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研报告(模板18篇)

小编: HT书生

调研报告需要客观准确地描述问题和现象,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撰写调研报告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和范文,以下是一些分享给大家的范例。

小学生的调研报告

近日,一份以研究当前小学生压岁钱现状的调研报告——《20xx年小学生压岁钱调研报告》在上海正式发布。

据悉,本项调研是由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在20xx年发起,并由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指导。调研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济南、南京、合肥、贵阳九个城市。

据《报告》显示,20xx年上海市小学生压岁钱平均收入总额为4762.17元,占20xx年上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8%,较20xx年的4943.73元和占上一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略有下降。调研报告同时指出,20xx年上海市小学生压岁钱收入较20xx年相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走势,即压岁钱总收入在1001元-10000元区间的人数比例略有减少,而在1000元以下及10001元以上区间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走势。

据调研数据显示,虽然上海市小学生压岁钱平均收入水平基本是随学生家庭年收入水平的增长而递增,但20xx年上海调研中,最多压岁钱收入总额则出现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下的家庭。同时,家庭年收入在20万-40万元、10万-20元区间的家庭中,学生最多压岁钱收入的最高值也分别为67000元和54100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家庭年收入在40万以上的家庭,学生最高压岁钱收入也仅33000元。

祖辈仍是小学生最大红包的主要来源,超过49.6%的上海市小学生,最大单笔压岁钱来自祖辈,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来自其它亲友和父母,分别占到30.9%和19.6%。

从《报告》结果显示,20xx年春节前经微信在上海引起热议的压岁钱“限高”行动,由学生主动发起较家长主动发起更易成功。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四位发起“限高”的家长中,均因面对子女的祖辈或无子女的亲友时“人情关”难过而告失败,而面对有子女的亲友时,“限高”劝说则相对容易。但在调研中主动发起“限高”的三名学生中,则有两名学生成功达成“限高”,且均提到在操作中,如对方长辈不同意“限高”,则通过采取“全不要”的方式最终让长辈妥协。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念祖老师说:压岁钱作为中华民族春节的民俗,是以钱为载体,进行的亲情与祝福的传递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因为压岁钱的日益增多,甚至攀比,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在全社会的不断呼吁下,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压岁钱主要收取者——孩子。而本次调研,也提醒我们注意到,孩子并不只是压岁钱的被动获取方,在以对钱有正确认识和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的前提下,小学生对于压岁钱同样可以有“话语权”。

据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王胜老师指出:压岁钱的“飙升”,不仅仅是成人世界的问题,同时也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理财教育的契机。让下一代理财能力得到提升,让孩子真正成为家庭经济生活的一份子,或许才是使压岁钱能够得以回归理性的最好途径。

据悉,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自20xx年起,开始启动“全国小学生压岁钱调研计划”,将于每年春节后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性的《小学生压岁钱调研报告》,目前,本次报告是该项研究的第二次发布,随着调研持续开展和数据积累的逐步丰富,百特教育将对我国小学生压岁钱现状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小学生调研报告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怎样看待校学生课外阅读,引导校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教育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县农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茅坪镇属于白河县较为发达的乡镇,但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仍很贫困,经济比较落后,文化也不够发达,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制约,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严重影响语文教学工作,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通过思考,我发现我校小学生课外阅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制约。为此,我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

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我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此次调查问卷为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120份,收回120份学生问卷。其中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等。

(2)文献研究法,查阅阅读心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纸坊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纸坊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过的课外书很少,一学期大概能阅读6—10本的学生只有52人,不到百分之50%,而一学期大概能读1—2本的仍有26人,占20%。

(2)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通过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喜欢看“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的有34人,占25%。

(3)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却没有书可看,学生看“与学习有关的复习资料,如《课课通》《一课三练》一类的”的有54人,占48%。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四、讨论。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2)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3)科任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其次要进行阅读指导。一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二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三要让学生每天花一定时间读书,养成习惯;四要做好读书笔记;五要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4)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阅读现状,同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教师也应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结论与建议。

(1)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大多数同学在阅读时常常走马观花,不注意细节,还有些同学阅读常常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所以,同学们在选择阅读内容应该要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在阅读时,要仔细认真,深刻体会,并且安排好阅读时间,阅读后,适时的写下阅读。阅读时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结合书本知识,在学中做,从做中学。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关。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则小学生阅读能力强,反之,阅读能力就差。

(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与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养有关。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无书报可看,学生想读也是枉然,其课外阅读势必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对孩子反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4)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书目,介绍新书,交流心得。

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谈天说地或好书推荐,设置班级“读书档案表”,做到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评选“诗文诵读大王”“读书之星”。

(5)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诵读的榜样。

可以采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时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帮扶着学生读完一本本有价值的书。

(6)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做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小学生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研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研对象。

20xx年11月15日。

本次参与调研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总之,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小学生调研报告【】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人们对“低碳节能”的认识和行动。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一些如“低碳节能”此类的体也出现了。可人们又对“低碳节能”了解多少?做到了多少呢?8月21日这天,我和我的同学来到了某小区附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被调查的人分为四个年龄段,情况如下:18岁以下的约30%,18岁至35岁的约50%,35岁至60岁的约20%,60岁以上的约10%。

我们在调查中,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对环保问题关注度较高(占100%)。这让我们统计时十分惊讶。当谈起对“低碳”和“低碳生活”含义的了解,约40%的人选择了“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什么”,约50%的人选择了“知道含义和大致内容”,约10%的人选择了“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

但是当回答起具体问题时,情况却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好:比如说对与环保相关的一些重要事件的了解,像全球变暖与全球气候变化这样家喻户晓的事情倒是大多人都知道(了解度各占100%和80%)。了解不多的就像:碳中和。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知道的人只占到了10%不到。

情况也不容乐观的是关于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了解: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led节能灯。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各占90%和70%。而不常见的,如地源水泵空调系统。生物燃和节能幕墙都只占到了10%不到。

更让人失望的是对节能标志的调查:认识“中国节能认证标志”的占30%,认识“节水产品认证标志”的占20%,认识“中国能效标志”的占40%,而认识“energystar”这个标志的,在我们调查的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而且有尽30%的人,4个标志全部都不认识!

