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模板6篇)

小编: 文轩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篇一

今天,看了《山居笔记》和《山居笔记(新版)》,其实,除了里面的序,两本书大致是一样的`!原版的序很长很长……但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权当我给你们送一束花草,还带着点儿根茎上的泥土……”,而新版的序就是很简略了……不过两本书看了候,都有许多感触: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余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的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还有感于《山居笔记》到底有多少是正版的,应该说,余秋雨的书……)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时间过滤了一切,我们无法再找回答案。

?黑龙江省宁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一圈巨大的城墙墙根让人无法想象在遥远的古代在这里屹立过一座什么样的都城。现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经的它可是渤海国百城之首,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如今的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宝琉璃井”,它回忆着几千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还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桥桥墩的遗址。

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繁荣的一派景象,是什么使它消失地如此彻底?!

华夏大地在数千年间出现过多少星罗棋布的城市,能保持长久生命的又有几座。比之于山川湖泊、广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

中国,一个以农兴国的文明古国,农民显然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农民眼中,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拥有的财富的人则是大抵不义之人,又因为统治者的长期欺压,农民起义军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产的财富抢回来。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里乡人的“客居”感和辽阔的农村对它的心理对抗,便显得更没有自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綺者,不是养蚕人!?

城市汇聚了一切,经济、政治、军事、文明、物资,所有的一切。它是一种无形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文明与繁华激起了他人对它的占有欲。

历史,曾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城市的梦。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随着时间的改变一切都在改变?……?如今的华夏大地上呈现出另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数不尽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构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浮华的背后,却同样牵系着无数的情仇困苦。我热爱城市,当然也包含着对它的邪恶的承认。城市的邪恶是一种经过集中、加温、发酵,然后又进行了一番装扮的,它终究控制了全局、笼罩街市,街市间顽强地铺展着最寻常的生活。商场的黑暗、阶级斗争的激烈、街头的骗子、犯罪团伙的横行,我们看的太多太多。

有些时候真想离开城市,回到大自然。抛开这早已看倦的城市,会觉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脱。热爱自然,却不能长久隐居山林。作为一个现代人,渴望生命散发出的蓬勃热量。

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篇二

“文化”二字,总给我们一种神圣感与庄严感,但是《山居笔记》中的每一篇文章带给我的不只是对过去文化的崇敬,更拥有的是一种归属感。

苏东坡!一位心怀远志的人,欲在官场建功,但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不幸经历乌台诗案,他只得带着他的幻想与不满谪居黄州。在那儿,他有了新的飞跃,他不再只以无奈与悲愤为词,而是将山与水融入他的传世美文之中,成就了一代大文豪。在苏东坡落难之时,小人落井下石,为何?只因为苏东坡的名声太过响亮,自身太过出色,那是小人对他的嫉妒。

一个个子虚乌有的罪名被编罗出来,一代受人敬仰的大师,不断受到小人的摧残。他的名声给他带去了“麻烦”,但也拉大了他在无数人心中的的形象,如此人物,他受狱卒尊敬,尽力照顾他的生活;友人不顾自身受牵连,上书皇帝希望能够宽大;甚至连他政敌的弟弟也仗义执言。为何,不是因为他的行为,而是他给人的精神享受,是文化的力量。我们仰望他的成就,也敬重他的生活态度。贬入黄州之后,他的态度遍已然不同,反省自己过去,不再追求功名于官场,不再锋芒毕露,不再怨恨世界无情。他变得淡然了,心境也变得开阔了,这场灾难,使得他有如凤凰涅槃一般。他寄情于山水,用自己手中的笔杆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精神财富。在我开来,与其说是乌台诗案断绝了他的政治之路,倒不如说为他开辟了一条文化之路,通向文学的顶峰,取得了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书中,给我感受的不再只是几首诗词,更是他的人生态度。不再受名利的束缚,只为获得心灵的自由、精神的享受。他是历史中的一位文人,是一群人的缩影,他们是长久的历史中如他一样的文人志士,只得长叹。十万进士,在中国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寒窗之中,烛光之下苦读的少年人;揭榜之时,名落孙山黯然而归的壮年人;还有那些身体老朽,却幸运登榜的暮年人。科举的确是个好筛子,但就如书中所说“颠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蔫了,颤坏了。我们不在以单一的角度看待科举,它选拔了人才,但也形成了各种不良态势,青春年华便在这书中流逝。每一个朝代都是由这些文人学士所支撑起的,他们是组成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切莫小视这些人,历史的长河便由他们组成;切莫批判僵化的科举,也唯有科举才能促进人们的思考,文化的发展。

