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三不读后感(模板19篇)

小编: 琉璃

读后感是读者读完一本书后所产生的对书中内容和自身情感的总结和思考,是对阅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随着我们的推荐,你将会看到一些鲜活而充满思辨的读后感范文,它们来自于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反思。

《修心三不》读后感

读书背景:在偶然的一天,在快手中看到这三本书,于是果断打开拼多多平台上,准备拼回来,准备把它拿下。

读书目的:陶冶一下自己,让自己再次成长,虽然已近中年。

读书内容:修心三不——指的是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要做到这三点,是很困难的。当一个人沉下心来,从书籍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要做到宠辱不惊,心如止水谈何容易,唯有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1)不生气,你就赢了冷静点,活着不是为了生气,心放平,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任何事情。拥有好脾气,拥有好情绪才会拥有好的福气。把心情放轻松,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在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冷静是第一的,不恼不怒,才能看透事情本质,做到人生赢家。

(2)不计较: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开心胸,得到的是整个世界。别较真,太认真你就输了。轻得失,放下就是拥有,懂知足,珍惜眼前的幸福。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不要太聪明了,正所谓物极必反,而是顺其自然,适当装不懂最好。

《修心三不》读后感

事件:今天,从客厅一进入门厅,就发现满地的水。原来是老公洗衣服,再次忘记放下洗衣机的出水管。我立时情绪上涨:“你怎么又这样?”老公边赶紧走过来,边辩驳道:“谁愿意故意这样?拖一下不就没事了!”看着他匆匆的样子,我赶紧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在将要生气的时候,先别说话。况且,这也不是啥事儿啊!”我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当然,很快就万事大吉了!

感想:“愤怒是一把摇椅,你一旦坐上去,它就会一直摇啊摇,总也停不下来,如果你跳下摇椅,它自己就会慢慢停下来。”假如我为排水管的事情计较不休,就是坐上了愤怒的摇椅,而且会将愤怒的情绪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老公,最终使我们都满腔怒火,失去理智,造成家庭不和谐,当然也会影响孩子。

非常欣赏一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第一周周末的晚上把第二周会生气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纸箱中。到了第三周的星期日,他与成员逐一核对每项实际发生的情况,结果发现其中的90%都没有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大家把那10%真正发生的让人气愤的事重新丢入大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开箱的那一天,大家发现这真正发生的10%也已经不足为虐了,因为他们有能力去解决了。

这就是说,很多烦恼的事情之所以成为烦恼,是因为我们在事发时不够睿智,更没有积极去采取有效措施,或者是没有办法去应对才出现的结果。但是如果能够及时控制住不良情绪,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很快你会发现,刚才的烦恼真真不是事儿。

由此,我想到了最近我们的'业余排球俱乐部活动。我们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一是可以锻炼我们的基本功,二是从中获取快乐,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是几天下来,就有个别成员因为团队队员的失误较多而抱怨、生气。竟然当面提出某某不要接球了,由谁谁就行的武断做法。这种结果是什么呢?一,整个团队的势气大降;二,球过来也不接了;三,能力再强的个人,离开队友的配合,也不能发挥其个人优势。最后,输了。

对于一个团队,愤怒的情绪一旦出现,特别是出现在领导者身上,就太糟糕了:这种愤怒会以最快的速度波及整体,最终让全部成员没心情去工作,这难道还会有好结果吗!

劝诫:遇到事情,首先要冷静,才会有睿智的对策。愤怒、抱怨会将自己和周围人引领到反方向,以致让局面越来越糟糕。——不生气,你就赢了。

修心三不读后感

2、选择勇敢,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甘心投降在小小的障碍里。

3、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4、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

5、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6、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要简单,但不要简陋。

7、把学习的功课变成刑罚,我们才感到痛苦,不妨愉快地接受,笑着去应对它--那它就只是我们的`功课。学好就行了。

8、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9、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10、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11、找到自己内在的爱力之后,才能真正地爱人。

12、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13、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14、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15、道不是知识能够分析的,它是内边的悟解。

16、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17、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

18、随时保持警觉心,做事要独立,合乎逻辑,合乎自己良心,

19、一旦开悟,任何事都变得简单,我们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适当时机会做正确反应,这就是成功要诀。

