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优质14篇)

小编: 曼珠

通过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迪。

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

摘要: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渐规范,随着人才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双证书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要条件。如何使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高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双证书培养成为目前解决成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金融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以来,对于金融会计类学生来说就业形势应该是非常看好的黄金时期。因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为了适应即将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急需高素质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人员,为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毕业生就业命中率低的问题分析。

尽管每年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为毕业生举办了许多场招聘会,包括不定期和定期的招聘会。然而,许多毕业生通过参加招聘会直接与人才需求方签订就业合同的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二:

1.高校毕业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求职行为盲目。

很多学生考入大学后就放松下来,在校的前两年正是大量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最佳时期,可是,有大部分学生随波逐流,不能好好把握大学的珍贵的学习时间,等到即将毕业时,为时已晚。实际上,高校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早作规划,在学习期间就应该在消化吸收学校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通过实践了解社会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等信息,随时根据社会的需要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2.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技术资格证书重要性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成绩单上的成绩是否为优秀,更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行业现场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多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甚至有些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的麻木态度。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大胆尝试新的做法,进行有益的探索。而学校义不容辞地应该充当改革的先锋。在高校中积极推行“双证制”,鼓励高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为了适应就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应该重视“双证书”培养模式,扩展财经类学生的培训空间,不单单局限在某一个具体工作流程上,而是应向综合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与鉴定方向发展。对于财经类学生来说,双证书主要指毕业证和其他的社会上认可的有利于就业的其他证书。比如说,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的`会计上岗证,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会计助理和中级会计师考试,如果学校有一定的精通双语教学,且专业知识较强的人员储备的话,可以开设国际上公任的国际会计技师证书(cat)培训、国际会计师资格(acca)培训、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cima)的培训;对于金融类学生来说,剑桥的金融英语证书(fect)、金融业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保险业的“北美精算师”(fsa)。通过与世界接轨,使培养出的金融会计类学生在毕业时更具有竞争力,赋予毕业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建立起高校的人才储备库。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高校也不例外。高校应该随时关注社会对于毕业生要求的变化,相应配备专业的人才。高校应该对于社会的变化有足够的洞察力,事先做好各学科教学岗位学术带头人、候选人的规划、招聘、培训、晋升和考核,并配以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设的全局思考及预见性的谋划,实现科学的留才、育才、用才的观念,使高校人力资源战略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同步、稳定、协调的运作。

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进行。立足于本学校内部在职的教师,挖掘在职教师的教学潜力,鼓励在职教师从事不熟悉领域的研究,勇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培训课程的授课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本领域的创新研究,给予他们适当的带薪培训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和支持。对于奇缺的人才可以通过外部的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高校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2.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目前,高校的学生层次比较复杂,有大学本科生也有专科生、高职生,还有中专生。他们的知识面及深度不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的技能培训工作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对于中专层次的财经类学生,发掘他们的自信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上岗证等资格证书的培训上来,并相应增加培训的时间。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必要的努力,获得好成绩,以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本科生和学习自觉性很强的专科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中等难度的培训和考试,并指明他们考取后的就业前景;对于英语程度较高,且立志于更高要求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参加涉外课程的培训和考试。

3.将技能培训资格证书的获得纳入学分制。

金融会计类学校在毕业前半年都要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实战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战中提升自己。但是,很多财经类学校目前并没有将技能培训纳入学分制。将技能培训纳入学分制的优点在于:首先,可以从思想上使学生意识到技能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不良现象,对于这种资格证书的培训更是认识不足。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资格证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将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通过纳入到学分制中来。其次,可以名正言顺申请到资金等经济支持。纳入到学分制以后,学校就必须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同时,可以申请到必要的来自于国家的资金支持,从资金上保证技能培训的顺利进行。最后,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目前,学生和家长都很关注于学校的就业率,将技能培训资格证书纳入学分制,会得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源,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4.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相应人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政府角度讲,是指以国家发展的全局为重,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达到“人尽其才”、“人得其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从个人角度讲,是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高校就业支持系统的完善是关键性因素。高校就业支持系统是通过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协调努力,使高校毕业生从“待用之才”转变成“有用之才”,实现“人尽其才”的高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系。学校的学生处与招生就业处应该保持紧密的联系,学生处应该对本校毕业生的能力有很深的了解;招生就业处也应该根据本校毕业生的素质联系用人单位,并提供可以胜任的毕业生。

