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大赛简报(汇总15篇)

小编: 雁落霞

范文范本是一种在学习和写作中常用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写作形式。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本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简报

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师夯实基本功,激励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以赛促研,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20xx年4月7日上午,筠连县沐爱镇中心校举办了校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此次活动有学校校长谢军、副校长屈定、教科室主任王莉丽及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听课。

赛前,各位参赛教师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方案,认真领会教学思想、探索教法、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比赛中,老师们能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环节,表达清晰准确,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自然大方的教态,为我们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数学课堂。评委老师以聚焦数学核心素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为宗旨,经过打分评选,最终评选出郭友金老师代表我校参加片区教研联组复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赛课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为学校教师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参赛教师也经历了一次学习、反思的过程;同时在教师中也掀起了一次共同学习探索的新高潮。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筠连县沐爱镇中心校将会在教育教学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简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基础教育提升“5+1”工程,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教学”,创新素养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发挥学科教师的优势,展示学科教师教学风采,推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组根据教务处计划,在数学组内开展学科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3月11日上午由王娟老师上课,授课的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王娟老师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月15日上午第一节课由王燕老师上课,授课的课题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整堂课紧紧围绕课程重、难点进行,教学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课堂教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新理念。

第三节课有蒋静老师上课,授课的课题是《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老师先进行演示制作过程,叙述制作方法,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展示。这节课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积极性也特别高,学生都完成的很快,效果也特别好。

优质课竞赛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利用周三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中,各位教师都做了评价,对课堂进行集中点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简报

摘要:所谓卓越就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是一种极端的理想境界。但它是可以追求的,是可以努力探寻的。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卓越课堂的特点的基础上,把我们该做的事做好,扎扎实实做到具备充沛的真挚情感、丰富生动的教学媒体、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卓越;语文;特点;情感;媒体;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卓越的课堂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卓越的课堂是一种卓越的领先教学观。

(1)生命性。卓越的课堂是充分尊重师生生命的、释放师生生命激情的课堂。

(2)互动性。卓越的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是少数学生的“多言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思维、分享的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

(3)知识性。卓越的课堂绝不能丢掉我国“双基”教学的优良传统,尤其要重视人类经典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4)智慧性。卓越的课堂不仅追求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重视智慧和情感教育。

(5)生成性。卓越的课堂相对于传统课程的载体——教材而言,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具有增值性。这里的“增值”既来源于学生课外学习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更来源于师生、生生互动中发现的“新知识”。

(6)超越性。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卓越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不断超越自我的课堂。

(7)个性化。卓越的课堂必然深刻地打上教师本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越是张扬教师个性的课堂,越是教师智慧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课堂,越是具有卓越品质的课堂。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结果。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调控显得至关重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具备充沛的真挚情感。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运用不同教学策略,更要投入充沛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对教材要饱含情感,对学生更是如此。由于人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教师的情绪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当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目光炯炯、激情飞扬,那么学生就会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精力自然就容易集中,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反之,如果这个老师情绪低落,这堂课无论多么重要,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体会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美感,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调控不仅表现为感情强弱的变化,更表现为各种不同感情的转换和变化,如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平静如水,有时伤心欲绝、惆怅满怀,有时热情如火,有时悠闲自得,有时义愤填膺……这种种的感情变化会对学生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染效果。

在教《搭石》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配乐朗诵。文章写了几个不同的场景,随着感情的起伏,音调节奏的停顿、变化,学生也被深深地感染了,也不知不觉地跟着一起读,并对家乡人走搭石,搭建搭石的美好心灵留下深刻印象。老师被作者的创作感动,进而将它转化为深情的朗诵;学生被老师的深情打动,唤起学生对“心灵美”的向往和追求,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样文章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也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

当然,教师充沛的情感,它还必须和文章蕴含的情感相一致,和课堂预期的情感目标相吻合,和当前的课堂气氛、学生情感相融合。是喜是忧,是悲是怒,都要“披文入情”,离开情感的解读,只是肢解文章,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丰富生动的教学媒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究欲望的“敲门砖”。“班班通”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揭题时采用了播放“晏子使楚”的的电影片段。在播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看漏了什么,然后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晏子语言中透出的大义凛然和爱国精神,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学生因而变得非常专注,对于教师的问题显得很感兴趣,这时教师适机地深入提问点拔,学生们畅所欲言,把老师的问题较轻松地回答了,对于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们有了较新的感受、参与教师也有同感。有的教师说“这样的课堂,时时有动画相伴,节节有音乐相随,孩子们又怎么不极感兴趣呢”。

