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优质16篇)

小编: 文轩

使用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规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写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的欣赏和分析。

实施新课程教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然而,教师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就常常感受到自己和身边的老师面对这种“蜕变”的痛苦、困惑、迷惘,有时还会走进自身角色重新定位的误区。

误区一:新课空间自由度大,教师缺乏自信。

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教师认为自己须文武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行,缺乏走进新课程应有的自信,乃至“惧怕”学生。而新课程施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

(1)充分信任,予学生学习时空。教师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2)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误区二:新课程实施灵活性大,教师难以驾驭。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

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

误区三:新课程强调主体参与,教师“全身而退”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便以为要把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2)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误区四: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更多采取“拿来主义”

新课程倡导教师合作的工作方式,在与他人合作中,教师往往不顾自身特点,一味采取“拿来主义”。

相应之对策:定向发展自身的教育个性。

(1)提高综合素质。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教语文的可以光顾数学、体艺等学科,教数学的也可以涉猎文史、科学等知识,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综合型教师。

(2)明晰自身优势。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和与他人合作反思,从中寻找自己的优势。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大自身优势,善煽情的教师可以想想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涌动激情,善引导的教师则可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润物细无声”,朝着这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潜能的方向发展。

(3)逐步形成风格。把自己的个性渗透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以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要批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可以融入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把新课程各该改革的教学历年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要广大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变革自己,定好自己的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反省自己在传统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中的角色、作用,他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改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拟对教师作用的传统理解做一些分析,以求就教于方家。

一、教师是园丁。

社会一直歌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知道,园丁的作用是培土施肥,修枝剪叶,而在这过程中园丁是主动的,而园中的花木始终是被动的。园丁有怎样的审美标准,那么他对花木就会做怎样的修枝整形,所以花木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园丁审美情趣的雅俗、审美能力的高低。而新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它特别强调学生应能独立地、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因此教师不是园丁,而应是根雕艺术家。对待雕的根必须是因势就形。它本身具有什么形体特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使它能更好地凸显其个性特点。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使学生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更好地成才。有文学天赋的就发展其文学素养,有艺术细胞的就发展其艺术禀赋,擅长理性思维的就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擅长动手的就培养操作实践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

二、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

这一观念把教师的工作职责定位在给学生的是具体的东西,即“一碗水”。也就是教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只是你的知识大于课本知识就行。这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教给学生的如果仅是“一碗水”,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一个人才的要求。社会是发展的,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仅有老师教的一碗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在终身工作、生活中使自己的“水”源源不断的能力。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一种探求水源、汲取水流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水”就是“活水”就会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教师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第一,“一桶水”有量的局限性。第二,“一桶水”有质的怀疑。如果一桶水长期不动,它就会是“死水”“变质的水”,这样的水交给学生,只会贻害无穷,如果那样,教师岂不就无异于扼杀幼苗的刽子手。话虽然说得重一点,但理确实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我知识的更新、理念的更新,要力争把自己的“一桶水”变为活水、长流水。

三、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

过去为了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就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我以为这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以为应该是师傅指指门,入门在自身。严格地讲,师傅是很难把学生引进门的,老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应是找门、入门的能力。要真正达到进门的目的,达到进门后能够识宝、取宝的目的,这都应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否则,学生尽管可能会进得门去,但不一定就能真正体味到门内的精彩,不一定能取到其中的精华。

[1][2]。

实施新课程教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教学副校长是校长在教学方面的助手,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全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研究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机盎然的今天,教学副校长不仅仅要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工作,怎样寻找突破口,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让学校的教学工作绽放鲜活的生命之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更是教学副校长的要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管理中,我认为教学副校长应发挥引领作用,挖掘教师潜质,做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领头雁,和教师共翔在新课程的蓝天,来促进学校教育的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引领教师站在课改的前沿,主动实施新课程: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队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这需要教师改变已往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书本、挑战自我。因为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即要教师改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对课程内容的固有的认识,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学副校长的引领作用,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引领教师走进课程,从而去主动实施新课程。

