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发展报告(汇总18篇)

小编: XY字客

通过写作报告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浏览以下这些优秀的报告范文,你可以从中获得对报告写作的更深入的理解。

乳山牡蛎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新品种引进后需要同步推进其养殖技术更新,近年来,水产技术人员研发推广了牡蛎筏式生态育肥养殖技术、三倍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贝藻生态轮养或间养技术等,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海域生态环境,达到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另外,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养殖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养殖效益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为此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乳山市引进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养殖设施设备,推广新型养殖笼5万余个,新型环保养殖浮球50万余个、新型船用液压起吊机110余台、倒笼机约40台、清洗机约260台、分拣机约220台、打包机约40台等,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也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健康产业发展报告

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造船行业仍处于复苏过程中,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形势复杂多变。“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造船产业做为我市临港产业的重点,造船产业办紧紧围绕省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市建设北部沿海产业带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港口、岸线、腹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深入产业研究,努力克服产业政策调整、后金融危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努力实现造船重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依托港口、岸线、腹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把船舶重工作为发展重点,深化产业研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造船业滞后性影响,继续加大防风险、保生存、渡难关工作力度,积极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强化海洋工程及船舶配套招商引资,全市船舶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按照“修造船与海洋重工并举、主导产品与配套产品并重”的产业发展思路,我市规划了北沟镇、经济开发区、潮水镇三处船舶重工配套园,加快产业培植。目前,全市造船重工企业由20xx年的2家增加到22家,新建成30万吨级船坞1个、万吨级以上船台5个,年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20xx年,全市造船重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利税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和22.5%。20xx年6月,我市被命名为“省船舶工业聚集区”。京鲁船业、渤海造船被列为重点扶持企业,成为全省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

(二)骨干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产业发展关键靠龙头拉动,没有龙头,档次上不去,链条拉不长,产业做不大。基于此,我们倾注力量,倾斜资源,大力实施引大培强工程,初步形成了京鲁船业、巨涛海洋重工、渤海造船等一批骨干企业群体。

京鲁船业是全省重点项目,20xx年4月开工建设,占地100万平方米,已累计投入10亿元,建成30万吨级船坞1座、3.5万吨级船台2座、500吨龙门吊1座及各种造船专用设备700余台套,年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目前正投资8-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达产后,年造船能力将达到200万载重吨,可进入国内各大船厂排名前五位。目前,京鲁船业已交付3艘5800吨成品油船、3艘75200吨散货船,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利税2.1亿元。目前正在洽谈多艘3.5万吨、8.2万吨散货船订单。

巨涛海洋重工是市第一家单体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外资企业,自20xx年5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投入7.14亿元,目前正在为澳大利亚、中海油等建造ladur淡水电站模块、pc-375370海上吊机、海洋石油161平台改造等项目,正在洽谈包含海洋石油模块、海上风电等项目将近100个。20xx年,该公司投资9400万元建设亚洲最大的45000吨海工制造出运滑道。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利税2.78亿元,实现出口14922万美元。

渤海造船是国内全回转拖轮行业前六强,在做大做强全回转拖轮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三用工作船、化学品船等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目前正在为新加坡、荷兰、德国、英国等建造集装箱、多用途散货、化学品、多用途拖轮等船舶共19艘。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2亿元,利税1078万元。

(三)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xx年全市造船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利润2.3亿元、税收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98%和45%。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利税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和22.5%。20xx年1-3月份,全市船舶重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利润7531万元,税收49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1%,20.4%,39.5%。

(四)科技创新取得一定进展。造船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打破技术力量不足的困境,我们在产业规划发展之初,即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高点起步,组建研发机构,开展与高等院校和国内外船舶设计公司的合作,依靠技术进步,打造核心竞争力。京鲁船业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高标准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边建设、边研发、边生产,仅一年多时间,就被德国、法国、英国船级社聘为中国技术委员会委员,并成为韩国现代重工在中国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渤海造船公司依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建造全回转拖轮的重点专业厂家之一。在中国目前港作拖轮企业中,第一条出口中东的全回转拖轮、最大功率的全回转拖轮、第一次使用可调螺旋桨技术的全回转拖轮,均由渤海造船公司制造。在省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京鲁船业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船、渤海造船的多功能供应船(三用工作船)被列为全省20个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项目;渤海造船的“高技术含量的海洋工程辅助船的研究与开发”被列为全省10项关键共性技术;京鲁船业与江苏科技大学建立的“船舶工程技术研发平台”被列为全省10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及研发平台;兴华公司的“管件及舾装件加工配送中心”被列为全省三大生产加工配送体系。

(五)船舶配套业发展有所突破。造船产业70%-80%的利润来自配套产品加工。发展配套项目,既是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的关键。立足龙头拉动,我们根据《关于加快省船舶配套业发展的意见》和市船船产业配套发展的要求,研究汇总了150多个配套品种,市内市外并举,大力发展船舶配套项目。市外,选择韩国、日本、欧洲以及国内上海、江、浙等产业密集区,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十一五”期间,相继引进斯瑞尔重工、福源船舶设备、冶鑫船舶设备、星都重工、天一重工、新和重工等17个配套项目。市内,发挥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鼓励机械加工企业进入造船配套领域,加速推进本地化配套。市兴华机械工业公司是改装车和汽车配件专业生产厂家,在我市产业办的帮助指导下,向船舶配套产品大胆延伸,目前,已有21个系列、713个品种的舾装配件获得船级社认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其“管件及舾装件加工配送中心”被列为全省三大生产加工配送体系。

经调研,船舶重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一)生产设施和能力不足,产业规模相对不大。目前我市京鲁船业主要建造10万吨以下巴拿马型船型,渤海造船主要建造1-2万吨特种船舶,巨涛重工主要建造导管架等海洋工程配套产品,浩通造船主要维修3000-5000吨级别船舶中小船,除渤海造船公司外,均处于投产初期阶段,船舶工业产值及利润相对不高,总体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

(二)船舶配套基础十分薄弱,产品生产能力小。目前,京鲁船业在发动机方面与现代重工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其舾装、管件等主要由大连船舶舾装公司负责,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受大连船舶重工公司影响较大,有可能造成配套不及时等问题。渤海造船公司除船东自带设备外,其余大部分由江浙企业配套,成本相对较高,容易出现配套企业资金等方面出现问题而造成配套不及时等问题。而我市目前仅有船舶配套企业22家,均为近年来引进,仅有部分企业投产,大部分企业尚在建设期间,产品主要为舾装件、管件等产品,生产能力小,产品档次不高,缺乏高附加值的船舶机电等配套产品。配套基础薄弱将严重影响整船企业的生产,尤其在市场低谷时间,配套成本增加及配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交船期,从而影响整船企业的生存。

(三)技术与创新能力不强,高级技术人才及高级技师人才不足。企业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企业没有形成自主研发能力,缺乏科技后劲。由于大部分企业为新建企业,仅能做部分生产设计工作,技术能力相对不足,高层次的设计人才缺乏,造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高附加值船舶及大型海洋工程产品的开发力度不足。京鲁船业正在研发多用途冷藏集装箱运输船,巨涛重工公司计划开发海洋钻井平台生活模块、fpso模块、深水导管架以及非海工机械等项目。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要实现造船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就要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开展工作,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部署,积极发展面向国内外的船舶及配套业和海洋重工产品,重点发展造船、海洋工程、修船、船舶配套及游艇。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北沟、开发区两大专业园区为载体,以自主创新和有效投入为动力,坚持船舶制造与海洋重工、船舶配套并举,以“高技术、高端产品、高配套率和较大产业规模”为目标,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集聚,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将我市建成省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

一是加快建设、重点发展北沟船舶工业园、经济开发区海洋重工产业园。北沟船舶工业园在继续发展现有造船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引进海洋工程、海洋石油钻探设备、海洋工程船舶和重型装备制造等项目,重点推进京鲁海洋工程装备、齿轮箱装配出口基地、大马力船用柴油机等项目。20xx年内争取将北沟船舶工业园列为省级船舶工业园区。

经济开发区海洋重工产业园要依托巨涛海洋重工项目,大力发展海洋钻井平台、fpso等高科技产品。依托大金重工,加大海上风电零部件的引进力度,发展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安装的总装,打造海上风力发电产业园。依托浩通造船,大力发展修船,并向现代远洋渔船建造发展。依托现有港口岸线资源优势,积极利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大型人工岛等项目优势,大力引进海洋空间利用大型装备、跨海桥梁工程装备、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装备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关键装备,建设省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园区。