20、为了批评世界及指正他人,我们生活才过得繁忙障碍,才会筋疲力尽。

2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4、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26、没有烦恼不要惹烦恼,有了则尽量解决它。

27、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28、挑战越大,我们灵性的领悟和成长也越大。

29、最大的浪费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拥有全宇宙的力量。

30、学习主动的精神,决定出手的最佳时机,要果断,用自己已被开发的智慧。

31、真正的爱是别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不占用他的空间,不绑他,越靠近我们越舒服。

32、当我们把关爱、仁慈、宽容和体谅扩及别人时,我们就创造了天堂。

33、单纯的生活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接受一切。

34、祸中之福如同玫瑰带刺,我们不能一直在乎刺,应该看花。一切痛苦不是来自外在的情况,而是源自我们的态度。

修心三不读后感

在我上班的地方,有一处修身养性的小屋——空中花园。花园里的各种树木,一年四季常青。并有一凉亭,一长廊衬托,看起来十分优雅别致。

春夏秋冬的更替,永不停歇。我们也无法丈量红尘陌路的深浅。只喜欢在一抹怀旧的记忆里,找到了当年的味道,一同追忆。并认定:那才是清澈灵魂中最完美的归宿。

修心三不读后感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3)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5)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6)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7)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8)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9)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0)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1)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2)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3)常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1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5)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7)谁曾问,人生真真大笑能几回。谁曾问,盛情一舞笑死几人追。

1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9)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2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1)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2)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3)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4)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5)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6)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7)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28)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29)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30)收敛自己的脾气,经常要保持沉默,因为冲动会做下让自己无法挽回的事情。

31)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32)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3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5)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3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7)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9)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根本无明是妄想。

4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42)不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这个世界没有“应该”二字。

43)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44)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45)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8)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

49)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50)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修心三不》读后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本身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张跃峰编著的本书从三个方面教我们去修心。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给了很多不生气的方法。教我们正确的打开格局做到不计较,不抱怨。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敏感的人,敏感源于自卑。自卑源于自己不够优秀。所以才会杯弓蛇影,芝麻大的事情都会去计较。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也会感觉伤到自尊。现在回头看来,以前的那些生气都是不必要的。这个世界大家都很忙,没人有那么多时间故意来惹你生气的。真正放不开的只有自己。把自己的定位拔高一点,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真正让自己去生气的,真的只有自己。

自己在乎的越多,计较得越多,就越容易生气。有时候看着那些新生婴儿没有牙齿。甚至连翻身的能力都没有。一无所有,孑然一身来到这人世。一个人死前亦如此。牙齿掉光,孩子喂什么就吃什么,在自己的哭声中降临,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去。什么都没有带来,什么也带不去。为何还要有那么多的计较呢?人性本贪婪,本自私,所以要学会看淡。不跟别人进行攀比。欲望少了,计较的也就少了,抱怨也就少了。

没人喜欢跟爱抱怨的人相处。婚姻,家庭,友谊,事业伙伴之间和睦相处的秘诀就是不抱怨。懂知足。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将问题扩大化。我不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因为我知道抱怨没有用。

但人不是圣人。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也不是绝对的。不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做到。而是要学会自我调节,七情六欲谁都会有。只是有的人克制了,有的人自我消化了,有的人用自我方式发泄了。生气时你可以大哭一场,哭可以排毒。可以平时列一些需要的购物清单,等生气时就去购物。可以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找好朋友倾诉。

没有绝对的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很喜欢一个朋友讲过的一句话。未经人事,莫劝人大度。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所以一切从本心出发,不断修养自己。努力去做那个让自己满意的自己便好。

修心三不读后感

1.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6.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7.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8.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着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9.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10.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11.和一个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的人恋爱不要紧,结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长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12.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3.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5.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1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8.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9.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0.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21.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22.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2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4.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25.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修心三不读后感

再美的夜晚,无人欣赏,怎可叫良辰美景;再温暖的阳光,无人来晒,只会如腊月之寒;再美佳丽,无人追求,也只能孤芳自赏;再有才的人,无用武之地,怎可称作才子。梦想延伸的路,充满了鲜花、空寂、甚至是绝望,是否有这样的容器,可以净化那一刻的心境,继而不断升华自身,终修成参天大树。