四、总结。

“双证书制”是近几年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提倡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对于高等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参加培训的学生获得初级或中级程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近几年来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尝试的新课题,其目的就是适应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抢抓机遇,使我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真正能够占有应有的份额。为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大胆地实践,将这一新事物发展起来,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从制度上、财力支持上保证它的发展并逐步完善。实践证明,推行“双证书制”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司编.就业指南[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孙祥,赵金华.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辨识模型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

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非科学知识领域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培养。科学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科学知识结构内部的联系,形成科学观点,掌握科学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广泛、更深刻、更持久、更有利。为此,笔者在总结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简单阐述了科学中涉及的几种科学思想,并就其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科学思想的内涵。

科学思想是对客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最根本的认识,是科学家们认识世界、解决科学问题的原则、方法的总和,科学思想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1、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探索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奥秘的历史。20世纪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表明,反应动力学、合成科学等的研究都是从物质的结构入手,根据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思想进行设计和研究的。科学上的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是在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实现的。例如,由于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人们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人们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制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功能奇特的合金材料。

2、物质运动变化的科学思想。

在科学发展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不断的运动着、变化着,而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物质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这些认识升华为物质运动变化的科学思想,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有了物质运动变化的科学思想,我们就能不用僵死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了物质运动变化的科学思想,我们就能关注环境对体系的影响,关注外界条件对事物变化的影响。

3、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唯一标准的思想。

在理论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实验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是科学的最高法庭”已成为科学研究者的共识。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检验才能得到认可,在得到认可之前,看似完美的理论都只能是假说。

形成“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唯一标准”的科学思想,我们就能客观地看待物质世界,科学地应用科学理论解决科学问题,我们就能重视实验,认识到实验现象的观察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唯一标准”的科学思想,我们也就会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二、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策略。

在中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注重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等策略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想。

1、在科学史学习中渗透科学思想教育。

我国著名科学家傅鹰说过:“科学可以给人以知识,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科学发展史中每一次发现、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是科学家智慧火花的闪烁,都闪烁着科学思想的光辉。根据科学教学的内容,选择典型的科学史料进行科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科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史教育,能够让学生从科学发展历程中深刻认识和体会科学思想,认识科学思想在科学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在实验探究中渗透科学思想教育。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综观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能十分清楚地看到,任何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与发展、任何科学发现或发明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都离不开大量的科学实验探索和验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以科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习,不但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思想。如初中科学中金属活动顺序、燃烧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等活动都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思想。

3、在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中渗透科学思想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将科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面临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目前科学的研究前沿、与科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使学生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结合科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材料问题、能源问题、健康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论文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谈话多从自我出发,能静下心来倾听的不多,学生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就要先有倾听的意识,接着再教给倾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强倾听训练,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倾听;意识;方法;训练。

1听与倾听之区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同时也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听”与“倾听”的区别是什么?[1]“听”与“倾听”,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听”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接受和捕捉,是人对声音的生理反应,是人的本能,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将声音转换为意义的过程,它包括感知、理解、评价和反应四个阶段,需要利用逻辑思维和原有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由此看来,“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所表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倾听也是一门艺术。

2学生倾听之现状。

卡耐基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上帝创造人时给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要人少说多听。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老师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聊天、做小动作、发呆,没兴趣倾听;老师提出问题,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答不到点上,不认真倾听;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有人打断,有人窃窃私语,没耐心倾听;在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随便插话或立即否认,或没兴趣再听,这除了耐心不够外,还有先入为主,带着成见在倾听;还有一少部分学生,听完让其复述内容,他只能说一两句或什么都说不出,这是只用耳朵不用心倾听。

3阻碍倾听之原因。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是家中的太阳,自我意识强,为人处世多从自我出发,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感受;表现欲强。小学阶段尤为明显,老师提出问题,争着发言,没被允许,就心生怨气,不听他人意见。家长和老师也大多只强调学生好好听课,至于倾听,倾听的重要性,怎样倾听,谈论不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再加上现实浮躁的环境,学生能静下心来倾听的较少。

