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管理心得(模板17篇)

小编: 飞雪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经历、经验或学习的总结和概括,以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和思考力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我想我们都应该积极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吧。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幼儿园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教导的工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管理让班级能在良好的氛围下不断的成长。为此,我也在工作中做了很多的学习。现对这段时间来自身工作的心得总结记录如下:

班级是由老师们来一起引导的,而并非是班主任一人来主导。为此,在工作中我非常的注重班级间老师的团结!在工作中,我们xxx班的老师经常聚集在一起召开教学会议。做到在教育前,我们几位老师能提前统一教育方式,做到教学一致,共同来引导学生的成长方向。

除了在教学上,我们在各项活动中也同样是一致规划,让幼儿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到一致的方向,不至于出现因为老师管理的分歧导致班级学生的分化。

在教学当中,我们作为老师积极的互相讨论教育问题,通过与各位同事们的探讨,我不仅对班级的幼儿们有了更更多的了解,在个人方面也有了很多的进步!也许,这正是所谓的团队力量。

在幼儿的教导上,我们一直都以引导和鼓励为主。我们会在教学中设定明确的规定,并一步步的帮助幼儿们学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来遵守规定。并且,我们还在推出了“积分制度”,通过孩子每天的表现来发放分数卡,累积了一定量的分数可以的兑换奖品。在老师们的引导以及奖品的吸引下,慢慢的同学们也能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平常的活动中也更加的活跃。

幼儿的教导不仅仅幼儿园老师能完全做好的,对于家庭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加强联系。不仅通过网络来展示幼儿们在学校的表现,还同时会联系幼儿父母,和幼儿园的教学建立互动关系,让幼儿们在家中也同样能锻炼自己,加强学习的巩固。

不知不觉间,我们班的孩子也都长大的了。在下个学期的教学里,我作为班主任,也同样要引导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幼儿们能在xxx幼儿园里开心快乐的成长为一群出色的幼苗!今后,我们老师也会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好xxx班。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我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近上,如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

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新衣服时,孩子们会说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当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得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二是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近、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一是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幼儿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两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不再哭闹,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们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幼儿园常规管理心得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提出的学前教育机构应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要求,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文件精神,为了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我园举办了一日活动常规工作要求,以下是我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而具体的。通过学习,我静下心来仔细回顾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幼儿进园及晨间活动到游戏活动)及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收获良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如厕、喝水、午睡、离园等基本环节。这都是些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幼儿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幼儿在加点前及餐前便后的洗手,洗手时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袜,午睡后整理被褥等,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老师要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出解答,以后他们就会大胆地表达想法。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限制幼儿说话,老师要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选择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得当了,孩子们就不会说题外话,而是围绕教育内容向老师左问右问。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而且能使教育内容在幼儿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比如在主题活动《我会串珠》中,让幼儿知道分类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种类分、也可以按颜色分,站在不同角度想问题,老师可以把图片拿出来让幼儿用自己方法试着分,让幼儿边操作边回答。通过不断的探索,幼儿增加了对故事的认识,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达出故事的内容,并积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孩子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总想挣脱大人的控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儿办错事或自己能处理事情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或参与,使他们成为主角。一天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后的常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动中随时教育幼儿活动所需物品,从哪里拿,还要归放到哪里去;离开座位时应随时将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渗透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通过一日活动常规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明白了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具体要求,也体会到了一日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一日活动的整合,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日渐完善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工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处处做个有心人,要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在一日活动中合理地开展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从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而具体的。通过学习,我静下心来仔细回顾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幼儿进园及晨间活动到游戏活动)及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收获良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如厕、喝水、午睡、离园等基本环节。这都是些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幼儿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幼儿在加点前及餐前便后的洗手,洗手时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袜,午睡后整理被褥等,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老师要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出解答,以后他们就会大胆地表达想法。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限制幼儿说话,老师要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选择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得当了,孩子们就不会说题外话,而是围绕教育内容向老师左问右问。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而且能使教育内容在幼儿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比如在主题活动《我会串珠》中,让幼儿知道分类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种类分、也可以按颜色分,站在不同角度想问题,老师可以把图片拿出来让幼儿用自己方法试着分,让幼儿边操作边回答。通过不断的探索,幼儿增加了对故事的认识,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达出故事的内容,并积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孩子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总想挣脱大人的控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儿办错事或自己能处理事情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或参与,使他们成为主角。一天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后的常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动中随时教育幼儿活动所需物品,从哪里拿,还要归放到哪里去;离开座位时应随时将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渗透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通过一日活动常规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明白了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具体要求,也体会到了一日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一日活动的整合,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日渐完善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工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处处做个有心人,要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在一日活动中合理地开展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从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请参考!

