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后感的作文100字五篇(优秀)

小编: 翰墨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后感的作文100字篇一

毕业典礼在哪里举行?新建的大礼堂。英子坐在哪个位子上?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在英子的衣襟上,有一朵什么花?粉红色的夹竹桃。是谁给英子别上的呢?妈妈。妈妈为什么要在英子的衣襟上别一朵夹竹桃呢?因为夹竹桃是爸爸种的,英子戴着它就好象爸爸看见英子上台一样。英子很想她爸爸也能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因为她将代表全体同学上台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有爸爸在台底下,英子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可是爸爸病倒了,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毕业典礼结束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英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快回家去!快回家去!英子领着文凭,催着自己,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我们可以体会到英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急切。当英子回到家里,她看到的是一番什么情景?弟弟妹妹们在干什么?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长得怎么样?垂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为什么呢?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也就是没有对夹竹桃进行修剪、捆扎和施肥。这些事情往年爸爸做没有?做了。为什么今年爸爸不做呢?爸爸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不是一天两天。爸爸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肺病,加上爸爸的弟弟给日本人害死的事,爸爸急得吐血过后,病情又加重了。英子把用红丝带子系着的小学毕业文凭放进抽屉,再出来,走过院子,又看见那垂落的夹竹桃,她嘴里默念着什么呢?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作者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有什么含义呢?表面上是写英子眼前的情景,深层的意思是说爸爸离开了人世。既是实指垂落的夹竹桃,又象征着爸爸离开人世。爸爸的离开人世使英子终于意识到她已不再是小孩子。

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种的夹竹桃垂落了,爸爸走了,爸爸已经失去爸爸的英子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可是我们没有听到英子声嘶力竭、揪心的痛哭,我们听到的只是英子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语言是含蓄的,而感情却是深沉的,痛苦的。当缺了一根手指头的老高叫英子赶快去医院的时候,英子表现出了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看来,英子是真的长大了。那年,英子才13岁。

你觉得对英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我认为,是爸爸逼她去上学这件事。这件事发生在英子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英子赖床,不想去上学,在爸爸对英子发出了一个字的命令起!之后,英子还是不挪窝儿,这时,爸爸气极了,一把把英子从床上拖起来,又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只听见咻咻的声音,英子挨打了。爸爸把英子从床上打到床下,又从床头打床角,雨声混合着哭声。那天,英子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没想到爸爸又追到学校。原来是给英子拿花夹袄来了。看着英子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了英子。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面上十分严厉,实际上却充满了爱心。这件事对英子的成长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从那天起,直到毕业典礼,英子再也没有迟到过。每天早晨都是早早地到校,等着校工开门。英子赖床的毛病也改了。从这件事当中,英子认识到了不能赖床,不能不去上学,更认识到了不能偷懒,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英子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英子能够成为全体同学的代表去领毕业证书,并致谢词,这和她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和她爸爸对她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英子长大了,你们是不是还小呢?什么时候你们才认为自己真的长大了呢?是不是也要等到你爸爸或妈妈的花儿落了呢?

读后感的作文100字篇二

在先秦哲学里,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些话,用以表达读李晓春先生散文后的感觉,是再确切不过了。

李晓春先生我并不熟悉。在中华美文网论坛,一篇《古城沧桑》吸引了我的注意。此文署名:瘦棠寒蝉,文字凝重大气。极俭省的笔墨,写尽了交河古城的悲凉与沧桑。瘦棠寒蝉何许人也?文字何以如此了得?在《读者》杂志官方论坛,又读到了同一篇什,署名“李晓春”。此晓春概为彼寒蝉乎?后来从读者写手qq群的交流里,我的猜测得以证实。

笔者是个木讷不敏的书呆子,与人寡合。看见晓春在群里与文友谈笑风生,几多歆羡。其名柔媚,却为男儿?语多轻俏,与我孰少长?我们没有过单独的交流,其性别和年龄还是辗转中略知一二。为了写好这篇读后感,我特意造访其博客,终见晓春兄的“庐山真面目”。此器宇轩昂的男子即久仰之晓春兄乎?想必生身浙江的南国才子,写出清秀隽永的如水文字,当在情理之中了。

昨日午后,晓春兄在读者论坛散文版贴出一文:《月亮里的水》。版主及文友热切跟进,有人随帖配以舒缓音乐,让美文更添声色。匆匆赶来拜读,帖子已在十楼外了。这篇第一时间被论坛管理加为精华并被文友赞不绝口的文字,好在哪里呢?我怀着崇敬,屏气凝神,细细品赏起来。