二是加大与中央直属企业、世界500强、国内500强、高等院校、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争取以订单、投资、技术等方式开展强强联合、战略合作,争取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重点推动京鲁造船与中集集团、华彬集团、省海洋投资公司等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渤海造船与国外石油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快大金重工项目建设力度,依托大金上市公司雄厚资金实力,积极引导大金公司扩大在蓬投资规模,新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三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船舶制造方面:在努力实现10万吨以下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及特种工程船舶的批量生产、系列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低温冷藏船、化学品船、豪华游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抢占发展先机。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在做好现有石油导管架、钻井平台模块、单点系泊、海水淡化装置、三用工作船等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大型石油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起重铺管船、多用途工程船等。加快大金重工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开发海上风力发电塔架基础等新产品。

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品方面:重点推动国内外设备著名企业以品牌、技术、组装等方式与我市企业在发电机组、柴油机、螺旋桨、齿轮箱、焚烧炉、海水淡化装置、通信导航设备、深海钻机成套设备、井控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海底电缆、系泊链、螺杆钻具、钻井泥浆泵等产品开展合作。同时,大力引进船舶配套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四是帮助企业积极调整,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国内外造船重工产业动态,探讨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企业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格局调整机遇,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增加国内订单比例;鼓励企业多承接海洋工程、修船及改装船等订单,规避造船订单风险。加强与船东的联系力度,加大订单及在建船舶生产管理力度,保订单、保交船。

五是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建设和产学研联合。争取引进国内外研发设计力量,强化海洋油气装备的'概念设计、基础设计,深化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提升我市海洋油气装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同时引导我市企业与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江苏科技大学、职业学院、商贸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职业学校等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建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式培养,培训行业技术工人。

六是组建行业协会,推动行业协调发展。筹备成立我市船舶重工行业协会。为了增进全市船舶行业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行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拟筹备成立由船舶制造、海洋重工、船舶维修、船舶配套、人才培训机构等单位组成船舶重工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报告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介绍,修订后的《实施条例》删除了“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一章,增加“教师与受教育者”和“管理与监督”两章,并将“扶持与奖励”一章的名称改为“支持与奖励”。

——第一章总则:新增了加强民办学校党的领导一条,强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向,明确了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原则,强调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第二章民办学校的设立:由现行条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民办学校的设立”2章合并而来。系统规定了民办学校举办者权利义务,以及审批设立等各环节的要求。明确了民办学校举办的鼓励与限制规范,特别是增加对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限制,针对举办者变更、集团化办学、在线教育、学校名称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了规定。

——第三章民办学校的组织与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对民办学校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的组成与运行规则作了补充或者完善;针对课程教材使用、考试招生规范等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法律规则。

——第四章教师与受教育者:重点落实法律关于师生权益保障的规定。新增了保障教职工待遇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强调对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平等对待,规范和支持民办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章民办学校的资产与财务管理:着重依法落实、完善了民办学校收费和管理机制,健全了民办学校资金和资产的管理使用规则,新增了对关联交易的规范,坚决防止以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体系化,规定对民办学校的年度检查、年度报告、信用管理、评估评价、教育督导等制度,着力构建符合民办教育特点的监管体系,以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第七章支持与奖励:删除了“合理回报”相关条款,同时明确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在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方面的差别化扶持举措,明确了“优先扶持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的导向。

——第八章法律责任:细化了民办学校及民办学校举办者、实际控制人、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加了从业禁止相关规定。

——第九章附则:明确了“现有民办学校”的概念,规定了实施条例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电影产业心得体会

电影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各种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增加,电影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好莱坞到中国的电影工业,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文化娱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了解电影产业并从中获得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段:电影制作的困难与挑战。

电影制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从选题到剧本创作,从筹资到拍摄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和资源。其中,筹资问题是制作电影时最大的挑战之一。拍摄一部电影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演员片酬、制片费用、特效等。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还需要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来吸引观众。电影制作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导演、编剧、摄影师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一部让观众满意的作品。

在电影产业中,商业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电影制作不仅需要创造力和艺术才能,还需要商业头脑和投资眼光。许多制片公司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投资中国的电影产业,国外制片公司可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也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本土电影人才。商业模式的运作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市场需求,还需要与制片公司、发行公司等各个环节进行合作和沟通。

第四段:电影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电影,观众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类生活和思想。电影也可以帮助人们反思与思考,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态度。因此,电影制作人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通过电影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影响观众。此外,电影也可以帮助推动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

展望未来,电影产业仍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将为电影带来更多的创新。同时,全球电影市场的互动性也将进一步增强,国际影片交流将更加频繁和紧密。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内容创作和人才培养,加强对电影创作的保护和扶持。只有如此,电影产业才能更好地为观众提供优质的作品,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

总结:电影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其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商业模式和文化传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展望未来,电影产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了解电影产业并从中汲取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过我的心得体会,可以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县文旅产业发展报告

中共xx县委:

为全面了解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8月1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xx县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投入不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切实开发利用,旅游效益不明显。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县文化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召开了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会议,为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投资近3亿元开发建设陶乐影视基地、翰泉海、黄河天河湾、庙庙湖以及防沙治沙博览园等生态项目工程。投资2200万元实施钟鼓楼落架维修、玉皇阁解围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县拥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社及分社4家,a级景区2个,农家乐23家,能一次性可容纳300人以上就餐的宾馆饭店10家,一次性可容纳接待100人以上住宿的宾馆5家,已具备星级标准的宾馆一家。据统计,2011年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收入2.81亿元。

由于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旅游业起步较早,但旅游产业发展缓慢,截止目前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1、总体规划滞后。目前,全县仍没有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等脱离实际,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开发项目重复单一。一些景区景点规划缺乏明显个性,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影响了深度开发。同时各景区的开发、营销策划以及与市场接轨等专项规划还没有形成。

2、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县的旅游业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基本具备,但水平十分低下,服务不到位,达不到旅游发展的要求。县城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城市标识系统、卫生环境等方面与优秀旅游城市标准存在差距,同时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场所等方面的建设也远远不足,无法满足游客所需。景区基础设施较差,缺乏上档次的宾馆、饭店、旅游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等。同时旅游商品开发程度低,几乎没有成熟的旅游商品。更没有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街区。

3、专业人才短缺。一是在文化队伍建设上,我县专业文化队伍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无论知识结构还是专业技能等均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由于编制原因,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文艺人才不能充实到文化行业中,文化艺术人才存在着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现象。多数乡镇只重视文化站的岗位设置,不重视站干的素质培训,文化站干部组织经常性活动的能力有限,不能带动基层文化的开展,多数乡镇文化站干部只以乡镇中心工作为重,不主动思考和谋划文化建设工作。二是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低,只是简单的组团外出旅游,而没有组织外地人来xx旅游的思维意识,旅游理念落后。

4、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均衡。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发展极不均衡,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一是作为旅游产品包装销售重要环节的旅行社全县仅有4家,从业专职导游少,经营效益差,管理质量不高,根本不适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旅游宾馆酒店总量不足,星级宾馆酒店少,整体档次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三是旅游特色商品生产企业几乎没有,谈不上规模、档次,更缺乏相对集中的旅游产品销售场所。四是文化旅游娱乐主要以休闲茶艺、ktv、茶楼、酒吧等为主,不能满足旅游娱乐方式多元化的需求。

5、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我县的文化设施主要建设在县城西区,这里的广场、校园、文化会展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可圈可点。但县城老城区地窄人稠,仅有的文化馆,无论从面积还是基础设施,均不能达标,勉强达到三级馆,而且在产权上还与教体局、房产管理所等存在争议,直接影响文化先进县的评审。

1、科学指导,完善规划。要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广阔平台。要从建设重点产业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重点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与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相衔接,真正使规划符合xx的文化内涵,符合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发展需求,体现科学化、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

2、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切实加大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对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根据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3、多措并举、凝聚人才。针对我县文化旅游人才少,

业务底子薄的实际,要从旅游业策划、经营管理、宣传促销、服务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一是增加文化旅游专业人员编制,通过招聘、兼职签约、成立专家服务团等办法解决好目前旅游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要从严控制非专业人员占用编制。二是通过定向委培、公开招聘等办法解决好旅游专业人才不足问题。三是通过自办联办和在岗培训等形式,紧缺培训解决好适用人才短缺问题。

