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致卢梭的读后感(汇总19篇)

小编: 笔砚

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次对话,是对作品的进一步思考和延伸。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一起阅读和分享自己的感想。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在这本简短的忏悔录中,列夫托尔斯泰勇敢地坦白了他现在认为自己过去做过的无意义的蠢事。他一方面否定自己和周围人空虚的生活,一方面又试图通过理性推断获得生命的真谛,结果却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用文中的话说,他就像一个吊在深井中的人,外面是猛兽,下面是恶龙,而暂时支撑他的藤条,随时都有可能被老鼠啃断。

我在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不得不佩服托尔斯泰的勇气。在他当时那种“功成名就”的状态下,还能如此冷静、理性地剖析自己,并且全盘托出,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另外,我也折服于托尔斯泰的逻辑思考能力。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确应该是“文理”皆通的。

但是,我不同意托尔斯泰关于生命无意义的分析。我不认为人终究要死去是虚无生命的证明,恰恰相反,正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赋予它更大的价值。我同意乔布斯和钱穆的观点,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增加后来人的选择性。

后来托尔斯泰想通了又投向“不理性”的宗教,在我看来很难理解。但是,旁观一位智者严密地审视自己、艰难地做出改变,亦给人启迪。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零星的斑驳记忆中,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静静伫立。身形算不上挺拔,只是那因极力隐忍而不断颤抖的身躯醒目得突兀。他蓦然转身,不是意料中愤怒的脸庞,竟是平静木讷表情下包裹着的一张堪称儒雅俊秀的脸。莫名的压迫感无形的凝聚,席卷而来。对了,是那样一双眼睛,狼般桀骜不驯,鹰般犀利深邃,掩映着冲天怒火,让我无所遁形。我感受到了那样一种姿态:“睥睨天下,冷眼看世人。”他是思想的先哲,所以必定有无数苦难加诸于身;他看似卑微,却目空一切。

我通过《忏悔录》这部自传式著作来了解卢梭其人。如同许多生不逢时的文人一样,他也是被半推半就才踏上文学这条道路,好比迷途的羔羊被狼群追赶着奔向草原。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有钟表匠学徒、翻译、音乐家、外交大使、家庭教师……,却鲜少有能做的好且长久的;时势所逼,他曾改投过新教;也干过一些不光彩的勾当,还有过穷困潦倒,上顿不接下顿的时期。总之,再不幸的人都比他幸运得多。早期,他看似有一点自我放逐,随波逐流的意味。但我想,那是世人读不懂他内心的缘故。纵然他有百般挣扎,失意堕落过,可一颗坚定的心一直死守得牢牢的,不为外界驱使。

在朋友眼中,他懦弱、卑微、不善言辞,可他的内心却是一块沃土,像掺杂了各类营养的蔬菜粥,一股脑儿将营养补齐,细腻多情,见微知著。最初,我怀着膜拜的心情来读这部小说,心想着这必是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读完后才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有多肤浅,膜拜感随之荡然无存。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大人物怎样通过运筹帷幄,巧言令色而最终攀上高峰,却是一个小人物如何不堪忍受屈辱、压迫,引发了思想的顿悟后经由不懈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可怜的卢梭,他的呐喊声消散在这无声无息的世界,倒像是自言自语的呢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来也是大势所趋。

我很难不去相信他所有的言论,一如我相信一切的真理。卢梭构筑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我: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只东拼西凑地学了些零散的知识。父亲早期的自由式启蒙教育和女教师朗贝尔西埃小姐的调教多少起到些作用。至于音乐方面,正是他感兴趣的,所以,尽管他本人愚钝且乐感很差,还是依靠各种自学方式成功摸索到一些门道,逐步渐臻佳境。当然,期间他吃过不少苦,无数的嘲讽和讥笑他都毫不在乎,只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就是这么固执,带着傻气,谁还能说他不可爱呢?我也说过,卢梭是一路摸爬滚打才逐渐走出阴霾,人生稍有起色的,可命运的毒瘤偏不肯放过这苦命的人,炼狱的淬火越烧越旺。于是,灾难还在延续,伴随这种近乎毁灭性的厄运,他没有一刻是安生的。

你有想过众叛亲离是怎样一种悲戚么?在《爱弥儿》一书出版后,卢梭深切体会到了。他厌恶并憎恨那些为善虚假的嘴脸,而上流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他越发不安,感到与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空气浑浊得有如毒雾,呼吸间有种快窒息的错觉。好不容易决定隐居,远离纷争,做一头离群索居的狼。

可命中注定,没有人会遂其心愿。

朋友们希望他按照他们的指示过活,便费尽心机逼他离开退隐庐重返巴黎,美其名曰关爱照拂他,殊不知一场滔天的阴谋正在酝酿。含沙射影的谩骂性文章层出不穷,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显而易见地,当时的智者大都见鬼去了。各种诋毁和人身攻击都使可怜的卢梭心力交瘁,他的身体也自此每况愈下。那一切,足以毁了一个内心正直的人的一生。

在种种侮辱和打击下,来自政府的追缉反倒使他的心境愈益清明。他深信正义终将为他平反,而那些设置阴谋,心思歹毒的家伙终有报应。《忏悔录》的创作便是在逃亡之路上完成的。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洋洋洒洒百万字,回顾其生平。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值得回忆,但是,我觉得,只要我写的时候坦率真诚,这回忆录就能变得有趣。所以,我决心以一种没有模式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举世无双的作品,以使人们至少有这么一次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多么公正,耿直而又可敬的诚实态度啊!

对于他,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情溢于言表。他是一个伟人无疑,是思想的先哲,敢于同社会的不公正叫板,并且始终有一颗正直的心。另一方面,他又极其普通,有自私、贪婪的一面,曾因难以抑制的情感和性欲而与有夫之妇有染,为她们的高雅和美貌所倾倒。此外,他还偷过东西,做过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丢下重病的朋友独自旅行。更恶劣的是,与戴莱丝同生的5个孩子他都送去了孤儿院,随意得仿佛那是吃剩的骨头,扔了就完事。这些做法固然可恨,但也可敬。

卢梭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忏悔录》中有记录:“我本可以完全投向最赚钱的工作,用我的笔,不是去抄乐谱,而是去写作,按照我已有的,并自觉有能力维持下去的那种势头,会让我过上一种富裕,甚至奢华的生活,只要我稍许愿意把作家的手腕同出好书的努力结合起来就行。但我感到,为了吃饭而写作,很快就会窒息我的天赋,我的才气不在笔端而在心间,完全是一种高瞻而豪迈的思维方式产生的,也只有这种思维方式才能使我的才气永不枯竭。一支唯利是图的笔写不出有力的,伟大的东西。需求和贪婪也许会使我写得快点,却不会使我写得好些。我始终觉得,作家只有在不是一种职业时,它的地位才显赫可敬。”多么可贵的信条,多么豁达的心境。因为这段文字,我才真正有了一丝膜拜的感觉,就像膜拜日出东升、海天相接、昼夜更迭、四季变幻、云卷云舒,自然而又神圣。心被一下下撞击,比看完一场恐怖电影还要刺激、兴奋。

