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墨人物美术教案(优秀9篇)

小编: 飞雪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一

旧版的人美版教材中《人物与环境》这一课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新版本中移至三年级第六册,改动较大,在授课过程中我做了比较和归纳,将此次的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给同样的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服装与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人物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活动的绘画方法。主要的难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多角度变换形象,添加合适的服装和环境,虽说是表现人与景的关系,但是难度却要更胜一筹,因为学生的想象和表现是发散的,每个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每个人对于环境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学生要在富有创意的联想环境的同时用绘画的语言提炼概括,在大胆想象客观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表现。

对于教师来说,本课作业的辅导难度可能更要大于引导启发的部分,人物服装细节表现、环境的刻画对于三年级学生也是个不小的挑战、而作为整节课的环节设计,难以腾出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细节的指导,所以这个部分的难点只能通过学生作业赏析来解决,在选择范画时我发现书本中的学生作品虽然精彩,但是难度较大,在引导创作上效果不明显,所以觉得如果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表现内容,且背景表现手法更加简洁放松的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另外,对于整节课教学感触最大的是关于素材的搜集、整理及呈现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是较大的准备工程。由于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所以在典型环境中寻找相似动作的人物形象这一要求就很有必要,图片资料的搜集就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在众多图片的整理过程中,比较困扰的地方是,如何让学生了解人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这一点我是采用了出示人物剪影,学生根据动作和服装猜测背景环境的游戏实现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的想象引导采用了学生亲自做一做动作、组内合作讨论学习、创意生活图片的启发等一系列方式层层递进来完成的,虽然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但是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多,这也是为了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做出的努力。

通过本课教学,我觉得除了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灵感,对于中年级孩子来说,富有奇幻效果的想象更加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很多学生在作品中也表现了童话世界中的奇妙境遇,比如会飞的蝴蝶公主、可爱的天使、神秘的宇宙飞船等,希望在下一次的教学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二

这篇文章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利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包括了三首小诗,分别以“街头”、“溪边”、“江上”为题,表现了儿童极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画般美丽。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教学中我采用的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始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训练的首位,不仅围绕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及时点拨,还对阅读方法进行了迁移,在动听的乐声中,教师让学生在熟读之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使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头沉浸在读书乐趣中、在溪边垂钓欢笑阵阵、在江中戏水玩闹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好的儿童诗,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们在情感的带动下,体会诗中的妙趣,走进诗的意境,真正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配乐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在课程进行尾声的时候,有进行了课外知识拓展,用本节课学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领略了《我渴望回到童年》一文中,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与向往,在总结全文的时候,用成方圆的《童年》这首歌,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走出教室。可以说,这节课上孩子不仅领略了诗歌的文字美,意境美,还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童趣美,以及音律美。

唯一感到有遗憾的是,在课堂中对每个小节中展示出来的意境画面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只用了三张同类别的照片,如果我的网络能力再高一些,就可以为学生找到更多的素材,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三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学习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学习时间:3月13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老师觉得童年就像一首诗,诗里有些什么呢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儿童诗,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自由读诗

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正音:丫

三,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一首《我想》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

1,特点:

·押韵:ang

·"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

·"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

2,内容:

·幻想美妙,丰富。

3,主题:

·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4,适时指导朗读:

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组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1,内容:

·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

·鱼上钩的一刹那,先前的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

·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

2,特点:

·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动静结合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比喻

3,主题: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3,适时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四

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诵读古诗《村居》、《宿新市徐公店》,播放《童年》,让学生谈自己对童年的认识,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1、作者简介

2.注意以下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肃然起敬万象更新诞生孤苦伶仃

教谕龙肝凤髓溺爱蹿房越脊

浑浑噩噩习以为常光大门楣椽子

做选择题和写话进行检测。

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文意。

2.在文中找出重要词句,写出感悟或提出问题。

3.试着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1.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3.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明确:1.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童年的苦难与享受;我最早的学习生涯:老师与同学;伤感中离开故乡,踏上新生之路。

2.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盐都无钱可买;“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在济南叔父家,“我”的物质生活好些了,但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经常在梦里哭醒。所以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

3.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在苦难之中饱含着深沉的亲情、淳朴的乡情、诚挚的友情。叔父对我家生活的关照和接我去他家;我童年的享受吃到半个白面馒头;和同学玩。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赏析。从用词、修辞、情感等角度进行。可能会出现的句子:

(1)4、5段中那些语句写出了“我”父辈生活的艰难?写父辈生活的艰难有什么作用?“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在地上的干枣充饥”。

父辈生活的艰难,是他们去济南谋生的直接原因,也为后文“我”离开故乡去了济南做铺垫。

(2)6—8段中“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是“我”三四岁时,奶奶每天给“我”的半个馒头。说明了当时物质条件的缺乏和家境的困苦。

