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事迹材料(实用21篇)

小编: ZS文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迹,这些事迹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您在写事迹材料时遇到了困难,不妨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相信会解决您的疑惑。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吕奕阳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现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辅导员助理、220192班班长、党委学工部求是工作站骨干成员、东南学工家编辑、第二届东南大学“至善学子宣讲团”成员,曾以并列第一的成绩获评东南大学首届“优秀资助专员”。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资助专员的经历让吕奕阳对学生工作有了深沉的热爱。在校期间,他还加入党委学工部求是工作站、东南学工家、至善学子宣讲团,在这些岗位上他也努力燃烧自己,坚定有力地朝着未来前进。

“用推己及人的温暖化解身边的悲伤,就是最难得的善良”,这是两年前孙老师和彭学长教给他的道理,而今他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万幸,这根接力棒没有在我手上掉落”,说到这里,吕奕阳的脸上荡起了一抹微笑。是的,资助工作这根接力棒不但没有在他的手上掉落,反而即将稳稳地传递到下一任资助专员的手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吕奕阳用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东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优良传统和“自助助人”的内涵底蕴,更是对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深刻诠释。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相信吕奕阳能够在未来道路上坚守初心,乘风破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聂红钧同志自从从事资助工作以来,非常重视学生资助档案建设,并认真学习相关档案建设知识,从2014年起就摸索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学生资助档案标准化建设整整提前了三年,使得汉源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档案一直走在了全县资助档案整理的前列,多次得到县资助中心领导的表扬。

因聂红钧同志的辛勤工作,汉源三中在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代表汉源县接受市级资助工作交叉检查均获得满分,并获得了资助创新加分。他本人也被评为雅安市2019年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他没有停下脚步,仍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为汉源县第三中学的学生资助继续努力工作。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做好国家资助工作,让国家资助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作用。聂红钧老师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了《汉源县第三中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方案》征求意见稿,在校内征求师生的.意见,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定稿,并以此为据对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在认定过程中,聂红钧经常带领老师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掌握学生家庭贫困程度的第一手资料,为实施国家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努力没有白费,辛苦终得回报,半年的班长工作让大家看到了吕奕阳的认真和负责。大一上学期末,在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的双重认可下,吕奕阳成功进入了仪科学办,他也勇敢地向辅导员提出了接任资助专员的申请,近三年的资助专员工作自此展开。“这件事始终是我的追求,半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靠近它”,说到这里,吕奕阳眼里闪过一丝光芒。

“那时候其实也没有过多了解实际的工作内容会是怎么样的,会不会遇到困难,只想到曾经受到学校、学院和各位同学的关怀与照顾,而现在正是最好的感恩机会。”这是吕奕阳担任资助专员的初心和原动力,对他来说,这是无需大脑计较斟酌仅凭借一颗心就能做出的选择,也是后来能够做好这份工作的内驱力,在实际工作面对无数个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吕奕阳始终回望初心、激励自己。

事实证明,吕奕阳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担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近三年间,完成各类奖助学金评选达108万元,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6人次。任职期间,他始终保持对人友善、对事负责、踏实工作、绝不拖延的准则,两学年间仪科学院的资助达标率均为100%,这些工作成效共同见证了吕奕阳在资助专员岗位上的点点滴滴。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回顾这几年的学生工作时光,吕奕阳这样说,“日常的工作琐碎、零散,除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外,主动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一件事对于自我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应该在这一过程中认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努力做到下一次比这次更高效、更完美。在负责资助工作时还要努力把所有工作搭建成一个体系,“奖、助、贷、勤、补、免”的体系搭建好之后可以对资助工作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

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卢____,江苏如皋人,中共预备党员,于20____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b电商121班,现任盐城工学院经济学院b电商121班学习委员。在班级中,由于他的勤勤恳恳工作与孜孜不倦的学习模范作用,电商121班在经济学院的班级中,计算机二级以及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远远高于其他班级,并在,获得了盐城工学院的“优秀先进班集体”称号,并参与了“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惜败,却虽败犹荣。卢____同学,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每学期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并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家境贫寒,却从来不失斗志。

卢____同学,来自江苏如皋市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亲在他出生时就离婚了,卢____和哥哥两个人跟着身为农民的爸爸生活。从上幼儿园开始,他每年都愁的一件事就是——学费。在卢____的记忆中,似乎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一次准时交过学费。在他十岁的时候,在村里小学上三年级,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获得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老师却拒绝把奖状发给他,老师让他回家让家长把学费交了才可以拿到奖状。他回家跟家长说了这件事后,爸爸又去学校打招呼,向老师保证家里的蚕茧卖掉了一定把学费还上。这件事深深烙印在了卢____的心中,年幼的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的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长大了才能帮助家里改善这种贫困的现状。

个人从来都不怕脏,下田去帮家里拔稻草,堆麦子。无论生活有多困难,卢____从来没有失去斗志,反而意志却愈加的坚定。天道酬勤,两个人都很争气地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并两个人都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学习。

学校的助学政策让他成长!