(3)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模仿练笔正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方法,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练习。因为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一种感悟、领会,还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学会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技巧。学了拼读就应让学生练习拼读相应的词、句、段、篇,孰能生巧,才能借助拼音快速阅读。课文中学了儿歌让孩子们仿造去编、去补充,才能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总之,教师在创建卓越课堂时,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卓越课堂。

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我市2016年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大力推进有效教学,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尤其是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实施教学互动,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参照鸡西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当前教学实际,特定如下课堂教学大赛(初赛)实施方案。

1、全员参与原则。全校所有学科,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每人一节课。

2、注重过程原则。通过开展赛课活动,让教师精心组织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教学互动,实现教学方式的新变革。

3、以学论教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观察学生活动的角度,把观察重点从教师转到学生,以此引导教师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四)教学反思原则。按照全市课堂教学大赛增加教学反思环节的要求,学校组织的初赛活动同样增设教学反思环节,让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与失,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回顾、分析和审视,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一)大赛分类。

本次大赛共分为学科教学类和德育活动课类两大类别。学科教学类按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学科,要求教师使用经我市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在我市使用的教材授课。德育活动课参赛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鸡西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并参照市教育学院下发的主题进行活动课设计。教师可任选其一参赛。

(二)大赛形式。

本次比赛,我校将初赛活动与同期进行的“智慧课堂”展示大赛融合在一起,采取讲课与教学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课和教学反思使用同一教学内容。讲课分值满分为90分、教学反思分值满分为10分。讲课时间40-45分钟,教学反思5分钟。

(一)排课(11月4日-6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组织安排每位教师的出课时间,每天安排1、3、5、7四节课。除个别因特殊教学条件要求的课另行选择授课地点外,全部在录播教室授课。

(二)赛课(11月9日-27日)。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依次完成每一位教师的赛课,录播教室内完成的每一节课都将录制下来,作为资料暂时储存,优秀的将作为优质教学资源存储到数字校园空间共享。

本次大赛将分别评出教学类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6名;评出德育活动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并将一等奖推荐为参加全市第八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决赛选手。

为加强对本次大赛的组织与领导,学校成立大赛领导与评审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简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就是在这样子一个看待教师观念的环境中成长成了一名真正的教师。但是,现在每每有人跟我提到教师,再次重申这些看待教师的观念,我冷不防会起鸡皮疙瘩。其实,我并不否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那种高于自己职业范畴的付出,而会非常赞同——在日常教学中,凡是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是非常关爱自己的学生,时刻挂念自己的学生的。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岗敬业,只有真心的喜欢这份工作我们才会用心的去做,才能做好。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工作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才会努力。所以要想干好这份工作,就先让自己真心的喜欢它。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对学生要宽容,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真正俘获学生的心。新的学期我打算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做到三不“不生气,不大声说话,不盲目批评”,真正实现关爱教学,不依靠压力和权力来逼迫学生学习,要用关爱去打动学生,让他们从心里佩服老师,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相信我的努力会有所收获,我很期待,也很有信心。相信我的关爱教学一定能成功。

在我们教师工作中以及工作之余,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学习。工作中,向老师们学习,老师们不拘一格的教学风格、高尚的师德品质、高超的教学技巧以及和颜悦色的教态,都是现成的学习与仿效资源。休闲之余,向书本学习,捧一卷书,一杯香茗,细细品味。无时无刻,向生活学习,广泛汲取生活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就能增强自已的人格魅力。如果说,读书给了知识,向身边的教师学习补足了教学经验,那向生活学习就能令我们了解了教育的真谛,油然而生出教学灵感。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201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方案