另有一点,值得一提,卢梭的金钱名利欲是非常淡泊的。即使身上一个子儿也不剩的时候,他也能安然坐在小酒馆中大快朵颐;他可以徒步旅行,没钱的话就随意找个公园的长凳或到桥底下,照样睡得香甜,食不果腹也不打紧。后来名气大了,作品相继出版,入不敷出时也没想要以名声和作品来获得额外的经济补贴。多么高尚而值得称颂的品德啊!即便是身处最绝望死寂的暗夜,他自身散发出的光芒将使任何一个人自惭形秽。

每一个伟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思想透彻,意志坚定,孤独是他们的必修课。称之苦行僧一点也不为过。看!那悬崖边的凌霄花,一低头就是万丈深渊,它们誓不因此退缩、怯懦,只依旧挺着高昂的头颅,睥睨尘世。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大学时就已经拜读过卢梭的《爱弥尔》,又一次拜读这本名着,是在这个寒假,多了许多不同的。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这句话我很赞同。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现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着孩子们的玩耍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爱弥儿》认为人生来软弱愚昧,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和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我们。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育不同而互相冲突的话,那么对他的教育就不好;如果三种教育都趋向于同一个目的的话,那么他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卢梭说“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实上,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这种想法时时提醒我们注意,我是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起篇语:仁慈的主啊,有谁能知道,在这样一个貌似庄严的题目下,掩藏着是似乎如此荒诞不经的话题。

本为了追索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去了解了大思想家卢梭,在读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后,始知卢梭是现代西方民主思想的缔造者,而由此续读《忏悔录》,可竟然就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

如果要以此来写一篇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论文,岂不是也要推导出此成果。以泪洗面,继而泣血。

请先让神来扁斥我吧!请接受我的忏悔吧!我心方得稍安。

(说到这儿,这就有点儿象某些教徒,每天做了坏事儿后找神父去忏悔,换得内心安定,忏悔完了后又接着做坏事。)。

痛悔久久之后,偶才终得淡定,于是便有了下以下文字。

特别提示:以下文字与胸有关,而且是女人的胸,如果您有道德洁癖,请您绕道而行: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对女人的胸十分迷恋。

他在自己的《忏悔录》中表明了对胸部有缺陷的女性--埃皮奈夫人始终毫无兴趣。他说:“她很瘦,脸色很苍白,胸部一平如掌。单是这一个缺陷就使我凉了半截;我的心灵和我的感官是从来都不晓得把一个没有乳峰的女人看作一个女人的”。他向来觉得徐丽埃坦是一个“最美妙的人儿”;但是当他发现她有一只奶头是瘪的时,他立刻改变了看法:“最美妙的人儿”一下子转而变成了“一个畸形的怪物,只是大自然的次品”。

在卢梭看来,女性胸部的美对于女性自身的完美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胸部的美,就如同画龙未曾点睛,一个女人,就没有了女人的的鲜活和味道。

正在对卢梭的这一思想如醍醐灌顶之时。

又见搜狐网站有如下一条,说是美国著名调查机构pew在一个“胸围与幸福指数”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女性胸围a杯的离婚率为37%,胸围b杯的离婚率为16.3%,胸围c杯的离婚率为4%,而胸围达d杯的女性离婚率1%都不到。

话外音:怪不得《让子弹飞》的女主角赵铭,成为多少男人的梦中情人,导致多少家庭不和,就因为赵铭的是f杯。

而又更据说马云在看到这条信息后,如获至宝,立即调查了淘宝网各种罩杯的销售量,而后以pew的离婚率为关键指数,辅以多种经济数学模型,迅速推演出离婚、再婚对于新房购买、装修、大宗电器采购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最后逐渐扩展出一份沉甸甸的报告--《淘宝宏观经济前瞻》,真真堪称为:中国最“胸”狠的宏观经济预测报告!

此报告一出。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浮云!再也不敢当号称为经济动向的晴雨表。

马云的研究成果尚不细表,话题已经跑得远啦。

且说就是偶等小民,竟然也由此突然一拍大腿,灵光乍现,茅塞顿开,(顺便提醒一下,偶的这等智慧,往往就是存储于大腿之中,所以偶尔痴人疯语,偏差事实,可以不予理会,当然这是后话)。

偶生生于马云的经济学干扰中,得出一条已被困惑许久的“男女异性交往,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一命题的真正结论,偶终于在伟大的民主思想家卢梭的醒示下,得出了答案。

先感激,后涕零,礼数是一定得有的'。

那就是。

且容我清清嗓子。

娓娓道来。

原来,男女异性交往,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友谊,以及友谊的程度,是和胸的大小相关的!

胸大的女人,别指望有什么真正的异性友谊!

胸小点的女人,可能就存在有些暖昧的状态,似是而非。

胸平的女人,那恭喜你们,你们是真正的友谊了。

此结论一出。

李银河浮云!只好提前内退,告老还乡,回家种红薯!

偶的这一结论,就如同拨开云雾始见天,为多少困惑的男女,指明了方向,而且这个指数,清晰明了,简单易行,来不得半点含糊,掌握在如法王路易十五一般的眼中。

沾沾自喜中啊!一个伟大的结论产生了!一篇全新的博文诞生了!

可是,怎么就有点不适的感觉了尼?偶看了一下夹在腋下的体温计,啊呀!三十七度了啊!偶撤!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偶挣扎着悠悠的叹了口气,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芸倒众生的话:“虽然做女人挺好的,而且挺好的女人,你无法一手掌握,但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注:偶的结论,仅供参考,请勿对号入座,如有偏差,实属正常,理论从来都是脱离实践的。

偶气着人,也是不会负责任的。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自从在图书馆看见《忏悔录》这一本书后,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能够把自己赤裸地站在世人面前,向众人忏悔,把自己的过错与私隐坦诚地公布于众,任凭世人评判,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做后盾的。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并不是感到很有兴趣,但由于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很吸引我,所以坚持了继续往下读。一至四章主要讲述的是卢梭年轻时的经历,大概是20岁前。读完之后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年少是真的是什么也不懂。自以为是的认识这个世界,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理解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自以为是的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看了他的青少年以后,再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真的就是那么点事。当时觉得自己脑子里面什么都有,手下似乎还忙的不亦乐乎,现在回想,真的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好像虚度了20年的光阴一样。

