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评课大全(15篇)

小编: 曼珠

通过研究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章类型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音乐欣赏课教案

1、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能初步分辨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能根据音乐,创编表演动作,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ppt,音乐,三种乐器:小铃、木鱼、三角铁

一、经验再现

在钟表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钟,看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猜猜他们是怎么说话的?

小结:我们的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钟,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如:当当,嘀嗒嘀嗒,布谷布谷。

二、分段欣赏音乐

过度句:夜深了,钟表店里的钟们活动起来了。听,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段:

听到了吗,他们在干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你听到谁在跳舞?请你来做钟宝宝,跳一跳。

集体—————经验分享(老师示范)

第二段:

过度句:跳得开心吗?跳累了,听听钟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钟宝宝们,我们休息啦。

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休息的?—————动作得分享

第三段:

在孩子们休息时,放音乐

1、听,钟宝宝们又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2、让我们一起来跳舞吧!我来找找,谁跳的舞和刚才是不一样的?

个别示范,集体模仿

完整欣赏

你们跳得真好看,我来学学你们的舞蹈好吗?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的舞蹈。

三、幼儿集体完整地听音乐表演

你们也来跳一跳吧。

四、延伸

出示乐器,你们觉得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那种钟的声音?请你试一试。

音乐欣赏课教案

1、聆听管弦乐合奏《出发》,感受并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记忆乐曲第一主题。

3、能感受乐曲三个部分的音乐形象。

1、如何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火车出发、行进时的不同情绪

2、如何听辨每个乐段的不同乐器并用来表现乐段教学准备:

电脑、钢琴、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模仿火车行进来进行律动播放a出题旋律)

生:火车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火车,而是蒸汽火车,看它来了(播放视频)

师:在这段视频中你听到了火车的那些声音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作品名字就叫《出发》,同学们准备好和老师一起出发了吗?

生:略

二、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1)请学生聆听引子部分表现火车怎么样了?使用了什么乐器?

(2)教师介绍所使用的乐器,模仿乐器的演奏方法,尤其是低音鼓。

(3)用动作表现引子部分2、欣赏a主题

(1)请同学聆听思考乐曲的音乐情绪

(2)用“lu”模唱,听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使用了什么乐器,模仿乐器的使用方法

(4)学生分两组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间奏模仿低音鼓进行表现

2、欣赏b主题

(1)分辨乐段b的音乐情绪和a的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

(2)再听音乐提问使用的打击乐器名称是什么?

(3)提问学生眼前浮现了什么画面?带领学生模仿火车行进来感受乐曲

3、欣赏a’乐段

(1)师:我们再来听音乐告诉老师它和那一站的音乐是相似的?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呢?

生:略

(2)师:表现了火车怎么样了呢?

生:略

三、完整聆听作品,学生表现四、出示小节小节线微课

五、出示火车发展史及中国的蒸汽火车视频介绍

六、结束语: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到这,希望同学们能亲眼见见我们国家的蒸汽小火车,下课。(学生模仿火车行进离开教室)

音乐欣赏课感想

这学期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这门课,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对这门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

由于更深入的了解,我喜欢上了交响音乐,的确如老师刚开始时说的,没上课之前觉得交响乐都是绅士淑女欣赏的,觉得交响乐不是雅俗共享的,总感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去欣赏的话有点别扭。但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让我们一定程度认识了什么是交响乐(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音乐家和我们都一样体念生活,他们有喜怒哀乐,我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作品上,我们的喜怒哀乐亦会随着欣赏他们的作品释放出来,那时我们和音乐家们的灵魂就起了共鸣,互相倾听倾诉,心灵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于是我们心情也会因作品而改变,即使我们和音乐家的经历不一样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如朋友。是的,音乐就是我们的朋友,此刻终于明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她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艺术可以进步,需要对生活更深入的感悟才能促进艺术境界,但艺术境界如人的思维一样永无止境的!如今我们的艺术表示方式的确是进步了,多样了,但是那仅仅是工业科技的发展,艺术境界如果没经过生活更深入的反思感悟的话,还真的无法超越前人。工业科技技术是可以继承的有形资产,而艺术境界是无法复制的无形资产,遗漏了或丢失了就无法找回,更不用说继承超越。而如今艺术产量是增多咯,但是含量也要跟得上才是音乐等艺术境界的提高。白我们为什么喜欢明星,因为他们给予我们快乐及安慰!

