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小编: 飞雪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党员心得体会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

早年的河南安阳林县,严重缺水,全县耕地面积98.5万亩,水浇耕地仅有1.24万亩,历经多次大旱,旱灾之年颗粒无收。光绪三年,粮食天价,幼女出卖一两串,换回小米一斗半,人吃人肉,遍地不安。1932年全县饿死荒民1650人。1958年又遇大旱,林县人民食不果腹,成批外出逃荒。于是,从1960年开始,在以杨贵为县委书记的林县县委一班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打响了“引漳入林”的水利建设攻坚战。在杨贵的带领下,林州人民历经十年之功,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巍峨太行山上修建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它以浊漳河为源头,通过开山通道把漳河水引入林州做灌溉用——这就是号称“中国水长城”的红旗渠。

红旗渠灌溉渠分干、支、斗三部分。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为1525.6公里。林县人民用十多年之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修成一条宽2米、高3米的长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红旗渠也因此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地球的蓝色飘带”、“中国水长城”。20世纪70年代,周总理把“红旗渠”与“南京长江大桥”称为新中国两大奇迹,并不断向国际友人推荐,由此而引发了参观红旗渠的热潮。

看到林县人民当年的苦难生活,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我们今天的桶井极贫乡,桶井距县城29公里,是德江县交通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的一个乡,与沿河县夹石镇、板场镇和德江县的稳坪、长堡多面相接,地处两县多乡插花之地,长期以来除了一条从德江到桶井的沥青公路外,再也找不到一条像样的出境路。国土面积93.75平方千米,境内乌江径流27公里,耕地1168公顷,林地3769.4公顷,森林覆盖率仅达42.88%。全乡23个行政村(社区)27000多人中,就有贫困村22个贫困村10000多贫困人口。我们的交通设施欠账较大、水利设施不健全、信息网络闭塞、贫困农户文化素质低、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和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一条条刚性的致贫原因,导致我们的好大一部分群众还在脱贫路上艰难跋涉。

穷则思变。想一想,我们这一群作为极贫乡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是不是应该像林县人民一样,拿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胆识与勇气面对我们当前的脱贫攻坚。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强调,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扶真贫、真扶贫,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中立足岗位、敢于担当、建功立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中央面向全党8700余万名党员、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出的重大部署,亦是推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契机。“两学一做”的成效如何,不仅要看“学”和“做”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要把“学”与“做”运用于推动中心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上。

目前而言,就是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中立攻坚之志、汲脱贫之智,在“做”上精准施策、辨症施治,做到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两学一做”和脱贫攻坚,首先要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基本功,认真研读、学深学透,让党章党规成为党员干部的最高行为准则。通过党章学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把宗旨意识贯穿脱贫攻坚行动始终,引导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发挥作用、担当作为。

最后,“两学一做”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责无旁贷,让我们在“学”中强化脱贫攻坚的思想自觉,在“做”中强化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市红十字会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机关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助力脱贫攻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红十字会每名党员干部人手一套学习资料,时刻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同时,召开党员学习会,在会上学原著、悟原理、相互交流学习成果,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市红十字会还前往肥东、肥西、长丰等地的学校、社区、医院进行走访调研,指导基层红十字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成效。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市红十字会切实将学习成果融入工作,扎实开展了“博爱庐州”贫困助学、白血病救助、公益书库捐赠、关爱失能老人、博爱送温暖、公益慰问等活动,充分发挥人道助手作用,助力脱贫攻坚。近期,市红十字会结合“5·8”世界红十字日和“5·12”防灾减灾日,开展救助贫困学生活动,传播红十字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此外,还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各项活动。

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红十字会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立场坚定、勤奋扎实的工作态度,为进一步推进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x月22日上午,全省脱贫攻坚总结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会上,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扬脱贫攻坚先进市、县的决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发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扬20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南部县、江油市、阿坝州、凉山州、成都市党委书记先后作交流发言。

王东明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坚定贯彻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来抓,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坚决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底的750万减少到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也是省内外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

王东明指出,回顾这几年的历程,我们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形成了许多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做好四川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统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突出顶层设计,始终从实际出发确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思路部署。三是突出精准要求,始终坚持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四是突出问题导向,始终聚焦重点难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五是突出力量整合,始终注重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六是突出组织保障,始终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四川的具体化,是全省上下脱贫攻坚实践探索的结晶,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

新场村位于永顺县东北部,距县城70公里,是永顺县的边远地区,全村12个自然寨,分成了5个生产小组,人口1267人,291户,其中贫困户121户,504人,换言之贫困户占了一半,贫困人口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