4、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切实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可通过成立国有独资文化旅游企业的形式,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以此强化招商、落实招商责任。二是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运行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企业或个人采取承包、租赁、有偿转让使用权、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经营,通过联合、控股、兼并等办法吸引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旅游企业参与旅游项目建设。

5、加大宣传,营造发展氛围。一是要确保足额的宣传经费,建立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二是要立足县情,深入挖掘我县的文化底蕴,注重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文化艺术精品,逐步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如xx民间故事集、古文化景观、刺绣、布艺、农民剪纸、农民画、宣传画册、景点专题宣传片等物化宣传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节会的宣传促销作用。加大对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等文化的开发、利用,突出文化旅游项目的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不断创造新的热点和亮点,聚集人气。

6、加大文化旅游产业链扶持力度,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围绕打造生态旅游特色县目标,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建设,推进全县旅游资源资本化。二是围绕旅游“六要素”,充实项目,出台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和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星级酒店和旅游产品加工企业,提升旅店服务水平,提高旅游特色产品质量。三是要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打造一台能够展示xx文化、绿色生态的有档次、有品位的文艺演出。四是要充分利用沙湖、黄沙游古渡的金字招牌,着力打造xx二日游闭合线路,吸引沙湖客到xx旅游。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报告

为加快扶持空壳村、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根据《中共漳浦县委办公室 漳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暨下达村财增收责任书〉的通知》(浦委办[2018]44号)文件精神,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引导空壳村、薄弱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从2018年至2020年,县财政每年给予安排3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空壳村、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扶持采取“贴息、补助、奖励、配套”等办法实施,同一个扶持项目只能享受一种扶持政策。

1.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象为村集体经济,仅限于由村级组织创办的“村级企业、村级农业、村级物业和村集体合作社”等村集体组织拥有和控股的经营性实体经济组织。

2.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范围为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制造、旅游、服务、租赁等创收类型产业。

(一)壮大村集体经济贷款贴息。

1.空壳村、薄弱村因发展村集体经济申请银行贷款的,根据贷款银行审核认定的发放贷款利息给予连续贴息3年,第一年100%贴息,第二年80%贴息,第三年60%贴息,一年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5万元。根据《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村集体因发展生产需要借贷资金的,应当先提出方案,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业局备案。所借款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贴息贷款发放管理。一是贴息贷款办理。根据不同经营主体及用途,由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农业局审核汇总,贷款银行的选择由村集体经济自行选择。二是贷款条件、额度、期限、担保方式、还款方式等按贷款银行规定程序办理,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不承担还款责任。三是贷款贴息期限为2018-2020年期间,分年度并在次年的第一季度给予贴息,对贴息年度内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贷款,按贷款实际月数计算贴息。

(二)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补助。

鼓励空壳村、薄弱村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对通过产业连片统一发包的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包括果业发展、苗木发展、蔬菜种植、食用菌产业发展等规模化新发展(含当年发展)给予相应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农业局审核汇总,并于次年第一季度给予补助。

1.果业发展连片达到150亩(百香果、火龙果连片达到50亩)的,给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每超过10亩给予增加补助1万元,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2.苗木发展连片达到300亩的,给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每超过30亩给予增加补助1万元,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3.蔬菜种植连片达到50亩的,给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每超过10亩给予增加补助1万元,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4.食用菌产业培育房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的,每个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

壮大村集体经济贷款贴息和经济项目补助两类所需的补助资金由县按80%、乡镇按20%负担。

(三)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

对鼓励空壳村、薄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经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农业局审核汇总,并于次年第一季度给予拨付。

1.对行政村自办、控股企业及物业租赁所征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100%奖励给村集体。

2.因地制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物业经营、生产服务等途径创收或由所在地乡镇(工业区)通过联建标准厂房、商贸服务设施等增收的,每村按照经营性项目村级投资总额的30%一次性给予奖励,每个项目县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10万元。

3.列入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每村省级财政补助40万元,县级财政安排10万元,由县级运营;纳入市级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的,每个试点村市级奖励25万元,县级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项目配套资金。试点村的项目采用由福建龙睿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统一运营管理方式组织运营,试点项目按固定年化率10%的比例获取收益,如达不到比例要求,则由福建龙睿投资有限公司给予资金托底。县农业局要于每年年底前负责与福建龙睿投资有限公司将结算的收益及时拨付到各个试点村。

4.职责分工:中共漳浦县委组织部负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牵头协调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筹集,并负责运营项目资金监管;县农业局负责补助项目和试点项目的实施审核,并督促有关乡镇、村的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

(一)项目申报需提供的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土地租赁协议复印件;

4.其他需要提供材料。

(二)工作要求。

1.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各项目落实。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契机,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村党组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要健全党委政府总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各乡镇负责组织空壳村、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确保形成村级集体资产,产生经济效益。县级组织、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保障项目实施。要规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收益资金分配和使用,保障村集体成员共享发展收益。

3.各乡镇要大力宣传发展村集体经济好经验、好典型和新思路、新举措,使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广泛参与的共同行动,为消壳、破壳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认真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努力形成漳浦特色经验和模式。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报告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742所。其中,民办专科(高职)院校317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159所,独立学院266所[1]。民办高校在几乎没有国家投入的条件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不仅分担了政府的公共责任,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然而,随着生源的急剧萎缩和高等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长期靠单一的学费收入滚动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须得到政府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而且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进入民办高校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2]。

本文在梳理学者对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落实效果。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已成事实,尽管对于扶持什么、怎么扶持以及扶持效果如何等问题已有理论探讨和制度设计,但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目前相关的讨论并不多。本文选取民办高校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其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效果通过数据和相关文本进行分析,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建议性的改进对策。

近年来,按照准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非营利性组织理论以及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社会各界对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进行了广泛的呼吁和探讨。如李维民通过对民办高校经费结构和经费短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张铁明从实证的角度全面剖析了民办教育对广东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贡献,呼吁政府公共财政应该给予民办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4]。丁力玮认为,政府应该加快落实国家、地方两级财政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扶持政策,同时把地方政府扶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纳入考核体系[5]。方芳从法律视角、属性视角探讨民办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支持的理论依据,从公平视角探讨民办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支持的实践依据;并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以及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可行性[6]。刘芝从四川省现有的民办高校公共财政资助政策出发,建议政府在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建立新的扶持政策[7]。毕会东从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的政策出发,阐述公共财政支持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两方面分析广东省公共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8]。施文妹基于政策研究角度,在分析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现行政策的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公共财政资助机制、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公平竞争与合作共赢机制、宏观管理与自主办学机制、健全投入主体重组与退出机制、明确利益回报(驱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议[9]。何国伟基于4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共财政资助现状的调研指出,公共财政支持制度缺失、力度有限以及资助方式单一是目前民办高校公共财政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10],等等。

在学者的呼吁和倡导下,基于对民办教育公益性的认识,从中央到地方陆续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制度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如2005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和陕西等21个省(市、区)相继出台了民办教育的专项经费扶持政策。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市级政府也对同级民办高校给予专项资金扶持。2010年上海市公共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资金4073万元(累计支持民办高校约2.27亿元,以后每年还在逐步增长)[11];2012年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每年拿出3个亿进一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从2015年起,云南省公共财政每年将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另外,有些省(市、区)直接对民办高校进行生均拨款支持,如上海市按照每生每年1500元、重庆市按照每生每年1400~2200元、浙江温州市按照公立高校生均经费20%的标准进行补助[12]。与此同时,国家公共财政也加大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2014年国家投入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公共财政经费达到了64个亿,较2010年增长297%;高职高专院校投入17个亿,较2010年增长38%[13]。

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是加快民办高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事实。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公共财政支持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有待实际的考察。黄洪兰等[14][15]对公共财政扶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财政风险和资金安全的法制化管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制度上的设计,但对于公共财政实际运作的绩效等却鲜有实际的考察。基于此,本文选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发达的广东、上海和陕西3省(市)对其公共财政扶持实践做一全面考察,以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广东省在2009—2011年间下达专项资金8144万元,其中用于民办高校的专项资金263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信息化等重点项目),表彰和奖励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管理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科研工作。资助广州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机械仿真实验室;资助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举办了三期管理与教辅人员培训班,两期教学法培训班,三期南方论坛以及教职工国内考察和出国培训[16]。自2012年起,广东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从3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民办高等教育。根据广东省财政厅下达的《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安排方案》,2014年省内16所民办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获得专项资金1500万元;2015年24所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获得不到2000万元[17]。