卢梭的一生都是那么的曲折动人,从一出生,母亲的离世到父亲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他的人生都是被考验着。十几岁的卢梭从此开始了他流浪的人生,先是给人做学徒,做到一半就离家出走,然后还在基督教会里学习和被迫改变信仰,遭遇同性恋,爱上一个老女人,喜欢受虐,继续流浪,到处徒步旅行,学习音乐和药学。他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一生展现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总是包容着自己,所以往往忽略了正确地评价自己。

看完卢梭的作品后,我不得不好好地反省,我的20年到底都在干了些什么呢?一个人的人生只不过是匆匆的几十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有空白,我们应该尽情地挥霍我们的青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也能为以后留下些什么。

拥抱痛苦读后感,卢梭拥抱痛苦读后感

“痛苦的成因”是法国文学巨星卢梭的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卢梭从一个平民到一个著名的作家,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他悲惨的晚年逃亡生涯,更使他比任何人都理解了什么叫痛苦。

文章开篇就写到,我们不可能知到绝对幸福或绝对的痛苦是什么样子的,它在人生中全部都混杂在一起了……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谁感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我们都能感到的一大人生无奈。

接下来,他又精辟地总结到: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我第一次拜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被一些锁事纠缠,内心非常痛苦,无以排遣,是标题吸引了我。当我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几天来萦绕在心头的苦闷竟奇迹般地少了十之八九,从那以后,每当心里有了苦有了痛,就自觉不自觉地读一遍《痛苦的成因》,我把它当成了“去痛片”。

一种药经常吃,体内会产生抗体,其结果是药效越来越不明显,而付作用却逐渐显现出来。因为卢梭在文章中告诫我们: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内,就不会有痛苦……在文章结尾处他又写到: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不常常想到痛苦,不瞻前顾后,他就不会感觉到什么痛苦。

卢梭,这个葬在法国巴黎伟人公墓的平民作家,他用一生的痛苦经历,找到了痛苦产生的原因,却怎么也找不到解决痛苦的办法,这正象一个高明的医生,一下子就诊断出病人得了癌症,却没有医治的办法,于是,告诉他的病人:别去想它了,就当没这回事,想吃啥就吃点啥。怎样解决我们遇到的痛苦呢?我觉得关键是如何看待痛苦,这有些象我们生活中的咖啡、茶叶一样,不爱喝的人说它苦,爱喝的人说它香。卢梭在他那历史特定的条件下,加上他自身的经历,在看待痛苦、解决痛苦的问题上,显示出一个伟人的无奈。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痛苦看成动力,看成财富,甚至视痛苦为快乐,那么情形就全变了。

痛苦到底是什么?

卢梭认为痛苦是超越了能力的追求,而我觉得,痛若是快乐之父,就象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

痛苦在哪里?痛苦在生命里,在生命的每一天里,在生命的每一个追求里,没有了痛苦也就没有了生命。

不是吗?

人类正是在痛苦的追求中发展的,原始人谁能想到有一天,他的同类真的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痛苦是一种动力,它逼着我们去寻找解决痛苦的办法。

人人都有过牙痛的经历,当我们牙痛的时候就发誓一定要拨了它,可到了医院牙医告诉我们“牙痛的时候不能拨,等炎症消失再来拨。但炎症消失后,牙也不痛了,既然不痛,谁还去拨它。于是,拨牙的誓言要等到下一次牙痛再说了。这正象前几天听人讲的“青蛙效应”,说是把一只青蛙放到滚开的油锅里,青蛙一下子跳出去,接着,又把另一只青蛙放到装着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加热,当水温渐渐热起来时,青蛙也试着跳几次,却没成功,结果,第一只青蛙活了下来,第二只青蛙死掉了。所以说,痛苦是一种动力,痛苦越大,动力也就越大。

痛苦是一种财富,卢梭之所以成为那个时代的伟人,这和他的痛苦经历是分不开的,痛苦是卢梭作品的原料库。我国当代作家张贤亮,也一再表明:他的十几年劳改生活,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财富。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又盲又聋,一生在黑暗、无声的痛苦里,却写出了震聋发聩的作品“给我三天视力”。

痛苦是一把双刃剑,你把握了它,战胜了它,它就是你的财富;它压倒了你,征服了你,就是你灭亡的开始。

痛苦是一种财富,但前提是你如何看待它,如何把握它。

痛苦是快乐之父。世界上任何一件快乐的事、幸福的事,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痛苦积淀了快乐,痛苦孕育了快乐。

中唐著名诗人张继,就是十年寒窗、金榜无名,回乡路上夜泊枫桥,痛苦不堪,彻夜无眠,于是,留下了千古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千年过去了,当时金榜题名之人已无法考证,无人知晓,但落第才子张继的诗篇却被人们千古传诵。

韩信如果没有受辱胯下之痛苦,不会成为威名远播的将军;勾践如果没有亡国之痛苦,也不会卧薪尝胆,以报前仇。孟子早就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离不开痛苦,所以有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一个民族离不开痛苦,所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必将成为一个强盛的民族。

高尔基在“海燕”一文中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暴风雨是什么?是弱者的痛苦,也是强者的快乐!

为了明天的快乐,那么快去拥抱今天的痛苦。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字

真的,我很喜欢卢梭的作品,很早就读过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他的《社会契约论》,他的《新爱洛伊丝》,他的《爱弥儿》,他的《忏悔录》。

最近,我又翻阅了《忏悔录》,再一次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深的激动之中。卢梭,这位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在这部受人敬仰的自传里,记载了自己从出生到一七六五年被迫离开圣彼得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

《忏悔录》里充满了激烈的冲突:有阶级的冲突,有人性的冲突,有思想的冲突,还有卢梭和社会的冲突。《忏悔录》是卢梭人生观的自白,是他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性论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它和他前期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教育小说《爱弥儿》一样,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宣言书。

在五十岁时,曾有人建议卢梭写一部自传,他没有动笔。他是一个出生于日内瓦钟表匠家庭的平民孩子,自幼丧母,从小寄人篱下,十四岁外出谋生,当过学徒,曾有一段时间衣食无着,一天到晚过着流浪汉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他广泛地接触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再通过自学,成为一个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知识界巨子,名声传遍整个法国,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资格写下自己走过的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可是他没有写也不想写。他认为写自传难免要牵扯到还健在的一些人,他不愿为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七六二年,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出版,惊慌了封建贵族阶级。他们下令焚烧《爱弥儿》,并要求逮捕作者。卢梭不得不逃到瑞士而后又逃到莫蒂亚。教会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又流亡到圣彼得岛。不久出现了一本攻击他个人生活和人品的小册子《公民们的情感》。这本小册子是伏尔泰写的,伏尔泰曾和他一样,都是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曾在同一战壕里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摇旗呐喊助威。这使得卢梭尤为痛心,他的精神几乎失常。因此他要站出来为自己辩护,于是他怀着悲愤而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血和泪的《忏悔录》。这部自传名为“忏悔”实是“控诉”。它是作者为自己的存在而辩护的一部充满悲情的作品!他愤怒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强权即真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这是一部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

