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试改革方案(精选17篇)

小编: 笔砚

计划书不仅是一份规划行动的文件,更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理性思考和规划。这些计划书范文丰富多样,涉及到的项目也各不相同,可供大家选择和参考。

中考体育改革方案

与2019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相比,取消了坐位体前屈,增加技能性篮球或足球项。

必考项目:中长跑(30分)、跳绳(20分)、立定跳远(10分);。

选考项目:篮球、足球二选一(10分)。

从2021年起,陕西省中考体育考试考生因参加各级各类运动竞赛获奖的免试全面取消。

工作方案明确,中考体育考试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体育考试内容由平时考核和统一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由体育与健康课考核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测试组成。

统一考试项目共有四大项,考生在每个大项中自选一项进行考核。项目一包括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游泳200米;项目二包括立定跳远、50米跑;项目三包括单杠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前掷实心球;项目四包括篮球技能、排球技能、足球技能。

体育考试成绩满分为60分,记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并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计分科目。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15分(体育与健康课成绩6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9分);统一考试成绩45分。

工作方案将中考体育考试成绩满分由50分提高到60分,统一考试成绩由原来的“35分”修改为“45分”。平时考核成绩组成由原来的“体育课成绩9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6分”修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成绩6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9分”。

2021南宁体育中考政策。

根据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教研员黄兰清的说法,南宁体育考试还是沿袭之前的常规三大项,再加兴趣特长和民族体育,这个考试的项目应该说在这一两年之内,应该是不会变的。从今年开始,就会对这个体育中考进行一个研判,从学生体质健康,考试项目分值,因为现在提倡到100分体育中考,学校体育的位置一下子提高到重要的位置了,那我们这一两年的研判就是往这个方向来接轨。

体育中考分值要提高到100分,用意很明显,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到了一个要必须重视的时候了,比方说为数不少的“小胖墩”,还有超过1亿的“小眼镜”。

中考体育考试方案

8、跳绳场地:北区篮球场测试人:九年级体育教师。

协调统筹。

1、各班主任负责带领学生做好整队工作,准备活动,吩咐学生随机到各个测试点测试。各班表格一式两份,以班级分组,班主任负责,测试时测试人及时记录成绩。

2、测试顺序:(各班主任与体育老师协调)。

(1)武术集中辅导,以班级集中展示。

(2)九(1)九(2)九(3)先测试“三选一”项目。

九(4)九(5)九(6)测试排球。

(3)九(1)九(2)九(3)测试排球。

九(4)九(5)九(6)先测试“三选一”项目。

(4)长跑项目,跳绳项目测试。

3、各班主任负责检查核对学生选项测试情况,以及测试的参与情况。测完后把测试表交给任教体育老师。模拟测试各测试员、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不得虚报成绩,把学生成绩如实填写在成绩单内。

4、各班主任对近期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特别是患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坚决实行免测试。

5、各班提醒自愿测试的.学生测试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6、学生第二节下课由各班主任集中点名,各测试点测试人到岗到位。

7、如遇雨天,本时段模拟测试暂停!

提前准备器材(九年级体育老师)。

由各班班主任带队。

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体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考试一直是学生们严肃的课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考试方式往往只强调学生在某个项目上的得分情况,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进行了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将重点由成绩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此,笔者就这个改革方案进行了反思和体会,认为它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过去,体育考试评判的是学生在某个项目上的得分情况,而这个得分往往只是短期记忆和临时记忆的体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新的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体质素养和运动技能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参与各种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中,既增强了体质,又提升了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

其次,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传统的体育考试通常以公式化的方式展开,学生只需要按照固定的项目和要求去完成即可。而新的体育考试改革方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有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寻找到乐趣并在其中不断成长。

第三,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引入了科技手段,丰富了考试形式。传统的体育考试常常只是简单的检测学生对某个项目的掌握程度,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而新的体育考试形式则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体育课程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考试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考试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第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传统的体育考试中,学生通常只为了得到好成绩而苦练,而新的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健身、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一个考试科目,更是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

总之,体育考试改革方案的推出,使得体育考试从传统的成绩型向能力型转变。这个改革方案不仅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引入科技手段丰富了考试形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这个改革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也见证了体育教育的进步。希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能够得到更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和推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近年来,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学生,我也参与了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这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从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评价标准、学生体质监测和身体素质提升五个方面谈谈我对体育考试改革方案的心得体会。

首先,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在考试方式上的改变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实际水平。以前的考试都是一次性的,只看大家在短时间内的发挥,忽略了学生的潜力和进步。而现在的体育考试方式采用了多样化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平时表现、终端测验等多种途径来展示自己。这样不仅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体育方面的优秀学生,也给了普通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也对考试内容做了一系列的调整,更加贴近我们的实际需求。过去的体育考试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诸如跳远、投掷等。而现在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体育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增加了一些与生活、学习有关的项目,如户外拓展、健身操等,这种改变让我们更加享受到体育的乐趣,也有助于培养全面的体育素质。

第三,评价标准的变化也是体育考试改革方案的一大亮点。过去,体育考试的评价主要以成绩为标准,忽略了过程和态度的重要性。而现在的评价标准注重参与度和表现,更加重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体育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还加大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力度。在过去,学生的体质情况只是在体育考试时得以了解,而现在通过每个学期的体育测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这有助于学校和家庭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