1、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在常规教育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常规教育。

一是自由型常规教育。教师强调让幼儿自由地发展,认为常规教育是对幼儿主体性的限制。所以,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幼儿“活”起来,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由活动,却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结果滋长了幼儿自由散漫的习性。

二是管制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将“常规教育”和“如何管理幼儿”等同看待。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其结果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幼儿成为了“木头人”,甚至使有些幼儿从心理上抵触教师,不喜欢幼儿园。

三是说教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并且这类教育方式以限制性的常规居多,如“不许大声说话”“不能乱丢玩具”等,却没有引导幼儿去理解行为被禁止的真正原因,忽视了幼儿通过体验习得常规的特点。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2.2班级基本的常规有哪些。

和谐。

学习常规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话,回答问题先举手等。

2.3.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3.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3.2常规教育要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4.1用音乐让幼儿规范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

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用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玩具等等,等音乐换到欢快时,幼儿的玩具就要整理结束,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在进餐时我们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钢琴区,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餐。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区,让幼儿得座位上休息等。相信这样的方式是现在已经普及的方式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4.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在故事中还少不了进餐的必要要求。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安静地愉快地进餐,而且还让幼儿自觉地改正了一些进餐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我班的进餐质量。

4.3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常规在家庭中能得以强化。

有一句话,从我接触幼儿教育以来,是一直记着的:“学校家庭,5加2”.它的意思是说,在幼儿园里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的进步,在家的两天要是松懈,效果将会大大减弱,甚至适得其反,可见家园合作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很多幼儿能在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习惯,但在家中却成了另一副样子。因此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外,还发放一些先进的家教资料,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中得到强化。

5、自主参与常规管理互动化。

5.1体验生活情境。

幼儿对遵守常规的被动,重要一点也是因为他们对常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我注意抓住日常活动中的情境,有意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萌发遵纪的意愿。通过情境讨论,大家知道了破坏环境的危害,一种保护环境,不随意乱扔纸屑的常规教育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得到了完成。

5.2宣传同伴亮点。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相互的“控诉”、“告状”不绝于耳。而相互的赞美、表扬却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应该是缺少发现,正如著名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了把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加以隐身、弱化,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现形、强化,我设立了“大拇指”宣讲台,定期请孩子上台宣讲、表扬身边同伴的闪光点。宣讲完后,由老师给表现好的幼儿额头上粘一个“大拇指”贴花,同时,也给发现别人优点的幼儿奖励一个“千里眼”图标,通过这个宣讲、贴花活动,有效放大了幼儿的闪光点,增强了幼儿遵守常规的主观能动性。

6.1紧密合作。

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两教师配合密切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常规建立成功的关键。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老师们要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幼儿的常规制定,应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级常规,并且要求大家共同去执行,千万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6.2保持一贯性。

只有做到规则的一贯性,幼儿才便于照章行事,规则才便于成为行为的准则。这就要求我们的班级老师在常规的管理中要保持一贯性,一旦制定出规则,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引导幼儿。像我们班,根据活动室面积大小、划分为三个区域,这样既可以提醒幼儿该在什么地方进行这些活动,又能暗示幼儿要排队进行这些工作。在一日活动中,每一位老师对幼儿的要求应是一致的。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做好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将班级的常规工作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教师密切地配合,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我们不能把常规当成一种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外部要求,总是刻意地去提醒、督促儿童遵守,而需要把常规本身看成是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把常规意识看成是儿童主体品质之一。只有将常规视为儿童主体的一种品质,把它当成是儿童内在的并在儿童积极的自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东西,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儿童的常规意识。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一、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而具体的。通过学习,我静下心来仔细回顾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幼儿进园及晨间活动到游戏活动)及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收获良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如厕、喝水、午睡、离园等基本环节。这都是些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幼儿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幼儿在加点前及餐前便后的洗手,洗手时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袜,午睡后整理被褥等,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一日常规中的教学活动,可以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老师要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出解答,以后他们就会大胆地表达想法。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限制幼儿说话,老师要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选择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得当了,孩子们就不会说题外话,而是围绕教育内容向老师左问右问。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而且能使教育内容在幼儿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比如在主题活动《我会串珠》中,让幼儿知道分类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种类分、也可以按颜色分,站在不同角度想问题,老师可以把图片拿出来让幼儿用自己方法试着分,让幼儿边操作边回答。通过不断的探索,幼儿增加了对故事的认识,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达出故事的内容,并积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一日常规中的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自己处理问题、想办法的能力。