人们环保知识如此淡薄,让我们为人们的环保行为情况极为担心。还好,结果比较近人意。关于“低碳生活十大准则”调查情况如下:拒绝塑料袋约60%,巧用废旧品约40%,拒绝一次性用品约40%,提倡水循环约40%,办公无纸化约10%,出行少开车约70%,用电节约化约80%,购物需谨慎月30%,争做志愿者约10%,植物常点缀约30%。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如果某个‘环保节能’产品价格比同类其他产品高,您会购买吗?”让我们欣慰的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支持‘低碳节能’,会购买”。

以上就是整个社会调查的内容,结果不能用“好”或“不好”来诠释。也许一次调查还不能代表所有人对“低碳节能”的认识及行动,但它至少能表现出我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还有不足的地方,所以我想对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多了解关于“低碳节能”和环境污染的各种知识。

2、多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每个环保的小细节。

3、节能环保,过“低碳生活”。

地球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个美丽的地球,美丽的更久一点。

小学生调研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为了了解我们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

三、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采访、上网查找。

四、研究步骤:

先调查我们班同学学习习惯,再去查一下有关资料,然后去采访老师,听听老师的意见或建议。

五、研究的过程:

1、调查阶段:

(1)确定活动的主题。

(2)确定活动的方案。

(3)进行调查、采访、发放问卷、搜集有关资料。

2、分析阶段:

我制定了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采访的对象是我们班同学。我共发出42张,收回42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班同学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1)我们班有68%的同学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说明我们班有多于一半的同学都是有计划地学习。

(2)我们班有74%的同学可以做到出声早读,这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把文章记得更清楚。出声早读的好处:一个人通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大脑完全没有了疲惫的感觉,早上开始读书,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那么,早上读书,记忆力比较好,自然就事半功倍啦。

(3)我们班有64%的同学能合理安排假期时间,说明我们班的同学自理能力和安排能力较好。

(4)我们班有58%的同学有偏科现象,原因是老师表扬或批评了他(她),所以导致了偏科现象。偏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影响我们部分科目的成绩。

(5)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课堂中,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6)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2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考试看,有一些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7)学习缺乏自主性。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

3、行动阶段:

(1)上网查找资料。

(2)制定并发放倡议书。

倡议书。

同学们: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我们终身受益。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将会改变你的学习成绩。知道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

小学生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的要求,教育局就我县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xx、xx两所中学有2俩校车,供接送本校教职工上下班,且均是自筹购置,其中xx中学的校车是20xx年7月购置,xx中学的校车是20xx年3月购置,校车牌照齐全,驾驶员驾照合格,目前车况良好,无安全隐患。全县没有接送学生的校车。

2、学校与车辆驾驶人员签订协议及交通安全责任状。从车辆状况、驾驶员的接送要求、规定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学校与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强化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

3、为进一步强化校车的日常管理,规范校车的运行行为。要求校车做到定期检查车况,保养维护,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司机"不饮酒,开慢车,不超载,专车专线,定点定时接送,严格执行道路交通法规,确保校车安全"。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校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校车交通安全是社会关注,学校关心的大事。昆山、宽州两所中学重视并狠抓学校交通安全,自校车使用以来未发生一例交通事故。

资金瓶颈难解校车之困,学校教育经费本身就难以维持正常教学,加上燃油、车辆保养、雇佣司机等费用,这对一所普通初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笔费用无形之中加重学校的负担,这给校车的运行安全埋下了长久的隐患。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日趋复杂的交通现状,短期行为和临时性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公安交警只有共同担责、共同呵护,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学生、带到家庭,进一步扩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面,才会让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远离孩子,才能保证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一,政府出资买车接送。由政府部门筹集资金购买一定数量的车辆,按学生所在区域划分,分配具体的车辆,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接送孩子上下学。

第二,政府出资租赁车辆。政府部门可以租用一些正规的有牌有证的车辆,签署协议,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第三,将一些合格的接送车辆正规化。对于这些标准化车辆,政府可以和他们统一签订协议,制约他们坚决不能有超载等违规行为,保证有序安全地接送学生。

第四,政府与公交公司协商,让公交公司协助接送孩子。希望公交公司在线路上能略做调整,能覆盖较多的学校,可以在学校附近设立固定站点,也可以在固定时间设立专门方便学生乘坐的车辆。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了了解我们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采访、上网查找。

先调查我们班同学学习习惯,再去查一下有关资料,然后去采访老师,听听老师的意见或建议。

1、调查阶段:

(1)确定活动的主题。

(2)确定活动的方案。

(3)进行调查、采访、发放问卷、搜集有关资料。

2、分析阶段:

我制定了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采访的对象是我们班同学。我共发出42张,收回42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班同学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1)我们班有68%的同学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说明我们班有多于一半的同学都是有计划地学习。

(2)我们班有74%的同学可以做到出声早读,这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把文章记得更清楚。出声早读的好处:一个人通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大脑完全没有了疲惫的感觉,早上开始读书,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那么,早上读书,记忆力比较好,自然就事半功倍啦。

(3)我们班有64%的同学能合理安排假期时间,说明我们班的同学自理能力和安排能力较好。

(4)我们班有58%的同学有偏科现象,原因是老师表扬或批评了他(她),所以导致了偏科现象。偏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影响我们部分科目的成绩。

(5)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课堂中,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6)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2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考试看,有一些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7)学习缺乏自主性。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

3、行动阶段:

(1)上网查找资料。

(2)制定并发放倡议书。

小学生调研报告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在xx市xx小学、xx小学、xx小学三家小学以教务人员和学生为调查为对象,进行了小学生入学年龄情况的调查。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

1、目的和意义。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小学生入学年龄及其包学习班情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近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2、取样方式:。

这次调研我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3、调研程序:。

(1)准备时间:20xx年7月19日,上网收集我国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资料。

(2)调查过程:

xx月xx日,在xx市xx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xx月xx日,在xx市xx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xx月xx日,在xx市xx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3)调研汇总: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将收集的问卷整理并统计,整理采访记录。

(4)撰写报告:

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根据调研所得资料和网络资料撰写报告。

二、社会调研结果与分析.

1、问卷数据统计.

我这次调研共收集问卷46张。其中xx市二街小学10张,xx市南关小学21张,xx市东关15张。

(1)xx市xx小学:

60%的小学生6周岁入学,30%的小学生7周岁入学,10%的小学生5周岁入学;有xx市区常住户口的家长,给孩子报名时需提供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程序相对简单,而且住校距离相对较近父母比较放心,所以5/6周岁上学的小学生90%是本地人。

xx小学中外地户口的小学生占7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郑州上学,需提供“六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xx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准予在xx就读证明以及免疫卡等。流程有少许麻烦,所以7岁入学的学生中80%是外地户口的小学生。

(2)xx市南关小学:

70%的小学生6周岁入学,5%的小学生7周岁入学,25%的小学生5周岁入学。因为南关小学外来人口数量相对于二街小学较少,所以80%的小学生正常年龄入学。但是因为南关村的村名自己开厂的比较多家里比较有钱,对孩子的照顾不是很在心所以有部分小学生7周岁上学,很少的小学生5周岁上学。

(3)xx市东关小学:

相对二街小学和南关小学,东关小学的小学生上学普遍较早,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正常年龄6周岁入学;也有部分小学生是5周岁入学。而7周岁入学的小学生基本没有。本人感觉原因一:东关村外来人口较少,绝大部分村名是本村户口。所以都是正常年龄上学。原因二:东关村民工作部分经商部分有自己的企业和厂子。工作相对稳定而且对后代的教育比较重视。

小学生寒假社区调研报告

调查的社区:xx花园。

调查的方面:物业管理的各方面与人们的看法。

搬家到小区不久,听父母说这里的物业管理不是很好,在这个寒假,我利用了一天的时间,去调查了关于小区各方面的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包括有小区绿化,卫生情况和安全保证等等。我做了四十份调查报告,随机找到住户调查。在大家做出的调查里面,我看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对小区物业管理都不怎么满意,特别是卫生环境方面。

四十份调查的分布内如下:十五份绿化环境方面的调查,主要是问住户对小区绿化环境做的方面是否满意,以及对小区绿化的建议。十份安全方面的调查,主要是问住户对小区保安的看法以及安全是否保障展开调查。还有十五份是关于卫生情况的,是大家对卫生环境是否满意与建议的。

在这些调查表当中,最清楚反应出小区的卫生情况不合格。每天也能看到,靠后苑有个垃圾房,成天不清理干净垃圾,弄到那附近的空气不洁净,让人十分反感。而在小区的.小花园,小路上都能看见纸屑,果皮等垃圾。住户们对这个强调了很多次却得不到回应。每个人都希望能住在一个干净漂亮的社区,我想这一点我们社区远远不及,责任不但在清洁工上,而且住户也有小部分责任,若不是随地扔垃圾,为什么会看到这种现象呢?所以,小区的卫生是靠大家来维护的,我希望日后能看到改善。

紧接着就是安全方面。这一点是大家都比较平均的,有些人认为做的不是很好,但有些人说还不错。保安人数多,但是做不到很好的效果,还是会听到一些被偷东西的事情,所以保安应该更加认真以及保证住户的安全。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绿化方面。小区的绿化环境不错,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路旁有整齐的树木花草,后面靠山,环境是不错的,也值得大家学习

小区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均一,这次调查我也有很大的收获,我很开心能了解到小区这么多的事情也希望能为小区做些事情。

小学生调研报告

小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校园安全问题得到普遍重视。为了解小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茶棚学区曹东庄小学对我校学生采取发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调查问卷》方式,就“小学生自护及平安意识”等问题在学校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我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共发出133张问卷,收回133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校学生在安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学生安全知识现状分析:

一、选择题。

常识情况:

知道安全教育日的学生占55%;知道哪些兴趣是不良行为的占99.8%,了解管制刀具是哪几种的占99.7%,在认为喝什么水最健康选项中,认为喝自来水最健康的占5.6%,纯净水最健康的占0.8%,白开水最健康的占93.6%。

交通安全方面:

知道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的占60.6%;看到交通事故后,知道记下肇事车辆号码的占98.8%;知道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的占99.3%;知道如何经过一个火车道的占99.6%。上下学方式中,家长或专人接送的占23.6%,不行的占55.3%,骑车的占21.1%。

应急处理方面:

能够正确处理烫伤的占85.2%。知道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的占98.3%,

食品安全方面:

消防安全方面:

能知道发生煤气时,如何正确处理的占6.2%,在火场中懂得自救方式的占98.6%。

活动安全方面:

知道课间操哪种游戏方式不可取的占99.9%,在火车上,处理陌生人给可乐事情中,做到妥善的占95.6%,放学路途中知道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项目的占95.6%,选择不全面的占52.3%;独自在家正确处理陌生人求见的占96.3%。溺水时,知道如何正确配合救护人的占78.6%;进过网吧的占10.3%,如遇校外有人勒索金钱,事后处理中,尽快告诉爸爸妈妈的占99.8%;如果被绑架大声斥责绑架者的占0.5%,绝食的占0.5%,假装与绑架者合作,然后再伺机逃跑的占99%。

用电安全方面:

全面了解哪些做法会触电的占56.9%。

简答题:

第一题,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他说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和你父母的名,你该怎么办?95%的学生回答是温婉的拒绝进门,让其改日再来。

第二题,关于希望几年级不用家长接送,回答是12周岁的占85.6%,三年级的占14.6%。

第三题,在学校期间如何注意防火,回答不带火种的占85%,其他占15%。

第四题,外出如何避免遭受雷击,回答不到大树下、电线杆下、高处意愿的占85.2,回答不出来或不正确的占14.8%。

通过这次问卷说明我校学生安全知识和常识懂得一些,但认识还不全面。因此,社会、学校等方面对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还要加强。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部分学生自护能力差,学生实际安全技能欠缺,学校安全逃生演习效果欠理想,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小学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心与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家庭、学校联手保平安:以班级为单位,家庭、学校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安全共拥有”活动,通过孩子影响家长,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作用。

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深入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使学生认识遵章出行的重要,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逃生演练固平安:为增强学生避险自救能力,学校不定期举行防火、防震、防水、燃气泄漏等意外事故逃生疏散演练,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求各班以班队会的形式向学生作消防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用火,掌握危急情况下的避险方法。

安全巡查护平安;为使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加大学校设施安全的巡查力度,定期巡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为学生在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防控疾病求平安: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控知识教育,教给学生防控疾病、消毒杀菌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针对学生喜欢吃零食的特点,要求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教给学生辨别劣质食品的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密切配合,不断健全小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就可以为广大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我们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

家庭教育是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已处于人生的关键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朴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的孩子,由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们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就是读好书上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总收入。这些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不打不成才,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针对以上的现状,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做了一些尝试。

一、“六个一”机制——让关爱工作常态化。

望直港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外出打工的父母较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每年开学初都会按上级要求,学校部署,组织全体教师与有关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建立健全了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机制。

为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与有关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建立健全了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机制。

(1)建立一套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从去年开始,学校建立了一套“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电子档案”,做到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五清楚”。

(2)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或进行一次义务家教。结对教师每周安排一次专门的时间,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

(3)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爱心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利用书信、网络等途径,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

(4)每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一次温馨家访。通过定期家访,使孩子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问、难有人帮”,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关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5)每学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一次家教方法指导。除了对学生营养与健康、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每年陪同留守儿童过一次有意义的节日。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日,都有我们老师和同学陪着共同度过,赠一张贺卡、写一篇感言、送一句祝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每位留守孩子感受浓浓的温情与关爱。