艺术境界与生活体验感悟成正比的,或许我们没有音乐家艺术境界,当时艺术家的艺术境界比我们高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体会或者安慰更多,或者我们更深入体会我们情操肯定也得到某种升华,这是所谓音乐能陶冶情操的原因吧!

我们想提高欣赏交响乐的能力或者说艺术境界必须更用心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而我们不用心思考或者单纯地听,而不体念生活的话,或许能勉强感受到作品的灵魂,但想要超越领略的话,必须有更高的艺术境界,即对生活要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而如今各种音乐堆积如山,听着耳根缭乱,再加上各种科技特效充塞着作品,让作品貌似精彩纷呈,却缺乏长久魅力:如某些流行曲总是“爱啊!恨啊!想念啊!”你敢说你是被它的“爱啊!恨啊!想念啊!”等感动的么?只能说被里面的元素震撼了你的听视觉,却根本不是被它苍白无力的“爱啊!恨啊!想念啊!”感染。即使震撼也只是感官上的震撼,不是心灵上的触动!那些作品挺久了就会腻,因为它不是震撼你的灵魂!

音乐欣赏这门课,也让我懂得了一些赏析音乐的方法与感悟;更让我懂得去体念生活懂得感悟生活有必要感悟生活!

班级:电子1034班。

姓名:任文丽。

学号:100602103401。

音乐欣赏课感想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出我选修《音乐欣赏》课,仅仅是因为觉得欣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对欣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几部以音乐或音乐家为题材的电影。像经典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描写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生平的故事片《翠堤春晓》和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生平的故事片《一曲难忘》。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曲难忘》这部影片。它描写了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与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尔后肖邦决心以巡回演出募捐筹资援助浴血奋战的爱国志士们,直至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电影中出现了肖邦的部分重要作品,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演奏的水平很高,旋律优美,场景典雅,引人入胜,十分感人。整部影片看起来就像是“五彩缤纷的狂想曲”,电影中的场景、故事和那动人的琴声一直深存在我的记忆之中。

发展历程,我国音乐的发展历程,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等等。这些音乐知识都很吸引我。

然而,在最后的歌剧欣赏上,我感觉是在《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最让我感觉枯燥的内容。再加上由于某种原因没有中文翻译,更使我看不太懂,只能看出几个人在那儿吼。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音乐知识渴求的欲望,反而增加了我学习的兴趣。通过了解,我知道了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弄臣》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在通过业余时间的欣赏后,我了解到了歌剧《弄臣》的大概内容。想到本剧通过运用音乐手法将剧中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和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配上帕瓦罗蒂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音美技,我深切地感叹道《弄臣》真不愧为歌剧中的经典之作。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欣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欣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欣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音乐欣赏课感想

班级:

学院:

姓名:

学号:

姓名:某某。

学院:建工学院。

专业班级: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出我选修《音乐欣赏》课,仅仅是因为觉得欣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但在去上了第一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变化。我觉得自己很荣幸,音乐欣赏让我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艺术范围。通过上课我对欣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记得第一次去上课时,我是怀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的,可是吕老师依然认真讲课负责任的态度特别是在他讲到一首民歌时播放了民歌的mv,歌声那么优美,我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也开始认真的听课起来。上课之前,因为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通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老师授课的方式分为乐理讲解和乐曲欣赏两部分。课堂上老师还和我们交流,还给我们介绍经典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这不但使我们会唱,还让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使我们受益颇多。

我们现在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过度狂热,而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几乎没有,我们有必要去学习欣赏高雅音乐,才让我们能够更好的鉴赏高雅音乐。在推广高雅艺术的活动上,时下的高雅音乐教育,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即使去闹市看好莱坞大片,也不愿去音乐厅听音乐会。高雅音乐是一项欣赏性很强的一门艺术,它需要欣赏者有较高的素质文化水平,所以本该大学生是高雅艺术整个欣赏过程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是通过欣赏和领略高雅音乐,进而创造和升华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高雅音乐的态度,并不是那么的乐观,即使对其有兴趣,也不是对高雅音乐内涵有深度的了解,我想要是这样下去,再过几代人,我们这个物欲横行的社会还会不会存在高雅艺术的概念呢。