人的一生布满荆棘,可知的,未知的,森罗万象。每一种苦难都可能使人萎靡不振。每个人承受苦难的砝码也不尽相同。每个人每一刻都有自己的极限之墙。当苦难使人进退维谷时,你心中的砝码到底有多重?是否可以重到突破自己的极限之墙呢?如果承受不住或者是突破不了,苦难会使你沉沦,让你很长时间走不出阴影,也可能会一蹶不振。

现实中的苦难总会不经意来打扰你的生活,它多过于你的幸福。每一个苦难便是你的心龄,承受的越多,越茁壮。苦难分为两种,外界的和内在的。两者又联系密切,一定情况下会形成转化。如果经常待在一个环境,人会容易烦躁的,尤其这里已经不能给他带来任何修饰。他想要挣脱,想要过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般的生活,但是暂时走不掉,他的心境如灰色秋天。他回想起当初选择这个行业,没有做自己的专业,基本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识,跌跌撞撞走了两年多了,有很好的机遇,但都被他否决了,他深深地追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空有学识,却等不到梦想中的伯乐,甚至曾一度灰心丧气。家庭、繁华的世界、内心,都给他很大的压力,他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抉择大于努力”,如果当初他没有选择此行业,未来的路会不会不一样;每当遇到误会,他没有选择隐忍,而是直接把事情解决掉,是不是彼此间就会多了信任;如果他本身就很强大,任风吹日晒,流言蜚语,很多矛盾是不是就会不攻自破;如果每次遇到事情都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是不是很多事情都能完成的接近完美;如果没有被这个花花世界诱惑,而是逼出自己最大的极限,是不是很多失败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而是能原谅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且真正了解自己并为之改变,就会变的很强大。

在人生的很多支点上,实际上不存在苦难,大多因为内心的臆想,造就出的困难。只要心灵足够强大,再大的苦难也压不垮他。所以要修心,就如同大树的根,大厦的地基,主动脉稳固了,枝干再摇摇欲坠,也丝毫不影响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心若没有修好,内息就会乱,遇事则没有信心,犹豫不决,故而错失良机。具备一个强大的内心,必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必须要运动,唯有运动才能凸显一个人的气质,才能在遇事之后不心慌,不晕车,不哆嗦,当机立断,笑看潮来潮去。

有人欣赏固然好,无人欣赏也应笑看风月,潇洒自如,时间总是把对你最好的人留到最后。到那时,你是否还是当初的那个自己,不因世事变迁而改变,始终坚守内心的真善美,自己的爱情和温柔只留给一个值得爱的人,而不是随便把温柔交到别人手上。爱情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虚荣心作祟,而是实在的`生活,不付出反而不断的耍心机,得来的感情也不会长久,这也不是真感情,只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短暂的虚荣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徒增烦恼,也会暴露出这个人浅薄的修养和处世之道。

“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自古为人津津乐道。合之,自然皆大欢喜,分之,时机未到。周文王飞熊入怀,亲拉辇,得姜子牙,遂得周八百七十三年;先生三顾茅庐,得卧龙,终三分天下;唐太宗立凌烟阁二十四士,得贞观之治。高山遇流水,自然一片祥和。然未遇到,就会新生苦闷,焦急的等待,思想浑噩。其实豁达的看待这一切,真的会发现有所不同,享受其中,别有一番韵味。等待是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孤独感、焦急感、惘然感交织在一起,不停止的冲击内心,打破一层层的防御。濒临绝望边缘时,那种感觉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可怕,相反的你更加深刻的知道那时候你想到的办法可能比往常要多得多,不管是可行的还是不切实际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你并不比任何人差,他人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们会逼迫自己,一次次的跨越自己的极限之墙,为了目标,吃着别人吃不了的苦,自己的内心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磨砺,已是百折不挠。因此,你也要逼着自己能吃苦,没有人会为你的未来买单,既然梦想是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那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炼化掉暴躁的心,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任何人,哪怕是敌人,都能面带微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沮,黄河决于侧而神不惊”,如此,距离成功不会遥远。