二、“留守儿童之家”——让关爱工作特色化。

为了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慰藉心灵的港湾和展现才智的大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五个艺术室、一个图书室、三个微机室等教学资源,着力打造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墙上贴着孩子自己写的、画的画,创作的手抄报,配有电脑、电视、投影仪等,做到温馨、祥和、人性化。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学校安排专门老师值班,让留守孩子来“家”活动,学校的700多名留守儿童几乎全都参加了学校的社团项目,纸浆画、京剧班、棋类等特色项目组里都有留守孩子忙碌的身影。“红蜻蜓”纸浆画工作室里,孩子们用收集来的废纸制作纸浆画,用南瓜、山芋及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手工作品;在“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中,近100名成员为清一色的留守儿童。去年九月份,有幸参加了扬州市中小学师生艺术团演出;在留守儿童京剧兴趣班,专门聘请县城有特长的退休老同志担任老师,指导孩子演唱京剧。六(5)班王佳慧同学父母均长年在兰州打工,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她,养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自参加京剧兴趣班后,性格越来越开朗。去年暑期参加省少儿京剧大赛,获得新苗奖。学校的围棋兴趣小组,有多名留守儿童参加。在县围棋比赛中获得第五名,是获奖学校中的唯一农村小学。打工的父母节日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下围棋,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欣喜和激动。还有儿童画、腰鼓队、口琴班等等,这些特色项目在县评比中都获得了一等奖,这当中也有许多留守儿童的功劳。孩子们在参加社团活动中,愉悦了身心,培养了技能,也为学校品牌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我们的“留守儿童之家”,让远离父母的孩子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培养了他们交往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孩子们的心灵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多了一个幸福的快乐家园。

三、家校沟通让家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地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自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不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最好留一个人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时间间隔越短越好,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愿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有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让她们知道父母都爱你们,让他们心里也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会有积极主动向上的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四、多交朋友增强自信快乐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善于交际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性格抑郁,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也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甚至遭受孤独的煎熬。这些孩子长大后容易心理脆弱,缺乏耐受性,不懂得克制自己、说服自己,而是处我为中心,有一点不顺就想报复。相反善于与他人融洽相处者,大多性格比较开朗。乐观的孩子人际关系和谐,他们更容易吸引同伴的注意。有了朋友,他们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在互朋友的交往中学会如何相互适应,懂得关心别人,克制自己。所以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让孩子在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过程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新的目标,新的征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我们将借全社会都关注解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加务实的措施做好扶贫助学“百千万”工作,为实现“学有所教”、办人民满意教育再作新努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一个孩子在健康和谐的大家庭中健康、活泼、快乐成长。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近日,一份以研究当前小学生压岁钱现状的调研报告——《xx年小学生压岁钱调研报告》在上海正式发布。

据悉,本项调研是由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在xx年发起,并由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指导。调研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济南、南京、合肥、贵阳九个城市。

xx年上海小学生压岁钱收入较上年略有下降。

据《报告》显示,xx年上海市小学生压岁钱平均收入总额为4762.17元,占xx年上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8%,较xx年的4943.73元和占上一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略有下降。调研报告同时指出,xx年上海市小学生压岁钱收入较xx年相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走势,即压岁钱总收入在1001元-10000元区间的人数比例略有减少,而在1000元以下及10001元以上区间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走势。

压岁钱“高收入”易出现在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家庭。

据调研数据显示,虽然上海市小学生压岁钱平均收入水平基本是随学生家庭年收入水平的增长而递增,但xx年上海调研中,最多压岁钱收入总额则出现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下的家庭。同时,家庭年收入在20万-40万元、10万-20元区间的家庭中,学生最多压岁钱收入的最高值也分别为67000元和54100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家庭年收入在40万以上的家庭,学生最高压岁钱收入也仅33000元。

最大红包来源排名:祖辈、亲友、父母。

祖辈仍是小学生最大红包的主要来源,超过49.6%的上海市小学生,最大单笔压岁钱来自祖辈,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来自其它亲友和父母,分别占到30.9%和19.6%。

压岁钱“限高”——子女发起较家长发起更易成功。

从《报告》结果显示,xx年春节前经微信在上海引起热议的压岁钱“限高”行动,由学生主动发起较家长主动发起更易成功。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四位发起“限高”的家长中,均因面对子女的祖辈或无子女的亲友时“人情关”难过而告失败,而面对有子女的亲友时,“限高”劝说则相对容易。但在调研中主动发起“限高”的三名学生中,则有两名学生成功达成“限高”,且均提到在操作中,如对方长辈不同意“限高”,则通过采取“全不要”的方式最终让长辈妥协。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念祖老师说:压岁钱作为中华民族春节的民俗,是以钱为载体,进行的亲情与祝福的传递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因为压岁钱的日益增多,甚至攀比,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在全社会的不断呼吁下,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压岁钱主要收取者——孩子。而本次调研,也提醒我们注意到,孩子并不只是压岁钱的被动获取方,在以对钱有正确认识和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的前提下,小学生对于压岁钱同样可以有“话语权”。

据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王胜老师指出:压岁钱的“飙升”,不仅仅是成人世界的问题,同时也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理财教育的契机。让下一代理财能力得到提升,让孩子真正成为家庭经济生活的一份子,或许才是使压岁钱能够得以回归理性的最好途径。

据悉,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自xx年起,开始启动“全国小学生压岁钱调研计划”,将于每年春节后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性的《小学生压岁钱调研报告》,目前,本次报告是该项研究的第二次发布,随着调研持续开展和数据积累的逐步丰富,百特教育将对我国小学生压岁钱现状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年小学生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中小学生发育普遍提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因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的滞后性与生理发育的超前性的矛盾,引发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诸多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尊师节俭意识差、厌学情绪及“早恋”等,必须认真解决。

其一,社会公德意识薄弱。“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市场经济正处在与计划经济的接轨阶段,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侵蚀着中小学生的心灵,这是社会原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力也是重要的原因。有的家长热衷于抓经济而忽视子女教育。有的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从而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另外,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健全,也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因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的中小学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行动上却大搞“升学教育”,以至学校德育工作或形同虚设,或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从而导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不能得以解决。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学校应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重视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家长必须言传身带,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熏陶,使青少年从师长的身上找到做人的规范。

其二,尊师意识差。“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但近年来,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师生关系淡漠乃至情绪对立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改善师生关系、增强中小学生的尊师意识是系统工程。国家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法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各行各业要树立“尊师重教”风尚,真正使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进修,提高自素质,为人师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以密切师生关系。