陕西省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最大。从2012年起,陕西省政府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高等教育助学机构。其中80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2000万元用于支持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其他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高水平民办高校、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18]。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2017年9月15日,陕西省政府在《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省级财政继续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发展基金,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四个一流”等重大项目建设[19]。

上海市财政专项资金则主要用于各民办高校的用于学科专业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上海市在实施《上海教育规划纲要》“十大工程”之一的“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时给予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同等待遇,“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中教师出国进修、产学研以及学生的实践实习等相关项目对民办高校实现全覆盖。为缩小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退休后的待遇差距,市教委于2009年起,探索实施民办学校教职工年金制度,鼓励民办学校参照企业年金制度为专职教师缴纳年金。同时针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水平差、整体教育质量不高的现状,从2012年起,上海市教委每年投入约2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的集中培训,支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海外研修、产学研实践。针对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的情况,上海市制定进一步提高民办学校专职教职工收入的指导性意见,将专职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学费收入、办学结余挂钩,设定比例要求,并将这一比例作为核定学校政府扶持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加强制度设计,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多渠道(如企业养老金、企业年金和共享费等)提高民办学校专职教职工退休待遇水平。此外,上海市还探索建立了民办高等学校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制度、政府专项资金和学费收入监管制度[20]。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拨付2016年度上海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类)的通知》中分两批共3.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条件改善、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21]。

三省(市)都是民办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通过公共财政扶持,首先是缓解了民办高校资金紧张的局面,不仅改善了各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而且彰显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同等的法律地位。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学设施的安装和应用以及现代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国内外考察、访学或论坛等为民办高校培养了队伍,提升了教师素质。和初创期相比,近几年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逐步趋于稳定,自有教师比例连年上升,教学、科研都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最后,三省(市)都建立了相应规范的民办高校专项资金申报制度,确保了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的顺利开展。国家公共财政及各地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缓解了民办高校的实际困难,增强了民办高校办学的信心,从而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对三省(市)的考察,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各地扶持模式不同、扶持力度有大有小。高宏赋将公共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模式分为普惠性支持模式、绩效式支持模式、学生资助模式和教师资助模式[22],其中,陕西是以普惠性支持模式为主,广东省则以绩效性支持模式为主,而上海则涵盖了以上几种支持模式。在支持力度上,高的如上海、陕西等省(市),每年的公共财政扶持在2亿~3亿元以上,而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每年拨付民办教育的只有几千万元,而落实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则只有区区的千万元。类似的还有山东省,从2014—2016年,累积拨付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仅有1.92亿元,平均每年不到7000万元,而且是按照绩效评估结果进行专项资助,其中入选者,学校1000万元、专业200万元。其扶持力度和西部一些省份,如云南省每年在8000万元以上,内蒙古给民办高校奖励资金从2011年的每校2000万增长到2013年的每校6000万元等相比,其扶持力度不但弱,而且多是一些竞争性或激励性的,从而导致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财政扶持的相关政策规定不甚明确或者缺失,加之地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导致地方配套政策缺失或不到位,主动落实责任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各地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大小不一。

2.从扶持过程看,外延式扶持多、内涵式扶持少。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仍更多地体现在硬件上,比如建大楼、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甚至包括建体育场馆等等;虽然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但体现教育质量的最终还得取决于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且民办高校和公办院校差距最大的也恰恰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民办高校自身来说,加大教师素质培训都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当让人遗憾的,很多地方在这方面做得却不尽如人意。比如讲座、培训、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固然是培训教师的必要手段,但是不分专业、水平和时间,缺乏针对性、计划性,这样的一些活动,除了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以外,实质上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3.导向不明确,操作不透明,监督、评价不及时,资助实践显得无章可循。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公益属性,但也不可避免带有逐利性,如果政府放任自流,必将偏离办学方向,违背教育公益性的根本属性。公共财政扶持政策恰好就是引导民办高校良性发展的最有利机制。但是怎么扶持,从哪些方面扶持,相应的扶持要求和评估机制是什么,各地大多处于摸索中。有好的经验,比如上海市的做法;但更多的是处在探索中,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的不明确或缺失,扶持金额少、扶持形式单一等。因此,对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绝不能一蹴而就。比如在2002年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就已经明确了民办高校教师和公办高校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在细节落实上看尚不明确,特别是在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等等。但即使如上海、陕西、浙江、重庆等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做得好的省(市),也存在操作和评价上的不规范、不透明现象。比如,陕西省的3个亿或4个亿是通过什么方式扶持,扶持了哪些高校的哪些方面,效果如何,等等,看不到任何相关的通知、公告或文件。加之教育中介组织或者第三方力量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方面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与中介组织自身存在的缺陷有关[23]),因此,政府财政即使有积极的作为,但因为社会监督的缺位,并不为社会所理解,从而也给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4.“国进民退”和“政策依赖”成为公共财政扶持政策下出现的新问题。最初的民办高校发展完全依靠举办者的投入和学费收取,现在有了政府的专项资金资助,举办者的投入却呈下降趋势[24]。从2010年到2014年,政府投入增长227%,举办者投入只增长了25%;2010年政府的投入和举办者的投入大致相当,到2014年则变为政府投入为举办者的2.5倍。投入的结果除了能看到的硬件上的变化外,软实力方面缺少实质性改变,有些甚至还存在基建过度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民办高校患上从日常教学设施到教师培养等一系列的“政策依赖”症,争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反倒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动力[25]。显然,这与政府公共财政扶持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三条也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因此,国家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法可依。国家公共财政的介入,有利于保障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实现,有利于高等教育领域内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还能保障民办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26]。