酉水连高岗。

情牵盐井乡。

汗水洒新场。

就这样,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攀爬着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峻岭,走访一户户贫困人家,采集翔实数据,在盐井新场村脱贫攻坚调研路上,我们步步艰辛,却也收获良多。

第一天,我们在村扶贫秘书,这位五十多岁,精明能干的彭玉香大姐的带领下,开始走村串户,贫困户散落在大山的各个山头,第一天的攀爬就几乎让我们全体中暑,但我们擦上随身携带的解暑药后继续走访。

每走访一户,我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眷恋这片土地。所有走访户,致贫原因极其相似,读书的娃拖垮了家,缺乏劳动力,因病因残……所有访问村寨,所到之处,看到的几乎只有妇女、儿童、老弱病残。

目前的新场村是由原来两个村合并的,一个新场村,一个天远村,那天坐郑启民同志的车上山,去走访天远村,真是惊心动魄,身边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将浑身碎骨,而这样的路,他们天天要走,是他们出行的必经之路!

感谢党的扶贫政策,目前从永顺县城到盐井乡的公路已经修好,但各村各户通公路,还需加大力度,电已入户,家家通电,但缺水的问题依然比较严峻。

再就是住房问题,有一些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堪忧,住着破木板房,阴暗潮湿,下雨天气,四处漏水,冬天八面来风,很是凄惶。还好有党的扶贫政策照耀,很多脱贫户已经住上了新房,危房改造,异地搬迁,都在有序进行。

为期五天的走访结束,感慨良多,愿我湘西人民在党的扶贫政策引领下,团结奋斗,自立自强,湘西的明天更美好!

芳草萋萋,恋恋酉西,朵朵夕颜,楚楚养眼,灿灿葵花,夺目光华,许我光阴,长驻常吟,今我惜别,依依不舍,回望来时,在目历历,他年若归,小康添辉!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

国家政策,普查对于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校于七月底组织大量学生赴湘西贫困地区展开了为期十天的调研工作。

曾几何时,当听到父母在给我诉说他们儿时的艰辛时,是多么的不屑一顾,衣食无忧的我总觉得他们是在以夸大的手法对我进行说教。总是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因此,在我真正的参与这次精准扶贫的调研工作之前,我对扶贫中贫的认知是有着些许的失准,甚至内心中还有些许的将其视为参与一场郊游。

不出多日,在我参与了整个调研过程以后,更是知了贫人之贫,了解苦人之苦,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而对我的生活也作出了重大的反思,也表示出了惭愧。面对这一片几天之内让我作出了改变的土地,我只能尽我所能来给予帮助,且深切的希望青山再无老来贫。

当我还没到第一个村寨时,就着实的受到了一个下马威。通向村寨的路异常难走,并且特别的险,路就修在山的峭壁之上,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河水,而山路更是窄的只能通过一辆车,如遇到反向的车辆,还需要退到几百米一个的错车道去让路。当时的心里就在想,这样的路通向的村寨,不会是那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吧。可没想到,到了村子之后更让我感受到了可怕之处,没想到,我们所到的村子,比我想象中的情况还要让我觉得难受。热是第一感觉,其次就是味道。直接就让我对我自己能不能将这为期十天的调研坚持下去产生了怀疑。

此次前去,我们调研小组一共前去了阳朝乡之下的涂坝村,尧洞村和仙仁村三个村子。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对于精准扶贫的调查,主要对村寨中精准扶贫户的评定是否有漏判,误判,扶贫情况及村民对政策的认可度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可喜的是,在我们小组所去的几个村中均未出现漏评和错评的情况,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当我问到村民们对精准扶贫是否满意时,几乎人人都是满带着笑容回答着“满意,这有什么不满意的”,“国家的政策好啊”,“感谢都来不及了,更别说满意了”这样的话语。让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精准扶贫对于人民的帮助,以及人民对国家方针的理解。而在群众的笑容和满意声中,我像是找到了我调研的意义和动力。从一开始的怀疑,变成了对行动的肯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离开第一个村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摔了一跤。在我自己看来,其实就是自己的不小心。可我们的带队老师却给急坏了。生怕我的伤口感染,一边向上级汇报,还着急的想找附近的卫生所帮我处理伤口。按照老师的意思,他怕我伤口感染,其实是想我就好好休息了,可我其实内心中有些不甘,在休息了一个下午之后,看没有什么大碍,就打算继续行动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阳朝乡乡长在得知我的摔伤情况后,亲自给我上药,还不停的询问我的状况。