在这本书看到的不在是对一种形态的褒贬。而是对文化的崇敬,思索与归属。“文化”两字似乎是如此简单,但其中蕴藏的是沧桑与庄严。在书中看到的不只是文化给我们历史事件的特殊诠释,而是是我们感到了文化所包含的精神世界,每篇文章代表的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一群人对一个时代的态度。

五千多年的文化承载着无数人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态度,书并未直接告诉我们,但可以看到对自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未来的展望。有许多事件注定无法经历,也无从感受,但是通过书,可以了解历史,感受文化。

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篇三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花了二年多的时间精心写成的。为此他辞去了行政职务,按照他的说法是纯粹为了写作。余先生为了海南某副对联的准确,不惜亲自前去考证,可见其创作态度之严谨。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始,“历史的暗角”终。凡一十一篇。我断断续续地读来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每每捧起书本,总能感觉到一位学者对历史的回顾,对文化的思索。虽然我今天不能达到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但通过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我恍然随余先生在历史中遨游,读着他的文字体会他的思想脉搏,实现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理解。

近来央视播出开年大戏《走西口》,反映当年山西人的一段困苦的历史。余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剖析了山西,揭开山西作为中国“华尔街”的面目。展现了晋商那曾经的辉煌。而这段历史是我所不知的,我读乔贵发创“复字号”才知道乔家大院的由来,才知道“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读日升昌总经理雷履泰的经历才明白了什么是管理!决不输给现代管理方式的管理模式!凡此种种,我对山西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明白了从商要成功也要又文化的支撑,只有融文化于商道中才能做大做强。

与走西口相对应的就是“闯关东”了,去年电视剧《闯关东》得到了不少的好评。与“走西口”独自闯天涯不同“闯关东”的拖家带口的迁徙,是人口的大移民。余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一文中又给我介绍了一种迥然不同的人口流动――流放。触怒君王的大臣被免一死的无不被流放,清宫辫子戏中时常出了这么一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于是东北的土地上多了由于株连而获罪的家族。余先生经过亲历实地,用心考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阐述了由于文人士子的流放他们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文化。南宋时被金虏的洪皓在白桦树皮上默写《四书》,教村人弟子;张绍甚至开讲《大易》。清代杨越还教当地人南方的农耕技术,破木为屋。余先生还引章太炎语介绍了因文字狱世代流放的吕留良家族对东北文化传播的贡献。

我读到祖籍上海松江的被流放的艺术家杨瑄“生经多难情愈好,未觉人间古道论”时不禁感觉到文化的力量,中国之所以走过漫漫五千年而不毁,文化是支撑的脊梁。

余先生对文化的关切,对乡情的眷恋在文中随处可见。

余姚,我们当今对它的了解就是每年黄梅季节产的杨梅的故乡。想不到这个“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地方孕育了不少文人学士,其中不乏大家!它还临河姆渡文化遗址,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之乡。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些文化巨子。当余先生用深情的笔调娓娓道来时,我也为之感动,随着他的记忆流动。故乡之情是中国人不舍的情怀。

岳麓书院,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学府。它承载着历代文人的向往。余先生在“千年庭院”一文中倾诉着自己的感情。岳麓书院有着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教授,朱熹、张栻。他们进行了中国文化史上极有名的“朱、张会讲”,类似当前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可是决不是任何研讨会能与之比肩的。当时的学生们听讲论道,即推动了学术又促进了教学。还有一位就是明代的王阳明,他的哲学理念不仅仅影响中国,还影响着扶桑。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随身佩一印章,上刻“一生低首拜阳明”。

在这个“唯楚有才,於斯为盛”的千年学府中走出了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理财圣手。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等影响中国史的人物皆出此们。随着余先生的笔触我又体会到文化的力量。

提到“天涯海角”我们一定知道那就是海南。在现如今我们要去趟那里飞机不过几个小时,而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余秋雨先生通过“天涯故事”告诉了我海南的故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我们都很熟悉,可是他在吟诵后又被发送到了海南岛。唐至宋以来有5位宰相被贬海南岛,以此有了“五公祠”,可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是苏东坡。他在海南岛自己耕作,自己酿酒,甚至还自己制墨,豪放派词人度过初期的忧伤后还是不改豪放作风。他为自己三年的海南生活吟了两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而海南人民认为那些贬斥到此的人物是海南人的缘分。“唐宋君王非寡恩,琼崖人士有奇缘”。一唱一和颇为有趣。

余先生在篇篇文中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景仰,对故乡的眷恋,对当今世事的思考。他在“一个王朝的背影”对清进行了客观的评述,不以非我同类而左右评价;在“抱愧山西”中批判了太平天国对山西票号业发展的摧残;在“苏东坡突围”中点了那些因妒忌而陷害词人的官员的名。尤其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对魏晋人物的评点,对嵇康、阮籍的推崇,对山涛的评说。循于格而又不囿于格,体现了一个文化人保持自己观点,独立思考的品格。

