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听课反思(优质17篇)

小编: 笔舞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知名作家和学者的总结范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借鉴。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化学习新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课前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课做好准备。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往往远离了生活实际,没有用心的去感受这一新的数学感念,没有学生的感性积累,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某项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的,因此,我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有目的的去深入实际,到超市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实际感受其质量究竟是多重,到水果店实际挑选常见的或自己喜欢的水果,称一称、数一数,让一千克变成具体化、数字化、空间化。

学生在前面的实际体验中都接触了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课堂z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实际用天平称一称1个2分硬币,四颗黄豆、两个图钉和两枚回形针大约是1克,用台秤称一称2袋食盐,6个苹果,7个梨子,1个黄金瓜大约重1千克,再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自己的书包有几千克,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面条、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但本节课后人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如有学生说爸爸的体重是78千克不可能等,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米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4个苹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一节课下来,时间较紧,归根到底,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要不断学习、提高。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和不足:

教学设计目标明确,理念新,教学中紧紧围绕这种新的教学思想,使用了实物,多媒体等辅助设施对教学加以协助。另外,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习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此外,学生在用手掂,比一比、找一找、填一填、想一想等活动中逐步理解克和千克以及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中始终把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克和千克的应用范围,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应用,所以设计了大量的强化练习,当堂学习、当堂消化。

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各种秤的认识只局限在图上,学生所带食物少,演示克和千克的称重不够充分学生体会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所以这不够深入细致。师生配合不够流畅,不够默契。今后教学中,注重课前准备充分想到教学的各种环节,做到尽善尽美。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同时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把“千克”与“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构建,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一个质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粒花生米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所以,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看一看、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利用超市购物引出课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体味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与量。然后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克,说明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本节课重点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建立1克的观念时,让学生两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质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然后让学生猜一猜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最后师生共同演示称1克重黄豆的过程,并让学生亲自观察称重结果,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千克)的盐,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质量,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1千克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先估一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后,我让学生一手掂2袋盐,一手掂1枚2分硬币,来对比感受一下它们的轻重,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进一步巩固和升华了质量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理解、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

教学千克时只让学生掂了掂2袋盐的重量,学生的体验时间短而少。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兴趣,培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鉴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觉得在以后教学应做到以下二点。

物体的轻重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实早已建立,所以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背一背、掂一掂先唤起学生的这种意识。作为重量单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将它们和学生已知的重量单位进行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单位上,激活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主观需求。在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这一环节上,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秤的形状,介绍各种秤的用途,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认识秤,了解它们的用处。

让教学内容与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爸抽象的重量单位更形象基体化。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组合作先估计带来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德是否正确,最后还布置他们帮助父母估计所购买物品的重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重量这一概念。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这一单元,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同学们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一步:质量单位的感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知道1克、1千克的重量与区别。小组的每个同学可以轮流做,一个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另一个称一下,判断他估计的对不对。说一说关于1克、1千克的区别。

第.二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克或千克做单位。再由老师出题,同学们口头说单位。

第三步:通过猜一猜、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质量单位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对物体的重量非常感兴趣并且掌握牢固。清楚明白“克”是用于比较轻的物体做单位,而“千克”是用于比较重的物体做单位。并清楚感受“1克”和“1千克”物体的重量。充分意识到,把生活的常见事物与数学结合起来很有味道,学得一点都不累!由此可见:多让同学们操作、动口说一说,满足他们好动好说的特点,他们会学得开心,老师也教得轻松。

另外:书本的第89页第7题,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起来有困难。第一步,要思考2千克里有多少个500克,方法有以下几种:500+500+500+500=20xx克;20xx/500=4;()x500=20xx克……这些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挺困难的。再者,通过统计表找出对应的价格,需要的是细心审题和做题。能够把这道题目完全做对,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困难。这道题目的解决还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呢?本人仍要进一步思考。

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单位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这一单元,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让同学们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一步:质量单位的感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知道1克、1千克的重量与区别。小组的每个同学可以轮流做,一个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另一个称一下,判断他估计的对不对。说一说关于1克、1千克的区别。

第.二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克或千克做单位。再由老师出题,同学们口头说单位。

第三步:通过猜一猜、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质量单位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对物体的重量非常感兴趣并且掌握牢固。清楚明白“克”是用于比较轻的物体做单位,而“千克”是用于比较重的物体做单位。并清楚感受“1克”和“1千克”物体的重量。充分意识到,把生活的常见事物与数学结合起来很有味道,学得一点都不累!由此可见:多让同学们操作、动口说一说,满足他们好动好说的特点,他们会学得开心,老师也教得轻松。

另外:书本的第89页第7题,对于学生来说,解决起来有困难。第一步,要思考2千克里有多少个500克,方法有以下几种:500+500+500+500=20xx克;20xx/500=4;()x500=20xx克……这些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挺困难的。再者,通过统计表找出对应的价格,需要的是细心审题和做题。能够把这道题目完全做对,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困难。这道题目的解决还有没有更好、更简便的方法呢?本人仍要进一步思考。

本节课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缩短了生活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了所学新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听课反思