十天的调研有欢声笑语的交流,有流血流泪的过程。但更多的是成长与感动。用我们带队老师刘老师的一句话来说,走过路过不住过,还是不清楚这里的状况;听过见过没实践过,也还是处于浮在上面的状态。让我值得骄傲的是,我不仅仅来过,我还在这里工作过,吃了这里的苦,看了这里的美,让我了解了我所没有了解的,并让我对自己能重新定位和认知。也许过程很苦,但是充满了收获。当我看到贫困的村民眼中因“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哪一点小小的火花,我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谢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感谢这青山绿水,愿君回首勿相忘,青山再无老来贫。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

红旗渠,这条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孕育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忠诚,本人经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结合桶井极贫乡的实际情况,对红旗渠精神有了一些不成熟的肤浅认识:

勇于担当、实事求是,是我们应该履行的工作作风。“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红旗渠的修建既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先例,更面临着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修建初期,有人举报“林县不顾群众死活,大搞工程建设”;总干渠修至一半,有关方面下达百日休整文件,要求建设中的大型工程停工;因为动用县里退赔款修建红旗渠,上级派来了调查组。面对这些尖锐问题和困难,林县县委一班人没有退缩回避,想到林县人民那份盼水渴水的可怜与凄惨,实事求是,顶着压力,排除万难,决心“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以无私无畏、忍辱负重的信念责任,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毅然决然地继续修建红旗渠,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林县人民不等不靠不向国家要,埋头苦干,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削平山头1250个,开挖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挖砌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砌起了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桶井的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基础设施性工程项目占地拆房无补助,工程项目实施程序繁多迟迟不能落地,帮扶人员多而杂且素质参差不齐,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意识淡薄,这一系列的问题犹如太行山上需要凿通的一段段隧道,摆在我们这一班人的面前,一个字,“难”。但是,我们的群众要脱贫,这是中央下达的死任务,也是群众的殷切期盼。在这种特殊的时段,我们还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么?我们还能怕这怕那畏首畏尾么?我们还能麻痹大意怠慢不前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红旗渠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把腰板挺起来,把决心表出来,把担子扛起来。

严格自律、廉洁奉公,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廉洁准绳。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的两天时间里,听得最的多的几句话是杨贵书记的“这是命令,死命令,不讲客观,不讲条件”,李改云的“感谢共产党”、任羊成的“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一句句敞开心扉对党忠诚的铿锵誓言,时刻敲打着我的灵魂。感触最深的就是红旗渠展览馆里那一张张记录清晰的资金账目,那种严格自律,那种廉洁奉公,警示着我们的每一个干部的一言一行。

翻开50年前的红旗渠工程账本,账单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修渠物资分类管理,出入有手续,调拨有凭据,月月清点。粮食和资金补助严格按照记工表、伙食表、工伤条等单据对照执行。“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历时10年的修建过程中,没有出现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干部挪用修渠物资、为自己亲属谋私利,体现出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廉政观。

我们今天的桶井,项目多,资金庞大,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致富希望,一定要把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绝对不能铺张浪费。在村里,我们的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服务群众,一定不能吃拿卡要,我们要严格遵守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市组织领导干部参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重温中国工农红军在乌蒙山区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地下党在毕节的活动历程,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思想和精神上的再教育,动员全市上下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凝聚脱贫攻坚力量,坚定同步小康信心,努力打造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

市委书记陈志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市人大会主任吴安玉,市政协主席宫晓农,市委副书记李建,市委罗建强、周全富、王开俊、文松波、蒋兴勇、尹恒斌、王光友、杨小强,市人大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委党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参观。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是我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展厅里,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生动地记录了红军在黔西北的战斗历史。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温了战火纷飞年代老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陈志刚说,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经常参观红色旧址,接受革命教育。他指出,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提升思想境界,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领会“忠诚、干净、担当”核心要义。忠诚,就是对党的无限忠心。面对残酷的斗争、长征的艰难和生命的考验,老一辈革命家都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干净,就是无私。老一辈革命家无论身居何职,衣食住行都简朴,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官。担当,就是敢作敢当。敢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贡献,敢于寻求真理、讲真话、办实事。老一辈革命家的这些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谱写了厚重的红色历史,铸就了不朽的革命精神。老一辈革命家一心为革命、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使我们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洗礼,是一堂震撼心灵、激励终身的无声党课。全市上下都要铭记历史启示,弘扬长征精神,认真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遵守党章党规,践行“两新”使命,为坚持“三大主题、建设四个高地、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做好扶贫工作,最需要走群众路线,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