我读了余先生的《山居笔记》好像给自己的思想也开了一扇窗,新鲜的空气呼呼地吹了进来。开卷有益,追崇先圣,言语无忌,独立思考。这应该是我以后学习的准则,也是余先生这本笔记对我的启迪。

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篇四

初见书名,直觉清新,仿佛一切身在高门广厦的琐碎,都因“山居”二字而黯然失色,把我带进了山泽鱼鸟之思里。这是一年前偶然买到的一本书,当时的它只是我一堆尘封已久的书中很普通的一本,正如它的封面颜色一样,注定了它的低沉。

进来读了很多东西,史书、小说、杂志甚至天文学各式各样都有涉猎,每次读都会有些新的感触和想法出现,却唯独对于山居笔记,我想它可以与大家共赏。

从书名上看“山居笔记”,我们总会把阅读的中心放在“山居”上,而“笔记”这两个字虽然印刷上和前两个字用的是同样地字体、同样的大小、同样的颜色,但也总是被我们忽略掉。仿佛它们天生就注定了只是一种文体,一个后缀,不够正统,正如满清时期的非旗人一样,都是非正统的,不可能成为主角或是焦点。而正是这样普通到愤青的两个字,将此书的内容贯彻的淋漓尽致,读过此书,你会明白,所谓笔记者,乃随笔和游记的总称。

随笔和山居相互呼应,正是一些感悟,读过《培根随笔》的人应该很能理解随笔的含义,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游记”。游记有很多种,一如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样的冒险,又如小鹏《背包十年》游遍世界的逍遥,还有就是如《山居笔记》一样,余秋雨先生游的是历史,是人生,且不仅仅只是肉体在游,灵魂也在跟着思维游荡。这本书便是灵魂追随思维游荡的结果,若你能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书中的一字一句,你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抱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心态,我走进了这本书,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书中的世界,生怕现实生活中某个唯物的举动会玷污了这方纯洁的圣土。

读书要不求甚解,我也曾囫囵吞枣般地将它读了一遍,只能说我还没有达到陶渊明的境界,不求甚解好像不太实用,于是又从头来。第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换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应该是“从热河行宫看清朝”,这正如承德避暑山庄所倚靠的那片山岭,像张罗圈椅,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康熙与慈禧不同,正如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不同一样,前者从牌匾的撇捺间都能透漏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山庄既有皇家园林的端庄正派,又有木兰围场的塞外豪情;而慈禧所建的颐和园虽说是古代建筑文化的杰作,但却因时代的缘故,缺少了几分灵气,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仍舍弃热河行宫而在狭隘的北京城修筑的园林,不管再美好,都是在一片哀怨声中艰难爬起来的。这也是清末和清初的不同。

每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都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划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这群灵魂就是文化的守护星。文化不同于政治和军事,政治和军事可以突然的出现也可以迅速的撤离,而文化则不行。正如清初反清复明的人中,最强硬。宁死不屈的总是些文化人,黄宗羲、顾炎武都在这之列。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湖自尽一样,他并非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是像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的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在西学猛烈地冲击国学的时代,王国维先生祭奠的是整个中国文化,清代只是他的一个落脚点。

像我这种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又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内心是挣扎的,读过很多历史书籍,不同版本,不同作者对历史的诠释都是不相同的,但在不同的观点中,你总能确定一种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或许已经有人提出,抑或你是第一个。在你见或是不见,四爷都在那里的荧幕时代,我却去书中寻找四爷,从初中就已烂熟于心的“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连”的清朝皇帝的更替,在近些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越来越觉得乾隆是个很复杂的皇帝,他有很多政绩,创造了很多辉煌,可是他自高自大,无视外国文化,满脑天朝意识,隐约之间觉得乾隆才是使中华帝国走向衰败至此的一个重大转折,与主流历史认识相违背,所以从未敢在人前提起,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终于找到了共鸣。乾隆朝,强大外表下一颗自负的心,注定是个不祥的预告。

书中文字都个个朴实,没有很华丽的辞藻,或许这个就是大家风范。读过余秋雨先生的书,你会领悟得到一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他能把最普通的笔画组合成最优美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历经的沧桑,思想的高深以及文笔的老练。习惯了理工科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也应该适当的陶冶一下、接收一下感性以及唯心的熏陶。既要有条理又要懂得适时的朦胧,既要懂得如何排序,也要知道怎样打乱顺序。

在这个耽美与蕾丝并行的浮躁的时代,在流行郭敬明唯物主义的年代,我们是不是也该找找那片因文字狱而形成的“宁古塔”,那里虽是流放地,却也是一代文豪思想的碰撞地,保留自己心中的宁古塔就是给自己留下清净之地。

