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热门22篇)

小编: 文锋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五年级语文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规律,认识规律,掌握找规律(“核心”是重复的)的基本方法;

4.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养成自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体验“规律无处不在,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磁力学具。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认识规律:

师:哦,这么快就被你们我画的这组图形的规律了。看来同学们还真是些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师:像老师画的图形这样相同的部分重复出现多次(至少三次)以上,我们就很容易接着往下做动作或者画图形了,也就是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规律了。生活当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规律:

1.观察场景,寻找规律:

师出示情境图,教学例题1。

(1)发现规律:小彩旗的排列、花朵的排列、小灯笼的排列、小朋友的排列。

(2)分析推理,表述规律:

a.利用小彩旗的排列探究寻找“重复组”的方法。b..利用小花的规律,引导学生圈出一组重复出现的部分。

c.独立完成小灯笼和小朋友的规律寻找,并圈出重复的一组。d.师生共同探讨不同重复组的规律寻找方法。

2.操作学具,探寻规律:

a.同桌合作,摆一摆。(不同小组的学具,颜色、大小、多少都有所不同)师巡视指导,发现有价值的排列展示到黑板上。b.汇报交流,展示规律。

选出有代表性的4组战士并交流想法。

3.解答疑惑,抽象规律:

老师在安排学具的时候,特别安排一组大小、形状、颜色都相同的磁力贴,通过帮助本小组解决困难,抽象出数字规律,教学例题2,抽象出数字规律。

三、运用规律,内化提高。

1.找规律,填数字。

仔细观察,用心思考,集体解答。

2.接下去怎么摆?

给孩子留出思考时间,指明孩子说出接着怎样摆?

3.那两组的规律相同?

引导孩子通过对比规律,体会不同形式的排列中存在相同的数字规律。

4.做游戏,找规律。

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中的规律,再模仿做一做。并布置孩子课下设计不同的动作玩一玩类似的游戏。

四、欣赏规律,总结感悟。

指名学生说发现。

2.欣赏老师收集的图片,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为了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现在该下课休息一会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请同学们排成两队,踏着音乐的节奏,有序的走出教室吧。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课程教案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

预设:生:旋转现象。

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

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

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

5.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最密切的钟表开始,来探究图形的旋转吧。(板书课题)。

二、展开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旋转方向。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

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

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

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

(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

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2”旋转到“6”。

师提问:

(1)仔细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点?

板书:角度、起止位置。

(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点?

板书:方向、中心。

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指针从“2”到“6”的过程吗?

生答。

4.你能想象一下指针从6到9的旋转过程吗?除了顺时针旋转还有其他转法吗?

5.描述道闸的旋转(出示习题图片)。

师:打开课本83页,做一做,认真读题,想象或模仿一下车杆的起落,并将空格补充完整。

生独立解决,师巡视。

6.反馈。

(三)简单图形的旋转。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描述钟表指针、车杆等的旋转过程,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描述图形的旋转。

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2.仔细观察,三角形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预设: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没变,夹角没变等。

3.你能描述一下三角形是如何转动的?

生: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生:看三角形的边。

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

5.结论:我们可以根据图形上的边或点等部分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图形旋转的角度。

(四)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图形的旋转,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线段的旋转(课件出示)。

(1)如果我们让这条线段旋转,你觉得应该怎么转?

(2)画出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画的?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三角形的旋转(课件出示)。

(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旋转的过程。

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先想象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

提问: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

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2)教师演示,总结画图步骤。

(3)做一做: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

三、回顾小结,感受旋转的应用。

这节课我们深入探究了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运动,艺术家们运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艺术家们,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扮我们的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绩124108136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

成绩/m36.834.725.824.724.624.123.2。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按大小顺序排列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强陈文王文贤赵军张鹏刘卫华于国庆。

成绩/m3.062.902.743.522.832.892.78。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中位数。

例4例5。

中位数24.72.89(2.89+2.90)/2=2.895。

按大小顺序排列。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2.经历探究过程,激发主动探索欲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出示放在墙角的包装纸箱图,让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顺势导入新课:露在外面的面;。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将一个正方体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将四个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3.变换方法堆放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