人生在世,遇到的人事物,每一刻都可能会改变你的心情。爱也罢,恨也罢,嫉妒,羡慕……一切都会过去。既是如此,为何不好好体验人世间的一切呢?用原始的美对待身边的一切吧!好好的锤炼自己,修炼自己的心,永无止境,相信成功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修心三不读后感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4、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6、没有烦恼不要惹烦恼,有了则尽量解决它。

7、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8、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9、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10、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11、找到自己内在的爱力之后,才能真正地爱人。

12、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13、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14、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15、道不是知识能够分析的,它是内边的悟解。

16、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17、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

18、随时保持警觉心,做事要独立,合乎逻辑,合乎自己良心。

19、一旦开悟,任何事都变得简单,我们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适当时机会做正确反应,这就是成功要诀。

20、为了批评世界及指正他人,我们生活才过得繁忙障碍,才会筋疲力尽。

21、对人诚信是保护自己尊严、良知的最好方法。

22、选择勇敢,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甘心投降在小小的障碍里。

23、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24、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

25、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26、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要简单,但不要简陋。

27、把学习的功课变成刑罚,我们才感到痛苦,不妨愉快地接受,笑着去应对它——那它就只是我们的功课。学好就行了。

28、单纯的生活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接受一切。

29、祸中之福如同玫瑰带刺,我们不能一直在乎刺,应该看花。一切痛苦不是来自外在的情况,而是源自我们的态度。

30、学习主动的精神,决定出手的最佳时机,要果断,用自己已被开发的智慧。

31、真正的爱是别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不占用他的空间,不绑他,越靠近我们越舒服。

32、当我们把关爱、仁慈、宽容和体谅扩及别人时,我们就创造了天堂。

33、挑战越大,我们灵性的领悟和成长也越大。

34、最大的浪费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拥有全宇宙的力量。

35、解脱自己执著的概念、黑暗的思想和绑住的感情,才叫现世解脱。不要以为天上云间有个地方可去——那样跑到哪里都没用。

36、当我们往内静观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有真实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当成这个肉体,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来处,真实的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

37、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念、言语、和行动。

38、用自己的判断和智慧去认识较高等的世界,你就会越来越熟悉高等的生活、高等的想法和高等的力量,你会一天比一天伟大,任何心中所想,内在力量都会帮你达成。

39、不要让世俗问题和个人习惯阻碍自己回归真我。每当你无条件地爱别人,扩展自己爱的品质,那就是你的真我在扩展。每次这样做,你都在开阔自己的世界,开阔自己的真我,你会变得越来越伟大。

40、当陶醉在爱里,我们就会变得象诗人、音乐家一样,像在天上飘,走路不用脚;用灵魂呼吸,不是用心智;用心灵思考,不是用头脑;用爱的语言交流,不用开口说话。

41、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每个人都变改,世界自然会变改。

42、我们付出爱心,就会感到满足,而不是等待别人的爱。

43、我们不是这个身体,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智慧和爱力,是极为神圣的品质。

44、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世俗的崇高地位、书本知识或财产多少,真正的快乐只有从开悟中获得。

45、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客栈,一夜短暂的梦乡。

46、我们应该发展任何方面的才能,应该将事业照顾好,同时内边具有智慧和圣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成人生的目的——了悟自我并且美化世界,不管此生有多短暂。

47、如果我们静心,唤醒内在的意识,我们会知道自己的伟大,知道自己和宇宙源头有沟通,而且是其中一分子,我们和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因此我们会更有耐心、更坚强、更有智慧,可以做更多神奇的事。

48、开悟之后,我们不再渴望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拥有了整个宇宙。虽然我们仍然工作,仍然赚钱养家,不过那是为了与世人分享,为了尽自己的责任。我们不求回报,不计较成败得失,只是尽力完成自己的事业。

49、无欲不是厌恶生活中的事情,我们尽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不执着,即使结果不如所料,我们也不在乎,那就是无欲的境界。

50、真正的智慧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现在,享受现在的一切,不必担心现在和将来。

