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案(专业18篇)

小编: 雨中梧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体大局,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和发展路径。如果你正在编写一份计划书,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设计

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继续强调学生范文语言的感悟规范语言的积累。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又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当众讲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正确姿势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11)、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确认读15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1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听话说话: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体内容。能讲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原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李时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教学过程:

1.复习第1、2自然段。(3分)。

说说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教学第3自然段。(10分)。

(1)指名读。

(2)说说一共有几句?每句讲了什么?

(3)第1句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4)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5)讨论:李时珍编写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不全;不详;不对)。

(6)出示,比较下列两个句子: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说说什么叫“完善”?为什么前面要加上“比较”?

(7)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旧的药物书很不完善,有可能给病人带来危险,所以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3.教学第4自然段。(12分)。

(1)指名读。

(2)李时珍为了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主要做了哪三方面的准备工作?(治病时,注意积累经验;亲自到各地去采药;虚心向群众求教。)。

(3)这三方面的工作,作者着重写的是哪一方面?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作者着重描写的是“各自到各地去采药。”)。

“亲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李时珍是怎样“亲自到各地去采药”的?

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

“亲自采药”和“亲自品尝”说明了什么?(李时珍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4)学生齐读。

4.教学第5自然段。(15分)。

(1)指名读。

(2)《本草纲目》比较旧的药物书有哪些明显的优点?

(3)《本草纲目》是怎样编写出来的?

(5)结合完成课后作业第4题。

(6)齐读。

5.作业:完成作业本练习。

教后感:努力让学生在自读、合作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读懂3——5自然段。从而完成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进行分段的第2个步骤。

苹果里的五角星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知识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晰”、“魅力”造句;情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嘛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二、新课。

1、学习第1、2自然段。

师生共同交流:小男孩是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

师板书:报告显示。

2、学习3、4自然段。

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我惊奇了,请读第3、4自然段。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两段,找一找他们之间的对话,读给同桌听一听。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

“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1)、轻声读。

2)、汇报结果,同时教师找到有感情的读出这两句话,第一句肯定的语气,第二句骄傲,夸口的语气。

3)、学生活动:小组切苹果,回报结果。

过渡:从同学们的切法中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们很惊喜,大家都很佩服这个小男孩了,这时候的作者心里会想些什么?同学们赶快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吧。

3)、齐读第1-4自然段。

3、指导自学第5自然段。

(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回答)。

交流理解三、学生朗读,认真听,作评价。四、总结课文,

说说你的收获: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五、拓展作业。

请你找一找身边的事例,写一段话我们一起交流。

常客显示新本领。

拦腰横切。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思维)。

创意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新授。

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

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

(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

(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

(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

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仿写句子。

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

别着急给你。

别着急给你。

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理解重点句子。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俊()竣()限()驰()。

峻()唆()梭()垠()弛()。

蹄()茶()貌()杯()跤()。

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

(2)欢迎远客。

(3)亲切相见。

(4)热情款待。

(5)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草原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2、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方案

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以下是豆花问答网和大家分享的小学语文。

教学。

工作方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教学目标。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教学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准备: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

2、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上这些生字或词语,句式练习: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气是()。

我见过(),当时的情景是()。

5、认读生字:带音节的,不带音节的。

6、问: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

以各种形式练习朗读,逐渐达到熟读成诵。

找一找这些字母形状的异同,曾增强记忆。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分类。

学生朗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进行组词,造句。

指指导书写:见、长。

三、

布置作业。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字词句运用:读一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二、书写提示。

1、认读生字:白、回、果,并进行组词、造句。

2、讨论这些生字的书写规律,相机讲授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三、日积月累。

1、看图说话,句式练习: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4、交流:你知道哪一个词语的意思?