脱贫攻坚是一项是长期而重大的任务。第一,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地区仍存在经济发展矛盾,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第二,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现在要从解决温饱成为巩固温饱,要将扶贫全新定位,从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来缩小贫富差距。

按照实现共同富裕的定义,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国家行动。我们党以愚公移山志向贫困发起的宣战,是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启的新征程。以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为契机,激励动员更多的力量投身于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将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一步开花结果,奏响携手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

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微信助力花农卖花、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网上招聘会面试会、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定向脱贫,产业、产品、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常见的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逍遥文稿整理,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目标就是标准,目标就是初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困难、问题和风险也不少。时到今日,各级对如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目标越来越明确,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理性。在脱贫目标上,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只追求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一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脱贫目标体系,才能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性、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同感。

——如期脱贫。2020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如期脱贫,就是对表2020年底这个最后的时间节点,既不能急功近利,随意提前,否则,就容易掺水作假;又不能故意拖延,消极退缩,否则,就会兑现不了庄严承诺。

——全面脱贫。“两个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目标。两个全部脱贫,就是全面脱贫,就是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不落一地,必须做到全覆盖,不能做选择,不能有死角,更不能留有脱不了贫的“锅底”。

——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问题。扶贫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要精准执行“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的现行脱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也不擅自拔高标准、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搞过度扶贫,避免陷入“福利陷阱”,防止产生“悬崖效应”,留下后遗症。

——稳定脱贫。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脱贫,是今后三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关键是要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业”扶贫,让贫困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尽量避免返贫;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留出缓冲期,持续进行帮扶,避免“一脱了之”。

——精神脱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扶贫不能扶懒、养懒、助懒,要坚持扶贫同扶志相结合,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导向,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氛围,注重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彻底改变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把参与度作为扶志核心,真正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解决好贫困户精神脱贫问题。

——和谐脱贫。社会公众和周围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质疑意见主要集中在,“扶富不扶贫”“扶贫变成扶老”“扶贫养懒人”等方面,引发了新的矛盾和风险。要继续做好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切实解决拆户分户、漏评和错评等问题,识真贫、扶真贫;要严格坚持扶贫标准,不吊高胃口,减轻周围群众心理失衡;要疏导群众情绪,切实解决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但家庭实际生活相对贫困的所谓边缘农户的具体困难;要完善“脱贫不脱政策”的贫困退出政策,及时将识别准确、家庭条件远超当地一般农户、群众意见较大的已脱贫户认定为稳定脱贫户,明确不再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不再派干部帮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今年以来,四川省藏区全面脱贫,青海省全面完成剩余170个贫困村退出、7.7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越来越多的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

加强领导、把握精准、增加投入、各方参与、群众参与,多年来,减贫治理的“中国方案”得到贯彻落实。贫困人口从__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__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的脱贫攻坚成绩,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如今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让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还需要绷紧弦、加把劲,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相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必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行有机衔接,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一)产业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产业发展是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大力推进产业精准脱贫,保障贫困人口的收入稳定,实现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目标。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养种植结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二)加强组织建设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按照“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助扶贫”的思路,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和集体经济在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三)人才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强化种植和养殖发展人才支撑,结合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四)文化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加大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力度。向贫困群众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工作进展、实时动态等,引导贫困户树立“安贫可耻、勤劳光荣”的思想意识,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逐步转化,实现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共同推进。二是大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潮中来,提振自主脱贫的精气神,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文明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在全国的共同努力下,贫困人口不断缩减,贫困村、贫困县纷纷摘帽,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号”不能停步,要继续扬帆起航,以实际行动为其保驾护航,直到最后成功抵岸。

深入理解政策,做好政策解析的“引航人”。党中央聚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惠民好政策,为了让这些惠民政策能发挥实际作用,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更大成效,广大干部要发挥带头左右,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将政策言辞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朴素语言,确保惠民好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要做到结对帮扶家庭情况了解深、理解准、掌握全,在帮扶过程中,对于群众出现的困难,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确保人民群众享受脱贫攻坚的政策红利,切实做到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紧跟政策“指挥棒”,做好政策落实的“掌舵人”。熟悉了解了政策还不够,还要狠抓贯彻落实,确保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继续绷紧弦、咬紧牙、加把劲,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把各项政策实施好,把各地优势发挥好,就一定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讲究科学方法、科学施策、有效应对,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切实解决群众问题、难题。

