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论文(精选13篇)

小编: HT书生

范文的风格应该符合写作要求,既要简练明了,又要富有个性和独特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生物多样性

三、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还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二)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而且是8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鉴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1988年起草的1990—1995年联合国全系统中期环境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方案。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1994年至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决议。同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时有150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公平共享利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关获取的议题和资助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该《公约》是一个框架文件,强调国家水平的行动,为各缔约国如何履行公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为了纪念《公约》生效,更好地宣传和履行《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49/119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了四次缔约国大会,对《公约》的履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科学有效地履行《公约》,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sbstta)。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2年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摘要: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引言。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分四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情况。此方式虽然基本却困难重重,主要因为世界上的物种估计只有约百分之十被记载下来。大部分未知的物种为植物或低等生物。许多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的资讯常可见于文献,至於植物跟无脊椎动物就需要可观的地区资料采集。编纂族群数量预测的趋势有助于了解生物变迁和脆弱性的动态资讯。对世界上某些地区来说,编订完整的物种目录不切实际。好比说马达加斯加干燥落叶林内的许多物种完全不为人知,科学家对该林内许多地区也从未发起有系统的探险活动。

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内的物种计划应包含对分布范围、栖地、行为、生殖、异种互动的详细描述。一旦认定保育情况,就可订定计划;保育跟复育此物种至该族群的目标数量。有计划的保护要素举例如下:栖地还原、防止都市发展影响栖地、建立财产所有权、限制畜牧及农业活动侵略、减少火耕农业、立法制止采集或猎杀、限制杀虫剂使用、控制其他环境污染。此计划应向大众和私人机构宣布并实行保育计划,也应拨款确保执行。

3.2栖地计划。

4.1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要根据国情,制定并及时更新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1994年6月,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同意,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目前,该行动计划确定的七大目标已基本实现,26项优先行动大部分已完成,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有关公约的国际事务,就国际履约中的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中国还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公约行动计划的少数国家之一。完成于1994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使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有章可循。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将一律受到处罚,其处罚最高可判处死刑。

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倡导启动一项濒危植物抢救工程,计划在15年内将所属12个植物园保护的植物种类从1.3万种增加到2.1万种,并建立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园。此项工程中,用于收集珍稀濒危植物的资金达3亿多元,将以秦岭、武汉、西双版纳和北京等地为中心建设基因库。

稳定在7万只左右。

4.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发展了精密详尽的计划,辨识出超过475000种原生物种。其中一个主要的分枝为大堡礁计划,该地的珊瑚礁其实比大多数地方更为健康;澳大利亚也有最高的废水处理率。

澳大利亚对危害[热带]国家的森林砍伐做出了能永续利用的柴薪生产量分析。生物目录加上伐木的估计、伐木的动态电脑模型、腐木和伐木的关系都被引用为安全伐木速率的数据。关于清除树丛对多样性和地下水层冲击的广泛研究也在进行,这些影响被用来分析图立宾湖的湿地。

4.3圣路西亚。

圣路西亚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揭露了在苏福利尔地区大量游客对海洋生物和海岸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该计划特别承认人为利用和污水排放已经在1990年超出了敏感珊瑚礁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该计划也点出保存历史悠久的渔业;数个机关和当地渔民合作提出一个渔业资源永续利用的管理计划,1992年在苏福利尔海洋管理区中实行。西印度大学大量参与该国计划;包含三种海龟、数种脆弱的鸟类、远洋鱼类和鲸类受到特别详细的关注。在栖地保育方面,生产力旺盛且受到关注的红树林沼泽已全数纳入该国保护。

4.4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计划是有关于曼尼亚拉淡水湖,该地在1950到1990年间被加速开发。曼尼亚拉生物圈保留区包含此湖跟接邻高价值树林。此区进行湿地的永续开发和简易农耕。该计划结合主要使用者来达成管理目标,有永续的湿地管理及陡坡地水资源的地下水和化学物质监控。

4.5英国。

早于生物多样性会议前二十六年,美国就在1966年以濒危物种法案的方式保护受威胁的物种。该立法赋予偌大权能调查列出受关注的物种,并要求创立物种复原计划。因此虽然美国签署协议后并未批准,他仍然有最久的追踪纪录和最全面的物种保护计划。在约7000种名单内有近半数的物种已经拥有受到批准的计划。尽管数量看似比其他国家庞大,在全数纪录的物种当中不过是冰山一角。