最后,体育考试改革方案鼓励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过去的体育课程往往是一个堆积知识和技术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作用有限。而现在的改革方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项目,并提供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

总之,体育考试改革方案使体育考试更加科学、公正,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个改革方案,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质和体育水平,也能够提升身体素质,享受到更多的体育乐趣。我相信,在体育考试改革方案的指引下,我们的体育水平和体质状况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为我们的健康和未来打下稳固的基础。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高考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十二载寒窗苦读学子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之一(尤其是农家子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个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值得长期深入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也应主动参与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我校经过三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高中阶段,追求高考成绩的最大化是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唯分数论”和“持久战”的现象相对严重,导致学生和教师身心疲惫。作为教育教学双边关系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不是机器,需要适时地休息和调整,也需要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运动有益于大脑发展和调节,有益于缓解紧张心理、调节情绪,有益于增进友谊、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等等。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适当的体育运动没有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是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校高三年级有20个行政班级,近千人;由一名副校长分管,两位级部主任分别管理10个班级。在活动安排、班级调动和人员调配上,仅凭几位任课的体育教师是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必须建立机构、依靠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体育教师及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吸收班主任、分管年级的教导处副主任加入,分工明确,体育组负责设计,出方案,级部负责统筹,班主任负责思想工作和活动参与。

课时的选择和安排,是影响体育运动质量的因素之一。我校选择的时间是下午第二节课后,即:15:30~16:10。这段时间内,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师生摄入更多的“氧分”,从而提高疲劳的恢复速度和质量。同时,兼顾到高三年级本学期的体育课已暂停和一天的学习已持续了6个小时,迫切需要“释放”,以缓解身心疲劳。教务处对体育运动后的课务也相应作了调整,安排以“语数外”和“选修学科”的限时训练(训练容量为1小时)。其中,体育运动与限时训练之间留给学生10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

体育运动项目是整个活动的载体,它的选择和设计应切合实际,应该兼顾技能、体能、兴趣、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等。运动项目不能完全搬用某一体育项目,亦可适当修改或重组,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技能要求不高。

(2)体能锻炼价值较高。

(3)趣味性较强。

(4)有利于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案例一:为了个体和集体的进取意识,我校设计了“开往成功的列车”。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再组织进行“开往成功的列车”。每班一条道,学生一路纵队,两臂搭在前一学生的肩上(双手不得离开),步调一致前进至100米终点(绕田径场一周)。案例二:为了增强班级的团队意识,我校选择了“集体跳长绳”。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先进行约8分钟全体参与“鱼贯式”跳长绳,再进行约6分钟20人共同跳长绳,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班级个数。

学校以学生的安全第一,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求各部门和人员密切关注并制定应急预案,分责到人。安全预设与防范主要包括:(1)场地与器材安全,(2)运动量安全,(3)运动后安全。场地与器材安全主要由体育教师和总务处负责。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做到预设安全隐患;其一、对运动量的控制,不易过大;其二、防止因学生密度过大而冲撞或踩踏(例如:“开往成功的列车”的冲撞或踩踏)。总务处对器材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与检修(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边角进行防护)。另外,班主任和校医全程观注学生的身心状况,直至学生安静后参加限时训练。

1、运动项目设计有待优化。

运动项目的设计相对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技能、体能和趣味性等。体育教师需走出学校,学习校外的拓展活动研发和组织方法,开阔设计思路。

2、深入了解师生兴趣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是本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对活动的改进有着决定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率和效果,年级和体育组很有必要深入其中,了解他们兴趣和感受,集思广益。

3、完善点评机制。

每次活动后,由分管领导或班主任代表进行点评,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4、加大对器材的投入。

器材和设备是保障活动高效的载体。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质量和制作;在活动结束后的点评阶段,广播系统的质量。在此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全体高三师生充分体验到了“共同运动、共同快乐、共同成长、共同成功”的快乐。三年来,我校高考成绩位居南京市前列。阳光体育系列之高三阳光趣味活动的成功开展,起到了不可忽缺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体育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改变了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

中考体育改革方案

2021年武汉体育中考满分仍为30分,测试项目分为三项,其中坐位体前屈或立定跳远,考生可自选其中一项。202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将于2021年4月进行,体育考试采取平时体育成绩和体育测试两部分综合评定,满分为30分。其中平时体育成绩占15分,体育测试成绩占15分。

体育测试项目及分值为:第一项:1000米(男)、800米(女)5分。第二项: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分;考生可自选其中一项作为考试项目。第三项:1分钟跳绳5分。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武汉体育中考有了供学生选测的立定跳远项目。届时,考生可以从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项目中根据自身素质情况,选择更合适的项目参加体育测试。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从明年开始,全省各地市的体育中考包括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占4分(笔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占36分。而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内容,也首次分为三部分:必考类、抽考类、抽选考类。

必考类是每个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考试。男生是1000米跑、200米游泳,女生是800米跑、200米游泳,男女生按性别从两项中自选一项考试。

抽考类由各设区市教育局从篮球、足球、排球这三项技能中抽选一项考试。

抽选考类由各设区市从七项中随机抽选三项,考生再从这三项中自选两项考试。七项备选项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男)、斜体向上(女)、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

今天,将由现场随机抽取的两名家长代表分别抽签决定明年体育中考的抽考类和抽选考类具体项目。业内人士表示,省教育厅的这一政策,是倒逼学生练所有项目解决应试现象,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

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体育笔试的形式和内容,给出了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同时明确抽考和抽选考科目在初三上学期11月抽取。

明年体育中考总分为40分,其中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笔试)占4分,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占36分。

体育中考抽考项目公布。

此次抽考类从三大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中随机抽选一项。抽选考类从素质类六项: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含斜身引体)、实心球、仰卧起坐中随机抽选三项。

经摇号,最终确定!