筑牢思想防线,做好脱贫攻坚号的“护航人”。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出现有些干部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扶贫专项资金等现象,同时还存在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了杜绝此类现象、问题的发生,广大干部要不断加强扶贫工作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要主动作为,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切实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责任感,紧迫感。以拔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时刻心中有民、忠诚于民,时刻心中有戒、忠诚于党,严守思想防线,严守纪律红线,严守道德底线。

战“贫”加把劲,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做好“引航人”、“掌舵人”、“护航人”,“脱贫攻坚号”成功抵岸指日可待。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有力部署,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凝聚了共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增强了信心。

坚持不懈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还要再加把劲,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比如,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吸纳当地就业;组织好产销对接,抓紧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脱贫攻坚也不能掉链子。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才能解决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这种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我们要坚定信心,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圆满收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坚持疫情防控要抓紧、脱贫攻坚不放松,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我们一定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脱贫攻坚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深切关心广大贫困群众,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收官之年,要打好这场两场战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必须要发挥村党支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把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办好,把产业发展好。

强化支部建设。村党支部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党支部担任领办。充分发挥“领头雁”带头作用和党员创业带富作用,积极鼓励各村支两委、党员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打造中来,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带着干、群众积极干的大好局面,针对部分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有名无实等问题,在继续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同时,要把规范、完善、提高合作社建设工作摆上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法律规定,履行好指导职责,加强指导、培训和服务,引导合作社完善各项机制,切实提高合作社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能力。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级党组织以党建领办为核心,以合作总社采集市场信息、慎重选择产业项目获取企业订单;通过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筹措;聘请科研机构、技术中心培训镇村干部、种养大户、贫困户、非贫困户,实现技术培训;党支部合作分社负责组织对象按照技术要求实施;产出产品除直销龙头企业订单外,也积极通过实体市场及网上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利益回报;获得资金后分红给镇村干部、种养大户、贫困户、非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并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优厚的利益回报吸纳农村人才、壮大村党组织等架构为指导进行领办合作社。合作社班子成员从支部班子成员中产生,形成“村社一体化”,达到村企共建互赢效应。

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由合作社与入驻种植龙头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切实解决农户销路问题,彻底消除产品过剩难题,由合作总社牵头购买种子发放给贫困户,合作社与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组建技术服务专班,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农村土专家、公司技术人员等组成技术指导小组,从种植、管理、收购作“一条龙”的技术指导;搭建销售平台,同时,要抓住国家扶持政策继续加强的有利条件,明确思路,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总体定位,加强引导,鼓励更多的大户、创业能人、基层干部领办合作社,一半利润直接给农户,一半利润直接归合作社。达到种植有成效,养殖无中间商,农户能增收的效果。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不小心踏入了历史的漩涡,一路颠簸,敲击纪实的电波,脱贫攻坚是一面旗帜在飘扬,迷途士兵不再走错方向,给我的感受就是充实和累。我不会用华丽的词语,也不想用官方的语句千篇一律来形容中心工作的伟大,因为它是基础,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地基。三年时间晃眼就过,先从直观的方面讲,看一下我的肤色和一双“袖套”,每天在寨子入户,无论天晴下雨,从泥巴路走到水泥路,从小山包变成联排别墅,如果不黑一点的话,我都觉得对不起芒市的阳光;其次就是自我内在的提升,学习到了精髓,领悟到了精神,感受到了任务的艰巨,不是说自己有多大的造诣或者多强的能力,但是各项工作任务,我都尽心尽力尽责在做,而且都圆满完成。

三年的脱贫,特别最后的冲刺阶段,放弃周末,放弃节假日,放弃陪伴家人朋友,置身投入农户家中,将政策带到老百姓心中,将物资发到老百姓手中,将利益带到老百姓身上。10个月以来红白喜事,各种聚会,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也许少了一些人情冷暖,但脱贫路上还是有许多欢声笑语,因为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动力,朋友的理解是对我的肯定,老百姓的微笑是给我的奖励。完美答卷已交,每位脱贫工作人员都是英雄,对于脱贫,我只想说感谢,因为学习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因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现已经打胜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但以后还会有更多攻坚战,这只是开始并非结束,只是不管以后什么样的任务我都会游刃有余,就算前面千军万马,我也不会士气低沉,就算前面困难重重,我也不会知难而退。荣幸参与脱贫工作,庆幸加入脱贫工作,高兴身先士卒脱贫工作。