以前我也一直热衷于流行音乐,那种由各种电子乐器混合出来的声音或许正是满足当代青年感情发泄的需要,我也曾对民族古典音乐嗤之以鼻,直到我上了这课,接触到优秀的民族古典乐,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我这个人实在是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管怎么样,我确实很喜欢音乐。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多很好。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大学音乐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自由,并且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我们小学和初中也都开过音乐课,但是却是每堂课都只有40分钟,而且一周只安排一节课,并不能真正了解到什么,领悟到什么。我记得初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女教师,莫名的我们都很喜欢她,我现在想想应该是音乐赋予人的一种内在的气质美吧,那时课堂上老师没教什么乐理知识,只是教我们唱,在那段时间我认识五线谱,简谱,不过上高中后也就没再学,高中几乎被那些所谓的主课占用了,音乐这种课也就荒废了。

音乐欣赏课上在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欣赏了很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各种乐器各种曲调让人心醉神迷,加上自己的另外的欣赏,更认识了许多音乐家,也深深为他们所打动。我们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看见他发自心底的呐喊:我要同命运抗争到底。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战胜一切的毅力和决心,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同时我们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先生以其荡气回肠,雄浑刚劲的《黄河大合唱》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和歌词,仿佛说出了那一代人的不服输保卫家园的决心: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全国人民快快团结起来,拿起武器,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么带有民族气息的呐喊啊,给无数投身革命的英勇战士带来“火”一般的战斗激情,通过音乐语汇鼓舞着群众的士气。民族的声音才是最值得去聆听的声音,他是五千多年中国厚重文化的结晶,一切流行歌曲在饱含情感的民族音乐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然而,我感觉是在《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最让我感觉枯燥的内容是歌剧欣赏。再加上由于某种原因没有中文翻译,更使我看不懂,只能看出几个人在那儿吼。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音乐知识渴求的欲望,反而增加了我学习的兴趣。我最喜爱的还是民族音乐鉴赏,让我领略了民族音乐的美妙。民歌蕴含着朴实美与简洁美,如蒙古族的《牧歌》与四川的《康定情歌》在音乐语言,音乐风格上单纯朴实,清新自然,无华而充满生机,让人易于接受,同时产生极大感染力。民族乐器具有和谐美和创造美,如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二胡曲《二泉映月》,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情思深切、意味隽永、动人心魄的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民族音乐鉴赏课更让我对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数琵琶曲《十面埋伏》了。《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第三部分有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也有描述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种种情景。全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

音乐文化教育给大学生提供了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并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审美观,音乐本身对大学生就是一种最富现实性的审美教育,音乐鉴赏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不只是美育本身,而是有益于学生德、智、体全面素质的提高。音乐鉴赏课上学生会欣赏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其中不但有《黄河》、《爱我中华》、《红旗颂》等表达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音乐,也有《绣荷包》、《采茶扑蝶》、《走西口》等反映社会生活的歌曲,这些音乐经过历史的选择无不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虽然《音乐欣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欣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能选上这课我觉得幸运的,人生忙忙碌碌,有多少人能够抽时间静下心来欣赏美妙的音乐呢?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虽然音乐欣赏课只有短短几小时,但是我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却远远没有结束。我想,今后我会多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当失落压抑时,不妨放上一小段喜欢的音乐,慢慢品味,相信那种感觉是终生难忘的。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欣赏》课后最深的感想。

肖邦音乐欣赏课

肖邦的全名是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纤弱、儒雅、温柔而又有才的男子。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升c小调圆舞曲》。在外界的评论中,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每当我紧张,烦心时,非听这首曲子不可。

听得我心有戚戚焉。我认为这首曲子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缓慢、悠扬、抒情,又带着一点浅浅的悲伤。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头高傲的梅花鹿在冬日的暖阳中,缓缓地漫步在丛林之中。整个画面温和而平静。转而进入第二部分,梅花鹿不再是缓缓地漫步,而是张开了四条腿,迅速有力地奔向远方,越跑越快,扬起地面上的一些灰尘,给人一种气势蓬勃、强劲的感觉。第三部分又回到第一部分的曲调,画面切换,仿佛到了梅花鹿的老年时期,在静静地回忆这些美好的过往。整首曲子有一种哀伤的基调,但最能抚平人们心中的不安。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是在肖邦和女作家乔治·桑相识相爱,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分开后,肖邦回忆起曾经和乔治·桑的点点滴滴,写下了这首曲子。乍一听,会感到它的旋律很美,实际上它隐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哀。

音乐欣赏课感想

学校开音乐欣赏课是教育方针的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健全人才,对于非音乐专业甚至风牛马不相及的专业来说,学生选修这课是为了学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所以我们都对这课贴上“无价值”标签的课,倒不如多学点专业知识实在。