1、引领教师树立课程意识。

实施新课程,必须具有新课程意识,以往我们的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而新课程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包括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共建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课堂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儿童生活的范围多大,课程范围就有多大,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资源拓展到了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一切生活来对儿童进行教育,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不仅仅是通过书本,通过课堂,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就是教育”。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教学副校长应通过组织反复的相关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操作,交流反思,听、评课,研讨,集体备课,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明确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

2、引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为此,在教学管理中,教学副校长要为教师创造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课改培训及校本培训学习,通过检查学习笔记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理论的应用,教研活动等,使教师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特别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比,感悟新旧教学理论下不同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明确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实质是交往,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教,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是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否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教师通过校内集体备课活动,通过教研活动的步骤操作:理论学习辅导-实践操作(备课、上课)-交流反思(听课、评课、研讨)-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新理念下较为成熟的教育信念,达成共识:只有树立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理念指导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角色,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校还通过课堂教学评估(按新课程制定评估标准,发放教师手中,随机听课评估与教者反馈、研讨,再听、再评估)。使全体教师于课堂教学中实施了新课程。因此,教学副校长要强化教学思想的管理,帮助教师屏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正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世纪教学理念。

二、引领教师参加科研活动,让科研雨露滋润教师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起码要。

求,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然而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寥寥。许多教师不善于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科研进一步升华,不少教师不愿意参加课改研究,有的教师即使参加了也是飘浮其中,做表面文章。因而他们未能品尝科研雨露的甘甜,基于教育科研不乐观的现状,教学副校长要带领教导主任、科研室主任采取辅导、书面材料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科研沙龙等形式,帮助广大教师掌握科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克服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坚定教师能搞好教育科研的信心,使其潜心研究,锐意创新,鼓励教师善于提炼自己实施新课程的成功经验,使之进一步升华为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要鼓励教师善于学习和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并能推陈出新,要鼓励教师经常反省与评价,归纳和总结,并积极撰写论文与心得,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理性,高屋建瓴地建构自己,提升自己,把自己由小教书匠培养成教育学者、专家。

三、引领教师培植人文精神,让教师魅力四射:

困境时,教师机智引导,耐心点拨,学生经历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后的豁然开朗,便更觉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了。教学副校长要积极倡导教师培养自己的人文智慧,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境界,以适应教育的需要,形成学校独特的人文课程。

教学副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更应首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复合知识结构,要具有热爱,包容的博大胸怀,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实践教育与研究中,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先教师一步练翅,才能确保自己在新课程的蓝天带队飞翔,在创新教育的风潮云端前“生似闲庭信步”。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的历史使命。课新程仅不求教师要的育观教念更要。

从而。

真实正现为教了不教的目的。

甄别、选。

的了为达到全实面素施质教育的目标,

二、教师是生学人生的引路人,让展、发教师提高改进教和实践学的功。

要求教师该应学是生学习的进促者。所。

教是学师人生生的引人。路一方这这是新世纪对育评价教新的求。要。

进促是者指师应从过去教仅作为知识面传,要求师教不仅能仅是向学生授传知。

健康。

特征其。内容包括三个面:

导方学懂生得人个品格与的众大的益利,与择选功的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

教是师学生学能力习的培养与己自命的运,社与会发的是息展息相展、教师提高改和教进实学的践能功。

者,应引导学生改学变习方。

关式。的另一方,面求教师要从过作为去课程新倡提建立个一促进生学全面展发、

进促学建生立新的习学方式在学。习健品德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生。

学于对学生的评价,《纲要》出指。

革不断地发展着、动推着。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社且发会展。

我,建立信自发。评价挥的教育功能。

课程的新最发生终是地校学新课。

《基础教育课程革纲改(要试促学进生在有原平水上发展”