抽考项目为:篮球。

抽选考项目为:50米跑、引体向上(男)/含斜身引体(女)、实心球(考生从这三个项目中自选两项考试)。

必考项目为:

男生耐力跑1000米、女生耐力跑800米或200米游泳,再加上每位考生必须参加的体育笔试,共计总分为40分。

中考体育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考体育改革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并参与其中。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也积极参与了这个改革过程,并深刻地认识到了中考体育改革对学生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核心内容。

中考体育改革方案主要涉及到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课程设置方面,改革方案提出了建立“体育课程综合评价”的理念,并将中考体育考试分为综合项目和基础项目两个部分。学生需选修“健康体育”和“运动技能”两个课程,以及赛事体育和文化体育中的一个方向,广泛开展夏令营、室外活动等形式的课外运动实践。评价体系方面,按照9∶1的比例分配学生的高中入学依据,综合考虑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课外锻炼、体质测试等因素。

这个改革方案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变革。首先,将体育学科纳入高考考察范围,可以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课程体验和对学科的兴趣。其次,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外锻炼和运动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最后,评价体系的改变也加强了学校教育的综合效益,通过综合考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科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

三、体验感受。

我身为教育工作者,对中考体育改革方案充满期待和支持。通过对方案的全面学习和深入思考,我认为其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运动的健康和安全。其次,在课外锻炼中,教师也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运动的习惯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评价体系的改变需要我们从教学策略、方案制定、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四、存在问题。

尽管中考体育改革方案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方案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些家长对方案持保留态度,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评价作弊行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宣传和教育引导,提高教育的标准和质量,加强社会监督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工作。

五、总结。

总的来说,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改革。它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综合效益,也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未来的发展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共同推进中考体育改革方案的深入实施和完善。同时可能需要从有关方面获得技术和信息的支持,例如运用AI等技术来加强实施方案效果检测等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中考体育改革方案

2021年武汉体育中考满分仍为30分,测试项目分为三项,其中坐位体前屈或立定跳远,考生可自选其中一项。2021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将于2021年4月进行,体育考试采取平时体育成绩和体育测试两部分综合评定,满分为30分。其中平时体育成绩占15分,体育测试成绩占15分。

体育测试项目及分值为:第一项:1000米(男)、800米(女)5分。第二项: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分;考生可自选其中一项作为考试项目。第三项:1分钟跳绳5分。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武汉体育中考有了供学生选测的立定跳远项目。届时,考生可以从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项目中根据自身素质情况,选择更合适的项目参加体育测试。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从明年开始,全省各地市的体育中考包括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占4分(笔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占36分。而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内容,也首次分为三部分:必考类、抽考类、抽选考类。

必考类是每个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考试。男生是1000米跑、200米游泳,女生是800米跑、200米游泳,男女生按性别从两项中自选一项考试。

抽考类由各设区市教育局从篮球、足球、排球这三项技能中抽选一项考试。

抽选考类由各设区市从七项中随机抽选三项,考生再从这三项中自选两项考试。七项备选项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男)、斜体向上(女)、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

今天,将由现场随机抽取的两名家长代表分别抽签决定明年体育中考的抽考类和抽选考类具体项目。业内人士表示,省教育厅的这一政策,是倒逼学生练所有项目解决应试现象,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

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体育笔试的形式和内容,给出了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同时明确抽考和抽选考科目在初三上学期11月抽取。

明年体育中考总分为40分,其中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笔试)占4分,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占36分。

体育中考抽考项目公布。

此次抽考类从三大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中随机抽选一项。抽选考类从素质类六项: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含斜身引体)、实心球、仰卧起坐中随机抽选三项。

经摇号,最终确定!

抽考项目为:篮球。

抽选考项目为:50米跑、引体向上(男)/含斜身引体(女)、实心球(考生从这三个项目中自选两项考试)。

必考项目为:

男生耐力跑1000米、女生耐力跑800米或200米游泳,再加上每位考生必须参加的体育笔试,共计总分为40分。

体育小学改革方案

摘要:随着《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加大了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培养的力度。不过,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广大的教师共同参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变。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分析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并给糊了改革措施的建议和看法。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重点的讨论。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在小学阶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进行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和时间很少,这不仅导致教学大纲内容无法有效完成,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进行行之有效的运动。教学结果往往收效甚微。

不仅如此,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学的大多数时间被教师占用,且内容“繁难偏旧”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创造性,约束了学生思考、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行为,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也随之下降。