20____年的夏天,卢____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家里出了第二个大学生,让这个贫困不堪的家庭又得到了些许的欣慰,由看到了一角美好的未来。但另一方面,由于哥哥上大学,为了支付哥哥的学费,家中早已债台高筑,已经不能再负担任何的债务了。也许是早就知晓了这种情况,卢____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一个星期就背上行囊,去了江苏常州的一家火锅店做服务员了。在火锅店打工时,卢____的兢兢业业得到了店长的赏识,本来临时工一个月只能拿1800元的工资,但是店长破格将他提拔为临时店长助理,帮忙打理火锅店的事务,工资也由1800涨到了2100。但是即便如此,在打工40天过后,他带回去了3000元,离开学的7500元还有很大的缺口。在经过了一番努力后,家人总算给他凑齐了学费,卢____怀揣着这沉甸甸的学费,踏进了盐城工学院的大门。

大学里一切的东西都是新鲜的,新的朋友,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食堂,唯一不变的是奋斗!进入大学后,卢____从辅导员的介绍中,知道了我们国家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有相应的资助项目。于是,他毫不犹豫的递交了贫困申请。国家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各方面的帮助,正是在这样政策的资助下才使他能够顺利的去进行他的大学学业生涯,能够去追逐他的梦想。当他第一次拿到国家元助学金的时候,心中满是充满了感激。这不仅减轻了经济上的困难,更是对卢____莫大的鼓励,他深知,拿到助学金之后,需要更加的努力,才对得起国家和学校的支持。

过着典型的“三点一线”活动,一门心思的扑在学习上,为了考上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皇天不负有心人,卢____的努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在这两个学年中,他获得了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校级二等奖学金,一次校级三等奖学金,三次校级学科性竞赛二等奖项。并且以高分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于12月8号,被中国共产党吸收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回报社会,热心社会公益!

大学是半个社会,人们常常这样说。人们在这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看到形形色色的社会。那是204月3号,春天的脚步刚刚踏进盐城的大地,空气中还是散发着余冬的寒意。卢____和舍友去市中心置办生活用品,在中茵海华广场看到了静静停在那里的献血车。那时候,盐城市献血中心正闹血荒,喇叭中在呼吁人们积极无偿献血。他的心中有一股热血在翻滚,似乎有一种声音呼唤着他,告诉他他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就这样看着。于是,在他的鼓励下,卢____和舍友第一次走上了献血车,献出了人生的第一代血液,用来帮助那些需要血液的人。两年来,他已经累计献血达900cc,动员了至少10人进行了无偿献血。也正是因为他的模范和公益行为,卢____被盐城市献血中心授予“盐城市爱心奖学金”。另外,他还借助学院学生活动平台,积极参加学院组织安排的各种公益活动,比如“盐城市创卫”,“盐工学子三下乡”活动等,因为他一直相信一句话——“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人要活得有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帮助我们学习与成长,给我们提供帮助,我们也一定要为这个社会,做出我们当下能做的一些帮助!

利用国家的助学金,带领其他贫困同学一起进行创业!资助贫困学生的感人事迹。

6点忙到晚上8点,站到小腿抽筋;当然,也在饭店做过服务员,工地做过搬运工。正是经历过这么多的社会经历,卢____比同学们更懂得钱的来之不易,想自主创业的想法也愈加的强烈。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卢____由于上一年度的优秀表现,第二次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的5000元奖金。正好他当时,由于反复思考与考察,手上正好发现了一个可以操作,风险不大有把握的创业项目。于是,卢____就联系了班级里的另一个家境贫苦的同学,把这5000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两个人一起进行创业——开网店。虽然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实施方案,但是事实上,具体实施起来却不像想象中的简单。虽然身为电子商务的专业,但是在网店的操作过程中,依旧有很多的盲区。因此,利用课余时间,他又泡在图书馆,自学了photoshop以及dreamweaver,以及c#的相关知识,用来武装自己,为网店经营的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操作得当以及想法的新颖性,他们的创业项目——qiqi诚品店进行的相当顺利,前期投入的5000元载第一个月就全数收了回来,并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有了可观的收入。现在网店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两颗钻的信誉,在销售旺季时,每个月可实现净盈利5000元,分摊到两个人手上,也足够支付两个月的生活费了,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两个经济困难家庭的开支。

考研必胜,回报社会!

不畏艰难困苦的年轻人吧,我们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

“永远不要去埋怨,因为那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是卢____的座右铭,也是激励他不断奋斗的一句话。人生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坎坷与挫折一定会不断伴随着我们前行。人永远不要学会懒惰与埋怨,人的命运线是掌握在自己的手心的,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能不能为之不断努力奋斗了!因为,天道酬勤,唯有不断奋斗,方能精彩!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吕奕阳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现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辅导员助理、220192班班长、党委学工部求是工作站骨干成员、东南学工家编辑、第二届东南大学“至善学子宣讲团”成员,曾以并列第一的成绩获评东南大学首届“优秀资助专员”。

2019年夏天,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吕奕阳第一次迈入东南大学的校门。从赤峰到南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高三到大学,开启了新一页篇章。

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影视作品里展现得那样轻松自由,也不如吕奕阳高中时憧憬的那样径情直遂、有条不紊。那时候的困惑是来自多方面的,不仅是家乡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导致的眼界和知识面的不足,还有因为经济条件相对不宽裕带来的生活上的苦恼。

