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模板8篇)

小编: ZS文王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幼儿的特点、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下是一些初中教案的精选,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一

1.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

2.掌握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

3.探索用自然物测量树干、树枝、树叶的不同方法,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会用不同的“量具”进行正确的测量

物质准备:教具:示范纸一张,笔1支。学具:每人一张记录纸,各种测量工具(火柴棍、冰棒棍、筷子、绳子、纸条、布条、毛线等)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组织幼儿来到小花园,向小树问好,亲亲小树。

二、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尝试活动)

1.目测:小树的树干有多高呢?(幼儿讨论)

2.引出测量:我们用筷子来量一量好吗?

3.幼儿尝试测量,老师指导,提醒幼儿在测量时对小树要有礼貌,小心测量。

4.分享:你是怎么用筷子来测量树干的?教师简单小结。

5.幼儿再次用筷子以正确的方法测量,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并记录幼儿测量的结果。

三、探索“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第二次尝试活动)

1.幼儿自由取火柴棒、冰棍棒等不同长度的“量具”测量同一棵树干的高。

2.讨论:测量同一棵树,用怎样的工具量次数多?用怎样的工具量次数少?

得出结论:测量同一棵树,工具越长量的次数越少,工具越短量的次数越多。

四、自由选择工具进行测量(第三次尝试活动)

幼儿自由选择“量具”为小树测量,并互相交流测量情况。

教师作个别指导。

延伸活动

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回活动室测量室内物品。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利用和发挥幼儿园现有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用不同工具测量树干、树枝等,激发幼儿展开探索活动,突破了以往同类教学重认知结果轻认知过程的划一模式,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又得到潜移默化的环境情感熏陶。因此,在确定本次活动目标时,以学习用测量的方法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为重点。活动以让孩子们亲亲小树开始,充分调动幼儿的环境情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三次活动尝试和活动小结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以及测量中简单的数关系。第一次尝试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测量工具,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二次尝试活动,提供给幼儿类似但长度不一的测量工具,让幼儿探索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三次尝试提供给幼儿较为复杂的多种测量工具,让幼儿自主地去深入测量。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结合尝试教育,渗透环境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环境中的教育”。材料的提供层次感较强,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孩子们为自己在每一次尝试中有所发现而欢欣鼓舞,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对园内的小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是那么的专注,测量中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小树,不难看出孩子们对树木的关爱,也勾画出了一幅人与植物亲密无间的画面。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二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t: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

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幼儿讨论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

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五、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三

自然测量是学前班幼儿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这个有趣的问题会激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有步骤地去探索、去发现。结合我班幼儿对测量的特点:尚不能准确而又清楚地将第一次测量的终点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我设计了活动流程:猜测讨论,尝试和学习,分组操作,集中讨论归纳。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愿意运用自然测量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尝试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讨论、发现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

1、教具:直尺、小棒、粉笔。2、学具:直尺、彩笔、记录纸等若干、测量用的绳子、小棒、铅笔、易拉罐等若干。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做游戏(开火车)边走边数自己的步数,提高幼儿的兴趣。

2、集体活动:(1)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植物王国在进行比高矮活动。

(2)引导幼儿猜测、讨论,启发幼儿说出可以用尺子来测量树的高、矮。

(3)发散幼儿的思维:还有什么当测量工具?

(4)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一些测量工具、如小棒、尺等。请个别幼儿上来任意选一种工具来测量黑板上两棵树的高矮。

(5)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上来演示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师幼讨论哪种方法出的结果更精确。

(6)教师分别讲解并演示用小棒、直尺测量树的高矮的正确方法和记录方法。强调测量时要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第一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测量工具要首尾相接。

(7)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树越高测量的`次数就越多,树越矮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3、分组活动:

(1)教师介绍分组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测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和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第二组:用绳子、脚步量教室、黑板的长度和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第三组:用易拉罐、小棒、铅笔、直尺等工具测量桌子、椅子、玩具柜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说出测量和结果并做好记录。