卢梭是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出现在《忏悔录》里的。他是一个钟表匠的儿子,身上本身带着下层的尘土和气味。因为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他的苦难和不幸使他有机会接触了社会下层的平民,所以,在他的《忏悔录》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民的世界。

这是一群多么可敬可爱又可亲的平民!这些平民虽生活在十八世纪法国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品德氷平都值得尊重和颂扬。他们有自然淳朴的人性,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出色的聪明才智,有健康的生活情趣。他挖掘出这些平民世界里最美好的东西。譬如,作者写到他的姑姑,她是多么富有柔情:“姑姑为人好说好笑,很温柔,容貌也可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的神情、目光和姿态,如今还都历历在目。”作者写到一个冒着被税吏发现后就会被逼得破产的拿出丰盛食物款待他的农民:有一次,卢梭去观看一个地方,特意离开原路,结果迷了路。走了几个小时,疲乏已极又饿又渴,于是走进一户农家。那个农民家里很简朴。他请那位农民按价计算给他一顿饭。这位农民拿来了仅有的面包和牛奶给他吃,这点东西对饥饿的卢梭来说还远远不够,在确信卢梭是一个诚实的人后,这位农民从小地窖里拿来一块上等纯小麦面包,一块虽已切过但却非常诱人的火腿,还有一瓶葡萄酒。等卢梭吃完了付钱时,农民战战惶惶地告诉他不要钱,并说不能让税吏知道,否则要倾家荡产的。从这个农民身上,卢梭不仅看到了平民的好客和慷慨,还看到了处于底层的不幸和胆战心惊的生活。还有,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多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然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的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但人格高尚而且还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平民乐师麦特尔和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巴克勒;女仆玛丽永……这些人的身上无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辉。难怪作者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由此可见,卢梭心中对平民的思想感情不是装腔作势表现出来的,而是他遇见了太多后自然而然的流露。法国人圣·勃夫说:“没有一个作家像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这么卓越不凡。”

如果说卢梭对平民的感情可以在他对平民阶层的叙述描写中观其一斑,那么,卢梭对自己作为平民而感到骄傲的感情则表现在他对自己的描述中。

卢梭在《忏悔录》中,很自豪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平民。他把自己的“真实面目赤祼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只有我是这样的人,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万能的上帝啊……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就是卢梭作为平民最大的自信!写《忏悔录》前,多少人骂他为“疯子”、“野人”,但他深信自己的灵魂比他们高贵。他敢于公开表示对下层人民的深情,而在当时教会统治一切的时候,谁有胆量敢这样做呢?在《爱弥儿》中,他提出培养自然人,进行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在这里面渗透着他平民性的深度思考和深刻思想。借对爱弥儿的教育揭穿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腐朽,借对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提出了对女子教育的改革,倡导教育必须重视感情顺其自然。拉马丁说:“卢梭是法国的第一位情感作家。”这种情感不但体现在他不以自己出身布衣而感到卑贱,体现在他对底层的平民有一颗多情的心,更体现在他对孩子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中。他认为培养的人就应该正直善良多情,虽然他的多情招致了他一生的不幸,几乎摧毁了他的人生。他厌恶宫廷厌恶野心厌恶虚伪。他不惜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机遇的古丰伯爵。“我毫不惋惜地抛弃了我的保护人,还有我的教师我的学业我的前途;我也不再等待那几乎是已经很有把握的幸福的到来,便开始了一个真正流浪者的生活。”可以说,他视官场为粪土,因为这里面充塞着肮脏的交易,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他宁可流浪也要远离那种寡廉鲜耻耽于肉欲的享乐生活。

因为卢梭是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所以他习惯了贫穷的生活。他崇尚的是精神世界的富有,因此他对读书“有一种罕见的兴趣”,“我除了读书之外,什么都不想干”。从童年起,他就阅读了大量书籍。他寄居在华伦夫人的家里后,更是获得了良好的自学条件。长期的博览群书唤起了他高尚的情感,形成了他高出上层阶级的思想境界,同时也为他倡导自由平等的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他创造了作为杰出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至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都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这就是他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的伟大贡献!

卢梭生活在充满虚荣和奢侈的社会环境中,却保持了一种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宫廷演出他的歌舞剧《乡村卜师》时邀他出席,他故意不修边幅以示怠慢,显示清高,表示与众不同。国王要亲自接见并赐给他年金,他为了“以后敢于讲人格独立主张公道的话”而拒绝。

卢梭崇尚个性自由反对奴役。在《爱弥儿》中,他塑造了一个崇尚理性、独立思考、决不盲从、具有民主思想、对普通人富有同情心的青年爱弥儿形象。主人公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在生活中,爱弥儿保持着健康美好的情趣,喜欢大自然的豁达,喜欢田野的清静,向往农村的淳朴,享受花草遍地色彩斑斓,享受夜莺啼春百鸟合鸣。

孟德斯鸿出身于贵族世家,他很富裕,一生过着安适的日子,他的出身和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世界观的保守。伏尔泰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不为衣食所愁,最初受到的教育也是贵族教育。狄德罗虽然也经受过贫困的生活,但他从未像卢梭一样饱经磨难。卢梭的生活经历注定了他对不平等的社会充满愤恨。从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始,到《新爱洛绮丝》,到《爱弥儿》,再到《忏悔录》,无不充溢着对贵族阶级的反抗精神。

在《忏悔录》里,我们不但看到了众多的平民形象,而且看到了作者自己怎样从一个平民成长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不难理解,卢梭的平民思想感情是他人生经历的必然结果。所以,他跟十八世纪同样是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伏尓泰与狄德罗比起来,更具平民性。正因为更富平民性,卢梭在他的《忏悔录》里也不隐瞒自己的恶习和有时表现出来的市井无赖的习气。他对自己的否定和暴露恰恰证明了他的平民性。在他之前或之后,哪一个贵族思想家和文学家坦露过自己的心迹?他的否定之否定,更是体现了他的平民性思想的伟大。

卢梭作为一个伟大的平民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作品中强烈的追求个性解放,他对感情的细腻描写和重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对劳动人民深刻的同情,使他既成为法国十八世纪最具平民性的哲学家,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一一浪漫主义文学。德国伟大作家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二百多年过去了,历史烟尘滚滚,却遮掩不了《忏悔录》中闪烁的平民性思想。

这,就是我在《忏悔录》里有关平民性方面思考的一点收获。

这,也是我在《忏悔录》里舀的一瓢水,与大家分享。(陈阵)。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既然我所见的人都是善良的榜样,而我周围的人又都是最好的人物,我怎能变坏了呢?”