党员脱贫攻坚大会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数以千万计的贫困群众成功走出了贫困,实现了人生的新飞跃。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其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日,我参加了党员脱贫攻坚大会,受到了深刻的启发与教育。在大会上,我深刻认识到扶贫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收获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场政治任务。大会上,几位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讲述了他们的扶贫经历和感悟,让我深受触动。他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与党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融入到扶贫工作之中。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扶贫事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们党的一项庄严承诺,是对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检验。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时刻铭记党的宗旨,将其付诸于行动,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要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会中,街道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我们辖区的扶贫工作,同时展示了一系列的数据和案例。通过这些数据,我深切感受到中国扶贫工作的不平凡成就,也深感中国仍面临的深度贫困问题。在座的党员都被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纷纷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去落实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将自己奋斗的方向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保持脱贫攻坚的高度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三,我们要注重基层的力量和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大会上,一位师傅级扶贫干部讲述了他在山区村落工作的经验。他用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扶贫攻坚工作最先要懂农村,要深入了解农户的实际生产情况、生活状态和心态,真正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还强调了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帮助农户发展产业,提高技能,开展文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增强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这位扶贫干部的发言,我意识到要确保扶贫工作的切实有效,我们需要更多的优秀党员到基层一线,走进农户,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提供贴身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我们要加强扶贫工作的多方参与和精准施策。大会上,政府部门代表就扶贫工作的政策导向和实施路径进行了阐述。其中,精准扶贫政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扶贫模式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程度、不同贫困原因的差异,因地制宜采取精确有效的扶贫措施。政府代表指出,要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必须各方联动、多策并举,必须有精准的数据支撑,必须有高效的扶贫机构和办事方式。通过了解这些政策,我认识到扶贫攻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党员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最后,我们要注重脱贫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脱贫攻坚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长期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大会上,组织者强调了脱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结束大会之后,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确保党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动力和精神风貌。我们还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政策和举措,加强扶贫工作的前后衔接,确保脱贫攻坚成果能够持久巩固,让每一个贫困群众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通过党员脱贫攻坚大会,我对脱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决执行党的决策和部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党员脱贫攻坚个人心得

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梦幻般的美丽新玉树又一个充满朝气的清晨降临。

行走在街头,一排排藏式新居,一所所新校园,一座座新医院,一片片商贸新区,一条条宽阔道路让人仿若置身大城市,经过十年重建,改天换地,浴火重生后的美丽新玉树,正向世人展现着一场灾难过后的玉树奇迹与中国力量。

从到户产业扶持到产业园区建设,从易地扶贫搬迁到危房改造,从技能培训到安排公益性岗位……伴随着脱贫攻坚这项“国字一号”工程的不断推进,一系列惠民富民强民政策犹如一阵强劲的春风吹遍雪域草原,温暖着农牧民的心田,玉树州积年的贫困冰山已然解冻消融,处处能感受到脱贫攻坚为农牧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党建统领、优化机制,玉树藏族自治州挺进贫困深处的冲锋号一次次吹响!

作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我省脱贫攻坚“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的地区,玉树藏族自治州以“耽误不起”的责任感和“懈怠不得”的紧迫感,把脱贫攻坚当作是一场输不起的政治、民生战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一户一户去攻克,确保攻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丢、一步都不能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玉树藏族自治州累计实现2个贫困市县摘帽、88个贫困村退出、10.16万人如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底的34%下降到底的7.2%,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从20的2970元上升到5200元以上,“3+1”保障得到有效解决。

以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双组长”责任制,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和遍访贫困户,明确时间表、划定责任田、绘制作战图、立下军令状,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州、县(市)委认真履行脱贫攻坚总指挥部职责,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报工作12次,州、县(市)委书记统揽脱贫攻坚,遍访贫困村和贫困户。各市县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

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做足文章。

脱贫攻坚关键要靠发展。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发展产业,困难比低海拔地区更多,产业配套少、建设成本高、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这样的现实决定玉树藏族自治州产业发展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选择契合当地特色与优势、适合贫困群众参与和从事的产业。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推动产业发展上,玉树藏族自治州集思广益,做足文章。

