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作文600字(通用三篇)

小编: 笔尘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除夕作文600字篇一

除夕是忙碌的。

早晨起来,女人们拿起扫帚开始扫地,但是这一天扫地是有讲究的:要从外往里扫,老辈说,把家里的财扫出去了。男人们则开始挂春联,贴“福”字,“福”字按照习俗必须倒着贴在门上,因为福倒了,即为“福到了”,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幸福的朴实愿望。

下午,人们取出早已备好的各种食材,开始准备团圆饭,于是各家炊烟袅袅。团圆饭具体吃什么取决于各地区的习俗,南方人准备大鱼大肉烧一桌子菜,北方人则喜欢吃饺子之类的面食。北方人除夕爱吃饺子,一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小麦生长快,以小麦为主食。二是因为饺子发音像“交子”,“交子”是宋朝的一种货币,于是便有了“吃饺子,赚交子”的民间谚语。人们还喜欢包饺子时在饺子里放上一枚硬币,据说吃到硬币的人就会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财源滚滚。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桌子上摆放的是鸡鸭鱼肉还是饺子面条,在除夕这个团圆之夜,一家人围坐一桌品尝美食,共聊趣事,总是一幅温馨的画面。

除夕是热闹的。

白天,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大街小巷的人流络绎不绝,各种店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晚上,吃完团圆饭,是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把白天买来的各种烟花爆竹,在院子里点燃。烟花在空中绽开美丽的花朵,爆竹响彻街头巷尾。除夕夜放烟花鞭炮的习俗来自一个久远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它力大无穷,身体有如山一般大。每走一步,可以踩倒一片森林;它跳一步,可以跳出十万八千里,甚至可以一次吃光一村子的人!“年”总是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出来危害百姓,人们都害怕它,但又无可奈何。有一个老人想了一个对付“年”的办法,他生了一团火来吸引“年”,可“年”却躲了起来。他又把竹子放入火堆,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年”吓得立刻就跑掉了,大家都知道了“年”怕红色与响声。于是过年穿红衣,贴红对联,放红爆竹便成了沿袭至今的过年习俗。

除夕是幸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新的“习俗”开始流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联欢晚会”的序幕一拉,一家人不约而同地坐到电视机前,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看得大家如醉如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精彩纷呈,为团圆的气氛更添欢声笑语,幸福洋溢在人们的脸上。小孩的幸福更简单,看完晚会,眼巴巴的等着长辈的压岁钱,把压岁钱压倒枕头底线,幸福的进入梦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旧的一年在爆竹声中画上完美的句号,新的一年在屠苏梦里编织辉煌的未来。

除夕作文600字篇二

五彩缤纷的烟火,充满硫磺的空气,花花绿绿的糖纸把我带进了甜蜜的世界,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今天是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这时,外面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烟花声,我放下筷子,拿起烟火,飞一般地冲进家门。

门外,有许多小朋友在兴高采烈地放烟火。花花绿绿的烟火,把天空点缀的,如同白昼一般。我拿出一个烟火点燃导火线,灰色的导火线“嗖”地喷出了红色的火花,焰火喷涌而出,我仰望这天空,看着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绿的焰火,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乐。那焰火好似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又似一只只萤火虫,照亮了美好的除夕之夜;更似一朵朵繁花,把整个天空映照的五彩缤纷。

我高兴地一连地放了好几个烟火,比如:红太阳,孔雀开屏,吉祥如意,天女散花这些烟火都十分好看。我还点了一个我最喜欢“花中之花”,导火线“吱吱”地冒着火花,不一会儿,一朵美丽的菊花出现在天空上,它的颜色是那么让人眼花缭乱,每一朵都那么让人赏心悦目。

放完焰火后,我和爸爸又到楼顶上的平台接着放冲天炮。这种炮威力可大了,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向空中飞去,就像火箭离开地面冲向深空一样精彩,美丽而又漂亮。

我放完所有的冲天炮,就拿了把椅子坐在上面看夜景。整个城市上空宛如天女散花一样纷呈别致,我仿佛进入仙境。多美丽的夜空!

多灿烂的夜晚啊!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我盼望来年再相会。

除夕作文600字篇三

她,是一席乡愁,她,是一曲凯歌。她吹化了冰雪,温暖了寒冬。而她,就是中国人心头那抹最温暖的记忆——除夕。

——题记

中国人的心间总有一个故乡的除夕情节,这是那自从呱呱坠地之后所沾染的故乡节日气息。她是在亿万中国人心头所息的灵动的美,是所有海外学子魂牵梦萦的故地——节日。中国人听到这个平淡却又蕴意不凡的词,心头总会为之一颤,随后便又勾起无尽止的思念……

雪覆盖了整个村庄,远处的树林被白色的思念所淹没。这仿佛是上帝做了整整一夜的大蛋糕,奶油该点到的地方,都被点到了。

狗用吠声唤醒了孩子们。

随之一条小路也陆续醒来。

今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唤醒那条还沉睡在白色梦幻中的小路。他们偷偷穿着只有春节才能穿的新衣服,不知是爱美还是怎的,他们东瞅瞅了,西看看,生怕那晶莹的雪花变成一颗颗顽固的油斑。他们互相推嚷着,手里还甩着去年还未燃坏的花灯,但那双雾蒙蒙的眼睛却是死死地瞅着河对岸的石桥头。因为他们就在上一年,在这儿有了新书包用,在这儿有了新衣服穿,还能在这儿见到那夜夜梦中出现的人,他们在等待,如同那些等待父母归巢的幼鸟一般,伸长脖颈,张开双翅,他们再等待……

一阵马达声来,一辆摩托车驰雪而来,那个最幸运的孩子被雪花打湿了眼瞳,泪水与父母衣襟上的灰尘融化在了冰雪之中,他们之间的亲情载着摩托车驶向村庄……一阵又一阵的马达声,一次又一次的欢喜与失望,谱出了除夕最揪人心肠的美——等待……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桌上铺满一年的家什,有丰收,还有喜悦,有人眼里噙满了泪水,有人把话锁在喉咙,唯一不变的是那一席乡愁,是那一曲凯歌,是我们心中的故地。家人的牵挂,故土的召唤,我们的心再次被除夕的韵味所编织成更好的情结。一句“回家过年”,不知曾是多少人的诺言,又是多少人的思念,而终究让我们挂在心上的,也是一个“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