我是学电子商务的,对音乐可谓是局外人,谈不上欣赏,只能用好听与不好听来区分,说外因吧,山村学校出来的,那时钢琴什么乐器之类的只在书本上,音乐课老师是提收音机来教学的,真正的”音乐欣赏课“,倒是对周杰伦、蔡依林的歌声评头论足。说内因吧,那不得说音乐细胞了,可能没有祖传基因,就不存在这天赋了。

虽然每次上课都是带着耳朵就行的,老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解背后的故事,大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制作挂钩,音乐家的怀才不遇,统治者的压迫,小到音乐家生活的漂泊不羁、四处流离,种种插曲,过后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半瓶醋”。甚至叫我罗列出那些较有名的音乐艺术家名字都一筹莫展,当然那些老师讲的比较多的还是能耳熟能详。首先贝多芬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他最先活在我们生命里是在小学语文课中,不是在音乐课中,那是对他的学习纯是精神产物,与音乐不挂钩的,歌颂的是贝多芬生命的曲折铸就自己伟大的人生,给我们注入坚强、拼搏精神支柱。现在音乐欣赏课上带着他的音乐去诠释他的人生,我还真能更深入的领悟伟人的生命,随着他的音乐曲响起,我们内心的波澜变得平静,犹如浸入秋天的萧瑟中,一切变得无趣,我们内心多了一丝凉意,他的音乐就有那股力量让你屈服,也许你的性格刚烈奔放,阳光四溢,但此时你也在他的音乐声中走进了他的生命,去感受他的悲喜交加,不再是文学里华丽的辞藻来概括他人生的全部。海顿、莫扎特、肖邦等天才般的音乐家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音乐会是当时贵族生活的调味剂,庄重、高贵、优雅是给上层阶级生活的代言。最起码让你懂得三六九等,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

我们对《音乐之声》都赞不绝口,赞女主人公善良,温柔,体贴,典型的贤妻良母型,对孩子的教导有方,对军官的羞涩含情„„然而老师拿到了音乐欣赏课上,对其中的音乐片段给了专业的讲解。所以最起码给我们看待事物多了一个角度,多了点色彩,多了点乐趣„„又给我们生命增添了谱写之章,生活也多了分乐趣,不在寂寥单调。

肖邦音乐欣赏课

二、教学对象:七年级。

三、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四、教学用具:电脑。

五、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肖邦个人生平与欣赏肖邦作品。

六、教学重点、难点:欣赏肖邦作品。

七、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周杰伦的《夜曲》吗?同学们听过后,感觉这首歌的意境是怎样的呢?大家都知道,“夜曲”是一种钢琴曲的体裁。而周杰伦这首歌在我初中2年级的时候才出,当时我没有正正经经的欣赏过钢琴曲,只知道“夜曲”是钢琴曲的一种体裁,在听过周杰伦《夜曲》这首歌后让我感觉,“夜曲”是很黑暗压抑,让人伤心的音乐。但在我真正欣赏“夜曲”时,才知道“夜曲”是一种旋律优美,如诗如画如景,夜的沉浸与人的内心抒发。大家知道谁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看来大家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师:西方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18世纪是古典音乐的分界线,在18世纪以前宗教音乐占有很大的地位,18世纪以后,进入古典音乐时期。大家知道什么是古典音乐吗?古典音乐的定义非常广,一般的理解就是所谓的“正统”音乐,或者是距离我们很远的音乐。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因为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下环境不同,而出现了很多的音乐流派;比如说巴洛克音乐时代,浪漫主义乐派,印象主义乐派。而肖邦就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入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世界。

八、新课教学。

师:肖邦全名是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在1810年3月1日出生于波兰的首都华沙,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病逝,享年39岁。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6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一生都在创作。

肖邦1926年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后,就想去欧洲最主要的音乐中心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在20岁时决定出国,当时波兰是被异族统治的国家,政治形势不断紧张,革命一触即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他的音乐事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1830年12月开始了他的艺术旅行。肖邦没有意识到他就要永远离开他的祖国。在巴黎,肖邦的第二故乡,他很快的解释了一批当时的艺术家,包括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这些朋友为他在巴黎的艺术之路做了很大贡献。肖邦的作品有自己独有的风格,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一生创作了大约200部作品。欣赏《g小调玛祖卡舞曲》又名《g小调波兰舞曲》“玛祖卡”是波兰一种舞蹈的名称。这首钢琴曲创作于1817年,当时肖邦才7岁。作品为g小调,不过分的快板。其内容非常明朗,中部有着优美的旋律。

