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报告(优秀17篇)

小编: 紫薇儿

工作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我们梳理工作思路和整理资料,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工作报告的写作技巧和范文,可以参考以下几篇优秀的报告案例,相信会让您受益匪浅。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需优先发展。近几年来,我市确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的教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教育事业初步实现了量的扩张、质的提高、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了百姓,改革创新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加速和加强。到20xx年底,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xx年的40.1%、85.9%、94.5%提高到81.1%、95.9%和97.7%。进入“十一五”,要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产业集聚城,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教育人才队伍作保障,更需要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制度。我们将围绕教育发展目标,全面启动教育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努力构建教育人才高地,滤布全力加快教育产业集聚。

目前我市专任教师达到48048人,这支队伍水平多高、素质怎样直接关系到全市教育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将实施“四大工程”,全面固本培源,积极打造教育人才团队。

当前,“回到学校”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世界性选择。我们将着力强化校本建设,积极落实以实践为导向的“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全面开展师德修养、新课程、教育科研、教学基本功等培训,切实培养既有理论水平,更有实践经验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名家。到“十一五”末,评选三千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全市每个乡镇都有名教师,努力培养一批国家级科研型教师和省级特级教师。在推进校本培训的同时,切实加强非校本培训,强化教育人才的专业引领。我们将充分发挥教育系统高校多、专家多、科研单位与人员多的优势,积极开展专家学者讲学、科研单位与学校共建、科研人员进校等活动,不断引领教育人才专业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十一五”期间,实现在职教师全部轮训一遍,其中市级培训20000人,省级以上培训3000人。

多途径、多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特别是高一层次的学历提升。积极争取支持,利用市内外高校资源开办在职教师本、专科学历教育。到“十一五”末,使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其中小学和初中45周岁以下的教师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4%以上;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2%以上。

建立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示范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一帮一”制度。所有城区学校的教师和教干,年龄在45周岁以下,没有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都要参加一年以上的支教工作。同时,从农村学校选派一批专任教师到城区学校“学教”。在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选派教干挂职交流,组织名师送教,定期开展送课、送专题讲座下乡活动,开展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

教育发展需要教育人才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力量,我们将通过“我校的教育理念”、“我的教育信念”、压滤机滤布“教育需要热爱”等系列专题,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共同远景建构,形成热爱教育、奉献教育、发展教育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创新、拼搏进取、善于学习的团队文化,积极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人才团队。

针对我市教育发展加快,教育人才供给不足、结构还不尽合理、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的实际,我们将切实加大引进教师、引进学生、引进投资的“三引进”力度,扩大开放,全面出击,招才引智。一是筑“巢”引“凤”。积极优化我市教育发展环境,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全市教育办学水平,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发展水平吸引人才。二是待遇“引”才。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人才的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汇聚___。三是扩大开放。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培训师资,加速骨干教师成长的同时,积极聘请国内外专家到我市从事教学和培训活动,促进我市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外”才和“外”智的引进,不断壮大和优化全市教育人才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人才高地建设。

有了人才,关键在用。用人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建设中,关键要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和制度。针对教育系统人才多和需求量大的实际,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不断激发教育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开创教育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人才中心运作体制,充分发挥教育人才服务中心职能,开展政策咨询、转岗培训、教育系统人事代理、人事托管等服务工作,并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推动校际、区域、公民办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

按照“教师不调配,进市场;校长不任命,搞竞争”的思路,全面推行和完善以“科学设岗、以岗定酬、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人事代理、人事仲裁”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形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中小学师资和人事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干选拔任用制度,校长和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公推直选、平等竞争、择优聘任。通过平等竞争,择优聘用,让能者上岗,弱者离岗。

以评激励。健全和完善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评选和考核工作,让教师有成就感、成功感。以待遇激励。改革分配机制,实行结构工资制和特级教师、名校长、名教师特殊津贴制,全面落实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的分配制度。以情激励。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大力实施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加强文化建设是树立产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作保障。根据文件要求,现就我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原文化局机关现有人员4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2人,退养1人,没有办事工作人员。

2、区文化馆现有9人,在区文化馆工作的有7人,基层文化站工作的有2人。

3、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定编5人,在区文化局、文化馆调剂解决人员,没有专职稽查人员。

4、文物管理所未定编,人员在文化馆内部调剂,没有专职人员。

5、乡(镇、场)街道文化干部8人(其中竟成3人、新枫街道1人,鱼山1人,丽阳1人,荷塘2人,西郊街道没有专职干部)。

6、全区共建有1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6个基层服务点,按达标要求,区支中心需配备3个管理员,基层服务点需配2个管理员,目前人员空缺。

专业文化工作人员总数偏少,且人员老化严重,尤以乡镇文化站最为突出,全区6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进入文化单位的,总体年龄偏大,其中50岁以上就5人,36—49岁7人,35岁以下5人,其次学历也相对偏低,现有17名工作人员中无一人是文化专业学校毕业,有的乡镇文化干部还存在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专职等现象。

1、思路创新。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必须实行思路创新,首先是要转变重文化设施投入,轻文化队伍建设的投入;其次是要转变重文化人才的使用,轻文化人才培养的思路,要全方位的提高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的问题。

2、体制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要实行体制创新,就要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队伍建设的做法,要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队伍建设的体制弊端。

3、用人创新。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关键是用人创新。首先是改革用人制度,要打破条条框框,排辈论资,文化专职人员要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任用,优胜劣汰。要不拘一格地跨地域跨系统跨资历地提拔任用有用之才。要不拘一格地聘用确有特长的民间艺术人才。用好的机制激活人才,用好待遇吸引人才,要鼓励专家学者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要建立健全区、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数据库,从而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文化专业队伍担负着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专业队伍健全与否和功能发挥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此,加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首先要实行人员数量保障。对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都应有相应的规定,配备一定人员,确保专业文化工作人员到位到岗。尤其是乡镇文化站应根据乡镇每万人左右人口数配备1名专职文化干部的要求,确保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力量到位。其次要实行人员质量保障。一个好的文化馆长就能搞好一个区的文化活动,一个好的文化站长就能搞好一个乡镇的文化活动,一个好的业务干部就能带出一支有特色文艺队伍。因此,一定要确保专业人员的质量。

一要确保专业文化人才队伍门类全,学历高、专业齐、职称有、素质好,使进入文化专业队伍的人员都能独立的高标准的从事业务工作。

二要加强现有文化专业队伍培训学习,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把人才培养纳入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有目标的培养,要通过公共财政支撑设立若干个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确保人才培养工程得以实施。

三要尊重艺术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对每一类艺术人才针对其特殊性因势利导地进行培养造就。

四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重在充实和加强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事业编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

五要在文化队伍的建设中,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主要是用人制度、分配方式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破按职称分配的变相平均主义,让能够干、喜欢干文化工作人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华,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收入,使那些不能干、不愿干文化工作人及早离岗退位。

六要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同时需尽快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的发展形成规模持续发展。

七要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所造成,其一是从事农村文化的工作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工资报酬和生活待遇;其二是真正专业人才得不到专用。这主要是地方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的认识偏差而形成对文化队伍建设忽视的结果。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文化在其中起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地方政府会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投入,使农村文化队伍逐步稳定进而壮大,开拓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一个牢固的基础。

1、依靠行家里手。加强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必须依靠文化专业骨干力量,促进文化管理的专业化。文化队伍的组织建立、活动开展、素质好坏、持久长效,是文化队伍有没有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文化专业骨干是文化队伍的核心和精华,能带动影响业余队伍的发展。所以,我们抓文化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将文化专业人员实行挂村蹲点,管好一个村抓好一个点,从而向面上推广。其次是依靠业务行家力量。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文化各项业务,不同文化队伍从事不同文化内容项目,行家里手管理得心应手。因此,要充分发挥业余队伍中的业务骨干的作业,从而不断加强文化管理的规范化。再次是要努力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纪人,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管理的科学化。

2、依靠社会各界。首先是依靠文化热心人。文化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需要全社会人们的积极参与,开展文化工作也需要社会文化热心人的大力支持。其次是依靠老同志要充分发挥离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以及农村的老同志参与文化事业特别基层文化俱乐部的管理。这些老同志有些长期从事领导工作,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工作有经验,遇事敢负责,做事有号召力。因此,我们要依靠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工人组织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促进文化管理的正常化。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内容简介;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我们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谈”,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些年来,我们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飞跃发展。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经济的日渐迫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学校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我们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谈”,,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教育的底蕴,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加强研究。

1、坚持开展好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2、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把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年,我们先后编写了《开心农撤校本教材,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培养与研究,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方针贯彻到了教育实践中,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教师,让他们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

2、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年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我们长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有力保证。我们相继建立了“教学质量奖励方案”,择优外派学习制,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同上一节课”活,青年教师成长师徒结对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由于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千方百计地抓好了教师的继续教育,终于让全校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竞赛活动”、举办“同上一节课”竞赛活动、风采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地、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并要求参加学习者把好经验带回校,传给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作一节汇报课或专题辅导。通过压担子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积极争取市、地级上课机会,把专家请进学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通过名家指导,使教师变得更聪颖更博慧,更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4)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5)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做自我发展设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自我发展三年规划”及学年“自我发展计划”,转换教师心理视角,发挥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体验职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1、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提高知识、业务水平。按照我市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有关配套文件,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安排好教师的面授学习、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用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制约、奖励机制。