度加快教师,要在短短几的年学校教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因为,社在会日月新异发地展,适应发。

同时为成会学学习和形成确正价值观的过发展。新程课进促教观念学变的化教,

根据。

需要去处各种信息。总理之,教师“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中展成长、,完为人师表成的圣神命使。

也再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和主要任健康成长。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把新课程各该改革的教学历年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要广大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变革自己,定好自己的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反省自己在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角色、作用,他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改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拟对教师作用的传统理解做一些分析,以求就教于方家。

一、教师是园丁。

社会一直歌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知道,园丁的作用是培土施肥,修枝剪叶,而在这过程中园丁是主动的,而园中的花木始终是被动的。园丁有怎样的审美标准,那么他对花木就会做怎样的修枝整形,所以花木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园丁审美情趣的雅俗、审美能力的高低。而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它特别强调学生应能独立地、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因此教师不是园丁,而应是根雕艺术家。对待雕的根必须是因势就形。它本身具有什么形体特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使它能更好地凸显其个性特点。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使学生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更好地成才。有文学天赋的就发展其文学素养,有艺术细胞的就发展其艺术禀赋,擅长理性思维的就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擅长动手的就培养操作实践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

二、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

这一观念把教师的工作职责定位在给学生的是具体的东西,即“一碗水”。也就是教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只是你的知识大于课本知识就行。这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教给学生的如果仅是“一碗水”,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一个人才的要求。社会是发展的',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仅有老师教的一碗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在终身工作、生活中使自己的“水”源源不断的能力。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一种探求水源、汲取水流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水”就是“活水”就会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教师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第一,“一桶水”有量的局限性。第二,“一桶水”有质的怀疑。如果一桶水长期不动,它就会是“死水”“变质的水”,这样的水交给学生,只会贻害无穷,如果那样,教师岂不就无异于扼杀幼苗的刽子手。话虽然说得重一点,但理确实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我知识的更新、理念的更新,要力争把自己的“一桶水”变为活水、长流水。

三、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

过去为了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就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我以为这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以为应该是师傅指指门,入门在自身。严格地讲,师傅是很难把学生引进门的,老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应是找门、入门的能力。要真正达到进门的目的,达到进门后能够识宝、取宝的目的,这都应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否则,学生尽管可能会进得门去,但不一定就能真正体味到门内的精彩,不一定能取到其中的精华。

我一直认为教师不应是放牛娃,而应是牧羊人。小时侯放牛时,总要拉着缰绳,走在牛的前面,不然,要吗它不走,要吗它不按你的意图走。以故就常常羡慕牧羊人,那样多的羊,人家却总是走在后面,挺逍遥自在的。教师的教学工作实在与此有些类似。教师不应总牵着学生,那样你始终挡着学生的视野,学生始终走不出教师设定的圈子中。如果教师换一下位置,定位在学生的后面,给学生适时地指指路,也放手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跑出你的圈子,吃一点“路边的草”,以吸收更丰富的营养。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小学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平时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影响很大。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培养人,以高超的艺术陶冶人,将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这必将大大提高教育效果,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的班级管理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应明确: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与教育活动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会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

新课程理念的期望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新课程理念文化的要求是生本课程文化与班级管理行为,要求教师态度亲切、温和;有幽默感;像朋友一样;口头表达能力强;文明;公正;良好的示范;赏识得体等。

(一)做师德型班主任——良好品德培养者。

教师要产生不断学习的能力,用心不用手段的能力,2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力。在学生的心里埋下高水平成就动机的种子。引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做智慧型班主任——学生理想的激励着。

教育者的理想是让学生具有理想。理想的教师是学生理想的激励着.教育者的奇迹与伟大在于教师的理念和思想。作为班主任要作到:1.感悟生活智慧.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学校即社会。只要那些不忘自己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我们想想昨天的自己,再想想今天的孩子,就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孩子存在的问题,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就会让“青蛙变王子”。2.感悟他人智慧.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实行平行教育原则,巧用榜样教育的力量。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天铺砌起来的。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要求。

(三)做研究型班主任——健康成长促进者。

一个人的智慧有限的,班主任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努力学习借鉴古今中外圣贤、哲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终身学习,不断内化自身的教育素质,班主任教师不能产生职业倦怠,要明确自己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作为班主任就要有一颗健康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心,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他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同心同德,共创美好家园!