对音乐的癖好是源于他的姑姑。在音乐中他寻找到了入世后的最初的感情。“这样,我就开始养成或表现出一种高傲而又温柔的心灵,一种优柔怯懦却又不受约束的性格,这种性格永远摇摆于软弱与勇敢,犹豫与坚定之间,最后是我自身充满了矛盾,最后是节制与享受、欢乐与谨慎哪一种都没有得到。”靠,怎么发现我正陷入这种矛盾之中,幸运的是,我不是他这样的伟人,偶尔自扰之,没人会难为你。

卢梭啊,他的父亲和一个上尉发生了矛盾。他父亲正直而坚强的性格使他在那个社会只有离开日内瓦。随后,卢梭开始了他在舅舅家的寄宿生活。两年的乡村生活,“把我的罗马人的严峻性格减弱了一些,恢复了童年的稚气”,我现在还是很幼稚啊,想来,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后,我的确进步了,感觉这个世界越来越唯物了。

“这种淳朴的农村生活给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谊。”他和他的表兄相处的很亲密,而且他们之间的友谊可以作为一个典范。在卢梭开来,他对他表兄的感情超过了对他哥哥的感情(是的,卢梭还有一个哥哥)。到这里,卢梭除了身体上瘦弱一些以外,其他的都还算完美。有一对恩爱的父母并且是爱情的典范,还获得了真挚的亲情和友谊。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卢梭,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新爱洛伊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自传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在书中称:“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和罪过,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是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卢梭实践了他自己的这一诺言,他在《忏悔录》中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他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他大胆地把自己不能见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他承认自己在这种活那种情况下产生过一些卑劣的念头,甚至有过下流的行径。他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应该承认,《忏悔录》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这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卢梭这个钟表匠的儿子,从民主政体的日内瓦走到封建专制主义之都巴黎,从下层人民中走进了法兰西思想界,像他这样一个身上带着尘土、经常衣食无着的流浪汉,和整个贵族上流社会当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像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只是在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之后,才逐渐脱掉听差的号衣,成了音乐教师、秘书、职业作家,这就使他有条件把这个阶层的情绪、愿望和精神带进十八世纪的文学之中。

由于作者的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使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等。在《忏悔录》中,他所注重的是平民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对人物的形貌描写是很不充分的,但却足以使读者了解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在他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是这样总结的:“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曝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把人看做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则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因此,感情的真挚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来就是人类本性纯朴自然的表现了。

卢梭无疑是十八世纪中把个性解放的号角吹得最响的一个思想家,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于所有的这一切,他的这部自传自然也就成为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了。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透过对自我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我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我“与众不一样”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我所特有的道路,他务必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忏悔录》被誉为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另外两个来自卢梭和圣奥古斯丁),是俄罗斯文学巨子托尔斯泰的一次精神探索之旅,他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名著而闻名。

书中还简要总结了历代圣贤对人生奥秘的总结,引用了苏格拉底、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罗门《圣经传道书》、释迦摩尼的大篇幅原作。

简而言之,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他的厌倦了肉体感官的束缚,把死亡看作是一个解放的机会,一个与圣贤交流的机会;所罗门的传道书认为一切都是虚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佛祖在菩提树下领悟生命,得出的结论是人必须摆脱各种外在的诱惑,看透自己,才能摆脱生与死的轮回;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消失了,其他一切都是虚无。

作者对自己的青年和成年经历有着深刻的自我批判态度。毫无疑问,他经历过一些忘乎所以的日子,但他仍然同意,他必须在出生之前进入这个世界,他必须有这样的经历,以获得对生活的最终深刻理解。

作者的结论是理性不能理解无限,不能否定生命。只有信仰才能赋予生命意义;然而,信仰不是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只有人民把握生活的真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同样真诚地披露自我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是卢梭先生最激励我的一段话,他直接写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内心世界,我们能够看到当时那个时代真正的他还有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民所有的压力。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我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由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我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诬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此刻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我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我“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我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我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持续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那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述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向持续着完美的记忆。

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方,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方,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

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这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能够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我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我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向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之后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取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感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带给“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我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我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我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构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齐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感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个性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应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就应包含着人类一切完美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持续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感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这本书看完,其中由于课程和时间的原因,间隔的时间比较多,所以现在只能模糊的记得大概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这本书是卢梭自身经历的一种回顾,类似于一种自述,讲述了卢梭从小到大一生的经历。卢梭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家庭,母亲因为他的出生而死亡,在他年幼时父亲也因为与人发生争执离开了日内瓦,后来跟着他的姑母(舅母)生活,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他学过雕刻,在宫廷当过差(为国王进行土地登记工作),当过音乐家庭教师,写过剧本,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见解,也是一个作家和教育家,有诸多情史,在上流社会之间游走,有过辉煌多金的时刻,也睡过公园的长板,朋友众多。

以前读《社会契约论》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一个绝对的自由主义者,主张一种平等的自由。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深切的感受到这种思想。当他学雕刻觉得不适合自己时,会选择毅然地离开出去流浪;当他在宫廷当差时,认为这种工作过于呆板束缚了自己的自由,就辞掉这份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曲;当他的曲子获得国王的赞赏邀请他到宫廷就职时,他选择了拒绝。这种对自己的向往已经融入他的骨子里,成为他的一种品格,就算明天吃不上饭,没有睡觉的地方,他依旧会选择去远方。

在我看来,这种理想主义者是很值得敬佩的,至少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去践行自己的想法,会迫于生活的无奈不得不做一些事。想到一句话,每个女生心里都住着一个三毛,渴望独立与自由,但现实世界中的三毛太少,所以她制存在于大多数女性的心里。同时我感叹于卢梭的才华,在音乐、哲学、教育方面都有研究,并非现在的“术业有专攻”,而是在各方面都要涉及。

其次,作为一本自述,他并非只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揭露了自身以及人性的特点。他与很多夫人产生过暧昧,毫无掩饰的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意,曾经同华伦夫人同居,依靠华伦夫人才能活下去。她与戴莱斯交往时,与妓女在一起过,当戴莱斯怀孕后,与其他女子暧昧不断,将自己的子女抛弃,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抚养他们长大,孤儿院能给与他们更好的教育,他也会嫉妒,也会有贪婪。这些对于自身阴暗面的记录,是我所感叹的。人们可能会反思自己一生的行为,但很少有人能将自己的这些方面描写的如此详细并让世界所知,因为人本性就是青睐于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隐藏缺点,从而受到别人的喜爱与尊重。至少现在的我是万万做不到的。

看完这本书,对卢梭的了解进了一步,心里想法很多却无从下笔,阅读总结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自己能够抽出时间再阅读这本书,有进一步的感触,也希望下周的读书笔记提升记录价值。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我从不打算也不愿意看一本很厚的书,即便这个作者或者主人公多么吸引我兴趣。我买了很多书,一直都堆在书架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就被我弃置一旁,独自安静的呼吸着,并且不断被新的尘埃或阳光覆盖。然而某天周末,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闲着无事,重新站在书架前,迫于一些奇怪的念头,我拿出了一些很小的就喜欢的书,这其中就有一本卢梭的《忏悔录》。

