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创业带动就业论文(模板14篇)

小编: 灵魂曲

范文范本是一把钥匙,它可以为我们打开写作之门,让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航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就业创业论文

摘要: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亦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认清局势,理清思路,科学的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在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作用,能够增强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动力,真正实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20xx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提出了要全面、深入、创造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发挥创造性的作用。结合农业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就是要认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创造性的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业就业中的作用;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及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培养其知农、爱农、惠农的意识,从而更好的发挥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分析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学历等条件限制,他们的就业形势在受到限制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转机。据20xx年就业蓝皮书《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在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高职远高于本科。20xx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2%,与20xx届(1.0%)相比略有上升,与20xx届(1.2%)持平。20xx届、20xx届、20xx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1.6%、1.36%、1.6%,远远高于“211”院校的0.5%、0.54%、0.4%,和非“211”本科院校的0.8%、0.73%、0.8%”。

就农业高职院校来讲,近年来毕业生创业就业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促使广大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回家乡创业。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xx]84号,明确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1]。

二是社会对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四部分专门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是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并向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的一种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由此可见社会对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需求相当大。

三是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色优势。一是专业密切结合市场的需要;二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三是学生的就业观比较恰当。这就造成了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逐年赶上本科的趋势[2]。就农业高职院校来讲,行业特色极为显著。

2.紧扣现代农业产业链,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创业就业中发挥能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在其《发展江苏现代农业十项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途径是:首先,从农业生产环节来看,通过土地保护与培育,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展集约生态特色高效农业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其次,从保障与支撑条件来看,无论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还是农业生产内部环节,都需要全程科技支撑与组织制度保障;最后,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来看,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在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展[3]。”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促进就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紧扣现代农业产业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入手,促进学生的创业就业。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入手,加大国家有关农业方面政策的宣传力度。《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xx]3号)指出:各地、各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正确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成才观,使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社会、投身国防事业热情。国家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按规定特别给予相应补贴、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提供人事户籍管理服务、入伍退役后优先考学升学等优惠引导政策[4]。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开设相关课程,使广大学生对国家政策有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从而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和积极投身农业的热情。

活动。例如我们带领高年级学生深入滨海县农村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参与我院对接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工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科技服务三农中的快乐,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扎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学生的创业就业夯实根基。通过聘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举办讲座或授课,使学生与企业的全面对接,树立起今后创业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3.深化校企合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岗位技能培养联动,促创业就业

关于实施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25号)指出:支持鼓励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专项岗位对接活动,全方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5]。针对农业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岗位技能培养联动,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

首先,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开设校企合作班。与正大集团、大北农集团的合作开办的“正大班”、“大北农班”,校企合作办班,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融入社会。我们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双向”对接: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践教学需要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与强化;二是实训教学与专业岗位技能对接,专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在实训教学中训练到位;三是素质培养与企业用人对接,将企业用人需要的素质,如企业的历史、文化、思想、管理制度、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四是学生角色与工人角色对接,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人的角色,创设企业的文化环境、模拟企业的车间管理、加强学生到企业的见习和实习等。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实践,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企业工作场所实训,能够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使他们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其次,让学校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中长远就业规划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创业就业中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培养了广大青年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增强了学生毕业后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实践,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能动作用,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大批毕业生都快速的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人员。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xx]84号).

[2] 干旭.《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出版社20xx年版.

创业带动就业宣传标语

7、强创业信心,壮创业胆识,比创业成果

8、落实创业政策 加强创业服务 营造创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

9、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富裕百姓,创业促进发展

10、助你创业、帮你兴业、促你就业

1、走创业的路,为崛起提速。

2、展青春风采,创阳光事业。

3、扬起梦想之帆,开拓创业之路。

4、选择自主创业,演绎自强人生。

5、信念信心信自己,创业创新创未来。

6、心中有梦想,创业正起航。

7、笑对创业艰辛,谱写辉煌人生。

8、享受创业,分享成功。

9、无声世界不孤单,艰苦创业赢掌声。

10、我的事业我做主,我的创业我奋斗。

1、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2、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

3、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4、保障就业公平人人有责

5、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6、实施《就业促进法》实现人人平等就业

7、你我共同就业,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8、扩大城乡就业规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9、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10、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1、今日莘莘学子,明天蓝领精英。

2、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富裕百姓,创业促进发展。

3、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4、助你创业、帮你兴业、促你就业。

5、搭建创业平台,全力促进就业。

6、自强创业谋发展,共同富裕奔小康。

7、创业项目无大小,施展才能有天地。

8、改善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9、劳动有合同,权益有保障。

10、创业是就业之基、财富之源。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 全民创业年,人人都争先

3. 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

4. 立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5. 优化创业环境 激发创业热情

6. 以创业促就业 以创业促和谐 以创业促发展

7. 鼓励创新、鼓励创造、鼓励创业

8. 推动全民创业,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9. 提供优质服务,扩大创业范围

10. 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

以创业带动就业论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11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就我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并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力争20xx年至20xx年每年扶持5万名城乡劳动者和回国人员成功创业,带动20万人就业。全省创业带动就业的计划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相关部门另行下达。