51、我们什么都怀疑,就是不怀疑自己的无知与无明,麻烦就在这里。

52、所有的痛苦,一切外在的不幸,都是幻想,都只是一场梦、一场戏,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53、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内边,认识它,我们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位英雄都无所畏惧;不认识它,每件事都会令我们不安,即使拥有全世界也不会快乐。贪婪和欲望因此造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54、开悟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一切痛苦源于我们拒绝接受这一宝物。

55、真正的快乐惟有从自我了悟中获得,我们笑是真心的笑,哭是由衷感动,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变得和谐、自然而完美。那些造成疾病还有精神混乱的负担、压力,都会从身心里边解除。

56、开悟之后,我们才能洞悉事物的真相,才能深入地看透一切,真正了解快乐,即使生活中还会遭遇许多困难和逆境,但我们内边不会动摇。

57、我们拥有自由意志,拥有各种资源,可以自由掌握方向盘,把我们生命导向正确的方向。

58、我们不需要为寻找天国而逃避世俗生活,而是要把天国带进我们的生活中。要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成功的方法,只有往内边寻找更高层次的意识,收集更好资料,并加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59、在这无常的世上唯一可获得真正快乐的方法,就是籍由开悟来改善身心的平衡。

60、用坚强的意志,维持好习惯,与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改掉很多坏习惯。

61、处在思想控制一切的世界中,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偏见及所收集的资料控制了一切,使我们忘记了本性,忘记了自己不是那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判断力,必须找出自己本有的智慧。

62、开悟不是将情绪消灭,而是知道如何运用情绪。

63、任何不好的习惯都要尽量改掉;任何对自己有益,更理想、更高雅的事,都尽量做好。靠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诚心和努力来达成,不要过于依赖外在,自己却忘记成长。

64、不执着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感情,欣赏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会被它冲昏头,使自己顺其自然。

65、我们应该放下对金钱与权力的执著,而不是其本身。

66、心放松,精神不这么争名夺利,我们的聪明才智会自然跑出来,我们越轻松工作越好。

67、这个宇宙没什么真的好,没什么真的坏,就是一种循环,让大家玩一玩,然后,时间到了回去休息。

68、言论自由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在说什么;思想自由不是你爱想什么就想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的思想是自由的、正确的;行动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69、命运在自己手中,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只要下定决心。

70、世界上一切都是荣耀与辉煌,都是福赐与快乐。

71、一旦开悟,爱力会经由你流到你的朋友、爱人、任何你想到或关心的人那里去。

72、应该找回我们的权力,我们的荣耀,我们所该拥有的一切,因为我们本来拥有整个世界。

73、我们必须先得到内在和平,才能将和平带入世界。

74、有时环境有一些被压迫的情况,那时要我们学习无畏的精神和勇敢的功课,惟有乐观地看事情,运用肯定的爱力,才能胜过否定的力量。

75、试着做个个性坚强的人,只要相信是好的,就坚持下去,不要让别人动摇我们。既然这世界罕有好的典范,就让我们成为好的典范吧!

76.心到哪里,气到哪里。心气相通。心安则气顺。气顺则不滞,气不滞则血不瘀。心不安则气乱,气乱则妄行,妄行则妄止。停在肝则为怒,停在肾则为恐。停在脾则为虑,停在肺则为悲。停下的就是气滞,停下的就是血瘀。停下的就是烦恼。

77.你有多大的心量,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才修多大的福。首先从容忍做起,尤其包括常找我麻烦、嫉妒伤害的人,学会忍让,把冤结化解。别人欺负我,侵占我的财物、毁谤我、陷害我,我知道是前世的冤家,要做还债想,决定不跟他争。你的财被别人霸占去了,不是你命中的财。你命里真的有财,什么人都占不去。

修心三不读后感

1.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5.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6.如果你能每天呐喊遍(我用不着为这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7.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8.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9.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0.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1.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2.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13.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14.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5.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6.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8.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20.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1.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22.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修心三不读后感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修心三不》这本书。我从这本书里体会到应该怎么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对于现在的成人世界里大家的情绪都很容易受到外界与压力的影响,会不知不觉中带到孩子身上,当自己有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如果孩子想要和你分享一下今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与老师之间有发生什么有趣事情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就会很敷衍她们。其实孩子是会感受的到会受我们的影响。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尽量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吧。尤其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考试考的不好的时候去责怪她们。