2、加强全员培训的力度,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学校领导按计划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构建全员参与的培训体系。本学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员网络培训和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学以致用。

组建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机构,由校长任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任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委会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由各校及各部门主管领导任组员。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导向性、可行性、时效性的具体政策措施。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每年筹措两万元的教师专项奖励基金,通过政策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实现教师充分而自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挖掘教师的潜能,弘扬教师的个性,激发教师生命的活力,提升教师生命的价值。

面对学校近几年的新发展,展望新征程,我校将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继续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以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教育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依托,在素质教育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发展之路上,谱写“特色办学,和谐育人”的动人诗篇。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20xx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坚持把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在抓好本部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围绕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大局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治委的要求,我局始终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局党委对综治工作高度重视,把综治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工作规划,统筹安排。根据局领导班子调整,及时调整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炜为组长、局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督查办,明确局纪委书记为分管领导、一名副调研员协管、一名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局领导把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涉及全局的大事来看,经常性在的各类会议上强调综治工作。局领导班子以党委会或局长办公会形式每季度一次研究综治维稳工作,并作为一项制度来落实。年初,局领导与局属事业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目标责任更进一步地明确和细化,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副职分管,坚持综治岗位“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苗头,主要领导能靠前指挥,主动化解。做好综治工作部署和落实,年初印发《关于民政系统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年中,定期由局督查办对综治工作进行督查,建立领导干部综治实绩档案,使综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民政部门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众多,因此我局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工作。一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在综治工作中要求各单位全面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格和工作制度,维护单位稳定。市民政系统共有18家事业单位,在编和编外职工共计有600多人,20xx年全年局系统未发生刑事案件、违法犯罪,各单位班子成员没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各单位未发生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有力。二是加强普法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队伍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及时办理执法证件,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各项活动,自觉接受所在地街道社区对单位的监督与管理,认真完成布置的各项综治任务。四是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的“减压阀”作用。我局先后安排局领导接访活动37次,接访时间、名单和地点定期在市民政局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并及时上报局领导干部接访各类情况统计表。此项工作多次被市信访局通报表彰。在接访过程中,我局将信访工作责任层层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高效优质的完成信访事件的处理。在工作中紧抓“双重点”,及时化解矛盾。“双重点”即: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人群。我局在各个重要敏感时期,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两会”、“清明”等时段及各类民政政策调整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安排局领导做好重点接访、下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在萌芽状态。

(一)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夯实社会管理基础。一是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同时,就网格化管理在基层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于11月12日在包河区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社区建设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张庆军市长、程瀚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社区建设及网格化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推进社区组织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指导意见》,目前全市登记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63个。稳妥开展减少管理层级试点。在包河区探索开展以区直管社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成立了全市首个街道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三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有一半以上的社区建立了社区信息平台(含社区网站、qq群、博客等),各区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智能化便民服务亭”民生工程建设,20xx年共建成200个服务亭。四是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在全省属首创编制完成《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xx—20xx)》。圆满完成20xx年200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建设任务,项目绩效评价为优秀。在全市社区开展“幸福社区、温馨家园”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五是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众、凝聚人心作用。我市普遍建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楼宇)党支部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把居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六是推进公共资源向社区下沉。要求各区按照《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将人员下沉到社区,将经费投入到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中,并做好新建住宅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的专项验收。七是完善社会化参与机制。指导社区结合实际组建居民自治团体,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建立共驻共建制度,各社区100%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八是推进城乡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今年4月,我局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23个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并会同市财政局将390万元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拨付到各县(市)区、开发区,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慈善事业。一是政策先行,引导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布局。依据区划调整调整《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十二五”期间形成“9064”养老格局,即:90%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二是突出重点,构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平台。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市政府“18140”工程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计划建设18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4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建设2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并运营推动“2460”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即“24小时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三是政府扶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政府引导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模式,出台了《市养老福利机构考核标准(试行)》,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新、扩建床位的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对征地自建养老机构的,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运营一年以上的养老机构,给予运营补助。四是创新模式,实现五保供养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组织实施“515敬老工程”共实施项目71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市、县区、乡镇总投资2。25亿元,五保床位总数达14193张,其中新增10644张,占75%。全市集中供养能力由20xx年8%提高到52%。五是孵化培育,推动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养老服务。我市十分重视和培育发展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出台了登记管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措施,为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以及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做准备。目前,全市已培育发展5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和3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介入养老服务领域。六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不断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市慈善协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引导12家企业建立慈善基金会,县区慈善组织逐步完善。积极开展募捐救助活动,市慈善协会各项捐赠和项目总金额达6289。62万元。通过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慈善情暖万家”、“慈善圆梦大学”等一系列活动和项目,支出善款865。02万元,发放爱心药品、物资价值人民币5200。45万元,约11305(户)人(不含雅安捐款)和980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较好地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孤儿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不断推进适度普惠型未成年人福利制度建设。一是孤儿保障范围逐步拓展。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孤儿及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按照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的养育标准,实现了孤儿及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困境儿童应保尽保有目标。二是稳步扩大保障范围,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认真落实孤独保障政策,在一些问题上做出创新和突破,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立。三是不断规范资金管理和发放程序,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平台和载体。新建、扩建、4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基本满足孤残儿童集中供养需求。五是推进救助场所和未保中心建设。20xx年我市在四个县各新建一个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场所。四县政府高度重视,在较短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工程前期的各项工作,有力确保了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占地199亩土地,总建筑面积4000㎡,设200张床位,总造价660万元。该项目计划于20xx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我市流浪未成年人生活救助和教育矫治的专门场所,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平安”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边界沿线群众生活安定。年初,我局将平安边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对边界线联检和创建平安边界建设提出要求,年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人员确定,责任落实,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底印发《关于开展20xx年度全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的通知》,组织对县区进行考评。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活动、年底有考评。与毗邻市及市内毗邻县(区)间都签订了共建平安边界协议书,实现了市级界线和县级界线签订共建平安边界协议书全覆盖的目标。建立健全了边界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和边界纠纷应急处理方案。一年来,我们先后赴芜湖、滁州、淮南、安庆、六安等地开展创建互访活动,组织县(市)区对边界线巡查,认真组织边界线联检工作,全面完成20xx年度2条市级界线、3条市内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一年来没有发生因边界不清而引发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边界沿线群众生活安定,经济社会秩序稳定。

(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扶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

一是加大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力度。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负责、分级登记管理”体制,对于非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开展敏感活动及涉外活动的情况等予以重点关注,及时查处。认真开展市级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年检结束后,依据有关规定开展了社会组织清理整顿工作。

二是创制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出台《市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办法(试行)》等社会服务“1+4”政策从社会组织的界定、放宽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管理、政策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兑现财税奖补政策入手,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指导意见》,重点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事务类、文化体育类、慈善救助类、法律维权类等五类社区社会组织。

三是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品牌建设,培育和组建了一批品牌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如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10月份承办了第三届中国餐饮产业大会,市龙虾协会今年承办了第十二届中国龙虾节。

四是开展行业协会自律与诚信创建。要求全市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制定行规行约并组织实施;要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要为会员、行业、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要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逐步实现行业协会自我运作、自聘人员、自理会务。

五是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印发了管理制度示范文本,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章程、民主选举、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财务、印章和文件、重大活动备案报告、信息披露、分支机构及法定代表人述职等系列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建设。

队伍建设年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于近期组成专门调研小组,采取下发调查问卷、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三种方式,对经贸局等6个相关党委及下属的镜泊湖糖业有限公司等28户企业进行了调研。

一、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作用弱。我们所调查的28户企业中,只有粮食局党委下属的4户企业配备了专职抓党务的支部副书记,其他24户企业党务干部均身兼多职,大部分党务干部倾向抓生产,跑销售(与奖金工资挂钩),无暇履行党务工作者职责,加之党建经费投入不到位,使党建工作只是表现在对上汇报的文字材料中,很难落实到党支部和党员,出现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不规范的现象,个别企业党建工作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另外,一些企业党务干部担心业主不配合,开展党建看业主脸色或者甘愿当花瓶,影响了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非党业主的企业在这点上表现尤为明显。

——素质差。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没有按《党章》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办法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配备党务干部,致使一批不热心、不熟悉党务工作的外行从事党务工作,加之学习培训不到位,使一些企业党务干部对党务知识知之甚少,难以较好地开展工作;也存在一些党务干部纸上谈兵,理论招数一罗筐,但在抓典型、抓落实时没招子、没效果;还有一些多年从事企业党务工作的干部存在吃老本、摆样子的现象,或凭经验做事,或干脆把书上的、文件上的照搬照抄过来,对新时期的企业党务工作缺乏的探索和了解,缺乏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精神等等,致使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开展党内活动往往局限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对党员没有吸引力。在调查中,被调查的党员干部中64%认为所在企业党组织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学文件读报纸,8%认为是社会公益活动,22%认为是三会一课,6%认为是文体娱乐等其他活动。

——设置虚。一是设置不健全。一些企业在改制后,由于生产经营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在岗位设置上往往只注重业务生产和经营管理,不太注意考虑党务职位,即使有党务干部位置,也形同虚设,造成党务干部队伍不健全,无后备人选。被调查的28户企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党务干部位置或后继乏人问题。二是设置不均衡。个别企业党务干部全部集中在科室,生产一线或重要、关键岗位没有专兼职党务干部,影响党建工作的落实。

