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模板8篇)

小编: LZ文人

环保标语通过简洁、明快的语句,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的环境习惯,促进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创作环保标语要注意语言的力度和表达方式,可以使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信息的冲击力。借鉴以下环保标语的表达方式,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宣传环保意识。

论语读后感篇一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某也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为何总感觉童真和快乐离自己越来越远。一旦想起过去的种.种不愉快和遗憾悔恨便久久不能释怀,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总觉得内心压抑着觉得活得很累。但孔子老先生早在几千年前便看透了人生,留给了后世一条人生的真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正确的面对过去的一切,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某诗哲某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意是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总是能听到有同学抱怨说“学习好苦啊”,其实这都是把学习当成别人的事,没有从心底真正热爱学习的表现。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整个生命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丰富内涵升华灵魂。若是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那整个过程实在是艰辛而痛苦的,但是若发现了读书学习的好处,享受这个过程,那便也是件愉悦的事情。

如书中提到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读后感篇二

读了《论语》,让我以后会以更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朋友,让我更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友情。读《论语》,知生活智慧《论语》道:圣人千虑,心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再伟大的人物考虑问题,都会有不周全的地方,然而再笨的人思考问题,也可能会想出一引起有益的意见,就如契诃夫所说: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在生活,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放弃自己,就夫去自信,即使我们没有别人聪明,我们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每一个问题,不怕愚昧,只要勇气。像贝多芬一样,即使双耳失聪,也用心灵谱写奇迹;像爱迪生一样,即使失败多次,也用智慧带来光明;像海伦?凯特一样,即使身体残疾,也用毅力战胜病魔,永远的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就一定可以做到。

读《论语》,解学习人生学习乃人生之大事,而方法又是学习的心脏,《论语》就告诉了我们“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思考才会得以升华,才能从中提取珍宝,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在一起,才是学习最高的境界,学习不只是学习,而是给予我们一个思考的大舞台,展现的大世界,所以,结学与思两者融为一体,是《论语》给予我的,也是告诉天下每一位学者的。小小《论语》,给予我人生大大的智慧,收录着的不只是经典,更是精神与灵魂的结合体,读《论语》,感世间百态,悟人生真谛。

论语读后感篇三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孔子,一个2000多年前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切。读完《论语》,才知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平时我们常说的语句竟然出自《论语》。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后感篇四

学孔论孟思辨仁义礼智。参禅悟道感受禅宗道德。修身治企品悟易学人生。华夏五千年,中国国学常盛不衰,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四顾寰宇,华夏文化乍起,华商捭阖纵横;溯本寻源,尽在道然,尽在文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易经》、《六祖坛经》、《心经》、《金刚经》,人生真谛,万物运行,事物发展,皆含其中;解读,可领悟中和之妙道,可领悟道法之始然,可领悟起落之轮回。

“天不生仲尼,万古无长夜”众所周知,中国之教始于孔子,孔子所教收于《论语》。一部《论语》,集儒家思想之大成,为开山扛鼎之巨作,享“东方圣经”之美喻,由历代君王所推崇,承国文经典数千年,可谓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宋赵普曾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见《论语》的智慧之光。毋庸置疑,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论语》凭借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的深远影响而大放异彩。可眼观现下,纷繁社会,大千众像,孔孟、老庄已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传统思想的追求并不再是主流。《论语》这颗照亮了中国文化的璀璨明珠,照比先前似乎也稍显暗淡。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华。历经起落,不曾湮灭。面对这样的巨作,一直望而却步,未曾触及边角,究其原因,觉得既是封建朝纲治世所需,为官从政的秘门典籍,必然陈乏学术,深奥枯燥。今有心重拾传统,体会圣贤,便随心走进《论语选读》的课堂,不想竟得此一剂修身养心的妙药良方。初看《论语》,通篇以思想、语言和典故为基础,兼借古代行文的简练精粹,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其字里行间融汇贯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理念、人生观、世界观等。即是选读,解析必然不很全面,浅论其最常见的字词,为中庸、君子、礼、仁。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也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而最难做到的。孔子讲中庸,即“执两用中”,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无不过无不及”,但又绝不是没有原则的折中主义,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做人做事”的度的把握。《论语》中有很多运用这样思想分析问题的句子,直接说的有一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觉得中庸这种至高的道德,在民间失去很久了。间接谈到的也有一句:“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讲的是:有个农夫问我问题,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顺着这个问题尽力来回答他。这便是孔子的中庸了,执两端而用中,从而处理问题不偏不倚。