实施新课程教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而所谓的“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教育观的转变,这些美名逐渐退色。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并有益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只想到怎样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过去的素质教育也提倡教学改革,但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制度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定论,因此,成效不是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尤如装知识的容器。

与传统模式的教学相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学将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新课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是无限的,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变化发展很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再者,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获取的知识范围也扩大了。那么教师再以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合作者的角色。

社会学认为,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合作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时代的要求,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方向。师生合作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信任、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具体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由地进入学习状态;要激发学生充满信心和勇气,尤其要使待进生奋发上进、乐于学习;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善于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个性、爱好和特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和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学习上伙伴。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教师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这样可以汇集众人的意见和方法,从中可以取长短,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等。

三、引导者的角色。

老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所学学科的成绩,更要关注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树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发展。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很被动,四、创新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是有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学生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要靠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工作不允许一味的沉浸于个人的点滴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前卫,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老师要以关注学生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在教学中要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设计,老师不是单纯地把知识像倒水一样的灌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是要精神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专业性评价,要进行行动研究,并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能力。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是一项创新性的艺术活动。教师要大胆地有创新地把握和组织教学,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而这种整合,我们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还要有创新素质,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创新型的整合课例,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比如:一个兴趣,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个困难,解决一个问题,或弥补一个缺失;课堂上的意外与无法解释的体验可以看作是进行研究、发展教学策略的一个起点。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确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总之,新课程标准正在如火如荼地实践着,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实践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尽管在具体的实践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但是新课程必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才艺的机会。课堂就是舞台,舞台就在课堂。面对新课改,机遇与挑战共存。亲爱的老师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舒展双臂,尽情地拥抱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绝佳良机吧!

参考文献:《走进新课课程》。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谈课程结构的重建。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

类别:教育教学|。

|添加到搜藏|分享到i贴吧|浏览(2711)|评论(0)。

上一篇:你相信爱情吗?下一篇: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定位不仅意味着教师要以自己的角色作用体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而且意味着新课程对他们所抱的期望.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如下角色:。

作者:谢树青作者单位:湖北省秭归县第一高级中学刊名:新课程(教师版)英文刊名:xinkecheng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中国教师缺新课程热中教师角色的冷思考》读后感

摘要:教师也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而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而其中之一就是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课堂效果最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形成一种心理的共鸣,能使每一堂课都有情感的高潮,师生要齐心合力,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教师也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而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而其中之一就是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课堂效果最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形成一种心理的共鸣,能使每一堂课都有情感的高潮,师生要齐心合力,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等的氛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地理来自于生活,共同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整个课堂得到一种共鸣。

1。导新激趣。一些最新的联系实际的东西可以刺激学生,比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还有智利地震,按时间写为:512、112、227。让学生看,找找有什么规律,结果不但使学生震惊,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可能一生都难忘他们的日子,啊,原来横竖都一样,竟有这样奇妙的巧合呀,正好在学生的激动情绪中分析三次地震的原因、危害和措施,还可以伴随师生一起出题做,这样在平等之中问题解决了,学生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地理课堂不仅有趣而且实用价值很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后可以添加课外活动,再加深理解地震的危害,让学生在课后找有关实物比如说树枝,用双手挤压,当折断之后双手的感觉,可以理解,地层断裂之后为什么会振动,等于做了实验,而加深板块的挤压边界地震更为多发。从而使学生的热情不减。

