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精选23篇)

小编: HT书生

工作方案是在组织和安排工作过程中制定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案,它能够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方式。以下是关于工作方案的一些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已结束,在本学期里,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从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x套:其中有带幕布的有x台,电子白板x套。计算机教室一间(可供x名学生上机操作);教师x人x台办公用电脑,多功能复印机x台,激光打印机x台,笔记本电脑x台,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还新增了x套班级摄像头,学校的每一台电脑都能上网,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qq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由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专人领导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立开足信息课。

2、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1)重点加强班班通设备培训。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三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每班都发有信息反馈记录表,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在下周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室内的课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过x%以上,并且管理一周进行一次累计,并将运用次数在下周开会时进行公布,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3)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进行收集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在每一间办公室和在校内公用qq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

3、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由陈明金老师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班班通设备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出现问题不能使用上报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进行维护维修;教师办公用机由教师自己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由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实验室专用多媒体设备由实验员管理,要求做到设备无灰尘、工作正常化。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期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4、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

(2)开立开足信息课,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每周能够上1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知识。

(3)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下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虽然能够满足学生上机需求,但由于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不到较大的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强;教师们使用班班通的水平不高;学校网站更新频率不够。学校班级内容不全面和无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一是加强对学校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能力。二是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三是软件建设方面,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库(教案库、试题库等)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有效地发挥优质资源作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的提高。总之,我们要不断捕捉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投入、注重教师培训、不断创建和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加大各学科的整合力度,让信息化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学习贯彻《xx市“xxxx”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信息化建设做为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继续促进信息技术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利用暑假校本研修安排希沃公司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希沃电子白板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希沃一体机的硬件功能和使用方法、希沃备课软件的使用方法,帮助教师有效掌握班级设备的使用。

2、九月初,我校组织班级班牌专项培训,帮助班主任老师了解班牌功能,设定班牌模块,更新班牌信息。配合德育处在9月中进行班级班牌更新检查,使班级班牌的使用率有了较好的提升。

3、做好艺术中心新增设备的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学科教师参与培训,留存培训资料及视频,为后继有效使用提供支持。

学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数据平台的支持,学期伊始,我校即及时启动各种数据平台信息更新同步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根据教师及学生变动情况,及时做好市师生基础库、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口语测试等平台的数据更新。

2、加强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网站。本学期校园网站共更新新闻100多篇,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站宣传阵地作用。

1、本学期依靠存储服务器,我校启动公共资源建设工作,更新大量字体、ppt模板、培训资料等资源,为教师工作提供支持。

2、做好各类校内活动影视、照片资料留存工作。配合德育处将本学期校内进行的主要活动摄像留存。

3、探索四中校本资源建设。自20xx年起我校即开始收集教师公开课资源,努力建设有四中特色的校本资源库。本学期以来我校根据社团开设情况,将初步形成的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资源收入资源库中,努力使四中资源库逐步成型。

学校信息化的提升依赖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努力推广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技术装备在学校信息化中的支撑作用。

1、加强网络及数据管理工作。在暑期网络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络,提升校园无线覆盖广度,确保校园网络正常运行。

2、积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数据记录,做到网络安全零事故。

3、做好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登记、管理工作,为教师信息化设备使用提供支持。努力提升学校技术装备使用率,及时掌握各种设备配置和使用状况,及时做好服务器和软件备份,加强管理,根据学校意见和教育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调整。加强电子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被评为浦口区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先进集体。但我们也看到四中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行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紧扣“为善乐学”宗旨,以教学、管理为重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努力把工作做的更细、更全、更好,不断加强资源建设,加大学科整合力度,让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微机室、电教室。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

课件。

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全校9名教师都报名参加暑假教育局举办的英特尔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都取得合格证。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自201x年就处于瘫痪状态,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无法顺利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2

页,当前第。

2

1

2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落实《__中学智慧校园发展规划》和《南京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以教育教学为核心,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继续促进信息技术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目前我校已经建设了以希沃产品为课堂核心,融合焦点智慧教室、科大讯飞智慧课堂、金陵微校等多种平台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本学期以来,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组织班级班牌专项培训,帮助班主任老师了解班牌功能,设定班牌模块,更新班牌信息。配合德育处在9月下旬进行班级班牌更新检查,使班级班牌的使用率有了较好的提升。

2、做好金陵微校端工具培训工作,利用空余时间做好金陵微校端工具部署,利用教师会议时间全员进行端工具培训,留存培训资料及视频,为后继有效使用提供支持。

3、利用空余时间做好新改造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培训工作,组织实验室管理员参与培训,帮助了解设备使用方法。

因人员配置和时间原因,我校仍有融合教室、劳技教室设备和讯飞智慧课堂培训仍未进行,将在后期继续完成相关培训工作。

学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数据平台的支持,学期伊始,我校即及时启动各种数据平台信息更新同步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根据教师及学生变动情况,及时做好市师生基础库、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艺术及口语测试等平台的数据更新。

2、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做好包括教育年报、节能减排、优质均衡创建、部门整体绩效、转移支付管理、艺测终评、教育标准化监测、年终评估的材料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依靠存储服务器和资源平台完善资源建设工作,努力向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发挥服务器在学校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做好各类校内活动影视资料留存工作,及时将校运会、培训等活动摄像留存。

2、继续完善校本资源建设,努力建设有四中特色的校本资源库,继续将机器人社团、3d打印和创客社团资源进行收录,努力使四中资源库逐步成型。

学校信息化的提升依赖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加强信息化装备管理工作,努力推广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技术装备在学校信息化中的支撑作用。

1、加强网络及数据管理工作。本学期起,我校陆续将部分集成化设备迁移到无线网络中,化校园网络,提升校园无线覆盖广度,确保校园网络正常运行。

2、积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数据记录,积极参加网络管理员安全培训,做到网络安全零事故。

3、做好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登记、管理工作,为教师信息化设备使用提供支持。努力提升学校技术装备使用率,及时掌握各种设备配置和使用状况,及时做好服务器和软件备份,加强管理,根据学校意见和教育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调整。加强电子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四中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行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距离智慧校园的高要求仍然甚远。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紧扣“为善乐学”宗旨,以教学、管理为重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努力把工作做的更细、更全、更好,不断加强资源建设,加大学科整合力度,让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__中学

20__年__月__日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落实《__中学智慧校园发展规划》和《南京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以教育教学为核心,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继续促进信息技术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目前我校已经建设了以希沃产品为课堂核心,融合焦点智慧教室、科大讯飞智慧课堂、金陵微校等多种平台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本学期以来,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组织班级班牌专项培训,帮助班主任老师了解班牌功能,设定班牌模块,更新班牌信息。配合德育处在9月下旬进行班级班牌更新检查,使班级班牌的使用率有了较好的提升。

2、做好金陵微校端工具培训工作,利用空余时间做好金陵微校端工具部署,利用教师会议时间全员进行端工具培训,留存培训资料及视频,为后继有效使用提供支持。

3、利用空余时间做好新改造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培训工作,组织实验室管理员参与培训,帮助了解设备使用方法。

因人员配置和时间原因,我校仍有融合教室、劳技教室设备和讯飞智慧课堂培训仍未进行,将在后期继续完成相关培训工作。

学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数据平台的支持,学期伊始,我校即及时启动各种数据平台信息更新同步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根据教师及学生变动情况,及时做好市师生基础库、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艺术及口语测试等平台的`数据更新。

2、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做好包括教育年报、节能减排、优质均衡创建、部门整体绩效、转移支付管理、艺测终评、教育标准化监测、年终评估的材料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依靠存储服务器和资源平台完善资源建设工作,努力向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发挥服务器在学校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做好各类校内活动影视资料留存工作,及时将校运会、培训等活动摄像留存。

2、继续完善校本资源建设,努力建设有四中特色的校本资源库,继续将机器人社团、3d打印和创客社团资源进行收录,努力使四中资源库逐步成型。

学校信息化的提升依赖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加强信息化装备管理工作,努力推广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技术装备在学校信息化中的支撑作用。