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完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

(一)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责任。各市(州)政府要将小额担保贷款列入目标考核,制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分解任务,定期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二)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效率。各地要认真做好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创业培训——信用社区综合个人信用评级——信用社区推荐——经办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信用社区定期回访的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范围,做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发放工作。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在城镇创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和其他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镇失业人员。对创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前景好的`,可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招用人数,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政策《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财政部门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短期不贴息)。

三、完善扶持政策,培育创业主体。

(一)税费优惠。提高营业税起征点,从20xx年1月1目起,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5000元;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凡符合相关条件,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以及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税费政策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二)扶持失业人员创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自主创业并招用其他失业人员就业的,经劳动保障部门核实,从失业保险基金中一次性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创业,在创业期间可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最长不超过6个月。

(三)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认真落实扶持普通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收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含服务期满后两年内的“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创办企业的,本人及其招聘的劳动者两年内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从事灵活就业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四)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各地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返乡农民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项目。工商部门要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鼓励兴办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返乡农民工创业,可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

四、建立创业载体和服务平台,优化创业环境。

(一)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各地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高新技术园区、小企业孵化园等开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场地、专业化市场,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市场、创业一条街、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特色孵化基地,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人员进入基地创业。对社区的各类创业项目,各地要统筹规划,在经营场地安排等方面,为创业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同时,积极推动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对开展省级创建活动的城市,省直相关部门可比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给予相应支持。

(三)建立创业服务平台。各地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将创业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创业项目的引进机制和创业项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宣传和组织活动,集中展示创业项目、产品、服务组织和成果;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创业协会等服务机构。各地要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创业项目的市场评估和推介制度,吸纳各类社会评估机构参与论证评估,并定期向社会推介;加快发展法律援助、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管理咨询、财务评估、信贷服务等创业中介机构。

(四)优化创业环境。各级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减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办理流程,公开收费标准。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收费,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对违反规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严肃查处。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相关服务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职能作用,定期研究解决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以创业带动就业论文

教育部日前召开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在当今“高校毕业生最难就业季”,怎样加强创业教育,切实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支持青年“走在创新创造前列”问:为什么说加强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答: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新体现。开展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支持青年“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加强高校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等学校加强创业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自我发展、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扩大就业重在开源,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大学毕业生不应仅仅成为现有就业机会的拥有者,而且应成为更多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也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更多大学生成为创业者,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教育重要性得到较高认同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出台之后,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情况如何?答:《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出台之后,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工作有力推进。一是创业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得到较高认同。许多高校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都需要加强创业教育。二是创业教育主渠道建设明显加强。许多高校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江苏省90%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黑龙江大学设置了8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三是结合专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许多高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黑龙江大学探索形成了“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温州大学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专业类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四是创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许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江南大学依托科技园区构建了集教学、实践、孵化、研究于一体的创业教育链,探索形成了“园区助推型”创业教育新模式。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问:怎样把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答: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大学生在“做中学”,着力培养创业能力。一方面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内教育资源,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加强,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创业项目设计、创业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依托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开展市场调查、项目设计、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与实践育人有着内涵方面的密切契合,我们要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搭建实践育人载体,强化实践育人措施,真正把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怎样破解问: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许多学校推行创业教育的难题,在张司长看来,应当怎样破解这一难题?答: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重点任务,也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和水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集中全国创业教育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组编了《创业基础》示范教材供高校选用。我们也鼓励各地各高校组织优秀专家学者,按照《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主要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编写出能够反映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最新经验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读性的教材。教育部高教司还将组织专家录制创业教育视频公开课,建设创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以解决高校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师资的难题。此外,我们要加大力度培训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开展以《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工作,帮助创业教育教师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从长远看,我们鼓励高校选派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或挂职,鼓励更多相关行业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到学校兼职或挂职任教,建立一支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高水平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就业创业论文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为将来的工作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在学生期间就应考虑好自己未来的发展发表方向,因为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业还是创业,这也是我们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个所要面对的难题。

在大学期间,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我们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要为以后的出路走的宽敞而顺利付出不懈的努力,不应贪图大学的美好生活而让自己在此中沦陷。我们要从大学生活中得到什么,只有始终坚信自己的人生信条并为此不懈的努力着,才能最终实现并完成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以后就业、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的教育是很随性的,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理性的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过于放纵。大学期间的所有的我们所学到得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创业之路乃至人生之路上都是值得珍惜的。