君子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做人的目标,是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是最理想的“中庸”的人。在《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君子的道德高尚:“坦荡荡”、“无所争”、“喻于义”、“笃于亲”、“务本”、“周急”、“不党”等等。除此之外,君子还具有“文质彬彬”、“无适无莫”、“修己以敬”的品质。如此“君子”,文质兼修,宏阔志高。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也并非就是坏人,只是能力没有君子高,德行没有君子好罢了。《论语》里有相当一部分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也与小人相差甚远。

礼这个字几乎贯穿了整部《论语》,似乎在每一篇章里面都有涉及。《论语》中不止孔子一人讲“礼”,他的学生也多次以“礼”为例。虽然有些许差异,但大体思想一致。孔子讲“礼”,首先表现了其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担忧。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原有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诸侯国不守“周礼”,闹得天下一团乌烟瘴气。为此感到忧虑的孔子及其门徒,自然而然地以传说中的崇尚上古礼制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切。于是,孔子“正名”的思想应运而生。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其次体现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即“为国以礼”。众所周知,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宗法为大。而“礼”的本意就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思想。所以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说。推“礼”作为治国的根本方略,下不犯上,幼不凌长,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这实际上也是后人慎终追远的源头。再次日表现在常生活的皈依。孔子的生活中处处有“礼”,语言、行动、器物等等,一定要合乎“礼”的要求,否则就是“非礼”。总而言之,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尽管如此,《论语》所承载的仁爱、大义的思想还是不变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简单的言辞是可以引发人们无尽的联想的。

比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又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再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觉得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于此可见,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全面发展很重要。

除此之外,为政治学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其中表现的意愿广阔,难能详诉。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论语》都有其传世名著的流传价值。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思想作为一种工具统治中国近。如今,这部多年前的学术经典依然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纵然,《论语》来至2000多年前,但《论语》思想并没有过时,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被赋予新的意义。我觉得《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同时,它对于我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论语》中借到一双眼睛,让目光由外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

论语读后感篇五

在十则里,我最喜欢的一条是孔子说过的:“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意思是,教给你知与不知的学习态度!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聪明智慧的。我喜欢这一则的原因是他既强调了我们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也告诉我们思想品德的修养。

其实这也是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与孔子说的这一句话一致,在学习中,我们学过的知识,知道我们就是学会去运用它,而没学懂,不知道,我们就不能装懂,要去认真学。有的人,老师交给他的知识并没有学懂,因为怕老师或同学笑话而去装懂。其实在生活中老师也多次提醒我们,没有学懂的知识,我们不能装懂,我们必须大胆提出来,学会,弄明白,这样我们才是聪明的,如果你去装懂我们既没有弄明白也害了自己,老师也不知道我们学习的情况,所以要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不知道,没学懂,一定要问,不要怕别人笑话。

在十则中,不仅仅是这一条,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去学,去读,还值得我们去发扬,让更多的人知道。

论语读后感篇六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读后感篇七

《论语》八佾篇,通篇都与礼仪相关,读起来似乎与现在相隔甚远,且以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似乎孔子有些顽固,而难以变通。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礼仪的重要性。虽然随着时间之变迁很多礼仪已经被忘却所产生的内涵,而变成形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需要礼仪进行规矩,社会才会秩序井然。创新固然好,所有社会的进步都是需要不断地创新进行完成的。似乎看来礼仪也就是形式,与创新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共存的。可是创新能被社会所认可必须是符合常规,符合道德,也不能违背礼仪之内涵。

需要说明一下,孔子所指的礼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它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它超越了现在法律所涵盖的范围,它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如父子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长幼之间等,同时也规范了国家运作的种.种制度。

本篇中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的回答是“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礼是符合人心中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繁琐的仪式,礼的外表则是符合人的真性情的“文化”产物。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正朔是天子颁布的,昭示着天下还有国君,告朔是诸侯履行的,昭示着天下还有亲人,这是礼制最重要的部分。虽然现在只剩下饩羊,只有形式了,但是形式还是能够去昭示礼仪的内涵,让人们想起此种礼仪的内涵,对世人还是有启示作用的。故而,形式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为形式而去进行敷衍,应该去思考形式所存在的内涵。这种只存在形式的礼,也是符合人的真性情,有利于社会的规范。

因而在学习中,在工作中,要做好形式性的工作,要反思我们所学所做的内涵,要在形式中添加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内涵。

论语读后感篇八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