4.将正方体1个、2个、3个…排成一层,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3n+2。

5.引导学生探究竖放一排的规律:4n+1。

6.引导学生探究多排多层规律:5n+4。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练习二第4题。

2.用正方体模型摆出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找出露在外面的面有什么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24页“到数”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2.平放一排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3+2即露在外面的面=3n+2;。

3.竖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4+1即露在外面的面=4n+1;。

教学反思:

2.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

2.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3.前置性作业。

(1)把一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一个展开图是(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贴一贴)。

(2)把一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一个展开图是(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贴一贴)。

4.做一做。

(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

(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长方体?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内容。

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通过剪盒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学生剪好后,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再将一个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看看又能得到怎样的展开图。

2.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

二、练一练。

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按展开图说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再联系长方体说说展开图中的各个长方形对应的是长方体中的哪个面。

设板书计:

展开与折叠。

人教五年级数学教案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1、欣赏p1的图片,你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3、仔细观察例1中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怎么画对称图形吗?

4、试着在例2的格子图片上画一画。

5、你能用预习到的知识用纸来折、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一、复习引入。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例题1。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2、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五、练习。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1)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3、课内练习一-----第1、2题。

5、《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

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主题图,找出12的其他因数。

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第二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

(一)2的倍数的特征。

(二)5的倍数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二)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五、巩固反馈:

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用0,7,4,5,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倍数特征。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特征。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第134页的例1及136页的1-3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轻的一端就会……,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

2.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

3.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2.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5)老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还可以……。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5.完成教材第136、137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l)第1题,因总数为9筐,故可平均分成3份,只称2次就能保证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筐,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能称出来的,也不能保证2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2)第2题,把15盒平均分成3份,至多3次就可能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续页)。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2.05×6。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道练习来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请大家迅速的将2.05×6在你的练习本上完成。

(1)请一名同学汇报答案。

(2)通过练习,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小数乘整数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生:需要先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

(3)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

(4)指名学生口答,在澄清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阐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如下的完整板书,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汇报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请学生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二)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

(三)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课后小结。

(三)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习题。

o:p。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板书。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生:需要先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

(3)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

2.4×0.8=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

在小学阶段,只是让学生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1、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概念和适时判断的能力还不强;

2、学生观察1至20各数因数个数的规律还存在困难,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判断会很模糊。

1、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熟记20以内的质数,能准确判断100以内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概念、感受数学。

3、活化抽象的概念,增进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1、质数、合数的意义。

2、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

五年级数学教案

1、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研究大致分为5个阶段:低年级的平均分和除法、倍的认识、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分数的计算、六年级的比。从这些安排来看可以看出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是小学阶段一次系统的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的重要前提。

重点:

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

难点: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活动1【导入】。

一、沟通“1”、整数、分数的联系,度量中感受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师:同学们学习过整数吗?如果用这张红色的纸条表示1,那么你能想办法表示出2吗?3怎样表示呢?我们发现有几个这样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纸条(更长的纸条),你知道它表示几吗?(用1作为标准去量发现有不足1的)。

师:这段不足1的长度怎样表示呢?(用分数表示)。

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师:猜一猜,这段不足1的长度是这个标准的几分之几呢?

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都提供了一些学具,请利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你们的猜想。

预设1:两张绿色纸条拼成一个红色纸条,绿色纸条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2:红色纸条对折,不足1的部分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3:两张桔色的纸条。一张桔色的纸条是红色纸条的,两个就是。

我们发现我们只要找到不足1的部分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了。

活动2【讲授】。

二、分物中体会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地方有没有呢。

大米。

1000克。

拿出小片子,请你分别表示出它们的。

我们表示的都是,可是为什么对应的数量却都不相同呢?