初入大学,吕奕阳尚不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在最迷茫的那段时光,辅导员孙凯奇老师和当时的资助专员彭维锋学长找到了他,为他普及了学校的资助体系并且分析了学校、学院可以提供的经济上的支持与帮助,在他们的引导下,吕奕阳获得了一系列的资助,不但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和困难,更消除了内心的无助与彷徨,也正是那时,吕奕阳沐浴到了自己大学生活的第一缕阳光。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伞”,学校送来的温暖让吕奕阳感触很深,他也想着要做点什么来回馈学校,报答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些人。当了解到彭维锋学长即将离任时,吕奕阳便有了接任学院资助专员的想法,但当时腼腆内向的他并没有直接表达意向,而是先选择了竞选班长,想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争取这个重要的岗位。

努力没有白费,辛苦终得回报,半年的班长工作让大家看到了吕奕阳的认真和负责。大一上学期末,在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的双重认可下,吕奕阳成功进入了仪科学办,他也勇敢地向辅导员提出了接任资助专员的申请,近三年的资助专员工作自此展开。“这件事始终是我的追求,半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靠近它”,说到这里,吕奕阳眼里闪过一丝光芒。

“那时候其实也没有过多了解实际的工作内容会是怎么样的,会不会遇到困难,只想到曾经受到学校、学院和各位同学的关怀与照顾,而现在正是最好的感恩机会。”这是吕奕阳担任资助专员的初心和原动力,对他来说,这是无需大脑计较斟酌仅凭借一颗心就能做出的选择,也是后来能够做好这份工作的内驱力,在实际工作面对无数个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吕奕阳始终回望初心、激励自己。

事实证明,吕奕阳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担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近三年间,完成各类奖助学金评选达108万元,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6人次。任职期间,他始终保持对人友善、对事负责、踏实工作、绝不拖延的准则,两学年间仪科学院的资助达标率均为100%,这些工作成效共同见证了吕奕阳在资助专员岗位上的点点滴滴。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就是不平凡”,回顾这几年的学生工作时光,吕奕阳这样说,“日常的工作琐碎、零散,除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外,主动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一件事对于自我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应该在这一过程中认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努力做到下一次比这次更高效、更完美。在负责资助工作时还要努力把所有工作搭建成一个体系,“奖、助、贷、勤、补、免”的体系搭建好之后可以对资助工作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是概括吕奕阳精神品质最贴切的一句话。

从最初选择资助专员岗位,到深爱在这个岗位上所播撒与收获的温暖,再到他在资助政策方面滴水不漏的钻研,吕奕阳最终把自己的选择做到了极致。大三上学期,吕奕阳在首届优秀资助专员答辩上得到了学校老师的高度认可,以并列第一的身份获评了“东南大学优秀资助专员”,并且以亲身事迹向其他资助专员分享经验,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是吕奕阳坚守这个岗位的最好写照。

颁奖仪式结束后,吕奕阳和资助中心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你的性格和你的名字一样”,每一个和吕奕阳接触过的人都不免这样评价他,他阳光开朗的心态、遇事冷静从容的表现、热心服务奉献的行动,都让他身边的人感受到了如暖阳一般的存在。联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岗位,吕奕阳的不舍之情油然而生。“离开之前,我还能做点什么呢?”他仔细思考着。

那一夜,吕奕阳辗转反侧,回想起每一次奖助学金评审会、每一次修改材料、每一次为贫困生送去温暖关怀,那些一直被吕奕阳视为日常工作从未在意的记忆碎片,此刻已经拼凑成了一张完整的拼图,记录着近三年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彷徨、每一点收获。三年里,他借助这个平台成长成熟、锻炼能力、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一切都是资助专员经历带给他的。

那一刻,他突然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他要将自己所有的工作总结与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把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资助专员,让他们少走弯路。他说,“于我而言,这是初心,也是使命”。

经过长久的构思与材料整理,在2022年寒假,吕奕阳正式开始动笔撰写《资助工作总结手册》,以“奖、助、贷、勤、补、免”的资助体系为总体结构,详细记录了他担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期间所有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一些流程相近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合、归纳总结。经过反复的修改,最终以13178字、30页纸的体量呈现出来,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结构、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无巨细的记录,无不体现着吕奕阳倾注的心血和浓浓的热爱,更是表达了他对资助工作的不舍。

“我曾以为我是一个助人者,是一个传递爱心、播撒温暖的人,可当我把三年的点点滴滴重新拾起,在落笔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渡人亦渡己’的真谛。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工作能力、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更是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们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不屈命运逆风飞翔,也让我在逆境中有了自我赋能的本领。”

资助专员的经历让吕奕阳对学生工作有了深沉的热爱。在校期间,他还加入党委学工部求是工作站、东南学工家、至善学子宣讲团,在这些岗位上他也努力燃烧自己,坚定有力地朝着未来前进。

“用推己及人的温暖化解身边的悲伤,就是最难得的善良”,这是两年前孙老师和彭学长教给他的道理,而今他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万幸,这根接力棒没有在我手上掉落”,说到这里,吕奕阳的脸上荡起了一抹微笑。是的,资助工作这根接力棒不但没有在他的手上掉落,反而即将稳稳地传递到下一任资助专员的手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吕奕阳用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东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优良传统和“自助助人”的内涵底蕴,更是对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深刻诠释。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相信吕奕阳能够在未来道路上坚守初心,乘风破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20____年,因为工作的需要,【人名】同志被组织安排到北镇市动物检疫站负责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面对繁重的检疫工作他认真履行检疫员的工作职责,不辱一名检疫员的神圣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从20____年工作至今在工作中没有出过一次差错,由于李____的工作表现突出,被单位领导班子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