做一篇关于合作养殖的文章。

高海拔、纯牧业区的玉树市下拉秀镇,草场资源优势显著。借助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建设的“东风”,全力打造纯牧业区发展扶贫产业的“钻多”模式,通过畜种改良、牛羊入股、草场流转、劳力整合、产品加工,使玉树州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高达350多万元。高原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点燃这片深情的土地,使这里的牧民通过接受一种新型的合作养殖模式,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做一篇关于技能培训的文章。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作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重点精准扶贫项目,囊谦县慈行职业培训学校自208月建成以来,在贫困户职业培训上不断发力,过去两年,服装设计、烹饪技能、机械手工、美容美发等行业近余人在这里获得一技之长。2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江洋拉毛放下牧鞭,从囊谦县觉拉乡过来接受40天的培训,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一个“自己开饭馆”的小梦想在心里萌发。

做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

3月25日,玉树藏族自治州部分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迎来开学。“这一天,孩子们期盼了很久,我们也准备了很久。”看着同学们依次穿过校门口的红外测温仪,玉树市第四完全小学校长张雪晴发出这样的感慨。

落实政府补助资金1.2亿元,通过安排学生异地就读、购买学前教育岗位等措施,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本科上线总数735人,本科上线率达20.49%,全省民考民藏理科、藏文科状元均出自这里。玉树藏族自治州聚合内劲发力,坚持一张教育蓝图绘到底,只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据玉树州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杨晓伟介绍,近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围绕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急需的现实困难问题。经过几年的投资和建设,住房、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全面强化和改善。

让新玉树成为各族群众的幸福家园。

在山顶放眼眺望,蓝天、白云、草原、山峰衬托下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毛庄乡犹如镶在草原上的明珠。一排排极具民族特色的农牧民住房,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秀美。

走进毛庄乡村民阿扎的家,一股奶茶清香扑鼻而来。崭新的藏式家具,红色地砖,明亮的大窗户,让屋子显得格外宽敞,阿扎的妻子保思看着8岁的小孙子,正在悠然转经。

今年57岁的阿扎,有四个子女,十年前的那场灾难,使本就不怎么结实的游牧民定居房墙体开裂,摇摇欲坠。“多亏了政府,不仅给每家每户都盖了新房,还为大家带来脱贫致富的各项好政策。”阿扎说,现在不仅住的环境好了,收入也增多了,乡上合作社每年都有分红,再加上孩子们外出务工的工资,一年的生活过得富裕又幸福。

“完成灾后重建只是第一步,全力以赴打好城市管理和服务硬仗,让新玉树成为各族群众的幸福家园,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毛庄乡乡长东塔说。

瞄准关键区域集中力量,玉树藏族自治州全面发力,以系统思维谋划搬迁前后的农牧民生计,创新形式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水利设施建设等充分结合,有效改变“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面貌。

近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狠抓质量进度,加快推进扶贫项目,投资5547万元的50.5兆瓦光伏扶贫建设完成省州级验收,投资1.54亿元的154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已收益329.4万元,受益贫困户2.26万户。104个贫困村全部注册成立互助资金协会,累计为5287户农牧户发放借款2.89亿元。统筹安排6320万元风险防控资金,为贫困户发放贷款2.81亿元,贴息146万元。

不忘初心,向着新的目标继续挺进。

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

面对新的目标和考验,玉树藏族自治州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巩固提升上,补齐短板弱项,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重点抓好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9个方面的巩固提升工作,筑牢稳定脱贫的基石,促进长远发展。防止摘帽后松劲懈怠,重视强化对摘帽县的督促检查力度,做到重视程度不减、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力度不减、人员力量不减、脱贫质量不降。

同时,谋划好“十四五”规划,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库入库项目的质量,提前着手项目前期工作,为持续开展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早谋划、早安排。

来,玉树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一直未曾中断,建设和谐美丽新玉树已成为每一个玉树人心中的期盼。

随着加速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越来越多惠及民生的“大礼包”将送到百姓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会越来越多!

脱贫攻坚战的党员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话题,阐述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当前取得的成就(约200字)。

脱贫攻坚工作是我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过去几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这离不开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和付出。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性和历史使命,通过参与实践,感受到了脱贫攻坚战的残酷性和艰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段:阐述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示范带头作用(约300字)。

作为党员,我们要率先垂范,做到先行一步,始终以身作则。在脱贫攻坚战中,我积极参与到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中,帮助贫困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我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党的纪律和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同时,还积极发动身边的群众,动员他们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形成合力。通过我个人的努力和示范,我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共同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中难度与挑战不可忽视。作为党员,我们不但要面对党的任务和人民的期望,更需要面对贫困户的内心挣扎和不信任。一些贫困户在长期贫困的熏陶下,缺少对外界的信任和希望。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扰,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另外,脱贫攻坚战还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些缺乏生产技术的贫困户,我们需要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四段:强调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付出和收获(约200字)。