在传授方法之前,要先树立“倾听”的意识,要让学生清楚“倾听”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修养。一是反复告诫学生,会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二是家校联合,联系家长,告知教学计划,让家长也时时提醒。三是标语提示,可在教室张贴有关倾听的标语,让学生自己从名言中吸取力量,转化修养。四是推荐优秀书本,适当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优秀读物,只要有一两个学生读,就会慢慢带动其他人。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会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能获得信息,“一个随时都在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可在闲谈之中成为一个信息的富翁”。倾听能发现问题,既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也可以对照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倾听能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学会倾听的人,才能关心欣赏别人,人际关系才会更加融洽。要让学生明白:会倾听的人才会学习,只有听清了别人的观点,才能集众所长,成为最会学习的人。倾听就是一种学习能力。

5传授学生倾听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要反复告诉学生,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倾听也是这样,我们要尊重讲话者,这是倾听的第一步。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去理解每一个讲话者的内容、情感,才能抛却自己的成见,理解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应带着虚心学习的心情去倾听,倾听别人的.优点,也倾听别人的不同点。只有用尊重、理解、虚心、学习的态度,你才能心平气和地倾听,你才能听有所得。一是要专心,坐正身体,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身在曹营心在汉,要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倾听。二是要有耐心,要耐心听完,不随便打断,不急于表现。即使不赞同,也要等听完再发言。三是要细心,细心倾听发言者的内容、情感、语气、语调,并结合人物体态,揣摩发言者隐含在言语背后的信息(非言语信息)。四是要用心思考,发言者的主要内容我能否概括,发言者的观点是什么,有无道理,好在哪里,错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补充等。同时,倾听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坐正身体,不做与倾听无关的事情,眼睛注视讲话者,用微笑或点头来回应等。倾听的前提是安静。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静下心来专注倾听。要让学生静下来,可采用:。

(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慢慢静下心来。

(2)提醒:教师提醒,注意不要急躁,要心平气和,春风化雨似的善意提醒。也可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有时不用声音,将手放在嘴上,示意就好。

(3)交换角色,换位思考。让喧闹者当老师、当主持人,来体会吵闹时的心情。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倾听榜样。“没有学会倾听的老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老师首先要会倾听。王尚文教授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老师要努力营造倾听的教室。

(1)专注耐心,暂忘教案。“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有去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的确,在教学中老师更多地是关注每节课的进度,所以在倾听学生发言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胸有主见了”,“只想听到学生的意见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也就是带着答案在倾听,如果学生的发言与答案不符,要么引导学生接近答案,要么不与评价。这种倾听及反应,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影响其他学生的倾听意愿。所以老师在倾听时要暂时忘掉教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专注耐心,不要畏首畏尾,被教案死死捆住[2]。

(2)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要想听到学生的不同心声,就要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由于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各异,在发言时有的声音哄亮,语速连贯,表达顺畅;有的词不达意,言之无物;有的声音细小,吞吞吐吐;这时如果老师急着赶进度,打断学生或表现出不耐烦情绪,或随意给学生贴上标签,就会给其他学生做出不愿倾听的榜样。不管哪一种发言,老师都要耐心倾听,好的多表扬,不好的多鼓励,从而给学生树立倾听的模范。

6加强学生倾听训练。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老师和家长反复强调几句就行的,它需要长期的训练。一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和长效性。

(1)听写词、句、段。听写词语和句子是小学阶段常用的,在初中仍然沿用,只不过听写时老师的提示只要一遍,目的是培养其专注度。听写段落时可先从一句一句开始,然后再整段。内容可由叙事类过渡到写景类。

(2)听文章,听后概述。可先由教材中的课文开始,用录音播放,学生闭眼静听,听前讲明要求,听后让其概述故事情节。课文内容可能有的学生事前已读过,所以还可从网上下载录音,内容也由叙事类渐增至说理类,播放量也可由两遍过渡至一遍。

(3)听写作文。在作文教学中,也可选用优秀的范文,老师朗读或找学生朗读,刚开始读三遍,然后让学生复述在作文本上,看谁复述得最完整,评出标兵。慢慢过渡到一遍,要求相应宽松:可以完整地复述,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改编。或者读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或者复述一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整地写一篇。这些既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度,又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倾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化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1)及时表扬、鼓励。在每次倾听完学生发言后,都要给以表扬或鼓励,表扬要到位,不要含糊地说“你回答得很好”,可抓住其中一点,如“你回答得很完整”“你的观点很新”“你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勇气”“能说这些说明你思考了”等。