其三,学生节俭意识差。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是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另一倾向。如有的“零嘴”不断,有的甚至汽水喷同学,遭踏父母的血汗钱。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家长的“补偿心理”。觉得前几年条件差,自己的童年很寒酸,不能让孩子再过那种穷日子。二是“攀比心理”。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低人一等,于是“打肿了脸充胖子”。三是学校教育不力。教师们认为那是学生的私事,该由家长管。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认识。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到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从而使家长对孩子“爱而不溺”,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学校社会应大力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四,厌学情绪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急功近利”,急于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辍学赚钱。一是“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教师往往把目标定在培养“尖子生”上。结果,许多学生因学习“不跟班”而丧失学习信心。一是因学籍管理的弊端,一些辍学生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学历证书等。但笔者认为,上述原因仍是表象。造成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有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某些素质低下的人却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找到一份好工作。对此,家长、学生只能无奈地慨叹。试想“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谁还肯发愤读书?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出路仍寄希望于改革。只有革除“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的弊端,任人为贤、量材使用,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激发农村中小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其五,“早恋”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性”意识觉醒提前。中小学生“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早恋”现象是社会产物。首先不健康影视、书刊、网吧等,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是“性教育”的不力:社会缺少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性教育”措施;父母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学校“性教育”的形式主义等,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农村中小学的“早恋”现象,必须持积极的疏导方针。一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早恋”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另一方面,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教育,进行积极向上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于学习,从而健康地成长。

其六、“网恋”现象。随着农村电脑的增多、网络的普及,一些中小学生开始迷恋“网络”。有的因上网影响了健康,有的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无可奈何。网络世界为青少年认识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处在逐渐形成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经不起强刺激和低级趣味的诱惑,有的在网络世界迷失了自我。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一方面,家长必须切实加强对家庭电脑的管理,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干预孩子无节制的上网。学校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文明上网”,拒绝色情诱惑,争当文明青少年。另一方面,软件开发商应多生产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软件,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不断净化网络市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在学校的反映。我们深信,只要不断深化改革,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指示,一定能使农村中小学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返回目录。

健康成长。近些天来,我在**乡中小进行了一次抽样家庭教育的社会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让人值得思考。

**乡学校的中学和中心小学在九十年代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另有7所村小。我在调查的几所学校里,询问了一些情况,并对中学各年级学生作了份问卷调查。我的问卷共发出162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调查了该校各年级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对家长、学校教育的看法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现状。

我对每一份问卷都认真地看了一遍,65%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5%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且我还发现,在学习目的一题中,对于毕业后的打算,有选择读高中或中专,有选择就业和没有考虑的。而对务农的打算极少。在学习态度一题中,大部分学生能回答认真完成作业,课堂认真听讲,但有少数的学习认为有些老师课上得不好或听不懂老师的课。对老师的看法60%的学生认为老教师的讲课方法古板,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年轻老师工作欠认真负责,和学生交流得少等等。40%的学生觉得家庭教育很不得当,望子成龙的封建观念依然存在,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调查中发现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学历层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占63.5%,小学以下占36.7%。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外出务工、农民或从事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63.27%。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在调查中还发现许多家长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诸如孩子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只好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看管。有些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有很大比例,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上有老下有小,农活家务一大堆,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低,认为高中和大学高额学费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习电工、修车、焊工等专业技能。

每位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希望子女胜过自己,但不少父母既不懂孩子心理,又不了解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更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有的则根据父辈教育自己的办法教育孩子,教育手段粗暴,使孩子感到压抑,无所适从,因此产生逆反心理。调查中,85%的学生挨过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训斥,15%的经常被父母打骂。

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相当关心,但与老师的联系极少。在调查中60%以上的学家从未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或学校联系,25%的家长从未专程到学校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家长与学校缺乏很好的理解与沟通,同时也缺乏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单一,不少家庭教育苍白无力。

如家长吸烟、讲粗话、赌博、不讲卫生、不爱看书读报、看黄色录像等等,他们只图自己娱乐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毫不避讳地将一些在孩子这个年龄不应知道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不拘小节的生活坏习惯展现在孩子面前,很容易被关于模仿的孩子仿效,其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一)许多家长都能意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做出了不少努力。由于缺乏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单一,不少家庭教育苍白无力。

(二)一些家庭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带来新的问题。不少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较高,重分数,重功利,忽视对子女道德、人格、心理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引导。

(三)存在问题学生,这大都与问题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缺陷直接相关:离异、单亲、暴力、重男轻女、贫困、父母文化素质低;一些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方法不当;外出务工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给子女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都是问题学生产生的不良背景。

(四)家长重视与子女的沟通,但沟通时间较少,缺乏沟通的技巧。家长与学校缺乏有效沟通,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一)各级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不少,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家长学校都能发挥应有作用,但也有少数家长学校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很少开展活动,并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担负起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的重任。

(二)缺少专项经费,使现有的各种家教组织和网络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制约。

(三)目前**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的专刊、专栏不多,缺少一些可供孩子参与实践的栏目。

(四)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较大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实践基地,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可去之处太少。

(五)留守流动儿童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监护人要切实发挥作用。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投资同时,还是加强精神方面教育,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作为农村孩子的家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而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因而又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势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学校教育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游览山河、实践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社会知识。

2、建立典型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3、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在县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农村家长学校有名无实,没有发挥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如:农村留守流动人口家长学校、暑期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站等。要积极培养农村家庭教育骨干,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家教工作队伍。要依托阵地,积极推广成功家长特别是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典型和经验,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有感染力的主题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农村向家长传授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传授如何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宽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的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推进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开办家教园地、父母之友、家长课堂等家庭教育专题、专栏节目,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以及“以德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使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家庭互动实践类活动,如亲子活动、家庭运动会、家庭艺术节、孝敬父母好儿童、教子有方好家长报告会等等,使家庭教育实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统一。

返回目录。

xx中小学生快乐成长情况调研报告显示,享受快乐童年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权利,拥有快乐童年是每个孩子发展的动力。为进一步保障儿童权利,贯彻“儿童优先”原则,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株洲市妇联成立调研小组,开展以“快乐学习七彩生活”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生快乐成长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和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我市7-14岁的在校学生,年级分布在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85份。

一、影响孩子身心快乐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孩子身心快乐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其次是自我认知和理想信念。

家庭对孩子的直接作用最大。被调查学生中,76.5%的孩子认为全家人相处很好,很喜欢自己的家,只有2.3%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当问到你是否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或者玩时,45%的学生给出了很喜欢的答案,41.3%的认为一般,也只有13.6%的学生说不喜欢。在面对一道假设提问:要是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该多好时,只有6.1%的学生说是的。可见,我市中小学生对家庭的认同感、依恋感还是比较高的。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师生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很重要。74.9%的学生表示得到老师的表扬会很开心,12.2%的学生表示因为跟老师发生过争执或矛盾,在学校会很难受,通过调查,市妇联可以看出孩子们其实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同时,他们也很在意自己的考试分数,61.3%的学生感觉每次考试都会非常紧张,怕考砸,52.1%的学生认为考试得高分会让他们感觉很开心,只有7%的学生表示对分数高低无所谓,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小学生因为处在心理敏感期,对外界及。