5、再次朗读。

四、布置作业。

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短语进行积累。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6、仿照一个小节,自己写几句小诗。

7、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二、布置作业。

跟家人一起朗读,并且把自己写的几句小诗读给他们听。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汉字王国做客"的一系列情境。

1.情境示范。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示范朗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示范的作用。

2.情境理解。《咏鹅》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前基础好的同学早已熟读成诵,但是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却十分浅薄,机械的诗意理解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动画产生的情境却生动地再现了古诗内容。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就理解了诗意,领悟到了诗情。

仔细学习过的文章!

创意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

a、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苹果里的五角星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践操作理解、运用文中词句。

3、感悟创造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

2、准备每人一只苹果,一把小刀。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想请大家认识两样东西。

1、看五角星。

你觉得这些五角星怎么样?在哪儿见过?板书:五角星。

3、过渡:看样子,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好了,能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吗?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映示生字:练读。

2、映示新词:练读。

3、通过预习,你认为这些生字新词中,哪些字的哪些地方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4、大家生字新词的预习能力很强,课文朗读预习的怎么样呢?

指定五位同学,并对其他学生提出听读要求:

如果谁能听出他们朗读中的错误,那就说明你的水平更高。请每位同学手中拿一支笔,准备记下他们读错的地方,等一位同学读完了再指出他读错的地方。

5、通过预习,和刚才听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点拨:

(1)常客。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2)苹果有两种切法。

(3)……。

6、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引导讨论:小男孩是如何切的?学生比划动作,理解“拦腰”和“切下去”,映示图片。

2、我们平时一般是怎么切的?映示图片。大家都是这样一种切法,那么这种切法就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通常)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这种通常的方法来切,没有人用其他的方法来切,这种切法还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循规蹈矩的切法),这种切法我们都很熟悉,那么这种切法又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不生疏)。

3、小男孩的切法可以说成是一种什么样的切法?

4、我们的切法和小男孩的切法不一样,谁能用连贯的话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况?如果能用上“却”这个字就更好了。

指导不同的说法,如:通常、循规蹈矩等。

映示文中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读后比较: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

7、刚才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切法,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从未见过“拦腰”切的方法,所以也从未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不同常规的方法带来了不同常规的结果。对于这两种情况,谁也能用连贯的话来说说我们的感受,最好也能用上“却”。

引导不同的说法。

映示文中的一段话,读。

8、小结: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切法切开了苹果,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也描述了我们亲自体验后的感受,并且用上了文中的新词。现在能不能把这个过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要注意说清楚怎么切的,说清楚看到了什么,说清楚自己的感想,尽量学用上文中的词句。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说。

小组内练习,推选代表。

指名代表发言。

9、讨论:你喜欢哪种切法?为什么喜欢这种切法?自读第五自然段,看能不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一些词句来回答:我喜欢小男孩的切法,是因为。

(1)自读思考。

(2)交流:指导用上“魅力”“创造力”

a随机指导理解“魅力”:

你为什么要用上“魅力”这个词来表达你对小男孩切法的喜欢?板书:魅力。

映示句子: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引导:句中的“魅力”说得是什么东西?理解“图案”和“鲜为人知”。

五角星有这么大的魅力,以前有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这个意思,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表明了,是哪个字?(竟)指导朗读这句话。

第五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说明五角星有很大的魅力,看出来是哪一句话吗?

指导造句:平时见过哪些有魅力的东西?

小结:这样有魅力的五角星,谁不喜欢呢?

b随机指导理解“创造力”:

你为什么要用上“创造力”这个词来表达你的喜欢?板书:创造力。

联系课文内容点拨:创造力――创造的能力――不同的切法。板书: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映示句子: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还可以说成换一种干什么事的方法?

映示: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的方法。

讨论:文中哪一种做法是没有创造力的做法?哪些词语不能说明有创造力?