在工作中他具有男人的刚强,但生活中他却更具有、善良、博爱的一面。一次偶然我听到了李____在电话说往孩子卡里打钱,他孩子还小在家怎么还给孩子打钱啊?我问他怎么回事,李____不好意思的说我在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听到李____说的话我感到很惊讶,李____平时是个不抽烟、不喝酒穿着也很朴素,一直以来在我心里他是个非常节俭的人,没有想到他竟然在资助一个学生,这时我才明白他其实是对自己很节俭,从资助贫困学生来看,是一个善良大气的人。通过了解才知道,李____是在20____年一次同学聚会上,从同学那里得知有个学生家里非常贫寒。于是李____和他的同学们来到这个同学的家里时候,看到学生家里家徒四壁,甚至凄凉到极点,孩子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抛弃了孩子改嫁他人,不知道去向,现在只有一位将近七旬的奶奶和他生活,奶奶身材矮小仅靠种地和平时打点零工来维持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看到这样的情况李____他们心里很酸,暗下决心帮助这个同学,以免孩子有后顾之忧,助孩子完成学业。他和同学们直接到北镇市高中与有关校领导联系,了解该名学生也就是于宏志同学的学习和经济状况。经校方证实于宏志同学确实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缀学的可能。“绝不能让这个孩子断送前程!”听了校方的介绍后,他们在心里默默许诺。同时与家人简单联系,征得妻子同意后,李____和他的同学们与于宏志同学本人进行了交流,得知他渴望读书的心情,他们坚定地表示愿意资助其完成所有学业,免其后顾之忧。这一举动让校方领导和于宏志同学家人很是感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宏志同学虽然家庭贫困,但却十分懂事、好学。家里在困难,也阻断不了他前行的求学之路。就这样,在李____和同学们的资助和关怀下,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负众望,在北镇一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是佼佼者,现在于宏志同学高考已经结束了,李____他们相信,我们也都相信这名学生会不负众望,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他理想的大学。

李____的资助事迹看似平淡,但实际上却是多么的不简单!资助孩子读高中,孩子考上大学那?他们还要资助的,于宏志同学的求学路中将牵扯工作繁忙的李____多少精力和心血!于宏志同学每学期的学杂费、补课费和每月的生活费不是一笔小的数额,何况李____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且夫妻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自己的女儿还在读书,这些开支都需要李____夫妻俩精心计划着来实现。尽管如此,李____从未有过放弃资助这名学生的念头。

李____是个平凡的人,他的事迹也是平凡的,但平凡的事里充满了爱,他是善举更是为我们动检站所有检疫员作出爱的榜样。我们动检站全体职工和李____一道呼吁身边的朋友:“我们稍微省点都能帮助这些孩子们,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莘莘学子圆大学梦,!”

他的爱,一直在播撒、延续……。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汉源三中地处我县偏远山区,是一个农村单设初中,全校共有学生668名,其中寄宿生635名,由于生源地地处偏远山区,贫困面大,交通通信不发达,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对党和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不高。为提高师生和家长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度,聂红钧同志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一是每一学期都会根据国家政策制作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展板在校内显著并在校园内张贴展板;二是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再次进行宣传,并在宣传前制定方案,收集班主任班会材料进行审核修改,宣传中深入班级指导,宣传后深入学生了解知晓度,确保宣传效果;三是利用家长会亲自对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讲;四是亲自起草、印制并向学生及家长发放政策宣传资料,通过一系列形式广泛、多种多样的宣传,切实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知晓资助政策。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翻开93岁老人舒服民泛黄的记事本,一组组数字记录着他十多年来默默资助武汉市江夏区贫困学生圆梦大学的故事。

2012年,舒服民了解到江夏高中生陈莹家庭困难,便主动找到陈莹出资1万元帮助她。当年,陈莹不负期望,考上了湖北大学。

江夏一中学生祝冰洁母亲在外打工,父亲患白血病住院。2013年,舒服民拿出4万元捐助贫困学生,其中就有祝冰洁。

祝冰洁一直以为舒服民是一位富有的“好心大老板”,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党员。2015年,祝冰洁给舒服民写信报喜,告诉老人她考上了吉林大学,这封信一直被舒服民珍藏着。

2017年,江夏一中毕业生金一飞以669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全家人高兴之余也发愁:家里月收入仅5000多元,还有老人需要看病。舒服民得知情况后,立即拿出1万元帮助金一飞入学。

“我这是在报党恩。”舒服民说,他12岁亡母,14岁丧父,是共产党让他不再流离失所,他要回报党的恩情。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舒服民向党组织交了10万元的特殊党费。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舒服民又上交了一笔1万元的党费。

据了解,从2011年到2021年,舒服民累计捐了16万元,帮助贫困学生87名。

“后代我只有吃苦耐劳的作风留给他们,不交给他们一分钱。”舒服民说,自己不抽烟、不打牌、不喝酒,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上。