自我评价。

还是以直观体验为主,他们更多的是在他人赞美的语言、欣赏的眼光中找到自我价值感。

二、孩子的心理困惑。

在本次调查中,市妇联认为有一组数据是值得社会共同关注的。

一是对学习的认识。被调查学生中,竟然有19.2%的孩子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在与部分厌学孩子座谈时,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他们其实也想学,但不愿意被逼着学,他们希望自我发展,不接受家长的拔苗助长,他们讨厌父母自己打牌、上网,却安排他们独自学习,他们讨厌父母要求他们这样那样,自己却安于平庸、享乐生活。

二是对学校的认知。被调查学生中,21%的孩子每天到学校的心情是郁闷和不愉快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寄宿学校,在调查中市妇联发现,37.7%学生不愿意寄宿,32.3%的对寄宿无所谓,只有30%的选择愿意。

三是情绪的宣泄。当孩子们心中有秘密时,36.6%的学生选择了放在心里,谁也不说,7.98%的学生希望在网络游戏中去寻求释放,15.9%的孩子因为没有任何一项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不知道如何安排闲暇时间,更多的时候是选择看电视。

针对现在未成年人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困惑越来越多的状况,株洲市妇联将在六一前夕成立湖南省首家“株洲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中心将开展以儿童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障碍性咨询为辅的心理辅导工作,服务涉及未成年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等多个类别。旨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解决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无理想、无动力、无兴趣等心理问题。

三、快乐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

此次调查问卷中虽然市妇联发现了一些阻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但也得到了一个让人倍感意外的答案,那就是虽然孩子中49.7%的学生每天只有1-2小时自主安排的时间,28.6%的学生甚至只有半个小时;虽然他们中间45.9%的孩子要在繁重的学习之后还参加2个或2个以上的课外辅导班,但是却有71.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孩子,79.4%的孩子表示有机会和能力帮助到他人,非常愿意去做并感觉很开心,63.3%的孩子长大后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返回目录。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为了了解我们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

三、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采访、上网查找。

四、研究步骤:

先调查我们班同学学习习惯,再去查一下有关资料,然后去采访老师,听听老师的意见或建议。

五、研究的过程:

1、调查阶段:

(1)确定活动的主题。

(2)确定活动的方案。

(3)进行调查、采访、发放问卷、搜集有关资料。

2、分析阶段:

我制定了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采访的对象是我们班同学。我共发出42张,收回42张有效问卷。然后我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我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班同学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1)我们班有68%的同学有制定。

学习计划。

的习惯,说明我们班有多于一半的同学都是有计划地学习。

(2)我们班有74%的同学可以做到出声早读,这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把文章记得更清楚。出声早读的好处:一个人通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大脑完全没有了疲惫的感觉,早上开始读书,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那么,早上读书,记忆力比较好,自然就事半功倍啦。

(3)我们班有64%的同学能合理安排假期时间,说明我们班的同学自理能力和安排能力较好。

(4)我们班有58%的同学有偏科现象,原因是老师表扬或批评了他(她),所以导致了偏科现象。偏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影响我们部分科目的成绩。

(5)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课堂中,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6)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有2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考试看,有一些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7)学习缺乏自主性。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

3、行动阶段:

(1)上网查找资料。

(2)制定并发放。

倡议书。

倡议书。

同学们: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我们终身受益。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将会改变你的学习成绩。知道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

小学生的调研报告

一是从年级上看,毕业年级重于其他年级;二是从学校类别上看,城镇学校尤其是县城小学重于农村学校;从办学水平上看,观念陈旧、规范意识不强学校的学生负担高于办学理念先进、法制意识强烈、管理方式方法科学的学校的学生;三是从个体上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对学业负担的“感受域”不同。

2、负担结构不合理。

从学科负担上看,学业负担基本集中在语数外等考试学科,而其他考查学科负担较轻;从负担形式上看,学生学业负担主要是书面作业,而兴趣爱好、社会实践、课外阅读等拓展性方面的负担较轻;从目标培养的角度看,学生负担主要表现为书本知识的学习,而美好习惯养成、优良思维训练、创新精神的塑造、实践能力提高方面的负担很轻。

3、负担原由不简单。

一是法规意识薄弱。虽然教育部的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虽然小学的作息时间本地区全部统一,但是,仍有少数学校学生到校时间较早,还有一些学校放学清校时间较长。这些做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乱了学生的生活节奏。虽然上级对各年级的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也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教师我行我素,对规范学生家庭作业量的意识不强。

二是教学效率不高。有的教师缺少教育“智慧”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不能够精讲精炼,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巩固练习,课堂练习作业放到课外做,有些教师依赖通过家庭作业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三是家庭压力沉重。面对学习成绩可能影响今后升学以及人生发展的现实,即使“学校‘减负’,家长也要给孩子‘增压’”,有些学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完成家长的额外提供的各种补充习题。迎合家长的心愿,家教机构蔓延。双休日很多学生被送到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或提高班。

四是个体差异明显。有的学生智力、学习态度、能力差,学习方式、方法有问题,学习效率低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造成学习负担过重假象。

五是学校管理缺失。有些学校对合理学生负担的意识性不强,有些学校对教师的教育不力,导致教师“麻木不仁”;有些学校缺少相关制度、机制建设,嘴上说得多,实际管得少,导致一些教师“我行我素”;还有些学校由于受社会等评价因素的左右,管理者对合理学生负担的问题,态度暧昧,导致一些教师“看风使舵”。

六是教育话语乏力。社会、家庭、舆论等很多方面,由于从各自利益思考,更由于缺少对教育方针的全面了解,缺少对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的正确把握,不能对教育进行正确的评价,畸形的教育质量观、学生发展观“横行”,导致教育人不能坚持应有的教育操守。

七是负担认知不一。有人不能全面认识负担来源,认为学校是负担过重的“罪魁祸首”,把“棍棒”全部打向学校,这种错误的心理倾向和归因,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些重大问题、敏感问题,依然存在,导致负担根源不能彻底铲除。有人不能正确认识学生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与合理负担的辩证关系,导致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勤奋、刻苦精神,不愿承载应有的学习负担,即使负担很轻,家长仍然认为负担很重。

1、培养教师、家庭、社会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评价观,对学生学业负担的思考与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要让教师知道:减负,要从增效开始。要使家长知道:家教,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全部,社会也是大课堂;同时,学习应有适度合理负担和刻苦精神。要让社会清楚:分数不是学生成绩的全部,综合素质发展才是根本;人才,能力是根本。