4.6乌兹别克斯坦。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命进程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而且是8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鉴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1988年起草的1990—1995年联合国全系统中期环境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方案。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1994年至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决议。同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时有150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公平共享利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关获取的议题和资助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该《公约》是一个框架文件,强调国家水平的行动,为各缔约国如何履行公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为了纪念《公约》生效,更好地宣传和履行《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49/119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了四次缔约国大会,对《公约》的履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科学有效地履行《公约》,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sbstta)。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2年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盛基,龙春林.《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赵魁义,陈毅峰,娄彦景,隋晓云,严云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李景文,李俊清.《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4]谭伟福,罗保庭.《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生物多样性论文终稿

摘要: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与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它关系着人类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为保护自身丰富的生物基因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或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基因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有高等植物32800种,特有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300多种,特有物种667个;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特别是有些长期与世隔绝的地方保留了同质性极好的人群,具有极大的遗传学研究价值。这些丰富的资源是我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气候、洪水和病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多保护一个物种,就是为人类多留一份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一份贡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生物的多样性

2、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重点和难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

3、组织好“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和表达能力。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1、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2、我国生物多样性形势不容乐观观看宣传片,进行情感体验。观察图片和图表,发现问题,讨论分析,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正确观点。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 播放宣传片,创设情境。组织观察,讨论分析。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教师出示图片适当补充,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教育。组织观察,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措施 四人一组分析课本资料,重点选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讨论结果,相互补充,达成共识。观察课本插图,四人一组合作,阅读课文并讨论。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阅读课本,进行补充。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资料,进行交流整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行为,形成正确认识。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分析,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强调依法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角色扮演辩论生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    课堂小结分成三组,派代表分角色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参与发言并作出评价。  回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组织辩论、协商,进行评价,达成共识。介绍潘教授和白头叶猴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是利用有利于病菌稳定化选择原理和病虫害生态学原理,通过调整农田生态中病虫种群结构,设置病虫害传播障碍,调整作物受光条件和田间小气候环境,实现减轻作物病虫害压力,提高产量的一项先进技术,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对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增产增收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是立足于云南优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规范化栽培技术相结合,借鉴多样性种植控制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试验研究的经验和初步成果,结合田间物种抗性、病虫害动态信息和农业生产实际,采取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在中海拔地区示范应用麦类//蚕豆及油菜//蚕豆套种病虫害调控技术,以提升配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小春作物产量产值。易门县2002年至2006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种植不仅能控制、减少病虫危害,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不同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的侵。

染,表现出抗病或感病反应。植物在和病原物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协同进化过。

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例如,可以产生用于阻止病原菌。

生长的细胞壁成分;合成小分子抑菌物质,如酚类化合物、植保素等;诱导产生各种病。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优质、高抗、高。

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用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就是将具有。

抗病基因多样性的不同品种进行混合间栽,从而减轻作物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延长抗。

病品种的使用寿命,达到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因此,深入研究作物种质资源的抗病。

性,是合理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前提和基础。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植物病。

理学研究技术,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等不同层面,研究品种与。

品种之间、品种与病原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

控制稻瘟病的基本规律,构建品种搭配、群体结构和种植模式的技术参数,制定推广应。

用的技术规程,创建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的示。

范推广,有效地减轻了稻瘟病危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

仅造成大量作物遗传资源的丧失,而且加大了对病原菌的定向选择压力,加速了寄生适。

合度强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种群,导致品种抗性“丧失”,作物抗逆性降低,主要病。

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次要病害纷纷上升为主要病害。品种单一化种植导致作物病害暴。

发成灾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潜在危机。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另外,绿色革命是2009年伊朗的一次大型的反政府群众运动。

生物多样性论文终稿

福州绿树成荫,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9%,绿地率达37%,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拥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6处。本地乡土树种十分丰富,据统计,共有3门160科1136种,为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闽江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同时,福州还有环保协会、观鸟协会等众多社会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因此,福州无论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还是从社会发展环境来看,均已初步具备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良好条件。

1.城市空间拓展相对滞后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福州进行了“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建设滨江滨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城市发展空间一直没有拉开,越江临海的步伐缓慢,仍然囿于闽江沿岸,导致中心城区的人口过于密集,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大,交通拥堵,社区绿地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闽江沿岸和南台岛开发建设的建筑阻挡了沿江通风廊道,阻碍了城市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近年来热岛效应明显。总之,城市基础设施的超负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优化。2.湿地和内河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城市部分湿地区域的过度开发,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滩涂围垦、吹沙造地破坏了湿地滩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闽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严重,导致近岸海域近年来赤潮多次爆发,给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威胁。由于湿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有城市内河沿线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业污水排入内河中,造成饮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趋势加重,加之受闽江潮汐影响,水源地水质盐度指标呈上升趋势。城区内河遭到有机质污染,达标率不足60%,氨氮、总磷指标超标严重。