对于家庭开支,舒服民能省就省,对于困难学生,他却总是慷慨解囊。有人劝他,不要再捐了,留点钱给自己。舒服民却说,他一辈子感恩共产党,活一年就要捐一年,他还要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圆大学梦。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聂红钧同志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汉源县第三中学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担任学校资助办公室主任以来,聂红钧同志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资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被雅安市教育局评为雅安市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资助贫困学生事迹材料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是概括吕奕阳精神品质最贴切的一句话。

从最初选择资助专员岗位,到深爱在这个岗位上所播撒与收获的温暖,再到他在资助政策方面滴水不漏的钻研,吕奕阳最终把自己的选择做到了极致。大三上学期,吕奕阳在首届优秀资助专员答辩上得到了学校老师的高度认可,以并列第一的身份获评了“东南大学优秀资助专员”,并且以亲身事迹向其他资助专员分享经验,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是吕奕阳坚守这个岗位的最好写照。

颁奖仪式结束后,吕奕阳和资助中心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你的性格和你的名字一样”,每一个和吕奕阳接触过的人都不免这样评价他,他阳光开朗的心态、遇事冷静从容的表现、热心服务奉献的行动,都让他身边的人感受到了如暖阳一般的存在。联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岗位,吕奕阳的不舍之情油然而生。“离开之前,我还能做点什么呢?”他仔细思考着。

那一夜,吕奕阳辗转反侧,回想起每一次奖助学金评审会、每一次修改材料、每一次为贫困生送去温暖关怀,那些一直被吕奕阳视为日常工作从未在意的记忆碎片,此刻已经拼凑成了一张完整的拼图,记录着近三年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彷徨、每一点收获。三年里,他借助这个平台成长成熟、锻炼能力、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一切都是资助专员经历带给他的。

那一刻,他突然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他要将自己所有的工作总结与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把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资助专员,让他们少走弯路。他说,“于我而言,这是初心,也是使命”。

经过长久的构思与材料整理,在2022年寒假,吕奕阳正式开始动笔撰写《资助工作总结手册》,以“奖、助、贷、勤、补、免”的资助体系为总体结构,详细记录了他担任仪科学院资助专员期间所有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一些流程相近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合、归纳总结。经过反复的修改,最终以13178字、30页纸的体量呈现出来,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结构、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无巨细的记录,无不体现着吕奕阳倾注的心血和浓浓的热爱,更是表达了他对资助工作的不舍。

“我曾以为我是一个助人者,是一个传递爱心、播撒温暖的人,可当我把三年的点点滴滴重新拾起,在落笔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渡人亦渡己’的真谛。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工作能力、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更是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们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不屈命运逆风飞翔,也让我在逆境中有了自我赋能的本领。”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时值初冬,秦东大地天气渐寒。走进合阳县新池镇行家庄村,你总能看到一位个头不高、走路一瘸一拐的忙碌身影,她叫张xx,是行家庄村的脱贫攻坚信息员。

“张嫂人很麻利,交办的工作,她都能按时保质地完成!。”行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雷春平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张xx整理好的登记表,表中一行行、一项项数据信息清晰明了。看着坐在电脑旁熟练打字的张xx,很难想象她曾经是一名电脑办公零基础的贫困户。

今年50岁的张xx,幼年时因病双腿致残行动不便。1991年,嫁到行家庄村后,她和丈夫几十年如一日勤恳劳作,但由于夫妻两人都患有慢性病,常年需要吃药治疗,加之儿子考上大学后,家中入不敷出,日渐贫困。

2015年,张xx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村上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她家的日子逐渐好转。2017年初,合阳县开设了脱贫攻坚信息员岗位,平日热心助人、做事努力认真的张xx,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一致推荐。

“刚开始啥都不懂,啥也不会!”张xx非常珍惜这份新工作,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从未接触过电脑,更没操作过办公自动化的她,明显感到吃力。

为了干好工作,张xx白天干农活,晚上在家自学电脑及办公自动化知识,做好笔记,遇到不懂的内容就请教镇上的扶贫专干。2018年12月,她报名参加了“湖南残疾人成才知心远程教育”陕西培训班进行学习,并获得了“厚德博学”奖。正是这份认真努力的学习劲头与实践工作的.锻炼,让张xx在信息员的岗位上越干越好。

“掌柜的人不在了,要销户、变更户内信息,我不识字,娃又不在家,这可咋办啊。”得知贫困户王芝侠家的情况后,张xx二话不说开上三轮车带着她去镇上办理手续。第二天天还下着雨,张xx又帮王芝侠去县城办理了丧葬补贴和养老保险补贴。后来,王芝侠逢人就夸:“多亏莉莉帮忙,手续才能办的这么顺利。”张xx一心为群众服务,大家看在眼里,感激在心。时间长了,村民们亲切地用“联络员”来称呼她。

虽然享受精准扶贫政策后,家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张xx深知,要脱贫“摘帽”真正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双手奋斗,发展产业。

2017年,依托国家对贫困户农村产业补助的政策,张xx一家承包了6亩地,2018年种植了红提葡萄、花椒,加上自家以前种的4亩地,家里的产业初具规模,一家人满怀信心,一头扎进园子里用心经营。