2、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有效的机制,实施强有力的举措,对学生学业负担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调控。一是要加大常规检查力度,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接触教师、接触学生及其家长,及时了解关于素质教育常规要求的执行情况。二是要将学生学业负担情况与质量优等评估、职称评定、人事选拔、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评选结合起来,对问题突出的实行一票否决。三是要引导学校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努力坚守教育法规,落实有关减负规定,在学生到校时间、作业等方面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二要努力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业申报制,班主任协调家庭作业总量制,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制等,加大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检查力度。三要努力组织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积极开展研究,大胆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广,在三个重点问题的解决上有所突破:分层教学,关注教学、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学法指导和作业习惯的培养,以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小学生调研报告

最近校长在周一晨会时,总是提到校门口的交通情况,我们小组决定对此进行一次调研。

1、轮流到校门口及路口进行观察、访问。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其他学校的交通情况和解决方法。

3、询问保安叔叔在学校门口堵车时,主要是什么车辆。

校门口堵车时间主要在上午7点30分至8点,下午16点10分到16点40分。

其他学校的情况。

安排学生给予停车接送孩子的家长提醒。

学生上学的方法。

主要为:公交车、自行车、步行、家长开车。

1、堵车的原因主要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随意停放,影响了正常通行。

2、可以通知以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在容易堵车的时间,即上、放学的高峰期,禁止在校门口1公里内停车,并且停放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停放在车流量较小的道路。

3、交通是否堵塞,主要在于家长是否自觉选择合适的停车位置,若是所有家长都会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学校门口的交通自然就会通畅起来。

小学生调研报告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怎样看待校学生课外阅读,引导校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教育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县农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茅坪镇属于白河县较为发达的乡镇,但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仍很贫困,经济比较落后,文化也不够发达,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制约,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严重影响语文教学工作,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通过思考,我发现我校小学生课外阅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制约。为此,我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

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我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此次调查问卷为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120份,收回120份学生问卷。其中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等。

(2)文献研究法,查阅阅读心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研究相应的阅读心理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纸坊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纸坊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过的课外书很少,一学期大概能阅读6—10本的学生只有52人,不到百分之50%,而一学期大概能读1—2本的仍有26人,占20%。

(2)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通过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喜欢看“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的有34人,占25%。

(3)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却没有书可看,学生看“与学习有关的复习资料,如《课课通》《一课三练》一类的”的有54人,占48%。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四、讨论。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2)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3)科任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其次要进行阅读指导。一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二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三要让学生每天花一定时间读书,养成习惯;四要做好读书笔记;五要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4)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阅读现状,同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教师也应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结论与建议。

(1)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大多数同学在阅读时常常走马观花,不注意细节,还有些同学阅读常常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所以,同学们在选择阅读内容应该要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在阅读时,要仔细认真,深刻体会,并且安排好阅读时间,阅读后,适时的写下阅读心得体会。阅读时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结合书本知识,在学中做,从做中学。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关。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则小学生阅读能力强,反之,阅读能力就差。

(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与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养有关。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无书报可看,学生想读也是枉然,其课外阅读势必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对孩子反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4)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书目,介绍新书,交流心得。

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谈天说地或好书推荐,设置班级“读书档案表”,做到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评选“诗文诵读大王”“读书之星”。

(5)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诵读的榜样。

可以采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时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帮扶着学生读完一本本有价值的书。

(6)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做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小学生调研报告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更是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关心的焦点,中小学生群体的交通安全,也成了各级交警部门预防事故的重点群体。中小学生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只要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多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交通行为,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诱因。下面,我就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发现的中小学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以及预防对策谈以下看法:

一是占道行驶。上学、放学时,许多学生骑着自行车不是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帮,并排地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有的学生还招手叫伙伴从后面追上来,勾肩搭背,边骑车子边谈笑。

二是不走斑马线。为了保障学生安全过马路,现在学校周边的道路上都施划了斑马线,但是由于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差,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段,学生都是一哄而上地抢着过马路,根本没有斑马线意识。

三是双手脱把。有的同学自持骑车子有“本事”,双手脱把,在公路上骑得直飞,还有的同学在公路骑自行车,你追我赶,这些危险的游戏,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四是突然跳车。有不少的中小学生是由大人接送的,有的坐的是自行车,有的坐的是三轮车。到了学校门口,有的同学不看道路上有无车辆通行,从车子上跳下来就奔学校大门,这也是相当危险的。

五是边骑车边吃东西。有的同学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拿着食品往嘴时送,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六是无证驾驶摩托车。有些同学为了赶时髦、赶速度,将家中的摩托车或电动车用来做为交通工具,在上学、放学的时侯骑行,由于速度较快,也容易出事。

一是群防群治。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只能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和广大居民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要发挥教育、公安、交通、广电等部门和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整治整改力度,才能防患于未然。

二是加强教育。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近几年已经呈现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不安定因素。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势在必行。学校应该设立道路交通安全有关课程,向学生讲述有关法规和相关常识;公安交警部门要深入辖区学校,经常开展“交警护学岗”、“大手牵小手”活动,采取讲安全课、放光盘、展览交通事故图版、交通安全演讲和征文等形式,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自觉做到遵章守法,从每一步做起。

三是要进行整治。按照“八项措施”,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联合整治。对接送学生车辆要登记造册,定期检查,严禁超员超速行驶,严禁报废车上路,严禁低速汽车载人。对学生驾驶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要与学生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共同加强管理,必要时要采取扣车和处罚,加大打击力度。对中小学生的其它交通违法行为,要采取多教育、多批评、多宣传的形式,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危害性,增强自觉性。

小学生调研报告

现在,我发现有许多小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东西吃或买玩具玩。可是,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因此我为此事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一、调查。

我利用这个周末的时间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同学的。”有的说:“是我的。”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迟才回来,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捡到钱不交给老师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妈妈给他的坐车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二、分析。

1、在这些经常带钱来学校买东西的同学当中,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占百分之三十。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的车钱或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来买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学是去偷爸爸、妈妈的钱,他们趁没人时再去偷的,这样使小学生养成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

1、有的学生在地上拣到钱不给老师,而是去买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学生让别人请客所以有了钱。

3、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小学生手上的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偷偷地拿来买东西的。

三、建议。

小学生从小就有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长必须得把这件事好好地处理,不能再让小学生发生这种事了。

小学生调研报告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应。如低年级儿童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长大了像爸爸那样有本事、作业完成时会对父母说我给你做完了”等等。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家长以什么样的形象来作为小学生的学习榜样,不仅影响了学习动机的特质,也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还通过一定的舆论、制度来影响小学生的意向、愿望。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体、媒介也随时随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学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学习教育又是通过教师进行的。一方面,教师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又根据社会、学校的要求以及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不正之风、同伴中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小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采取预防或消除不良影响的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否则将收效甚微。相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一致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最佳。