记得我高中老师一直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要知道,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的。记得当时的我们似懂非懂,我们确实值得生活并不容易,但那时的我们又不是靠自己生活,靠的是父母那就容易许多了。但到我上了大学,看明白这个社会时,才真正意识到生活的不容易。因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还要面对着许许多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做事也是有太多。其中,就业创业可谓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但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它。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对社会的经验不够,对工作的工作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在面临就业创业问题时,难免会有失败和不如意,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积累社会和工作的经验,把那些我们所欠缺的努力填满。让自己在面对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容应对。作为一个还未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就是应该多接触社会和人,在社会事件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与别人交谈时注意自己的言词和语气,处理好与自己相处的每一个人的关系。在以后的创业的道路上市避免不了与人合作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说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学衔接着的就是社会。我们在大学里所面对着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都说明了这一点。就业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你在大学里的为人处事当面有很大的关系,更与你所受的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才能的人才,社会也需要这种人才,大学生是创造未来的主力军,是改变未来的主人。我们坚信大学生一定能够改变着个世界。我们有着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大学生在努力创业就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不断迅速发展的时代中适应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是没有回报的,但不付出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这是我们没一个大学生都十分明白的道理。所以当我们付出巨大努力而没有回报时,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应该更加的努力,相信我们的付出最后一定会有回报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绝望,因为当我们看不到希望时我们就应该会绝望,这是一个人必有得情绪。但作为一个努力创业就业的大学生而言,这种绝望的情绪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应该有的,因为我们还有许多的路要走,我们绝不能放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没有成功之前是绝不能放弃的。

就业创业是一个艰难而困苦的过程,是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的。在探索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是会发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应具有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要有很高的要求。而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也是可以再我们的后天的学习中得到培养的,尤其是在大学的个环境里就更加容易培养我们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了。大学生活的人和事都让我们无时无刻的应对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和接下来会见面的人。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会慢慢的具有这种能力的,但前提是我们具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当然,我想每一个在大学学习的大学生而言都会具有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的。虽然有时我们会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但我们依然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的。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没钱寸步难行啊!还是很有道理的,那面对这个问题时,大多数的人是会选择贷款的。当然,在这当面我们国家也是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会有一些政策的,比如说为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当然,这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这也是为我们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办法当然是对那些没有什么资本的大学生而言的,而对一些有资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创业的资金就容易的许多了,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性让他们甚至可以少奋斗十年,就像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一样,他们的起步就至少可以让我多奋斗十年。当然我们不应该羡慕、嫉妒、恨,我们成不了富二代,但我们可以成为富二代他老爹。所以我们就必须为此不懈的努力着。

当我们解决资金的问题时,接下来需要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需找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创业。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益事半功倍。当然,在合作伙伴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相互信赖,一个团队的合作是非常注重队员之间的信赖的。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团队的合作共同完成。然而,在合作中团队的信赖度不强,如何很好的高效的完成工作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是十分注重团队的合作的团队的成立标志着终于可以在事业上展开拳脚了,那这时我们还要找到让我们展示拳脚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为自己家所从事的行业找到市场,打开出路,我们应该认识到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

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加油吧,同志们!

就业创业论文

调查结果显示,咸阳师院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验不足、能力欠缺、资金缺乏和信息不畅等。加强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一是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念,强化创业意识;二是全方位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三是积极宣传国家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咸阳师院;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对策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组成部分,创业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现在和未来民营企业的生力军。大学生成功创业,除了解决自身的就业与生存问题,还能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专业背景进行自主创业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渠道。

咸阳师范学院为了更好地促进在校生和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提供更多的支持,组织了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由教务处资助,政治与管理学院组织实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与跟踪。调查初期,在咸阳师范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和部分毕业生中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39份,其中有效问卷1072份,占总回收问卷的94.12%。随后,调查组与其中部分同学保持联系,跟踪其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与实践的变化,同时对新入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需求和建议。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创业话题大多很感兴趣,但较少有人对创业主动进行深入了解,付出实践者更少。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初期,只有11.6%的学生表示没有过创业打算,其余88.4%的学生对创业都或多或少有些想法。相比较而言,来自于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大城市学生的创业意愿明显不如来自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强。但是有创业想法不代表真的会创业,有能力去创业。其中,大多数学生并不能说出创业到底是什么,以及怎样去创业。把想法付诸实践或正在准备创业的学生只占到有想法学生的15.2%,在有过创业实践的学生中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掘得第一桶金。后期的跟踪调查发现,由于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视,部分学生更加关注创业问题,主动加深对创业的认识,积极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也有小幅提升。可见学校对学生创业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创业的目的不尽相同。有近70%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13.6%的学生把创业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余一小部分学生渴望通过创业实践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越是来自生活环境单一、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和中小城镇家庭的学生持“养家糊口”观点的越多,可能是因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所以认为创业可以赚钱,可以避开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学生的创业行为往往也就越具有盲目性,成功率也相对很低。他们多是选择启动资金少、风险小的创业领域,比较注重短期收益,缺少长远考虑,比如,有学生想要开火锅店、服装店及在学校周围开办培训班等。这种创业往往在初期新鲜感强,但不容易持之以恒,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也容易放弃。持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或为了实现理想的学生多是来自于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家庭。由于对金钱的需求不是特别迫切,一旦做出创业的决定相对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大多会认真思考创业的目标、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以及如何去实现的问题。如果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大多能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资源,等待下一次创业的机会。