和大家说一件我和我女儿的小事情吧,就比如前几天刚刚考完的期中考试,每次考试之前孩子都会说如果考的好有什么奖励?考的不好有什么处罚吗?我们就会商量一下最后达成一致以每科分数达到95分以上就会有小奖励的。没有达到分数就会有小处罚,就这样期中考试考完分数下来了,孩子的语文考的不是很理想,其他两科还可以。她就有一点点失落,我没有责怪她。履行我们之间的承诺之后,我也把她想要的.礼物送给了她。鼓励一下,下次好好努力。孩子就会很开心。所以我希望家人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最好是像朋友一样,让孩子打开心扉什么都愿意和我们说,而不是一直以严厉的态度去责怪孩子。

其实反过来想想,当我们家长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也希望父母理解、尊重自己,可当自己为人父母后就把自己小时候的期待都忘了。因为对孩子有自己的要求和希望,就变得专制和挑剔。所以作为家长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小时候是怎么样的,不要泯灭那点童心,和孩子站在一个起点上想事情,减少距离,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亲近。

让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好好沟通吧!

修心三不读后感

我读的这本书叫做《修心三不》——冯涛。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君子应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厚德是一种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包容别人的过失。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为什么有些人很爱生气?那些一言不合就发飙的人,通常都能力不足,在遇到了一些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时,心理压力变大,就要通过发泄情绪来转移内心的压力。简而言之,就是力不从心。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体现。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面对不如意的现实。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似乎本事越大,脾气就越大。像绵羊一样没脾气的人,只能做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平民,干不成大事。比如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起脾气来,就像一头凶猛的雄狮,似乎整个世界都要在他脚下颤抖;威风凛凛的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独断专行,行为激进,是个非常有个性、有脾气的军人。大人物杀伐决断,目光透着狠厉,脾气都不太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有脾气就是干大事的标配呢?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在能力和实力比较孱弱的时候,你最好学会收敛脾气,千万别让自己的脾气大过本事。功成名就后,要修身养性,克制自己的脾气,表现得有涵养一些,如此才能赢得他人的钦佩和敬重。

有句话说:“谨慎使你免于灾害,宽容使你免于纠纷。”若无宽恕,生命将永远被永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控制。《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学会了宽容,同样也是学会了处世。人是社会的人,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佛家有云:“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抱怨,是人际交往中很常见的一种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抱怨别人;另一种是环境不好,抱怨环境。经常抱怨的人,是在自废武功。因为每重复一次,就相当于是给自己做催眠。长此以往,问题内化了,就很难真的清除了。

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控制风向,但你可以改变帆向;你能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你换一种态度对人生,人生也会换一种态度对你。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苏三不要哭》读后感

虽然只有三天没写点什么,但恍如隔世。

这两天书读了不少,但一直没写写那行头上所谓的“书评”,《苏三不要哭》这本书是以戏曲为背景的,但又与《孟小冬》不同,但又有相同之处。一本小说一本人物传记,体裁决定内容真实性。不过在这两本书中,都讲到了那个战乱的时代,日本对中国人民的逼迫和压迫。

虽然苏三是戏曲中的人物,也受尽了各种折磨,在书中并没有出现苏三的真身,而是以一种“影子”的形式出现,若有若无,“苏三”也成了这种无论处境如何艰难,也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的精神,这不是固执,而是决心,在苏三身上,更是正义、爱国。

当看一个小开头迟迟不出现苏三的名字时,我就质疑题目了,心中想着主人公究竟是瑞生还是苏三,若是瑞生,“苏三”又是何许人也?带着疑问阅读,反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所要传达的真谛。

在那样一个时代,虽然很多人喜欢看戏,但是唱戏的人总是被看不起,若不是家庭的悲苦,几乎无人愿意去学,瑞生就是几乎里的不几乎,向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无论经历多少坎坷也要学成的信念以及在艰险面前的坚强,秉承“苏三不哭”的内涵,鼓励、或警醒世人,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修心三不读后感