孩子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总想挣脱大人的控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儿办错事或自己能处理事情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或参与,使他们成为主角。一天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后的常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动中随时教育幼儿活动所需物品,从哪里拿,还要归放到哪里去;离开座位时应随时将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渗透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通过一日活动常规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明白了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具体要求,也体会到了一日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一日活动的整合,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日渐完善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工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处处做个有心人,要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在一日活动中合理地开展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从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常规管理心得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一群孩子。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一)常规教育要日常抓,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近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一)一日活动的流程。

来园晨间活动进餐餐后活动盥洗/入厕午睡户外活动安全离园安全。

(二)来园接待活动。

1、用恰当的称呼,与每位幼儿家长亲切问候。2、提醒家长有特殊嘱咐事情登记(如吃药、幼儿心情等)3、请蹲下来与个别幼儿交谈,稳定情绪。4、提醒幼儿有礼貌向家长告别。5、与保育员沟通今天活动须知。

(三)晨间活动。

1、准备好体育器械,并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活动2、观察幼儿来园状态,对有异常的幼儿要特别关注。

(四)进餐前入厕活动。

1、餐前组织讲故事,听音乐等,让幼儿安静下来。2、教师在分餐前洗手、戴口罩,餐具餐巾有序摆放。3、告诉小朋友今天吃什么,有什么好处4、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保持安静,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添饭。5、餐后半小时给有服药登记的幼儿服药,认真审查登记情况。

(五)餐后活动。

1、餐后安排幼儿进行分组区角活动。2、教师有目地指导,活动场地安静、有序。

(六)盥洗/入厕。

1、指导幼儿正确进行洗,入厕后冲水。2、不拥挤,不打闹,注意安全。

(七)午睡1、午睡前听儿歌、故事等歌曲要轻柔。2、睡前入厕,进卧室需安静,鞋子整齐摆放在室外通风处。3、指导幼儿正确有序脱衣服,整齐摆放指定位置。4、教师充分了解幼儿身体状况,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八)户外活动的安全。

1、幼儿衣着是否合适,。(运动鞋、无挂饰挂件)2、上下楼梯常规。(不推挤、不拉手、靠右、有序)3、活动中随时清点人数,确保没有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4、大型玩具,攀爬等器械活动,教师务必要科站位。

(九)户外活动的安全。

1、幼儿衣着是否合适,。(运动鞋、无挂饰挂件)2、上下楼梯常规。(不推挤、不拉手、靠右、有序)3、活动中随时清点人数,确保没有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4、大型玩具,攀爬等器械活动,教师务必要科站位。

(十)来离园的安全。

1、班级内设施安全,不允许有开水存在,注意与电有关的一切。2、入园检查,是否有不安全物品,做好药品登记。3、随时清点人数,做到心中有数。4、再三确认接送监护人,谨慎对待离异家庭。5、教师离园时确认水电门窗的关闭,检查包括卧室在内的地方是否有遗留幼儿。

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不便,总之,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为教师、为幼儿,为家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幼儿园常规管理心得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块基地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六个字热爱、严格、周到。

一、热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我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近上,如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

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新衣服时,孩子们会说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当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得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二是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近、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二、严格:一是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

规章制度。

;二是对幼儿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两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不再哭闹,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三、周到: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们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如何采取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律、掌握规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我们班的幼儿在到了中班之后,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多、更强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要求的日益提高,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据我所知,在我们幼儿园已有一部分孩子参加了美术、舞蹈、电子琴、英语等辅导班。这样,由于自身能力的相对有限和外界要求的不断增强,许多孩子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表现不够稳定,产生不少情绪、行为问题,如部分孩子行为退缩、胆小、任性等。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怎样能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呢对此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正确评价自己,树立一定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知:正确的。

自我评价。

是幼儿树立自信心的前提,也是幼儿能够进行适当对自我调节的基础。有了对自己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幼儿才能对自我产生认同,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接受自己的地位与现状,建立初步的自尊与自爱。这样,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影响时,幼儿就能够依靠对自己适当评价,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因此,教师的评价在幼儿的心目中尤为重要,这样就要求教师要真正作到爱护、尊重每个孩子,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在对孩子评价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可能多地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幼儿。以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使其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使幼儿开始重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所以,在平时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谈话活动,让幼儿通过讨论,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经常采用个别鼓励与集体表扬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以提高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我班幼儿符叶超在平时活动中表现突出,有一次,我请他到办公室找一位老师拿本书,但这位老师有可能不在,要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可是符叶超这孩子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首先肯定了他在各种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使其心中树立起我是一个能干的孩子的形象。然后我再表示出对他能完成任务充满信心,这样在我的鼓励下,他很快就高兴去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有了对自己正确的自我评价,培养了自我激励的精神,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任务。平时利用晨间谈话或午餐后休息时间进行一些谈话活动:如让孩子说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孩子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孩子们基本上能够正确地评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的说,自己最大的弱点是吃饭慢,但是绘画好;有的孩子承认自己有时在活动中随便插嘴,但是上课肯动脑筋,积极发言。通过谈话活动,使孩子们初步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随着自己的慢慢长大,自己会变得越来越能干,长处会越来越多,短处会越来越少,甚至将短处转变成长处。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提出的学前教育机构应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要求,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文件精神,为了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我园举办了一日活动常规工作要求,以下是我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