2、小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

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观因素包括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长成熟与年龄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也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学习动机就愈来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制约与一些与学习结果直接相关的具体人和事。如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或奖励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学生则是因为喜欢教他(她)们这门课的老师,也就是爱屋及乌。一般来说,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意志品质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有强烈兴趣的小学生,往往会废寝忘食的去学习各门功课;意志坚强的小学生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冲突时,能以理智和客观标准决定取舍。

学习动机还与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会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动机和学习。

动机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确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她)们会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强烈的自信心、好胜心、进取心,能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成功与失败。在动机的推动下,他(她)们会顽强拼搏、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同时在智力上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开发。经实例证明,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其学习成效要好于没有经过动机培养的小学生。

正确的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意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却忽视了动机和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学习好也可以增强动机。奥苏贝尔曾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固然促进学习,而学习效果反过来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求知欲得到满足,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时,其原有学习动机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正确且强度适中,学习效果则很好;动机错误或学习强度较高,学习效果则较差。

当然,两者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表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动机正确,短时间内学习较差,而有些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但当前成绩却很好。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仅是学习动机,还有其他因素,如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一时的物质奖励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小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会逐渐得到弥补,其成绩也将会不断得到提高,赶上并超过没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根据小学生的生长成熟和年龄特征,其学习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往动机强于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一种需要与人亲近的内在动力,它起源于儿童与他人的接触,表现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谊感、亲属感、归属感等。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够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在小学阶段,交往动机明显强于成就动机。比如:小学生多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友谊感);为了获得父母、教师、亲友、同学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亲属感),当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责备、奚落而挫伤后学习会受到影响。因此,受这种交往动机支配的小学生能坚持学习,他不仅希望处于优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师的喜欢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学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学习能更有成效。

2、近景动机为主,远景动机为辅。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他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起辅助作用。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长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如有一个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受到表扬,而由此喜欢上了数学课,后来换了数学老师,他这种由对数学老师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比较具体,作用也较强,故仍不失为引发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而言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研究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最终促进全体小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生调研报告

学习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成效,直接影响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了解,目前我市小学中的一些学生分还没有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为了改变现状,寻找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深入本市城乡小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问卷法:学生问卷。

观察法:随堂听课,检查学生作业本。

访谈法:师生座谈会。

定量、定性分析。

(二)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1、时间:3月―5月。

2、对象与范围:随机确定6所小学作为课堂教学情况调查对象(八甲镇长塘小学、实验小学、松柏镇新联小学、陂面镇中心小学、永宁镇红光小学和石望镇建设小学);随机确定6所小学作为作业情况调查的对象(石望镇中心小学、新和小学,春城城北小学、升平小学,八甲镇徐屋小学,河口镇龙门小学和圭岗镇马催小学);选取3所小学169名学生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春城一小三年级1个班64人,合水中心小学四年级1个班50人,春城崆峒小学五年级1个班55人)。

三、调查结果。

(一)学习态度方面。

在调查问卷中有四道题目是关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

1、上课时你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吗?

在169份调查问卷中,有40%的学生是积极参加的,有57%的学生表现一般,还有3%的学生不参加。

2、在课堂小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现怎样?(a积极发表意见;b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c不参与)。

3、课堂上你会认真倾听同学回答问题或老师讲解吗?(a会;b有时会;c不会)。

从以上的两道(2、3题)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倾听”,但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

以上的三个方面,问卷结果和我们的听课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学生听课率还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听课都比较认真,而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多;主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被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以上这些方面,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城区小学的学生比山区小学的学生表现会好一些。

在学习态度方面,通过和老师的交谈还了解到:勤学好问的学生在一班中大约占五分二,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刻苦精神。

调查问卷的第4道题目是:

你最喜欢哪一门学科?(a语文;b数学;c英语;d美术;e音乐;f体育;g其他)。

本题目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兴趣情况。从调查问卷和我们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任教的哪一个科。例如在调查的三个班中,其中有一个班的体育科、有一班的音乐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次才是语文、数学科。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是因为这个老师的课上得好,生动、有趣。

(二)学习习惯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9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练习能独立思考完成后等候展示思维过程”(“等待同学或老师说了再做”的学生只占10%);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城区小学有80%的学生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等。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我们检查了6所小学学生的语文、数学作业,其中有3所学校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做得比较好,还有3所小学的学生作业质量普遍比较差,表现在字迹不端正,随意涂改,不整洁,正确率不高。听课观察: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不多。

2、预习、复习习惯尚未“定型”。

调查问卷显示,做到“经常预习、复习”的学生占27%,“有时预习、复习”的学生占52%,“老师布置就会预习和复习”的学生占21%。通过我们与老师、学生的交谈,了解到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学生能自觉对学科内容进行预习、复习的习惯尚未形成。

3、缺乏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听课观察:例如语文课,教师要求读完课文后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已的意见,但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大部分学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师提问便“沉默是金”。有的课堂上表面热闹,有问有答,实际情况是除了几个优秀的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外,不少学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答案,或是随声附和,自己根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

4、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调查问卷的3所小学中,其中有一所是城区小学,两所是农村小学。城区小学的学生有看课外书习惯的占了80%,而农村小学的学生仅占35%。

四、原因分析。

1、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观察和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遇到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时,常常会推给班主任或家长,而很少主动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中,更少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系统培养。多数教师重视的都是学习结果(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

3、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法。

例如,老师对学生存在的作业书写马虎、糊涂不洁的情况,有的老师放任自流,不向学生提出要求,也没有帮助学生改正的任何措施,随学生之便。结果,造成学生的作业一次比一次糟糕。这是老师对学生学习不负责的一种表现。

当然,社会、家庭等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较大的影响。

五、问题对策。

1、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给予高度的重视。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纳入各科的教学计划,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一个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就说他对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的任务或目标;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要及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活动去改变原有的态度。教师持续的要求和及时的表扬是改变旧的不良态度、形成新态度的前提。我们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要学习认真、扎实,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不耻下问,上课精神集中,认真听讲,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力求正确无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力求全面发展等。

特别是差生,老师更加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加他们的学习勇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辅导,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

3、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习惯。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样的环境里,课堂就会变成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喜欢读书,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学会赏识学生,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努力转变角色,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要给时间、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合作学习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敢于发言、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品质。

4、建立目标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它将对于人生、事业、生活起着经常性、永久性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按照下面的一些方面去要求:

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认真上课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学习分析的习惯、讲究效率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阅读书报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依据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要把以上这些常规习惯逐步打造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即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维,掌握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中,经常检查、督促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教师应该经常布置和检查学生的学科预习、复习情况,鼓励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教学常规教学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