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我做馒头(实用19篇)

小编: BW笔侠

优秀作文的特点之一是语言流畅、表达清晰,给人以良好的阅读体验。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妈妈教我写作业

早就听妈妈说过,《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也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最近妈妈专门为我买了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拼音版《论语》,这本书里面配有许多小故事和活泼生动的彩色插图,阅读起来非常有趣。

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都要教我背一段《论语》中的话。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妈妈告诉我,看见贤人,就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有没有犯跟他一样的错误。哦,我明白了:只有虚心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各方面不断进步,成为有修养的人。

妈妈还教我重点诵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妈妈教育我说,把学习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学习也就非常容易了。如果善待朋友,与他们和睦相处,心情也就舒畅了。在学校里,被别人误解是经常出现的事,我们遇事要多为他人着想,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

妈妈知道得可真多!《论语》里面还有许多经典名句,我要反复诵读,勤向妈妈请教,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让我们共同进步,一起阅读《论语》,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吧。

指导老师吕保梅。

妈妈教我写作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母亲斗嘴已经斗不过我了。

我们只要一吵架,母亲总会数落起我的`各种不是。而我只要一说出她的年龄,她准会叹一口气,不再说话。

我的母亲像老豆角一样,硬邦邦的,不听人劝。

那天,母亲正尝试腌一点咸菜,她照着菜谱上的说明,放了两勺盐。我嘲笑她:“腌咸菜只用两勺盐?您还是把一袋盐都倒进去吧!”母亲摇头:“我相信菜谱上说的。”结果可想而知,咸菜没有腌成功,菜谱上写的是每一百克用两勺盐,母亲想腌一盆,竟然也用两勺盐,我劝说她还不听,母亲变得越来越顽固了。

母亲老了,早起也是一个费力的事了,因为她半夜总会被楼下的狗叫声吵醒。而我则完全没有听到狗叫声。也许是母亲为我操劳了太多,太累了吧。

母亲总会在我需要时来帮我,当我早起嘟嘟囔囔时,母亲会烧一壶热水,催促我去洗脸,吃饭,刷牙然后上学去。每次我下楼时,门都不会马上关上,母亲总会在门后听着我离开家去学校,等到我走到了一楼,才轻轻关上门。当我听到身后那一声“咔哒”,真的感到很幸福。

我的母亲曾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为了让不爱吃饭的我多吃饭。

我的母亲曾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为了鼓励遭受挫折的我重拾信心。

我的母亲曾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这是为了让我赶超前方的人。

我的母亲用她的时光来爱我,我渐渐长大,她却在慢慢变老。

写作文评语的方法。

妈妈教我写作业

放学回家,我扑到妈妈怀里撒娇到“妈妈,我好想你”

“妈妈也想你,宝贝”妈妈抱着我亲了亲。

“好啊,第几题”

“对不起,我忘记了”

“那我怎么教你,好好想想”

“我想起来了,是识字4”

妈妈拿过我的语文书,翻到识字4。

妈妈告诉我词语是:小学生作文大全妈妈教一句,我跟一句。

“谢谢你妈妈”

“不客气”

一年级:精灵小淘气。

会做花馒头的妈妈作文

抛馒头是农村里房子上梁时一个隆重的仪式。上梁这一天,家里的亲戚给东家送去糖果和馒头,然后在上梁这一天把亲戚送来的馒头抛下来,让大家来抢。据说来抢的人越多,这户人家将来越发,所以上梁这一天的主人家,一定要把馒头抛得越多越好。今天我们村里就有一户人家要上梁,所以,我肯定要去抢馒头了。

不过今天这家人抛馒头的时间太迟了,在十一点*分抛馒头,这正是我吃午饭的时间,也许他们是想等吃午饭的时候,那时候人都已经到家了,吃了午饭后人都比较空,来抢馒头的人肯定很多。我一吃好午饭就到了那里去等了。到了那户人家,他们已经把火*、*火都放在门口,一个个排好,就等那个吉时。时间一到,他们就开始放火*了。轰隆隆的火*声,震得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把自己带来的红桶套在头上,真像是鸿运当头。这火*的声音就是告诉大家,抢馒头的时间快到了,不一会儿,我看到大家一个个拎着桶,拎着篮子朝这里走来了,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向这边涌来。