二、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调查显示,经验不足、能力欠缺、资金缺乏和信息不畅等因素是制约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创业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挑战精神、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等。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没有创业的经验,感觉知识储备也不够充分,更不能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创业实践。53.3%的人都认为他们的创业经验不够,作为学生基本以学业为主,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接触少,真要创业的话觉得手足无措。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而有33.5%的学生表示他们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会应对创业中将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很难接受创业失败。

资金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又一主要瓶颈。64.1%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创业存在的主要障碍是缺少启动资金。其中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只有12.4%的大城市学生认为资金是障碍。可见,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创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家庭的经济条件影响了学生创业活动的实践,政府投入的相关资金有限,且很难惠及所有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创业学生缺乏财产抵押担保,获得社会融资也极其困难。许多学生坦言,如果家庭条件不宽裕,还是先找个工作解决生存问题,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考虑创业才比较现实。

另外,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是很清楚,甚至一点都不知道。这是由于学校教育仍是管理型、封闭型为主,对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也可能是因为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让学生不能感受到实惠;或者是学生本身缺乏了解的主动性。所以,虽然较多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持观望态度多、采取行动的少。

三、加强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

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困扰和阻碍着学生自主创业的开展。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创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首先,应该从上到下重视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念,强化创业意识。学校应定期组织自主创业报告会,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需求,从思想上认识到创业本身就是对创新能力、挑战精神、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的提高,认识到创业既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全方位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基石。学生对学校能够提供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抱在很大的希望。所以,学样应该开设与创业相关的教育课程,主要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并开设一些专门的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适应能力等培养课程。另外,组织一些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全方位立体地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在调查过程中,60.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自己的创业。还有31.3%学生觉得做兼职也能帮助自己创业。学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模拟创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融入所学知识,真正感受到创业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第三,学校还应积极宣传国家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学校除了是教育主体,还是学生与政府、学生与社会的中间人。为了给学生创业做好服务,学校应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创业的政策法规,让学生更多了解,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家好的政策,在创业中少走弯路。学校也可以联系成功企业家来校演讲和进行创业辅导,以及帮助学生联系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支持,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在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人士的协助下定期组织创业大赛,并对优胜者的成功方案提供奖金和资金扶持,鼓励学生把创业的想法变成现实。创业成功的学生也可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资助学弟学妹们,形成良性循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又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创业资金缺乏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扩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也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一个多彩多姿的舞台。

就业创业论文

对于创业的领域,很多人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也有些人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就业创业。

论文。

范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引言。

独立学院作为原有高等教育资源的补充形式,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深入实施新颖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独立学院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更可在公办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争得一席之地,突显出自己在人才培养上的鲜明特色,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第一,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应当接受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欧美国家最早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已将其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并且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其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及专业,并且培养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才,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5%。总体上,国外的创新创业研究还未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但该项教育的课程体系健全,实践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涌现,成功经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高且效果显著。

第二,1980年前后,创业教育的思潮传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家确立“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在人才培养上作出重大改革。教育部挑选出9所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9所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吸收西方创新创业教育精华,逐渐形成了几种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典型,围绕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为重点;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典型,帮助学生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通过商业实战,为学生创业提供物资和技术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典型,重创新,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同时建立全天候开放的实验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场地、资金及技术咨询。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但其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而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存在许多问题。

三、如何解决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定位存在误区。

独立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巧、技能,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另外,独立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用于减轻学生就业压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过程和本质相违背。[1]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联动机制,必须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将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得长远而准确,并收获应有的成效。

(二)课程体系单一。

一、缺少系统性,大部分只是表面性的开展活动、举办讲座,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把创新创业课程变成了就业指导课程中一个章节或辅助内容,学生只能选择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内容。[2]丰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联系辅导员、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同学们在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人在职业生涯的人生价值;坚持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传授与打造专业创新创业的实战氛围和平台相结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触及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教育,通过目标定位引导同学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汲取自身创新创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坚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是一个艰苦摸索的过程,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技能,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战胜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挫折。

(三)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基础培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密切相关。[3]因此,独立学院应利用好目前转型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这将是影响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利用所在地区企业优势,建立校外创新创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角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技能;二是有效利用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整合,大部分独立院校都具有强大的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母体优秀的师资力量参与到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三是招聘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力量,独立学院属于高等学校的潜力股,能为年轻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加入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自有教师队伍,才能更稳定的开展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突出了京津冀间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定位格局。同时,规划纲要的出台,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这有利于各行各业在京津冀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市场。

一、河北服务业发展面临机遇。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有统计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由此可知,服务业在北京的聚焦程度较高,天津近几年快速发展服务业,河北除个别地区外,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发展规模与当地的人口规模匹配度较低,且大部分服务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且与京津相差巨大,尤其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严重不足,各项服务比较匮乏。规划纲要的实施,势必为河北服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良机,紧跟这一重大举措,为服务业提供高素质管理和应用人才的各院校均应认清形势,紧跟京津冀经济发展潮流,提前谋划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各专业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连锁经营管理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连锁经营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品牌经营,店面标准化,管理规范,统一正规的进货渠道,较高素质的连锁专业人员等,现在的连锁经营已经不局限于酒店,饮食,服饰,教育等行业,已逐渐的转向互联网连锁,农资连锁等新型领域。河北省人口众多,服务业需求旺盛,河北在新的形势下会逐渐改变粗放型的产业结构,把新型产业迅速做大。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三地势必将建设统一开放的商贸流通市场,北京会将农资供应、物流和实体交易等部分向天津、河北转移,借此良机,作为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包括连锁类的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种植、农副业养殖、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实习、就业和创业,扩宽就业道路和方向。