由于行动不方便,张xx干农活总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种红提最费人的活是打药、摘须和埋根。现在地里就正在埋根,避免树根冬天受冻影响明年挂果。”忙完村部的活,张红莉骑着自行车来到地里帮忙。

丈夫党小平有哮喘病,在喷打农药的时候,一闻到药味就气短,需要停下休息,张xx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到打药季时,她总早起一会儿,一个人悄悄地背上喷雾器,一瘸一拐的来到地里打药。村上帮扶干部知道后积极为她申请到累计900元的农机补助。经过一番悉心种植,2018年,张xx家中红提葡萄纯收入超过了3万元,年底成功脱贫。

三年来,张xx两口子始终坚持精心管护、及时灌溉、施肥、学习农科技术,防治病害,种出的红提葡萄串行好、颗粒大、甜度高、红度匀,成为客商的抢手货。

“今年红提长势好,我家8亩地预计收入能有8万多元,我还新置办了一台新型打药机,以后喷洒农药就省事多了。”张xx笑道,“我们两口子也商量,明年开始走设施农业的路子,再承包几亩地发展大棚红提葡萄,扩大种植规模。”

贫困户李凡红是张xx的邻居。2018年,李凡红远在甘肃的娘家父亲突发急病,当时正值农忙,李凡红两口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张xx得知此事后,给他俩说,你们放心去吧,地里的葡萄我来帮你们管理。

在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张xx带领村上的几个姐妹,葡萄该抹芽的时候给抹芽,该上架的时候给上架。灌冲施肥的时候,她让丈夫也来帮忙。等李凡红从娘家回来,葡萄地里的活一点都没落下,李凡红非常感动。平日,邻居家有任何关于红提种植技术的问题咨询张xx时,她都耐心讲解,亲手示范。就这样,在张xx一次次的帮助下,李凡红家的红提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村里的其他贫困户看到红提效益好,一个个都争先学习,扩大红提葡萄种植规模。今年,行家庄村红提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200余亩,其中,贫困户发展600余亩。

几年下来,张xx身残志坚、敬业奉献、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事迹赢得干部群众纷纷点赞。她本人也为全县贫困户起了带头引领作用。2017年,她高票当选为行家庄村第一届妇联副主席,并先后荣获“就业扶贫优秀工作者”、“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合阳县十大“脱贫标兵”、“自强励志”好人标杆、“五好脱贫户”等称号。

今年10月,张xx被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脱贫致富之星”,并参加由市委讲师团组织的“决战决胜奋斗有我”宣讲活动,以宣讲团成员的身份在全市10个县(市、区)分享自己的脱贫致富故事。

“虽然我腿脚不好,但现在的我也能骑自行车、摩托车、还能开三轮车,依然可以在信息员的岗位上,为全村人服务,更能和家人一起用双手致富。这不,儿子也快结婚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哩!”张xx憧憬道。

贫困事迹材料

兹有我_____县_____镇村民_____村村民_____之子_____被贵学院录取。该生家庭5人,父母为农民,家中年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兄弟二人同时上学,家庭情况极其贫困,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请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

特此证明!

_____村委会_____镇人民政府_____县民政局。

(公章)(公章)(公章)。

贫困事迹材料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张浩,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班。家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石虎村19组。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帮我和我的家庭度过难关,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学业,特此申请贫困生。

我的家庭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是一个务农家庭。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削竹签。但是在后来材料价格上涨得厉害,成本太高,家里被迫停止作业。这让本来平困的家庭更添风雪,以致现在仅靠家里的三亩地过活。

爷爷奶奶都是七十岁的人了,体弱多病,常年都在吃药。爸爸又因为在一次抢水灌田的过程中,与人发生争执,被人用锄头击中头部,落下了轻度精神分裂的后遗症,常年靠药物稳定病情。在这种状况下,家里的重负一下子落到了妈妈一个人的肩膀上。每看到妈妈两鬓的白发和布满裂纹的双手,心里就有说不尽的酸楚。

为了让我将来能有更多发展的机会。爸妈为了我的前途,拉下面子向亲戚朋友借钱。这之后,我又参加了生源地贷款。虽然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但上大学这件事总算是敲定了!

多亏了我的父母,亲戚朋友,我得到了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机会,来到了美丽神圣的大学,坐在这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上大学以来,我深知道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省吃简俭用,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各门功课均达到优良水平。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热心帮助同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人宽慰,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贫困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以200%的精神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马上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的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和巨大贡献的人。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张浩。

申请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贫困事迹材料

兹有(地名人名)家庭贫困,(家庭成员状况,如父亲有什么什么病,母亲下岗等等,简单几句)。

特此证明。

有效盖章(一般都是当地的行政部门,最底层,然后还要去民政部门)申请。

某某单位(居委会):

申请人,某某,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人口数量。

申请人家庭贫困原因(因何病(最好有病情证明书)、双下岗或其它原因导致)。恳请某某单位(居委会)领导给予发放困难补助。

特此申请!