1、加强网络及数据管理工作。本学期起,我校陆续将部分集成化设备迁移到无线网络中,化校园网络,提升校园无线覆盖广度,确保校园网络正常运行。

2、积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数据记录,积极参加网络管理员安全培训,做到网络安全零事故。

3、做好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登记、管理工作,为教师信息化设备使用提供支持。努力提升学校技术装备使用率,及时掌握各种设备配置和使用状况,及时做好服务器和软件备份,加强管理,根据学校意见和教育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调整。加强电子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四中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行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距离智慧校园的高要求仍然甚远。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紧扣“为善乐学”宗旨,以教学、管理为重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努力把工作做的更细、更全、更好,不断加强资源建设,加大学科整合力度,让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已结束,在本学期里,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从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14套:其中有带幕布的有2台,电子白板12套。计算机教室一间(可供50名学生上机操作);教师1人1台办公用电脑,多功能复印机1台,激光打印机4台,笔记本电脑2台,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还新增了12套班级摄像头,学校的每一台电脑都能上网,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qq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由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专人领导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立开足信息课。

2、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1)重点加强班班通设备培训。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三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每班都发有信息反馈记录表,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在下周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室内的课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过90%以上,并且管理一周进行一次累计,并将运用次数在下周开会时进行公布,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3)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进行收集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在每一间办公室和在校内公用qq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

3、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由陈明金老师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班班通设备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出现问题不能使用上报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进行维护维修;教师办公用机由教师自己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由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实验室专用多媒体设备由实验员管理,要求做到设备无灰尘、工作正常化。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期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4、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

(2)开立开足信息课,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每周能够上1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知识。

(3)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下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虽然能够满足学生上机需求,但由于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不到较大的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强;教师们使用班班通的水平不高;学校网站更新频率不够。学校班级内容不全面和无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都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

课件。

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20xx学年我们对学校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学校概况、行政管理、教工之家、书香校园、艺教舞台和控烟专栏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

1)家校互动平台: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

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20xx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四、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保证观念先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邀请老师对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结合教育技术中级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老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运用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为积极争创实现数字化校园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工作已结束,在本学期里,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工程,坚持从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x套:其中有带幕布的有x台,电子白板x套。计算机教室一间(可供x名学生上机操作);教师x人x台办公用电脑,多功能复印机x台,激光打印机x台,笔记本电脑x台,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还新增了x套班级摄像头,学校的每一台电脑都能上网,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qq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二、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由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专人领导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立开足信息课。

2、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1)重点加强班班通设备培训。一是开学初作好培训计划,做有计划安排,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二是做好个性化辅导,管理员做好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三是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每班都发有信息反馈记录表,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在下周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室内的课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率过x%以上,并且管理一周进行一次累计,并将运用次数在下周开会时进行公布,提高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3)学校信息化管理员还进行收集了一些与教师有关的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做成资料打印发在每一间办公室和在校内公用qq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

3、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由陈明金老师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班班通设备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出现问题不能使用上报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进行维护维修;教师办公用机由教师自己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由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实验室专用多媒体设备由实验员管理,要求做到设备无灰尘、工作正常化。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期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4、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

(2)开立开足信息课,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每周能够上1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电脑知识。

(3)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下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三、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学校的微机室虽然能够满足学生上机需求,但由于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不到较大的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强;教师们使用班班通的水平不高;学校网站更新频率不够。学校班级内容不全面和无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四、今后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是加强对学校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能力。二是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三是软件建设方面,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库(。

教案。

库、试题库等)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有效地发挥优质资源作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的提高。总之,我们要不断捕捉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投入、注重教师培训、不断创建和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加大各学科的整合力度,让信息化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

页,当前第。

1

1

2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目前九个年级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配备率100%,实现了互联网100mb光纤接入,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有360云盘校级资源库,拥有微课程、ppt课件、白板课件、电子教案等各类资源,创建有学校微信平台,学校、班级管理微信群和教师网络空间,实现了学科优质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

我校还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温勇老师负责具体指导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同时制定了信息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确保了每个教室信息化设施有人维护,正常使用。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1.打造信息化应用常态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将班班通设备、ppt课件和微课程视频与“四个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走上台来使用信息化设施展示学习成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校还坚持校长巡课制度,将是否使用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作为巡课一项重要内容,发现问题随时反馈、督促整改。

2.每学期至少开展两轮“精品课”赛课活动,将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为赛课的重要评价标。赛课前提前一周向学校公布赛课日程和具体要求,并邀请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听评课,赛课后进行集中反馈和点评。通过赛课,教师对精品课堂从尝试到钻研,从细磨到精品,逐步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培训活动。

1.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每周坚持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校本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子白板课件制作、微课程录制等内容。

2.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校本资源库。

3.开展信息化应用校本教科研。建立校本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并开展校本教研。

4.利用网络空间实现无纸化集体备课。教师将电子教案上传到网络空间并进行二次复备,同时访问其他教师网络空间,查看教案、跟帖回复备课建议。每周末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建议和授课情况撰写日志和教学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过努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差距,下一步我校将主动拉高标杆,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努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教委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教师研修网的使用,转变教师教研、科研理念,提升教师网上教研、科研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以及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创新教师整合能力开发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特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在于考察五个方面:

(一)建构优化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

(三)促进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形成;。

(四)学生参与度;。

(五)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一)加快学校网络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把校园主页建成展示学校的一个网络窗口。

1.加快校园网的建设,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本学期,要继续将学校购买的教学资料镜像到校园网上,便于教师随时使用。本校教师所制作的教案、课件、网页、幻灯片等资料要通过上传系统及时上传到网页,真正落实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思想。要充分使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对校内所有师生实行全天候开放,做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信息相通、资源共享,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

2.定期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在网络主页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要将本校的教育教学、队伍建设、两基工作、实验室建设、信息教育、继续教育等信息及时传到网上。

3.建设覆盖各学科、多品种、多门类、可供师生自由选择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库群,购买资源与开发资源并举,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有关教学的研究。

1.进一步落实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为主的教研常规活动,倡导切磋争鸣之风,提倡典型课例解剖、切磋、一课多作。结合课题研究,大兴理论学习之风,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注意吸收教改信息,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引导,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鼓励教师采用电子教案,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继续开展以任务驱动教学的的课题研究,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创新教育规律,在课堂特征和课型模式的研究上着力,力争突破,形成经验,辐射滚动。

4.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至少上一堂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改实践课。

5.做好网络教学的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教材处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组织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到网络教室开展形式不限的网络教学研究活动。

6.以竞赛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形成鲜明的整合特色。

(三)加强五认真工作。

信息技术课开设年级为三到五年级。

1.认真备课,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加强学生上机的常规训练,做好使用记录,上足课时,保证学生的课时数。

2.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提高转化工作质量。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internet接入方式采用光纤接入方式,带宽为100m。中心服务器机房设置在图书馆四楼信息中心,网络从这里辐射全校各楼层。

2、学校网络结构。

校园网采用快速以太网结构建立,楼与楼间均采用单模4芯光纤(其中两芯作为备用),楼中到各点均用五类双绞线传输;实现了1000m到各楼、100m到桌面(各人pc)的传输速度。现我校所有学生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都已设网点。各楼的中心交换机均是可网管交换机,如遇突发事件,网管可在学校内任何设点处对事故发生点进行网络管理和检察维护。

3、网络服务功能。

学校网络的服务功能主要有两块。一是校园网内的服务,也就是学校内才可访问的网络资源。现在主要有图书管理系统、校园管理系统、课件管理、共享ftp文件管理、共享打印管理、食堂金龙卡管理、校内通知发布系统等。二是对外网络服务,主要包括学校主页发布、dns、email、ftp、多媒体点播服务、教师学生的个人主页服务等。以上各项服务的服务器均为专用服务器,功能非常稳定;操作系统主要应用linux,来增强各项服务的稳定性,且管理方便,安全性强。