三、新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服务业及高职院校很多相关专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抓住此良机快速提升发展自己才能做大做强。

1.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人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能力。王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企业、服务业乃至大学生创业都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校时应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创业精英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目前河北连锁业存在的问题连而不锁,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管理体质及经营理念创新不够,统一配送比例和信息化服务不高,在这种情形下,新型产业会应时而生,例如农村连锁店建设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驱动下快速发展起来,都为我专业的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机遇。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转化就业意识,扩宽就业渠道,需要一改改过去大城市就业的观点,应该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

2.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教育。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会逐步实现网上课程共享,学分学历互认;区域内的教师、学生等的互访;可加强教研、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紧跟形势,加强与京津连锁行业协会的联系,定期参加组织的校企会议,了解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与京津开设连锁专业做的好的院校学习,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可以借鉴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加强自身专业的建设,利用京津院校的完善的实践资源,提高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形势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进连锁专业课程建设的开放化,逐步实现所以课程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mooc、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京津连锁专业先进的知识;可以运用网络以及相关科技手段,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掌握全面的用人信息,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按京津企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利人才支撑。

3.构建京津冀一体化课程改革体系。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应与京津冀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建立课程合作研发制度,重塑职教理念,重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连锁企业需要,把职业标准要求融入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应依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明确新型产业和领域,做好自身专业设置和调整,注重对学生适应性的教育,适应更多的产业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对京津冀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京津冀域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该在长远规划的前提下,改变以往被动的观念,实施符合京津冀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均衡京津冀高校发展,增强三地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京津冀整体教育水平,并以此带动三地经济和社会的向前进步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目是逐步实施的,我定会关注发展动向,为连锁经营专业的发展寻找机会。

就业创业论文

高校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和课题要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建立示范促进机制,从而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谨予阐述,与同仁切磋。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温xx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xx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六个结合,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1660)。

作者简介:

尹良成(1966―),男,讲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刘贤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就业创业论文

独立学院作为原有高等教育资源的补充形式,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深入实施新颖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独立学院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更可在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争得一席之地,突显出自己在人才培养上的鲜明特色,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第一,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应当接受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欧美国家最早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已将其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并且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其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及专业,并且培养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才,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5%。总体上,国外的创新创业研究还未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但该项教育的课程体系健全,实践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涌现,成功经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高且效果显著。

第二,1980年前后,创业教育的思潮传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家确立“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在人才培养上作出重大改革。教育部挑选出9所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9所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吸收西方创新创业教育精华,逐渐形成了几种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典型,围绕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为重点;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典型,帮助学生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通过商业实战,为学生创业提供物资和技术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典型,重创新,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同时建立全天候开放的实验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场地、资金及技术咨询。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但其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而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存在许多问题。

(一)定位存在误区。

独立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巧、技能,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另外,独立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用于减轻学生就业压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过程和本质相违背。[1]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联动机制,必须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将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得长远而准确,并收获应有的成效。

(二)课程体系单一。

分析目前独立院校设置的有关创新创业课程的状况,大部分学校存在着课程数量设置较少、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类型单一、缺少系统性,大部分只是表面性的开展活动、举办讲座,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把创新创业课程变成了就业指导课程中一个章节或辅助内容,学生只能选择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内容。[2]丰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联系辅导员、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同学们在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人在职业生涯的人生价值;坚持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传授与打造专业创新创业的实战氛围和平台相结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触及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教育,通过目标定位引导同学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汲取自身创新创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坚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是一个艰苦摸索的过程,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技能,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战胜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挫折。

(三)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基础培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密切相关。[3]因此,独立学院应利用好目前转型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这将是影响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利用所在地区企业优势,建立校外创新创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角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技能;二是有效利用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整合,大部分独立院校都具有强大的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母体优秀的师资力量参与到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三是招聘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力量,独立学院属于高等学校的潜力股,能为年轻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加入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自有教师队伍,才能更稳定的开展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2]许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xx.

