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编: 琉璃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列代数式

(1)若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体积为_____;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4) 设n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二

1、单项式的概念:

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2)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规定:对于单独一个非零的数,规定它的次数为0.

2、多项式的概念: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会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2)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4、整式的意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5、同类项的概念:如果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6、应注意的问题:

(2)单项式只允许含有乘法以及数字为除数运算;多项中必须会有加法或减法运算,但不能有以字母为除式的除法运算。

(3)多项式重新排列时,各项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

(4)多项式不含某一字母次数的项,表示此项的系数为0,如x2+1不含x的一次项,说明这样的一次项x的系数为0。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三

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因为自主探究需要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探索实际上给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但对于学困生原本就差的知识基础却成为他们参与课堂探索的障碍,探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实际收效并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采用逆问我答的游戏为他们创造了切实参与学习的机会。有意的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组对,先让他们提问,然后倾听他人的回答,从中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识别同类项,然后再把回答的次序倒过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激励,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果他们的学习每天都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将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这种做法体现了人人获得数学知识的思想。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活动时间的把控上,活动的时间过长,以致后面的教学实践不足,进行的有些仓卒;评价的方式有些单一,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因此,今后应注意:

1.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四

1.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2.能说明整式加、减中每一步运算的算理,逐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重、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操作:

(1)准备三张如下图所示的卡片

(2)思考:

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拼成的四边形的周长.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

1.整式的加减运算要进行哪些步骤?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五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掌握去括号法则。

(2)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巧和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逐渐形成事物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教学

难点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减少运算中的符号错误。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你出生于8月份,你家有3口人

2、猜数游戏的数学原理常常与代数式的运算有关

3、知识梳理

-2x+3y-4z共有项,其中第三项是:。

1、写出2a2b的一个同类项:

2、已知4a2b3与a2mbn-1是同类项,则m=____,n=_____.

(二)实践应用,拓展延

如图4-7,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计算结果。

2、用分配律计算:

(1)+(a-b+c)

(2)-(a-b+c)

3、代数式运算的去括号法则:

4、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

是+号,不变号

是-号,全变号

5、辩一辩: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

(1)a-(b-c+d)=a-b+c+d

(2)-(a-b)+(-c+d)=a+b-c-d

(3)a-3(b-2c)=a-3b+2c

(4)x-2(-y-3z+1)=x-2y+6z

6.注意:(1)去括号时应将括号前面的符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

(3)若括号前面是数字因数时,.应乘以括号里的每一项,不要漏乘。

7:练一练

(三)作业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六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准确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列整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意识,了解整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多项式以及有关概念。

2.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

3.关键: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次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课堂引入

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

2.怎样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系数、次数分别是多少?

3.列式表示下列问题:

(1)一个数比数x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

(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________元。

(3)如图1,三角尺的面积为________.

(4)如图2是一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七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能用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 算公式.

2.体会 字 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提高应用数 学的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 】

能用代数式表示以前 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会用字母表示数.

【学习难点】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独立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要求做完了的小组长督促组员迅速完成.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说明】以学生喜欢的游戏的方式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先认真阅读教材第78页最上方的图3-1及与图相关的内容,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

【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找出变化的规律.

【归纳结论】许多图形的变化都具有规律性,用字母表示其变化规律更简单明了.在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时,往往要找出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不发生变化.

先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问题1(1)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说明】学生通过计算,初步体会用数值代替式子中的字母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式子的值.进一步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八

24.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10元,可乘3千米;3千米到5千米,每千米1.3元;超过5千米,每千米2.4元。

(1)若某人乘坐了 ( )千米的路程,则他应支付的费用是多少?

(2)若某人乘坐的路程为6千米,那么他应支付的费用是多少?

26.某单位在2013 年春节准备组织部分员工到某地旅游,现在联系了甲乙两家旅行社,两家旅行社报价均为2000 元/人,两家旅行社同时都对10 人以上的团体推出了优惠措施:甲旅行社对每位员工七五折优惠;而乙旅行社是免去一位带队员工的费用,其余员工八折优惠.

(1)若设参加旅游的员工共有m(m10)人,则甲旅行社的费用为 元,

乙旅行社的费用为 元;(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2)假如这个单位组织包括带队员工在内的共20名员工到某地旅游,该单位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比较优惠?说明理由.

(3)如果这个单位计划在2月份外出旅游七天,设最中间一天的日期为n,则这七天的日期之和为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假如这七天的日期之和为63的倍数,则他们可能于2月几号出发?(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可能性,并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