我校近年来继续加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xx年学校购置了一台价值2万多元的cisco路由器,彻底改善了全校网络功能不畅的问题;xx年购置了2台专用服务器,一台用于“电大在线”分校版的软件,一台用于增强学校网站稳定性;xx年又购置了一台专用服务器用于学校共享ftp的稳定和资料安全。另外,学校继续对全体教师装备笔记本电脑,在已经装备了150多台的基础上,20xx年又分2批采购了近百台笔记本电脑,基本保证一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另外补充采购了十台移动式投影仪,方便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20xx年学校还购买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精品课程”教学整合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资源载体。

学校重新改版建立了新的网站,各部门处室也都设立自己的窗口,并保持更新。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加强校园网的安全使用、防范和维护,责任自上到下,一直落实到各系部个人,成效显著。

学校在网络服务的拓展上也开展了很多工作。

1、新版开放教育系统发布(电大在线版):集合了新闻通知、文件发布、媒体集成、软件下载等各种资料的发布形式,建立了完善的后台管理及用户分级设置。

2、建立了网络招生管理系统,并且开始试行考生管理、招生管理、查询管理、财务管理、用户管理等多功能的整合。

3、试行家校路路通的使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实现德育与网络的多维整合,推动德育工作的多元化,提高现代德育实效。推动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4、学校的blog开始进入使用阶段:教师笔记、教师上课体会等开始在blog交流。

5、开展学校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并且完成招标,即将全面推广投入使用。

学校把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素质,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在岗培训。

培训的方式和内容有:

1、电教设备使用培训(投影仪的维护及使用等)。

2、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dos操作系统、wps和word文字编辑系统、数据库、windows95&98操作等)。

3、网络运用培训(上网操作,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搜索,校园网内部系统使用)。

4、课件设计培训(powerpoint、几何画板、authorware、frontppage、flash等)。

5、聘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著名网络公司专家等来校讲学和办班培训。

在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之后,我们向教师提出了使用电脑备课、无纸化办公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大部分课程对网络应用与课程进行了整合。

学校还先后启动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整合平台和天空教室师生互动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整合平台,很多老师已经开始使用这些功能,将在近年内发挥他们的作用。

我校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工作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各科室、教研组的一些骨干教师参加信息化的建设和研究工作,这样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提高了各学科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管理电教代办费和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专用,收支合理,台账规范。

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与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优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主要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学习贯彻《__市“__”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信息化建设做为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继续促进信息技术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通过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利用暑假校本研修安排希沃公司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希沃电子白板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希沃一体机的硬件功能和使用方法、希沃备课软件的使用方法,帮助教师有效掌握班级设备的使用。

2、九月初,我校组织班级班牌专项培训,帮助班主任老师了解班牌功能,设定班牌模块,更新班牌信息。配合德育处在9月中进行班级班牌更新检查,使班级班牌的使用率有了较好的提升。

3、做好艺术中心新增设备的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学科教师参与培训,留存培训资料及视频,为后继有效使用提供支持。

学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数据平台的支持,学期伊始,我校即及时启动各种数据平台信息更新同步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根据教师及学生变动情况,及时做好市师生基础库、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口语测试等平台的数据更新。

2、加强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网站。本学期校园网站共更新新闻100多篇,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站宣传阵地作用。

1、本学期依靠存储服务器,我校启动公共资源建设工作,更新大量字体、ppt模板、培训资料等资源,为教师工作提供支持。

2、做好各类校内活动影视、照片资料留存工作。配合德育处将本学期校内进行的主要活动摄像留存。

3、探索四中校本资源建设。自20__年起我校即开始收集教师公开课资源,努力建设有四中特色的校本资源库。本学期以来我校根据社团开设情况,将初步形成的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资源收入资源库中,努力使四中资源库逐步成型。

学校信息化的提升依赖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本学期以来我校继续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努力推广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技术装备在学校信息化中的支撑作用。

1、加强网络及数据管理工作。在暑期网络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络,提升校园无线覆盖广度,确保校园网络正常运行。

2、积极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数据记录,做到网络安全零事故。

3、做好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登记、管理工作,为教师信息化设备使用提供支持。努力提升学校技术装备使用率,及时掌握各种设备配置和使用状况,及时做好服务器和软件备份,加强管理,根据学校意见和教育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调整。加强电子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被评为浦口区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先进集体。但我们也看到四中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行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紧扣“为善乐学”宗旨,以教学、管理为重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努力把工作做的更细、更全、更好,不断加强资源建设,加大学科整合力度,让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在年初修正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制订了较完善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活动计划,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一年来,通过交流学习,我校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有了加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领导小组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钻研,信息技术有了长足进步,紧跟时代之步伐,发挥着应有的引领作用。

2、完善各项制度,教育信息化纳入教师考核。

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信息化管理考核制度,为了能使全体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快提高,学校在20__年把同课异构、青年教师展示课、高级教师示范课的网络活动纳入考核,把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网络交流共享,取得了较好效果。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面对纷杂的互联网,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网络素养,学校坚持开放性和原则性有机结合,通过各级会议和各种活动中的渗透,也通过老师们互相学习,把诚信、友善、公正、互惠作为我校网络道德基本原则。把网络安全的意识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对信息的甄别、筛选、防范坚持细心警惕的原则,以触保我校教育信息化的稳定发展。

二、资源建设有条不紊,精编细织。

1、完善了全年各学科的教案、反思、教学体会、各类统计表格、课件、各类活动材料等的收集整理,完善了学校资源库的入库要求,对学校资源库的管理实行分工制度,分级审核。对资源库的资料命名采用统一的合理的规则,遵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求精求实,鼓励教师们原创资源,本年度共新入库各类原创资源1321件(12g),非原创资源3100多件(30g)。

2、新建《数学史》网站。数学教研组三位老师利用假期休息时间,整理了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数学历史的资料100多篇,在信息老师的帮助下建成了又一个网站,该站结合我校的市级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有力地拓宽了研究的广度,加大了研究纵深。

3、学生电子月刊越办越火。《小螺号报》是我校网站的一个重要板块,该版内容面部面向学生的原创作品,一年来,每期投稿数量都十倍于录用数,学生对校网站刊物的积极参与,源于班主任和语文老的积极配合,从中也反映出我校老师的教育信息化正逐步走向工具化、习惯化。

三、兵马和粮草共行,硬件投入及时,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

1、改善网络硬件。

我校老师在五年前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已老化,性能也将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今年我校集中财力50万元,一次性购买上网本118台,配发给全体教职工,对无线网络也进行了升级换代,购买无线ap20台,配置了网络监控器,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们的信息硬件条件。

2、加强设备维护。

今年,总务处组织了教室多媒体设备整体维护,42个教主室的投影机进行了除尘,为21个班级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线路整改,保障了老教学楼多媒体设备了安全、正常使用。

3、农远工程落户我校。

11月,省教育技术中心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正式安装完毕,并进行了人员培训、设备调试,基于网络平台的,新的教学教研模式已经在我校展开。

四、存在不足。

1、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时间不够,活动开展的广度不够,教师信息技术术水平参差不齐。

2、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缺少,不能提供及时到位的技术帮助。

3、利用信息技术的范围、形式比较单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开展不广泛。

4、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落后于城区学校,特别是硬件稍差一些,有一个学生计算机教室在使用淘汰计算机(__年设入使用的设备)。

五、20__年思路和展望。

1、提高教师能力。

加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

2、办好硬件建设。

集中财力更新学生计算机教室电脑,购买部分电子白板,网络控制室拟重新布线。

3、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

进一步发挥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能,切实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拟制订信息化工作小组量化细则。

4、提高信息技术术服务水平。

组建学校信息技术服务团队,以点带面,责任到人,年终考核工作实绩,把我校老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再提高一层。