2、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根据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小学体育课时和以前相比大大增加。这导致了很多专职教师会经常面对同时带领多个班级的教学等问题,由此兼职教师的数量随之增加。可是,这些兼职教师接受过专业体育教学培训的比例很低,很多人并不掌握教学方法,加上害怕吃苦、责任心较低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连正常的课程都无法进行教学,更不要说落实新课程的要求。

3、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提供体育场地和器材是落实小学体育新课改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健康体魄的物质基础。现如今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数量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使用,即便有的学校提供了必须的场地和器材,但是由于缺乏保养,年久失修,也失去了最基本的教学和锻炼作用,甚至还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反而有危害。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建议。

1、转变应试教学观念。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让很多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于体育课程的关注程度不够甚至忽视。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新课标不断实施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新形势教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应试教学的陈旧观念。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人才的培养,把体育课程提升到关系到学生未来、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高度,通过适应新形势下的目标设置,改变教学和教育观念,培养对于未来社会和民族有着积极贡献的人而努力。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同时学校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教师不得擅自改变教学计划和课时,而其他学科教师也不得以考试、复习等理由侵占体育课的时间。学校还要将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时间和最终的教学考核进行有机地结合,为体育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和贯彻落实提供坚实有力的客观条件。

3、运用各种设施教学。在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体育和多媒体两种器材进行有效的教学。对于前者,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器材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地挖掘更多的器材作用,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样的运动方法。对于后者,教师可以在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对学生进行示范,比如利用慢放、回放等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要领,提高专业性。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和教学相关的体育赛事和表演,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体育活动之中。

4、实现教学有效延伸。小学的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还要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训练的相辅相成,共同延伸。并且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通过更加针对性的训练满足学生的需求。举例而言,教师可以将负责班级中喜爱乒乓球和足球的学生分别组织成学校乒乓球队和足球队,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行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下,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有效地利用竞争、激励的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荣誉感的同时,产生在体育学习方面提高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将之前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项目改变为竞赛活动,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比赛达到训练的目的,这不仅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体育的思想教育在体育训练中进行合理地融合,既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也培养学生的体育思想情感,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提高。

6、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就小学体育教学而言,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对于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创新刺激学生正确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就包括教师在做完示范动作之后,可让部分学省代替教师进行示范,对于示范得正确的学生还可以带动给其他学生示范,变成一名“小小体育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教学方法中,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场景,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中,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象。另外,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时,还可以将学生喜爱的体育明星、体育赛事和体育新闻有机地融合进去,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达成教学目标有着很好的作用。

尽管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随着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大力推行新课标,改正体育教育问题和弥补体育教育不足的方法和措施已经开始被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并加以落实。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对当前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并开始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这都为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有效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巴红.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现状及改革措施.林区教学.2007.6.

[2]丁朝奉.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体育时空.2014.6.

[3]翟德萍、邱春、杨永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司法考试改革内容司法考试改革方案

广东高考已确定改革,广东启动,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广东新高考改革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体育小学改革方案

为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教职工体质,促进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学校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特组织开展趣味体育活动。为保证此项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1、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强教职工体质。

2、增加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

每个工会小组组选出十人参加活动。

学校操场。

奔腾列车、二龙顶珠、千足侧行、接力滚轮胎、身手敏捷。

学校全体教职工。

2月2日下午。

1、全体教职工自行到学校操场集合。

2、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参加趣味活动。

王以贤童圣寿王慧后勤服务:王六培肖宜武丁婉君裁判:王康舟王友森记录:洪彩芳。

设团体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如遇得分相同,抽签决定)每个项目分别按名次计分:第一名20分,第二名16分,第三名14分,第四名12分,第五名10分,第六名8分,第七名6分,第八名4分,第九名2分。五个项目得分总和为该组总分。按得分从多到少决定名获奖等第。

1、奔腾列车。

(1)每队由10名队员参赛,10人左脚向后抬起,用左手扶住,右手搭在前方同伴肩上,排成一排,形成链接。

(2)裁判员口哨一响,由起点向终点跳,行进中要求保持链接完整,以最后一名队员的撞线时间为准。完成比赛用时最短者胜出。

2、二龙顶珠:

每队10人,男女不限。比赛距离为30米,比赛开始前,每队两名队员面对面站立,并用额头相互顶托一球,两人各自将双手搭在对方肩上。听到出发信号后,横向移动至终点,并将球交给本队第二对队员,用同样的方式移动至起点,将球交给本队第三对队员,同样用额头顶托球移动至终点。用时最少的队为优胜对,并以此排列名次。如中途掉球,应在掉球处将球捡起顶托好后,再行前移。如不在原处将球顶托好就前移,则加罚5秒钟。在整个行进过程中,都不得用手扶球、顶球,否则每次加罚5秒钟。

3、千足侧行比赛方法:

参赛队每队10人,分2排每排5人,两排背靠背站立,每排队员上臂与相邻人员互相紧扣,两排最左端两人、最右端两人上臂紧扣,听令声侧向从起点开始移动30米,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时记时决定胜负。

4、接力滚轮胎:

每队参赛队员为10人,比赛开始时一人先将轮胎向前滚出,绕过五个障碍物后直线返回出发点交给同伴继续进行,假如碰到障碍物时需将障碍物摆回原地后从失误地点继续进行,当最后一名队员将轮胎滚回出发点时比赛结束。最后以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时间相等名次并列。

5、身手敏捷——跳、踢、扭接力10人分成两组,5人一路迎面站立。

中小体育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也在近期得到了全面的改革。针对这一改革的方案,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系统化设计与落地实施相辅相成。

在中小学体育改革中,系统化设计与落地实施是相辅相成的。体制改革、政策改革、教学改革等各项改革的推进必须建立在系统化的改革方案上。体育改革的方案不仅要包括改革的具体内容,还要考虑改革的实施方式和目标。系统化的改革方案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而改革的落地实施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方案,提高改革的整体效果。

二、师资力量的创新是改革的基石。

要想保证中小学体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师资力量的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在改革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质,增加教学激励措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改变过去机械化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而在面对新体育课程的设置、人文素养、学校文化等方面与当今社会形势密切相连的发展趋势,需要明确未来的分界线和新的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体育人才。

三、多元教学法使体育教学更有生命力。

在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多元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多元化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知识范围内开展全面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发展出多种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并提高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多元化的教学法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力并教会他们如何掌握技能,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使体育教学变得更有生命力。

四、创新在形式上以及教育方式上须不断推陈。

为了保证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重视创新是当务之急。教学形式不仅在创新思路上需要进行改进,而且在教育方式上也需要同步改进。包括对管理模式、后勤服务、教学设备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这些都是重要的创新变化。同时,对于体育家长而言,在孩子的训练中也要对自己的观念与方法进行重新解读,了解坚持与主动退让的区别以及促进高质量时间与司空见惯的区别。

五、社会参与与共建对于体育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参与和共建对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至关重要。要让体育教育改革发挥最大的效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推动改革的进程。不仅是学校、家长、学生等参与者要在肩负自身责任的同时积极参与,还要求像运动爱好者、社区代表、义工者等在社区充当社会责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的健康活动,让体育运动在社会中充分展现其实际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需要持久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各界需要在各自的位置上共同负责,齐心协力,为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岁月里,与更多健康运动交流互动,贡献自己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司法考试改革内容司法考试改革方案

3月30、31日,我国举行了首次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结束了初任法官资格考试、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和律师资格考试三足鼎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在我国司法改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自20我国首次举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以来的通过率就会发现,2002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仅为7.9%,至通过率却已达30%左右,可谓是跑步进入了共产主义。经历了20的高峰,这几年司法考试通过率已有回落的趋势,但总体还是保持在16%左右,这和世界各国的司法考试通过率相比仍是较高的。

实践证明,制定较低的报考门槛(本科毕业即可参加考试,无论专业)和实施较高的通过政策,不但无法完成司法考试所谓的社会责任,反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应把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以选拔具有司法行业所需的高水平的从业者。同时,借鉴国外逐步提高报考人员资格条件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司考通过率,以实现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法律人才精英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司法考试低门槛、高通过率存在的问题。

(一)使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进入司法行业,不利于司法行业的发展。法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必须是受过严格教育的人才能真正领略渗透其中的基本精神、法治理念和法学思维。法学家孙晓楼曾说到,所谓法律人才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法律的学问。有法律的学问不仅指知道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指对法律的感悟。第二,有法律的能力。包括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第三,有法律的道德和法律的精神。缺乏法律道德的法律人只会成为破坏良好秩序的害群之马,忽略法律道德和法律理想的法律教育只能向社会输送高级渣滓。这样的法律人才需要历经数年的严格教育,而不是靠读几本法学教科书、背几个月法条就能培养出来的。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司法考试制度而言,许多从未进行过系统法学教育的学生通过几个月的突击复习或者经过专门考试培训机构的培训就能够通过司法考试,甚至是高分通过,这种形势自然不容乐观。没有经历过较高程度正规法律教育的人即使熟识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也难以正确把握法律的本质和精髓,运用时难免生搬硬套,易造成偏差。

(二)造成律师行业“争饭碗”现象严重。任何行业都有一定的容量限度,如果任意扩展,将会影响该行业的良性发展。据了解,由于法检等司法机构编制有限,通过司考的人员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最终成为法官和检察官,大部分无法进入公检法部门的人进入律师或相关行业。律师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一是使得律师队伍良莠不齐;二是律师业务量的增长跟不上律师队伍的发展速度,导致很多律师没有案源,出现低收费等恶性竞争;三是缺乏案源的律师往往会冒险干出一些违法行为。

(三)通过司法考试变成许多本科在校生四年法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标。司法考试起允许在校大学三年级学生报名参加考试,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毕业找工作增加筹码。可是这使得许多在校大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准备司法考试,再无心思学习法学基础知识,有的学生甚至旷课半年去参加司法考试培训班。由于把心思全放在司法考试上,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高“回报”,大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率都在50%以上。如此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虽然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可是他们没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以后不论从事公检法工作还是律师工作都会感到力不从心。