我最喜欢卢梭的原因,莫过于他敢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从不刻意隐瞒或回避自己身上的恶跟缺点。在他的思想里,人都是具有自己本性的,他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他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折磨,他深信这一个创举将会把人的思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让我们从新审视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从而改变自己,是自己更加优秀。

读完这本书,感动之余,我想如果我们不结合自己的那些不敢外泄的秘密来理解卢梭那种敢于承认的勇气,是决不会看懂的。有人批评卢梭是一个极其神经质的人,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是一个思想不切实际的、糊涂的思想家。但就是这样一个神经质的人创造的财富和所闪现思想火花,却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它让我想起了许多过去已经忘却的人和事,正如此文中的一句话:可能当时我们并不会为了自己做下的卑鄙之事而感到痛苦,我们会说服自己的良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终将会让我们的内心饱受煎熬。也许我们不敢承认自己的罪恶,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拥有一片光明,用善和爱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灵去给予别人更多的温暖,我想这个世界就会充满阳光。

你如果想了解他那些不幸的岁月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那就从这本掺合着心酸的书开始吧。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大学时就已经拜读过卢梭的《爱弥尔》,又一次拜读这本名着,是在这个寒假,多了许多不同的心得体会。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这句话我很赞同。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现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着孩子们的玩耍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爱弥儿》认为人生来软弱愚昧,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和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我们。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育不同而互相冲突的话,那么对他的教育就不好;如果三种教育都趋向于同一个目的的话,那么他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卢梭说“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实上,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这种想法时时提醒我们注意,我是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卢梭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首先,我认认真真把这本晦涩的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有的地方甚至反复读了好几遍,尽管这个过程对于我而言十分的艰苦,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坚持把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艰涩难懂。

这本书大概就是想通过一大堆冗长的论述来说明作者的一个观点,也就是:人生而自由,由于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通过订立一种契约,来建立一种作者称之为主权体的东西,建立主权体,又是为了维护主权体内内每个人民(主要指原来签订契约让渡自己的一些权力的那些人。)的人身和财产等方面的利益,但是如果国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也就是原来契约中说要维护权力让读者利益的这一要求.),甚至是与这一要求相违背,那么,契约就失效,人民有权通过推翻国家来收回自己原来让渡的权力(作者认为,契约一失效,人们就立马恢复到了原来的自由状态,因为人生而自由)。这就是书里面大概想说的观点。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引用了不少的西方历史史实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作品。然而,一方面,我对于西方的历史,就了解的并不详细,举个例子,书中第一卷就提到了奴隶制,对于这种制度,我的认识仅处在只知道西方有奴隶制这种层次,但具体是怎样的奴隶制,在奴隶制之下发生了什么事件,西方人对于这种制度有什么样的观点,我一无所知。他举的这些例子我基本上就不大了解。另一方面,他在里面提到的那些书和作者的某些观点,我也基本上未曾听说过。因此,这本书读起来十分吃力,我觉得这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兼容的缘故。我过去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历史,我又偏向于明史,在哲学上,我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哲学,对于西方哲学,我也仅仅只有粗略地了解过西方哲学史。我觉得,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自身的知识体结构与作者的知识体系之间交流的过程,若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知识结构相差过大,这种交流往往难以达成,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读者的知识结构虽然难以与作者的知识结构进行交流,但读者可以从作者的作品中吸收到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或许对于读者会有所启发,与读者的知识结构产生共鸣,这一点,或许就是我这次阅读有所收获之处。

以上为整体的阅读感受,接下来让我从各章节中找出一些能够与我的知识结构产生共鸣的部分来淡淡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卷。

本卷主要谈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这样一个过程,并指出了公约的根本条件。

第三章论最强者的权利。

本章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作者认为强力并不能带来权利,但强力可以迫使人们服从,但人们对于强力下的服从并不具有义务,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利才有服从的义务。作者在这里把权力分成了合法的权力和强力权力,人们对于合法的权力具有服从的义务,因而这种权力构成了权利,而强力迫使人们被迫服从,人们对其并不具有义务,因而强力并不构成权利。在这里,权力与权力在意义上是不一样的,以前我经常把二者混淆,读完这一章后,我大概可以感受到二者的区别了。合法权力与强力权力的区分又让我联想起了中国古代对于导之以德与导之以刑观点,虽然仔细追究,中西之间还是有不同之处,但我认为可以把西学中更合理的观点赋予到中学的解释之中,让刑法与德礼之辩拥有更理性而明晰的内涵。

第四章论奴隶制。

本章有一些关于战争的重要观点。战争决不能产生不是为战争目的所必需的任何权利。如果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对方的武装力量来获得某种政治或经济上的利益,那么人们就有权杀死敌方的武装人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杀死敌方武装人员与战争的目的是有关联的,一旦敌方武装人员解除了武装,那么此时,他将不再属于敌方武装力量的一部分,杀死他与实现战争的目的不再有关联,因此,别人将不再有杀死他的权力。这恐怕就是中国古代“杀降不祥”的原理。这个观点也成为了现代国际战争中不杀战俘原则的伦理依据。但在本文中,作者希望以此来论证奴隶制的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是不成立的。另外,在本书的第二卷第四章论生死权中,有个与之有关联的观点,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处死那些罪犯。作者指出,由于罪犯的罪行是在破坏国家的法律,攻击社会的公共权利,他是祖国的叛逆,在这种情况下,他已不再是祖国的成员了,甚至可以把他等同于国家的敌人,因此,国家对于罪犯的处决,可以看做是一场国家与反国家者之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国家的目的是杀死那个破坏祖国法律的反国家者,来实现对国法的维护,杀死罪犯是与这场战争的目的是有关联的,因此,国家有杀死罪犯权利。

这章涉及第一卷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公约的基本条件: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全部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都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七章论主权者。

本章中我关注的观点是: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每个人无法保证对政治共同体的绝对忠诚,这种不忠诚的积累为共同体的破灭提供了可能,共同体应对此有所限制。但人们组织政治共同体的最原始动机不正是想要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吗?这又让我陷入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问题...