1.完善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政策是促使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虽然有法律规定,也有全国各地的实践探索,但公共财政支持民办高校发展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对其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一项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既与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关,也与政策能否得到完善的理解和执行有关。民办高校若要健康发展,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必要的监督和检查也是促使政策发挥充足作用的关键因素。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会涉及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需要配套的落实政策,比如从哪些方面扶持,怎么扶持,国家、地方和民办高校之间的分担比例是多少,扶持的效果由谁来评价?等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依据成本分担理论、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构建以政府公共财政扶持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支持政策。关于政府公共财政扶持,英国的做法是由各大学提交需求详细预算,由大学拨款委员会等机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拨付,同时,经费的使用受地方教育局监督[27]。台湾私立大学的公共财政支持则经历了机会均等、倾斜资助和绩效资助3个阶段,实行奖、补结合,注重绩效,通过构建合理的分配机制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28]。目前在我国专门针对民办高等教育制定财政扶持的除陕西、福建、上海、重庆等少数省市以外,很多省市还没有制定专门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文件;而在少数几个制定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的又多基于绩效评价,如广东、山东、上海等;而以陕西、云南、内蒙古等省(市、区)则以稳定各民办高校财政为主的普惠性公共财政支持为主(前面提到陕西省依据陕西高校“四个一流”建设目标,从2017年起,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又增加到4个亿)。所以,在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各省市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不低于当地教育经费投入规模5%—10%的比例,采取直接补助与间接补助相结合、普惠性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一般资助与重点扶持相结合等各种途径积极探索财政扶持机制,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2.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障公共财政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公共财政资助规模的增大,公共财政扶持资金极有可能面临流失、被挪用、被侵吞等风险,正如前文所分析,不论是那种模式的公共财政资助方式,从实践效果看,重审批而轻过程和结果监督,信息透明度很低。这一点,从前文中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另外,作为民办高校自身,其内部财务监管制度也不健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各类法律对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一直定位不清,导致民办高校不论按照企业法人或非企业法人会计制度都寻找不到合适的法理解释。对此,董圣足建议根据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状况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9]。王善迈则建议依据办学结余的使用方向和学校所有权的归属由独立的会计事务所在每个会计年度进行审计[30]。黄洪兰、姬华蕾依据台湾地区“私立学校法”对私立学校公共财政资助监管办法提出设置“公益监察人”[31]。惠向红建议民办学校必须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必须完善董事会、监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教代会、学代会等内部治理结构[32]。类似以上建议还有很多,但问题是无论是哪一种,民办高校的一切运作都掌握在以创办人或投资人为主的董事会手里,即使如监事会、校代会、学代会等内部组织在实际运作中实际上是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把监督权交给政府去处理,无论是从组织、人员、效率等方面都不可行,而且政府对于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基于法人地位的考虑也不宜过度介入,所以依靠政府监督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据此,笔者认为,扶持教育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最好的一种做法。前述2009—2011年广东省政府扶持民办教育事业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报告就是广州原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受广东省财政厅委托完成的。当然,对于中介组织,在政府扶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像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中介组织发挥的作用。当然,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教育中介组织的力量还很弱、机制体制也不完善、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为此,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使政府简政放权,从而构建政府部门、民办教育和中介组织等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推动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3.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实施政府、民间双轨驱动。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的颁布,与以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只体现在政策上的优惠不同,不论是国家公共财政支持还是社会各阶层团体或个人捐赠,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和稳步的增长。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创建时间短,校友财富积累少,但即使这样,根据民办高校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33]:2014年,郝鸿峰向黄河科技学院捐赠100万元;2015年,浙江鸿翔钢结构有限公司向浙江树人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2万元;2016年,王明军、白战斌各向西安外事学院捐赠10万元、30万元;等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民办高校也接受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侨热心人士的捐赠,如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2017年1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相信这一意见的颁布实施以及各地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必将极大地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国家的发展在科技,科技的进步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教师。而作为民办高校来说,教师是民办高校的主体。一所高校发展得如何,有没有潜力,全在于教师。对于教师队伍,我国著名教授周培源是这样评论的:“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所大学的教师阵容。”所以,民办高校的发展成败尤其取决于师资水平。在新出台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二十四条也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民办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而很多民办高校基于成本的考虑,对教师只使用、不培训,追求“物美价廉”,造成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长期依靠公办院校退休教师或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支撑,正如王庆如、司晓宏所调研所指出的那样,“‘老的老、嫩的嫩’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突出特征。‘老的’已普遍年过六旬,‘嫩的’多为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35~55岁之间的骨干教师群体极为缺乏,呈明显的‘塌腰’症状”。[34]所以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首先扶持的应该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科研、教学、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等等,在同等条件下,公共财政要向民办高校倾斜。具体来说,可通过“强师工程”“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等项目鼓励教师加强进修和访问访学,设立科研专项予以经费支持,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开展特色建设和专业综合改革。当然,落实教师待遇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四款“完善扶持制度”第十八条规定要“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职工社会保障机制”,《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一条也规定“国家鼓励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为教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上海市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举措也是落实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待遇改善。陕西省在《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是将“民办学校教职工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待遇”作为重要条款列入。广东省尝试利用财政资金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工资补贴制度,加大对长期在民办高校任职的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民办高校教师“五险一金”补偿机制[35],等等。这些举措都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相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也指日可待。

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民办高校走过了从萌芽到补充,再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探索历程,为教育发展增添了动力、激发了活力,但受制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民办高校单一的经费来源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积极寻求对民办高校的支持。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和颁布,国家公共财政将民办高校也纳入了统一规划,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从各地实施的具体情况看,重视物而不重视人,走形式而不追求实际效果,此消彼长而不是共同发展[36],等等,使国家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初衷并没有落到实处。为此,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通过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实施国家、民间财政双轨驱动,并最大限度地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待遇来推动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报告

教育部5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全国民办学校数量已占到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1/3强,民办学校在校生数量占比接近1/5。民办教育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修订后的《实施条例》明确了民办学校举办的鼓励与限制规范,完善了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了民办学校资金和资产的管理使用规则,删除了“合理回报”相关条款,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实施条例》亮点。

公办校办民办校应有独立校园。

对于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实施条例》提出了一系列限制性要求。包括: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和独立的专任教师队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

此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实施学前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地方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教育部将规范“名校”办“民校”

针对近年来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名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校”的问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给予了回应。他表示,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一方面,如此做法稀释了公办学校本身的品牌资源,加剧教育焦虑,由此衍生出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利用公办学校的优质品牌,采用民办学校的收费机制,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扰乱了教育秩序。因此,《实施条例》第七条重点规范了这一办学形式,包括规定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等等。

刘昌亚表示,下一步教育部还将出台细化文件,全面规范“公参民”办学。

删除“合理回报”相关条款。

此次《实施条例》关于民办学校支持与奖励的内容修订,最大的调整是对照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删除了“合理回报”相关条款,同时明确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在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方面的差别化扶持举措,明确了“优先扶持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的导向。

修订后的《实施条例》第七章规定,新建、扩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与公办学校同等原则,以划拨等方式给予用地优惠。实施学前教育、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使用土地,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依法以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供应土地,也可以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供应土地,土地出让价款和租金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

县级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或者其他公共教育服务的需要,可以与民办学校签订协议,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其承担相应教育任务。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普惠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或者其他公共教育任务的,应当根据当地相关教育阶段的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保障教师待遇。

义务教育公办校不得举办民办学校。

修订后的《实施条例》明确了民办学校举办的鼓励与限制规范,特别是增加对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限制。第二章规定,国家鼓励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依法举办民办学校。以捐资等方式举办民办学校,无举办者的,其办学过程中的举办者权责由发起人履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外方为实际控制人的社会组织不得举办、参与举办或者实际控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举办其他类型民办学校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规定。

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有良好的信用状况。举办民办学校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建设用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义务教育民办校不得提前招生。

新修订的《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实施学前教育、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可以在审批机关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的标准和方式,与公办学校同期招生。

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主要在学校所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招生,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的可以跨区域招生。招收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外地的民办学校在本地招生提供平等待遇,不得设置跨区域招生障碍实行地区封锁。

同时强调,民办学校招收学生应当遵守招生规则,维护招生秩序,公开公平公正录取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科知识类入学考试,不得提前招生。民办学校招收境外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

“以房养老”试点两年多,其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了参保老人的养老水平,获得了参保老人的较高评价。但由于参保人数不多,它仍是“小众产品”,且政策基础较为薄弱,未来任重道远。今天下午,首部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养老金融的角度对“以房养老”政策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刻阐释。

20开启“以房养老”,两年过去,“以房养老”仍没有走出“创新型小众业务”的范畴,主要原因是该项业务流程复杂,存续期长,涉及房地产、金融、财税等多个领域,除传统保险业务需要应对的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外,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房产处置风险、法律风险等,使其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从四个方面构建了未来中国特色的以房养老蓝图:。

一是以房养老的主体,必须贯彻完全自愿、尊重老人需求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以房养老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失独家庭、孤寡老人、老年贫困者,以及其他任何有以房养老需求的老年人,金融企业以房养老产品设计、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都应当贯彻尊重老人意愿的基本原则。

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房养老的承办机构。一方面,银行经营的主要是固定期限类金融产品,具有住房抵押贷款的长期经验,对房屋评估、房价下跌的压力测试等方面有独到的风险控制经验,因此,在中国以房养老中同样的一次性获取资金的需求可以由银行来承办。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经营寿险业务与以房养老模式“与生命等长”的要求更加吻合,保险公司强大的精算能力和长期保障性质更符合老人的需求。但对保险公司而言,以年金的方式发放的养老金本息之和净现值如超出了房屋自身价值,保险公司无法追偿,将面临亏损比银行相比,其长期不确定性风险更高。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政策导向和监管作用。保监会53号文提出,适时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建立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销售人员资格考试制度,这是政府监管该行业的良好开端。未来应由我国保监会、银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出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相关担保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规、规章。特别对于可能中途退出的参保人,应当通过精算,事先在合同中进行约定,确保老年人在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中的权益不受侵害。

四是审慎试点。目前,我国以房养老初步试点限于一线城市,扩展试点也都限于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地级市等二线城市。一方面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坚挺,房价波动风险相对较小;另一方面,这些一线、二线城市也往往是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得寻找潜在的客户群相对容易。在试点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险业及其监管部门参与,也需要银行业及其监管部门参与,尤其是那些希望一次性获得现金的老人,银行类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适合的服务。

相关资料:

王忠民:正在争取部分未上市国有股权划归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今日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透露,近一年社保基金一直在争取将未上市的国有股权当中有增值潜力以及能带来现金回报的部分股权划归社保,另有一部分国有股权资产,社保基金也“想要”,但这些资产在目前的现实资产物理形态当中并没有发挥多少价值。