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

4、交流小结:

(1)你测量了什么?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3)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这间的关系。

在整个活动当中,1、幼儿的兴趣很高,在分组活动中,有个别幼儿还不是准确而又清楚地将第一次测量的终点紧挨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2、基本能达到我预设的教学大纲,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提高。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四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五

班级幼儿很喜欢观察植物角中的植物,通过测量的方式不仅可以观察植物,而且可以让幼儿学习如何测量,在中班年龄阶段可以让幼儿逐步开始了解测量。

了解班级幼儿测量能力的发展水平,发现班级幼儿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幼儿在测量中哪些方面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引导。

班级种植的玉米苗又长高了一些,纪骁尧想要测量一下玉米苗有多高,于是他在数学区找到了一个教具——厘米立方块,利用厘米立方块测量玉米。

第一次测量时,纪骁尧把种玉米的罐子搬到地面竖直放好,将厘米立方块紧挨着罐子,并从底部开始一块接一块的垒高。在垒到一半时,手一松开,垒好的'厘米立方块就倒了,在尝试了四次都无法立稳后,纪骁尧向老师寻求帮助。

纪骁尧:老师,怎么办?它一直立不住。

教师:你知道他为什么立不住吗?

纪骁尧:因为他太小了。

教师:那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既可以量出玉米的高度,还能保证玩具不倒。

纪骁尧想了一会说:“我不知道。”我说:“那你看看,玩具倒了后是什么样子的。”他看了看玩具说:“我知道了,把玩具放平了,这样它就不会倒了。”说完,他将种玉米的罐子放平开始测量(如图2),从种玉米的罐子底部开始沿着罐子摆放厘米立方块,直直的摆放到玉米尖儿处,最后点数有多少厘米立方块,并告诉我玉米有32格那么高。

这是纪骁尧第一次进行测量高度活动,兴趣很高,他主动挑选了自己认为可以测量的工具进行探索。从他挑选的工具来看,他使用了自然物作为工具进行长度测量,自然测量水平也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两次测量过程中,纪骁尧都将种玉米的罐子一同加入到测量对象中来,说明他对测量原点的概念并不理解,没有掌握测量要从原点开始这一方法。但是在测量过程中,纪骁尧能够将厘米立方块逐一垒高,中间没有间断,说明他理解测量单位的重复性特点,以及测量时进行长度累加的注意要点。最后纪骁尧点出出玉米有32个厘米立方块那么高,并且正确,可见他的点数能力较强。

在后续的测量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引导纪骁尧理解测量原点的概念,以及进一步理解测量累加和可加性的特点,丰富孩子对高度测量的经验。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六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比较教师的大小。

2、通过探索、知道比较物体大小应使用同一种测量的工具。

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相互协商、共同解决困难。

1、 孩子已与初步的测量经验。

2、 事先与平行班的老师联系,做好幼儿测量活动的准备工作。

3、 筷子、玩具、椅子、绳子,笔,记录纸。

一、 谈:哪个班的教室大

故事引入:请问小朋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二、 讨论:怎样测量教室的大小

1、 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教室大,哪个教室小呢?

2、 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棍子、绳子、椅子、纸玩具、塑料泡沫板等为测量的工具)

3、 我们的教室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测量?

三、 探究:分组测量两间教室并记录

1、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讨论协商,如选择什么物品作为测量的工具,怎样测量,怎样记录。教师巡回观察、倾听,适时地引导幼儿解决小组间出现的矛盾。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四、 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 将各组的记录结果张贴在黑板上,请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的比较物体大小应使用同种测量工具的经验。

3、 再次测量、比较教室的大小、引导采用不同测量工具的幼儿选择同种工具再次测量、比较两个教室的大小;对于采用同种测量工具的幼儿,鼓励他们尝试用其他工具再次测量、比较。

1、 尝试用各种不同的物品作为测量物体的高度、长度等。

2、 在多次的探索比较中体验并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七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幼儿园测量的教案反思篇八

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教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5、教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