小结:有了这种创造力,就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五角星”,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魅力的东西来源于创造力。

《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设计

设计理念:

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并有所感悟与思考。从而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教材简况: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合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刂、ン、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爷爷”。

二、初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会认的字)的音节,推火车拼读。出示相应生字、齐读,识记字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4、检查朗读。(认识自然段)。

5、范读,指导读好课文中的难读部分。

6、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1、识记字形,指导认识“ン、灬、刂、父、人”5个新偏旁。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五、作业:小树为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了解人们为小树做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知识树”复习两类字。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相机出示“一棵小树”图,学生感受小树的茁壮、可爱。

(2)交流:怎么读好这句话?汇报展示。

相机出示原句,指导读出停顿、重音。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引言后,出示:“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动画,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观察说话。

(3)自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

a、指名读画出的句子,说说从这句话明白了什么?引导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b、启发想像: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段。

(1)过渡引言后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动画,问: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后再汇报)。

(2)自读第三段,读后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汇报。相机指导“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朗读全文。(按自然段读,男、女赛读、齐读)。

5、听动画朗读,根据理解,带动作读。

6、各小组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观察,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书空。

2、指导观察“四、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生书空,再描红,练写。

四、说说小树对人们有什么好外?人们怎样保护小树?你打算怎样保护小树?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不、开、四、五”。

2、举办朗读擂台赛。

二、实践活动。

1、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说话;练说“什么样的什么”词组。

3、护展活动。

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了解收集到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

语文教学方案

1会认15个生字。在学习中领悟一些识字方法。继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预习习惯和能力。

2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

3使学生体会并学习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课文最后两句是难点,“掠、拂”的区别是难点。识字和领会课文的语言美、意义美是重点。

自制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师:老师带给大家一个礼物,想看看吗?

1多媒体放映春天的电子相册和歌曲《春天在哪里》。

1谁通过预习,已经会朗读这首诗了?会读的同学一起读一遍。

这么多生字老师还没教呢,你都会读了吗?试着读出自己认识的生字。边读边用手指计数。教师巡回了解预习情况。掌握难点和学困生情况。再激励:“你同桌也会认了吗?互相检查一下。把会认的生字卡片放到一起。”(调动学生读课文识字的积极性。)。

2交流识字方法,突破难点和重点生字。

师:你都是用什么办法自己学会生字的?怎样巧妙记字形的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渗透部首归类法。重点是“提手旁”跟动作有关系。再找找还有那些生字跟动作有关系?能不能做个动作表示他们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动作理解“抚摸、拍”的意思。)。

还有“月”跟人体有关系等方法,只要有利于强化记忆就行。

3还有一些字,生字表里面也没有,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碰到他们怎么认的呢?(教给学生或查书后的查字表)出示卡片“掠、拂、枝”三个字,检查认读。

1再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流利了,那个字还不熟,赶紧问别人,反复读一读那句话。

2(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愿望,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春天的勃勃生机)齐读。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也忍不住想赛朗读了,怎么样?给我个表现的机会?(尽量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你能不能一边读课文,一边做这些动作?一个手做大地、小河、树梢,另一个手就是“春天的手”了!自由朗读做动作表达体会。

听读课文,指名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做动作表达理解和喜悦。

3理解难点。

师:春天的手这么温暖轻柔,你拉住了吗?她在哪儿呢?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啊?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小朋友们像禾苗一样在快快的长高啊!不光长身体,还得长智慧啊。怎样才能长身体、长智慧呢?锻炼身体,珍惜时间,认真学习,你就拉住了春天的手!(深化对课文的理解,突破难点“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

4美读。

让我们再来美滋滋地朗读课文,赞美春天,可以带上动作。

5比赛朗读,鼓励背诵。a按男女生分小节朗诵b个别朗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1继续观察春天,把自己观察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贴到展示台上。(根据生活环境,三月初,没上到这课的时候,我就开始指导孩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并在每天的“金话筒”节目中交流)。

2复习认识的生字,读给家长听,在周围留心观察,看看这些字在什么地方用到了。

语文教学方案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1.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顷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4、誊写。

语文教学方案

东区小学教师教案评比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组长:

副组长:

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20年11月1日至20年11月10日。

(一)合格教案要求:

1、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2、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3、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略。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5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语文教学方案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1、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同学互查生字读音。

3、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2、燕子、小鱼、蚂蚁都说了什么?分别请扮演这些角色的同学来朗读。

1、大家替他们想一想,这时候燕子什么心情?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2、小鱼、蚂蚁什么心情?请其他的扮演者再读课文。

3、通过听读,大家讨论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

4、小白兔知道了吗?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说的?齐读最后一段。

5、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吗?下雨前,小白兔自己有什么感觉呢?

6、请学生再分角色朗读。

8、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

1、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鱼()。

(3)要下雨了,蚂蚁()。

(4)要下雨了,天气()。

2、学做小小气象员,可分别通过观察燕子、小鱼、和小蚂蚁预报下雨:还可观察其他事物,每次都要做好记录。并评出最佳气象员。

天气很闷。

燕子低飞捉虫。

16、要下雨了鱼游出水面透气。

蚂蚁搬家防水。

语文教学方案

1地位作用: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教学重点: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3教学难点: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运用。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1传统媒体;2现代媒体,主要是以现代媒体为主。

1引入:。

2新授课内容:

1)简介作者: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语文教学方案

1、认识12个生字,2个偏旁“八、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

2、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形象思维,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认识一图上的动物和文中的12个生字,学习句子词语。

猜谜语(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森林里,小动物们要进行一次特殊的比赛,它们想请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当评委,你们愿意吗?(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课件出示图片和带拼音的动物名字。)。

和你最喜欢的几个动物朋友打声招呼吧!

1、找找你喜欢的动物拼一拼它们的名字。(。

2、火车认读词语,注意正音。

3、去掉图片和拼音认读词语。

4、出示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猴、松、鼠、公、鸭,其中新认的偏旁“八、鸟”用红笔写)。

(二)小动物们到我们班里来要开展的是什么活动呢?(小黑板出示带拼音课题)。

过渡:请小评委们仔细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尾巴都是怎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训练说话能力。在说中学习生字“短、把、最、扁”)。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过渡:小动物们分成两组比尾巴,你知道是哪两组吗?

你想参加哪一组的活动呢?(以多数学生的意见为主)。

(二)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可以先学一、二小节,也可以先学三、四小节)。

1、学习一、二小节。

(1)说说猴子、兔子、松鼠它们分别提出怎么比尾巴?引出问句。

(2)试读问句,教师点拨。(第一句重点指导)。

(3)看图试回答每个问题。(你是评委你来说说谁的尾巴。。。。?)。

(4)采用赛度读形式朗读课文。

(同桌对读;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互相正音)。

3、师生对读。

4、学习课文第三、四节。

(1)说说“公鸡、鸭子、孔雀”它们会提出怎样比尾巴?

(2)采用赛读形式朗读课文。(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互相正音)。

(3)分组对读三、四节。

过渡:小动物们比完赛,都去休息了,我们打开课本来读读课文吧!

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小动物们休息回来了,咱们去看看吧!

游戏:贴尾巴、名字(出示六种没有尾巴的动物)。

小动物们真贪玩,把尾巴丢了,这可怎么办啊?咱们帮它们找找吧!

语文教学方案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

三、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2.学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

(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

“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如无数的针扎”。

(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

“春雨”与《春夜喜雨》对比阅读:

多媒体显示:杜甫《春夜喜雨》诗。

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

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杜甫诗中的春雨是无声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绵长的。

(5)“春”美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们。

3.小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地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板书:——美在景物)。

四、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完成目标二。

1.品味语言:《春》美在什么地方?(边品味语言边指导朗读)。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预设以下赏析的点:

(1)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或把“钻“换成“长”、“拱”,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写野花用了什么手法?为何那么传神?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的表达效果。

“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薄烟”一词,“绿得发亮”及“青得逼你的眼”的“逼”的表达效果。