——工作难。一是企业业主不重视。部分业主存在只要抓好经营就行,搞不搞党建无所谓的模糊认识,表现在开展党建活动经费、时间、场所等不支持,因此党务干部不能有效开展党的工作。二是面临改制或效益不好的企业,党组织威信低,党员流动性大,给开展党建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从回收问卷来看,有14%的人认为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主要的困难是企业主不支持;57%认为是经费不足等原因;14%认为是党组织威信低;15%回答说不清楚。

二、加强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如何加强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对策之一:使党务干部作用强起来。一要研究出台规范性的文件,明确企业党务干部的作用、地位和待遇等,规定企业党建重视程度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惠政策的先决条件,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评选先优的重要依据。二要采取财政注入、党费返还和拨款、企业投入等多种渠道,落实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经费,确保有钱干事。三要配齐配强党务干部队伍,对不能胜任党务工作的坚决调整,确保用能人干事。四要着眼于促进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规划安排党建工作,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五个同步,即同步研究、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同步评比、同步兑现奖惩。

对策之二:使党务干部素质高起来。一是严把入口关。按照企业与党组织同步组建的原则,加大建立党组织力度,引导帮助企业把职工中政治素质好、热爱党务工作、能力强的党员选拔配备到党务工作岗位上。二是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自学、外出考察和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等途径,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对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使他们逐步变成复合型,既是熟悉党务干部的行家里手,又是懂经济会管理,为企业增效的干将。三是建立企业党务工作者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特别优秀的及时补充进来,对经考察不再适合做党务工作的建议企业及时调整,以保证党务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四是建立并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定期深入到车间班组,深入到党员、职工中走访座谈,对党建工作好的企业、业绩突出的党务工作者,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政策上给优惠、物质上给奖励、政治上给荣誉等办法,充分调动企业和党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对策之三:使党务干部配备活起来。一是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公开选拔、机关下派等方式,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配齐配强党务干部。二是派驻党建督导员。对尚末配备党务干部和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企业,从机关抽调业务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到企业兼任督导员,督促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帮助指导企业采取宜专则专、宜兼则兼,使科室、车间以及关键岗位、重要部门都有党务干部,都能正常开展党的工作。三是实行强弱对接。对党务干部年龄结构老化、能力低、数量少的企业,由上级党委指派党建工作好且党务干部资源丰富的企业与其结成对子,在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后备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对策之四:使党务干部牌子亮起来。一是要在全市树立起企业越是困难越必须抓好党的建设,企业党的建设必须跟上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搞好党的建设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的三个必须观念。通过党政一肩挑、党政交叉任职、党务干部享受中层以上待遇和优先提拔重用、评选表彰先优等措施,提高党务干部在企业中的地位。二是要通过实行各级领导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对业主的教育和党务工作者的联系,提高企业主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为党务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三是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非公和困难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大指导服务力度,为企业党务干部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建立企业党务干部沙龙、组团外出学习参观、集中培训等途径,开阔思想,拓宽视野,创新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20××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办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重要之年。20××年我办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争优活动为动力,以纪念建党91周年为契机,大力推动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履行管党责任制。一是明确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是“直接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全面深入地加以推进。

2、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按照“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机制健全、作用发挥较好、成效特色明显”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党建创建工作。一年来,我办为联系点西申家庄村联系贷款、谋划发展思路,真正把“抓党建促发展”落到实处。

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公开承诺,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承诺的事情办好,把承担的任务、从事的工作完成好,努力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促进社会和谐的经常性保证、为群众服务的经常性机制。开展纪念建党91周年系列活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声势、有实效的纪念建党91周年活动,具体为“七个一”活动:开好一次表彰大会;组织一次党员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组织一次慰问活动;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办好一件为民实事。

队伍建设年工作报告

20__年,我市人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_,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加大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的力度,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潜力素质,全面促进各级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努力创造人才智力“柔性”流动体制,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给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

1、抓组织领导,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带给组织保证。加大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市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按照党管人才以及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改善方法,整合资源,真正做到牵头不单干、抓总不包揽,用心调动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工作水平。加强与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及各类人才的联系。全面畅通人才工作网络,努力构成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抓好全县人才工作带给组织保障。制定下发《__市20__年人才工作要点》,将20__年人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主要任务,切实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打下基础。

2、抓政策落实,为构建和谐人才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政策。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用心营造“创造机会,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搭建平台,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提高地位,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良好环境。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重大政策及会议精神,将中央、省委、市委的相关规划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强人才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党政人才和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的信息档案。加大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

用心向财政部门争取60万元资金,探索建立人才工作专项基金,以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困难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救助及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了激励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重奖,促进了各类人才的竞相发展。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定期编制人才工作简报、举办人才工作座谈会、企业家论坛,在__电视台开设了“人才之声”专栏,在___上开辟了“创业标兵”专栏,树立了何谧、胡文华等20为行业创业先锋。用心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工作,为人才成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抓机制完善,确保了人才工作协调发展。按照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实际,继续完善人才工作各项制度,为人才队伍建设带给制度保障。一是继续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成员单位沟通信息,交流工作状况,协调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有关工作,研究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工作。二是完善人才工作报告制度。规定各单位要按要求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报送人才工作状况和做好相关人才信息库的建设。人才工作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和重要事项向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三是完善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各单位明确专门职能科室和人才工作联络员,根据单位分工和部门职责,确保有专人负责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人才工作。

(二)突出重点,切实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

1、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深入推进“三大人才工程”。

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以理论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切实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年来,全市累计培训党政人才___余人次。其中,举办20__年度全市领导干部培训班_期,共__余人,完成上级调训__期,__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__余人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__余人次。在市委党校举办一期回乡创业人员培训班,__余人参加培训。实施“三个一批”锻炼机制,选派__名干部到上级部门、信访部门、社区组织挂职,加强锻炼。

二是实施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工程。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机制,为吸引和补充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打好基础。用心构建完善企业人才市场服务网络体系上。依托市人事局现有人才市场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办好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重新建立和完善了各类人才和企业人才需求档案,充实完善好人才市场信息网,为社会用心带给人才咨询、就业导航、信息交流等各种市场服务。开展“项目引才”、“项目聚才”活动,透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共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__多人。

三是尖端人才激励工程。在初年的全市三级干部会上对4名__市学术带头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召开了__市企业家协会年会,对优秀企业家进行了奖励。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对工业企业经营者实施特殊津贴的意见》,对年度实缴税收过__万以上的__位企业家人才实行了特殊津贴。年底在全市开展评选活动,评选出名企业领军人才、__名优秀党政人才、__名企业创新技术人才、__名宣教卫专业人才、__名农村实用人才。透过探索人才机制、管好专项资金、造足舆论声势、用活政策激励,使各类人才尽情施展抱负、展示才干,全身心地创新创业。

2、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强化“三类人才”开发。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强宣传力度,在__电视台播发了招生公告,召开会议专门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到各镇处进行了督办,各镇处还向各村组发了宣传单。出台了《__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办法》,__电大全年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89人,并在农业、畜牧、水产、经管等涉农部门聘请了_名兼职教师,聘期_年。组织各镇处组织委员、市直成员单位相关人员赴__等地进行了为期5天的人才工作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管理工作考察学习。

配合上级组织部门,选聘1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摸清底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出台了《__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用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多次召开基地建设成员单位协调会,基地省级预算已全部到位,市级配套资金已列入20__年预算,土建、装修等主体工程已完成,我们将着力把__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__一流的示范基地。20__年全市以各种培训机构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为主要载体,培训农民__余人次。

二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优势,用心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__市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构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加强企业人才信息整理,对__余条人才信息进行了更新,利用__政府网建立__人才信息专栏,透过电视、会议、网络等媒体加强人才信息宣传,__家企业找到了所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__人找到了适宜自己的工作。切实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印发了《__市企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立工作实施方案》。透过基地锻炼、培训班学习、项目带动等方式,培训企业人才__余人次。用心开展校企合作。我市__集团与__大学开展了人才项目洽谈,签订了人才培养计划协议。

三是应用开发型人才队伍建设。举办了首届技能状元大赛,全市__人参加比赛,最后__人赴__参加决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在社会引起较好反响。大力组织行业劳动者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前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班__期,培训__余人,转移劳动力__余人。加强宣传教育系统人才建设,用心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培训,宣传教育系统人才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一个企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及其相关技术水平,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必不可缺,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作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更对员工行为上的规范、素质提高以及思想凝聚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一个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企业所必须关注的管理和人才发展的要点所在。企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职工健康生活的质量作为一些工作的前提条件,对职工文化活动及其精神生活高度重视,以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为载体,提升职工的团队凝聚力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职工文体网络的完善以及文艺骨干队伍的建设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

(一)领导重视。

文体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领导的重视,同时,领导可以以普通员工的身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感情,促进上下关系和睦。长跑活动中企业领导前面领跑,演唱比赛上亲自献唱等等,在激发职工对文体活动的参加热情的同时,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企业氛围。