欣赏《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这首是最能体现肖邦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本曲作于1847年,在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当时他刚与他的女朋友乔治.桑中断关系,身染重病,这首曲子细腻抑郁,隐藏着肖邦抑郁,彷徨,憧憬,感叹等复杂心态。

欣赏《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第二乐章浪漫曲。

这是他初到巴黎时的演奏曲目。本曲作于1830年。《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共分三个乐章,我们听的是第二个主题。第二主题充满浪漫情感,旋律相当优美,作者当时正处于恋爱时期,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爱情的欢娱与芬芳。第二乐章是慢板,钢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缓缓奏出优雅而浪漫的旋律,就象情人们在明媚的月光下,伴着潺潺流水声在溪边互诉衷肠,缕缕清风轻拂树梢,和着树叶的簌簌声传来夜莺婉转流长的歌声。为了纪念肖邦,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严格、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从1927年开始在波兰华沙每五年举办一次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严格、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

最近一次比赛是2010年,是第十六届。中国有两个人获此奖项,1955年举行的第五届比赛的获奖者,第三名:傅聪。一个是2000年第14界李云迪。在李云迪之前前3届金奖一直空缺。当时李云迪才18岁,是中国的骄傲啊。

九、小结。

伟大作曲家创作音乐时,都会让你感觉到深刻的情感,因为他伟大,因为他在音乐中有话要告诉你,因此伟大音乐家的音乐会永远持续,或许到永远。那种永恒的特质,或许是“古典”这个词最重要的意义,古典是永垂不朽的东西。

作为浪漫派艺术鼎盛时期的肖邦钢琴作品,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堪称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他用钢琴演奏与创作这种罪单纯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了完美的艺术风格。他作品所展示出的独特风格和完美精湛的技巧对后世界音乐产生着长久的影响。

音乐欣赏课教案

1、学习按图形和节奏选用恰当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2、能够按指挥的手势正确的.进行乐器演奏,感受大家合作表演的愉快。

图谱、伴奏带、乐器图片三张、乐器若干样(碰铃、圆鼓板、铃鼓)

一、听音乐。

1、欣赏音乐。

2、教师提问。

师:歌曲放完了,请说说你的感受?(欢快、活泼、高兴)

二、出示图谱。

1、教师哼唱歌曲一遍。

2、教师提问:请你们想一想,可以用哪一些身体动作来为这张图谱打节奏?(拍手、拍肩、抖手、跺脚)

3、教师边哼唱音乐边演示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

5、分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

三、分配、出示乐器。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看这几个图案,你觉得用哪些乐器来配合适?

2、徒手练习(教师哼唱,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动作)

3、分组徒手练习。

四、打击乐演奏。

1、教师带领幼儿用乐器演奏2遍。

2、请小朋友交换乐器演奏(先徒手练习一遍)。

3、用乐器演奏。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说一说参与打击乐演奏的感觉,请幼儿回到班级继续演奏。

大班歌曲活动:春雨沙沙

大班音乐活动:风爷爷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名言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有许多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特别是在上到欣赏课的时候,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在欣赏课中,认识音乐主要靠听觉、想象来完成。其实,视觉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比如说美丽的挂图与优美的板书就能令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例如:在欣赏七年级下册歌曲《太湖美》时,因为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色彩的民歌,我就会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江南着名风景的图片,与曲调幽雅流畅、委婉曲折、与描绘太湖风光诗情画意的歌词相得益彰了。学生就被这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上课时自然格外用心。在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时,利用大幅彩色挂图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福音。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乐队的演奏如同正坐在音乐厅中现场欣赏一样。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在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再者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戏剧有了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营造课堂氛围,放飞音乐想象。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多联想和想象。在课堂中试着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

在九音乐欣赏课上,歌剧《卡门》,音乐雄壮、有力。教师先放一段试听,引导学生: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我们把音乐和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才能。师点出有英武的斗牛士,也有高声喝彩的群众,画面呈现出一派热烈欢腾的情景„„接着一步步跟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讲讲所知道的关于斗牛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示范,斗牛的动作等等,最后伴着音乐一起去感受斗牛场的氛围。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带着欣喜与渴望去听这个音乐。

那么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这也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如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呜,定音鼓的轮击好象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象下雨的形象,听到《信天游》就可以联想起黄土高原的景象,听到《茉莉花》就好象见到了秀丽的江南水乡等等。