这些琐事使我终身受用不尽。写这些琐事,一方面是为了激励自己前进,鼓舞自己振作;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后辈,让现在的孩子了解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走进了季羡林先生的童年,展现了童年了生活的苦难,同时也包含了深沉的亲情、淳朴的乡情、诚挚的友情,揭示了童年生活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何其幸福,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五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为了读而读。采取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获取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以《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谈一谈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我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把课文内容读正确、流利,然后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轻重起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再重视形象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绘画,边读边体会。我这样启发学生:《童年的水墨画》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在相互交流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行人哗笑,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有的同学愉快地回答:“你看,溪水澄澈碧绿,垂柳袅袅倒映在溪水里。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多么叫人羡慕啊!”有的同学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你拨我溅,多么快活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接下来,我让他们把想到的美景画在纸上,就更认真了。你瞧,一个个又细细地把课文品读一番,生怕画的时候漏掉了“好镜头”。张书豪同学自言自语地说:“哦,钓竿上还有一只红蜻蜓呢!我差点忘了画。”侯紫轩看了看赵霖的画,告诉他没有把柳树的动态画出来,并认真地给他指点。再看王双双,正在谦虚地向王梦雅请教“浪花”的画法呢!……同学们在读中画,在画中评,不一会儿,一幅幅活泼生动的图画诞生了。画中透露着儿童生活的气息,有静有动,色彩艳丽。

在课后拓展学习时,我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继续联想,每人编一首儿童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写出了各具特色的诗歌,虽然写得不够尽善尽美,但是反映了自己真实的童年生活,记录了他们快乐成长的足迹。

这样的阅读教学,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放飞创造的思维。他们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收获,有了成功。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幼儿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

提问:画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幼儿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活动结束:

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七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所以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让学生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儿童诗,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所写的儿童诗歌也不错。基本仿写儿童诗教案上能够体现出儿童诗歌的特点。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八

《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歌摄取了童年生活的三组画面,生动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情趣是儿童诗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诗人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动听的乐声中,教师让学生在熟读之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书页轻轻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摸不掉的笑……”“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使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头沉浸在读书乐趣中、在溪边垂钓欢笑阵阵、在江中戏水玩闹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2.好的儿童诗,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们在情感的带动下,体会诗中的妙趣,走进诗的意境,由此带孩子们进入诗的美妙境界,一堂大讲堂,很好的补充了空白,真正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3.读读写写:安排学生选取其中一首诗歌,仿写一段。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课堂中,我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拓展学生的思路,交流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的事。课后让学生模仿《童年的水墨画》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或画出童年生活时的图画。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三、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的尝试放手,我发现自己从前的忧虑有些杞人忧天,学生们其实是可以做到并做好的,我不应该过度担心以及怀疑他们的潜力跟能力。接下来,我应该更勇敢更放心地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他们更大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课堂要效益,学好知识,用好知识。

四、改进措施

水墨人物美术教案篇九

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

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创编。

理解《江上》《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制作教学相关课件。(教师)

1.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年的水墨画》,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垂柳梳妆染绿钓竿蜻蜓

碎了蹦跳翅膀浪花葫芦

松针蘑菇斗笠抖落

水墨画清清爽爽明明亮亮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2.出示任务一:学习《江上》

策略:1.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为什么?

2.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交流:

我喜欢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画面,我能把它读出来。

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比喻小孩的胳膊,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这句话中的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

句中的“水葫芦”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这句诗写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牙。

仿写

a.“笑哈哈”是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静悄悄、慢吞吞、亮晶晶

b.表示“笑”的四字词语还有

眉开眼笑、哄堂大笑、喜笑颜开

3.出示任务二:任务一:学习《林中》

策略:1.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为什么

2.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交流:我喜欢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画面,我能把它读出来。

林中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一阵大雨过后,松树像刚刚洗过澡一样干净、清爽,地上钻出了许多各种颜色的蘑菇,一群戴着斗笠的孩子们笑着、闹着采蘑菇,他们的欢呼声震落了树上的雨滴,他们都全然不觉。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清清爽爽”是指整洁干净,这里指松树被大雨淋过以后显得格外清新凉爽。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为什么说蘑菇戴着斗笠像一朵朵山花?

这句话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句子把蘑菇当作人来写,“戴着斗笠”写出了蘑菇的形状。“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这是个比喻句,把蘑菇比作山花,写出了蘑菇的形状。

积累

“清清爽爽、明明亮亮”是“aabb”类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勤勤恳恳、平平淡淡、形形色色。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a.“抖落”意思是抖动使其落下,这里指孩子们在林中的呼唤声和欢笑声响彻整个林中。“斗笠”在这里指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b.诗中的两个“斗笠”一样吗?

这部分诗中的两个“斗笠”代表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斗笠指的是蘑菇,诗人把蘑菇比作斗笠,后一个斗笠指的是孩子,诗人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1.试着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2.小结:《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感受到了儿童诗的特点,并能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你的童年有哪些好玩儿的事情呢?说出来跟朋友们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