申请人:姓名。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张xx,出生于1968年,是土生土长的谭家庄人。一家五口,两个儿子外出打工顾不上家里,他既要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又要带年幼的孙子,仅靠着种几亩地的玉米,靠天收的产量,过着拮据的生活。

后来听别人讲,赶马车能赚钱,于是他筹资买了一匹马赶起了马车,为了能多拉一点货物自己也变成了"马",上坡要推,下坡防滑,历尽千辛万苦可依然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果马还死了,怎么办?自己是家里的支柱,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必须干。

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张xx把眼光再次投向家乡的群山,谭家庄村虽然很穷,但荒山野岭却很多,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回旋——养羊。

心动不如行动。自2014年张xx开始他的养羊之路。于是他当起了"羊倌",但是,养羊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业,他的羊主要是以放养为主,不管天有多热、多冷都必须去放。刚开始的时候,养的是本地白山羊,白山羊的个头小,长得慢,一周岁的羊只有10至20公斤,经济收入低。后来他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小尾寒羊"、"波尔山羊",使羊的品种得到了改良,一周岁的'羊能长到30至50公斤,大大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当年就赚了一万多元。

然而,乡邻有意见了,因为放羊,村里的粪便多了,整个村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粪臭,为此事他与乡邻们开始不和谐了。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最后他决定,迁场,于是他把养殖场迁至村子最边上的荒地,买不起砖,就用石头砌羊圈,由放养改为圈养。

尝到养羊甜头的张xx开始扩大养羊数量,从十几头扩大到几十头,结果当年圈内羊痘传染死了三十多只,市场也因此羊肉价格大跌,一下损失5万多元。这对一个借钱买羊搞养殖,尚处于贫寒状态下的饲养者来说,其打击可想而知,不但损失惨重,还背上了一身债务。但他毫不灰心,在回顾自己进行养羊以来的出现的各类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所致。于是他主动向农业技术部门求教,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当听说畜牧局为扶贫创业举办“养羊技术培训班”的时候,立即申请报名,培训期间经常向培训老师请教饲养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主动向专家请教养羊的专业技术,管理方法。经过培训,对羊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状更能准确的辨别和正确的防治方法,使用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养殖技术,已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张xx与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但还请了债务,收入还逐年增加,年收入由万八千元到现在三、四万元。从一个背债过日子的贫困农民,变成一个年收入几万元的“羊倌”。张xx希望通过自己养羊成功的事例,带动村里更多的人养羊,利用自己养羊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靠自己的汗水和双手摆脱贫穷,发家致富。

贫困户致富事迹材料

他是自主脱贫的先行者,是勤劳致富的领头羊,是激发广大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榜样和标杆,他就是2018年被评为“脱贫致富示范民星”的同沟寺镇金丰村贫困户冯xx。

冯xx,勉县同沟寺镇金丰村村民,2017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48岁的他,心脏已经安装了支架,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一直靠药物治疗维持,每月都要妻子照顾住几天院,儿子长期在外做学徒,两个女儿也都在上学,年迈的老母亲因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导致行动不便,收入来源仅仅是几头圈养的猪羊,高昂的医药费使得家庭负担越来越重,逐渐导致贫困,生活信心严重不足。

也许是命运的不公锤炼了他的意志,他勇敢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困境,在逆境中自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无法外出务工,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他决定拼一次,让家人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敢想敢做的他鼓足了干劲在家附近建了圈舍,养了几头猪、牛、羊。好不容易有了收入,可是看着买饲料和防疫药品的账本,再想到自己高额的医药费、女儿的生活费以及家里日常开支,眼下的收入还是远远不够实际需求。想要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因缺资不能实现,这让冯xx陷入了困境.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就像一股暖人的春风,吹进了让冯xx的心里,帮扶人员多次到他家中了解情况、关心慰问、解读政策、出谋筹措,渐渐使他重拾生活信心。根据冯xx家庭环境及身体状况,帮扶人员“对症下药”为其量身定做了脱贫计划——扩大养殖产业。先是帮助他办理了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贷款5万元,还在村上互助资金协会贷款9900元,加上政府的3000元产业奖补,他顺利的扩大了种养殖产业。“政府专门为我们这些贫困户出了些新政策,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帮助,我一定加油干”冯xx信心满满地说。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疫病防控不到位,牛羊生病死亡率都较高,专业知识的缺少,这让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小冯感到吃力,但他毫不气馁,迎难而上,努力克服自身年龄大、记性不好等因素,勤学习、勤钻研,多方面向人请教学习养殖技术,帮扶人员还前后两次介绍冯xx参加村上举办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掌握了专业养殖方法和疾病防控技术,这让他发展养殖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强。截止目前,冯xx已经有新建的一间100多平米的牛棚,养牛15头、羊6只、猪3头、承包约2亩鱼塘,闲暇之余还种植1亩半元胡、15余亩玉米,通过努力学习技术和精心管理,预计收入能达到6万余元。

冯xx不等不靠,借助国家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勤劳,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现已是大家眼中的“脱贫致富示范民星”,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贫困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中学生,此时此景,国难当头,我感到十分担忧恐慌。为了响应教育部和省教厅的号召,县教育和体育局做出了推迟开学的决定,成千上万的学生留在家中由老师进行网络。

特殊时期的网课学习,对于我们毕业班的学生也是一种契机,是一次机遇。逝者如斯夫,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平台上,在这种新颖又具启发性的学习中,在不同老师呕心沥血的教诲中。我们受益匪浅,抓住时间的衣角,一步一脚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齐头并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贫困生个人事迹材料

尊敬的上级领导,你们好!