回顾一下找的过程,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师小结: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找到分数,也可以把多个图形或多个物体看作整体通过平均分找到分数。大家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活动3【讲授】。

三、分物中认识分数单位,深入体会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准确的找到了这些糖的,下面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糖来表示你喜欢的分数。

合作建议:

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用这些糖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

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找到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预设:

观察这两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相同点:都是把6块糖平均分成6份。

不同点:取的份数不同。

联系:2个是。

师:你会表示吗?

师:我们发现有几个就是六分之几。

师:你会表示吗?

师:那么有几个就是三分之几。

像、这样的表示一份的分数就叫做分数单位。而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都是由分数单位不断累积而成的。

师:有些同学还找到了一样的分数,对吗?

师:表示了这么多分数,谁能来说说分数的意义。

活动4【导入】。

四、巩固练习。

1、填一填。

2、猜一猜。

师:请你对自己今天课堂学习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这里有10颗星星,你认为你可以得到几颗呢?请在纸上进行涂色。

师:谁再来说说你自己评了几颗星,同学们想一想他获得了全部星星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给大家今天的学习情况评几颗星呢?

出示。

师:你知道这是几分之几吗?

有的同学在为没有得到全部的星星而感到遗憾,其实没有点亮的那半颗星才是我今天送给大家最宝贵的礼物,不满足是进步的首要条件,在陈老师心里你们每个人拥有着无限的潜能,我永远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五年级数学教案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

2、能正确列式解答“求平均数”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引入。

二、新授。

1、师:小淘气1分钟投了3个,他也要求再给两次机会。第二次投中5个,第三次投中4个。

刚刚小胖三次都投中5个,那显然就用5来代表小胖的水平。现在用几来代表小淘气1分钟的水平呢,说说理由。

生:用4来表示……;用5来表示……。

遇到这样数据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过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数。

2、师: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机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第一次投了3个,第二次投了7个,第三次2个,看来水平很不稳定,一起用手势高低来表示他的三次投篮结果。

师:你觉得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的水平呢?

生:计算是4。

师:4是从哪里来的?前面的小淘气是3个、4个、5个,好歹还有个4出现,这里一个4都没有,怎么会用4来代表呢?和同桌说说道理。

生:3+7+2=12个12÷3=4个(板书算式)。

生: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7拿出1给3,再拿出2给2。(媒体)。

师:现在用4来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适吗?不管是求和均分还是移多补少,这两个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像这样通过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补少,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就是在求原来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板书)。

我们说,4是3、7、2这3个三个数的平均数。

那么小淘气的投篮水平也是4,这个4又是哪些数的平均数呢?

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数。

师:平均数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板书)。

3、师:终于轮到老师投篮了,老师想要4次投篮机会,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

师:小丁丁笑了,老师,我们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总数,你投好了,还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们就同意你投4次。

老师第一次1分钟投进了4个,第二次6个,第三次5个。到这里老师心里十分后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师想就此收手,你们猜3个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老师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赢吗?也可能输。

老师第四次投中了1个。我赢了还是输了?算一算。

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个,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个呢?

三、练习。

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点,就有人的身高……。

不然移多补少补给谁去呢?

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间的人一定是160吗?

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吗?

生: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补少的结果,是求和均分的结果,也许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

出示水下图片。

师:掌握了平均数以后,回到生活中再来看在这些数据还会上当吗?

5、想不想猜一猜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还是短?出示。《20__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

四、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案

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一)口算。

0.8times;0.5=4times;0.25=1.6+0.38=。

0.15divide;0.5=1-0.75=0.48+0.03=。

(二)计算。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一)教学例7。

例710divide;3。

1.列竖式计算。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

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

所以10divide;3=3.33……。

(二)教学例8。

例8计算58.6divide;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

所以58.6divide;11=5.32727……。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

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

5.简便写法。

3.33……可以写作;。

5.32727……可以写作。

6.练习。

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

1.5353……0.19292……8.4666……。

(三)教学例9。

例9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30div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

2.集体订正。

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

3.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

28divide;182.29divide;1.1153divide;7.2。

(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1.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3divide;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2.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0.0183838……。

0.4444……7.275275……。

(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多个正方体盒子。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讲授新课。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五年级数学教案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方”并解决土石方计算问题的过程。