下列组别按其总人数的25%,推选出组内初赛人选(其中科组长、备课组长占50%;普通老师占50%),再按组内初赛人数的40%,评出参与学校决赛人员。

1、第5周星期一前推选初赛人选(初赛召集人负责,初赛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核)。

2、第5—第7周星期三组内比赛。(初赛召集人负责,初赛负责人跟进;组别内成员听课、当堂打分,当堂提交评分表,初赛召集人负责统计好分数,上报教导处)。

3、第7周星期四前上报决赛人选(初赛召集人负责)。

学术委员会成员及教导处行政:xx。

第8周周二第5——7节;周三第4——7节;周五第3——6节。

报告厅(文化科)。

1、各参赛教师必需于第7周星期五前到黄主任处抽签,先到先抽,决定自己上课班级以及上课节次,并且上报课题名称,以便安排赛程。

2、各参赛教师第8周周一上午上传教学案电子文本至“备课系统—教研室—20xx学年教学比赛教案”中,教学案字体及排版格式要求:课题(大标题)黑体三号,学科组、授课人黑体4号,正文小标题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3;页边距2厘米;纸张a4;不合要求将会影响评分结果。

3、设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

1、每位参赛教师自行双面打印教案30份以上,交给科组长,由科组长在上课时间派发给听课老师,评委不用。

2、上课班级当天参加比赛的课统一由学校征用,原上课老师辅助班级学生的组织工作,负责把学生带到比赛教室,并协助安排学生位就座。

3、安排在第6节上课的班级不需要做眼保健操,学生拿好课本及学习用品在原第二节上课老师的指挥下到达上课教室。

4、参赛教师如原来该节有课的必须先调好课。

5、参赛教师必须提前20分钟到上课教室调试电教设备,如果有问题请致电林许华老师(短号61100)。

1、科组有决赛选手的,本学科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另每位老师至少选听一节非本学科教师的课,陈宝贤主任负责教师签到及统计,此任务作为期末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

3、有参赛教师的科组必须利用科组活动时间认真进行组内评课。

第10周周一晚修教师会。

1、小结本次活动;

2、宣布获奖名单;

3、部分评委点评(一、二等奖课例);

4、听课教师谈收获;

5、宣读颁奖词(一等奖课例);

6、颁奖。

课堂教学课例大赛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课例大赛是一项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活动。通过比赛形式,老师们可以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相互分享经验,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才华的平台。参与课例大赛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第二段:参加课例大赛的准备工作和收获。

要参加课例大赛,首先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课堂教学课例。这包括对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的熟悉,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选择。在准备过程中,我参考了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同时,我还与同事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些准备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三段:在课例大赛中的具体表现和经验分享。

在课例大赛中,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在课例大赛中,我收获了其他教师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从其他参赛教师的表现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使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参考。

第四段:课例大赛的影响和启示。

课例大赛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们可以在比赛中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样,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比赛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华,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课例大赛的成功举办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第五段:展望未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课例大赛是一项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注重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

总结:通过参与课堂教学课例大赛,我不仅收获了其他优秀教师的认可和赞赏,也从其他参赛教师的表现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比赛促使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例大赛的成功举办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应不断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注重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

教学技能大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比赛全员参加,择优进入决赛。师生热情高涨,老师们备课,准备课件;学生们文明礼仪训练,小组合作探究,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紧张,但是有序。这次比赛既是老师基本功的展示,更是前段时间教学改革的验收,同时也使学生文明礼仪的展示。

这次参赛,我选的是一首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虽然这节课不太成功,但使我受到了锻炼,同志们诚恳的意见更使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今后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飞翔。找好自己的位置,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学生,为他们掌好舵。讲课做到有选择地讲,精讲。同时应合理安排时间,让课堂高效。