我在向学生讲解民族拉弦乐器时,在欣赏内容上作了精心的挑选和安排,使所选的乐曲既能充分体现该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又能使每首乐曲在情绪和音乐形象上有所对比。这样,整堂课的欣赏内容就丰富了。如在讲解二胡时,我将二胡带到了教室中,以最直观的方式用实物进行介绍,并用多媒体播放二胡现场演奏录像,让学生观看聆听几个音乐片段。学生亲眼目睹了二胡的外形和演奏形式,初步感受了二胡丰富的表现力。然后着重介绍并欣赏了由唐代着名歌曲改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这是一首抒发诗人王维对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含蓄地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制度下的哀怨情绪。学生聆听了二胡那近似人声的优美柔和的诉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地描绘,使学生深刻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同时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我在此时又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表现欲望,以乐曲为背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进一步创作活动。经过讨论、编排,学生们选派代表表达了对作品的不同情感:有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分离场面;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一幕;也有在音乐的衬托下有表情得朗诵同名诗„„整个课堂氛围达到一个高潮。

三、体验参与乐趣理解音乐共鸣。

2、请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和表现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聆听。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好象过年过节一样热闹的场面;在欣赏这首乐曲是还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

总之,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一位音乐心理学家说得好:“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价值的,因为伟大的音乐作品总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如何去上好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音乐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学唱《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

2、认识古琴导入,聆听《关山月》

(1)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2)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3)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三、演唱歌曲《游子吟》。

1、复习学过的《咏鹅》《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请学生用“m’’哼唱第一段旋律,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师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花非花》,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本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同样考虑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请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熟悉歌曲的旋律。教师用c调为学生伴奏,适当降低音高。

指导学生学吹竖笛。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在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唱歌曲《花非花》。

第三课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cdore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在学吹竖笛二声部练习曲中,复习巩固双吐、三吐的吹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re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学唱《滑雪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接着是男女声合唱。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词中谈谈对歌曲的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美与温馨。

(二)学唱《滑雪歌》

1、从对比聆听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曲入手。先复习演唱歌曲《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滑雪歌》,请学生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3、视唱歌啦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1)视唱“编创与活动”中的旋律,请学生唱后在歌曲中找出这一句旋律。

(2)请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慢速、轻声地试唱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划分乐句。抓住歌曲弱拍起唱的典型节奏、基本上是四小节为一句这些特点,启发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乐句划分的规律。

4、学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曲的旋律优美舒展,所表现的银色世界让人感觉恬静甜美。在演唱时,注意气息和音量的控制,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歌词中有不少的词语重复,教师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唱,给歌曲的演绎赋予更多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歌曲为影片渲染“雪花飞舞的银色世界”所起的作用。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与造型等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

6、表演唱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doremi》,分组和分角色表演歌曲;欣赏《两颗小星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doremi》:

1、导入:这是一首经典英文歌曲,很多学生对歌曲旋律并不陌生,本节课我们一起学唱歌曲《doremi》。

2、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歌曲的旋律。采用分组、分句自学,或者师生接龙的形式来唱(奏),带有变化音的乐句教师要多做示范,让学生先聆听后模唱。

3、复习巩固“d0、re、mi、fa、sol、la、si”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的排列中,感知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4、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文来演唱。

5、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合唱效果。

6、分小组合角色进行表演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表演更精彩。

7、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的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唱的其他插曲。

8、全班分角色表演《doremi》,复习歌曲《滑雪歌》。

三、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海因切的印象。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还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为后面编创活动做铺垫。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如:手握空拳随音乐的节奏来挥动,以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自信。抒情段落时,把握拳的手张开,随乐句划动。

4、鼓励学生尝试编创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教师启发学生模仿歌曲的节奏型来编创旋律,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上好音乐欣赏课

一、真诚的赞扬。

二、中肯地分析。

三、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四、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五、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一、真诚的赞扬。

二、中肯地分析。

三、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四、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五、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音乐欣赏课教学反思

鉴于对新课标的一些认识,我在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音乐欣赏课《回忆》是在欣赏音乐剧《猫》的基础上对剧中最著名的歌曲进行赏析.在第一课时对音乐剧的主要表现要素认知、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剧《猫》这个载体,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剧的主要表现要素对作品的深化作用(例如: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现);同时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分析和表现。通过再为《猫》设计一个造型这一探究创作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才艺表现能力。整堂课我运用《猫》中的“开场歌舞”及“memory”作为教学素材,充分挖掘各表现要素的塑造力,提升学生对音乐剧这一新型艺术形式的认同和热爱。并希望通过学生对新形象的设计和思考,逐步掌握欣赏音乐剧的方法,为学生科学、正确地欣赏音乐剧打好基础。