清香如茶,四壁芳华。

清眸远眺,云飘天涯。

拧一股红绳,牵手俏佳。

取一壶海水,煮烹心茶。

千波荡漾,四溢芳霞。

万盏灯披纱。

冰封天地,折一根枝桠。

气息淡定,画地围暇。

圈落盘根牙。

读你的梦,采我的花。

心中苦灼天地,填补参差落差。

韵里提炼曲中葩。

静待浪里飞行叱咤。

层层浸润伤疤。

珍珠亮彩藏于深洼。

劈荆斩棘卸枷。

心,轻松云崖。

茶韵开花,莲叶涂鸦。

聆听落叶弹琵琶。

缤纷的夜,独自报幕,回访铅华。

穿一身戏衣,模拟醉酒舞剑飞沙。

婀娜里婉转一下孤寂。

泪落时,星雨纷纷翘首天涯。

沉寂萧空,唯我心麻。

长叫一声.唉.呀呀。

镜里人貌美如花。

怎地妆容尽毁,戏衣如袈裟。

修心三不读后感

1.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2.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4.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5.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7.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9.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0.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1.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12.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大手印实修心髓》读后感字

诸如此类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涉及和解答。而且不止于此。这不是一部经书,阅读起来也很轻松,像是访谈或者小说。其中揭示了很多千年来佛教不曾明示的诸多奥秘,并且采用了活泼的现代语言,而非那种含含糊糊的名词。

作者是一位西北黄沙里走出来乡土作家,更是一位践行几十年修行,被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称为“当代达摩”的作家。而这本书,并非常见的畅销书,而是综合深入的修行讲解。

作者的回答很坦然:“香巴噶举……在宗教哲学和宗教组织方面没有别的教派那么成熟,……仍不是制度化了的宗教。”

当有人问到:“您是不是做到了真正的无求?”时,作者回答摘录如下:“我也有求,希望这辈子能为世界留下一点好的东西,或者是几部著作,或者是一种思想,要么是一些智慧,还可以是一些行为,希望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点善的影响。”

就是我们日常的大白话,没有故弄玄虚,没有顾左右而言他,更不会引经据典遮遮掩掩。我很喜欢。近一个月,我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的上下册,解答了我很多疑惑,也带给我丰厚的滋养。仅仅用一篇文字来表述其中的内涵,我自己都觉得浅薄,所以我只想推荐它,并希望每一位得到这本书的朋友,都认真阅读。

也许你只是想随便翻翻、批判一下、学些观点、印证自我....无论哪一种,它都不会让你失望。这是非常少见,甚至可以说唯一的,现代人对佛教或者说宗教文化完整的、接地气的描写和论述的书籍。好好地翻看哪怕一遍,绝对能推翻你对以往宗教书籍的认知!

《修心》读后感

人生疾苦,生活本来就是不尽如人意的,在这红尘俗世之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摧折、苦难、不理解和不谅解,而面对这些打击和考验,我们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顺畅、更舒心一点,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不生气、不计较和不抱怨。

生气是一种特别伤身的情绪,而当这种憋闷愤懑的感情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心理压力就会被无限放大,这会让人觉得很是反感和痛苦。其实生气就像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一样,这除了会让自己感到煎熬难受之外,也会让别人感到极其的不舒适、不自在和不满意。因此,为了不为难自己也不伤害别人,我们一定要学会释然和原谅,而不是让自己陷入生气动火的怪圈里去。

计较会让自己显得特别的小家子气和不大度,无论是在金钱方面还是人情方面,这种斤斤计较的'心态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太过计较和较真除了让自己的人缘变得极差极坏之外,还会阻碍我们取得理想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时的成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只计较眼前的得失,相反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点,只有结局是好的,我们就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一时的失意上面。生气不如好好争气,计较不如好好努力,有时间为一些过往和琐事烦心计较,还不如花时间好好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