开学以来,也曾为各种事情所困扰,学习、感情、工作,每天都会忙得不可开交,但也很充实。也有想不开的时候,感谢那段时间听我诉苦的朋友,现在终于释怀了,一切都将恢复正常。想那些被我伤到或是伤到我的人说声谢谢,每经历一个坎,心智就会多一份成熟。凡是不能被表面迷惑,看到表面里面的东西才是修心的境界。

推荐大家平心静气的看看这本书——余秋雨《山居笔记》,你也将有很多的感悟。

修身不仅仅要有霸气的外表,最重要的是“内秀”,所谓内外兼修也是这个道理。

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篇五

这是本谈论政治功业、文化情结,文化灵魂、商业文明、稀有人格的好书,恰入其缝,无语伦比,算不上奇书,也算是实实在在的世态真事,读后感《《山居笔记》之读后感》。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每一章,时时不表现出被这个世界所遗漏的一些重大问题,高人是要有发觉问题的能力,不像有些作者只在乎收入,不在乎功德,他在乎功德,因而有功有德,我愿称他为高人一等,愿陪他一起酣睡寒风中。

建意各界人士,平常百姓也好,都应低下尊昂的头庐去认认真真的看这个世界在陈旧黑暗的角落里,被历史所拼弃的文化遗产,这一一都关系到今日社会向前的发展及命脉。关系到至高的中华文明。和毫不夸大伪劣教训。我们应该记住,应该宣扬好的,纠正错的观念观点,对自己或他人受意非浅,千万别当作耳边风,别以为不那么重要,这是个问题,关系到一个民族成败的重要话题。

文明和邪恶不可混淆,历史和法律不容侮弄,恰恰是这本书的内容。

历经千心万苦,珍惜一线深情。

新版山居笔记读后感篇六

先前我并不曾听闻余秋雨这位在当今文坛中颇有地位的作家,接触他的文章是一次机缘巧合。一个同学向一向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我推荐了《千年一叹》。我虽然在文学上的造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绝对是能让我产生共鸣,书中的一字一句对我都是强烈的震撼。这本书绝对是真实的感受,经过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践履,他走过了充裕着异域风情的埃及,希腊,土耳其,穿过了战乱连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尔欣赏着常年冰封的喜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显出的雄威。感受着一个文明从兴盛到衰败。按理说一个中国人应该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从而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可是我认为余秋雨他从中国出发,最后又回到中国,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是对一种文明的认识,更多的是在与本土文化做比较,这样也使随后所写的《山居笔记》就有其一定的客观性,是对我们文化的一次较为正确的评价。而不是一再的强调我们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国。

毕竟我们的文化也曾经遭遇过“焚书坑儒”、也曾掀起过令人发指的“文字狱”,不论是以前的文人墨客还是现在的知识分子,我想谁都不愿意用八股文来禁锢自己的思想。我们并不希望“独尊儒术”,哪怕是孔圣人也不愿意这样,否则怎会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说。我们希望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在这世纪交接的时刻,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笔一张一本。作为前车之鉴,给后人留下的又岂止是精神财富,对一种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创造出另一种更适合现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并不能读懂余秋雨的散文,因为他的思想内涵还不能让我这个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觉得他的话有道理,是他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他的笔,通过从他笔尖划过的字,把这种感受真真切切地传达给了他的读者。我很感谢他,是他使我这个年幼的“学者”学习到了文明的内在,一种文明常常是由一群意识朦胧的人创造出的,而它的发展可能是经过几个或是几十个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从远古文明衍变,推敲,再由几个在某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贡献的人将他推上颠峰。而文明的衰败往往是毁在战争中,我们不需要讨论为什么而战争,但是确实是战争加快了文明颓败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这种文明不在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总是会有一些人走出来,推翻它。那些保守守旧的人不愿改变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进的人却试图改变现状。于是乎,在激烈的争论过后,无论赢得胜利的是哪一方,对这种文明的摧毁是必然存在的,有时候往往一条极小的裂缝就会导致一座大厦的坍塌。一种文明也是一样脆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武将也许可以以武力解决一些争端,但是这一文明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的精神本质和思想。鲁迅先生当初弃医从文,也是想能从精神上诊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虚的人。文人能留下让人精神振奋的作品,但是许多文人不论是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生活艰难,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这样一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摆脱生活的负担呢?他们有着足够的精神食粮,却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只能作为他们丰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余秋雨在他的书中写到“越是热闹的东西越是脆弱,这是中国老庄哲学早就阐述过的,然而都市的热闹去是人性的汇聚,人性汇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还依然脆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