5、继续建设学科资源网站。

我校是衢州市诗教协会教育基地,20__年计划建设我校校本教材料《诗海泛舟》主题网站,组织有关部门在年底前完成,并设专人负责网站维护更新工作。

6、以加强使用的原则管理设备、添置设备,力求效率的合理化、最大化。

7、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从技术上切断不良信息来源,从意识上防范危险程序。

8、增进交流、互惠互助,积极向城区学校学习,迎着信息化改革的潮流,团结一致,励精图治,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稳步向前。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坚持平台建设与规范管理、应用研究同步推进,优质资源引进与系统性开发并举的思路,构建“立足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枢纽平台及资源体系,积极开展应用培训与研究活动,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有效方式,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做好一期平台开发应用。一是与市教育信息中心共同研究、制定市区两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标准体系,以及市区两级平台融通机制;二是按照时间节点陆续完成“一库六模块”的开发工作。1月27日网络阅卷模块上线;4月15日招生、招师模块全面上线;5月30日生态学习资源模块全面上线;6月30日基础数据库上线,7月15日教师研训模块上线,9月1日前智慧门户和区域教育协同管理模块正式上线。三是做好培训应用工作。在每一个完成节点上,协助做好平台使用的培训工作,让每一个用户能够熟悉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便捷地运用到管理、教学与学习之中,真正发挥平台的应用绩效。

2、启动二期平台建设工作。在加快一期平台开发的同时,做好二期平台需求调研与项目申报工作的衔接工作,力求在完成一期平台之时,快速启动二期平台的开发工作。因此,在上半年(5、6月份),特别要协调好一期开发与二期调研的工作,人员安排、时间安排上都要做好合理规划,保证整体推进步伐。

3、做好校园网络更新改造。研究制定学校标准化工作环境,为信息化应用打下基础。20首先完成一期14学校的校园网络改造,与财政局沟通,建议由管委会计算机中心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最好能够统一设备的采购,完成更新改造工作,为集约化标准管理到桌面打好基础,为云桌面应用提供保障。

4、规划区域无线网全覆盖。无线网覆盖是实现“无限学习”基础,各个学校都有需求。目前,很多学校自行购置无线设备,部署无线网络,在安全性、稳定性、覆盖面上都不尽人意,区域统一规划与部署是趋势所在。年将积极争取管委会计算机中心的支持,开展试点应用工作,并拿出无线网全覆盖的可行性方案,分步推进。上半年还将做城域网审计系统建设,为无线网覆盖打好基础。

5、着力生态资源系统构建。生态学习资源平台建设完成后,集学科教研员与学科骨干教师之力,有计划地开发“以微课程为核心的系统的、有结构的生态学习资源”将成为我们的重点工作,并借此资源,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6、推进项目试点研究工作。继续做好“基于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微课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试点探索;继续做好“基于移动学习设备的有效课堂构建”试点研究工作,移动学习设备可以是平板,也可能是智能手机,积极思考“智能手机教学”可行性方案。同时,深入探究“未来教室”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方式,为“未来教室”的建设与应用推广积累更多的经验。根据市教育局要求,2019年园区将完成8个“未来教室”的建设工作,上半年在落实专项经费的同时,统一建设标准,指导学校的建设工作,确保今后能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7、组织智慧校园评估工作。根据苏州市教育局要求,2019年启动智慧校园的评估工作。我们将在示范学校申报的基础上,针对智慧校园的创建标准,组织区内评估工作,并按指标推荐参加苏州市评估活动。在此过程,我们要引导学校在应用层面有突破,在教学质量上有提升。另外,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意见》和《苏州工业园区学校信息化应用考核标准》,启动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工作,整体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更多的智慧校园申报与创建打下基础。

8、深化信息化培训与研究。高速公路建好,车有了,货有了,怎样把优质的教育送到千家万户?信息化常态培训与应用研究是核心,一是继续做好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一方面继续做好市级网络在线培训的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基于教师网络研训模块,与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协作,组织好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工作,同时指导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让广大教师掌握技术并能灵活使用技术;二是推进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融合研究。通过课堂观摩、研讨,以及课例研究等形式,引导教师合理应用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组织好技术保障队伍的培训。借助信息化办的资源,组织区域性技术骨干教师的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技术保障水平。

9、探索云时代的运维体系。园区教育信息化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很高,一开始就采用云架构展开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使用当前先进的虚拟化和集约化管理模式。而随着枢纽平台和瘦终端逐步交付使用,摆在信息中心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探索和实践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运维体系的建构,其中包含软硬件的运维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运维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运维绩效评价的研究和优化等诸多方面的课题,以期更好的衔接即将到来的软硬件交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维生态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信息化运维中保持领先水平。2019年上半年将开展城域网学校运维试点工作,为推广运维工作积累经验。

10、制定社会化资源引入机制。园区教育教育针对目前的社会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一定的思考。我们尽量做到社会上有的资源我们不重复开发,企业能提供的服务我们尽量加以利用。本学期将研究制定社会化资源引入机制和推进路线图,保障社会化、教育类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参与到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来。2019年也将在枢纽平台一期建设里就生态学习系统和app应用中为社会化资源预留接口,并开展试点。

根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和我校的学校工作计划,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

1、教师主动参加学校提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校本培训(培训内容见附二),达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每学期分四期进行培训,努力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2、教师自觉运用所学的信息化技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课堂覆盖率达90%或以上。自主设计个人教学资源,每学期上交自主设计的个人精品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训练题或试卷)各一件或以上,并推荐优秀资源参加各级比赛。

3、教师自觉更新、完善、创新个人博客。

二、推进校园的网络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增设教育科研论坛、班主任主任平台栏目,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交流研讨;规划重建“少年象棋网”。

2、完善、整合教师个人和班级博客,使博客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3、继续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以学校备课组为单位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资源(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优秀训练题和试卷)。

4、依托校园网,全面推进教师办公无纸化。本学期,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等继续在校园信息网上发布。

5、依托顺德教育信息网,发挥各大管理系统作用,提高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等管理水平。

6、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积极实施《校园网管理制度》,加强校内计算机的应用监控,杜绝教师在网上聊天、打扑克和玩游戏等不良现象,严禁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散播不实消息、谣言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习资源,远离网吧、游戏。努力提高学校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强网站、ftp服务器的安全防控,利用杀毒软件对全校计算机的病毒发病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查、杀病毒,减少校园网内病毒的传播,保证学校网络畅通。

三、抓实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学生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校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开设2节信息技术课,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上机操作实践,教务处还安排了三年级每周至少1节课到电脑室上机实践操作,四至六年级每周2节课都必须到电脑室上机实践操作。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的质量,学校为每年级教学制定目标(具体目标见附三),任教信息技术课的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必须让85%的学生达到已定的目标。

2、加强“机器人比赛、logo比赛”辅导,在辅导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培训责任到人,力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具体见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建立教师信息化技能的评价机制。

商讨并建立较合理的教师信息化技能的评价机制(具体见附四),确保教师自觉学习、应用信息化技能,让信息化设备更充分地为教学服务。

回顾上一学年度我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可喜的是教学信息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青年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日常工作越来越多地应用信息技术,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应用。相形之下切合实际的有效的教学资源比较缺少,应用培训以及研讨等管理措施不够充分。

本学期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应用水平,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道路,拓宽应用面积,同时加大管理力度。本学期工作大体规划如下:

一、配合新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因我校为农村中学,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较为幼稚的尝试阶段。认清自身不足,加快学习步伐,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校主要按以下几个阶段展开来进行:

(一)分层次进行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因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水平处在不同层次,差距很大,因此分为初、中级两个层次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论的探究。通过这一过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一定理论上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教学设计流程有所掌握,有并有意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并评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培训完成之后,要求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回顾上一学年度我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可喜的是教学信息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青年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日常工作越来越多地应用信息技术,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应用。相形之下切合实际的有效的教学资源比较缺少,应用培训以及研讨等管理措施不够充分。

本学期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应用水平,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道路,拓宽应用面积,同时加大管理力度。本学期工作大体规划如下:

一、配合新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因我校为农村中学,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较为幼稚的尝试阶段。认清自身不足,加快学习步伐,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校主要按以下几个阶段展开来进行:

(一)分层次进行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因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水平处在不同层次,差距很大,因此分为初、中级两个层次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论的探究。通过这一过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一定理论上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教学设计流程有所掌握,有并有意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并评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培训完成之后,要求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在学校相关领导、部门的组织下,在组内、校内开展听课、评课、总结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四)进一步提高与常效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建立有效机制、在日常教学中、各项常规管理上狠抓落实,突出常效,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二、建立并完善“唐镇中学网站”。网站对外作为展示学校的窗口,对内是教育教学的平台。计划分如下几个阶段完成:

(一)资料准备阶段。由校领导牵头,各部门、教研组配合,教育信息技术组落实,准备好学校网站的各项内容,力求详尽、有代表性。

(二)构建网站架构,并建立简单后台数据库。由教育信息技术组负责实施。

(三)在发布后,继续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成为常规管理工作。网站发布后,网站内容还需大量充实,技术细节有待完善,需有关方面群策群力,积极参与。这同时也是提高全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完善电教设施使用及相关人员管理制度,提高设施完好率,提高管理人员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面的扩大,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尤其重要。本学年将就设施使用、人员管理、耗材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以良好的状态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专用教室有专人负责,且负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维护设备的能力,并要填写好相关的使用记录及维护维修记录。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纲要》和“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目标,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实现教育强校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根据“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的要求,在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努力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为发展目标,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快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在学校原有门户网站基础上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服务系统。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岗位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之能熟练使用各种电教软件、硬件设备,为信息化教学扫清障碍。

3.组建信息资源网络,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

4.指导教师对本学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设计,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高度融合的能力。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

1、加大设备投入,在学校门户网站、bbs和个人博客的基础上,建设成为教学资源平台和学习资源平台。

2、无线wifi网络校园和部分社区全覆盖,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网络平台。

3、加大班级设备投入,更换投影为“白板”为交互教学创造条件。

4、加强网络教室建设,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教学,并可作为学生电子阅览室。

5、完善多功能教室建设,使其具有录、采、编一体等功能,用于学校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6、提升网络带宽至100m,满足全校网络设备满负荷正常运行。

( 二)教学资源建设

1、建立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网,通过购买、收集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师研修资源的建设;不断充实、维护学科教学资源库,保证每学期有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入库,为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资源支持。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学校,学校要及时审核整理,再把优质课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教师课件上传率不得低于本学科总课时的80%,课件上传率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学校定期组织评比活动。

3、学校教育资源平台,并与省教育资源网、国家教育资源网对接共享。

(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目标,立足教育部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技术带动教育思想改革,以新型教学理念带动技术创新与教法改革。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自觉性。使理论学习为实践服务,使实践活动有理论支撑。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具有实效性。

3)积极学习和及时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好教育信息中心为教师提供的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多媒体制作水平和使用能力。

(四)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

启动校园网站建设项目,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信息化过程管理,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办公管理、教师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等智能化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开放对外窗口,树立学校形象。

(五)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环境的学习发展空间

学校要定期向学生开放机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经常开设信息技术拓展课、兴趣小组。每年举办学生电脑制作(绘画、动画、电子报刊、电子网页、电子期刊、程序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竞赛活动。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研究性学习互动。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使其具有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上好信息技术课并纳入督查范畴。

信息化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学校及周边治安梯级防控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和市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的要求,特制定学校及周边治安梯级防控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1、职责体系:

总体原则: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原则。

二级政府职责:学校所在地乡镇政府。

县市区人民政府。

职能部门职责: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学校自身职责:对学校内部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职责。

2、责任体系:

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任。

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第责任人责任。

与分管综治安全校领导、综治安全办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分管责任人责任。

与各班主任、门卫、寝室管理员、保卫科签订安全责任状。

安全知识教育制度。学校要有文本资料,安全知识教育计划、教育形式、内容以及课时,各班要有安全知识教育课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人纪录,安全知识教育需纳入学校总体课时。乡镇以上学校每学期需进行一次防火、防震、防地质灾害的突发事件紧急应急演练,此项活动作为安全知识教育重要内容。原则上初中以上学校要没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省市重点以上学校必须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综治安全组织机构。学校需有专门的综治安全组织机构,行安全综治领导小组、综治安全办公室、专职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宿管员、门卫。

1、行政领导值班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安排24小时值班。

2、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学校每周需对学校用水、用电、消防设施、食堂卫生、寝室状况、防盗、校舍等进行一次检查,填写安全检查纪录表,并填写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报告单,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无力整改的需急报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

3、安全巡查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两小时记录一次巡查状况,学生就寝后一小时巡查一次并作纪录。

4、食堂管理制度,分卫生、采购、留样、规范化操作间、工作人员规范上岗等几块。

5、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分卫生、设施管理、安全教育几块。

6、晨检制度。

7、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8、督查督办制度。

9、危险品管理制度。

10、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11、安全预警制度,对暴雨、雷雨、高温低寒等自然地质灾害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威胁进行预警通报。

12、告知义务。学生无故旷学、旷课或生病、发热学校应及时告知家长并采取措施及时援助。

1、严格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

2、紧急疏散通道需通畅。

3、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设备。

4、乡镇以上学校有住校生需在寝室安装无线烟雾探测器。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名单;

2、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

4、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学校安全检查记录表。

6、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单。

7、年度学校安全隐患自查登记表。

8、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记录。

9、安全月查情况。

10、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11、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综治的文件资料:

“三三体系”,体系标准和内容如下:

三个平台:

1、安全综治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校县、市县联网互通,进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

2、综治安全干部动态管理平台。加强对各级学校综治安全干部的动态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待遇,增强工作合力。

3、应急应平台。进一步推进双线巡查回、三级预警等工作,提高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应急应速度和工作运行效率。

三个体系:

1、工作职责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所在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责任体系。进一步理清各级责任人责任,确保将责任落实贯穿到综治安全工作全过程。

3、台账体系。加强学校综治安全标准化台账建设,确保综治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常抓不懈。

三种机制。

1、督查机制。

2、问责机制。

3、奖罚机制。

各县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治安梯级防控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市综治安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以此标准为考核依据,对各地各校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考评。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实干的精神、超前的思路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做到有认识、有领导、有落实。从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出发,科学研讨、合理规划、协同合作,整合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将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管理和培训力度,实施同步发展策略。将科研与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与信息化工作相关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学校将依据本指导思想,切实地将信息化工作计划落实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校园网工程建设。

1、实施改造校园网工程,高标准建设校园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结构,发挥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为教育教学应用构建网络平台。

2、完善学校内网功能,完全实现校务公告、办公自动化。

(二)加强学校园网管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制订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1、组织领导。

2、常规管理。

不断研究各种管理技术,加大考核力度,杜绝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网络畅通,更好地服务于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保证网络安全畅通,又要杜绝教师在网上聊天、打扑克、玩游戏等不良现象。深入研究网络应用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病毒防治。

加大对学校的管理力度,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减少病毒的传播。凡新安装系统的计算机必须先安装杀毒软件,并打好相关补丁后才能接入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病毒问题,保证网络不因病毒导致堵塞、停网等现象的发生。

(三)充分发挥网络的使用效益。

树立建网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网页建设,改进和提高教育网站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管理服务。

1、继续加强学校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站布局和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德育,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力求网站界面简约、布局合理、色调一致、风格统一、内容丰富。

继续加强资源库建设,建立自己的资源中心。

(五)网上办公环境建设。

探索和完善校内消息和文件传输系统,实现网上发布通知、传送文件,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1、继续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立足实际,针对不同学科和学段,完成对教师常用软件系统的专项内容培训。

2、继续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研究。

1、加强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2、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力度,发动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规范。

3、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应用实践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施能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转眼间,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新学期,新起点,新任务,我们用新观念,新思维谋划新工作,为了使学校工作有新的起色,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学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小学部实际情况特拟定本期工作计划。

一、坚持德育为首,切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1.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组织班主任召开经验交流会,大力树立班主任典型,表彰优秀班主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健全班主任考评机制。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礼仪队员等的梯队培养工作,坚持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学生一日常规教育管理。办特色少年宫,继续做好少年宫工作,积极探索少年宫管理模式;积极拓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活动项目,满足学生的多方面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少年宫成为学生展示才艺、培养兴趣的好去处,让更多的学生在少年宫的活动中受益。