1.打造生态城市文化,开启大公园生活。

福州应凭借大自然给予的资源禀赋,凸显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积极打造“绿城、花城、水城”,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的核心区、人文和谐的文化城和一个宜居的大公园。因此,福州建立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不仅是建立一个对外展现福州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同时也是建立一个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生态教育的基地,这能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推动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要求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时,精心呵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例如开发体验类科技实践活动,开展采摘、劳作、科普教育、拓展训练、农副产品加工diy等体验活动,或在沿江滨海地区漫步或骑行,将“纯生态、科技体验”的理念植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实践体验中。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生态学为指导,合理布局城市湿地系统。福州市具有丰富的河流水网,以闽江、乌龙江等为主干的水系脉络纵横全城。另外,要充分挖掘内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亲水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休闲空间,使内河充分“透出来”,成为学生的公共活力带,充分展现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2.建设应尊重原生态,突出文化品位。

从生态教育科技实践基地的建设出发,我们应重视对生态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尽量保留原生面貌,维护生态平衡,这样一来,保留的生态价值才更高。笔者建议,生态公园教育基地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原生的树种植被,保留原来的自然环境,略做升级改造,不宜全部铲平。如福州旗山自然公园,公园在淡水河边,以农田、池塘等人工湿地为主,应保留原生的面貌,包括农田、池塘、水道、植物等,可做部分改动,以木栈道连接各处,多架空力求不破坏绿地。想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就要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生态科技实践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科技文化产品,扩大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建立自然教育中心、森林体验营地、观鸟平台、森林体验攀爬架,举办生态博览会与科普知识论坛等。在组织观光方面,可组织五大精品路线:闽越自然文化探索发现之旅、闽都温泉休闲度假之旅、闽江黄金水道观光之旅、福地生态峡谷亲水之旅、跨越海峡榕台风情之旅。

3.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教育人才队伍。

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我们要深入挖掘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将城市的生态和文化品位相结合,例如挖掘滩涂湿地的悠久历史,探寻温泉的传说故事等等。在宣传生态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将生态课程引进学校,通过开设生态环保课程、组织生态体验与生态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离不开教育,笔者认为,应逐步建立起一支生态科普教育的人才队伍,普及生态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自然生态教育,这样才能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文明生态家园,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五、结语建设生态文化城市是当今城市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们要发扬福州“美丽、幸福”的先天优势,进一步展现福州经济的活力美、社会的和谐美、文化的繁荣美、生态的自然美和城市的宜居美,从而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之都、有福之都”。

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今年5月22日,是第23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宣传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20日上午,由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南湖新区金鹗小学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金鹗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中心城区学校代表与会。

主办者要求“三个一”行动;一是让学生了解今年宣传“主题”知识,懂得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意义;二是引导学生牵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践行保护生物的“三套”行动举措;即“保护鸟类八不”不打弹弓、不掏鸟蛋、不掏鸟巢、不养鸟、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鸟类;“农村四护”护林、护鸟、护蛇、护蛙;保护东洞庭湖的“湿地四护”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三是在家庭践行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据了解,由朱再保倡导的以“把物种保护理念植根于青少年心田”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每年1-5月有6次行动。即分别开展:1月冬季爱鸟周、2月世界湿地日、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月12日植树造林、4月上旬全国爱鸟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品牌项目。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威胁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于12月29日与年末很多其他节日时间冲突,为确保该国际日主题活动可连续如期举行,205月,第55届联大通过第201号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5月22日。

目前,全球有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种生物、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威胁着10亿多人的生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致辞中指出: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是保障今世后代福祉的关键,养护、恢复和可持续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解决广泛的社会难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43周年之际公布的这份《大熊猫野外生存报告》旨在向世人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状况,报告指出,我国“国宝”大熊猫的野外生存目前仍然面临着威胁,而这种威胁主要来自人类贪婪的开发——“林的锐减和栖息地的破坏化”。在大熊猫生存数量最多的四川省,其栖息地面积在1974年到1987年之间就减少了一半,在四川省青川县的试点调查发现,这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自1987年以来减少了30\\%。

作为wwf中国大熊猫保护项目的前任负责人和报告的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的吕植博士认为:“栖息地的破坏化对于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其食物完全来自高山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竹子,它们必须能够迁涉以适应竹子开花死亡的生存周期。”当然,大熊猫栖息地破坏化最主要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道路的建设、居住点的扩大等造成了其种群之间的交流受阻,小块、分裂的大熊猫种群将面临近亲交配的危险,这就是导致它们对疾病抵抗能力的降低、对环境变化适应力的减弱和繁殖率的降低等。