我们现在提倡并且也在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因为我们每个人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想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受到局限。这个时候,如果能听听或看看其他人的想法或做法,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就能突破自己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甚至还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此次参加“哈尔滨市政治学科新课程教学引领课汇报专场”,从中获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个人体会反思如下。

现代教学,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的同时,多媒体的御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得力的辅助手段。但同时也应避免由于多媒体的运用而使教学的整体性受到破坏,使教学被课件牵着走的现象的出现。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感染力,态度要具有亲和力,并充满热情,才能带动和影响学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并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

在问题呈现方式上,教师要打破教材内容安排的局限,加以整合和提炼。双城兆麟中学的赵林老师的这方面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讲解《身边的诱惑》一课时,一改教材问题逐一罗列呈现的方式,而是以一个现实案例的方式加以呈现,并在问题的设置中巧妙的将本节课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加以呈现,并形成很强的整体感,也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总有很多的不如人意。作为我们老师,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各方面的能力,使我们的缺憾尽量减少,使我们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以他山之石使自己不断进步和提高,使自己的遗憾尽量减少。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启发学生认识质量单位,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用眼睛观察得到,只能用肌肉感觉来感知。所以借助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1克、1千克的概念,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知和建构,形成清晰的概念。

同时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注重的是同学的探究体验。让同学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一个回形针的质量,充沛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笼统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同学将自身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同学通过这些操作,同学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学弹簧秤的刻度时,我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在一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掌握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度,使同学更加学得开心,学得自主。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理解较差,在生活中没有细心地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时,学生由于没有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就通过生活中物品有长有短、有多有少;又请了一大一小两位同学,引出两位同学有轻重之分,从而引入质量。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出示实物。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的硬币和重约1千克的水果,一手拿一物,对比感受1克与1千克物品,从而建立克很轻,千克较重的概念。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位学生带上一些小物品,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辩、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简单明了的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经验更加清晰。运用1克和1千克掂的感觉辨析物品,成功拓展到了比1千克轻或比其重的物品,估量、验证,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等能力。

听课反思

王大师开课就让我有些烦躁的心静了下来。他不断地让正在读《望月》的学生轻些、轻些、再轻些,直到月光如水般静静流淌……淌进孩子的心里,淌进听众的思绪里。

然后,王老师用“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这种简练文字把本文的主要内容加以提炼,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各有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学生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在头脑中构建起本文的框架,为细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在品读“江中月”文段时,王老师紧紧抓住“江”与“月”相关的词句,体会江月水乳交融的境界。在品读“诗中月”时,王老师紧紧抓住与诗人有关的动词来引导学生体会明白“不同的人望月有不同的感受”这个道理。

品读重点段“江中月”部分时,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品味,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在此基础上,再抓住关键词语,指名再读,师生接读,相机穿插着老师的示范朗读,读中理解,读中思考,读中体会。随着朗读的推进,在学生们对文本逐步理解后将他们引入感悟“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一妙不可言的意境。

在学生一时不能理解关于月亮“安详”一词时,王老师及时提问:“平时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安详?”在学生基本找到感觉时,王老师又提出找近义词和反义词,再向学生提出“有什么新的`体会、发现”,理解课文可谓水到渠成。王教师还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江中月是通过观察现在的“月”,具有散文的味道;诗中月是通过回忆过去的“月”,具有诗歌的味道;而心中月则是通过想象将来的“月”,体味的是一种童话的味道。

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王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诗意的课堂,写意的画卷。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物材料,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500克盐有多重,1个文具盒、1个小朋友,1个西瓜,1个乒乓球,1支粉笔等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知,迁移到对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知道1千克=1000克,让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领导评课后,感觉到自己很茫然,对新教材的编排有些困惑,通过这一节课与参与新课程的教师共勉,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深深地感觉到教师不是铁路警察,不是只管这个阶段的知识教学,在质量的概念上,充分地反映了教师应该有更广博的知识结构,也许我们不需要全部都讲给学生听,但是我们只有掌握了充分深刻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同时,我也感到,如果在课前能多查阅一些资料,自己就能避免一些教学错误的出现。

2、自己正在实践的是课改教材,这节课的备课过程让我感到教材给与我们教师实践的空间很广泛,然而我却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教研员老师特别强调,现在备课如何才是一节好课,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看对学生是否产生了实效。我觉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得特别清楚,能不被学生的某些假象所迷惑。教材提供的教学素材,只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备出来的才是一节好课。教师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想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还是挺不容易的。

3、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要给予学生有关“克和千克”的准确认识,可是在授课是我没有通过实际的工具测量给学生这个准确地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地方。今后再授课时,教师要准备一架天平、一台秤,通过教师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克和千克”。学生手里至少有一个弹簧秤,在测量一千克时,让学生通过测量“米、水、沙子”等密度不同的物体,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没有关系。然后可以再让学生顾及“一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时”准备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学生对于“克与千克”和“物体的质量”有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4、对于这类需要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课程内容,教师平时一定要对学生操作学具时的基本要求贯彻始终,否则,学生在不该操作的时候玩学具,不仅学具不能帮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

5、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不能过于随便,尤其是在概念的建立和几何课程时,教师在备课时,我认为像自己这样的年轻教师一定要仔细考虑自己的每句话,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和清楚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