王忠民所指没有发挥多少价值的资产是指国有机关、事业、企业、机构当中,作为疗养、培训、教育的一些基地和资产,这些资产过去在不同的地方都以不动产或有形资产的形式存在,但目前因为功能的转化以及主体组织机构目标的转移,这些资产目前效率很低,甚至于荒废。

“从养老金融的视角来看,这部分资产可能成为社保基金最受欢迎的一块资产。这是社保在归集国有资产来为养老事业服务当中的一点基本思考。”王忠民说。

社保基金一直是国有资产归集和划拨的主体。据王忠民介绍,过去国有上市公司归集融资额的10%以资金或者股票的权益形式划拨社保基金。

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管理,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法律服务。加快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畅通各种融资渠道。建立银企会商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推动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国家对担保公司的优惠政策。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业务方式,支持产业集群的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典当业,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服务。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孵化器,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电影产业心得体会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个与电影产业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并参与其中的观众和从业者,我深感电影产业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下面我将从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电影对于社会的影响、电影制作中的困难和机遇、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以及电影产业的未来展望等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电影产业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观察到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国际化和平行的特点。电影种类繁多,既有商业大片,也有艺术电影,还有纪录片等。电影从制作到发行都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和制片等。在这个多样化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其中的一环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发展。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市场也逐渐趋向国际化,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增加,电影制作和发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平行发展。对于电影产业从业者来说,要适应和把握这些发展趋势,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我认为电影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电影可以传达各种情感和价值观,可以唤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电影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给观众以启迪、感动和反思。同时,电影产业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表现。

第三,我意识到电影制作中既存在困难,又存在机遇。电影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涉及到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尤其是在资金方面,电影制作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影制作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新的制作模式和发行渠道使得电影创作的门槛更低,也给电影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电影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成为制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和创作能力,才能产出优质的电影作品。

第四,我关注到电影产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随着各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来自国外的电影作品也进入了国内市场,对国内电影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突破国界,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可,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要加强自身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电影制作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展望未来,我对电影产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影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创意的涌现,电影产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增强,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我相信电影产业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对于从业者来说,只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就一定能够在电影产业中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电影产业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行业,它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我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刻认识到它的潜力和机遇。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资产业务发展报告范文

截止到2006年末我行共有表内不良资产七笔共计3950万元,其中次级类三笔(昊源、东北中机、新华能源)共计2370万元,可疑类四笔(东宇电气、高德、五色石、天缘试剂厂)共计1580万元(2006年末盛京高尔夫和天辰虽未划为不良,但为维护我行资产安全,该两笔贷款仍划归我部门直管,并按照不良贷款管理,该两笔贷款本金分别为940万元和1100万元)。2006年一季度清分将盛京高尔夫转为次级,将新华能源由次级转为可疑。

年初分行下达的清收指标为2006万元,今年我部门在行领导的指引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努力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工作,截止到2006年底,我行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本息共计万元,其中现金收回(五色石520万元,东北中机36万元,埃默药业198万元,天辰万元,天缘试剂万元),以物抵债2420万元(昊源)。

目前我行共有六笔不良资产共计2410万元,其中次级类两笔(东北中机、盛京高尔夫)共计1220万元,可疑类四笔(新华能源、高德、天缘试剂厂、东宇电气)共计1190万元。另外东北中机已处置抵押物,该笔贷款有望于近日现金收回。

目前我部门已上交信用卡申请表69张,已完成上级下达的65张任务;完成吸收存款1200多万,完成了上级下达的350万吸存任务。至此,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均已完成。

二、工作过程简述。

1、沈阳昊源房产开发公司不良贷款是我行此前数额最大的一笔不良贷款,且情况复杂,清收难度相当大。该笔贷款的抵押物为划拨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且该土地使用权归沈阳市民族开发公司所有,同时由于后期没有追加相应的房产抵押或其他保证措施,客观上造成了该笔贷款抵押物的法律有效性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我行债权悬空,风险巨大。

我部门接手该不良资产后,经我行风险资产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于2006年6月向沈阳市中法提起诉讼,法院于2006年2月判决我行胜诉,进入执行阶段。但由于昊源公司和民族公司纠纷的解决遥遥无期,致使都市港湾项目房产无法销售,借款人已无经营活动,无任何还款来源,同时借款人现有房产和开发权均在民族公司名下,并且民族公司只是以土地使用权抵押,并未承担保证责任,因此执行的难度巨大。

后在我部门多方努力下,作通多方面工作,法院终于同意拟将民族公司与昊源公司两家共同开发的都市港湾房产(包括25套商品房、20套车库,总建筑面积共计平方米)抵偿我行债务(在民族和昊源两家纠纷未解决前,法院将民族公司名下房产裁定我行,也承担了较大压力)。在经我部门上报分行、总行,并得到批准后,同时根据沈阳市中院下达的裁定,我行办理了以物抵债手续,抵债金额2420万元。

至此该笔不良贷款终于得到解决,我行权益得到维护。

2、在2006年我部门恢复组建前,沈阳五色石文化传播发展广告有限公司已是人去楼空,无法与之联系。后经过我部多方努力,通过种种方式和渠道终于与该公司法人代表马川野取得联系,并追加了其个人财产无限责任担保。

2006年9月我行正式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沈阳市中法于2006年末判决我行胜诉。今年2月19日该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马川野曾提出以抵押物中的三栋别墅(抵押物共四栋别墅)抵偿欠款,被我行拒绝后,又通过种种关系企图阻挠该案的执行。后我部门采取了迂回策略,通过作评估机构的工作,使该四栋别墅的.评估值低于其所欠我行债务。经过我部门的不懈努力和法院执行部门的大力配合,借款人迫于压力终于在今年6月主动变卖了抵押物,现金还款520万元,此笔不良贷款被成功收回。

3、沈阳天辰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年与我行签署还款协议,并于2006年12月归还贷款本金500万元,2006年末贷款余额为1100万元。今年一月,在我们的督促下,天辰公司将另笔100万元的贷款本息全部结请,经过行领导批准,我行释放了相应的抵押物。该案进入执行阶段后,由于法院受到外界干扰,减缓了执行进度。2006年11月4日,我行与天辰公司达成新的还款协议,协议规定,天辰公司于明年6月底前将所欠我行的全部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还清。

4、在我部门接手沈阳天缘试剂厂贷款项目之前,该笔贷款抵押物就已灭失,使我行债权面临巨大风险,后经过我部门与该公司的多次交涉,追加了天缘集团担保,使我行债权不至悬空。我行于2006年向沈阳市中院提起诉讼,中院一审判决我行胜诉,被告方曾提出上诉,后又撤回上诉。目前该案已经进入执行阶段,同时分行也已批准对该案实行风险代理的方式进行清收。

低碳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最近400年来,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现在每年都有1到2万物种灭绝,物种灭绝速度是形成速度的100万倍,环境问题敲响警钟。随着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环境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全球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针对这一现状,大会提出了“低碳”这一概念,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针对这一热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以郑州市民为调查对象,探究人们对“低碳”这一生活方式的看法,总结其特点,查找原因,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实现“低碳生活”提供参考。

调查时间:周六、周日。

调查地点:郑州市二七区丹尼斯。

调查对象:二七区丹尼斯内部分商家与消费者。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

关于“低碳生活”,通过对媒体报道、学术期刊以及现实状况的关注和分析,我们发现:生活细节、出行方式、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低碳生活主体以及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公交自行车”等问题日益成为焦点。因此,我们根据“低碳生活”中较为突出的生活细节等五个方面,编制了“低碳生活”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于客流量较多的周六、周日以消费群覆盖郑州市各阶层的二七区丹尼斯商场为例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541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有效回收率为。

本报告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对分析中显示有显著性的数据进行阐述。

我们本着客观、全面的原则设计本次问卷,问题从易到难,从微观到宏观,包括了生活细节、出行方式、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效果、新型环保交通工具――公交自行车前景、市民对“低碳社会”的看法等涉及“低碳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表1可以看出,人们在生活细节上,既有值得提倡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被调查对象中有的人能够做到随手关灯、关开关、拔插头,的人不乱丢弃废电池;在购买电器时有的人非常看重节能指标,的人比较看重节能指标,即高达的调查对象在购买电器时重视节能指标,反映了公民节能和环保意识的加强;但是仅有调查对象利用太阳能。同时,在生活用水的重复使用上,能坚持重复用水的仅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而从不重复使用生活用水的却占到,由此可见,在太阳能和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郑州市作为其省会城市,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来看,在太阳能利用方面都有潜力做到更好。在此我们作出大胆假设,如果以人口为单位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那么所节省的能源将十分可观。