*声刚停,就看见一个个红袋子,从天而降。抢馒头的时间到了,现场是一片混乱,大家也不顾什么颜面,不顾照顾谁了。只要看见馒头就往自己的带来的工具里装,看到有袋子掉下来人就往前冲。大人小孩都是如此。我此时心中也只是想着多抢一点,多抢一点,看到一个馒头朝我砸来,我连忙冲过去,一步跨到馒头前面,一伸手,可还没有等我弯下腰捡如到桶中,一位奶奶眼睛更快,伸手更是快,把我一挤,地上的那袋馒头被她抢去了。奶奶还对着我笑笑说:“知道吗?抢馒头就是这样抢的。”抢了我的馒头还好意思笑呢,不过那种场面,这样抢了才有意思。

抢馒头结束了,也不会真跟她计较。接下来是抛糖果了,可能是大家对糖果不大感兴趣,所以也不会像抢馒头那样精*,那样激动,大家只是站在一旁静静看着,有糖抛下来了,才去捡上几颗,我也一样,跟着大人捡了几颗糖,拎着满满的一大桶馒头回家了。

今天,我可是满载而归,下次如果有人家上梁,你也来玩玩吧。

指导教师:胡雪萍。

会做花馒头的妈妈作文

瞧,一只可爱的小猫正在朝你“喵喵”叫呢!别动,一只小蜗牛正慢慢地向你爬过来。啊!前方有一辆南瓜战车怎么“突突”向你开来呢!咦?不对啊!咱们班里怎么会出现这些东西呢?想知道吗?那就跟我去看看吧!

一上课,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学‘制作花样馒头’。”这下,教室炸开了锅,同学们我一言你一语地议论起来:“什么!天哪!我是在做梦吗!”“有吃的?”有些同学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有的“馋猫”已经口水流得满“大河”了;“上美食课!n爽了!”有些同学在一旁手舞足蹈,脸上一副笑嘻嘻的馋模样。

还没等我们缓过神来,叶老师早已经忙开了.只见她麻利地铺上了红桌布,桌上还分别放上白面团、紫薯面团、南瓜面团、面粉、胡萝卜块儿、香肠片儿,还有菊花与许多五颜六色的糖果。

好丰富的食材!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老师率先给大家做了示范,只见她先把紫薯面团揉成了一个小球,又抓了一些白面团,把两个面团“合二为一”再使劲压了压,紧接着从身后拿出了一把水果刀.我心头一紧:呀!莫非叶老师就是传说中“防不胜防,拔一刀,身后神补刀”的“机器猫”!

嘻嘻!别急,接下来叶老师马上就给我们“露了一刀”。她把和好的面团切了四刀,又把每一瓣“花片”给扭了一扭,把胡萝卜片接在花瓣中心妆成“花芯”——天哪,一朵美不胜收的“馒头四叶花”就这样映入我们的眼帘!

轮到我们大显神手了,不等老师下令,我们已经跃跃欲试。我抢先拿了一些白面团。啊!怎么这么黏啊!这面团是涂上了“狗皮膏药”吗?怎么都甩不掉呀!这时“救星”——叶老师发话了:“如果大家觉得很黏的话,可以撒上一些干面粉。”我试了一下,哇!老师的秘方可真灵啊!我把面团揉成一个小球,再压扁变成“面纸”,把“面纸”捏起五个角。捏角可是个技术活哦,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了这五个角,之后再把一小点紫薯面团挤到中心。啊!五角星馒头大功告成啊!

这是一节多么快乐的课啊!我把快乐定格在纸上。

妈妈教我写作业

自从我懂事开始,妈妈就让我懂得了人间真情。

小时候在幼儿园被欺负时,我经常找妈妈。妈妈会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冰冰,你要学会像妈妈爱你那样去关心同学,这样,人家也就不会欺负你了。你还要记住:大的是哥哥姐姐,小的是弟弟妹妹,你一样要去关爱周围的小伙伴儿。”听着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回来给妈妈讲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妈妈也很乐意听,还会给我讲一些窗外发生的事。

春天,妈妈爱讲柳树发芽,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美丽景象;夏天,妈妈爱讲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那在树上不停地鸣叫的蝉和那娇阳似火的太阳;秋天,妈妈爱讲秋风扫落叶,那开得五颜六色的'菊花,那田野里金灿灿的稻谷和那红彤彤的苹果;冬天,妈妈会和我讲像白被子一般的雪,那些四季长青的树,还有那被白雪覆盖着的世界!