(2)游戏比赛。如在第一阶段中的听写活动中,可用比赛的方式,看谁在一分钟内听写的最多,看谁听写得最完整,看谁复述故事最好,评出标兵,适当给以物质奖励,一张奖状、一本书、甚或一个苹果一颗糖,都能使学生获得自豪感幸福感。

(3)密切联系家长。孩子的成长是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的。老师要密切联系家长,把孩子的点滴进步汇报给家长,让家长也鼓励孩子,因为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自信。

(4)找朋友。让学生学会倾听,并让他们把这种方法用到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看能否改善人际关系,看能否交到新的朋友。三是培养学生主动倾听的能力。主动倾听,应该说是带着疑问去倾听,对方表达的内容正确与否。对方的观点和支撑有没有问题,如果同意,有没有更好更准确的表达?如果不同意,我如何表述?包括对方表达的技巧、用语、逻辑、顺序、结构、风格等全方位的审视。这在读书中叫“八面受敌”,倾听也要“八面受敌”,在听的过程中,拿起笔,在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一个简记。这就叫带着问题倾听。

(1)倾听小故事,互相提问题。每周利用一节课十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一组,两人互讲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故事,并提出一个问题,看谁听得认真答得巧妙。

(2)听文章,后评论。可先由叙事类文章开始,老师也可由学生朗读一篇文章,在学生听完后,可进行如下训练:让学生点评朗读情况,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让学生评论其中的人物形象,甚或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法发表评论。这些训练一段后,可找一些简单的议论文,听后让学生找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文章最好是学生自己查找,这样才有兴趣参与。

(3)听新闻,后评论。每周一新闻热点,让学生轮流准备播报,在学生听完之后,发表评论,每次可找5位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观点不能重复,可以补充。

(4)组织演讲、辩论比赛。在比赛前,老师可播放一些演讲辩论视频,讲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怎样演讲,怎样辩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演讲或辩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刘素琴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南朗云衢中学。

文档为doc格式。

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

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该能够将自己在高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教学情况相结合,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配合幼儿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但是目前的学前教育高校的教学方式仍然只是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没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就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由于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很好地利用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幼儿园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就无法很好地符合他们的具体情况。

二、如何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实效性。

1.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法。

为了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效性,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教育计划进行优化,即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将专业可分为三个大类:专业实训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在专业实训课程方面,不应该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学年度,从而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训课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初步的认识以及对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形成简单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课程方面,最好将理论课程按照学年进行设置。可以在第一、第二学年设置一些幼儿教学发展史、儿童发展、教育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初期形成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对于专业应用课程方面,可以在第三、第四学年为学生设置一些涉及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游戏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进行学习以及了解。在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下,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并且也可以通过实训教学来对日后的实际教学形成初步了解,为实际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日常教学的实效性。

2.对艺术类课程的改进方法。

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后在幼儿园教学中激发幼儿兴趣的前提条件。对于幼儿园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激发兴趣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的歌唱、舞蹈等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注重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在艺术类课程的安排上,需要注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安排艺术基础类课程以及应用类课程。在艺术基础类课程上,可以为学生安排诸如音乐欣赏、绘画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学习。在艺术应用类的课程上,就需要为学上安排简笔画的绘画、音乐伴奏、折纸、舞蹈等课程。通过将基础与应用类课程进行分类教学,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有效率地进行艺术类课程的学习。

3.对实践教学的改进方法。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高校需要为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实观看实际的学前教学过程。第二个层次为项目训练,旨在让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实践,让学生可以认识到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第三个层次为校内实训,让学生在幼儿园内进行实习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及时解决。而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也避免了学生对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立即进行实践而感到束手无策的情况,进一步地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的实效性。

三、结语。

目前,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中,效率较低、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仍然是学前教育高校面临的大问题。因此,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进行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实效性。争取早日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技能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状,为我国教育事业作贡献。

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有一点能力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学生的记忆方面的能力,这也成为提高其它能力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在重视计算能力培养的同时,绝不能轻视他们记忆能力的训练。因为学生的记忆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的形成,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变通,完整的`、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更便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形成。鉴于此,数学教师要从下面三点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1鼓励学生预习,使其形成初步记忆。