2、了解“方”的具体含义,能够灵活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演变成“横截面的面积乘长”。

一、巧设情境,激趣引思。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有关内容,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体积?体积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是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运用体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自主互动,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题1:让学生读题,讨论:挖出的土与地窖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交流计算的结果。

教师介绍“方”,让学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

课件出示例题及拦河坝的和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怎样计算拦河坝的体积?为什么这样计算?使学生知道:拦河坝的体积=底面积×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三、应用拓展,反思交流。

1、应用:

(1)试一试帮助学生弄清图意,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解决。

(2)练一练第1、2题,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独立完成。

第3、4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要解决问题,先要求出什么?

2、拓展:

练一练5板书设计:

简单的土石方计算2×1.6×1.5=4.8(立方米)拦河坝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

横截面的面积:(8+3)×4÷2=22(平方米)土石体积:22×50=1100(立方米)答:修这个拦河坝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

五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重点:学会解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重点练习:

1、基础题:第2题。

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应用题:第1、3、4、5、6、、9、10、7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根据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3、相遇问题:第8题。

练习时,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鼓励学生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第(2)题。

4、拓展题:第11题。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尝试让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第(2)题,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都给予肯定。

三、课堂小结。

五年级数学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制作这三种简单的统计图。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2)如果已知几个数量并列,不相关联,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级人数,那么制作哪种统计图最好?(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练习。

教科书第71页练习十四第4题。

第4题,先由同学们报己的身高(课外要求同学们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书身高数据。再根据此题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并填人统计表中。集体订正后,再画成条形统计图。

三、全课(略)

统计二

1、进一步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2、能看懂图表,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统计与生活活动课

[评析]:统计与生活这节课是在六年级学生学完统计单元知识知识后,所设计的一节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程实施标准,统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制图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统计图所的图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化的信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扩充信息量,更好地解决课堂宽入窄出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社会调查,搜集信息

[评析]:课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了各自感兴趣的数据,以文字叙述式或表格式上传到校园,使信息达到共享的层面,为课上制作统计图作准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摆脱了以往数学学习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闭的教材,将数学信息的来源扩展到生活这一广阔天地,这样,一个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逐步感受到:数学本就是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尽情地感受数学,品味数学的价值。

二、导入

1、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录象出现我校新闻播音员的图象)问:你们认识他吗?看他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息?(播放录象:本校爱心捐款情况统计,本校小数报订阅情况统计.逐步将声音变为画外音,画面上是两幅条形统计图)

2、师:你从刚才的新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可见,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利用络环境一起研究统计与生活(出示课题)

[评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美国教育家托兰斯说过: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新课程标准也说: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佚始,用学生所熟悉的播音员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新闻的播报和统计图的出现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生活与统计联系起来。

三、学生制图和交流

2、师:你对哪些信息感兴趣?说说看。

3、师:刚才你们浏览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数据,那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呢?(用统计图)

4、师:那么,你准备用什么形式的统计图来处理哪条信息?为什么?

[评析]:当实践活动回归课堂后,新一轮的体验又开始了,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完成图形操作,从而使抽象的数据图形化,把数与形紧密结合,为学生分析信息强有力的表象支撑。由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制图要求教低,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需要人们手工绘图,所以,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基于此,我们在设计的课件,都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发出各种制图指令计算机根据指令自动生成准确而又美观的统计图,这样就利用现代技术媒体代替了手工操作过程,解放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师:下面,你可以大显身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击我们来制图,用你喜欢的统计图进行,然后将制好的统计图上传到校园与大家共享,再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统计图的数据在我要留言栏内进行分析。(在学生制图过程中,教师打开留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介绍:我是用----的形式来----号数据,从这张统计图所的数据可以看出------------------------------------------。

当学生介绍时,老师将他的作品切换到大屏幕)

等)

2、师:老师在上还见过其他形式的一些统计图,我已经把它下载到我们的信息,想看看吗?那就请点击我们的信息,打开信息提交者为吴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师: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统计图?