从妈妈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大自然的知识,了解了我未知的世界,但我更多地学到了一个字――“爱”。

妈妈教我写作文

一个星期六上午,我一人在家不情不愿的写着作业,因为作业特别多所以还有最恐怖的作业“作文”(因为那时候我不会写作文)。

正在我冥思苦想时,妈妈走了进来,见我想不出来就过来教我写作文“我问你,如果我炒菜什么都不放,菜会好吃吗?”妈妈说,“当然不好吃啦!”我回答道“那就对了,写作文就像炒菜一样,要加一些‘比喻句、夸张句、好词、好句......’才行啊!这些东西就相当于菜里的‘盐、味精、鸡精、胡椒......’只有加了这些东西菜才好吃,作文才好看呀!”我听了妈妈的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想了一会儿,一篇好的文章在我脑中浮现,我吧它“印”在了作文本上并照妈妈的话修改了一遍,我看了看走出门给了妈妈,妈妈看了点头应了声:“不错嘛!”

这才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妈妈教我写作业

放学回家,我扑到妈妈怀里撒娇到“妈妈,我好想你”

“妈妈也想你,宝贝”妈妈抱着我亲了亲。

“好啊,第几题”

“对不起,我忘记了”

“那我怎么教你,好好想想”

“我想起来了,是识字4”

妈妈拿过我的语文书,翻到识字4。

妈妈告诉我词语是:观察;采集;昆虫;田野;树林;花丛;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妈妈教一句,我跟一句。

“谢谢你妈妈”

“不客气”

一年级:精灵小淘气。

会做花馒头的妈妈作文

本人心血来:决定下午自己做馒头!

于是,买来自发粉,系上围裙,穿上袖套,和着糖水。然后开始了我的“独门”制面工——搓!

我把面放在盆子里,一会桌上搓,一会椅子上搓,一会到地上搓面,搓得我满头大汗。好容易将面揉成了团,就盖上湿帕子,静静等待一节课的时间。

35分钟过去了,但觉得过了很久很久。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面团。之后拿上菜刀、水果刀、准备好的剪刀、长刀。你可能会问,这是刀子聚会啊?别急,一会你就知道了。

先拿菜刀,切一大团面下来,再拿长刀把边描好,用水果刀刻好纹路,最后拿剪刀剪。

二十分钟后,端出来了,“尽管吃吧!”

爷爷差点没笑背气:“这也太丑了吧”!

这是我第一次做馒头。

妈妈教我写作业

我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读唐诗宋词,可妈妈说读宋词,可以进而随着诗人的心情去追寻历史的足迹,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和陶冶情操。于是妈妈买了一本《宋词选》和我一起学起了宋词。

在学习宋词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我遇到了许多生字,其次是那拗口的句子真不好对付,总觉得跟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相距甚远,有一些读了很多遍仍然读不懂的真让我想放弃,当时心里想这古人的玩意怎么能陶冶情操呢简直就是逼人疯狂嘛!后来妈妈感觉我有想放弃的想法,于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不是学过《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吗?你要学习滴水穿石的精神,面对学习上的困难要勇敢地面对和积极地解决。不可半途而废。”妈妈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学这东西太难了,我还是不愿意学,但不想妈妈生气只好硬着头皮学,在妈妈的引导和解说下我发现这宋词还是挺有意思的。如范大成的《清平乐。村居》,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了读宋词。

我比较喜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词中苏东坡孤身一人在中秋佳节,喝酒赏月,恐怕也只有他这样豪放的词人才能看轻一切,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在大醉后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富有哲理的词句,才能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深切的祝福。我想,这是一位多么才华横溢的词人啊!

妈妈说不管是读词还是读诗都要先了解诗词的含义和它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读出意境和领略其中风采。这样因为读宋词,我又了解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岳飞等很多名词人的生平事迹,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情操也得到了陶冶。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入了宋词的世界,现在我读了上百词,会背几十首,在平常的谈话和作文中,时不时就会出口成“词”。宋词对我来说,不知不觉充满着吸引力。啊,读宋词我真快乐!