大熊猫的祖先曾经远至缅甸和越南北部地区,但目前它们却只能生存在甘肃、陕西和四川省的5个山系而已,仅剩1000只的物种是随时都有可能灭绝的。物种灭绝也许是难免的,可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却大大加快了物种的灭亡,它要比自然的正常的灭绝速度快1000倍!!难道只有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河被污染、最后一尾鱼被捕杀、最后一片土地筑上钢筋水泥的时候,人类才能意识到“钱是不能果腹”的吗?!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用我们纯净的心灵去体会一下我们的母亲——大自然吧!让我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兄弟姐妹——大熊猫吧!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之上,给它们一个生存的空间吧!这是为了人类的文明,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为了人类的责任而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

生物的多样性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诊断补偿。

1、分类等级中哪个等级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生物分类有什么意义?

二.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

2、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3、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4、为什么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5、怎么计算表中我国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一)。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课本资料和屏幕展示的资料,解答自学目标的问题,然后归纳:

1、 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其他类群的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2、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爬行动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相对较少,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为14.96%。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地球上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根据科学家的估计,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的总数从500万种到1亿种之间。

教师点拨。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地三位。

植物资源丰富  。

裸子植物故乡。

2、我国。

动物种类丰富:鸟类|、鱼类、两栖类居世界前列。

3、我国被世界公认为生物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  。

进一步思考:我国的裸子植物种类最少,为什么又被公认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呢?

因为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我国有许多世界上所特有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她们在地球上出现年代非常久远。

反馈练习(一)。

1、 有关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构成基因库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

b、基因库越丰富,生物种的特征越多 d、一只狗的全部基因是一个基因库。

2、被誉为“裸子植物王国”和鱼类、鸟类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是( )。

a、中国和美国  b、中国和中国  c、日本和中国  d、日本和美国。

3、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   、   和   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学习目标(二)。

1、 决定生物的多样性的外在因素是环境,内在因素是什么?

4、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生物的种族繁衍有什么意义呢?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二)。

屏幕展示各种动物,同学们观察比较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和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异,展示美国大豆与中国大豆的故事。同学们观察讨论释疑,归纳总结:

1、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千上万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不相同,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的基因组成,就形成了该种生物的基因库。

3、现在的环境不断的变化,需要具有不同的基因的生物来适应这个环境,所以当基因组成很丰富的时候也要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4、基因的多样性对物种延续有着重要意义。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5、杂交是目前获得基因多样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也被认为是基因多样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和野生亲缘种,非常丰富。

反馈练习(二)。

1、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有益生物。

2、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失去一个(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种有益生物。

学习目标(三)。

1、 什么是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的关系如何?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图片,每个小组着重讨论一个生态系统的情况,小组内列举一些典型的身边的例子,再后再全班进行交流、总结:

1、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2、当生态系统一两种生物消失的时候,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其他的生物可以进行一些调节。当一些生物绝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到一定的程度,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跨掉,无法挽回。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点拨。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反馈练习(三)。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 。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引起基因多样性的变化。

2、美国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的栽培大豆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物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以上三项。

3、生物圈中的生物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们所在的   ,当后者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多样性和    多样性的丧失。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总结: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师生补充完善。

六、达标练习。

1、我国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新品种。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 )。

4、“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文学价值  b、美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潜在价值。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得猪、狗、鼠等,渡渡鸟灭绝了。都督鸟灭绝之后年,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     的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   的多样性。

6、生物圈中有许多种类的   ,每种生物都是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是有   的,它们共同构成了   库。

教学反思。

思维活跃。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又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己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尤其是近年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程。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呢?

最显而易见的是反对、监督和制止偷猎以及采摘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行为,让野生动植物远离我们的餐桌。穿着野生动物皮毛服装也是我们所不齿的行为。同时,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尽可能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页,当前第。

2

1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a.经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2012德州1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利用自然资源。

c.“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年11月,我国七届人大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此公约,使我国成为这个公约的最早的缔约国之一。1994年12月29日是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建议,2001年第5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01号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2001年5月22日是日期更改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或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一概念反映了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已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可作药用。

以上的例子是人们所熟知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也非同小可。

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领会生物的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学生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感知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和三个层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 认真阅读课本p91第一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观看课件,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2、阅读课本p92练习的第二题,小组讨论、交流小虎眼瞎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明确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同,进一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通过对以上事例的介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1、认真阅读课本p92页的内容,思考:地球上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并列举各生态系统所知道的部分相关生物。

2、分析生态系统之间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交流讨论。

三、系统总结。

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小组内交流。

四、诊断评价。

1、 具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的国家是。

a巴西 b哥伦比亚c中国 d日本。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2、 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