通过第一轮的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之大。张彦国老师的《故宫博物院》,课堂精彩纷呈,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使用“我认为”“我不同意”等语言,学生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教师平时训练的结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就的。这正是我所欠缺的,规范学生课堂语言必须马上着手进行,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提上日程。高瑞波老师的《化石吟》,课堂以故事导入,以故事拓展,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进神奇的远古时代,激起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课堂充满趣味性。这样的课堂让人眼球一亮,学生的心被牢牢抓住,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沉闷?怎么会不高效?其他老师的课各有千秋,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次教学技能大赛,使我大开眼界,学习了别人的长处,纠正了自己的不足,我深切体会到本次活动的益处。遗憾的是,决赛我们没能够听课,错失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希望领导考虑我们的要求,多为我们创造学习机会。不过彭贤智教授最后的总结,弥补了缺憾。教授的评价中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们的弊端――吃不透教材,导致教学内容肤浅,缺乏层次感;教学三维目标相互隔离,三者之间没有关系,造成教学内容支离破碎,三维教学目标要像一条线贯穿到教学内容中;百般技能单一,应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使用能力;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感知,对教学没有整体把握;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师占主导,学生被活动,教学过程只是教师在表演,还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没有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知道还有待提高;课堂有温度,没有效率学生缺乏合作学习能力基本训练;教学过程随意性大,跟着感觉走,单位时间内效率低。教授的话是我豁然开朗,原来这些才是症结所在。针对这些弊端,对症下药,教授为我们开出了良方:四遍备课,三遍反思,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搜名家教案,看名师如何备课;关注课标,关注文本;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加强反思。听教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后我一定努力学习,缩短差距,迎头赶上,从各方面提升自己。

最后,再次感谢学校组织技能大赛,为我们创造了学习机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技能大赛,既锻炼了参赛人员,又带动了所有教师,使学校学习气氛高涨,教师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专家指导课堂教学简报

20xx年11月22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双流区研培中心尚梅林老师莅临实验小学东区指导英语教学工作。这次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听课评课和特色指导。

首先,张超老师执教了一节六年级module10unit2《gostraighton》的常规课。接着,王斯馨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关于节日的西方文化渗透课《merrychristmas》。全体英语老师在周晓玲校长和尚梅林老师的带领下,深度参与其中,认真听课。课堂上,张超老师利用自己编辑的音频,为孩子营造了真实情景的氛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王斯馨老师则是通过自己的激情点燃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课后,周校长和尚老师不辞辛苦,马上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和点评。

尚老师指出,教师设计一堂课,一定要认清学生真正的需求,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要特别注意合理有效地呈现语言的结构,搭建语言的框架,深挖文本以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之后,周校长和尚老师就我校英语特色发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希望通过尚老师的指导,搭建具有东区特色的英语课堂。最后,尚老师还对英语组的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进行了提点。大家听后如醍醐灌顶,对英语组未来的奋斗方向更加清晰明了。

这次教研活动,让东区全体英语组教师近距离的领略了专家的个人魅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促进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化教学大赛课堂教学教案模板

根据昭山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工作要点和活动安排,本学期将在我校举行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为配合该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经研究,定于本学期11月份举办南天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

一、参赛对象。

南天学校全体教师。

二、参赛设置。

1、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组进行,教导处和校长室指导。赛前公布参赛人员名单和时间安排,教研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

2、教研组评选本组优秀名单。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每组3人,英语组2人。

三、比赛具体要求。

1、比赛内容:参赛教师依据现行的小学教材和相应的课程标准选择一个课时内容作为参赛内容。现场上课时间为一个标准课时。具体教学上,要求突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

2、比赛方式。

初赛:参赛教师按教研组安排现场教学,教研组评选优秀人员入围区级展示课。

展示课:参加区级展示课人员名单从入围教师中产生,由教导处和社会事业局共同确定。

3.其他。

四、奖项设置。

优胜奖:能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和课件进行教学,参加本次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教师,奖励100元。

教研组优秀奖:各教研组按指标数评选的优秀奖,奖励150元。展示奖:参加区级展示课,奖励200元。

南天学校教导处2014年9月。

专家指导课堂教学简报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算理和讲清法则为前提。理解算理又是掌握法则的关键。传统的计算教学弊端之一,重算法,轻算理;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学生常常由于机械地识记笔算法则,而没有真正理解法则的意义,因而导致运用法则上的错误。理解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体会“凑十”的过程,领悟“凑十”的方法。上课的开始学生通过情境、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8+5。有学生马上汇报出了答案:老师,8+5=13。我说:你真聪明!还有多少小朋友也知道结果?知道的小朋友想办法验证一下你的结果是否正确;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学具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按照各自不同的思路进行操作,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感悟加法进位的算理。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收集各种信息,展示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过凑10来达到口算的目的,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通过“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口算,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快速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加强辨析,比较强化。比较是理解算理的有效手段。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通过直观与抽象的比较,数与形的比较,让学生实现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24×12时,通过比较“乘加法”和“竖式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应该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计算法则的关键。这样的比较,既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又利于学生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52÷2时,要注意沟通操作中的“剩下的1筒和2个羽毛球合起来再分”和竖式计算中的“十位上余下来的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之间的联系。