(二)组织健全。

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乒乓球、登山、长跑等等相应的文体协会,在此基础上实现文体网络的构建,规范管理各个兴趣活动小组,成立各种文体协会分会,为各种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兼顾职工普遍参与和精神文化,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活动,组织活动应当坚持“兼顾特色、广泛适宜、大众参与”等原则。

(三)经费到位。

文体活动的开展必然涉及到各种活动场所或相关器械使用的活动经费,这就企业领导的支持了,应当在每年经费预算时为文体活动经费准备做较为充分的考虑和安排,以此保证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为职工文体活动网络的构建打下夯实基础。

科学合理的开展问题活动对职工积极性的调动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对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以及员工的凝聚力都有一定的作用。应充分考虑到企业领导和上级要求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专项主题活动。定期举办全员参与的各项主题活动,从组织方案到活动过程应急预案以及最后的总结表彰等工作,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考虑和实施,保证其成功开展和深远影响。

企业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应以大中型为主,从促进职工团队意识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培养职工。文体活动开展应主要着重于对职工健康意识以及活动兴趣的增强上,培养其活动习惯和兴趣。将“长跑、登山、参观、歌舞、游泳、健身”等各种固定和不固定的项目相结合,以丰富精彩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而分工会的活动组织应以小型和分散为主,在按照工会健康工程的相关号召外还应积极探究问题活动的新方法和思路,不断探究全新的文体活动形式及其方法,实现职工文体活动的跨步发展和网络构建。同时,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还应根据企业的工作特点以及各位员工的兴趣爱好,以普遍参与的形式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力求将文体活动做到形式丰富,多样化、经常化,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增强其企业凝聚力。主要我们可以通过健身长跑、篮球足球比赛、保龄球、登山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基层单位还可以适当开展单位之间的比赛活动,促进单位间的友谊联系,取长补短。

文体活动的开展是企业宣传的最佳形式,通过多各类文体活动的组织,为职工的生活健康及其精神生活的丰富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对其工作积极性、凝聚力以及团队意识的增强都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团队意识的增强。由此可见,企业文体活动网络的构建及其文艺队伍的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极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做好社会工作,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目前,一方面对社会工作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滞后于形势发展,另一方面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对社会服务和社会人才的需求又显得十分迫切。笔者认为,研究社会工作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基本问题和思路入手,寻求破题。

按照官方和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心理疏导)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按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很明显,这里的社会工作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工作人才。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里的社会工作人才,应当属于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范畴,指的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这跟我们通常工作实践中所说的社会工作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工作实践中所称的社会工作者不能混同于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者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才能转化为社会工作人才。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外延应当涵盖: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并做出贡献的社会工作者(包括公共服务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公益性协管岗位、各类志愿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管理、教学和研究,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或执业资格的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很难用传统行政、法律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化解,需要大量社会工程师来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迫切要求。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表现:

一是职业不专业,专业不职业。所谓职业不专业,是指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社区工作者,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缺乏价值理念、工作手段和方法有限,往往无法兼顾服务对象的各类利益需求,只凭主观经验,采取简单说服教育式,很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社会问题。所谓专业不职业,是指每年专业培养的大学生非常有限,全国仅1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老年人、残疾人、城乡贫困人口、青少年的现实需求),由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如民政、人民团体没有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加之民办社团、社会服务机构不发达,大部分难以就业,改行做其他工作。

二是行政半专业,志愿不专业。所谓行政半专业说的是,非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其实早已存在,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来担负,特别是民政、劳动保障部门、街道、群团组织承担了主要工作,但这种服务主要是依附在行政系统上的半专业服务,强调以行政管理为本而非专业的以人为本、以服务案主为本,缺乏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志愿不专业说的是,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是社会工作人才区别传统助人者和志愿者的重要方面。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但由于很多志愿者只有一腔服务热情,缺乏专业培训和机制激励,难以形成持续化、常态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而有专长的志愿者,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决定了一个人很难在多个岗位上长期兼职,提供的服务难以令人满意,更难长远。

三是无名无利难留人。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远远不如其他专业技术人才。

围绕培养、评价、储备、使用、激励下功夫。在人才培养和评价上,坚持行政与专业结合、以专业为主。要大力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加强教育培训。专业培训主要依托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职业培训主要通过设置培训基地,采取进修、短训等方式,对现有社会工作者采取有计划、分层次、大规模培训,制定政策,鼓励其参与职业水平评价,通过职业水平考试,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在人才储备上,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专职为主。积极探索志愿者培训和评价机制,培养互助精神,为社会工作吸纳储备一批社会工作人才,最终促进其转化为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在人才使用上,坚持部门与社区相结合、以社区为主。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应首先倾斜基层。做到四个一批:即社区考任选举吸纳一批,政府购买公益管理服务岗位招聘一批,部门设置岗位充实一批,群团组织招募注册一批。在人才激励上,有岗位、有待遇、有地位、有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

主要采取四大措施:一是舆论宣传提升地位,普及社会工作、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多元投入提供保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以钱养事机制,扶持民办非企业和公益社团组织。二是落实政策增加实惠,保障工作经费,社区工作者评定职称、提高工资待遇等。四是部门主导强化群团。在党委领导下,建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在工青妇残等负有权益保障、社会救助职能的群团组织,适当增设专门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更好地指导基层的社会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教师队伍中,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团结合作,共同进取。而打造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学校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管理的突出位置。多年来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我校教师构成来看,除了少数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分配来的以外,不少都是这几年由其他学校调入的(有两所是学校质量差无生源调整合并过来的教师、还有幼儿学校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的自身素质,师德修养,文化水平也都是不一样的,怎样把这些不同个性化的个体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这是我们学校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铸师魂、炼师能、育师德的发展目标。经过这几年努力,我校基本上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学习,提高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思想政治素质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支配着教师的其他素质,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而更应该是“人师”,他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青少年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所以教师应是现代政治思想的自觉拥护者和传播者,故而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用高尚的理论武装自己。我们组织教师先后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重要文献和法律法规。把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我们按照区委和教育局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我们还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自己寻找喜欢的书籍,每月学校也向教师推荐一些好文章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和微博。学校把教师的读书所感、教学论文、教师随笔、经验材料等装订成册,让教师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引导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逐步树立科学的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二、抓制度,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的约束。学校先后制定了《邱小师德考核细则》、《邱小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邱小教师奖惩方案》等,我们还根据教育局提出的《师德提升战略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把师德建设的要素分解为对教师日常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上班时间不串岗、不闲聊、不坐着讲课、课堂不接打手机、上班不准饮酒等都充实到制度里面。学校还向教师发出《八做十不》的倡议,并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公开向家长承诺,以保证制度和要求的落实。通过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再好的制度也只有在执行的基础上才具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纸空文。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到位是没有用的。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是制度的执行和实施这一主要环节。我们在执行制度中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平等的原则。

学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教职工。对不同性别、不同个性、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做到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教师,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该严厉批评一定要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批评完后,领导和教师还是平等的,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经常与他们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使制度逐步加以完善。

第二,公正合理的原则。

执行制度一定要公正,不能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对教师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

第三,“奖罚”分明的原则。

对于自觉或不自觉违反制度的人,要做到奖罚分明,以便更好的产生约束和激励作用。运用“奖罚”已经成为我们激励和规范教职工行为的经常性措施。对教师的“奖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在实施中做到“奖罚”有据、“奖罚”有度、“奖罚”公平。

三、抓班子,做教师的表率,首先,班子要率先垂范。率先垂范对于我们班子来说,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品质;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尤其是校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师生的榜样。把率先垂范意识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自觉做遵章守纪的示范者,自觉做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自觉做提高教学质量的带头人,校长不要仅仅依靠行政权力,而要尽可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教师、引导教师、激励教师,让全体教师紧紧团结在学校班子周围,形成坚强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工作全面进步。

其次,让班子成为团队的核心。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团队,一所学校要想搞好,仅靠一个校长不行,一定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团队的核心。把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合作、平实亲和、领导有力的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处处示范,引领教师团队建设。我们确立了班子“讲理、讲情、讲法”的行事风格,鼓励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第三,对班子严格要求,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我们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

1、以身作则,处处做教师的楷模。

2、团结合作,作风扎实。既分工明确,又相互支持。每天都想工作、干工作、干好工作。

3、做事公平、公正、无私。要让教师感到个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都能得到认可、得到荣誉。

4、高要求、高眼界,对事业与生活充满激情。特别是校长要想人所未想,行人所未至,这样才能超越自己,才能把团队凝聚在一起,才能带领团队、发挥合力、不断攀升。

5、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达到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深刻的思想道德内涵,再内化成自己的修养、气质和魅力。

四、抓课堂,提升业务水平。

教师要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多年来我们把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点放在了课堂。立足课堂,让知识在课堂中绽放,让师爱在课堂中闪光。关注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中愉悦,让高效在课堂中呈现。每学期领导都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时间进行听课—跟踪听课、有针对性听课,听过关课、达标课、样板课、创新课等。

我们每听一节课都要及时的进行反馈,真诚的和教师交流,耐心的指导,无私的帮助。共性问题以业务讲座的形式集中指导。然后再听,再讲,反反复复,以促进教师授课水平不断提高。