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而具体的。通过学习,我静下心来仔细回顾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幼儿进园及晨间活动到游戏活动)及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收获良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如厕、喝水、午睡、离园等基本环节。这都是些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润滑剂。因此认真做好幼儿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幼儿在加点前及餐前便后的洗手,洗手时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袜,午睡后整理被褥等,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一日常规中的教学活动,可以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老师要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出解答,以后他们就会大胆地表达想法。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限制幼儿说话,老师要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选择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得当了,孩子们就不会说题外话,而是围绕教育内容向老师左问右问。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而且能使教育内容在幼儿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比如在主题活动《我会串珠》中,让幼儿知道分类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种类分、也可以按颜色分,站在不同角度想问题,老师可以把图片拿出来让幼儿用自己方法试着分,让幼儿边操作边回答。通过不断的探索,幼儿增加了对故事的认识,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达出故事的内容,并积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一日常规中的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自己处理问题、想办法的能力。

孩子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总想挣脱大人的控制。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儿办错事或自己能处理事情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或参与,使他们成为主角。一天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后的常规培养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动中随时教育幼儿活动所需物品,从哪里拿,还要归放到哪里去;离开座位时应随时将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渗透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通过一日活动常规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明白了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具体要求,也体会到了一日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一日活动的整合,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日渐完善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工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处处做个有心人,要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在一日活动中合理地开展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从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班级管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小朋友从小班升入中班是一个跨度,老师也有变动,使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都产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各位老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教师之间的和谐。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刚一配班时,有些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

1、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脏,尽力把孩子教好、照顾好。

2、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励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针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3、教师之间要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甲老师a要求,乙老师b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二、做好家园联系,打好班级管理之基础。

翻阅很多班级管理的论文和资料,很多老师把家园联系都放在了最后。但是我觉得家园合作应该放在工作之首,放在班主任工作重点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牢牢抓住家长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老人更多关心孩子们有没有吃好、睡好、是否听话、是否调皮捣蛋,这些方面确实很重要,既然老人关心,那我的沟通就从这里切入。我会象唠家常一样先和他们谈谈用什么办法来增加孩子们的食欲,改变他们的偏食习惯,用什么办法使孩子们睡的好,要从孩子们的优点谈起,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谈孩子们的不足,这样循序渐进,使老人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态度,争取老人配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而对待年轻的父母时,我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建议,并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指导,这样他们会觉得老师很有办法,就会信服你。有时,我还会随机地写一些小便条或发短信给家长,他们往往会觉得很贴心。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网,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园论坛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

三、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其实衡量你的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班级幼儿的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第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例如,从小班起我们就要求对玩具进行分类,收拾玩具,在幼儿玩玩具之前,首先引导幼儿按类别、颜色分好类,认识每一种玩具,了解每一种玩具的玩法,这样即便于幼儿操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一举两得;又比如,物归原处,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分类、收拾、整理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否则就一遍二遍的反复练习,当他们发现反复练习的结果是角色游戏的时间缩短了,立刻就觉得不核算了,从此每次活动后玩具就能整齐回家了。

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班级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沓了,在花九牛二虎之力,也会无济于事。例如,我让孩子在起床后折叠被子并放在枕头上面,然后和搭班老师、保育员通一下气,不论是谁带班都这样老要求孩子;对吃饭慢的孩子班内教师要意见统一,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中乱串找老师;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班有许许多多,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增强学习管理理论的意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和新观点。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一群孩子。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一、班级常规管理与幼儿一日活动息息相关。

(一)常规教育要日常抓,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近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二、一日生活活动中建立班级常规。

(一)一日活动的流程。

来园晨间活动进餐餐后活动盥洗/入厕午睡户外活动安全离园安全。

(二)来园接待活动。

1、用恰当的称呼,与每位幼儿家长亲切问候。2、提醒家长有特殊嘱咐事情登记(如吃药、幼儿心情等)3、请蹲下来与个别幼儿交谈,稳定情绪。4、提醒幼儿有礼貌向家长告别。5、与保育员沟通今天活动须知。