(一)将司法考试的通过率维持在10%以下。这个建议是基于我国司法考试的客观现实以及法律职业自身的特点而提出的。首先,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应该以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来确定,目前我国的法律职业后备人才充足,维持在10%以下的较低通过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会造成大量法律人才过剩的后果。其次,法律职业是精英职业,作为法律职业准入门槛的司法考试必须维持一个较低的通过率,以此保证法律人才的高标准。最后,维持较低的考试通过率能有效抑制律师职业的恶性竞争,从而有利于法治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此,每年可在考生报名之后预先确定一个通过率,根据本次考试的分数排名情况确定最终的通过线,而不是仅以360分为基准。这既能有效地控制通过的人数,也可以根据不同年份试题的难易以及批改的宽严程度来掌握通过率的主动权。

(二)在司法考试中加强对理论知识与逻辑思维的考察。我国现行司法考试主要侧重于对法律法规记忆性的考察,而对于法学基本原理、法律方法等理论性知识的考察相对较少。而理论知识对法律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法律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逻辑思维、法律推理方法等基本职业技能都源自于此。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司法考试中加大理论考察力度,突破现有的题型限制,在试卷中增设论述题以及简答题。

(三)提高司法考试报名门槛。随着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那种非法学专业本科也能报考的权宜之策该停止了。毕竟通过司法考试我们希望选拔出的是具备法学素养、法学逻辑思维的人才,而不仅是法条的搬运工。在如何确定我国司法考试报考资格问题上,有不少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实际上,提高报考门槛后,再逐步提高通过率是不少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一种趋势。且不说美国将司法考试的门槛限定在法学研究生这一高标准之上,日本以及韩国在近几年的司法考试改革中也不断的提高了其司法考试的报名门槛。在日本,新出台的改革方案使大学的通才式法学教育向职业法律家转向。日本还为法学教育设立了第三方评价机关,只有通过该机关认定的法学院毕业生才能获得司法考试资格。在应试门槛提高后,日本官方提高了新司考的通过率,从的3%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70%-80%。在不降低司法人员素质的前提条件下,大幅度增加司法人员数量,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韩国7月初国会通过了针对法学教育的《法学学院法》该法案规定引进“法律研究生院制度”,今后任何人必须在完成法学研究生教育后才能报考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将与法律研究生院制度并行一段时间,至司法考试制度将被完全废止。以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还并不适宜将考试门槛定在法学研究生以上,但有必要对报考人员规定如下条件:一是通过正规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强调必须获得学位证后才有报考资格);二是非法学专业毕业但必须具有法学专业硕士(含法律硕士)及以上学位。

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实现让学生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培养目标,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整体教学计划以及体育师资与场地等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俱乐部制选项课、通识任选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等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实际需要。

1.体育俱乐部制选项课:通识必修课,4学分;面向一、二年级在校生开设,学习时间为两学年。学生通过网络选课后一年内不变,第二学年重新选课;如有特殊情况,学生可于开学初前1周提出换项申请,中途不能转班。以各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及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自觉锻炼习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

2.体育通识任选课:根据师资与场地条件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对各年级的在校生开设体育保健类通识任选课。学生在第2-7学期通过教务处选课系统选择体育保健类通识任选课。

3.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通识必修课,各年级均开设;不记录学生学分,但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成绩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达到50分以上者为合格。

1.体育俱乐部制选项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排舞、武术、台球、游泳、桥牌。

2.通识任选课:开设学生喜欢且有条件开展教学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瑜伽、咏春、运动健身、体育保健、裁判法等。

3.体质健康测试: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等。

大学体育课内容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

1.理论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2)体育基本理论方面:各专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战术原理、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与锻炼方法、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等。

2.实践部分以运动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为主,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这一过程的学习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始终要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愿望。

3.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时可有选择性地进行,突出理论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上理论时间每堂课不少于10分钟;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内容不少于25分钟。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结合体育项目特点,汇编各项目主要技术动作锻炼方法等,分模块拍摄微视频,设计并制作二维码,通过张贴在校园运动场所,为学生课外学习和自主锻炼提供技术指导。

1.考核方式。

(1)俱乐部选项课技能考核(50分):主要包括各选项综合技术内容。可以采用作业、提问、口试等形式穿插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包含在选项技能考核中。

(2)平时成绩(30分):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考勤及学习态度等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评价。课堂考勤具体扣分标准规定如下:

旷课一次扣10分,旷课三次以上(含三次)该学期体育课成绩不及格;

迟到每次扣3分,早退每次扣5分;

因公请假(学校统一安排的工作算公假)每次扣2分,因私请假每次扣5分;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冲突不视为旷课。

服装必须符合体育课的着装要求,穿牛仔裤、高跟鞋、拖鞋等上体育课每次扣5分,游泳课按游泳课的要求执行。

(3)课外锻炼(20分):一是参加校级以上运动竞赛获奖(校级竞赛必须是南昌工程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公章),二是参加中长跑测试(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其评分标准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办法》执行)。满足以上任何一项要求均获得相应课外锻炼成绩。

2.考试标准。

根据俱乐部选项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技能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表现除考勤外,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3.考核办法和要求。

(1)体育课程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均由体育教学部统一制定,考试时间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安排。