就业创业论文

高校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和课题要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建立示范促进机制,从而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谨予阐述,与同仁切磋。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温xx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xx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六个结合,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1660)。

作者简介:

尹良成(1966―),男,讲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刘贤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就业创业论文

音乐类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和创业的选择时往往会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来自于社会外部及自身内部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当前我国高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学现状紧密相连。

(一)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院系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教学而轻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重“技”轻“艺”。这种教学现状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音乐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这种教学理念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不少音乐类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多样的大学课程时往往有着“学好专业课就行”的意识,对于其他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课程兴趣不高、关注不够、参与不足。

(二)学生社会竞争能力差。社会竞争能力是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所必备的包括团队配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抗压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音乐类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经常不能令人满意。由于音乐类大学生大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个性和相对独立的个体意识与自我表现能力,因而在团队配合精神与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差,再加上音乐课程的专业授课大都是小班教学形式,学生相互间交流沟通机会较少,甚至与教师也缺乏合理的互动沟通,更不用提对学生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了。

(三)就业期望错位。很多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存在着“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准确,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存在着期望值错位的现象。有些学生专注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甚至“非编制不进”,因而高不成低不就,自己反而满腹牢骚。应该客观地看到,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事业单位在招聘普通文职人员时,音乐类的大学生本身并不具备什么优势。私营企业、私立学校乃至培训机构都需要大量的有专业技能的音乐类大学生,然而由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往往不加考虑就直接拒绝这些工作,宁愿待业也不愿意接受眼前现成的工作,因此加剧了音乐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推进音乐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对策

(一)结合社会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在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中需要将社会对于音乐类人才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对于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充分考虑进来,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音乐类大学生的课程内容设置,提高专业课程与社会就业岗位的匹配程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要特别重视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根据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结合社会需求的市场导向,进一步优化高校音乐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

(二)鼓励音乐类大学生自主创业。音乐类大学生有着活跃的思维和张扬的个性,这些特点在自主创业中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了一系列包括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在内的政策,因此要不断鼓励音乐类大学生在毕业后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实践表明,音乐类大学生在毕业后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开设艺术培训班、开办乐器行乃至演艺公司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所从事工作结合起来。随着当前家长对于孩子艺术技能的逐渐重视,音乐培训和乐器行的市场也渐趋好转,这就为音乐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

(三)提高学生的社会岗位适应能力。随着社会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数量渐趋饱和,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社会用人单位考量的主要标准,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音乐类大学生在处理问题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不足以满足要求,从根本上来说这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增加实践活动的学分和教学时间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业创业论文

目前国家的政策逐步调整,大学仍旧在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步增加,就20xx年而言,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人,可想而知,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么的严峻。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各种教育制度也在进行深化改革,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创业之路,但是前路迷茫,十分困难。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及时就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创业 对策

1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1.1 大学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走访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出路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也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调查显示,近年来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理想,大多数理工科毕业生选择去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的工作。相比而言,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甚理想,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多通过考试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

就专业而言,目前一些人才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医药和师范类等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对于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较少,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从地区来看,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人才较为饱和,就业竞争激烈,而中西部地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但是其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于是就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矛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从院校类别来看,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高达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机遇并存。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也不乏机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动力,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在努力扩大就业,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尽力完善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自动调节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加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职业培训计划和再就业培训计划,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调节供需矛盾。另外,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日益完善,国外先进技术、资本也在不断涌入,这也为增加工作岗位提供了可能。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开发程度在不断加深。将大学生安排到基层去工作,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他们的意志,近年来国家推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而且未来工作的力度将不断增大,这成为开发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措施。

1.2 大学生创业现状

目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也选择了创业,近五年来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20xx年约有21万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创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大多创业毕业生选择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开发app,开网店,做微商等都成为不少学生选择的职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开餐厅,开甜品店,农业院校的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业。

2 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成因

2.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下行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就业压力。近年来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加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家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外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裁员,至少开始调整和大幅压缩招聘进人计划。这使得本来严峻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以致带来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矛盾。

(2)高校扩招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的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许多人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找一个好工作才能算实现就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如果他们没上大学,就不会有那样高的预期,或许更能够从容地就业。此外,不少学校因教学资源不足,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各学科领域和专业之间很少发生联系,致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普遍过窄,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3)大学毕业生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就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或者说找不到期望值高的工作,然而毕业生只是拥有高学历,只有浅薄的课本知识,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或者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切都得重新学习,所以用人单位不会给毕业生支付很高的工资。低工资水平与高期望值的冲突,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2 大学生创业的原因

(1)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府扶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设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大学里开设了创业培训课程,加强了同学们的创业兴趣,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无息贷款。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2)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自身的学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少人开始认为自主创业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自己寻找项目,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开店当老板,这一观念的转变带动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多个行业注入了年轻的血液,极大地促进了多个行业的发展。

3 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在创业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减免措施,鼓励青年大学生创业。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拨发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创业培训,使得大学生拥有自主创业的能力,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贷款和资金上给予照顾,在税收方面也给予减免,同时政府还要加强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各种咨询服务机构的设立,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计划的可行性。此外,国家还要大力发展借贷业务向学生创业倾斜,大学生还可利用信用卡借贷来创业。

3.2 企业方面

在就业方面,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不能仅仅依靠学历就判定一个毕业生的能力,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真正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单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也要开展相应的工作培训,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的要领,尽早地投入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创业方面,一些成熟的企业要有责任担当意识,对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技术上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创业初期可能面临的困难,企业要勇于帮助大学生渡过难关,业务上加强与大学生创业公司的合作,帮助毕业大学生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使得有兴趣创业的同学可以先通过在创业基地的学习,增长知识,为今后的创业积累经验。