(5)要重视培养小学生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进而提高运算能力。如教学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讲出各种思考过程,25+6=?先算5+6=11,再算20+11=31;或先算24+6=30,再算30+1=31;也可以先算6+4=10,再算10+21=31。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运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又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运算法则就是加、减、乘、除极其混合运算的规则。其内容在小学课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不少小学生对运算法则背的滚瓜烂熟,而一旦做起题来却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地掌握运算法则,只满足了机械的记忆,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作为数学教师,要针对运算法则出一些针对性的题目,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逐步掌握,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只有让学生掌握住了这些法则,老师才算授之以“渔”,减少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原则性的错误。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才能顺利进行。又如:对于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教学时,怎样列竖式就要打破以往学生固有的关于相同数位对齐的思维,应该通过观察,发现计算因数末尾有0时,我们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计算0前面的部分,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填写几个0,通过反复练习,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法则。

教学中要讲清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专家指导课堂教学简报

20xx年11月23日,省教科院方贵荣副院长、罗晶老师、颜志猛老师等一行17名专家老师到我校调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20xx年11月24日上午8:30—12:10省教科院罗晶、颜志猛老师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两位专家听取了段如逵老师的高三复习课《电磁感应》、王星宇老师的高一期中试卷讲评课、罗超老师初二新课《光的色散》及赵泽多老师初三的习题课《电学》。

下午14:30,我校物理教研组教师集中于实验楼多媒体教室听专家讲评指导工作。罗老师、颜老师首先初步了解了我校初高中教师数量、物理课时设置、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情况、物理教材及教辅使用等信息;接着对我校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初高中学考考点、考试内容、复习教材的选择进行分析;其次对高三总复习进行指导;最后就上午听课做点评。

在这两个半小时的交流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真诚相待,我们明白了自身教学存着的问题,在今后的上课中我们应该注重集体备课,同时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到“留白”,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加强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

通过本次交流,物理组教师收获颇丰,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一中物理教学贡献。

信息化教学大赛课堂教学教案模板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信息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日益丰富并指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作为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的教育事业面临着信息化大军的整合与崛起。

信息发展以快捷、便利而主导人们的衣食住行。但信息化的发展也是一个渐变与飞跃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电子科技运用在教学中已成家常便饭,而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堂巧妙结合成为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始终追求。

我从自己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化教学课堂融合谈以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基本运用意识的形成。

作为一线的教学者,跟不上网络步伐与现代科技发展前沿是众多一线边远教师面临的最大困境。而要能使得信息化进入课堂就得经历一个意识与实践的初级探索运用阶段。意识是发展的首因,在初涉网络世界、新鲜事物面前好奇与渴望是人皆有之,但每一个人由于天资与接受程度的不同,对现代媒体接受有着参差不齐的想法。故而在初涉阶段敢接触成为了以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对兴趣激发和探究欲望启迪。比如:多观看演示、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关注相关媒体引用等等,经历依葫芦画瓢到胸有成竹的量变过程。

二、基本技术掌握并运用在教学活动中。

3、ppt、flash、微课等要能权衡各种软件优势,课堂运用上力争熟能生巧,锦上添花。课堂教学是师生感同身受的形体语言艺术,现代教学媒体以便利直观、资源丰富、表达精准等强大功能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唯有投其所好,集众家之长唯其所用。