教师应对教材有创造性的想法、创造性地使用。在素材的选用上,我选用了教材中所提到的《猫》,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选用的片段,而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作为欣赏素材。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课中需要讲到的内容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我认为,每节课中,教学资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各类教学素材的整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以及最大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他主动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大,参与的质量也不会高。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不符合标准的答案或看似笨拙的方法。对学生的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视听赏析环节,我让学生思考:魅力猫的出场,演员的肢体表演透露着怎样的'情绪?一个学生回答时所运用的语言极其准确而简练,分析得透彻而有深度,甚至有些关注点是我之前在备课中也未曾想到的,足见学生的艺术功底及修养。我在为她鼓掌的同时也思考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了解学生对艺术的不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兴奋点。

教材中“探究与实践”的环节,其实是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最好平台。在平日的听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虽然学生已经表现得很棒了,但是对于课堂设计来讲,还是有所缺陷的。之前的欣赏内容铺垫老师往往还做的太少,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在创作环节创作的目的性不强,对老师所要他们表现的内容还不够明确。比如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学习《回忆》这首歌曲的主旋律英文演唱,其实在欣赏课中,采用哼鸣来让学生熟悉主旋律更贴近学生,能实际。而用英文唱注重了歌曲的唯美,但忽视了欣赏课的目的性。

艺术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艺术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艺术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艺术学习评价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艺术的潜能,建立艺术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剧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要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体验艺术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为此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在学生的回答问题中、学生的实践中,都应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给予及时地点评。通过多角度的评价,能激励学生艺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更深刻体会课堂内容的内在精神。

音乐欣赏课心得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课。

时:1课时。

教学设计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倡导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同时,应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综合学习并体现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潜在的音乐审美及深刻的人文教育价值。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日本民歌《樱花》的同时,再把我国著名的民歌《茉莉花》融入其中。学生们通过教师恰当有利的引领,在“听、唱、写、舞”等多种音乐实践形式中,拓展了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创造并在愉悦中受到了音乐的熏陶、人文精神的滋养。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日本民歌《樱花》,让学生认识樱花,感受《樱花》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情感。

2、通过对《樱花》和《茉莉花》的音乐对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感受中日两国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3、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歌曲《樱花》,了解《樱花》和《茉莉花》所代表的独特民族音乐风格。

一、导入欣赏。

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parapara舞吗?喜不喜欢跳?那就和老师一起跳起来吧!(师生同跳parapara舞)。

(通过教师热情的引领,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为后面的课题引入作铺垫。)。

2、师:你们知道parapara舞的音乐出自哪部电影吗?(浪漫樱花)你们认识樱花吗?谁来说说?(调集学生各方面的认知,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中来认识樱花。)。

3、师:(总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花,那时候的樱花盛开得最美。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走进樱花的世界。(多媒体播放樱花盛开及飘落的美好景象)。

二、主题欣赏。

1、师:谁来说说此时你心中对樱花的感受?

2、欣赏原版歌曲《樱花》。

师:你们知道樱花用日语怎么说?王老师暂时不告诉你们。你听了《樱花》这首歌就明白了。

学生回答。师生一起用日语演唱《樱花》的第一乐句,初步感受《樱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去聆听音乐,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樱花》这首日本民歌的印象。)。

3、欣赏童声合唱《樱花》。

师:一起来欣赏我们少年合唱团的同学演唱的《樱花》。听听这首歌曲和刚才欣赏的发生了什么变化。(多媒体播放童声合唱《樱花》)。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音乐元素和音乐形式发生的变化。)。

师:(总结)这首歌经过音乐家的精心创编,加上了节奏、速度等变化以及好听的二声部旋律,使歌曲变得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了。

(通过师生共同对歌曲音乐性的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热爱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4、再次欣赏。

5、初步了解《樱花》的曲调。

师:因为《樱花》的旋律采用了日本民间特有的一种调式——“都节”调式。(多媒体出示)它有五个音组成。哪五个呢,我们来轻轻地唱一唱的旋律就知道了。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3、4、6、7、l五个音,井感受旋律突出的3、4、7三个音。(多媒体演示)。

(通过教师层层引领,使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下学习音乐知识。)。

师:正因为这些特点,才形成了日本民歌《樱花》特有的音乐风格。

1、以“花”为引,引出我国著名的民歌《茉莉花》。

2、师生一起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欣赏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宣传片。(多媒体播放申博片)。

