陪同参观的家长也高兴地对记者表示,小记者通过参观博物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作为家长肯定会大力支持孩子参加,并期待更多类似活动的推出。

诸城名人传记读后感篇二

这个暑假,妈妈送了我一套《少年读史记》,我拿到后爱不释手,一个暑假都是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阅读。可以说,这套书满足了我这个着迷历史的男孩去还原历史场景,把握历史关键。全套书共5本,讲述了从尧开始到汉武帝间的杰出人物事迹,这些人物既包含帝王、将相,又写了各种谋士、武士、辩士等,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是那么灵活鲜动。整个暑假我读这套书不下几十遍,不但自己读,我还喜欢拿其中的一些故事跟同样爱历史的爸爸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析品味古人智慧,也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全套书60多个人物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赵氏孤儿”的故事。春秋时期,奸臣屠岸贾杀了晋国大夫赵朔及其整个家族,只留下一个遗腹子便是赵氏孤儿。为了躲避奸臣对婴儿的追杀,赵家门客公孙忤臼和赵朔的友人程婴,设计掉包牺牲公孙忤臼救下了孤儿,后来程婴又隐匿山中艰难哺养赵武(赵氏孤儿)。赵武十五岁时,得到了将领韩厥等人的帮助,攻打屠岸贾,恢复了赵家地位,将自己出身就背负的血债得以偿清。赵武长大后,程婴却认为自己抚育赵氏后代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个时候选择了自杀去向九泉之下的赵朔和忤臼禀告。再后来,在赵武的努力下,赵家和韩家及魏家联合,一起灭了晋国,从此历史开启了战国时代。

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公孙忤臼和程婴的处事方法,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公孙忤臼他牺牲自己来保全不是亲人的人,程婴他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带着孩子十几年隐居山中,甚至在所有的努力都得以回报的时候却选择自杀……但经过一遍又一遍地细细品味后,我深深地被他们身上所承担的义气感动。作为赵朔的门客和友人,他们从一开始就勇敢地承担下一个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为赵家保全唯一的后代,并寻找将来报仇雪恨的机会。为了他们承担的这个沉重的责任,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性命。

承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是一份义务,更是一份责任!少年朋友们,让我们做敢于承担生活的人,生活也会因为承担而更加美好。

诸城名人传记读后感篇三

今年暑假,我读了《少年读史记》。其中,齐桓公称霸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在这一章中,写到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称只有管仲才能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使得齐国从一个小国逐渐成就霸业的故事。

管仲本是公子纠的随从,在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时,曾射伤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诈死,公子纠放松警惕,减缓行军速度,使得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夺得君主之位,称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并没有对管仲射伤他的事情怀恨在心,而是选择相信身边人的谏言重用他,读到这里,我心中感慨:只有心胸宽阔,才能成就大业!

我们要珍惜每一份友情,要像鲍叔牙那样帮助和关爱需要帮助的朋友,也要像齐桓公那样,宽容别人的小缺陷,多多发现周围人优秀的一面,这样,不仅利己,还有利于人。

诸城名人传记读后感篇四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知密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xxx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诸城名人传记读后感篇五

没有文字的时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张开嘴巴把历史讲给后代听。人们把这种传递方式叫做“口头历史”。但是“口头历史”不能完全相信,讲故事的人总是会添酱油,黑说成白,五根指头说成六根指头,信不信就由你啦!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据说,盘古的身体有九里长,盘古以自己的躯体改天换地,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读后感《《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读后感》。盘古天天死死地撑着天和地,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可以这么说,盘古为整个宇宙做得奉献非常大。

大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夏启登台,拉开了——“家天下”的揭幕式。

禹是一个轰轰烈烈的部落大首领,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人,却总是平平常常的死去。常言道,国一日不可无君。大禹的儿子夏启登上台后,就建立了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扑朔迷离的王朝。

夏启是一个残暴的暴君,整天在宫中吃喝玩乐,大臣们劝告他也不听,弄得很多大臣都愤愤不平。

我们不能像夏启这么残暴,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最后,通过阅读《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这本书的内容,深深感到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悠久和曲折的。做为中国人的我将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