2.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德育摆在首位,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年龄身心特点,以预防传染疾病、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和防拐骗事故为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队会、集体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墙报等阵地,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报、给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促进他们自觉遵纪守法。平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针对临时出现的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处理和教育;与班主任等老师互相协调和研究,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妥善处理。

3.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学生干部。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开展“文明班级”、“雏鹰争章”评比为抓手,以少先队“自主管理”活动为载体,通过文明监督员、课间纪律监督小队的监督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公共秩序,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继续开展各种主题教育,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深刻的教育工作,结合国庆、建队节等重大节日,认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以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渐进式地开展珍爱生命教育。

4.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营造德育氛围,推进文化阵地建设,联合体艺科组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互动格局,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共同配合,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学生进入网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二、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及安排。教务部门按照省市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开好计划规定的课程。教师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不得无故调课。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有效了解我校教师的听课情况,确保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2.规范学籍管理。严格履行学籍管理办法,规范我校电子学籍管理工作,做好一年级新生建籍和插班生转学工作。

3.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强化低段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健全表扬激励制度。二是组织学科质量调研,教务处及时分析,及时通报,督促教师及时改进。三是加强家校合作,做好学困生的帮扶、教育工作。

4.组织好期中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备课、作业批改等方面认真检查,及时反馈。质量检测做好质量分析。

5.建立教师集体学习制度。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进一步明确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强化集体备课工作。学校班子成员分工跟进各教研组指导,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

6.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一是做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观摩活动;二是做好全校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观摩活动;三是开展经常性的听课学习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室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使学校教研工作不断改进、深入开展。

7.强化教师课题研究意识,深化学校办学内涵。以课题为抓手,把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本学期学校将整合以往科研成果和现有研究课题,全方位推动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改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8.做好各功能室和网络资源的管理使用工作。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加强功能室的管理,做好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高各室与教学用具的使用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并充实学校教学资源库,积极参加优秀校本课件资源征集活动,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三、强化责任意识,抓好安全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推行领导安全值周轮流制度,继续坚持执行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护送路队制。谁值班,谁主管、谁负责。确定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岗位人员职责,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问责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为全年安全工作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增强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3.加强门卫的工作责任,校门口不得乱停车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校要通知学校,同意办理后登记手续方可入内。上课期间一律上锁,不经校长或值周领导同意不得擅至出校门。学生上学期间有特殊情况,必须由班主任填写出门证方可离校。

4.做好学校在建项目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抓好后勤管理,服务保障到位。

1.切实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备好备足防控物资,定期对教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做好课、簿、本的发放工作,保障学生的课、簿、本发放到位。

3.备好办公用品、卫生用具,为各班级配备好课桌凳。

4.检查班级、各处室的电灯、门窗玻璃、课桌凳,及时维修,保障正常使用。

5.配合学区总务部门做好学校三号楼教室改造监督工作,严把质量关、安全关,确保工程安全有序进行。

6.大力开展节电、节水、节纸等节能活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7.做好防电、防火、防盗,制定好应急措施,确保学校财产及师生的人身安全。

8.加强对班级、各处室电教仪器和设备的管理,杜绝开无人灯、电扇和空调,强化节约用电。

9.坚持勤俭办学,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把好日常经费使用关,杜绝一切浪费现象的发生,在经费使用上,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好校长参谋,严格核算,做到合理开支,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严守财务制度,办事坚持廉洁奉公,严格采办手续,坚持推行财务公开,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10.严格收费管理,严格按收费标准收费,收费标准上墙,增强收费工作的透明度,严格贯彻“一费制”制度,不乱收费。

总之,新的学期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是繁重的,任务是艰巨的。希望广大教师务必加强自身建设,务实求真,团结奋进,勤勤恳恳做园丁,兢兢业业育桃李,与时俱进,为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不懈努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是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规划总体部署和和《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采用云技术,云平台,未来的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要转变发展观念。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过去往往把信息化理解为多少台计算机、多少台服务器、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兆宽带,这只是信息产品,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关键在“融合”上。在发展方向上,从“建设主导”转变为“应用主导”。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融合,这才是教育信息化本质。把握核心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建设为导向,更不是以建设为目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更是着力点,要用应用评价来推动应用导向,应用的程度越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形成资源服务的云模式。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二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的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三是一定比例的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

“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的大部分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不同的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应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不能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简单理解成在资源网站开通实名注册的个人空间。“网络学习空间”首先应该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的一个网络化的社交平台,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网络互动提供支撑。其次应该是一个具有汇聚优质资源能力“资源超市”,为各类资源提供者提供高效的资源交易服务,使教师和学生有更丰富的优质资源可用。再次还应该是一个使教师尽快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服务平台,平台主动推送资源的功能帮助教师依托空间快捷地获取合适的资源,平台容易使用的开发工具帮助教师提高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最后还应该是一个管理的平台,平台的机构空间帮助助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所有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效果和教师内生的、自己创造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是把教育信息化推进到第三阶段的技术支撑和运行模式,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主动设计。要把“网络学习空间”建成网络条件下从事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平台,建成一个实名制的、组织化的、可控可管的体系,为所有想在网上进行教学活动或教研活动的教师提供一个网络阵地,逐步形成网络条件下教学活动管理、组织和服务的基本体系。所以我们强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整校推进,资源服务和空间建设要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优质资源服务和空间建设服务必须是一体化的。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现在看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云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共享,降低学校信息化成本和建设难度;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提高应用水平。“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该是一个运用云计算技术构成的覆盖全国的、多级分布的、互联互通的、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技术支撑和网络服务的云服务体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网络学习空间”既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组成“细胞”,又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全国师生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参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班级集体空间”、“主题资源空间”、“名师空间”、“大师工作室”、“机构管理空间”等各种空间应用模式,再加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资源中心,共同构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逐步形成统一的基础逻辑架构,使各地的服务平台及网络学习空间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证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共享。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首期目标,是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平台建设的基本构思是“两级建设,五级应用”,通过应用系统收集和汇总数据。今、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办学条件三个系列的数据通过应用系统完整地建立国家数据库。

第一,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建设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提高我校已有的宽带,为教师和提供基础设施配套的教学资源和软件资源,改善目前的网络教育和学习环境。

第二,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工作,推进以班为本的教育教学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要从班级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支撑来探讨“班班通”的内涵,包括教师备课、授课与课堂交流、作业与课后交流、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乃至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专业化发展等等。要通过不同的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真正改革教育教学评价,通过政策引导扭转当前绩效导向的误导;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支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良好环境与机制,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撑服务机制,让教师能够方便、安心、顺心地钻研如何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引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立以人为本的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与学习。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个资源优质、服务优质、管理优质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学校要在“网络学习空间”、“班级集体空间”、“主题资源空间”、“名师空间”、“大师工作室”、“机构管理空间”等各种空间应用模式上下功夫,不但要推动教学方式变革,还要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重在应用,建而不用不算“通”,要“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如:个人空间服务、个人知识管理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互动交流服务、自主学习服务等。

第四,推动教师积极参与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集约化。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技术支撑和网络服务的云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证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共享。

第五,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学校,积极参与自治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学校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和学生家长信息管理工作综合性一体化。

第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与国培计划相结合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贯穿于教师培训的整体工作,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建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逐步将信息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教师工作考核内容。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委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教师研修网的使用,转变教师教研、科研理念,提升教师网上教研、科研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以及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思路。

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创新教师整合能力开发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特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在于考察五个方面:

(一)建构优化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

(三)促进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形成;。

(四)学生参与度;。

(五)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三、主要工作。

(一)加快学校网络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把校园主页建成展示学校的一个网络窗口。

1.加快校园网的建设,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本学期,要继续将学校购买的教学资料镜像到校园网上,便于教师随时使用。本校教师所制作的教案、课件、网页、幻灯片等资料要通过上传系统及时上传到网页,真正落实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思想。要充分使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对校内所有师生实行全天候开放,做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信息相通、资源共享,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

2.定期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在网络主页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要将本校的教育教学、队伍建设、两基工作、实验室建设、信息教育、继续教育等信息及时传到网上。