其中,关于垃圾分类投放的问题,的调查对象表示能做到将垃圾分类处理,的被调查者愿意分类但不知如何分类,的人知道如何分类但没有分类垃圾箱,仅的人表示从来不会将垃圾分类处理。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群众有意愿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受中小城市公共设施不完善、知识普及推广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垃圾分类投放在实际生活中受到限制。

另外,关于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问题,由表1可知,在政府大力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下,依然有50%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人们热衷使用一次性筷子大多是为了方便或认为使用方便筷比较卫生,一些餐饮业经营者为迎合顾客需要而免费提供一次性筷子。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亿双,消耗木材166万立方米,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应该只停留在呼吁阶段。

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我们依次对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他出行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图1所示。

近两年,电动车备受人们青睐,迅速发展为民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如图1所示,除了公共交通工具外,电动车的使用率达到了50%。对于电动车这一交通工具,从近期来看,它不仅价格适中,且节能环保;但从长远来看,电动车虽不排放尾气,但它的废弃电瓶一样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市面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大多是铅酸蓄电池,这种电池腐蚀后溢出的含铅重金属和酸性物质对土壤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电动车电瓶的使用寿命长的在一年左右,如果是劣质产品三五个月就得更换。而目前还没有一套处置废旧电瓶的管理办法,电动车经销商大多不会投资处理废弃电瓶,基本上都是把回收的废电瓶随便混同生活垃圾丢弃,已经出现瓶患成灾问题,废弃电瓶已成为污染城市城区环境的新的污染源。因此,我们认为电瓶车的潜在隐患问题应引起重视,相关部门应尽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据调查结果显示,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后,塑料袋使用量明显减少的调查对象占调查总人数的,这一数据表明,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明显变化,使用情况有明显改善;但是,仍有一部分的调查对象塑料袋使用量没有变化。

公交自行车即以租代买、随用随取、异地归还的新型自行车消费模式。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的调查对象选择大力支持;有的调查对象选择看情况定,处于观望状态,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公交自行车这一新型公共交通工具有潜在市场并且具有可行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公交自行车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交通压力。目前,这一新兴交通工具已在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先行试用。

由图2可知,关于“低碳生活”谁是主体的问题,有49%的调查对象认为个人应该是创造低碳生活的主体,26%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政府,25%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是企业。这些数据说明,人们能够意识到:“低碳社会”的创造需要从个人做起,个人是主体,同时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只有三者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社会”。

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大体总结出郑州市民“低碳生活”的基本状况。从生活细节、塑料袋使用状况等方面来看,一方面人们在随手关灯、不乱废电池、看重电器节能指标这些项目上做的比较好,另一方面在其他的低碳行为细节上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就出行方式而言,虽然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较高,但电动车这种交通工具的迅速兴起,可能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同时,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市民的低碳意识较为强烈,也能够认识到低碳社会的建设是个人、政府和企业共同的责任,在态度上是正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实的生活与低碳生活也还存在较大差距,仍需我们继续努力。

就个人而言,要树立起积极参与的意识,认识到个人才是低碳生活的主体,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细节中入手,如用积水来冲洗马桶;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定期清洗空调;电视机少待机或不待机;用中火烧水等。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配合政府、企业和一些社会组织开展的有关“低碳生活”的活动,为早日实现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

在低碳生活的建设中,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生活”,企业要配合政府积极地投入到低碳经济的建设中来,投资低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同时企业应看到低碳产业做为一种新兴产业,有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技术含量、高效率、高收益的特点,它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市场。作为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应该抢先占领这个市场。

虽然“低碳”这一概念自哥本哈根大会提出至今不过半年,但“低碳”新技术已初露苗头。例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价格相对低廉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成为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应用的先行者。太阳能光热技术在城市中的规模化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出台了太阳能光热应用的实施意见,配套技术和标准也比较规范。以光热技术为主,光伏和其他节能技术为辅与建筑全方位结合的计划,将对传统建筑行业,特别是建材及建筑构件带来一次彻底的革新和观念的转变。低碳生活离不开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支持。新低碳产品的不断推出,将为低碳消费方式和低碳生活创造条件。

低碳经济是新一轮的技术改革和产业改革,需要政府创造环境推动其发展。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行政政策、推动立法进程、宣传推广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从财税政策方面来说,政府要做好预算,增加节能技术投资,并在加大投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投入的手段。还要改革现行的税收体系,尽快出台资源税,并在适当的时机出台碳税。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例如英国建立碳预算的做法,把发展低碳经济放在国家财政预算范围内。

从宣传推广相关知识方面来说,政府既要从宏观方面进行宣传,更要从公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政府也可以通过新闻策划,借用舆论的力量,促使民众树立节能环保观念,营造低碳生活氛围;发放环保手册,普及市民环保知识;制作公益广告,让低碳观念深入人心;用志愿宣传活动、知识竞赛等新颖的方式,吸引群众参与其中;开展“社区低碳之家”评比活动,使人人争做低碳之星。

(四)针对郑州市电瓶车数量过多,公共交通工具不完善的现状,可以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以各种形式进行“低碳生活”宣传,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电瓶车的使用,同时,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数量,确定合理交通路线,加快地铁建设与缓解交通压力,我们期待以正在建设的郑州地铁1号线为代表的郑州地铁系统能够完善郑州市公共交通系统,与郑州公交车体系相配合,真正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问题,以减少电瓶车的使用。

低碳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1、现在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现代社会正处于高碳生活,低碳生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虽然当前,不少的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意识已经开始转变,从节约水电,降低能耗,减少具有污染性材料的使用等日常小事入手,不断培养文明、责任的低碳方式。但仍有不少的人对低碳生活的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难以改变。

2、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3、低碳生活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都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都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1、低碳与地球上的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希望大家尽量了解“低碳”这个词的意思,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做起,共同倡导并开始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2、如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地球却被人类搞得乌烟瘴气,我们应该拉起手来,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3、我们建议大家少开车,开车,多坐公交车、多步行上街,不要给环境造成噪声,不要过度使用空调,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尽量不要浪费纸张等。尽自己的所有的力量,努力保护地球。

5、限塑令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了,我们应该养成去超市、菜场带布袋的习惯。

参与缩减碳足迹的人群正日益增多。特别是城市中一向存在高消费倾向的高收入阶层正在逐渐转变“低碳”生活的态度。

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摘要:。

随着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逐渐显露,低碳经济的优势更加凸显。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遵循自然发展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就传统经济逐渐转型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做简单阐述如下。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

工业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何将低碳经济由理论转变为实践呢?首先要解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然后就其内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分析。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将经济增长做为第一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奉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去实现经济的增长。这一理念的发展适应于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急需恢复元气,迅速实现经济增长的现状。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经济模式逐渐制约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实现了节能降耗,更好地发展了新兴工业。低碳经济渗透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时需与时俱进。传统理论一味地追求商品价值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破坏。旧的模式必将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新的理论需要充分尊重自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它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注重了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实现了对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低碳经济的低投入、低排放、高利用率、高回报率,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低碳经济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完成经济转型后,企业将收到丰厚的回报。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充分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降低co2排放量对于社会经济长久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有效资源配置,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策略。

实现由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我们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扩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充分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从而将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我国发明的电子产品互联互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范例。电子产品互联互通是全球首个达到3c协同国际标准的产品,它可以在不同电子产品间互通并有效地节省资源浪费。英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对我们也具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如:向阳转移房屋的设计和应用。它利用现代化科技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地热管道实现不同房间的房屋保温。其次,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服务型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力度,逐渐转变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减少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对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也就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相对较少,也符合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符合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经济转型时期,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协调产业结构发展,形成新的消费模式,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管理者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理念去管理企业。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流程,实现最大程度的清洁生产。在逐渐剔除传统的消耗性生产模式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生产理念即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生产流程等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做到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这不仅有助于资源保护,也有助于缩小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以“蒙牛”为例,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蒙牛”建立了完善的生态战略。近十年来,“蒙牛”在环保方面投入4亿多资金建立了科学的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国家的一级达标排放。同时“蒙牛”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成功进入了世界乳业前20强。企业要想得到高速发展还需要不断引进现代化绿色技术并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将不同的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的方式实现再利用和再循环,其目的在于实现清洁生产,控制并不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技术、资金方面的难度,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落实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企业也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引进优秀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将生态发展的理念不断付诸于实践。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区就是低碳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典型代表。园区前身为上海钛合金厂,企业曾经是国内重点治理的对象。企业原厂的电能消耗占整个上海市的,烟尘排放达到了3000余吨/年,占全市的1/7。为了实现对环境的治理,企业引进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治理革新使园区逐渐实现了由高耗能、高污染生产逐渐转向低耗能、低污染生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选之路。