[评析]:学生的生活层面毕竟是浅层的,无论知识还是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则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帮助者的作用,将课堂学习和知识体系延伸到课本以外,给学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长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五、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对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我将把我的感受写成小论文,上传到校园中的教学论文栏目,与大家共同探讨。同学们如果对某一问题还有兴趣,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也上传到校园的数学小博士乐园与你的成功喜悦。

五年级数学教案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整点: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请同学们把书p18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地毯图,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组讨论。

3、汇报:对称图形、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图案由蓝色组成。

4、看这副地毯图,请你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呢?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想,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汇报。

a)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数方格法)

b)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化整为零法)

c)用总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大减小法)

d)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转移填补法)

5、师总结求蓝色部分面积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1)学生独立思考,求图1的面积。

(2)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满一格的当作半格数”。

2、第二题。独立解决后班内反馈。

3、第三题。

(1)学生独立填空。求出每组图形的面积。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反馈答案。

(2)学生观察结果,说发现。

第(1)题的4个图形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

第(2)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第(2)题的3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前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

(四)总结

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可以“大减小”,还可以转移填补。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为零法)

总面积减去白色面积。(大减小法)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情况优化选择。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的意图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展开想象、自主探索、交流讨论、分析判断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获得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突出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

通过把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展开图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学生沿着不同的棱来剪,得到不同的展开图,让学生充分感知正方体不同的展开图,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2、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先通过想象折叠的过程和折叠后的图形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再通过动手“折一折”的活动来验证猜想。让学生在反复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建立展开图中的面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面的对应关系,渗透转化和对应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

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1、通过动手剪一剪、折一折,体验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对应关系,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会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或动手操作等方法判断某一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设计意图:师交代学习目标的作用,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做什么,学会什么。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展开。

提出活动要求:把一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一个展开图。

1、教师做示范并指导学生操作。

第一:必须沿着棱剪;第二:正方体的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

2、学生动手剪,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并把剪得好的正方体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小组交流剪出的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4、全班交流:观察黑板上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小结:同一个正方体,剪法不同得到的展开图也不同,共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课件出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展开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正方体展开的结果是多样的。

活动二折叠。

提出活动要求:同桌合作,把同桌的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

1、同桌各自交换展开图,动手折一折。

2、找规律。(课件出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师:观察这11种展开图,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预设。

生1:有6种中间是4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1个正方形,形状不同。

生2:有3种中间是3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2个和1个正方形。

生3:有1种中间是2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2个正方形。

生4:有1种两行各有3个正方形的。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量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与态度: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谐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规律的探究。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教学准备:量杯、水、沙子、橡皮泥、不规则物体(石块、石块)、乒乓球。

教学过程:

师:大家最近都在求物体的体积。这些物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各类形状的盒子(长方体和正方体),水)。

师:小胖想问问你们这些物体的体积你们会求吗?怎么求?

1、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我们会求,先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能计算出来。

2、a、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长、宽与容器内部的长、宽相等,再测量一下水的高度,根据这三个条件,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

b、把容器内的水倒在量杯内,就能测出水的体积。

师:那现在有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用量具测体积)。

师:我们首先来观看大屏幕。(视频)。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大家再看一下……。

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因为石块本身是有体积的,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原本下面容器内的水就会被石块所“排开”了,这样就导致了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生:容器内水面高度会下降。

师:再将石块放入容器内呢?容器内的水面高度又会xxxx?

师:那你能否来判断一下,容器内的水面高度的上升与下降和石块的体积,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实验告诉我们是如何测量罐头的体积?罐头的体积是多少?