由于课前预习的信息摄入量较大,学生难以完全理解,记忆也不会很清楚。但是,预习却明确了上课的内容,学生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模糊记忆去听课,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还能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2。2注重知识的引入和过渡,清除学生的记忆障碍。

高中数学知识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迈进。在教学中就要注重现学知识和已学知识间的关联,通过旧的知识不断把学生引向新的内容,做好知识之间的衔接,从而排除障碍,强化记忆。当然,在此过程中,巧妙的利用类比法、比较法、形象记忆法等特殊的记忆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加强理解,强化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学生不明白的知识内容,强化记忆也不会稳定而持久。高中数学中大量的公式、概念等都需要准确的记忆,才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学习高中数学应从数学事实出发,积极探求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知识架构,用联系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和运用,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其记忆和运用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论文

反思是指对学过的知识或经过的事件进行回顾和思考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索和探究的行为。”他还提出了反思五步法,即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检验假设。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提出反思理念,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这么说,中西方的教育家都强调学与思的统一,注重学习之后的反思。

许多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也就无法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经常是在教师提醒或分析下,才有反思意识,这就造成了思维活动与反思的严重脱节,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效率差。在化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反思能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质疑问题。反思能使学生不满足于常规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应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1.主体性原则。

众所周知,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学取得高效率的根本要求。在反思能力培养中,这一原则极其重要,因为反思能力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实施,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除了告诉学生反思意义外,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2.渐进性原则。

与认知活动规律一样,反思活动也是渐进的,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实施。通过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反复训练学生,使学生的反思意识逐渐加强,最终转化为反思能力,并在新的教学情景中,灵活、合理地运用。

3.反馈性原则。

反馈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保证,有反馈才有培养方法的改善,才有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及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反思活动做出评价,在评价中促使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结果,并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策略,并最终形成自我反馈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元认知理论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在认知的活动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积极地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以迅速达到预定目标,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此从元认知理论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使反思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实践行为。

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经常有许多错解题,教师在讲评时,如果把正确的解题方法演示一遍,许多学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解法进行反思,这就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机会。教师可以把这些错误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来分析、反思错误之处,不仅分析自己的错误,还可以分析其他学生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稍加启发、点拨或创设问题情景。

错误解法(大多数学生):。

对于学生的这种错误解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即。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就会明白当br被氧化50%时,fe2+已全部被氧化,从而得出正确结果。

通过纠错,可以引发学生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化学教学中,要提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形式的训练,特别是当一个问题解决时,再将问题中的一些特殊条件一般化,从而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使得问题得到推广,从而在比较中使学生进行反思训练。所以设计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问题情景,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这组变式题,学生必定会对它进行比较、分析,虽然阴极都是析出氢气amol,由于阳极材料的不同将使阳极的电极反应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电解消耗的水不相等。通过对这组变式题的反思,将使学生对电解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讨论,通过相互交流、互相质疑,让对方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营造一种反思氛围。