2。联古激趣。文班学生历史懂得多,历史上有很多战争,战争和地理有什么关系呢?联系高考的考试题,和学生平等探究,敦刻尔克大撤退,诺曼底登陆,利用盛行西风夏季弱。冬季强的西风不利于撤退和作战。日军袭击珍珠港等等。课下留作业,历史上还有哪些战争是地理的条件决定其胜负的呢?(诸葛亮――火烧赤壁)激起学生无限的探讨兴趣和学习乐趣,原来地理这么神奇,对于战争时机也是胜败的关键,联系引导如果现在高科技的战争,地理什么要素最重要呢?那就是气象条件等等。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思,从而更加喜欢学习地理。

二、保持好奇心。

高明的教师善于制造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连续给出最近几天的温度,今天1~10摄氏度,明天5~9摄氏度,后天4~13摄氏度,不报天气的阴晴,让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立刻好奇起来,不知道的天气能预报吗?为什么能呢?大气的热力状况,白天有云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温度比晴天低,晚上有云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温度不至于太低,总结出: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学生热情高涨,知道今天晴天,明天阴天还有可能有雨呦,后天也晴天,还会带着新奇的感觉看是不是这样,以后的几天都会认真体会这个知识点。

冬天第一场雪很早而且也很大,带领同学们分析下一场雪会怎么样?第二场雪会下得更大,那马上分析会带来哪些问题,哪些物价会飞涨,什么原因?一冬天很冷雪很多之后大家探讨春天来得早晚,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分析结果是第一场雪来得又早又大,说明冷空气力量强大,猜测今年冬季会很冷下雪会很多,当第二场雪到来时同学们更兴奋了,但是冷了问题来了,雪封了道路,但是要取暖,预测煤炭的价格上涨,菜的价格也会上涨,同学们也亲身体会到伙房的菜价上涨。事实就是和预测的一样。有可能春天也会姗姗来迟,冷暖反复,我们拭目以待呀。每一次共同分析,同学们都可以激起极大的热情,未来是未知的,可是可以预测,这是多么的神奇,用地理知识就可以解决,一定会好好学习。

三、表达期望,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与学生一起清楚地表达他们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如何的收获,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式和学习期待。课堂表扬要具有相倚性、具体性和可信性,要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也分三种:一,先知先觉;二,后知后觉;三,不知不觉。达到第一种者能力超强,通过培养应该可以,人数很少;一般都为第二种;不知不觉就不好教了。

总之,学习有用地理是今后地理的方向,平等地和学生探讨学习就会使地理教学更加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新课程标准》已经在全面实施,它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所以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和地位。其次,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应由教育教学管理者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由课堂教学控制者变为帮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帮助者。对于课程发展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来说,要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各种新课题的研究者,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1.由教育教学管理者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

以往,很多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其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倾听性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关于教师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成长环境对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上七年级unit9《howwasyourweekendsectionb》时,我通过用学过的句型“whatdidyoudo?”要学生单独上黑板,用画简图的游戏形式来操练,表达一些动词过去式短语,而另外一些同学则用“didyou...?”这样的句型和动词词组去猜,当时整个课堂都“动”起来了。这个“动”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是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这个活动,画了图,写了动词词组;第二是每个学生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我只是坐在台下欣赏学生的活动,在恰当的时候点评、纠错。在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时候,我的教学任务及内容(特殊疑问句“whatdidyoudo?”,一般疑问句“didyou...?”及答语“yes,idid.”“no,ididn&apost.”,否定句“ididn&apost...”)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了,并运用得十分自如,我非常有成就感。