(原来水的体积是200ml,现在把罐头放入量杯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就升高了,现在的体积是400ml,升高部分水的体积就是200ml,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谁能简单概括一下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1、观察原来水的体积。

2、放入石块。

3、观察变化后的体积。

4、求两个体积的差。

师:a、现在老师想用你们刚才的方法测量这个石块的体积(将石块放入水中),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石块没有被浸没)。

(不是,水面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其实是石块浸在水里的这部分的体积,而不是整个石块的体积。)。

师:只有将石块整个都浸在水里面,水面升高那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通过两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讨论,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你们真聪明,有一只乌鸦也非常聪明,相信大家都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

(把石块投入到杯子中,石块就把水排开了,水面就升高了。石块投的越多,水面升高的越快,当水面升高到杯口时,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师:乌鸦用这种方法喝到了水,非常聪明,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也应该多角度,多方位的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独立完成书上的第二题。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你看懂了什么,这个苹果的体积又是多少?

(原来量杯中水的体积是600ml,把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到了800ml。

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800-600=200ml=200cm3。

(相同,因为两个量杯的形状、大小是相同的,水面上升的又是一样高,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体积是相同的。)。

a

一个长方体水缸,长是7分米,宽是5分米,水深3分米,把一个钢球浸没在水里,水面上升0。2分米,这个钢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计)。

b

讨论题:

有一只长方体水箱,长20分米,宽5分米,水箱里放入一个长方体钢块后,水面上升了0。6分米,已知钢块的长和宽都是4分米,求钢块的高是多少分米?(水箱的厚度不计)。

判断题。

(容器的厚度不计)。

a、

1.5×1。2×4。5。

b、

1.5×1.2×6。

c、

1.5×1.2×(6—4.5)。

d、

1.5×1.2×(4.5+6)。

2。有一只长方体玻璃水缸,长10分米,宽4分米,水箱里放入一个长方体铜块后,水面上升了0。5分米,已知铜块的长是3分米,高是4分米,求铜块的宽是多少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计)。

a、

10×4÷(3×4)。

b、

10×4×0.5÷4。

c、

3×4×0.5÷(10×4)。

d、

10×4×0.5÷(3×4)。

深化练习:

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4.4升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玻璃容器的厚度不计)。

h独立练习:

1、水倒入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内,水高3厘米,然后放入许多小石子,这时水升高到5厘米,求这些小石子的体积。(容器的厚度不计)。

2、一个底面积为16平方分米长方体鱼缸,蓄水深20cm,现将一块小假山完全放入水中,此时水面上升了2cm,求这个小假山的体积。(鱼缸的厚度不计)。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

已学的相关内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数的再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通分、分数大小比较。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分数相对性就是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对应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对学生来说,不需要出现“分数相对性”这样的专门术语,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就可以了。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教材安排了“拿铅笔”等多个情境活动,教学时,教师要联系这样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的交流。

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教材都只给出了描述性定义,要让学生自己说说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对于带分数的概念教材用介绍的方法,与真分数、假分数分开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避免造成错觉。

2、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除法计算不能整除时,除得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表示除法结果的需要,也是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基础。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并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表示成两数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因为带分数的计算在学生的后继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应用不是很多,所以学生只要能理解互化的方法并会正确进行互化即可,在速度及熟练程度上不要作过高要求。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分别是“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和“在折纸活动中找到与3/4相等的分数”,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基本性质。

4、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本册教材对公因数、公倍数的知识与约分、通分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在分数单元学习约分、通分前,安排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册教材对知识掌握的要求进行了适当的限制,如求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限制在100以内、,求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限制在10以内等。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公倍数”的实际意义,教材还安排了“找最小公倍数”等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公倍数”的实际意义。在探索和掌握找公因数、找公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约分和通分。

“整体----部分-----整体”观察策略。对观察对象的整体先作初步的了解,发现这一类现象可能存在着某种规律,然后分出个部分,分别作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存在于各部分中的基本规律,进而再研究各部分间的联系,发现共同的结构,提出假设。

(1)整体观察。发现这几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起了变化,而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可能存在某中规律。

(2)部分观察。先引导学生对其中一组数==,从左向右观察,并组织学生讨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可以把这组分数改写成下式让学生练习:

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接着,引导学生从右向左观察,并练习:

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让学生观察其他几组分数,能得出同样的规律。

(3)整体观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这组例证,概括得出结论后,让学生阅读课本,要求能运用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说明为什么要“零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