例如,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堂课的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和资料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阅读选学内容“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并与已学内容进行对比、反思,深刻领会在有机化学中反应条件的不同,就有可能造成产物不同,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乙醇的消去反应。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站在如何达到实验教学目的的角度上,对实验原理、内容进行问题分析和方法设计,让学生进行动手、思考,从现象中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铜锌原电池实验时,铜片上产生气泡,锌片上也会产生少量气泡。此时教师不应回避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锌片上也会有少量气泡?实际上金属锌还是能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及锌片不纯产生许多微电池,也能使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质疑、反思,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新课程理念需要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地反思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点。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根据课文材料,运用描写的方式,结合造句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中的“桃林”、“土地”、“屋舍”、“桑竹”等景物进行创造性描写;然后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推选出描写得比较成功的学生参加全班交流。在整个创作和交流过程中,学生意兴盎然,情绪高涨,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由此笔者强烈感受到:根据课文中的材料,进行描写性的造句训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顺着作者的思路,运用续写的方式,推想课文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国心理学家盖茨尔斯和杰克逊根据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更多地和发散性思维相联系的思想,设计了一套创造力测验方法,其中第四种方法就是寓言解释测验法。具体做法是,给被试者几个没有结尾的寓言,要求他们对每个寓言都作出三种不同的结尾,然后根据其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创性给分。这样的'测试,说到底,就是在测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对课内外那些结尾含蓄、耐人寻味的文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一方面,全国着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就有很多成功的教例。例如在教学老舍的《小麻雀》一文过程中,于老师发现,这篇课文的结尾没有明写小麻雀的结局,而学生从上文了解小麻雀的悲惨遭遇后,感情上有所触动,对小麻雀的关心和同情促使他们很想知道小麻雀的结局如何,于老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要求学生开展想象,顺着文路推想小麻雀的结局,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纷纷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认为小麻雀最后死了,因为它身上有伤,“头挂得更低”,而作者也“不知道怎样才好”,无法拯救它;有的认为小麻雀最终还是活下来了,因为“它确实是没有受多大的伤”,而且,原来卷成一团的身子也“长出来一些”,同时,它明白世上有侮辱损害它的坏人,也有关心同情它的好人。尽管学生对小麻雀的结局的想象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推想都有了一定的道理,正是在这样的推想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有些课文,虽然原来已经有了结尾,但仍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换结尾”的训练,尤其是课文中的那些寓言故事,因为这类故事的结尾本身就具有多样性。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调研中,笔者就听到这样一节课,老师在教完《愚公移山》一文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该则寓言改写结尾,并且提出,结尾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结果发现,不少学生运用看过的一些神话传说,将结尾演绎得丰富多彩。一位叫曹琳的同学这样写道:愚公和他的子孙就这样挖呀铲呀,连心如冰石的二郎神也被打动了,于是便派二郎神犬在夜间下凡,把这两座大山给吞了。()于是,一夜之间,这里就消失了两座山,变成了一片平地,不过地上还有一些小碎石,那是因为二郎神犬吞得太快而掉下来的残渣。另一位叫许力虎的同学这样写道: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此地,正好看见愚公在挖山,孙悟空便走过去问:“老头,你在干什么?”愚公见悟空,吓了一大跳,回转身就想逃。孙悟空拉住他,叫他不必怕。愚公只得抖抖颤颤地说:“我们在挖山。”孙悟空傻笑起来,说:“老头,你挖到何年何月才能挖平呢?”愚公像受到了什么刺激似的,突然壮着胆反驳道:“子孙是无穷的,而山却不会增高,还怕挖不平?”唐僧下马道:“悟空,出家人慈悲为怀,你就行行善,帮这位老人家把山搬走吧。”孙悟空答应了,便使了个移山法,把山移到了别处,从此,这里畅通无阻。愚公在这里建了一座庙,里面放上了唐僧、孙悟空的塑像,庙里香火不断,人们都十分感激他们。尽管这些结尾还显得有些稚嫩,但都较好地体现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

三、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力。

1.采用“改写”的方式进行诗歌教学。

在教学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位对话剧有所研究的语文老师,则采用集体改编的方式,把班上一些爱好文学的同学组织起来,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众人的想象,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演绎成了课本剧。剧本编出以后,老师从班上挑选学生,进行认真的排练,并在班上作了精彩的表演。排练过程中,小演员又一次次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剧情、台词和导具等方面一次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从而使演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

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每个学生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晶莹璀璨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打开通向这个世界的大门,让学生蕴藏身上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论文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性的专业,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以财经类院校为例,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逐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理;房地产;培养方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缺,从而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分析,探讨现阶段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工程管理、工业管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工程和工程造价(八个本科专业)。将工程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门类下面,即强调了其管理类学科属性,这与国际上多数国家将其归属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中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类。目前,国内共有三百多所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矿业类、电力水利类、财经类等高校。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阶段。从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管理学、土木工程等为主干学科,下设有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不同高校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监理、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安徽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的多科性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与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适宜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从事房地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业务,以及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由于学校的财经类属性,专业的设置偏向经济管理类。

2.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工程技术监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学制四年,学生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学科学生学位授予办法(学分制)》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投影原理:点、线、面、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投影;常用建筑曲面体的形成及画法;投影制图:三视图、六面基本视图、辅助视图;组合体视图的阅读、绘制及尺寸标注;各种剖视图;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图:房屋建筑及房屋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图;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课程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全面理解为目的,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实际,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加以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房地产的基本法律制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房地产交易的类型以及特点等。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其研究范围涵盖着工程项目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直至项目投产的整个过程;研究内容包括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及协调的理论,方法与手段;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管理在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及其他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效益,最终收回投资并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本课程以中国土地管理法和房地产法律制度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具体涉及房地产法律的基本范畴、特点和制度演进;城市规划、房地产交易、转让、抵押、租赁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房屋拆迁的安置与补偿、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

城市规划与管理:本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规划方法等。

房地产估价:本课程以房地产估价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为主线,结合中外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估价的程序以及在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沦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房地产类型、在不同评估目的条件下进行房地产估价时能够选择运用房地产估价中的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等合适的估价技术来求取估价对象客观合理的价格或价值。

四、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议。

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类门类中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1.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毕业实践环节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余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董肇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1).