《月亮里的水》写的是作者童年时,夜间陪母亲到村外大渠里沐浴的旧事。从题目,到选材,均透着晓春兄的匠心。水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李太白“影入平羌江水流”都脍炙人口。杜甫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苏轼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不能再引了,再引会给人以“掉书袋”的嫌疑。但在文人墨客笔下,水与月的渊源,可谓深矣。

母亲月光下沐浴,如水的柔情在儿子稚嫩的心灵满溢,发而成文,能不动人肺腑吗?月亮是母亲的娇美,也是孩子的清纯;水是母爱的圣洁,也是儿女的情深。晓春兄先声夺人,文章提笔伊始,至情美意不觉中攫住了读者的心。

“在明晃晃的月华下,从村庄去水渠那条蜿蜒的小路上,一前一后出现了两个身影,长的是母亲,短的是我。”这样的开头,看似平淡,但并不是散漫为之的。月、水、母、子,悉数出场。一长一短的身影,让人想起李白的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母子月光下相依相伴,亲情融融。

“从村庄到水渠有二里地远,中间要穿越一片空旷的稻田,那时节,稻谷刚收割归仓,母亲身上很多的尘土就是在这些稻田里,被阳光种下的。田地里空荡荡的,到处流动着白花花的月光,月光下,蛙声如歌,夜空中,飞舞着一闪一亮的火眠虫。”极喜欢作者的用字,“母亲身上很多的尘土就是在这些稻田里,被阳光种下的”一句中,著一“种”字,境界不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被王国维先生激赏,晓春兄之“种”与“闹”,异曲同工。母亲劳作于稻田,汗流浃背的身影,宛然在目。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这样描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晓春兄的句子如何呢?“月光静静地倾泻下来,落在树上,落在草叶上,落在母亲和我的头上,肩膀上,滚到田头地角,滚到田野的每一个旮旯里,把整个天地照亮,也把我这颗幼小的心灵照亮。……” 作者的笔触一定从朱自清先生哪里获取了滋养,却自有其个性。“落”、“滚”、“照亮”等动词的运用,便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作者对艺术手法的娴熟掌控,让词句平添了几分轻盈灵动:

“去水渠是母亲的秘密,这个秘密村庄不知道,村庄里的人不知道,只有我,水渠和月亮知道。”

“母亲端着脸盆静悄悄地走在前头,小心翼翼地像一只有些担惊受怕的小兽……”

“水渠的歌声舒缓,清爽,有一种摄人魂魄的力量,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沉迷,让人走近。”

以上句子,拟人、比喻等修辞运用贴切,达到了良好的表现效果。在曼妙的艺术氛围里,圣洁的沐浴即将开始。作者“有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母亲布置给我的——为母亲把风。我要保护好母亲的安全,不让她受到一点点的委屈和伤害。”原来小家伙要做卫兵,守卫母亲的安全和尊严。任务好神圣呵!

作者对母亲沐浴的描写,节制而唯美,试看:

“母亲解开了乌梢蛇一样粗长的辫子,头轻轻地一摇,长长地黑发就在夜空中欢快地飞旋起来。母亲向水渠弯下了细细的腰,头向前倾,飞旋的黑发瀑布似地”哗“地流泻到了流动的水光上。黑发是快乐的,它们和母亲一样渴望着清凉渠水的滋润,在母亲双手的摆动中,长长的黑发在清凉的渠水里欢快自由地手舞足蹈了起来。……

这时,我听到悠扬的歌声声,从清清的水面上传来,那声音很柔,水一样清润,水渠一样悠长,是母亲的歌唱,歌声渠水一样漫漶过来,不知不觉中,我听得迷醉了……

多美丽的花,月亮在花开放的一瞬间耀出了眩目的光华,整个水渠亮如白昼,我听到整条水渠都齐声欢唱起来。

孩童凝望母亲胴体产生了婴儿的欲望:“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扑到母亲的怀里,像以前一样用双手去抓抓母亲的乳房,用嘴用力地去吮吸,去重温婴儿时曾经拥有过的,现在渐行渐远的那份温暖和幸福。母亲一步一步地走近我,近到我可以闻到她身上的清香,近到了我伸手就能摸着母亲的身体了,我是多么想用自己的手去摸摸母亲的身体,可就在母亲站在我面前时,我突然胆怯了,我的脸甚至为自己心中产生的念头隐隐发烧了,我赶紧让自己的眼光从母亲美丽的胴体上逃离,就像一只犯了过错,害怕母亲责怪的小山羊一样,逃得远远的。”