虽然脱贫攻坚战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对于完成这项历史任务的决心和信心是坚定的。在工作中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努力。通过与贫困户的交流互动,我深感他们的无私与渴望。在帮助他们逐步走出贫困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希望与温暖,也感受到了内心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并且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能力。这些收获不仅为我个人成长带来了新的体验,更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脱贫攻坚战是今天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更是党员肩负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通过参与脱贫攻坚战,我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我们作为党员的使命。坚守党的原则和纪律,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将是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前行的根本力量。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将全面实现小康,建设富强的中国梦!

农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虽然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已定,扶贫也不能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可以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竞争性政策设计,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这个第一书记说的“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确实存在。究其原因,既有贫困户思想问题,也有帮扶方法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的贫困户中确实有些好吃懒做、“等着扶、躺着要”的,这也是他们至今仍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毋庸讳言,出于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不称职就召回等压力,为了尽快让结对贫困户脱贫,一些帮扶干部过多“代劳”,贫困群众反倒一边站着看。

如何改变当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干部帮着干,农户一边看”现象?

对症下药,首先当然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贫先扶精气神。长期的贫困,很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逐步失去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一些地方长期的输血式扶贫也让一些贫困群众患上了等靠要的路径依赖,但大多数贫困群众还是愿意借助帮扶,通过辛勤努力过上好日子的。脱贫攻坚,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驱除心中的“拦路虎”。实际工作中,除了宣传教育,还可以组织贫困群众现场参观成功脱贫的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通过眼见为实的参观学习,增强脱贫信心。

完善政策设计,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相关制度设计上,不能让辛勤劳动的过得不如好吃懒做的,同时要向贫困群众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政策支持勤劳致富,兜底保障只保基本生活。完善相关扶贫政策,不能掉入“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福利陷阱。除了普惠性的,不少政策支持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更有力地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其次,帮扶工作具体方法要改进,让帮扶双方成为脱贫共同体。以产业扶贫为例。在选择扶贫产业时,尽量别选择太“高精尖”的、多数贫困群众经过培训都很难掌握的项目,这样容易导致他们“知难而退”或“站在一边看”。要尽量引导贫困群众选择本地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特色产业,通过提供扶贫贷款、技术指导,推行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降低产业门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脱贫成功率。产业扶贫不要发钱发物,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数额可以不大,但掏了钱,贫困户才会更上心。帮扶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才是脱贫的“主角”。

最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强化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的导向。完善当前的扶贫考核机制,改变收入指标“一家独大”的状况,把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帮扶干部不是急功近利、越俎代庖,而是更注重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带着跑销路提高市场拓展能力等方式,逐步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从而实现更稳定、更有质量的脱贫。

农村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亲身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和工作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脱贫攻坚需要党员们身体力行。作为党员,我们要带头走进贫困地区,亲自了解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尽管贫困地区的环境条件常常艰苦,但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得以了解贫困地区的问题根源,并向上级汇报,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推动城乡居民脱贫中,党员们要亲自帮助他们培训技能、暖心解决困难、宣传有关政策,帮助他们掌握自谋生计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其次,脱贫攻坚需要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脱贫攻坚工作既需要党员具备广泛的知识面,也需要他们熟悉多种工作技能。作为党员,我们要深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只有在全面了解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脱贫攻坚战中胜任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要大力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同时,党员们要学会与各方面人士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脱贫攻坚需要党员用心倾听贫困群众的声音。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资源,常常面临各种困境。因此,我们要与广大群众保持紧密联系,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关切和急需。通过组织举办座谈会、走访等形式,我们可以听取贫困群众的各种建议和想法,并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反映,以求得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与贫困群众的深入交流,我们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自觉脱贫致富。

第四,脱贫攻坚需要党员保持良好的心态。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常常伴随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党员们要坚定信心,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要相信党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同时,党员们要时刻保持谦虚、务实的工作风格,不骄不躁地迎接挑战。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的担当和责任感带动全社会共同奋斗。

最后,脱贫攻坚需要党员们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党员们要以身作则,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居民了解国家的政策措施,并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政策。同时,党员们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脱贫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我们能够增强贫困地区居民的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积极融入社会,发展自己。

总之,脱贫攻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事业,需要党员们全力以赴,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和工作的巨大力量。同时,我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作用,才能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小康的实现与否,我们党员始终要牢记使命,奋发努力,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