3.3 高校方面

在新形势下,为同学们营造创业的氛围,使得有志于创业的同学能够在一起学习交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创业指导,开展siyb创业培训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培训,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在课程设置上对创业班的同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都要涉及,同时对于毕业创业的同学,学校在技术和科研知识方面予以帮助,对于高校自行科研的项目,鼓励本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3.4 大学生自身方面

在就业方面,当代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社会,不断地充实自己,认真把握每次就业机会。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只有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自身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又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在创业方面,面对创业的千斤重担,要用正确的方法策略和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面对。面对缺乏启动资金问题,要学会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合法争取稳定的筹集资金、家庭资助、贷款等等。针对缺乏市场经营经验问题,要培养自身的激情和抱负,在实战中摒弃“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积累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所以大学生不要只看到他人成功的表象,不顾时间、地点的差异,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合理借鉴他人经验,只要努力向正确,方法合理,相信我们就会实现成功就业或创业的。

4 总结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必须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也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就业存在压力,创业存在机遇,一定要把握机遇,将压力化解为动力。相信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很好地解决目前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相信有更多的大学生会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题问答[z].20xx.

[2] 辜胜阻,肖鼎光,洪群联.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xx(1).

[3] 许明,肖强,韦鸿鹏.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4] 李岩,田泽.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与对策[j].职业时空,20xx(13).

就业创业论文

摘要: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育领域的共识,深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理念与实践,有层次性的提升教育内涵,构建适合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新型的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该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创业教育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创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个性化发展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当前的创业教育环境喜人,无论是从教育部门的鼓励,政府支持,社会各界的扶持,还是学校的重视,学生自己的本身的渴望或期待都十分的强,因此现阶段的创业教育环境十分的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首先,学生对于创业兴趣浓厚,渴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财富和地位,不可否认,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于创业仍处于感兴趣的阶段,总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创业的失败。其次,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创业条件,也就是,这部分学生有家庭创业的经验,自己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但是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和未来规划尚不成熟。最后,目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参与创业到创业成功之间的距离非常的大。可是国家严峻的就业环境有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中,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岗位,而学校也开始展开两条腿走路,不再片面强调就业率,而是就业与创业两手抓,将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转折点。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学校需要还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在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二、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当前采取的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多方协作的创业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本就是在市场环境分析、市场推广等各个方面较为突出的学生,因此学校要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从构建多方协作的他创业体系为核心,充分体系学校的桥梁作用,分析国家政策,政府扶持方针,引入企业驻校,发挥学校的优势,落实学生创业认识和专业培养的基础上,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期,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通过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逐步形成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促使市场专业学生能够在创业教育体系发挥专业优势,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价值。

(二)营造创业环境,培养创业意识

学校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借助多种途径,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从广播、小报、画廊等多种途径获得创业资讯,使创业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培养,当然这里的创业意识也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符合创业教育要求的,通过举办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能够在校园活动中感受到创业的魅力,既能够体验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又能够感受创业成功的喜悦。学校通过紧抓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加社会体验和创业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鼓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创业体验,以学校内外部环境和教师指导为基础,开展小型的创业尝试,从小处出发,培养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又可以依托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经验,走向网络创业的道路,通过探索不同的创业方式,让学生对于创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了解企业运作流程,不断提神自己的营销策划、组织管理等创业的必备素质。

(三)专业课渗透创业教育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与形式,创业模式与方法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个合理的规划,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性格、价值观、能力等各方面内容进行测试或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的发展设置最高理想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方式,来不断地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自己未来职业规划,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结合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链条,根据专业特点,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对就业和创业理论及实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将营销策划、管理学、广告实务等课程转化为体验式教学,借助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切实的掌握这些技能,从而为未来就业或创业实现基础累计。

(四)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实施,那么教师就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或引导学生走向更适合自己定位及未来发展的道路,根据分析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考察学生创业的可行性,通过思维训练和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适合什么类型的创业。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既能够实现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准确认识,又能够将创业教育延伸出去,让学生能够在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

三、总结

总之,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使之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同时,能够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选择更好的道路区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实现对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借助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积极推动我国全面创业的伟大计划,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梅瑞.新背景下中职创业教育的创新分析[j].科学与财富,20xx(03).

[2]李晓薇.陈刚.技术创新的草根文化基础[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xx(07).

[3]洪凌欣.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j].知识经济,20xx(15).

[4]孙燕群,刘伟.计算机史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xx(09).