作者细致入微的笔触,沁人心脾,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由勾起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敬畏和爱戴。当母亲让孩子给她擦背时,作者这样描写:

“我把小小的手掌贴到母亲湿凉的背上,一股幸福的暖流从母亲的背上,通过我小小的手心涌遍我的全身,我用力地擦着,一下一下擦得那么用心,用上了我全身的力气,我要把母亲身上所有的尘土,汗渍全部擦干净。”

在触到母亲的肩膀时,作者有了惊异的发现:“这是怎样的一个肩膀,粗糙干硬,就像干裂的大地。在那样的年纪,我还说不出艰辛,苦难这些词句来,但我知道这些粗糙和干硬是怎么来的,那是一担担稻谷,玉米,一担担柴木,通过扁担压磨出来的。抚摸着母亲粗糙干硬的肩膀,看着在月光下女神一样美丽的母亲,我小小的心里突然有了一阵激动,我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双手,紧紧地搂住了母亲的脖颈,把自己的脸牢牢地贴在母亲光洁的背上……”

作者被母亲的辛劳感动了,读者的心绪也随着作者的笔,陡起狂澜: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一支纤笔,怎能描摹其万一?文章的收尾含蓄隽永:

“月光下,水渠在唱歌,歌声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借助晓春兄的妙笔,读者的情感伴优美文字有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惬意行旅。在读者论坛散文版里游弋,读文萌生这样的感受,并不是头一次。读宋长征先生的《父亲二题》、冷晰子女士的《归家的路》、《母亲的手艺》等篇什,浓郁的乡土气息、融融的人间真情,扑面盈心,令人沉醉。薛暮冬、猫瞳、张振旭、提云积、湘江往北、故园风雨、东风染碧树、东风吹落星……恕我不能一一列举,诸多文友的清雅笔墨,构成了论坛散文版块的迷人风景。立足乡土、歌咏亲情、关注生活、放飞希冀……读者论坛散文的主题,紧扣真善美,形成了与纸刊相接近的格调美。

我每每徜徉在散文版的美文幽林里,撷英揽翠,迷不知返。检视自己的粗浅文字,枉自愧恧。文友的清词丽句,相对于我的拙陋表白,宛如国色佳人直面乡野村妇。虽然“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但“淡扫蛾眉朝至尊”,也是别样风情。我之所以“无知者无畏”地让我的文字在读者论坛现丑,正如我在文评《也谈“我们村”里“我的爱”》所说的那样:生而为人,岂能无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的写作题材就以“我的爱”内容居多。爱的意义是广义的,写儿女私情、父母亲情、世间友情、自然之情……真个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下文字除“我的爱”之外,确实还有不少“我们村”的篇什。“我们村”里“我的爱”,毋庸置疑,成为了我写作的主线。不是和长征先生高攀,他的写作范畴也囿于“我们村”里“我的爱”。……无须刻意地强调该写什么,不要写什么,只要写出你的真性情就好了。

信口开河,一孔之见,晓春兄及诸文友有耐心听毕我的啰嗦吗?拱手致意,提前谢过!

读后感的作文100字篇三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自己的房子》,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所以我要把这片美文介绍给大家:

有一个老泥瓦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自己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像他这样的好工人走,于是便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泥瓦匠说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房子建得非常不认真,出的也是粗活。房子完工的那一天,老板把这座房子的大门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对老泥瓦匠说,“我送给你的离职礼物。”

老泥瓦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的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这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还会这样吗?现在他后悔也晚了,因为他不得不住在自己制造的一栋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同样如此,我们也在“建造”自己的生活,不积极行事,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精益求精,在最关键的时刻也不尽最大的努力,这种人不值得可惜,不值得挽留。要知道,生活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生活好不好,也由我们的付出来决定。

读后感的作文100字篇四

假期中我有幸拜读了《人师的境界》一书。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读后觉得,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班主任们那质朴的语言,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不让我由衷的钦佩。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季羡林先生说过:“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还有句非常好的话说道:“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相处。”在学校里,我的学生欢迎我,我的同事尊重我,我的领导重视我,我工作开心,生活充实。

与我的同事们一样,我欣赏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认真的备教辅改,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把点点滴滴的工作做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我觉得自己教书育人,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老师,对“幸福”的要求非常简单--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就可以品出增补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就可以闻到幸福的气息;一幅图画,一段文章,就可以读出幸福的甜美!