[3]李前进,李明,等.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探讨[j].教师,,(8).

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是学生成功的基石,分析学生自信心下降的原因,然后对症制作一副良药,成为我们教育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为自己制定目标过高,所以在考试时因为担心是否能达到而忧心重重,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最终考试成绩不理想。期望值过高,会增加学习的压力,学习时会浮躁粗心,不重细节,考试时还会急功近利,马虎草率。

2、偏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对自己喜欢的学科能废寝忘食,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往往懒于问津。如班里有名同学每次考试都因化学而落分,他想补化学,却收效甚微,因为他的化学基础太差。几次考试后,他对化学信心丧失殆尽。

3、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许多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评价,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班里有名女生学习成绩优秀,却因为自己的头发长得不好而苦恼。为了让自己有一头乌黑亮泽的长发,她竟理了光头。她在班内属于老师放心,学生崇拜的学生,但却因为有那么多不懂的知识而申请晚上牺牲睡眠时间补习功课。完美是一种理想状态,苛求完美,只能导致不自信和不完美。

4、尊重需要过强。自尊心过强,会过于敏感,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忧虑重重,临大事时,不能正常发挥,更谈不上超水平发挥了。他自尊心过强,就会生活在别人的影子中,不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班上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中游,但刻苦肯干,这次考试进步了。但她他自尊心过强,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担心答错同学嘲笑而面孔发红。因为过于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她在交往中谨小慎微,缺乏与同学间的切磋与交流,知识面难免狭窄。

1、课前预习,清除学习障碍,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课前预习可以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使学习事半功倍。提前看课本,遇到不懂的词语做上标志,查查字典,在课本旁边写上注释,不仅对课本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而且清除掉了听课中可能出现的拦路虎。看完书后,自己再做一下课后的习题,如果能做出来,还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一旦做不出,就带着疑虑、怀着好奇心听老师讲课。提倡学生在早自习时预习一下当日各科的学习内容。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课成效,而且节约了复习时间,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2、及时复习,增强学习信心。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学过的知识存储在大脑中,如果不及时复习,它们就会压入潜意识的仓底之中,以后要提取就很费劲,甚至发霉变味提取不出来了。而及时复习,就像晒粮食一样,可以使知识保持新鲜,这样提取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我们每天的学习,形象的说就像晒粮食。当然粮食晒到一定程度时,就不用天天晒了,而是定期地晒一下就行了。新知识需要天天复习,当比较熟练时,就可以定期地(如一周一次,一个月一次)进行一下复习就行了。

3、降低期望,细化目标,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降低对学习的期望,制定的目标应该与自己的水平相差不多,跳一跳,摘桃子,对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我们会信心十足,动力也十足。学生还要细化学习的目标,比如记熟了一个公式,某个定理,做对了某个题目,记熟了一些单词。当完成了学习任务后,要给予自己一点激励,比如给予自己以口头表扬,告诉自己“我真棒!”学习就是由一点点收获积累而成的,自信心也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表扬中建立起来的。

4、列举优点,自我激励。许多学生缺点能列一大筐,优点却一条也列不出。自信心的.建立源于对自己的全面认识,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避短,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以扬长。对自己优点的认识与欣赏,是走向自信的关键一步。要求缺乏自信的学生列出自己二十条以上的优点,如勤奋、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善良。如果列不出的话,需问一问周边的同学,直到列足为止。每天默想一下自己的优点,把它们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之中,并进行自我激励。这些激励会转变成内部的力量,可以使学生信心十足。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父母,他们有哪些优点。一名女生说他的父亲机智幽默,性格开朗。她的神情中流露出了对父亲的崇拜之情。父亲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我告诉他,她身e也有父亲的特点,也可以像父亲一样成功。经过优点回顾,潜能挖掘,她发现了自己优点,忧郁的脸上露出了笑脸,浑身充满了活力。