2.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构建民主、合作的“文化生态”。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到师生平等,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规律,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观点,应把学生尊重为“主演”、“主人”。我认为教师讲授得越精细、充分就越好的思想是错误的,那种认为学生要安静,老师讲、学生记的观念也非改不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有教科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也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接受各种新的信息,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变为帮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帮助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心”施教。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能否按部就班地传授,也不应是小心翼翼控制整个课堂局面,怕出现异常情况,令自己措手不及,作为一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合作伙伴与帮助者,在学生有疑难问题时,差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有困难时,随时准备伸出帮助之手。要非常注意课堂上持不同意见、看法的同学,非常欣赏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当他们在创新、探究和解决问题中有困难时,要是他们友好的帮助者。

4.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新课题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是把专业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教学活动大多都是墨守成规的,教师几乎不参与教学研究工作。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教学活动没有创新,得不到提高和深化,教学与教研相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极其不利。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将产生新的课题,等着我们去探究和解决。教师应该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课题的研究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的课改,推出自己的教研成果,并运用于实践,做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5.由《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调查表明,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教。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运作上有较多的空间。新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教师不仅应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应具备创设校本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校本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应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由被动接受或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专业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摘要: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被认为是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的,服从被认为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做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被认为是真理,是不容置疑的。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就要求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服从变促进,由专制变引导。

关键词:促进者;引导者;赏识者。

教师是一项职业,他的主要责任来自教育教学,教师应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而不再是一种只知“教书”的匠人。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应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控制者变成帮助者,由仲裁者变成促进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一、师为生纲变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师严乃道尊”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还存在。它制约新型师生关系。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建立良好平等的关系。那么,教师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教师的角色与以前的不能一样要发生改变。例如:一次上课,我刚步入教室一看,映入眼帘的是:讲台上还有很多粉笔头、塑料袋和纸片,我一下子就生气起来,难道他们不怕处罚吗?我真想用班主任的权威,拿今天的值日生开刀,来个“杀鸡给猴看”。但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吗?不是。如果我真的处罚了值日生,那么,扔碎纸片的现象可能也会有所好转,但是不会持久。于是,我亲自打扫卫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化学生,不再是只有服从,言而必听,让人生畏的老师,这样同学们就能感到老师真实可信,值得爱戴,有什么话都愿意跟老师说,遇事愿意让老师帮着拿主意,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我们平时其实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喊学生拿东西,也许学生在家不会拿,但是学生却把你的话当做圣旨一样。你的生气往往也会转化为一种集体生气,学生把老师当做了他们一天的“心情晴雨表”。作为教师,功利主义的“权威”。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而是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沟通,与他们的平等式的相处来建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不是靠单纯的命令或者是打骂。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服从”于老师。把以往的老师威严转变平等式的`关系,促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富于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教育才有促进,才富有实效。

二、授受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讲你听”的专制型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会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利。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我第一次教学,面对学生,满腔激情,讲解很多,结果学生不理解的知识也多。我奉献出我所有的真心,去传授知识给他们。学生却抱怨听不懂,我很苦恼,后来请教同事,转变方法,改变自己的角色,无论在课内课外,我努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表扬、或给予安慰、或给予提醒……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快乐起来,也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生也给了我很大的回报,他们亲近我、听从我、关心我、爱戴我。角色的转变,让上课互动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师不在缠绵于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而倾心于教学情况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欣赏者。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往,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许多的新鲜事物,如电脑、互联网、电视、漫画书等,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思维与视野的前卫与新潮,这些因素也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胆量与勇气。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当面指出教师的错误,他们可能会为你的教育教学提出许多批判的观点,毫不保留地宣扬他们的观点与建议。这种时候,如果一位语文教师不能摆正心态,以宽容的心去听取甚至是采纳这些建议,就会为学生在课堂的“卤莽”而斤斤计较,既伤害了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也磨灭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与威信,到最后也只会导致自己固步自封,不能前进。因此,改变角色,教师积极转变心态,在现代教育中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在课堂上,特别是课上,教师如果能奖赏孩子,孩子们会因此而兴高采烈,说明他们重视我们老师的赏识,在乎自己获取的小小成绩。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我想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给了我们机会,也给我们以挑战,要想当好教师,我们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