五、抓活动,促进教师不断进取。

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开展“铸师魂、炼师能、育师德”的系列教育活动。召开“爱与责任”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进行“爱心育人”的演讲比赛,开展师德大讨论。使教师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平,激发了广大教师奋发向上、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热情,在省、市、区各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每次活动老师们都争先恐后的参加,因为教师渴望进步,渴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作为领导应尽可能的为他们铺路、搭桥,为他们指导、策划,为他们把关、掌舵,为他们搭建平台,为他们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满足教师这种成就的需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迅速成长。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的成功之路。学校在教师成长中得到了发展,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得到了成长。

学校曾荣获省规范化学校、省标准化学校、省优秀党支部、市先进基层党支部、准化学校、新课改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科研先进单位、科学技术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每天锻炼一小时先进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单位、优秀课间操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科普示范校、区优胜单位等光荣称号。

我们深信,只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的做好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校各项工作终将硕果累累。我们愿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的明天做出更大贡献。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随着新《消防法》的颁布实施,消防部队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日益繁重,除了参与日常的火灾扑救外,还承担着建筑倒塌、交通事故、化学灾害、空难、反恐、地震、风灾、洪灾、泥石流等18种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能的拓展使消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如此繁重的执勤备战工作量,仅靠15万现役消防官兵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合同制消防队伍便是这一严峻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消防组织。纵观当前大泉州合同制消防员的数量已经和现役消防官兵人数基本持平,合同制消防队伍已经成为消防部队一支庞大的体系,是新时期多元化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的有力补充。如何使这股新鲜“血液”在消防部队的“肌体”中更加充满活力的“流淌”,将其建成具有顽强战斗力的队伍,需要用心去琢磨,去尝试。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下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城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4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目前,全市共有12个消防大队、22个消防中队(其中合同制消防中队9个),2个特勤中队,现有消防现役警力320余人(其中干部150余人)、合同制消防员180余人。近几年泉州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晋江市号称“中国鞋都”、石狮市又誉“服装城”、惠安县的石雕产业等),高层和地下建筑频频拔地而起,高科技、新能源、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利用,用电、用气、用火大幅度增加,导致了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机率越来越高。2007年至今,大泉州共发生火灾3977起,死亡34人,受伤5人,直接财产损失7880千万元,火灾发生率在全省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9月,五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相继,福建省制定印发《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经过精心筹备,2006年12月5日,福建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在泉州市举行,晋江设置主会场,晋江龙湖合同制消防队以试点单位参加了业务技能汇报表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2.5”全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后,笔者先后深入到丰泽北峰消防二中队、晋江龙湖消防三中队、陈埭消防四中队及石狮石湖消防二中队、伍堡消防三中队等合同制消防队伍参观走访,亲身体验合同制消防队伍在管理教育、业务训练、执勤战备、灭火抢险救援等工作中的表现,客观总结其实践意义和收获。通过深入的调查剖析和研讨,笔者极力想充分的展现这支新型消防队伍在消防部队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疑可以这么说,大泉州整体的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已经走在全省的前列。起初,笔者了解到:2006年2月12日当天14时至20时近6个小时的时间内,晋江龙湖消防中队共实施处置20起火灾及抢险救援任务……。类似的数据近年来在大泉州丰泽、晋江、石狮、惠安等经济发展飞速的地区频繁出现,这让笔者倍感钦佩和欣慰,作为一名基层带兵人,笔者认为合同制消防队伍与现役消防官兵的工作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思想稳定、业务素质强的合同制消防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和现役消防官兵一起合作完成艰巨的防火监督、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缓解了现行公安消防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但这种新生力量的出现,给基层消防大、中队的管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合理调配他们,充分调动两者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共同提高部队整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已成为基层亟需解决的课题。

目前,对合同制消防队伍的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建立纯粹的合同制消防员中队(驾驶员例外),统一管理;一种是现役和合同制消防员共存一个中队(如晋江安海消防二中队),混编管理。现阶段对合同制消防队伍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都不够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

虽然这支新型消防队伍在灭火救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合同制消防员不属现役编制、经费有限、待遇偏低、保障不力、社会地位不高、非物质奖励匮乏等原因致使合同制消防员的人员流动性大、优秀人才难以保留,队伍建设和发展停滞不前。主要表现在:

(一)队员结构成份复杂。从征招的合同制消防员的成份来看,有退伍的战士,有参加过工作的职员,有走出学校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等,他们的思想行为、社会阅历不一样,因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一样,对待生活、工作的态度也存在很大差异,队员结构成份复杂。

(二)应聘入队动机多样。从应聘入队的合同制消防员的目的、动机来看:有的是来消防队过渡的,有的是来消防队打工的,有的是来消防队锻炼的,还有的抱着好奇的心情加入消防队等等,在应聘前对消防工作的目的、消防队的性质、任务、消防队的管理要求根本不了解,应聘之后,发现消防工作与其个人的追求相差较大,不愿意接受军事化管理,造成队员流动性较大,队伍管理比较困难。

(三)思想情绪波动性大。合同制消防员进队前对消防队的了解不多,进队后才知道消防队是实行军事化管理,很大一部分队员一时难以适应部队生活。在消防部队过的是集体生活,队员之间相互接触较多,这就要求合同制消防员要有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睦相处的能力。而现在的年青人一般都是独生子,从小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太多的约束,对独立的生活不适应,加之消防部队紧张有序的生活秩序,受军事化管理的约束,其适应期较长。虽然有一部分是退伍军人,熟知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但从部队退伍后与社会接触有一段时间,社会经验和阅历都比较丰富,再次接受部队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心中不免会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消防队伍不稳定。

(四)责任心、事业心不强。据调查,约70%的合同制消防员更多地把消防事业看作是一份工作,到期拿工资,对个人利益看得比较重。20%左右的合同制消防员抱着对部队的向往和来队锻炼的思想来到消防部队。剩余10%左右的合同制消防员把部队当跳板、持有观望的思想,一旦有更好的工作岗位就提出不干,自动离职,必然导致精力外移,不可能把百分之百的心思用在干工作上,压滤机滤布工作责任心不强。

(五)业务训练热情不高。消防部队承担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日益繁重,对消防官兵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消防部队长期严格的正规化管理和艰苦的体能、技能训练,繁重的执勤战备工作,会使许多合同制消防员感到工作艰苦,对业务训练等表现出诸多的抱怨。另外,合同制消防员不可能像现役军人那样得到荣誉、培驾、入党、考学和士官选举等,成绩和表现的好坏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他们心里想的更多是自身的利益,从而造成了队员训练热情不高,甚至出现了“练为看”、“走过场”、出工不出力等现象。

(六)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合同制消防员来部队前接受教育的程度、身体素质、个人品质都有很大的差别。有的队员有一技之长,比如驾驶、修理等,有的是消防战士退伍的,对消防业务很熟悉,身体素质也很好,但有的是刚出校门的,对业务不熟练,但文化程度较高。因此要缩减队员之间能力素质的差异,很好地凝聚他们的向心力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七)灭火救援经验不足。大部分合同制消防员在思想上对消防工作表现出畏难情绪,特别表现在灭火救援任务处置过程中,由于日常业务训练不精,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有限,临场时各种危险因素的刺激造成队员心理紧张、恐惧、急躁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面对困难束手无策,反应迟钝,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面对危险惊慌失措,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对于各类应急突发事故的成功处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八)工资待遇明显不均衡。作为合同制消防员,他们和现役部队的消防员一样从事着同样的抢险救援、灭火执勤任务。而作为现役部队的消防战斗员,过年过节有福利发,平时有荣誉可争、有入党考学之取。合同制消防员将自身与其相比,难免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理,并逐渐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绪,没有干劲,同工不同酬矛盾突出。其次,由于地方政府拨付的经费有限,经济收入与承担的繁重、危险工作任务明显不均衡,在同现役消防官兵“横向比较”中更凸显经济收入的高低“落差”,引发众多合同制消防员不能安心“红门”,一旦遇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就立即“跳槽”。

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经过几年“渐进式“的发展,目前这支队伍已占大泉州灭火救援力量的二分之一,已成为我市灭火救援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通过规范队伍建设和管理,培树合同制消防队伍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支专业、精干的合同制消防员队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首要任务。

(一)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消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性工程。消防事业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消防保卫是地方政府的一项职能。加强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投入,保证这支队伍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合同制消防员在消防工作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受体能、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将不再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年限,容易造成队员在消防部队中发展期望值不高。为此,可以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规范解决合同制消防员的出路问题(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地区已考虑将合同制消防员列入事业编制,逐步规范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和发展,进一步保障合同制消防员的养老待遇),解决队员的再培训、再就业,让在队的人可以安心工作,在离开队伍的时候可以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二)严格把好招聘选拔关口,确保合同制消防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要本着“高标准、高起点、严把关”的原则,重点从灭火救援任务和部队管理的实际出发,正确的把握征召范围和方向。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合同制消防员招聘办法,确保招聘有章可依;二是严格把关依章行事。消防部队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合同制消防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要切实把那些思想素质好、文化基础好、身体条件好、职业道德好的优秀青年招聘到消防部队中来;三是着重把好人情关,对应聘人员必须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不打折扣,不降低标准,确保给消防部队征招到素质过硬、职业道德好、有奉献精神的合同制消防员,为合同制消防队伍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帮助合同制消防员迈好警营“第一步”,实现角色转变。穿上消防制服并不等于就是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要实现从地方青年到合格消防员的转变,还需要经历更加艰难的考验,付出更多的汗水。这就要求加强对合同制消防员的入营教育,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努力实现角色转变。善于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手段,进一步增强合同制消防员思想认识,靠真理的力量去抓住人、吸引人、打动人、激发人。日常生活中,坚持以情带“兵”的原则,尊重和善待合同制消防员。设身处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自然就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支持。要在人格上尊重他们,不能认为他们是打工者,他们也害怕别人这样认为。另外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现在的年轻人吃苦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比较差。虽然很多人当过兵,但是消防部队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感到基层消防中队就是他们的家,战友就是他们的兄弟。以兄弟之情关心合同制消防员,那么情有了,心近了,干劲就大了。还要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消防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乃至于危险性都较强的工作,掌握消防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每个人的掌握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在工作上干部、班长要手把手地教,干部要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多鼓励少批评,这也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觉遵守部队的管理,使其积极投身工作的方法,让他们有了军人的自豪感,使命感,这样工作也就有了信心。