我叫吴梦雪,来自霍城县伊车嘎善乡锡伯学校的一名学生。现在上七年级。成绩优异,获得过许多奖项。但这些都是来自不易的,仅靠我一人的努力,那是远远不够的。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无论在家里发生什么变化下,对我的支持。但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帮我和我的家庭度过难关,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学业。

我的家庭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还有我。我小时候,身体就一直不好,还做过一次大手术,对于我们这个本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无一不是一种负担。我的姐姐,前年考上了大学,但这几年庄稼收成又不是很好,为了供姐姐上学,已经近50岁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虽然说生活的不是很富裕,但全家人能在一起,生活的也很开心。

爸东拼西凑,向所有的亲戚好友借遍了钱,为妈妈看病,前后花去了十万元左右。现在妈妈恢复了许多,但只能干一些较轻的家务。一家人的担子都落在了爸爸的身上。想到姐姐和我要上学,妈妈还需后续治疗,家里还有很多债要还时。我都曾想过放弃学业,来照顾妈妈。但爸爸的一番话使我彻底的改变了。现在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真想快点长大,为家里挣些钱,减轻些负担。每当看到爸爸外出干活回来,仍对我问寒问暖时,我就禁不止泪流满面。但我也要学会面对,我要坚强起来。现在我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用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我的父母。

在这里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以200%的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马上回馈社会,帮助所有有需要的人。特别的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和巨大贡献的人。

再次真挚的感谢各位领导。

伊车乡锡伯学校 xxx

20xx-5-19

贫困事迹材料

这里是选调生小杨的“vlog”,用故事传递乡村振兴好政策,品味平凡中的酸甜苦辣,记录驻村美好生活。今天要带大家走进山东临沂市郯城街道马屯社区,认识一群沉下心、俯下身的“麦田守望者”,拥抱希望的田野。

这是我作为马屯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的第一年9个月,第654天,在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中,我看到了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大道串起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见证了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粉刷上村民嘴角难以掩饰的微笑,也听到了干群关系融洽发展其乐融融的乐音,期待着未来迸发出更加团结一致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

春光明媚难自弃,一派祥和满村乐。4月的马屯社区早已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经过社区的关口,可以看见搭建的警卫室,社区的值守人员在为入村人员测量体温、车辆登记,做好防疫工作。这项细致又繁琐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值守人员是社区的党员干部,自发排班值守,没有人喊苦,也没有人喊累,将小事做实落地,是责任也是义务。沿着这条向东的笔直马路,路边的格桑花在绿化树中影影绰绰,它们是春的使者,传递着希望的讯号。

如果时光倒流到2年前,这条路或许会让你“大跌眼镜”,在也无风雨也无雪的日子,行走的脚步便是自带的“黑旋风”,引起一阵泥土的尾随,而每每下雨天变摇身一变泥泞不堪,上演卷着裤腿趟着过“河”的幕剧。而掀开了社区这层雾蒙蒙“面纱”的是县纪委派驻的第一书记。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打通乡村的“第一公里”。

村主街道路常年无人看管,杂草丛生,旱厕“三五成堆”,而修路便会遇到占农田等一系列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何做通思想工作,成为摆在第一书记这群“外来户”面前老大难的问题。为了打通这条3050米的道路,第一书记是下足了功夫。他们用脚丈量田间土地,召开党员大会,与德高望重的乡贤共同商议,挨家挨户征求修路意见,做通了群众工作。乡亲们自发捐款,党员们更是率先垂范,放下地里的农活,不计报酬,义务参与修路。就这样,计划5个月的工程硬是在4个月内顺利完成。竣工的那一天,村书记买了一万响的鞭炮串子,噼里啪啦的声响沸腾了整个村子,从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看到了对第一书记的认可,也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形象。

志愿服务暖人心,最是真情留得住。蜕变的背后离不开一支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村庄院落似乎显得格外安静。但在马屯社区的大街小巷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村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如火如荼地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身影。马屯社区社区共有178名党员干部,以村为区域划分,成立了8支服务队,广大志愿者从自身做起,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清理,协助村街进行公共区域的清理政治,清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政治村庄内外、道路沿线、沟渠汪塘环境等“三清四整”工作,消灭卫生死角,切实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眼前这处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是村西的汪塘改造。大理石搭建出小桥流水,配齐运动基础设施,让群众有了静心休息的好去处。底,我们设计了16处文化墙,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进行了妇联执委换届,以征求意见、确定候选名单、宣讲、投票的方式,选出群众心目中的巾帼模范,让执委发挥出“妇女也顶半边天”的作用。

在20,我们通过“云网络”,进行了“乡村振兴好青年”、最美“五四青年”、“美在农家”、“三八红旗手”的评比,征集“我身边的防疫故事”,在微信群发起讨论,讨论数量达到4371条,充分调动群众在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一次凝聚群众向心力,激发群体新作为。

一枝一叶总关情,夜阑卧听风雨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尺寸之功,决战成功。1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低保户,32次入村排查,20户五保户,16次志愿活动,8次春风行动。这里记录着时光,书写了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20,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打赢这场硬仗,社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带领贫困户奔走在小康路上,顺利实现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