师:《茉莉花》的曲调在上海2010年申博会的宣传片中贯穿始终。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歌曲《茉莉花》就代表中国,像《樱花》代表日本一样,也是民族的象征。

4、小组间讨论,试比较《樱花》和《茉莉花》在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对比一]。

(1)唱一唱《茉莉花》的旋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民歌中的“五声”调式(12356)。

(2)多媒体再次出示《樱花》中“都节”调式,让学生自主发现并体会两种调式音的组成不同因而形成的歌曲旋律的风格就不一样了。

(3)师:老师也来让你们当一回作曲家。请一组的同学用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34671)来作一句新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旋律。另一组的同学用我们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12356)也来创作一段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旋律。看看你们会不会创作出比《樱花》和《茉莉花》更棒的旋律。最后老师还会展示你们的作品。(教师给学生五种不同的节拍和不同节奏的节奏谱让孩子自主选择一组创作)。

(4)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师生评价并唱一唱,对比两组创作出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加深学生对两国音乐的感受。

[对比二]。

(1)学生欣赏一段日本舞,感受日本舞的特点。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日本人身上穿着和服,脚上踏着木屐,跳舞象他们走路一样很小巧。

(2)多媒体播放一段带有浓郁江南特色的舞蹈《茉莉花》。

师:一听到茉莉花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江南的水乡。江南女子长的都非常秀丽柔美,因此她们跳舞的时候体态都非常轻盈,动作特别柔和。

(3)老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试着学跳两国不同的舞蹈。

四、课外延伸。

师:音乐是我们情感的流露,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是不分国界的。老师还想给同学们展示我的电脑音乐库里好多种《樱花》和《茉莉花》的演唱和演奏形式,大家课后可以自己来选择最想听的进行欣赏。

音乐欣赏课教案

乐曲名为《鞋匠之舞》,属于典型的abab结构,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形象的理解音乐,所以设计了修鞋、试鞋、展示鞋的情节,并希望通过引导幼儿的自由表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1、能理解并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abab结构。

2、能变换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3、能大胆想象、创造,在音乐b段时够迅速做出有创意的造型。

《bingo》和《鞋匠之舞》音乐cd

1、活动引入

(1)律动《bingo》,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今天我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我们一起出发吧!”

(2)教师引导幼儿围坐休息:“糟了,我的鞋子坏了,鞋底张了一个大嘴巴,怎么办呢?”

2、熟悉a段音乐,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音乐

(1)教师随a段音乐示范修鞋子:“你知道鞋匠是怎么修鞋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幼儿说说鞋匠是如何修鞋子的,并进行模仿钉鞋子。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有节奏的钉鞋:“我们也拿一个钉子,拿上铁锤来试试自己钉鞋子。”并引导幼儿变换节奏钉,将钉子钉进鞋子:“叮――叮――叮――叮――、咚咚咚咚咚。”

(4)提问:“我们修鞋子时除了用铁锤来敲,还可以怎样修?”当幼儿说到其它的修鞋方法时,教师带领幼儿学一学,变换节奏修鞋。如:粘――粘――粘――粘――、粘粘粘粘粘。

(5)带领幼儿听音乐修鞋,对幼儿想到的各种修鞋方法进行练习:“我们一起用我们刚才想到的各种方法来修鞋子。”

3、幼儿创编表现abab音乐

(1)幼儿随音乐用自己想用的方法来修鞋子,并引导幼儿在听到第一个b段音乐时“穿”上自己修的鞋子,第二个a段音乐时踏踏脚,试试自己修的鞋子是否结实,第二个b段音乐时将鞋子伸出来给大家看看。

(2)鼓励幼儿想想除了简单的伸脚展示鞋子,还能怎样展示。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做个大家看一看。

(3)幼儿随音乐完整修鞋并展示,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自己修鞋和展示的方法。

(4)提醒幼儿要用自己的方式展示鞋子,让大家都能够看得到。幼儿再次随音乐修鞋子,并展示。

(5)引导幼儿与朋友一起相互展示自己的鞋子:“我们的鞋子修得真好,这一次要更认真地修哦,修好后去给你的朋友看看,比一比你们谁修得好。”幼儿随音乐修鞋并展示。

(6)请1、2对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是如何互相展示鞋子的。

(7)鼓励幼儿随音乐,将自己修好的鞋子与更多的朋友进行相互的展示。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商量创编各自展示鞋子的方法。

(8)幼儿随音乐,与同伴合作将商量的创意表现出来。教师及时对合作得好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

4、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教室:“我们穿上我们新修好的鞋子一起到外面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