(2)体育课缓考的学生必须提交申请,经校医院出具医疗证明(因伤、病缓考学生),由院(部)、教务处批准,报体育教学部方可缓考。

(3)成绩采取百分制,教师在教案的成绩评定页中要有俱乐部选项考核成绩、课程平时成绩、课外锻炼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记录,同时还要有俱乐部选项考核各项的考核记录。

(4)学生因伤、病、事假等,体育课程时数累计1/3(含1/3)以上者,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不予评定,必须进行重修。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北京:

2017年启动改革将取消本科三批。

北京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根据方案要求,北京将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将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英语听力考试要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机考等。

上海浙江:

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

1、不分文理。

2、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

3、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

5、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

6、2014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

等级考试+合格考试3+3模式不分文理。

高考改革后高中14门功课学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考核,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性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课程)、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历史;还有一类是合格性的,即美术、音乐、体育、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这也意味着,以后不分文理科。高考总分750分,其中450分(语数英)是高考时候考;学业水平考试平时考,考完以后从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历史6门中任意挑3门。这3门等级转化为分数,合起来构成一个总分,然后进行排序,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2021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江苏:

“3+3”模式英语听力口语一年两考。

江苏高考新方案按照“3+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另外三门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英语总分值要提高,现行高考方案中英语满分为120分。听力和口语都要“一年两考”。江苏高考改革将于2018年启动,2021年正式实施。四川:

2016年不分文理科部分科目使用全国卷。

逐步建立普通高校以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2016年高考中,主科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江西:

外语一年两考2017年起入学不分文理。

12月5日,《江西省2015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根据实施意见,从2017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江西省高考将实施“外语一年两考”和“高考不分文理科”。2015年起,江西省高考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山东:

2020年只统考语数外。

从2017年开始高考改革试点,这意味着,2020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首尝只统考语数外新政。据省教育厅厅长左敏此前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发言透露,山东将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即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招生录取。

辽宁:

高考一本不再分ab段。

辽宁省研究制定了《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从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此为,辽宁省继艺术类合并批次以后,普通类高考录取批次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整。

河北:

文理不分科英语可考两次。

河北省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不分文理科,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

河南:

高考新方案将尽快编制。

河南省将根据本省情况尽快编制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尽快向社会公布并确定启动时间。不过考生不用担心,按照高考政策“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新方案会提前告知学生。

福建:

试点现代学徒制招生。

据了解,2016年福建将公布《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研究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了配合改革,将进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做好高中阶段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准备。同时,今年还将首次试点现代学徒制招生考试。

湖北:

最快2017年实施或增加农村考生录取率。

湖北省不在首批试点省份之列,因此今秋入学的高一新生和其他在校高中生仍实行现行的高考办法。实施意见提出:2017年全面推进改革。

陕西:

2017年全面推进不分文理科。

据悉,陕西省以高考为主要内容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正在紧张谋划中,或将于2017年公布改革方案。届时,考生将不分文理科。

湖南:

2017年启动综合改革不分文理科。

湖南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高考时,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变化在于“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同时,全国统考科目将从2016年起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重庆:

最快2017年实施语数外+3。

重庆市委副主任邱可表示,各个省市在这个基础上要制定本身的方案,重庆什么时候上报,现在还无法确定。如果重庆2017年开始实施,则意味着现在的初一学生,将面临语数外+3的高考方案。

云南:

2017年全面推进。

云南有望于2017年随“考试招生改革全面推进”而开始实施新政。也就是说,今年的高一新生铁定不会涉及新政,最早一批涉及新政的则有可能是现在的初一学生。

海南:

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自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将采取“3+3”模式,即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一本二本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南省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甘肃:

3年内仍实行3+文理综合。

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近日出炉,其中包括高考不分文理科、只考语数外三科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虽然甘肃不在试点省份之列,未来3年内仍然实行“3+文理综合”的考试模式。

新疆:

新疆自治区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是采取选择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在全国选择一省一市先行试点,新疆不在试点范围内,当然也要求各省要尽快出台符合各地实际的高考改革的工作方案。

安徽:

3+x模式文理不分科。

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谢广祥透露,安徽省考试招生制度总方案已获教育部备案通过,很快将会公布,此方案将明确高考不分文理科。谢广祥表示,高考改革大的框架按照国家的要求3+x,文理不分科,语数英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其他的科目从学业水平考试中去选。

广西:

2019年全面推进不分文理外语考两次。

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实行“3+3”考试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前提回顾:

20**年被认为是养老金双轨制的破题之年,《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人社部已经完成养老金并轨方案的制定,目前进入论证阶段,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公务员的现有工龄,经过计算补齐相应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以便成功并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中。

在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方案进入到论证阶段之时,公务员养老金的总体框架已经浮出水面。

“目前的方案是根据公务员的工龄进行一系列计算来确定如何补齐养老保险。”人社部高层向记者透露。

补齐养老保险需庞大资金。

“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一样,都是与工龄挂钩的。”

现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如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公务员的养老金未来是要并入到社会养老金体系中的。”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公务员此前并没有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计算方式,进行养老金补齐。”上述人士表示,不仅仅是养老金需要补齐,更多需要补齐的资金是和养老金一同发放的公务员的职业年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年总体工作部署中“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一样,都是与工龄挂钩的。”该人士透露。

而职业年金的规模将“与公务员需要上涨的`薪酬差不多。”