3.建设覆盖各学科、多品种、多门类、可供师生自由选择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库群,购买资源与开发资源并举,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有关教学的研究。

1.进一步落实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为主的教研常规活动,倡导切磋争鸣之风,提倡典型课例解剖、切磋、一课多作。结合课题研究,大兴理论学习之风,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注意吸收教改信息,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引导,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鼓励教师采用电子教案,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继续开展以任务驱动教学的的课题研究,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创新教育规律,在课堂特征和课型模式的研究上着力,力争突破,形成经验,辐射滚动。

4.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至少上一堂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改实践课。

5.做好网络教学的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教材处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组织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到网络教室开展形式不限的网络教学研究活动。

6.以竞赛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形成鲜明的整合特色。

(三)加强五认真工作。

信息技术课开设年级为三到五年级。

1.认真备课,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加强学生上机的常规训练,做好使用记录,上足课时,保证学生的课时数。

2.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提高转化工作质量。

信息化工作方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量已经高度实现信息化的跨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将很多国有企业进行合并重组为集团。实施公司、集团战略已成为我国国有中型企业和发展的一项重决策。

随之而来的是重组后的集团企业最敏感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集团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全面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信息化已成为集团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和带动各项管理工作创新与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希望通过探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为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集团企业一般都是从事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信息化水平因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环境、效益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处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行业竞争压力的,经济效益较好的集团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信息化建设水平也较高。如国内石油化工、电力、航空、烟草行业的集团企业。

总体而言,我国绝多数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跨国企业,甚至与上述集团企业相比差距也较,基本上处于将信息技术应用局限于单一功能或管理领域的初级阶段,离信息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和应用于集团企业外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笔者在型集团企业的实践体会,总体来说集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成员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差距较。国内新组建的集团普遍存在成员企业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集团总部和多数成员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局面。

(2)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复杂程度较高。除一些主体业务领域突出的集团企业可以围绕如erp这样制造业通用软件或行业专业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外,很多集团企业往往是跨多个行业领域,这导致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思路各不相同,极其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3)集团企业较少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信息化建设问题。集团企业还未形成定期制订或修订中长期信息化规划的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可以定期考虑信息系统能否支持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而不是缺什么就建什么,缺乏总体规划。

(4)集团企业缺少即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各级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集团企业信息化复合型骨干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使得各级信息化决策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本质受理问题,往往从技术和成本角度选择高校和纯软件公司进行自行系统开发,增加了项目的风险。

(5)集团企业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的落后约束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又由于缺少系统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无法满足应用系统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其核心内容是要从企业经营目标和业务发展方向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总体的、全局协调一致的信息框架和系统整体模型,为进一步系统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为了在信息化建设中有效地规避风险,集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要定期在集团经营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运用信息化规划手段来确定未来几年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发展阶段、建设重点、总体方案、所需资源和实施方案。信息化规划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制订信息化规划,集团企业可以围绕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为目标,消除集团内部应用系统间信息孤岛,规避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从而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化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已成为当前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发应用标志着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用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推动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要以“服务于集团发展、服务于基层应用、服务于集中管理”为目标,抓应用促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持集团企业业务发展规划的要求。

一般来说,集团企业在制订信息化规划时首先应注意遵循国家、省市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然后紧紧围绕最新的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集团和行业实际情况,以超前的思路、开拓的精神和务实的规划来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那些信息化基础较薄弱的新建集团企业,笔者建议其集团信息化规划指导原则应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以信息和资源共享为目标,分步实施,重点先行,基层应用和总部平台建设并举”。这些指导原则应贯穿于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同时也是今后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企业各级组织按照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流程去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目标的一项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因此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根据信息技术在行业中应用的规律来制订信息化规划。根据在集团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的一些经验体会,笔者认为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1)坚持围绕集团战略确定目标的原则。信息化规划一定要从集团企业经营战略出发而不是单纯地从信息系统的需求出发,避免陷入脱离企业发展目标而进行盲目建设的困境。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发展需求,必须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2)坚持关注核心业务制定建设重点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应从经营管理的变革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变革出发,这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团企业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避免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集团企业领导的决策。企业应关心与自身核心竞争有关的核心业务的发展,优先发展与核心业务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并在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上有所倾斜。

(3)坚持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实效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各个核心应用系统建设时应选择具有各业务领域经验的成熟软件厂商为主以降低项目风险。在规划集团统一平台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各应用系统间信息双向的授权互动共享和高效的协同运作。在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目标的同时,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4)坚持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原则。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团企业制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必须强调以集团为主导,通过统筹规划,经费扶持等有力措施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理顺各种关系,规范投资主体行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5)坚持需求牵引和效益驱动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应切忌盲目冒进。除了重视集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外,突出核心基层企业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和原动力,是信息之源。规划应调动集团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各种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坚持先进性与经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应具有前瞻性,避免出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的局面。与此同时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达到同样实施效果和满足未来三五年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经济可行的技术和方案,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增加项目风险。信息化建设采用新技术时也应考虑可实施性,切忌忽视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盲目上项目,搞面子工程。

某集团公司作为上海著名的国有型粮油企业集团,在上海的粮油经营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信息化建设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应对其他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围绕集团国资发展战略,该集团提出了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四核心业务的应用系统建设,综合运用广域网网络和数据仓库平台,初步建立实现各系统间信息共享的集团信息化应用平台,为集团领导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近期将围绕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保障体系建设来开展,以此为基础形成数据集成模式的集团信息化总体架构;将来为配合集团集中控制的应用系统建设,将利用外高桥码头项目。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开展集团内外各系统间应用集成,形成应用集成模式的总体架构。

数据平台是基础,网络平台是载体、应用平台是核心,标准化和安全体系是保障。该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是围绕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保障体系建设来开展,并根据集团和各公司的经营模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规划了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1、网络平台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集团信息化的根本保证。网络基础设施是所有应用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未来该集团将基本形成以集团中心机房、仓储中心机房和外高桥储备码头中心机房为通信中心,以集团广域网为主干,与粮油信息专用网、子公司局域网互联的数据通信平台。

2、应用平台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该集团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力度,分别进行集团层面的应用系统与四业务基层应用系统建设,并由此构建整个集团应用平台。这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集团现代化管理的保证。

基层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是集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数据信息之源。因此该集团围绕四核心业务重点进行粮油加工企业的系统建设、粮油储备企业的粮油储备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粮油仓储物流企业的外高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粮油贸易和零售业务的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系统建设。

集团层面应用系统在继续完善满足对外宣传和信息发布要求的对外信息门户、满足信息共享和内部交流需要的对内信息门户、基于,技术的分析监控系统等的同时,该集团在集团总部层面还将重点着手对人力资源系统、报表数据采集系统、业务协同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3、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建设。

数据平台与网络资源是集团信息化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数据平台的建设要与网络建设和应用工程建设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该集团的数据仓库系统是集团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发布、维护、分析的核心。未来随着集团报表数据采集系统、外高桥码头系统和系统实施完成,将进行数据平台(数据仓库)的二期建设,争取将数据仓库的经营数据范围覆盖到所有二级企业,报表数据范围覆盖到所有企业。

4、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和效益最化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建立统一的信息保障体系。集团企业必须建立和形成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信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要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管理开发利用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是集团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授权共享、取得最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1)信息基础标准体系。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基础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等特点的基础性系统工程。它是各个信息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和集成的保证。该集团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基础标准中核心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着手,将外高桥码头项目乃至集团内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分类标准,为数据集成打下数据基础。

第二步:制订统一的平台和数据接口交换标准,建立各应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标准,为应用集成打下技术基础。

第三步:制订各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设计开发的规范,优化基础设施配置规范和软件开发的质量水平,实现信息化过程的标准化。

(2)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在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障基础网络和重要应用系统的安全。

首先采用密码加密、完整性校验和实体鉴别等机制,实现局域网互联过程的安全可信连接和安全通信。

其次设立安全管理中心和密码管理中心,提供认证、授权、实施问控制策略等服务和互联互通密码配置、公钥证书、传统的对称密钥的管理。

通过建立信息安全的有效防护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从物理级、系统级、网络级和应用级采用一系列统一协调的安全措施,构造一个基础的安全防御技术和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工作方案