电影产业心得体会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在我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电影产业的无穷魅力和发展潜力。以下将从电影市场、制作过程、创作思路、观众需求以及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电影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国内外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制作成本的不断提高,电影投资的风险日益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拓宽市场,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而且,作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因此,每一部作品都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和宣传。同时,市场调查和观众反馈也是影片制作和发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紧紧把握观众的口味和需求,才能真正做到迎合市场,获得成功。

其次,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电影制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编剧、导演、摄影、音效、美术、剪辑等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是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作为一名制片人,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形成一个高度有效配合、默契协作的团队,才能确保电影制作的顺利进行,制作出一部优秀的作品。团队合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需求,更是包括理念、创意和目标上的一致。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和智慧,才能使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共同完成一部佳作。

第三,对于电影的创作思路,我认为要始终坚持原创和创新。电影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达方式,而创作则是电影艺术的根本。原创是电影作品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重要保证。原创不仅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上,更包括影片的风格、表达手法和艺术形式等方面。同时,电影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电影创作者需要有勇气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题材,创造出具备时代感、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第四,观众需求是电影创作的核心。电影作为一种群众文化艺术,是为了观众而存在的。因此,创作者要时刻关注观众的需求,保持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例如,电影宣传时,通过借助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渠道,与观众互动、聆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反馈,从而改进和增强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对于观众的教育和引导也是创作者需考虑的因素。好的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大众,更可以传递积极价值观念,引导观众的美学和思想发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最后,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担当。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我深知电影的力量和影响。电影不仅仅是商业产物,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电影应该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和价值观。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要关注社会问题和热点,通过电影展现社会多元和个体特色,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同时,电影制作也要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做到文艺性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社会创造一个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发展的艺术环境。

总而言之,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竞争、团队合作、原创和创新、观众需求以及社会责任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探索和坚守,才能推动电影产业健康发展,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和多样化的电影作品。作为一名电影人,我将不断学习和进步,为电影产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产业协同发展报告范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改革创新实质突破、青奥盛会精彩圆满”三大攻坚战,较好完成了区xx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总量质量同步提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13%,继续位居全省第三,其中税收占比。规上工业总产值2829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4%。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亿元和亿元。规上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增长。规上企业煤炭消耗量、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分别下降、。

二、改革创新取得突破。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率先实施科技和人才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行科技和人才工作分类考核综合评价,创新项目评价方式,建立“再扶持”创业支撑体系。推进财政转型创新,增加对基层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审核制度。组建5个园街联动共建重点产业园,促进城乡资源优化整合。完善统筹“五位一体”、推动科学发展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对村(社区)进行分类考核。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注册私营企业数、注册资本总额,同比分别增长和135%。落实“市属区管”要求,加快与麒麟科创园对接融合。顺利完成户籍制度等项改革。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突出人才引育,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16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9人,入选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区县第一,创成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江宁基地,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人才“三基地”区。突出科技创业,紫金“三区一园”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新建各类服务平台5个,新增入孵企业584家,落户人才创业项目累计达506个。突出企业主体,企业“三站三中心”增至527家,新引进风投基金亿元,帮助科技小微企业融资8亿元,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30个、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28个。创新成果显著,全年发明专利申请4100件,授权94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件,获中国专利奖5项,新增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0个,参与起草产品标准15项。

开放开发继续深化。园区加快提档升级,江宁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全区比重分别达35%和41%,支撑作用明显,获批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改革试点,入选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高新园创成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滨江开发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品牌效应彰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建设顺利推进。开放型经济呈现新亮点,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实现出口额亿美元,增长10%,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保持平稳,引进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7个。加快“走出去”步伐,完成境外投资亿美元。宁高产业园及淮阴、特克斯、洛南援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生态文明成效卓著。

生态体系更加优化。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三个500平方公里”空间格局,全区三分之一面积为生态红线区域,12个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指标考核权重提高到20%,生态红线管控、生态补偿、源头监管等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达标率、生态创建水平省市领先,江宁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13个生态村、3所绿色学校通过验收。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全民参与度明显提高。

《电影产业促进法》今起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

10月30日,一直被高度关注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草案明确规定了取消《电影摄制许可证》、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放映时禁止插播广告、禁止无《电影公映许可证》参加电影节电影展、明确“偷漏瞒报票房”惩戒措施等,涉及到的环节几乎覆盖了整个电影产业。在电影产业蒸蒸日上也暴露很多短板的大环境下,草案更加明确了《电影产业促进法》扶持创作拍摄和打击行业陋习两个方向。

电影产业促进法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一法”,早在就启动起草。经过的酝酿,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终于在不久前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目前,草案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法制日报》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采写了一组稿件,对草案中公众和电影人关心的热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

电影要想走出去,内容为王是核心。而对年轻电影编剧的保护和鼓励,显得尤为关键。

草案规定。

电影创作自由应当受到尊重。国家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加强培养青年影人,为电影创作人才提供保障条件。

专家观点。

中影签约编剧、一响天开文学总监、电影《笔仙》编剧杨哲称,90%的编剧都拿不到尾款,署名权被侵犯的现象更是常见。现在的编剧,尤其是年轻编剧,创作过程面临多重困境,最突出的就是受制片人的干涉很多。正常情况下,编剧应当先进行创作再走向市场,但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制片人找到编剧,把自己的想法灌入到剧本当中,一些年轻编剧也只能听命于此。但很多制片人并不是科班出身,由于编剧本身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长此以往会极大限制真正好剧本的产生。

导演张琦说,电影是创意性产业,最核心的就是要鼓励创作。要营造一种公开透明的创作环境,鼓励各类型的编剧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毫无顾忌地进行艺术创作,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法律在这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保护编剧的创作权利。同时,法律应当对包括剧本在内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细化,并加大惩处力度。政府方面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多用政策‘红包’去激励和培养年轻编剧,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为优秀编剧提供物质支持。

电影从根本上讲,不单单是“钱”的.问题,关键是“人”的问题。

草案规定。

国家实施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国家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开设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和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专家观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振来建议,在电影促进法草案中增加规范演艺人员自律的内容。“过去我们常讲,‘要演戏先做人’。人都做不好,演的戏很多人不想看、不愿意看,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新也建议在法律中规范电影从业人员的行为,强化其社会责任。一方面,对涉及“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电影人,要有更严格的限制规定;另一方面,要求广大电影从业人员提升素质,增强社会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影投资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演员吸毒问题就封杀已经拍摄好的片子,其实有些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讲,等于是一种变相“连坐”。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人酒驾被抓,结果他的同事也要一起受罚。片方与演员之间只是项目合作的关系,对于演员的个人生活,片方是完全无法过问的。签约时,谁也看不出来演员吸毒。一部片子是几百个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应因为其中一人出了问题,就直接把成果毁于一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导演胡玫也认为,谁犯了错误,谁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对吸毒演员可以封杀,但是没有必要封杀剧组、影片,可以通过立法规定一个时间段内不允许任何演艺公司签约该吸毒演员。

由于偷票房违法成本很低,甚至几近为零,所以偷票房现象愈演愈烈、花样百出,高低段数层出不穷。

草案规定。

电影院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计算机售票系统,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统计销售收入。

电影院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专家观点。

业内专家认为,其实对这种偷票房的行径,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严惩。一旦电影院由于偷票房被举报,在查证属实的前提下,只需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向其供片即可,让其无片可放、无票房可偷。电影院的命脉就在于拿到片子,如此电影院势必要考虑违法成本。与其不痛不痒地罚点儿钱,莫不如直接卡住违法者的命脉。同时还可以规定,违规供片的院线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并处以吊销执照等处罚。双管齐下,效果势必会显现。法律如果这么规定,那谁也不会再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偷那么点儿票房了。

光影工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亮说,下一步,法律惩治偷票房时必须要公开公平,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同时,执法部门的职责必须要在法律中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