我帮妈妈做家务:油炸鸡蛋馒头作文

昨天早上,我们吃早餐后剩下一个馒头,到了今天,馒头变得很硬了,妈妈说把它扔掉,但是我不想浪费粮食,就想了一个好主意:油炸鸡蛋馒头!我是这样炸馒头的.:第一步:找来面粉,取出50克放入碗中,然后用100克水把面粉和匀,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面粉砣,不然,炸出来的馒头就会泛生,不好吃。第二步:取一个鸡蛋和一点点盐,放入和匀的面粉中,一起搅拌均匀,这样,面粉鸡蛋糊糊就做好了。第三步:把馒头切成5毫米厚的薄片。第四步:在锅里放半斤植物油,烧一会儿。第五步:把馒头片一片一片放入碗中,两面都沾上面粉鸡蛋糊糊,再放入油中用小火炸。这时候,你可以看到馒头片慢慢变黄,在锅中不断翻转馒头片,直到馒头两面都变成金黄色就可以取出了。好了,炸完馒头片就可以吃了,吃起来可香啦!妈妈还夸我是个“节约粮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呢!我帮妈妈做家务:油炸鸡蛋馒头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和妈妈一起蒸馒头日记

今天,又到了妈妈蒸馒头的时间了。我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妈妈是怎么蒸馒头的。

首先,妈妈把盆和手洗干净;然后;妈妈对了一碗温水倒进盆里,拿来一袋酵母粉,倒了半袋,用手搅匀;最后,用一个小碗往盆里加面粉,一边加,一加揉。不一会儿功夫,就揉成一个大面团,光光的,就像我的小肚皮,妈妈在面团上盖了一层薄膜,然后加了一个盖子,就把盆放在了太阳底下,发面完成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妈妈揭开盖子。我过去一看,哇!盆里满满的.。我发现面团上都是小蜂窝。妈妈说:“这是面发好了,该蒸馒头了。”妈妈把面团放在面板上,又加了干面,使劲揉,揉成长长的一条,用刀切开,揉成一个个小小的馒头。揉完后,妈妈在馒头上盖了一块毛巾,大约十分钟,妈妈就把它们请到了锅里,放到了火炉上,说:“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跟白馒头见面了。”

妈妈熄火后,过了一会儿,揭开锅盖。这时的馒头挤满了锅比生馒头大多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个馒头跑了。

妈妈教我炒木耳

妈妈打开电磁炉的电源,先把油倒进锅里热大概一分钟,然后拍一个大蒜放进油锅里,大蒜的.旁边冒出一些小油花,嘻嘻嘻地响。接着把切成条状的木耳倒进锅里,只听见很大声的一声“嘻”,木耳下锅了,锅里冒出了很多气。

妈妈用锅铲把木耳翻炒几下,就往锅里放一些盐、味精、辣椒、酒、糖,再翻炒一分钟,最后往锅里加一些醋,小炒一下,就可以出锅了,把木耳倒进盘子里。

一盘热气腾腾的炒木耳就行了。我吃一口,酸中带甜,甜中带辣,又软又脆又香,好吃极了!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的厨艺真好!”

和妈妈一起蒸馒头日记

今天下午,我想玩玩面,就是把面加上水粉,再揉一揉做成“橡皮泥”。妈妈就说:“干脆,咱们蒸一锅馒头吧。这样既能玩儿面,又能蒸馒头,多棒啊!”于是,我就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第一步是和面。妈妈拿出发酵粉,用温水化开,慢慢倒入面粉里,然后开始用手来回搅拌。妈妈说这就叫和面,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于是,我给妈妈讲了个笑话:有一个小孩儿,趁爸爸妈妈不在家,想做面条吃,他就自己开始和面。一开始水放多了,面变成泥了,他就往里加面,结果面又硬了,他就又加水,这样又加水又加面的,最后,那些面把家里的门儿都堵上了,他再也出不去了!妈妈听了哈哈大笑。不过,妈妈和的面刚刚好,因为妈妈已经很熟练了。妈妈和面时,我也在旁边和好了一小块彩色的'面团,不过没有加发酵粉,很好玩儿。

面和好之后,需要发酵。这就是第二步啦。大约两个半小时过去了,我看到面上有很多小窟窿,妈妈说那是排气孔,是因为面发酵后产生了一种叫二氧化碳的气体,这样,面才能松软。(我们在网上查了资料)。

第三步,要揉馒头了。妈妈把发好的面从盆里拿出来放在案板上,一点一点地加入面粉开始揉面,揉了几分钟之后,把面切成十个小块块儿,还专门给我留了一块做小小馒头。我和妈妈一人戴一条围裙开始揉馒头。揉啊揉,揉啊揉,揉得满头大汗,终于揉好了。妈妈把揉好的生馒头放到笼屉上,笼屉上要放上笼布,这样,馒头不容易粘锅。

第四步,点火蒸馒头。从锅里的水烧开开始,大约25分钟之后,馒头熟啦,可以出锅啦!我一口吃掉了一个小小馒头,自己蒸的馒头真香甜呀!