三、用好新鲜媒体技术,打造特色教学课堂。(信息技术融合课堂)。

“一节好课”是检验一名教师基本功的最好办法,当下如何去促成一节好课。这里就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好的媒体能给课堂增色,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更能让一个教师把个人信息化水平展现。特色是经典不变的东西,千篇1律的表达对大家来说习以为常。得法者得天下,知法者能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在不同的环境,陌生的情景中毅然崛起。教学要的是灵感,要的是不随波逐流,要的是哪种把技术与技巧巧妙结合的灵气。新鲜媒体以新给人一种追求感,但不能很好运用就会适得其反,不能发挥应有的课堂辅助效果。适合自己的才有可能唯自己用,贪多求新、五花八门、争相展示自己的媒体技术是很多教师接触新鲜媒体时常犯的错。就此种种,就会出现大家花大力气的学习购买新鲜媒体,却更多的把比试媒体技术占据课堂主导地位,不能顺应课堂教学所需,无边无际的进行竞技奔波,而执教者与观摩者却停留在叹服与渴求的低次次情感体验中,不能看到教学融合的效果,无法提升到信息化与课堂融合的高度,发挥媒体应有的辅助作用更定无从谈起。

四、新老并用,学会掌握前沿技术。

信息世界瞬息万变,今天的一切完全成就不了明天的美好。所以要在信息时代不落伍,就必须更新与完善。在教学之路上,传统与现代技术缺一不可,我们在追求新鲜血液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传统教学的优点。而现实却存在猴子掰包谷,感时新一阵风让教师没有时间成果而草率的接受新的事物。这样就会使得各种媒体技术运用间脱节,更谈不上整合各种媒体优势,打造出自己可用的教学之风。所以,在信息化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我们必须有高远的思想意识,在坚持与创新中找到很好的契合点,不捡芝麻丢西瓜,不赶鸭子上架,顺应教学需求该新则新,该用则用,该全就全,该舍就舍真真的把媒体技术与教学融合到一起。

老师们:教学是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运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战胜艺术的至高点,靠的就是对新鲜技术的敏感程度,靠的就是一种敢于接受的胆魄与毅力,靠的就是万花丛中的一点绿,靠的更是永恒的追求与不懈的探索。教学者我们停不下学习的步伐,不忘初衷,坚信在庞大的信息世界里有适合自己立足之所。

专家指导课堂教学简报

为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提升工程工作,促进学校的校本研修,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落实到校本研修、教育教学去。20xx年12月29日上午,河源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组到隆街中学开展指导活动。

连平县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林慧萍同志、省提升工程专家库成员、省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市提升工程项目办主任许光同志、市信息化专家团队东源崇文学校江龙主任、连平县忠信镇中学黄勇超同志、连平县忠信镇中心小学吴晓燕同志、连平县师训中心吴丽芬同志、隆街中学和隆街二中两个学校的管理团队及学科组长参与了本次活动。

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先听了我校陈蓉老师一堂学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示范课。

随后,在学校会议室召开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进校指导会议,会议由唐文斌校长主持。

首先,隆街中学、隆街二中学校的校本研修信息化负责人对2.0整体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

我校语文学科研修组长庄惠雪老师和执教老师陈蓉汇报了学科研修和课例设计开发情况。

与会的专家、领导对课例进行了点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提出了具体中肯的建议。

接着,观看了市信息化专家团队东源崇文学校江龙主任介绍崇文学校校本研修情况的视频。

之后,省提升工程专家库成员、省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市提升工程项目办主任许光同志对我校的校本研修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亮点多,成果丰。

对校本研修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对如何推进教师研修学习,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作了具体的指导。

最后,林慧萍副局长对两校的校本研修2.0推进情况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两校校本研修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专家进校指导活动,为提升我校老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有益帮助,对老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我校加快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发展。

相信通过本次专家进校指导,以信息技术2.0培训为契机,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应用,以及打造智慧校园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课堂教学活动信息简报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组通过组内选拔推选出张兰、林忠华两位老师参加了全校赛课。

参赛教师重视,在赛课的各个环节全力以赴,全组参与备课、试讲等各个准备过程。

1、贯彻新课标,按照问题探究式学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线索,以探究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课时学案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2、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在探索、创设情景等环节中的作用,并在实验中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3、精心设计问题: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层次性原。

4、能适时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教师的基本功还需提高:如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学生的交流能力等。

2、关注学生不够,还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