(三)晨间活动。

1、准备好体育器械,并指导幼儿有序进行活动2、观察幼儿来园状态,对有异常的幼儿要特别关注。

(四)进餐前入厕活动。

1、餐前组织讲故事,听音乐等,让幼儿安静下来。2、教师在分餐前洗手、戴口罩,餐具餐巾有序摆放。3、告诉小朋友今天吃什么,有什么好处4、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保持安静,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添饭。5、餐后半小时给有服药登记的幼儿服药,认真审查登记情况。

(五)餐后活动。

1、餐后安排幼儿进行分组区角活动。2、教师有目地指导,活动场地安静、有序。

(六)盥洗/入厕。

1、指导幼儿正确进行洗,入厕后冲水。2、不拥挤,不打闹,注意安全。

(七)午睡1、午睡前听儿歌、故事等歌曲要轻柔。2、睡前入厕,进卧室需安静,鞋子整齐摆放在室外通风处。3、指导幼儿正确有序脱衣服,整齐摆放指定位置。4、教师充分了解幼儿身体状况,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八)户外活动的安全。

1、幼儿衣着是否合适,。(运动鞋、无挂饰挂件)2、上下楼梯常规。(不推挤、不拉手、靠右、有序)3、活动中随时清点人数,确保没有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4、大型玩具,攀爬等器械活动,教师务必要科站位。

(九)户外活动的安全。

1、幼儿衣着是否合适,。(运动鞋、无挂饰挂件)2、上下楼梯常规。(不推挤、不拉手、靠右、有序)3、活动中随时清点人数,确保没有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4、大型玩具,攀爬等器械活动,教师务必要科站位。

(十)来离园的安全。

1、班级内设施安全,不允许有开水存在,注意与电有关的一切。2、入园检查,是否有不安全物品,做好药品登记。3、随时清点人数,做到心中有数。4、再三确认接送监护人,谨慎对待离异家庭。5、教师离园时确认水电门窗的关闭,检查包括卧室在内的地方是否有遗留幼儿。

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不便,总之,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为教师、为幼儿,为家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心得体会

班主任工作总是费力不讨好,认真,不受学生欢迎;松懈,领导不满意。低年级的班主任更让人头痛,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又初离父母,一切规矩都得从头学起,事必躬亲。经过几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二、尊重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也许人们认为小小一年级学生,乳臭未干,为什么还要尊重他呢?可一年级学生也是人,也有被尊重的权利。大家都知道,爱告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其频率之多,有时也确实令人烦,如果粗暴制止不让学生告状,或是置之不理,都有些不妥,于是不管哪个学生告状,我都要耐心地听完,然后告诉他今后应怎么做,待会儿老师来处理这件事。其实有时候你并没有去处理这件事或某个人,可告状的孩子呢,他总是心满意足地离开。我想他倾诉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感到自己被老师重视,内心已经平衡了,早就出去快乐地玩了,老师又何必非去查个水落石出呢?当然情节特别严重的另当别论。

三、是非分明,精练果断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当班主任就要做到是非分明,慈而不软,决策果断,做事干练,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班主任的组织领导才能,从而让学生心服口服。我班有个出了名的调皮学生刘昊,有一次他和平时较文静的向文琪发生了争吵,不善言语的向文琪被叫到办公室后,面对着我眼泪直流。而当我了解事情的原委时,两人各不相让,都说是对方的错,拒不承认自己有错。我并不因为刘昊一贯的调皮和向文琪看似委屈的泪水而轻易表态说是刘昊的不对,而是果断地从事情的源头找起。经调查,竟是向文琪错得更多,当我向他们逐点指出双方的错误时,两人都低头承认了错误。事实证明,班主任需要具备精练果断的能力。

四、抓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

搞好班主任工作应利用每周一次的的班队会,一周训练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在强化训练中逐渐潜移默化,形成习惯。如:我从一年级班主任起,每周一都要问学生:“哪些学生洗过澡了?”教室里,洗过澡的学生叽叽喳喳,没洗过澡的却闭口不言,可都低下了头,我没有批评这些孩子,可我知道:下周,这些孩子一定会洗澡。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让人“痛并快乐着”,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时也难免急躁和冲动,但只要我们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把学生的一切放在工作的首位,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文档为doc格式。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在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在常规教育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常规教育。