妈妈脚受伤肿成馒头作文

每当面对厨房的燃气灶,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几年前的那一幕,浮现出了我第一次做饭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同时也重新领悟了妈妈“狠心”的真正用意。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不谙事理的小男孩。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儿子,今天你来当家,给我们做一顿“最好做”的饭,来锻炼一下你的自理能力。”妈妈故意把“最好做”三个字强调了一下。一听说让我学做饭,心中有些不快,立刻反驳道:“我现在还小,万一烫着怎么办?您忍心吗?”谁知一向娇我惯我的妈妈似乎铁定了心,打定主意要让我做饭,根本不理会我的话。任凭我怎么狡辩,妈妈就是雷打不动。

这计不行,咱再来一计,我故作轻松地对妈妈说:“不就是做方便面吗?我早会了,在热水里一泡不就行了吗?”正当我还在为自己的计谋洋洋得意时,妈妈严肃地对我说:“我让你学煮方便面,不是泡方便面。什么也别说了,快做饭去,否则,中午没你的饭吃。”哎,我真是命苦呀,摊上了一个这么“狠心”的妈妈。民以食为天,谁让咱这么没囊气呢?我只好乖乖地就范了。

按照妈妈的指点,第一步先往锅里放水。我拿起水瓢往水桶里舀水,可能是第一次和水瓢打交道的缘故吧,我的手不住地打颤,瓢里的水像淘气的小精灵一样直往外洒,我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从水池到灶台也就两三步的距离,可我却觉着比登天还难。当端到第二瓢水的时候,由于端得不稳,再加上心里紧张,水瓢一下子摔在了地板上。我赶紧找了块抹布把地板擦了擦。

接下来该进行我自认为是最困难和最害怕的一步了,那就是点火。我一直很惧怕点火,生怕会烧到我。但现在不点也不行,该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便不怀好意地对妈妈说:“妈妈,燃气灶好像坏了。”妈妈听了信以为真,惊奇地说:“不可能呀,今天早上还好好的。”我心中暗暗得意,以为这样有妈妈代劳,就可以不用点火了。谁知妈妈打开火之后,紧接着就把火关掉了。我的心立刻如坠谷底,像有千斤的石头压在上面。没办法,只好拼一把了。我做了个深呼吸,尽量平定那颗“怦怦”直跳的心,然后用颤抖的手伸向燃气灶的开关,先往下摁了摁,猛地一转,“哄”,大火一下子冒了出来,我吓了一跳,赶紧把手伸了回来。妈妈看我成功地点着了火,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我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心里顿感轻松了许多。

在等待锅开的时间里,我拿了两袋方便面,把它们掰碎,做好准备工作。大约五分钟之后,锅开了,我把方便面放到了锅里,盖上盖,等锅再次开了以后,把调料撒进了锅里,等火候差不多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关上了火,然后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一股浓香的气味立刻扑鼻而来,一直香到了我的心里。吃着自己通过劳动做好的饭,味道就是非同一般。看来妈妈的“狠心”还是大有收获的!

生活离不开实践,实践方可出真知。只要肯做敢做,一切事情皆有可能!