就业创业论文

大学生有较高文化素质、较强领悟力,并且对创业有着很高的热情,同时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也已形成,这些都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所在。但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自身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环境。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兴起的,是与社会就业情况紧密相连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大报告从战略性高度肯定并宣扬了创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确定了我国今后就业工作的方向。自此,创业观念在我国开始兴起,改变着人们过去的就业观念,使得人们重新开始审视就业问题。这也是现代大学生们要面对的问题。作为年轻的一代,大学生们如何把握创业机遇,迎接挑战,清楚地分析自身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创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依赖性强。大学生自主创业从无到有无捷径可走,若想取得成功必须依靠外部因素。大多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相似,没有优越的家庭资源可以利用和依靠。一般创业都是从无到有,需要大学生创业者大量的智力、物力、财力、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无巧可取,无机可投。其次,期望值高成功率较低。大学生创业者勇敢的开拓精神,鼓舞他们描绘精彩的创业前景,对创业充满美好的期望,但是也要看清事实,由于大学生创业者存在许多先天劣势,导致创业成功率与期望值不相符,需要大学生正确对待创业的结果。号称日本“企业之神”的坪内寿夫的一句名言是大学生正确看待创业的诠释:“只要肯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人还没有去做,就说做不到,首先要除去这种心理。一旦努力作为,七成以上的成功率是跑不了的。”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最具潜力的群体。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成功的商人都是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崭露头角。虽然他们缺乏经验,但是他们更加具有开创精神,这是取得伟大成功的首要条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年龄和思维优势。年纪轻,精力旺盛,思维普遍活跃,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敢想敢干。

第二,家庭优势。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不会受到家庭事务羁绊,其创业易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第三,学习和文化优势。大学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对事物较有领悟力,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有些东西一点即通。

第四,能力优势。接受新鲜事物快,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it技术能力强,能够应用各种现代信息通道,为自身服务。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有自身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开展。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这些劣势是避免创业走向失败的首要条件。其劣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社会经验不足,盲目乐观。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的重要;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是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最大障碍。

其次,急于求成,眼高手低。大学生初出校门,市场观念和意识较为淡薄,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不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再次,信用危机。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俗语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同时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最后,心理脆弱。尚未形成独立的人格,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就放弃,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甚至毕业后有继续依赖父母过日子的想法,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鼓励、指导和促进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成为个人、家庭、学校和政府等各个方面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观念已经发生转变,自主创业的环境条件已经形成。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积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顺利开展,并设立相关机构予以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政策援助。尤其近几年,国家实施创新工程,把创业立为就业之本,把大学生创业立为国家就业战略工程。十七大期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了战略性的论述。20xx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后,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辽宁、吉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了类似的政策;后来又陆续出台了优惠贷款的政策,这些政策被概括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据介绍,对于申请创业的大学生,不但将免去其相关手续费用,而且相应的税款也将得到减免。个体工商户需缴纳所得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4项税费,在不同的省市,对于自主创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这些税费都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

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又一种就业方式后,各大新闻媒体在国家指导下对其进行多年的持续报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利与弊,并及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和形势进行分析,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特别是近几年,各新闻媒体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方式大密度的正面报道,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顺利开展。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积极推行以来,开展迅速,与其相关的体系也逐渐成形。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教育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作用。1998年10月,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后发表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提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牢牢抓住国际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机遇期,推动我国大学生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型,中国教育部于1999年1月13日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教育开始正式走入大学生课堂。目前,多数院校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部分院校教师还接受了创业教育技能培训,提升了院校创业教育能力。

大学生自主创业伊始就开始接受市场的检验。虽然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但仍然属于市场的一部分,能否成功终究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当前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前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事实证明多数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缺少对市场的客观分析。虽怀有满腔的创业热情,但这种热情存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在创业初期,因缺乏客观的市场分析和不明确的市场定位,使得他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是一蹶不振。同时已创业的团队间缺乏建立优势互补链接,忽视团队成员间的搭配、分工、知识技能互补,对团队的未来发展没有形成共识,这样团队就无法形成最大的合力,最终走向了失败。

在创业初期,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如何在创业初期做好创业融资,得到创业的第一桶金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关系,使得融资尤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中有50。12%因缺乏资金致使创业失败。据麦可思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是超过一半创业者的.启动资金来源,政府的任何资助只有1%,微不足道,甚至民间的风险投资都是政府资助的3倍。高校毕业生的家庭承担了创业初期所需资金投入的大部分,这对于家庭困难但有创业热情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大学生创业同许多其他创业者一样,在创业时遇到许多几乎无法独自解决的难题。如何获得技术支持,怎样依靠技术取得创业优势就是难题之一。大学生创业者从学生成长为创业者的过程,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尽管有许多优惠的创业政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但技术环境仍然不够理想。大学生创业者中拥有可以创业的技术的大学生只可能是少数。而对于多数学生,很难拥有可以创业的技术。技术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学生创业。通常,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国家、政府、院校机构获得免费创业技术;或是通过购买获得创业技术;或是通过技术投资获得技术支持。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者获得的免费创业技术竞争力较小,虽然易于初期创业,但受到的竞争力较大不易发展壮大;购买获得创业技术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原始创业资金有较高的要求,较其他创业因素而言,支付购买创业技术的资金将更多,增加了创业难度;吸引技术持有者参与创业,也是可行的途径,但由于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少、企业运营网单一、承担风险能力小,较难获得技术持有者的青睐。怎样改变这种劣势,为大学生创业者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是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又一关键环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而创业是就业之本、发展之基,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已基本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要将影响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最小化,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和合理的利用外部环境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形成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促进创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