我欣赏我的同事们,我们大家都很平凡,但是我们不感到平庸。我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添砖加瓦。我们虽不是参天大树,但愿意做大树下的一方泥土;虽不是太阳、月亮,但愿意做天空中的平凡星辰。我和同事们,注定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想,即使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做顽强的小草,我们也绝不自卑!

我欣赏每一个学生,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去年教师节那天,我收到学生的许多贺卡,其中有一个上大学的学生这样写道:“老师,你的微笑像一朵娇嫩的花蕾,包含一团温馨的真诚;你的心灵像一汪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你用欣赏的眼光鼓起了我这位差生生活的风帆,让我终生难忘!”我知道,即使是“差生”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他们渴望赞美与鼓励,他们需要关爱与重视。我改变了过去对学生比较粗暴的管理态度,对他们和风细雨,亲切关怀,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许多曾经孤独封闭的心灵,对我敞开了心扉。我对学生欣赏,有时只是轻轻一句话,微微一个点头;有时只是一个亲切的眼神,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对学生来说,那却是老师无限的信任、巨大的鼓舞。能够 让学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这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是一种莫大的欣慰、莫大的幸福。

肖川说得好:“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生命的的价值就是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既然做了教师,就应该要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就应该要学会摆脱名利的束缚,就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是鱼儿,就不要羡慕天空;你是鸟儿,就不要痴心大海。既然做了老师,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牢骚满腹,不要说工作平凡、生活辛苦。其实,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你就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你就不简单!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已经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想告诉年轻教师: 人生有太多让我们心动的东西,让我们想去追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我们偏偏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就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只有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待人、处事、接物懂得随缘,只有这样,才会自在,才会获得精神的自由与快乐,才会让工作与生活富有诗意。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愿于老师们一起勤奋工作,积极向上,以阳光的心态,追求生命境界,演绎诗意人生!

读后感的作文100字篇五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骆驼王子》。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沈石溪写的,里面讲述了两个故事——《骆驼王子》和《大羊驼和美洲狮》。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还是《骆驼王子》。

“骆驼王子”是一只从小就被溺爱的骆驼,它和它的种群从青海到云南集体大迁移,在路上,它们遇到了雪豹的追杀,遇到了身为科学家的作者与藏族向导强巴,并成为了好朋友。它的种族里有四只骆驼,它们分别是父亲、义父“光脖子首领和歪峰雄”、母亲“秋草母”以及义母“杏眼雌”。由于它们的溺爱让“骆驼王子”在青春反叛期没有反叛成功,导致“骆驼王子”都长大成人后,心里的思想还是小孩的思想,软弱无能,导致“光脖子首领”和“歪脖峰”倒在了与雪豹的第二次战争中,导致了家庭四分五裂,导致了义母“杏眼雌”从容离去,导致了……

只有母亲还留在它身边,当“骆驼王子”成为首领,接受雌骆驼“蓝毛女”和“奶骆驼”时,却又因为从小就被人爱而不懂得去关爱别人不欢而散。母亲“秋草母”因为对“骆驼王子”实在没有了信心,于是也离开了“骆驼王子”。最后,“骆驼王子”从一只珍贵的野骆驼变成了一只到牲口集市上可以花钱买到的家骆驼。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一个王子,本应该非常勇敢,敢于独自跋山涉水,闯荡江湖。可是这只骆驼王子却因为父母的过多溺爱,没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失去了独立、成熟、坚强、勇敢的品质,失去了重铸灵魂,重塑形象,成为顶天立地的真正意义的雄骆驼的时机。

在现实中,有些孩子在家里就像那些要债地主一样——称霸王,不是公主就是王子,在家根本就是无法无天。但当你看了这本书以后,相信你会知道,溺爱孩子不是好事,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溺爱里;相信你会了解,溺爱是多么可怕,只有靠自己才会成功。有些父母也是,经常溺爱孩子,还说孩子永远是孩子,每件事都为孩子准备的好好的,到最后孩子遇到困难,不敢不会去想办法解决,到那时只会害了孩子。父母们应该放放手了,应该让孩子有空间去拓展自己,让孩子也尝遍天下苦头,成为一个真正的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