第八章论社会状态。

第二卷。

本卷主要谈主权和立法方面的问题。

第二章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本章谈到政治家缺乏对主权的正确认识,把不可分割的主权分割,把主权的派生物当作主权本身进行分割。在这里,之所以会把主权进行分割,很可能是因为混淆了主权与行政权力,主权由人民共同体的意志构成,任何与之相关的个别或局部的行为,都只是其派生物,而不是主权本身,比如,像司法权,外交权,这些权力,它们实际上是由主权产生的法律运作而派生的,但我在一些书籍中,却有见过像外交主权,司法主权这样的词,我认为这有可能就是一种本体与派生物的混淆。

第三章公意是否可能错误。

当人民能够充分了解情况并进行讨论时,公民彼此间又没有任何勾结,那么从大量的小分歧中总可以产生公意。但是当形成了派别的时候,形成了以牺牲大集体为代价的小集团的时候,每一个这种集团的意志对它的成员来说就是公意,而对国家来说则成为个别意志。如果当一个集团足够的大,以至于超过了其他一切集团的时候,那么结果你就不再有许多小分歧的总和,而只有一个唯一的分歧,这时,就不再有公意,而占优势的意见不过是一种个别意见。以上这个观点,即是公意发生错误的原因,此时的“公意”,只不过是一种以公意形式表现出来的个别意志罢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党争之弊,那些结党之徒,往往是为了营一己之私,通过党派的势力来为自己的仕途寻找一个稳定的立足点,一旦进入了某个党派,这个党派就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发生了关联,许多人为了这个小集体,不惜以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许多迫切的国家问题,往往因为党争而丧失了解决的机会。现在西方的某些国家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反对党对于执政党的反对动机,往往是从本党的利益出发的,而非根据整个国家的利益来考虑,其反对不是建设性的反对,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要是执政党的观点,都反对,以此来证明现任的执政党是多么的不如本党,当这些反对党上台后,也常常为了扩大本党的影响力,把上届执政党的政策进行不加取舍的否决,只要是上届的,就是错的,就都要否决。这就是在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来牺牲整个大集体。那些看似多么民主而符合公意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党派势力下的个别利益。

第四章论主权权力的界限。

本章很长。与我有共鸣的一个观点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使一种更美好的、更稳定的生活方式代替了不可靠的、不安定的生活方式,以自由代替了天然的独立,以自身的安全代替了侵害别人的权力。他们所献给国家的个人生命也不断地在受着国家的保护;并且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捍卫国家的时候,这时他们所做的事不也就是把自己得之于国家的东西重新给予国家吗?对此,我的看法是:当我们为国家而战斗时,我们所想要捍卫的,是国家所赋予我们的安全,当国家灭亡,这种所来自国家赋予的安全也不复存在之时,我们将更加的不安全,这时,我们将以冒更大的危险为代价来维护这种安全。在契约订立之前,处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需要通过频繁的搏斗来维护自身安全,当契约订立之后,人们将侵害别人的权利放弃,换来的是国家赋予自身的安全。国家通过集体合力所产生的机制形成了震慑作用,维护了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当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来捍卫国家时,我们所做的事也就是在捍卫自己的安全。

第五章论生死权。

第六章论法律。

本章主要谈政治体产生以后,需要由立法来赋予其行动和意志,我用正常的人和植物人来类比有法律的政治体和没有法律的政治体。法律是政治共同体的产物,因而结合了意志与对象的普遍性,在执政机关中某个个别对象所发出的命令属于行政命令,而不是主权行为,因而是可以不具有普遍性的。所以,政府在履行职能时,如果平时决策都是部门中某位一把手说了算,这就属于个别对象的行政命令,若长此以往地依赖于这种行政手段,会导致决策缺乏公意,这种个人专断,也是腐败滋生的根源。而依据法律来进行决策,则可以使决策更多体现公意,有效防止腐败发生。

第八章至第九章论人民。

这三章基本上在讨论人民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大概想说制定法律要遵循人民特性,国家的领土,资源,人口等条件对于法律与制度设计的影响。我在想,以前五四时期部分激进者,曾经认为国民是多么愚昧,把一些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土壤环境下产生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中国人民,我倒是觉得,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强大的皇权力量,与之相适配的儒家思想,使中国传统土壤环境下培育出了懂得顺应国家意志,服从集体,富于献身精神的忠良臣民,纵使这些国民有时候自私自利,有时候胆怯懦弱,但是,利己之心,爱心生命这本身就是人的天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顺应并引导这种天然的国民特性,用他们的利己心来引导他们为国效力,保护好国民的生命安全,使国民在安逸的环境下从事劳动与生产,为国家积累物质实力,根据这种现实的条件来创制与西人不同的法律制度体系,从而发挥这种国民特性的优势,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了,需要改变的是理论,而不是现实,当医生无法医治好病人时,只能说明医生的医术有问题,而不能说病人的病生错了,当国民特性与西方的法制制度体系无法兼容时,应根据中国自身的土壤环境来修正这种法制制度与本土特性相适应,而不是过于理想化地谈如何“改造国民”,把一套不合国情的价值体系强加于中国人民。西方人的法律制度,也是同样根据他们自己的国民特性与社会土壤而设立的。

第十二章法律的分类。

此章有一个观点:“国家的强力才能使得它的成员自由”。国家的力量来源于人民,唯有人民懂得如何服从集体意志,为国尽忠,国家才能获得力量,国家又运用这种来自于人民的力量来捍卫人民的自由与全社会的共同福祉。清末,民智未开的中国人民,受到数千年的皇权统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懂得了服从与效忠,但对于个人的自由与主权体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要能够保护成员的人身自由与财产等观念并不明晰。但这二者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可以在充分发挥了服从与尽忠的国民天性基础上,使像追求自由平等这样的观念对其进行补充。传统的价值观念下的中国人民在获得了新的价值观念补充后将会用自己的服从,效忠,献身精神来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主权体,同时,这个主权体将坚定不移地捍卫这些忠良国民的人身自由。当我们顺应自己的理性,来服从集体命令,效忠国家时,我们所服从和效忠的,也同时是我们自己。当一个人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意气用事之时,他往往会用自由或个性的名义来掩饰这种非理性所带来的实际不自由。

第三卷。

本卷主要谈政府与政府的形式。

第一章政府总论。

谈主权体,政府,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民公意产生主权体,主权体立法产生政府,政府维护法律。

第二章论各种不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则。

第八章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

这章的标题本身就是一句名言。另外,里面说劳动少而出产多的地方,则需要国君制来统治,以便君主的奢侈能消耗掉臣民过多的剩余;因为这种过剩被政府吸收要比个人浪费掉要好得多。但这种情况下,它们迟早会产生革命,使得事物又回到自然的秩序。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代的王朝更替,和作者说的情况有类似之处。但我尚不了解发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什么。

第九章论一个好政府的标志。

作者有一个令我感到有点怀疑的观点,就是:政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它的成员的生存与繁荣。而他们生存与繁荣的最确切可靠的标志是他们的数目和他们的人口。因此,在排除了其它特殊的条件后,一个在它的治下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最多的,就确实无疑是最好的政府。那个在它的治下人民减少而凋零的政府,就是最坏的政府。根据这个观点,当今世界最好的政府应该是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而最坏的政府则是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日本政府。中国政府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那些列举的西方国家政府是不是世界上最坏的政府,我无法下结论,但印度政府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总觉得用人口来衡量政府好坏不大靠谱。