参考文献:

[2]鞠献刊《教师素质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今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十分明确不同角色中的具体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课堂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成绩的评判者,是学生学习的绝对权威。而新课程理念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给学生留有较大空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组织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在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开放地自主学习;在教师精心准备出色的主持下,学生能尽情扮演各自的角色,使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

2.由教育关系的“独奏者”转向“伴奏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现今我们所看到的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生怕漏掉一句话,究竟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学习的主人?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难发现,由于长期以来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独奏者”。这显然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悖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由原来的“独奏者”转向“伴奏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在教学中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去学。如政治学科中的民族与宗教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创设以深入海南黎苗族地区采访写生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三是以辩论赛和知识竞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交给学生,使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调整好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和成长的主人,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坚持时时处处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作自己的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学管理中的指导者、服务者和教育关系中的伴奏者的角色。

3.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转向知识与能力并举。

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也即以“知识为中心”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从一次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已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人重要的已不是他已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当他需要知识时知道用什么手段,到哪里去获得知识。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转变。他们所需要的能力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那么现在我国的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观念,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由传统课堂的演员转向现代课堂的导演。

传统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大量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活泼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力图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现生命的活力和丰富的个性,活动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为了教师教学方法和行为的转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的。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在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转向扮演教学中的对话者、合作者和激励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向是为了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下,能力得以提高,经验得以积累,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

一由知识的灌溉者转向教育的对话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角色。为了完成这个转变,语文教师要确立两种意识。一是确立民主意识。二是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的主体性,即确立人本意识。学生不是被动地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其能力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堂目标,即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由“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论”的转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到“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去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的转变,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不应总是居高临下,而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独特个体。作为教师,践行“人本意识”的重要举措就是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势利导。

这样,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得到可靠的保证,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语文教育才会成为真正的生命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于是,有了各抒己见,讨论辨析,有了发现质疑……从而带着更多的疑问迈向新的台阶。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向教学的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些都表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代替师生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由于受教育者个体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因此,老师应对学生报以朋友般的热情,而不应以教授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要去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创造能力,放下绝对权威走进学生之中,你才会发现学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帮助学生去抓住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向一个合作者转变。

三由成绩的裁判者转向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首先,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超然于对象的情感之外,应与之共同介入,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不成熟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尤其重视其中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努力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和情意能量。其次,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内隐性特征,从对优质言语作品鉴赏和玩味到对语感素质的积淀和过程,其细微的进步需语文教师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和呵护,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对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赞美,并以饱满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再次,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地去关注学生,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估每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个体的差异,承认并尊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给学生提供合脚的鞋!”强调师生角色分工的重新定位,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以及认识自己后做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制定自我发展的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精神,逐步形成认识自我、策划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得以转换。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由于师生关系单一,教师的角色也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作为文化传承执行者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角色却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不再是以往具有权威身份的单纯的传递者,而应该同时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等等。只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好创新教育,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的这一主要目标,也就能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的全面贯彻落实。笔者根据从事数学教研工作的实际,结合当前形势,就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换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教师应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的是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再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就摒弃“惟书”、“惟师”的“盲从”与“偏见”,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周围社会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上下功夫,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锻炼并具有开放校本化课程的能力。

如在教学“第几”这一小节内容时,可以利用学校的小礼堂(或直接在教室进行也可),每个小朋友根据手里的“电影票”来对号入座,教师做查票员,提出问题:“某某小朋友在第几排第几号?”“第几排第几号是那位小朋友呢?”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形式,使学生不仅切实的感受到自然数的序数含义,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如在“分类”这一小节的教学时,课前可以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小物件,上课伊始,把所有小物件都堆放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然后指导学生们按小组按类别整理,如生活用品类、学习用品类、食品类、玩具类,等等。再提出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组中所整理的物件再更仔细雨地清楚的分类放好,操作后小组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出现的情况会是将生活用品类可能是将衣服与用品等分开,学习用品类是将书籍与学具等分开,玩具类将小猫、小狗等分开……。这样的设计,暗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扩大了取材范围,从生活中出发增加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书籍、衣物、食品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思考空间。