语文教学方案

1、会认生字14个,会写生字7个,注意两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3、读懂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到爷爷身上宽容、热情、淳朴的美好品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语句。

2、读懂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到爷爷身上宽容、热情、淳朴的美好品质。

多媒体课件。

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课件出示图片:西瓜。

同学们,这是什么?喜欢吃吗?今天,我们和一个小朋友来到了一片瓜地,承担起一个重要任务——看瓜。(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的小脑袋里一定有许多问题吧!赶快打开书,带着问题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指名答。

1、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怎样?是不是也很棒?

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2、集中交流,检验讨论效果。

什么是“调虎离山计”?用文中的话来说。

为什么爷爷说小伙伴的行为不算偷?

指名答。

课件出示爷爷的话。

老师讲解“偷”的不同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

2、复述故事。

指名说。

是啊,帮助了别人,快乐的'是自己!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播撒快乐的种子,让身边的人快乐起来。

看瓜。

我(看)西瓜图片小伙伴(“偷”)。

爷爷(种)(方便别人)。

语文教学方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1个二类字。

3、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背诵课文,了解鸟岛鸟多的特征。

第二课时。

1、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鸟岛。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鸟岛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鸟岛?)。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2、逐个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

(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a.出示:闻名中外。

指名读,换个词说说它的意思(驰名中外、中外闻名)。

齐读,放在句子中读,说出你读的感受。

b.指导读:自豪的语气。

c.齐读。

(3)、填空:鸟岛在(。)。

(换词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词语;而填空则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灵活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也有利于背诵,可谓一举多得。)。

4、问题(2)为什么叫鸟岛?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找找关键词,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鸟儿在春天来这里。

b.一群一群、陆续说明鸟多板书:鸟多。

读好一群一群(速度放慢些)。

理解陆续师演示:手里拿画好的群鸟图贴一次,再贴一次,再来一次(边说边贴)。

c.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

(3)、因为(),所以叫鸟岛。

(4)、过渡:这么多的鸟来这里干什么?学生接读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5)、这么多的鸟都来鸟岛,你觉得那里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气氛,让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让学生酝酿读的节奏,为有感情的读课文打好基础。用贴画的方式理解陆续更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形象而直观。)。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愿意来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2)、用一个词来说说岛上的情景。(热闹)板书。

(3)、具体说说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来?(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a.你从哪里看出这是鸟的世界?(出示幻灯片,练习说话)。

b.鸟儿来这里会干些什么?看图说说。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c.学生自由练说。

d.指名说第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岛上的鸟多,这么热闹,就该读出好的心情。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5)、岛上除了鸟多,还有什么多?

指名讲(鸟窝多、鸟蛋多),你从哪里知道的?

a.板书:鸟窝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指名读,请一个学生上台画鸟窝,其他同学评价(突出密密麻麻、挨),不足之出再请人补充。

b.挨可以换哪个词?(靠)。

(6)、板书:鸟蛋多。

请多人上台画鸟蛋,还要涂上颜色,(突出窝里窝外、到处)。

齐读第三句话。

(7)、小结:其实窝多、蛋多也反映了岛上的'鸟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鸟多吧!

(8)、齐读。

(9)、练习背诵: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指名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

师:鸟岛上真热闹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来岛上游玩的人(),他们(),随手(),可是(),因为()。

(2)、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热闹一词做文章,找文中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突出小岛的与众不同。用画鸟窝,画鸟蛋的方法使台上台下的交流更为活跃,互动性,及时性,准确性,形象性的长处一一展现,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起到主体的作用。)。

1、总结: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也多,真是热闹非凡,让我们也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吧!

2、带着喜悦的心情齐读全文。

附板书:

鸟多。

鸟窝多。

19、鸟岛(热闹)鸟蛋多。

游人多(爱鸟护鸟)。

(设计意图:紧扣主题,简洁明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