一是自由型常规教育。教师强调让幼儿自由地发展,认为常规教育是对幼儿主体性的限制。所以,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幼儿“活”起来,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由活动,却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结果滋长了幼儿自由散漫的习性。

二是管制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将“常规教育”和“如何管理幼儿”等同看待。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其结果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幼儿成为了“木头人”,甚至使有些幼儿从心理上抵触教师,不喜欢幼儿园。

三是说教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并且这类教育方式以限制性的常规居多,如“不许大声说话”“不能乱丢玩具”等,却没有引导幼儿去理解行为被禁止的真正原因,忽视了幼儿通过体验习得常规的特点。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2.2班级基本的常规有哪些。

和谐。

学习常规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话,回答问题先举手等。

2.3.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3.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3.2常规教育要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4.1用音乐让幼儿规范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

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用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玩具等等,等音乐换到欢快时,幼儿的玩具就要整理结束,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在进餐时我们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钢琴区,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餐。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区,让幼儿得座位上休息等。相信这样的方式是现在已经普及的方式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4.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在故事中还少不了进餐的必要要求。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安静地愉快地进餐,而且还让幼儿自觉地改正了一些进餐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我班的进餐质量。

4.3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常规在家庭中能得以强化。

有一句话,从我接触幼儿教育以来,是一直记着的:“学校家庭,5加2”.它的意思是说,在幼儿园里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的进步,在家的两天要是松懈,效果将会大大减弱,甚至适得其反,可见家园合作有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家长是另一位老师。很多幼儿能在幼儿园老师和同伴的提醒下保持良好的习惯,但在家中却成了另一副样子。因此我们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外,还发放一些先进的家教资料,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中得到强化。

5.1体验生活情境。

幼儿对遵守常规的被动,重要一点也是因为他们对常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我注意抓住日常活动中的情境,有意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萌发遵纪的意愿。通过情境讨论,大家知道了破坏环境的危害,一种保护环境,不随意乱扔纸屑的常规教育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得到了完成。

5.2宣传同伴亮点。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相互的“控诉”、“告状”不绝于耳。而相互的赞美、表扬却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应该是缺少发现,正如著名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了把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加以隐身、弱化,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现形、强化,我设立了“大拇指”宣讲台,定期请孩子上台宣讲、表扬身边同伴的闪光点。宣讲完后,由老师给表现好的幼儿额头上粘一个“大拇指”贴花,同时,也给发现别人优点的幼儿奖励一个“千里眼”图标,通过这个宣讲、贴花活动,有效放大了幼儿的闪光点,增强了幼儿遵守常规的主观能动性。

6.1紧密合作。

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两教师配合密切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常规建立成功的关键。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老师们要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幼儿的常规制定,应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级常规,并且要求大家共同去执行,千万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6.2保持一贯性。

只有做到规则的一贯性,幼儿才便于照章行事,规则才便于成为行为的准则。这就要求我们的班级老师在常规的管理中要保持一贯性,一旦制定出规则,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引导幼儿。像我们班,根据活动室面积大小、划分为三个区域,这样既可以提醒幼儿该在什么地方进行这些活动,又能暗示幼儿要排队进行这些工作。在一日活动中,每一位老师对幼儿的要求应是一致的。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做好班级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将班级的常规工作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教师密切地配合,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我们不能把常规当成一种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外部要求,总是刻意地去提醒、督促儿童遵守,而需要把常规本身看成是儿童主体意识的觉醒,把常规意识看成是儿童主体品质之一。只有将常规视为儿童主体的一种品质,把它当成是儿童内在的并在儿童积极的自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东西,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儿童的常规意识。

幼儿园中班常规管理细则

一、集体教育活动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上课:

1、能注意力集中(能稳定10~15分钟)。有兴趣地参加集体学习活动,愿意学本领,能认真听讲,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2、在活动中手脑并用,能独立、认真地思考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培养幼儿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道说话先举手的道理,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发言。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问题,大方自然、吐字清楚,声音响亮适宜。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话。

4、能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说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不插嘴。

5、愿意协助老师准备学习用具、材料;学会正确使用和爱护各种学习用具、材料;用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具、材料。

6、在活动中能保持正确的坐、写、画的姿势,在老师或同伴的提醒下能自觉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7、掌握正确的与同伴交往的技能,能和同伴商量或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学会和同伴共同使用学习用具、材料。

8、知道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活动成果,学习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参观:

1、乐意参加各种参观活动,有兴趣了解周围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事件、设施等。 2、参观的途中注意安全,知道离开集体的危险。不掉队,不大声喧哗。

3、会按老师的要求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去思考。学习参观的方法。

4、会用言语、绘画或其它形式表现参观的内容、感想和收获。

劳动:

1、学习独立地做自己的事,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

2、愿意劳动的孩子,能积极愉快地接受成人和集体的委托,并努力认真地去完成。 3、能认真地做好值日生工作,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乐意帮助大家,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知道为集体做事很光荣。

4、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会整理玩具,布置活动室环境。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整理玩具柜、抹桌椅等。

操作:

1、有兴趣的参加操作活动,能按老师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去操作。

2、在操作过程中勤于动脑,善于思考。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别人。

3、在操作中学会与同伴正确友好地交往,有事可与同伴协商、讨论。

4、爱护操作材料,活动结束后能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体育活动:

1、主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

2、在教师提醒下,活动前后整理服装,系好鞋带,知道适时增减衣服。

3、学习基本动作走、跑、跳、爬、攀登、钻、投掷和拍球。学会听口令做动作和变换对形。能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

4、逐步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玩运动器械,体育玩具的玩法和要求及玩时的一些安全常识。爱护运动器械、体育玩具。锻炼时身体若有不适会及时告诉老师。

5、正确对待体育游戏竞赛中的胜败和输赢。

6、积极参加远足活动,不怕累、不怕苦,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7、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做危险的事,不在危险的地方玩,在老师的提醒下控制运动量。

二、游戏活动常规的内容和要求:

1、喜欢参加各项游戏活动,逐步按规则要求开展游戏。

2、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3、学习和同伴商量着玩,合作玩。不经别人同意,不随便翻拿别人的东西。 4、爱护玩具,轻拿轻放,学会整理玩具。

5、根据游戏的需要,能用多种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丰富游戏内容。

6、会按照图片和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结构材料进行造型,掌握一定的拼搭技术,并能用言语表达。

7、明确角色意识,逐步丰富角色间的交往。

8、在游戏中能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9、遇到困难,能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遇到纠纷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商量解决。 三、其它活动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1、较主动接受保健医生晨检,主动向老师、阿姨同伴问好,向父母道别。 2、喜欢参加阅读、散步、观察等其它教育活动。

3、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方法,爱护图书;懂得按顺序观察画面;尝试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4、有序地排队参加散步活动,紧跟队伍慢行,不掉队。散步时初步懂得用感官去观察周围事物;喜欢动脑筋。能根据所观察的事物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5、学会用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

6、不在室内走廊奔跑、爬高。有秩序地上下楼,靠右边走,不前拥后挤。

7、正确擦汗,擤鼻涕,锻炼前后及时增减衣服。口喝时随时饮水,用正确方法喝水。有秩序地到水桶前接适量水,不洒水。

8、进盥洗室洗手时不拥挤,较迅速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并随手关紧水龙头。

《幼儿园中班常规管理细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

1、教师能热情地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并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

2、让幼儿喜欢我们的幼儿园,能高高兴兴来园,能愉快地和家人道别。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

3、入园时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4、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值日生主动帮助排好桌椅、摆放玩具,整理活动室。

5、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独自离园,不跟陌生人走,主动跟周围的人道别。

6、注意引导家长带幼儿观察班级周围的环境创设,了解本月的活动安排。

1、教幼儿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

3、教幼儿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

4、加强个别、小组幼儿活动情况的指导。

5、教幼儿主动擦汗,休息后自觉补充水份。

6、活动结束诗能按老师的指令回班级,不逗留,能提醒幼儿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1、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幼儿活动安全、教玩具、幼儿学具的选择。

2、课前能稳定幼儿情绪,教幼儿听信号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3、活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4、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写、画时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

6、能坚持带教具进教室,注重幼儿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寓教于乐,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个别幼儿的指导。

7、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8、值日生协助老师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在活动结束诗能引导幼儿整理教室。保持桌面和周围环境整洁。

1、有秩序地盥洗,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2、值日生协助分发餐具、点心,餐后主动擦桌子,整理桌面。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凉开水漱口。

1、入厕后安静进入寝室,换好拖鞋、衣服,将拖鞋摆放整齐后有秩序地上床。

2、保持正确睡姿,不蒙头睡,不趴着睡,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起床后,先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换好鞋子,再将拖鞋放回鞋架上。

4、整理好自己的仪表,自由饮水。

1、选择自己喜欢的区,与同伴商量后,自觉围靠区角再玩。

2、积极参与游戏,爱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不发出噪音,不影响同伴。

3、与同伴友好合作,主动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

4、活动后将玩具材料分类摆放整齐。结语: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应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谢谢!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设施、设备安全档案资料,对所有设施、设备必须登记,注明购买时间、设备名称、设备价格,并做好维修记录。记录规范,不错记漏记、随意涂改。