和妈妈一起蒸馒头日记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俗话说二十六蒸馒头,我今天看见妈妈在家里蒸包子,就跟妈妈说:“我也想学包包子”,妈妈同意了,于是我就学着妈妈包的样子开始包起来,不一会就包好了一个,和妈妈包的比起来简直是太丑了,妈妈说没关系慢慢来熟练了就会包了。

开始上锅蒸了,半个小时之后,我期待已久的作品终于出炉了,只见一个个造型馒头就像一个个面包一样,胖嘟嘟的很可爱,尽管他们胖的没了形状,我拿起一个吃起来,感觉太好吃了,松松软软的'比面包还好吃,因为这是我亲手做的,好幸福的感觉,很有成就感的。

我打算下次做的更好更多,好给奶奶送去尝一尝。

妈妈脚受伤肿成馒头作文

从小到大,读过的关于颂扬母爱的文章和书籍不算少,但遗憾的是我很少能产生共鸣。

五岁时,老妈就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让我独居一室,单纯的我抵挡不住这样强大的攻势,答应了。但在独居的第一晚,我却一直没敢合眼。不知几点了,我终于熬不住了,哭着喊着号叫着,向闻声赶来的老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独居的“惨状”,但老妈完全不为所动,最终还是把我一人留在了小屋里。从此,老妈在我心中的形象便多了“狠汀’二字。

没办法,我只得深吸一口气,拍拍胸脯告诉自己,“不怕不泊,自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大义凛然地冲出家门。寒风像小刀一样,在我脸上磨了磨,又在我可怜的耳朵_h割来割去,真疼啊!哼,都隆老妈心太狠啊!

衣服要自己洗,碗筷要自己刷,就连擦地、擦玻璃等“重活”也会分摊到我头上。唉,总之,要说起老妈的狠心,真是字字血声声泪,三天三夜说不完啊!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老妈的“狠心”,我才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独立,并且能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的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地意识到:老妈看似狠心的背后,其实有一份很深的温柔慈爱呢!

四年级日记:我跟妈妈学做馒头

星期天下午,我跟妈妈学做馒头。妈妈买了两斤面粉、一袋发粉。妈妈说:'做馒头必须把面粉揉匀,而且一定揉得没有一点缝隙.'说着,妈妈拿了很多面粉放在盆里,又将一些水慢慢倒进面粉里,开始和面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干了起来。

干着,干着,我觉得脸上有点痒,我便用手往脸上一擦,又一本正经地干了起来。妈妈指着我的脸哈哈大笑,让我去照镜子。我莫明其妙地走到镜子前一看,不得了,我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我连忙用手巾擦去花脸,继续干。面粉揉结实了,我又将一大团面揉成一条条长长的'面棍'。妈妈又说:'切小馒头要切不大不小。'我照着妈妈的话,把面棍切成小馒头。我才学会。馒头切好了,妈妈将它们放进蒸笼。我问妈妈:'蒸多长时间?'妈妈说:'15分钟馒头就熟了。'我焦急地等着,眼晴盯着手表。好不容意15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了锅盖,馒头果然熟了!大大的、热热腾腾的`、香喷喷的。

我急忙抓住一个往嘴里送,松松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这是我从来没吃过的第一流的馒头!

会做花馒头的妈妈作文

又是一年新春到,家家户户又开始炸年货、做花馍了。

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我们家要做花馍,我也要大显身手了。

一大早,我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饭,我便和姥爷忙活起来了。

我们最先做的是枣馍。姥爷去洗了几颗枣,用刀把枣切成细条条儿,放在了碗里。然后又拿出一团面使劲地揉,本来又黄又黑的面被姥爷揉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姥爷揉完面就把剩下的工作给我了。哈哈,终于轮到我了!我立马接过面团,用双手的小拇指在“娃娃”的头顶上挑起了一个“鼻孔眼儿”,再把枣穿过去,然后我又围着娃娃的身体一圈儿也做了同样的动作。我看着胖娃娃,越看越觉得不顺眼,姥爷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下面五个鼻孔眼的位置要均匀,它们要在一条线上,不能一个高一个低。”我按姥爷说的去做,果然比刚才好看多了。

接着我们做的是面鱼。我们把揉好的面放在鱼形模子里,把面按平,往面板上轻轻一磕,一条活灵活现的面鱼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姥爷说过年做面鱼就代表着年年有余。

最后,我还做了一只小刺猬。我先在面团尖的一头用剪刀剪一个小口,这是小刺猬的嘴,再把一条小枣儿放到它的嘴里,当它的舌头。然后在脸蛋两边各安了一颗绿豆,这是小刺猬的眼睛。最难的一步要数做小刺猬背上的刺了,需要用剪刀认真地一下一下地剪,不能剪得很浅。我做完小刺猬后,发现它正眯着眼睛对我笑呢!

枣馍蒸好了,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枣馍,闻着诱人的香气,我仿佛看到了幸福的20xx年在向我招手,心中充满了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