喜欢抱怨的人一定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一味怨天尤人除了会让自己陷入泥沼不可自拔之外,并不会得到别人的同情和谅解,相反那样一直传播负能量的自己,只会得到别人的厌弃、排挤和鄙视。因此,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我们都不要只会抱怨和指责,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改变现状和扭转局势,因为只有在不经意间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我们才会惊艳到别人。心态好的人才是洒脱释然的人,这样胸襟开阔、乐观积极、开明知理的人才会被幸运之神所眷顾,所以把埋怨不满的情绪都过滤掉吧,只有这样才可以自由自在的飞上成功的枝头。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我们都是为了取得圆满修行的虔诚信徒,为了走向心中比较为神圣的,我们必须好好修心,而要做到修心养性,那我们就必须做到不生气、不计较和不抱怨。

修心三不读后感

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眼,我便被深深触动了。

自我修行,是为人处世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一个肚里空空如也的人,即使话说的再漂亮,态度摆的再诚恳,也等不来赏识他的人。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场修行,边走边悟,且行且珍惜。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静的下心去沉淀,才可以漂浮在俗世之洋。先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来。

在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抱怨自己不被赏识,抱怨这个社会太残酷。甚至还觉得读书无用,读这么多年书,赚的钱还不够搬砖的多。事实上,如果你有真材实料,何愁找不到工作,又何愁找不到知己?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一辈子得过且过,随波逐流,那么谁也发现不了你。在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如果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忘了身心的修养,只会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要使自己学识广博,非要做点滴的积累不可。修养自己不是嘴上的几句话,修养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静的下心去学习,方可达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了心灵的慰籍。《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汪涵,这么多年来人深受观众的喜爱。都说电视人是最难的,汪涵也曾经历过一天录七八场,一周跑几个城市的连轴转,甚至一度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传出退隐消息。但即便如此忙碌,他仍坚持每天早上花三个小时看书,他说过,读书学习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能够践行书中的每一话,那就非常了不得了。汪涵之所以如此睿智,幽默,博学,就是因为他博览群书,通过读书而获得了足够的沉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心路漫漫,愿送你以清香,修心如莲。

修心三不读后感

今天,从客厅一进入门厅,就发现满地的水。原来是老公洗衣服,再次忘记放下洗衣机的出水管。我立时情绪上涨:“你怎么又这样?”老公边赶紧走过来,边辩驳道:“谁愿意故意这样?拖一下不就没事了!”看着他匆匆的样子,我赶紧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在将要生气的时候,先别说话。况且,这也不是啥事儿啊!”我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当然,很快就万事大吉了!

感想:“愤怒是一把摇椅,你一旦坐上去,它就会一直摇啊摇,总也停不下来,如果你跳下摇椅,它自己就会慢慢停下来。”假如我为排水管的事情计较不休,就是坐上了愤怒的摇椅,而且会将愤怒的情绪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老公,最终使我们都满腔怒火,失去理智,造成家庭不和谐,当然也会影响孩子。

非常欣赏一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第一周周末的晚上把第二周会生气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纸箱中。到了第三周的星期日,他与成员逐一核对每项实际发生的情况,结果发现其中的90%都没有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大家把那10%真正发生的让人气愤的事重新丢入大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开箱的那一天,大家发现这真正发生的10%也已经不足为虐了,因为他们有能力去解决了。

这就是说,很多烦恼的事情之所以成为烦恼,是因为我们在事发时不够睿智,更没有积极去采取有效措施,或者是没有办法去应对才出现的结果。但是如果能够及时控制住不良情绪,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很快你会发现,刚才的烦恼真真不是事儿。

由此,我想到了最近我们的业余排球俱乐部活动。我们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一是可以锻炼我们的基本功,二是从中获取快乐,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是几天下来,就有个别成员因为团队队员的失误较多而抱怨、生气。竟然当面提出某某不要接球了,由谁谁就行的武断做法。这种结果是什么呢?一,整个团队的势气大降;二,球过来也不接了;三,能力再强的个人,离开队友的.配合,也不能发挥其个人优势。最后,输了。

对于一个团队,愤怒的情绪一旦出现,特别是出现在领导者身上,就太糟糕了:这种愤怒会以最快的速度波及整体,最终让全部成员没心情去工作,这难道还会有好结果吗!

劝诫:遇到事情,首先要冷静,才会有睿智的对策。愤怒、抱怨会将自己和周围人引领到反方向,以致让局面越来越糟糕。——不生气,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