2.隔离室按疫情防控配备要求:观察床、桌椅、防护衣、防护手套、呕吐物处置箱、量板、消毒灯、消毒液等物品,并由保健老师负责管理。

3.定期组织人员对设施、设备认真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思想要重视,以防患于未然,确保使用时的安全。

4.每周对隔离室的桌椅、床围栏、玩具用1:200的消毒剂消毒。不能浸泡的玩具、图书需放在阳光下暴晒3-4小时。

5.隔离室内专用隔离床和被褥,平时不得随便挪用。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汚染,无安全隐患。

6.注重平时管理、维修、保养工作,以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

7.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准私_取用隔离室所有设施设备。

8.各种设施设备属于固定财产,实行保健人员负责制,如有变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发现非正常损坏或丟失,照价赔偿。

幼儿园生活常规管理制度

一、凡本园工作人员都必须按时接受工作质量的评价考核。

二、幼儿园成立工作质量考核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各组组长参加。

三、考核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1、拟定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

2、确定考核方法

3、定考核时间

4、研究奖惩办法

5、写考核总结

6、根据考核中发现的'情况提出改进、提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履行本岗职责情况、工作效果等。由考核领导小组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及各岗工作范围拟定详细考核提纲。

五、考核分为月考核与学期考核。

六、考核结果填入业务档案。考核结果作为全体教职工晋级、职称评定、选先进及选送外出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幼儿园大班常规管理细则

1、让幼儿能高高兴兴来园,愉快地和家人道别,向老师和同伴问早、问好。遇到熟悉的人会主动问好。

2、愉快主动接受晨检。

3、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值日生主动真理物品,管理区角。

4、安静选择游戏区和玩具,不随便乱跑、不大声讲话,游戏结束后将玩具放回原处。

二、户外体育活动及早操

1、教幼儿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

2、自由活动: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玩危险游戏。乐意与同伴一起玩,不争抢玩具,互相谦让。玩后主动收拾并分类摆放玩具。

3、教幼儿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

4、听到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精神饱满,眼睛看老师示范,耳朵听音乐节奏,动作到位。

5、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带操,动作有力、合拍。能用鼓励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染幼儿认真参加早操和体育活动。

6、教幼儿主动擦汗,休息后及时主动自觉补充水份。

7、活动结束能按老师的指令排队回班级,不逗留,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不互相推挤,注意安全。

8、要求在户外不吵闹、不推挤,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集体活动

1、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幼儿活动安全、教玩具、学具的选择

2、课前能稳定幼儿情绪,教幼儿听信号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3、活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4、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写、画时握笔和坐的姿势保持正确。

6、坐的常规:

(1)会轻轻搬动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平放在膝盖上,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等。

7、教师能坚持带教具到课堂,注重幼儿实际动手操作寓教于乐,并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个别幼儿的指导。

8、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满足幼儿的需要,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9、值日生协助老师发放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

四、点心及午餐

1、有秩序盥洗,用正确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节约用水。

2、值日生协助分发餐具、点心,餐后主动擦桌子,整理桌面。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温开水漱口。

4、吃饭时一手应扶碗,一手拿汤匙。餐后自己清理桌面,把骨头、菜渣倒入垃圾桶,用抹布抹自己的桌面,将自己的椅子拿到柜上。值日生自觉留下维持秩序并整理教室。

5、要求幼儿吃饱,鼓励幼儿添饭,打饭时应自觉排队,饭后轻放餐具,餐具摆放整齐,餐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地活动,如散步、看书等。

6、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五、离园

1、离园前把玩具、材料、椅子收放整齐、归位,整理好活动环境。

2、整理自己的仪表,带好自己的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

3、主动向老师、小朋友及其他家长道别。

4、不独自离开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

一、晨间接待

1、对幼儿的要求: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如果身体不适能及时告诉教师。

2、对保教人员的要求: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通风、口杯消毒等工作;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二、晨间检查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按晨检常规项目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一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值日生工作的组织与指导

1、对保教人员的要求:中、大、学前班设值日生,为值日生做好标志,前一天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叮嘱值日生第二天提前到园,教师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

2、对幼儿的要求:学会收拾整理室内环境,如擦桌椅,收拾碗筷等;学会整理图书、玩具柜及活动区;中、大班增加修补图书、更换日历牌、记录气象日志、报告本班缺席的小朋友、给自然角的动植物浇水、喂食及清洁工作。大班和学前班幼儿还要做好观察记录。

《幼儿园大班常规管理细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