(四)坚持现役带头的原则,做好“传帮带”工作。现役军人的一言一行就是一面镜子,合同制消防员看着、比着、模仿着。如果我们进行一下“换位思考”,他们刚刚进入部队,内心深处还会当自己是个“新兵”(即使很多队员以前当过兵)。他们会不自觉地认为现役军人都是领导,都是管理者。那么现役军人表率作用差了,他们会认为:还是军人呢!还不如我呢!所以现役军人要处处作表率。首先从制度落实上下工夫,认认真真地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执行命令上作表率。命令体现了部队纪律的威严,即“令行禁止”。所以不要因为个别现役军人的不良形象带坏了整支合同制消防队伍。最后要在完成任务上作表率。在工作中,现役军人要敢于做排头兵,勇于争先,率先垂范,充分展示基层消防中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作风。

(五)坚持“实践”这一原则,用于开拓创新。第一、从文化上创新。合同制消防员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虽然不具备“兵”的性质,但在工作任务与服务对象上与现役消防官兵又具有一致性。这就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把一切有益于合同制消防员生活、战斗、训练的因素加以总结、提炼、整合、升华。最终形成对合同制消防员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第二、从训练上创新。在日常训练与工作中,在强调现役班长、骨干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合同制消防员的经历与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第三、从制度上创新。在制定和完善有关纪律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既要在维护好现役消防官兵利益的同时又要兼顾到合同制消防员的利益。特别是合同制消防员作为“家门口兵”,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条令条例制定本单位“家门口兵”管理具体规定,加强对“家门口兵”的管理力度,区别不同队员和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

(六)发挥特长优势,增强工作积极性。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能激发更大的热情,并能有所创新和突破。消防部队要重视合同制消防员的特长和自身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他们有多少才干,消防部队就尽量给他们提供多大的施展空间,让他们看到自身的闪光点,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为消防部队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强化业务训练,提高实战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其业务素质一定要能胜任灭火和抢险救援实战需要。在部队战训工作中,对合同制消防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虽然不能达到现役消防部队的标准,但必须遵循严格按刚施训,不断提高实战能力的原则。要组织合同制消防员进行跟班学习和强化训练,使其熟练掌握消防法律法规、防火巡查的方法及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基本常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合同制消防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依据《公安消防部队执勤业务训练大纲》,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在抓好合同制消防员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合同制消防队伍岗位训练、业务考核等机制,认真抓好合同制消防员的灭火救援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分析,广泛开展大练兵活动,开展消防经验交流会,使其掌握各类火灾扑救和其它灾害事故处置的程序,车辆器材实用性能以及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使用等,促进合同制消防员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要针对个别素质弱、工作经验少或在其他部队服役的队员的个人情况,量身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尽早促使其早日具备能担负起参加执勤备战、灭火救援工作的本领,不断增强其实战能力。

滤布(八)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合同制消防员实际情况,量化、细化管理条令、制度,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战斗力、凝聚向心力、产生号召力,增强合同制消防员的主人翁意识。

1.建立合同制衔级制度,增强队员责任感、荣誉感。在日常中,职衔多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人在某个领域,某个地点,某个时期任的职位、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在现行的合同制消防中队中,通过对合同制消防员实行衔级制度,有利于增强队员的责任感、荣誉感,有利于队伍的管理与指挥,有利于激发进取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归宿感,激励他们增强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促使他们更加珍惜荣誉,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时时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佩戴的等级符号、标志,带有公开性的特点,成为社会上一个标志,这有利于增强合同制消防员的自尊心和组织纪律观念。

2.实行量化综合考评,保持部队旺盛的生命力。合同制消防队伍不同于现役消防部队,不能完全死搬硬套部队条令条例进行管理,可以在条令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放宽对条令条例的要求,充分借鉴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以及用人制度,把请销假、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日常制度的遵守情况、训练成绩、理论学习、内务卫生、警容风纪等内容综合编制成若干项制度或规定,并制定评定标准或量化考评细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评,每年年终进行总结考评,表现不合格的及时予以解聘,表现良好的予以续聘,表现优秀的推荐参评支队、总队“十佳合同制消防员”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使合同制消防队伍这支新的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训练活力。训练积极性是搞好训练的内在动力,在现行体制下,合同制消防员由于训练成绩的好坏和自身无利益关系,因而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想方设法调动队员的训练积极性,丰泽消防大队推行“月训练标兵”活动,对合同制消防员每月进行量化考评,将量化考评的成绩直接与和工资档次挂钩,以此有效提高合同制消防员训练热情。除在训练考核奖励上有所倾斜外,还优先安排队员休假和探亲、提拔担任班长等。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合同制消防员的训练积极性,为基层消防中队全面完成执勤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亲和力。合同制消防员的用工性质决定了其与公安消防部队的管理教育有着原则的区别,合同制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队伍相比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纪律意识和服从服务意识上也有明显差距。因此,教育训练工作绝对不能简单直接,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确保队伍稳定的基础上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新的历史时期,合同制消防员作为消防部队的新生事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消防部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其特殊性无疑给我们基层带兵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用心去琢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管好这支队伍,才能真正使用好这支队伍,才能整合资源优势发挥队员和装备的最大效能,为消防事业的发展和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根据省委、州委和县委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的职能,确立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我局结合单位实际,切实履行做好各自的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做到相互协调配合,确保全县人才工作机制协调高效。

我局目前的人才资源现状和结构情况:我局行政编制18个,事业编制2个,机关工勤编制2个;目前全局共18人,4个空编(招录中)。其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及以下14人;共设9个股室,办公室4人,综合股1人,项目股1人,以工代赈股1人,投资股1人,商务股1人,经信股1人,物价股1人,价格认证中心1人,行政审批股1人;现35岁以下7人,35至45岁4人,45至50岁6人。此次调查发现,我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职工年龄分配不均,老龄化职工居多;二是年轻干部对业务知识不熟悉,知识结构单一,无法胜任一线工作;三是工作量大,人手不够;四是缺少专业知识工作人员。

根据我局现在的状况看,现缺乏国民综合管理方面人才、项目和固定投资管理方面人才、价格调控方面人才、经济信息管理方面人才等;局工作量较大,但办事人员人手不够,干部经常存在身兼数职情况,望积极考虑为我局增加编制数,广招人才,为五个建设做出一份努力。

一是编制数受限无法广招人才。我局项目方面工作量较大,经常下乡出差,为提高办事效率,望多招纳男性同胞及双语人才;因我局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工作量相对较大,业务股室基本是一人开展工作,我单位又是多个单位合并,然而州级部门是单独成立的,所以股室上一个人要对接上级整个部门,多数情况下工作开展不过来,为此根据我局工作职责,望多增加些编制数,已便我局工作开展。

二是人才引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地处川西北高原,平均海拔在3600米,气候寒冷、高原缺氧;我县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住宿、消费及娱乐场所缺少,外来人才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工作机制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一是创新人才理念,发挥好政策制度导向作用。全面完善人才工作政策,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及时调整不合适宜的政策规定,制定一批包括引进、培养、激励、关爱的配套政策。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加大人才集聚力度。改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工作职责,引进实用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组织业务方面培训,强化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奖励制度,以重大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补贴等形式,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政府资金投入,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

三是完善管理,解决人才工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建立全新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激活人才,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流动机制。

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2013年—2015年)。

为加强专业部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我部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应专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根据我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发展规划,结合我专业部师资建设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争取到2015年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富有活力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我部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目标要求:大力推行校企联合培训专业教师的机制,实行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轮训制度,实施“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和学历提升。使师资队伍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其中所有任课教师均要求达到本科学历。“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三年内培养一名省级骨干教师,一名系统内骨干教师,一名校内骨干教师。所有专业课教师均有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全部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技术资格证书。

(三)队伍结构:是一支由专家、高级讲师、讲师、工程师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师资队伍,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

为保障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教学部应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立校、人才兴校的思想。要明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应作为专业部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把教师队伍专业化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治本之策。

2.根据《个人岗位职责》、《教师考核评价方案》实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的教师管理办法;建立切实可行、相对科学合理并适当向骨干教师倾斜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依规管理教师队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形成师资建设保障机制。