因此,在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方案出台后,需要补齐的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将形成庞大的支出,而目前公务员退休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

据统计,中国现有700万公务员,养老保险补齐的年限至少为。

在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较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甚至存在70%~80%的差距。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微博)曾向记者介绍,“单独进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要有全局、总体的一揽子设计。”郑秉文也参与了部分政策的讨论和制定。

对于公务员养老金并轨的资金压力,一位人社部专家并不认为压力会集中爆发,“其实,财政只需要将公务员养老保险逐年补齐就可以了。比如,只要补齐本年度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即可,不需要一下把所有公务员的养老保险都补齐,这样不会对财政部门造成太大的压力。”

实施时间待定。

实行基金社会统筹,有利于均衡各单位的负担,保障全社会各单位人员的养老权益。

与社会目前热议的另一问题――延迟退休相比,养老金并轨的改革进展明显更为迅速。

两会期间,人社部的多位人士表示,20**年值得关注养老金并轨的重大突破。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对外界表示,总理工作报告已经给出了养老金改革的时间点。

“养老金并轨方案虽然规定了时间,但是,具体实施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一位社科院人口经济学专家向记者表示,“涉及养老和退休的问题,都非常复杂。”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曾表示,养老金双轨制造成同类人员的待遇差别拉大,已到了“并轨”新时期。胡晓义称,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保险制度,实行基金社会统筹,也有利于均衡各单位的负担,保障全社会各单位人员的养老权益。

中国社科院曾在河南、福建、陕西、内蒙古、重庆五省市的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领取了养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都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而立即提高企业养老金和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都是不现实的,知情人士透露,“通过起点和过程管理,重新分出公平的养老金层次,最终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被融入到广义的收入分配改革中,与收入分配改革制度结合起来。”

提高养老金覆盖率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目前,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而最近推行的新《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务派遣人员与正式员工需要同工同酬。

记者了解到,**年8月中旬,有关劳务派遣的民间讨论会议曾在北戴河举行,其中,“民企和国企都来参加了,民企主要认为实行同工同酬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上缴社会保险的成本太高。”

最新消息:

昨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称,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的范围为: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根据《决定》,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决定》要求,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决定》要求,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依法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决定》要求,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决定》要求,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决定》要求,建立健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筹资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决定》要求,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普遍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加强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决定》要求,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水平。各地要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适当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服务设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同时集中受托管理其职业年金基金。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京外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工作。要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业务经办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由省级统一集中管理数据资源,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决定》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准确解读改革的目标和政策,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此项改革顺利进行。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决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贯彻本决定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本决定的贯彻实施。

本《决定》自20**年10月1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决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决定执行。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改革方案

通常说的导游考试,指的是导游资格证书的考试。想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导游证书。要取得导游证书的步骤是首先参加每个省组织的导游资格证书的考试,考试通过后,可以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然后拿着证书去跟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有了劳动合同后可以去导游服务中心换取导游证ic卡证书,方可从事导游工作。 导游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每个省的考试组织部门是各省旅游局,各省根据自己省的旅游景点的特点来编写教材,组织培训,出考试试卷,组织考试,考试通过后由每个省的导游服务中心负责导游证ic卡的发放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自2016年起,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暂定于每年11月举行,每年一次,具体时间由国家旅游局当年确定。

考试科目为“政策法规”、“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能力”五科。

科目一:“政策法规”,考试内容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导游人员应该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

科目二:“导游业务”,考试内容为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导游人员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导游服务程序和内容、相关知识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为全国旅游行业通识知识。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为地方旅游知识。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导游规范、应变能力和综合知识。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本科目考试并进行口译测试。

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一、二、三、四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其中科目一、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科目三、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科目四占比不少于50%。科目五中文类考生考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外语类考生考试时间不少于25分钟。

笔试科目采用机考,各地使用国家旅游局统一的'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考试。现场考试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根据现场考试工作标准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考试。

考试结果以笔试成绩、现场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分别划定分数线,笔试成绩、现场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满足划线要求的为合格。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应于考试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拟定划线方案报国家旅游局,待国家旅游局批复后向考生公布结果。

国家旅游局制定并发布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大纲,同时依据大纲组织各科目的命题,并逐步开发完善题库。

考试工作按照当年印发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国家旅游局使用统一的网上报名接口,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进行网上预受理和预审核,组织现场审核,并协助国家旅游局承担考试相关工作。

国家旅游局制定《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旅游局统一编制服务规范、服务指南、受理单样表、审查工作细则、申请人满意度评价表样等行政审批事项备查材料,申请人可自行从国家旅游局官方网“办事大厅”栏目下“办事指南”中下载。

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改革全国性职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21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重新核定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和导游人员等级考核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915号)的要求,国家旅游局收取考务费,用于补偿考务成本支出。

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可向省级发改和财政部门申请向考生收取考试费,用于上缴考务费和补偿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考试所产生的成本。已经批准收费的,按规定执行。

规范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提高证书核发工作效率。国家旅游局统一制证、统一编号规则,并逐步完善数据,建立电子档案。同时实行审批时限承诺制,承诺自考试结果可查询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核发证书,最大限度方便考生。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是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保证“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有序、公开公正、高效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