教师通过类似以上形式的课程开发,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使学生从充满操作性、探索性、创造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在信息技太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课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了,“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角色了。好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学,怎样去做,教会学生发展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2][3]。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盘锦市实验小学辽宁盘锦124000。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而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身份不同的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权威地位,为了更有效的进行知识的传授需要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上进行客观认识,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意志。把授课当作了教师自己的表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为发生教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为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在各自视界中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达成相互理解,构成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交往的关系。

1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

师生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的。因为师生关系的性质是班级体的主要决定因素,在课堂中建立起来的情感和关系决定着班级风气,又影响着以后的课堂教学。

首先,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论文范文)比如:“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一种动力,与学生相处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师生关系日积月累,会对的思想、志趣乃至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产生影响。

其次,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即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强调的就是在教学中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关注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同时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每个同学的不同需求,注重个别指导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学生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方式的转变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我感悟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此时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所以教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能越位。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教师此时的任务是更多地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探究是需要教师的导航的。学生在探究中对某些问题产生起分歧时,教师不不能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和导向,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学生是感悟者,学生独特的感悟是生命的火花。是教育追求的境界。因此教师要怀着宽厚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独特的感悟,学生越学越有劲,越说越具体,越概括越简洁。小组之间的合作,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把他放到更大的群体中。在这种师生、生生相互之间的多向交流的状态下,学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就会对原先的的问题产生一种顿悟。这是小组合作探究有了实际的意义。

3在沟通、“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是生计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被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都获得了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这样的教学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全方位的沟通。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在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他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角色的改变,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也正是从互为主体的交往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才能对所学的东西达成共识,真正拥有知识,,并且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中国教师缺新课程热中教师角色的冷思考》读后感

新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的手段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已摆脱了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分数唯上的教育目的,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教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合格教师。现在的教师,挑战与压力并存。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即使在小学,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促进自身的成长。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再教给学生。教师就像觅食的大鸟,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如《北京的春节》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找到老舍的资料,描写各民族的风俗人情,一些风俗的由来。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民风民俗专集了。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文,品文,又延伸拓展,学生们在老舍酒菜的香味和人们的忙碌中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和老舍同感春节的爆竹声声,知道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知道许多少数民族和我们汉族一样也过春节,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白族和布朗族的火把节,欣赏到了孩子们带来的节日图片,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对这一单元的学习都大有助益。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味黯然,何乐不为呢?二、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在学《两小儿辩斗》时,有学生问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比较近,我还真说不清楚,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教地理的老师,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装作不知,让他告诉全班同学,看着学生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有点小得意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三、和学生一起合作作文对于作文,学生向来头疼,我讲尽技巧,他们交上来还是该空洞的空洞,该凌乱的凌乱,我说作文很容易,学生说我是老师,不知作文之苦。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写作文。我写开头,讲开头的方法,学生练开头;我写结尾,讲结尾的技巧,他们就练结尾;我写好开头、结尾,学生补出故事情节;我写短文,他们补充,另写结局。在合作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学生知道作文怎么写,我也知道教作文,光说不练,口说无凭,学生很难信服和接受。就像教女儿滑冰,必先自己滑滑,去试试滑轮的方向掌控。身体力行才行。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价值,全在于学生的成绩。所以,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师的成功。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会提问,我感到欣喜;学生能自己主动阅读,写笔记,我为他高兴;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我为他欢呼;我学着做一个伯乐,为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喝彩;我学会欣赏学生在作业本上的漫画和打油诗,而不再声色俱厉地指责;我试着和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压力,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自由、全新的天空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改变,改变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为此,我愿意学习,汲取,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师角色转换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