3.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团队协作、敬业奉献、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继承老教师、老专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忠诚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4、按照《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规定,保证专业教师每3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跟班实践3个月以上,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熟悉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学习本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调查了解企业与社会对人才要求数量与质量特点。实践考核记录表进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职称职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5.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提高师资培养培训成效。(1)每年以行动研究为导向、以专题为纽带组织一次说课活动,突出信息、思路、观念和能力。促进教师间的交流。(2)每年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保证每个教师三年内能有一次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培训,使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教学能力、实训指导和职业指导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6.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规范并拓宽进人渠道,多形式、多渠道地引进和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聘请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

7、通过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等实际生产活动和有针对性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培养多名熟悉企业工作程序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协助专业带头人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组织专业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

8、通过培训、调研、学习考察、参与企业生产、共同研发生产项目等措施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能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专业建设和生产服务。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2012——2020试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根据石阡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特提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于2010年12月与原石阡县教师进修学校(石阡电大工作站)合并为现在的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人数83人,年龄50岁以上18人,40-50岁34人,30岁以下31人,年龄明显老化,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课老师70人,专业课教师13人,专业课教师明显不足,特别是精技能、懂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老教师占据了大部分高级岗位,年轻教师上不去,影响了年轻教师的工作激情。

(二)中职教师的补充渠道不畅,队伍的动力不足。

我校教师队伍老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受学历、教学工作经历、教师资格、普通话考级等条件要求的限制和当前人们择业取向的影响,学校选调和公招教师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效果并不理想,这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因素,导致现今中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壮大骨干教师群体数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承担和完成重大教学改革任务。

(三)中职教师的职称封顶快,影响队伍的活力。

现在中职教师的职称最高为副高级,多数获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才40多岁。对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没有职称再晋升的空间和动力,就容易懈怠下来,表现出教学维持现状、科研缺乏创新、业绩不退不进的症状。30-50岁年龄段的获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们正是年富力强,能够出好成绩的时候,却因为无需晋升而影响工作干劲,对中职学校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近几年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和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启动了“名师工程”,组织教师培训,推动培训基地内涵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推进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教师企业实践、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开展教师多元合作与交流,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得到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定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表明了职业教育要面向未来,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与科技发展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着力解决“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以继续教育为突破,以“国培”“省培”“市培”为带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组长:赵正榜。

副组长:王如彬陈昌福张勇朱昆。

成员:周兴杰周应喜王江明张胜昌任勇。

龙再嘉林开军王定山熊永。

(三)工作目标。

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50%以上。

教师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超过95%,有研究生层次教师且比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普遍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全体教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专业结构更加科学。着力解决学校教师文化课教师比例过高,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通过学习、培训、企业实践、学历提升等手段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合理配置各专业课教师,对已不适应的专业学科实现转向,通过优选对急需的专业人才采用特殊方式录用。

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融休闲、旅游、营养健康、产业培训、部门培训为一体的跨区域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基地,校政结合、校企结合实践基地。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

教师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师资格、职务(职称)、编制等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考评机制,实行全员聘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一)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将职业理想教育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引导职业生涯发展等综合措施,使教师坚定职业方向,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增强从事职业教育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结合学校实际编订《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建设作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加强新教师培养的整体规划。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企业实践和在职培训提高环节。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按照集中培训与常年培训相结合、统一培训与“一带一”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以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法为内容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以关系教学效果的人际沟通、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内容的基本素质培训。依托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加快教师培养步伐。加快培养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建立院校通过对口支援、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大我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力度。

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转型进度。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对现有的文化课教师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国家的各种考证制度,尽快实现文化课教师的转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加快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认真总结历年来学校对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的做法和经验,根据国家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工作的支持力度。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及兼职教师推进项目,支持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解决兼职教师的待遇和管理问题,切实发挥好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加强对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帮扶、引导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推进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协调和配合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制订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要积极探索实名编与非实名编相结合、设立附加编等编制配备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专兼职教师配备的统筹,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配置。要研究制定相关的人事政策,建立和完善技能型人才从教的制度,对特殊人才采用特殊的选人、用人机制,多渠道汇集职教人才,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

(三)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要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广泛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社会从业人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广泛开发社会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班主任培训。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把企业实践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把企业实践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工作机制,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实践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在现有校政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强化校政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把行业专家、能工巧匠请进来,校内教师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采取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进行新知识、新技术讲座,使其及时掌握教学、教育和专业发展动态,促进知识更新与知识面扩展;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到企业作技术员、作学员,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向“双师型”人才的转变。

(四)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质量。

结合石阡产业发展、区域发展需要和教师培养培训需求,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职业院校培训和大中型企业实践,继续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培养培训基地的区域和专业布局。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按照教师先行垫付学费,完成学业,学校和教师按照比例共同承担的方法,推荐、资助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深造以改善教师队伍。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重点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专业点,改善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力争开发一批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培养课程和教材。

(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激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活力。

充实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增加相关工作经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将双师素质基本要求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协调优化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机制。以教学任务为牵引,打牢教师的素质基础;以培训任务为牵引,使教师的素质得到充实和提高;以科研任务为牵引,促进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以指导学生竞赛任务为牵引,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结合石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制订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学校在公用经费和其他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学校教师师德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关心职业教育、尊重职教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展现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风采。

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队伍建设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扎实实练好教学基本功,练就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为我校青年教师乃至于新教师的成长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平台,现总结如下:

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因此,在全校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工程,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和演讲活动,交流师德经验,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推进培养和培训的一体化进程。同时,教师专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素质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加强校本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第三,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迎接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三)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随感、案例分析、科研论文。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局面。

不断克服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争在3至5年内,我校青年教师(教龄低于5年)能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学历达到要求,教学成绩突出。使我校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更上一层楼。

xxx小学

20xx年3月

教师队伍建设心得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教体局“3511”文件精神,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与任务。

(一)培养目标。

1、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本校乃至镇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过渡。

2、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二)培养任务。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再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人,镇级骨干1人,校级骨干3人,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培养方式。

1、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和研讨学习;。

2、外出去听优质课,参与交流研讨;。

3、教师自身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4、学校积极为骨干教师培养搭建平台,创设条件,推选有能力的教师参加各项活动。

三、校级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1、学历: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

2、师德修养:

(1)爱党爱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能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能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亲近差生,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不体罚和变相体罚。

(3)端正教育思想,积极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发展智能,提高教学质量。

(4)团结互助、平等待人、关心同事、助人为乐、诲人不倦。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虚心接受同志的批评意见。

3、基本技能。

(1)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熟练掌握任教年级学科的教材内容,能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

(2)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规范、实用的教案。

(3)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简易的教具、学具、课件,并使用之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好。

(4)能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独立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有个别辅导。

(5)板书运用恰当,积极使用普通话。作业设计内容恰当、负担合理,批改及时而正确,并根据反馈信息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优良。

4、教育科研。

(1)积极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学校名列前茅。

(2)近年内有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获县级或县级以上奖项。

四、具体培养措施。

1、对已评上市级骨干的教师,学校进行跟踪培养,不断督促。宣传涌现的数名市级骨干教师的敬业、爱生、勤奋、进取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

2、学校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

3、实行骨干教师带徒制,通过原有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更多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镇级骨干、市级骨干。

4、学校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说上评”、“多媒体精品课”等活动,采取观摩教学、经验交流、信息反馈、展示成果、评议总结等形式鼓励并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为他们展示教改成果提供舞台,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

5、对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适时加压,让他们挑起教育教学重担,安排他们到高年级学,在学校教研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发挥有教学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作用,让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挑起教学科研的重任。同时,向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激励这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五、激励保障机制。

1、各级骨干教师具有指导培养下一级骨干教师(或教师)的义务,培养对象被评选为省、市、镇、级骨干教师的,对骨干教师进行奖励。

2、各级骨干教师在任职期间内,应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每年度进行一次考核。每年度评选一次优秀骨干教师。

3、骨干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获国家、省、市、区科研成果的,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敬业----明责之源泉。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勤业----尽责之展现。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都启示我们,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精业----履责之依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对该《意见》的学习,本人感触颇深,下面来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意见》强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教风的必要性。

《意见》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常规管理,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风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几个方面。因此,加强教风建设,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强化职业意识,丰富职业情感,优化职业行为。

强化职业意识是加强教风建设的前提。教师的职业意识指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看法和思考。这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基础。学校领导要经常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认识,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教师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效益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领导榜样力量的感召,就会产生一种崇高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立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并付诸行动。

丰富的职业情感是加强教风建设的基础。教师的职业情感表现在责任感、事业心和爱生情等方面。丰富职业情感,就是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爱生情,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风尚。

优化职业行为是加强教风建设的保证。教师的职业行为就是要忠于职守,做到以身作则。就是要坚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批判抵制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不精通业务的教师很难教好书,当然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没有高尚品德、良好作风的教师,也很难育人,同样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教风是一个学校工作的外在体现,是教学效益优劣的关键。学校只有从教师的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入手,实实在在地治理育人环境,才能形成“严谨教书、管理育人”的优良教风。

二、政府下狠心加强名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意见》指出:“大力实施名师“1851”工程。通过多层次选拔、大力度培养和逐年逐级评定,在“十一五”期内,建设一支拥有校级骨干教师1000人,乡镇级骨干教师80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00人(骨干教师400人,学科带头人100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0人的名师队伍。”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骨干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是关键。如何尽快地有效地建设一支素质良好、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造就一支素质良好的骨干队伍,必须有一套过硬的措施,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名师选拔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名师培养培训制度、重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如能按照《意见》坚持这样做下去,名师队伍定能不断形成和壮大。

三、对教师的关怀是细致入微。

《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山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教师的政治待遇,努力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全区教师都感动于这样的决定了!