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对水泥、砖瓦制造企业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方案,认真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动员汇报会、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专题部署会议的部署要求。根据《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切实排查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制定水泥、砖瓦制造企业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

对全州范围内的水泥、砖瓦制造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并结合调查情况,对无工商、国土、环保等审批手续的,一律取缔关闭;对有工商、国土、环保等审批手续,但污染防治不到位的,一律停产整治;对具备工商、国土、环保等审批手续,安装污染防治设施砖瓦制造企业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一)动员部署阶段(xxxx年x月x日至x月xx日)。各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县(市)水泥、砖瓦制造企业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完成动员部署。动员部署情况、实施方案于x月xx日前报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冶金建材科。

(二)排查整治阶段(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各县(市)要迅速开展水泥、砖瓦制造企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三)总体提升阶段(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各县(市)要认真总结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形成工作总结(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清单)于x月xx日前报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冶金建材科,同时报送不少于xxxx字的正面典型案例(图文并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要全面动员,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形成经信部门牵头抓总,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架构,认真开展辖区内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在整治过程中,要加大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力度,形成震慑。同时注重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加强与相关企业和职工的沟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三)强化工作督导。各县(市)要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实时跟踪督办,避免排查整治工作走过场。

信息化工作方案

依据国家工商总局《统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标准的意见》(工商办字[20xx]259号)及《统一信息化标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工商系统信息化标准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一制定,完善体系;严格执行,强化监督;健全机制,规范管理”的原则,遵循“整合、融合、一体化”的要求,以统一信息化标准为前提,以数据标准和应用标准建设为重点,以加大标准执行力为着力点,以保障信息共享、联网应用和促进信息化一体化为目标,切实改进和加强工商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加大统一信息化标准工作力度,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化标准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工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技术保障。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全系统信息化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标准,建立健全总体标准、数据标准、文档格式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应用标准、网络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在内的工商信息化标准体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涵盖标准制定、修订、发布、执行、维护、绩效考核等工作长效机制。到20xx年底,全系统执行总局发布的数据标准的'符合度力争达到100%;到20xx年底,全系统全面执行总局发布的所有强制性标准。

二、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局信息化标准工作由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协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把统一信息化标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局领导班子集体抓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其他领导要具体抓,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建设、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把统一标准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及主要措施落实到各个职能机构,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并加强执行标准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真正把统一信息化标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职责分工。国家工商总局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标准,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加强标准的动态维护。我省信息化标准工作分工如下:

1、各有关处室局职责:负责全面开展本业务信息系统标准执行情况清理检查。组织对江西省工商综合业务系统、12315申述举报系统等信息系统涉及本业务条线执行标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列出拟修改清单,交省局信息办组织修改;负责本业务条线信息系统在全省各级工商局的推广应用和标准宣传、贯彻执行;负责通过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专网及时提出建议,积极参与总局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制定、修订工作。

2、信息中心职责:负责加大标准在项目建设中的执行力。要强化标准在项目设计、实施、验收、运维等各环节的应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把执行标准的要求纳入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和验收的必备内容,确保标准在项目建设过程得以贯彻落实;负责标准符合性检查的情况通报、信息系统完善。对总局反馈的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查结果及在标准符合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如属应用的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处室局,如属信息系统的问题及时组织完善系统;负责组织实施信息系统标准化改造;负责对全省各级工商局代码类标准扩展需求向总局信息办提出代码维护请求,或者在遵循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按照标准编制规则进行本地化扩展,并将扩展内容报总局信息办审核备案;负责协调在网站、《江西工商》等媒体上进行标准宣贯;负责向总局信息办汇报、沟通我省信息化标准工作有关情况。

3、人教处职责:全省各级工商局机构发生调整时,负责及时将调整情况告知信息中心,以便信息中心及时进行机构代码维护。

4、计财处职责:负责对原有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或者按照统一标准重新建设信息系统的经费保障,负责年度信息系统标准维护经费保障。

三、主要任务、具体分工与时间安排。

1、营业执照注册号编制规则的全面执行工作。按照总局要求:20xx年年底前全系统外资企业的注册号完全使用统一标准,20xx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市场主体营业执照注册号的统一标准工作。省局注册局、外资局、个私处负责全省本业务条线和省本级营业执照注册号编制规则的执行,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和配合。

2、信息系统检查清理工作。各处室局负责本业务条线的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含工商综合业务系统、12315申述举报系统等)的标准符合性检查清理工作,并于20xx年8月20日前将检查清理结果送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按照总局要求于8月底前报总局信息办。

3、拟定现有信息系统标准化工作方案。信息中心与20xx年年底前拟定《江西省工商信息系统标准化改造方案》,经局领导批准后,报总局信息办。

4、信息系统改造工作。20xx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改造工作,信息中心与相关处室局共同参与。

5、标准化其他相关工作。各处室局和信息中心要指导各级工商局理解和使用标准、建立标准化工作制度和机制保障、加强标准化宣传和培训。信息中心负责近期内在省局网站上开辟信息化标准相关栏目,各处室局、各级工商局要充分利用网站、《江西工商》杂志宣传信息化标准工作的经验、做法。

四、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标准化在信息化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支撑作用并贯穿于信息化工作的各个环节。各级工商局要充分认识统一信息化标准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遵循和严格执行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强化联动,形成合力。统一信息化标准是一项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涉及全系统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业务协同互动。省局各处室局、信息中心必须密切配合,既有分工,更要加强沟通、协调、合作。

3、归口管理,属地参与。信息系统检查清理和信息化标准执行即信息系统应用实行“归口管理,属地参与”,省局各处室局统一组织本业务条线的相关工作,各级工商业务部门要按照省局相关处室局的要求,积极参与信息系统检查清理工作,负责本辖区、本业务条线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和标准执行。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江苏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文件,继续总结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不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水平,结合“善学课堂”改革,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智慧教育的深入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努力推进校园智能化、资源普及化、应用常态化。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做好信息化环境搭建工作,及时更新完善信息化数据,不断探索信息化数据互联互通,努力构建整体化的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融合。

2、积极配合教科研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收尾工作,做好“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心育活动室设备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提供培训指导,以信息技术运用为抓手,以学科融合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

3、积极配合教学部门工作,全力完成九年级艺术测试、英语口语中考及八年级地理、生物考核工作,做好训练、模拟及培训工作。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社团活动为课程阵地,认真做好活动过程管理,以课程内容为核心,构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借助现有资源库,充分发挥存储服务作用,建立有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课件素材、校本课程资源库。

三、工作重点:

1、做好信息化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定期巡查场所环境、设备线路、配置运行情况,及时做好服务器和软件备份并做好各项记录,做好信息化设备登记、管理工作,加强各类基础数据平台和教育教学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及时做好金陵微校端工具、师生库、焦点教育云平台数据更新,设备登记、管理工作,确保校园网络、班级教学设备、监控、广播等系统正常运行,为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2、做好“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心育活动室设备使用培训工作,配合教研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服务与支持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种信息化观摩、培训、竞赛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化装备作用,努力挑选思想素养好、信息化技术过硬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教育信息化应用中坚队伍,发挥引领作用,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3、积极配合教学部门,做好九年级艺术测试、英语口语练习及中考、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工作,做好训练、模拟及培训工作。

4、与教学部门合作,结合“1215善学课堂”改革,尝试推动校内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尝试以教学赛课的形式开展,力求全学科覆盖,以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评比标准为依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5、积极做好各项信息数据填报工作,按上级要求及时做好教育季报、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节能减排等数据填报,做到数据准确,填报及时。

6、继续做好信息化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和构建资源,与德育部门配合,以社团开展为途径,创建有四中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库,进一步更新公共资源,做好校内活动影视频资料留存工作,鼓励教师提供、分享更多信息化教育资源,做好资源管理和开放工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7、继续做好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加强校园网站、校园电子屏管理,充分发挥网站和电子屏宣传阵地作用,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做好信息更新,加强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