第十一章论政治体的死亡。

政治体犹如人的生命,必然会死亡,但人可以设计好的制度,尽可能延长其生命。再强大的国家终会有灭亡的一天,再好的政府,也终究会倒台,再精巧的制度,终究会崩溃。万事万物,终究是不能够永恒的吧?一代又一代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努力,可以使人的寿命不断提高,却永远无法使人永生,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科学家,可以延长政治体或社会共同体的存在时间,却也不能保证它们可以永远存在。

第四卷。

本卷主要在讨论一些政治制度设计的问题,大多和作者的那个时代背景和一些相关的历史环境有关,如果不了解这些相关信息的话,在读其中部分内容时会感到吃力。本卷有共鸣的地方不多,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第八章论公民宗教那一章说道宗教在西方政治中起到的作用,但作者坚持宗教活动不能够直接干涉现实中的政治生活。这让我想起了在中国,儒家伦理几乎就是宗教的替代物,在古代,儒家伦理对于政治的影响十分之大,大到官员们几乎都在把国家中各种技术问题转化成了道德问题,国家大大小小的事务中都统一采用这种伦理准则作为评定标准,这种儒家伦理高度影响政治的状况,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利大于弊,可惜的是,中国没能像西方那样,基于自身的社会土壤,通过内部力量的变革,完成政与教之间的分离,使儒家思想通过改革在社会层面继续发挥像今天西方宗教那样的作用,而是通过一场矫枉过正的变革,把原来的政教全面抛弃,转而接受了西方的政治体系,当然,不是说这完全就是西方的政治体系,想要把西方的政治体系完全照搬并建立在中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它必然会根据中国的社会条件而有所变化的,只是想说,现在的这种政治体系的基本原理与背后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

作者雅克·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法国权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

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家能像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时至今日,卢梭的《忏悔录》还是惊世骇俗的。试问:当各种诬陷、侮辱如雨点般落在身上时,有几个人敢于在自己撰写的传记中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偷窃的习惯:“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当自己已经成为名噪全国的学者时,有几个人敢于披露自己曾经撒过谎、诬陷过善良的女仆?有几个男人乐于把那种最难堪的事情——手恶习自供出来让世人嘲骂?又有谁愿意把自己私生活中——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关系——加以剖析?对于一个名噪整个法兰西的思想家来说,主动地披露自己的卑鄙龌龊,带来的后果将是何等可怕?只有两种人——傻瓜和疯子才会赤身裸体地冲进道貌岸然的人群供他们耻笑与垢骂。卢梭写《忏悔录》时正处在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中,析学家休漠说:“他好像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剥掉了衣服,而且剥掉了皮肤,在这种情况下被赶出去和猛烈的狂风暴雨进行搏斗。”

在卢梭的《忏悔录》之前还有过一部影响至广的《忏悔录》,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教父圣·奥古斯丁,而他的坦诚远不如卢梭的十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教父的坦诚是为了证明人是有原始罪恶的,人本身不值得爱,只有“上帝”才是惟一的“享用”对象。

而卢梭的《忏悔录》向人们宣布了另一种与奥古斯丁全然对立的观念: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人的一切自然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都是正常的、合理的。正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使我染上了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当我们面对这颗揭去一切面纱的心灵时,首先看到的是孩提时代的卢梭怎样和父亲抢读一本书,以至通宵达旦,听到燕子呢喃时才难为情地睡去。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美好之处吗?当他出于维护面子而不肯承认自己偷了丝带反而诬陷是女仆玛丽永后,他竟被自己的罪过折磨了长达40年之久,直至把它披露于世才获得些许良心上的安慰。这种对于过失的忏悔精神不正是人类追求善良的纯真之情吗?他也曾被欲望所俘虏,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使他更重视感情的纯洁、深挚和持久在他的爱情生活中,特别是同华伦夫人之间那种看似奇特的关系中有着一种近乎无邪、纯洁透明、丰富而热烈的感情。这种对女性的尊重、保护、温柔和体贴,犹如一股新鲜的春风,在18世纪充满不好习气的上流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这位直到老年当他用颤巍巍的嗓音哼起歌曲还会感动得流泪的诗人始终保持着对整个人类的博大深沉之爱。《忏悔录》是一个普通人内心世界的全景式展现,在这块心灵的明镜上溅有种种社会的污斑,也显不出明镜自身的纯洁。

这种袒露自己的勇气,来源于对人的自尊。他坚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应是甸甸于上帝祭坛下的奴隶,而是一个保有自身价值的崇高生灵,人应该崇拜的不是某种传统观念和道德法则,而是他自身。卢梭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把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到如此高度,宣告了一种新的.人生观念、文学观念的诞生。这种与圣·奥古斯丁完全对立的新观念,可以用德国k·p·morite(1757—1793的话来概括:“人应当重新认识到他是为自身而存在,他应当体会到对于所有能思维的人来说,整体是为每个个人而存在,就如同每个个人是为整体而存在一样。永远不应当把个体的人仅仅当做一个有用的生物,而应当把他看做一个自身具有特殊价值的崇高的生灵。人的精神就是一个自足白在的整体。”

众所周知,卢梭写作《忏悔录》的外部动因是回答来自教会、官方和启蒙学者(伏尔泰、狄德罗)对他的侮辱和攻击。用这种使人惊骇的方式为自己辩护,使卢梭的人格不仅没有受到贬损反而成为一个超乎伏尔泰等人之上的伟大人格典范。产生这种始料不及的后果仅仅是由于惊人的坦诚吗?不!这部书的震撼心灵的力量在于人们阅读它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人最值得珍贵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集中体现了卢梭“自然教育”的理念。在这本书开篇就说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即他自然教育主要是指对儿童的教育要顺从自然规律,使之身心得以自由健康地发展,而不要过多地进行人为干涉。

他认为人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知识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滴加以控制的。基于这观点,卢梭反复强调教育要尊重和保护儿童自然的天性,对儿童的自由的捆绑和束缚是对其天性的残害。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在卢梭看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即平等、自由、善良的人,也是真正的人,没有职业、地位之分,更无高低、贵贱之别;但这种人不是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在文中说到“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剥夺他的绝对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

卢梭认为教育内容应该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的发展而进行教育。请看第二卷。

1、学会忍受痛苦。在262页中间一段,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育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珠命运的打击。在第二卷也提到“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

2、体力教育。另外一种进步使孩子们觉得哭泣是没有那么必要,这种进步就是他们的体力的增长。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的娇生惯养。“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教育方法:

1、身教代替言教。他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在文中卢梭也运用了多个例子阐述了这一教育方法,他反对说教的方法,而是鼓励教育应训练儿童经得起他们有一天必然遇到的打击。把他们浸在河水里,让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