长期工作在边远山区的教师,其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很艰苦,有的离家很远,上下班要花很多钱,有时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意见》已经指出:“从20__年起,对长年工作在城区、集镇以外的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以鼓励他们长期扎根山区工作,吸引优秀青年教师到山区工作。具体办法与标准,由区财政、教育部门提出方案报区政府审批后实施。”该《意见》让那些工作在边远山区的教师能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实为关心基层教师的好措施好方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从现实来看,老师的政治待遇不高。为了切实落实教师的政治待遇,《意见》指出定期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坚持多形式、多媒体地宣传教育、宣传教师,营造全社会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浓厚氛围。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尊师重教,捐资办学,捐资兴师,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适当增加人大、政协及其他群团组织中教师代表的名额,提高教师参政议政程度。适当扩大教师在各级各类表彰中的比例。继续推行区直部门和单位定点挂牌联系农村学校制度,并将所联系学校的发展情况纳入工作考核范围。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教师的待遇,要说前些年涨了很多,但现实情况,与某些行业待遇相比,老师的经济收入是不高的。还有许多教师现在没有房子住,生活也还很困难。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意见》指出“将努力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全面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教师应享受的各种工资待遇。政府对任期内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区级学科带头人,分层次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学习补助费。其它级别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补助标准,分校实施。特级教师在职期间享受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学习补助费待遇。对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岗位补贴。要高度重视教师的住房问题。政府支持农村教师在乡村修建住房,各乡镇(街道)和教育、建设、房管、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要给予政策优惠,让广大农村教师安居乐业。”对这样的决定,老师们是双手赞成的。我们老师忠心希望能早日实现。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要在黑板上板书并长期吸食粉笔灰,容易得职业病。还有的教师平常教学任务重,一心扑在工作上,平常又很少有空闲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意见》中指出将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教师的医疗享受同区内公务员同等的待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促进教师身心健康。这样的规定,无益是对我们老师的真切关怀,老师再也不用操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了。

总之,通过对《意见》的学习,深切感受到了领导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忠心希望《意见》的精神迅速落实。我们基层教师惟有在感动过后,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忠于职守,教好书育好人,不辜负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教师的一片爱心。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体会到,课改也得到大家广泛支持。但在学校里,在新闻媒体中也屡屡看到,学校加班、加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体罚学生等违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原因有多种,但其中重要原因还是“升学率”是学校一切工作指挥棒。考试成绩还是评价教师好坏重要指标。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运转,是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生存状态。爱因斯坦曾指出:“负担过重必然肤浅”教师通过培训和学习,接受了新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压力太大,教师往往不敢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方法去教学。

建设教师队伍,要对教师工作构建合理评价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评价是改进教育教学的动力和源泉。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工作。评价是为教育教学服务,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不要把评价当做筛选与甄别的工具,要把评价功能转向为导向、激励等功能。评价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思想要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和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要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为辅。

二、建设教师队伍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机制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这些,学生应具备素质,教师首先要具备。然后才能教得好学生。教师“一次教育终身受用”,单一性思维已落后于时代。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思想必须扬弃。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机制。建设教师队伍要针对教师工作特殊性,建立形式多样,培训学习机制,学校要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建设教师队伍要完善以人为本和民主管理机制。

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进行课改的对象也是学生。而看学生成绩优劣,更多时候,还是从考试中来衡量。所以现在众多家长观念还未转变,他们还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是能得高分、满分。家长们普通认识,考上名牌大学才有希望。家长们这一观念和态度,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也会产生一定压力。建设教师队伍,要为教师工作努力营造宽松向上的内外环境,完善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机制。首先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大力宣传素质教育重要性,要使家长普遍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改革是为了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其次,学校要完善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机制。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要完善以教代会。民主管理机制任何改革措施,要充分尊重教师,体现民主。要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积极支持者、推进者和具体执行者。教师只有在宽松文化氛围里,才敢于表达思想,才有可能与他人合作,积极探索改革途径,寻找稳妥方法,从而敢于改革,勇于尝试,使得课改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程改革是循序渐进过程,只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才会让这一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的教育改革取得预期效果;才能使教育课程改革成功。

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依托托管,建立一支在育人思想上坚持人本意识,工作态度上遵循服务意识,行为作风上强化自律意识,自我提高上强调学习意识,培养目标上树立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本学期,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多种形式地开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学习活动,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依托委托管理,多渠道开展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建立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营造教育研究之风。

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区校两级课题研究,让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四、加强教育信息化学习与应用。

积极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利用好金山专网优势,推进网上教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老教师虽所占比例小,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经验还不能起到较大的表率、模范作用。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很强,但还缺乏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改教研工作也相对薄弱。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北京市农村教育工作会精神,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依据我镇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怀柔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怀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稳步推进我镇教师队伍的建设。

坚持开放、流动、竞争、有序、均衡的原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正确处理流动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四、主要目标。

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我镇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学历。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尤其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写字等学科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专业学历。专任教师中98%达到本科学历。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信念坚定、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为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教师聘任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努力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师资和人事管理新模式。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身心健、业务精、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

2、以师德为中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四爱四比”活动,即爱祖国、爱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献,荣誉面前比风格。加大管理力度,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表彰优秀。

3、坚持教师违规、渎职一票否决制度,排除消极因素。凡有违规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之间闹矛盾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票否决,取消各种评优、晋级资格,直至不以予聘任。

4、开展“以校兴为己任,为学校做贡献”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研讨会、进言献策等活动,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激发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以“师德规范”为依托,认真落实“怀柔镇中心小学教师一日行为规范细则”,开展评选行为规范示范教师活动,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目标迈进。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全体教师对“事事是教育之机,处处是教育之地,时时是教育之时”达成共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二)加强编制管理,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

科学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按编设岗,精简效能,明确职责,保证每个岗位满工作量。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岗位设置从学校实际出发,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坚决辞退不合格人员,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

(三)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提高知识、业务水平。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安排好教师的面授学习、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用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制约、奖励机制。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年至少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心理健康征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态,疏导教师心理问题,使教师以健康人做健康的教育。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举办学科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风采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并要求参加学习者把好经验带回校,传给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作一节汇报课或专题辅导。通过压担子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把专家请进学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通过名家指导,使教师变得更聪颖更博慧,更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4)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5)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做自我发展设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自我发展三年规划”及学年“自我发展计划”,转换教师心理视角,发挥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体验职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6)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强化课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成果意识,指导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发现、敏于行动、勤于积累、长于分析、精于总结”,以科研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

(六)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依法转变教师任用机制。

建立和完善岗位动态管理体系。按照岗位职责、考核评价办法,从德、能、勤、绩等方面真正对受聘人员进行全方位考评。在选人用人方式上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岗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导向、激励、约束和合理配置的流动机制,真正体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最适宜的位置发挥最大效益。

(七)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工作水平。

加强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认真落实《干部职员岗位管理评价方案》、《完小干部管理评价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方案》、《教师教学岗位责任制评价方案》、《班主任德育岗位管理评价方案》,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规范评价引导、激励教师模范地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教书育人,积极进取。一切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形成“岗位靠管理,待遇靠贡献,发展靠能力”的人才资源与管理制度。

(八)加强教师工作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水平。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严格教师依法执教,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如有发生采取“一票否决制”,该教师在两年内不得评优、评先、评职。严格劳动纪律,规范工作作风。

(九)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组建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机构,由校长任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任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委会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由各校及各部门主管领导任组员。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导向性、可行性、时效性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实际出发,每学年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学年末认真总结,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

长:

副组长:

组员: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

西苑小学。

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面对二十一世纪,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指导思想:齐抓共管,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德、才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总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指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各科教师各项结构的比例合理。

数量稳定:指各学科教师数量基本稳定。以利教师定向发展。素质较高:德才兼备,敬业乐群,教有特色。

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紧紧把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发展目标。

青年教师:要以德为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骨干教师:能在改革实践中学习提高,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目标导向:

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为了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每个教师的内在要求,我们重点抓两项工作:

(1)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表,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把敬业、爱校、爱生、善处作为我校师德建设的目标.(2)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

引导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可以使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工作现状,因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理论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2、精心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精心施工,引导教师一步步地逼近目标,做好四项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更新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

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师的两翼,只有两翼完全展开,教师才能迅速提高。几年来,我们在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教学实践活动,教研科研活动,借此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每学年每位教师开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观摩课。(3)开放学习,使教师获得多方面信息。

信息,是知识,也是动力。善于接受新的信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经常不断地接受各地教学改革的信息,了解教改动态,教科研发展的新趋势,就会千方百计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为教师订阅教学杂志、报刊;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放式的学习,使教师提高了认识水平,拓宽了教改的思路。

(4)严格要求,培养教师的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我们坚持严格要求,培养教师脚踏实地工作态度。

3、科学评价:

评价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调整,完善自己,以逼近评价目标,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4、用其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教师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就能充分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

长:申丽萍。

副组长:张树霞、李艳红、王就英、赵树忠、魏利红。

组员:申海燕、刘晓梅、李玉红、宋建军、李海鹏、马增梅、李军平、张铁凤、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