5、多个参照系与他人对比,有自己的王牌。总有人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如果拿自己的弱势面与别人的强势面进行对比,自己会寝食难安的。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包括: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语言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七个维度。从智力的七个维度分析自己,看自己哪一维度做得最好,这做得最好的一维就是自己的王牌。

那位嫌头发不好的女生普通话水平在班学生中属于矫矫者,曾多次活动中担任主持,语言智力较强,是她的第一张王牌。她的篮球也十分出色,在级部篮球联赛中,她表现出色,与队友团结合作,赢得了女篮冠军的桂冠,她的身体运动智力也很棒。她还乐于助人,常常帮助同学学习数学,她的人际智力和数学智力都不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都不同。经过多维度的分析,她发现自己有多张王牌,她开始喜欢自己、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不再对自己过分苛刻了。

6、尊重需要适度,注重自我实现。每个人都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一般能得到满足,使学生苦恼的主要是尊重需要难以满足。他尊,即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助于自己注意言行,提高修养,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但是过于在乎,却没必要。美国一家电信公司对用户通话的内容进行调查,看哪个词的使用频率最高。调查结果是“我”的使用频率最高。

向弘德孜介绍了这个调查后,她哑然失笑,认识到每个人最关心的人是他自己,即使同答问题出错同学嘲笑自己,同学也很快就忘记了,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去追求呢。推荐她读了《青年心理》,卜几篇处世文章,如“独一无二的性格”。通过看与自己烦恼相似的同学的故事,她获得了心灵的启迪。注重自我的充实,做一个有个性、有内涵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尊重的需要就不会再让她困扰。当一个人沉浸在自我实现的巅峰体验之中时,她是自信的,也是快乐的。

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论文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意见中明确规定: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具体地说,思想道德修养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应转变,认清使命。它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第一章“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目标”。是针对大学新生在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失落、沮丧、苦恼、困惑及其各种矛盾,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确立新的目标,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1世纪世界和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与21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使命,21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迎接“两个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交给了当代中国青年,他还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和清华九十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成才目标。这一章主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明确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第三章“正确对待交往、友谊和爱情”,这一章围绕交往、友谊和爱情问题,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同室、同班、同乡之间的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根据各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恋爱低年级化的趋势,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第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它包括每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当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问题核心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这一章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青年追求成功的必备素质三个方面说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时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力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理应包括爱国主义的内容。因此,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做坚定的爱国者。也是这一章的内容。第六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责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一章,首先介绍了科学的人生目的,这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生态度是人生主体的精神状态,它反映着人生主体的生活基调,决定着人生主体的生活旋律,责任意识是当代人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尤为重要。理想与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第七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围绕理想与信念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追求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信念。此外,这一章,还针对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及其国内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劳动,正确认识艰苦奋斗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个人成才、成功中的意义,培养当代大学生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它包括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所讲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从总体上介绍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求,而这一部分内容则是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设计的。第四章“学会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心理压力过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安排的。这一章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含义,接着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第八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第九章“培养高尚的公民道德”是根据我国首次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一章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据21世纪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第十章“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也是新增加的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迫切需要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国家助学贷款的启动也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一章首先介绍了诚实和谎言;守信与失信;信任与信任危机等一系列与诚信相关的概念,使大学生对诚信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分析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最后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诚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及其培养诚信的途径。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从敬业精神的含义以及现代敬业精神的核心实质谈起,阐述了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说明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这一章还介绍了培养敬业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培养现代中学生的新设想论文

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顽症。他们写出的作文老事件、老思想。不停的重复着前人的写作内容。我们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新颖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新眼光看待问题。

文章立意,贵在新奇。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如果按顺向思维破题,可能角度不新、立意不佳。这时不妨将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人们思维的反向性上,即从现有的思路上返回来,从与他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逆向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的方法,常常是能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产生新的观点。

社会是发展的,很多观念也都在发生变化。告诫学生应灵活多变的看待曾是颠扑不灭的真理,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小事,对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运用辩证思维指导作文训练。

辩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辩证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着思维认识水平的高低。我们说,有些学生善于写作,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词汇丰富和技巧的娴熟,而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过说,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之所以停留在瓶颈阶段,正是因为辩证思维能力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当是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具体的训练方法很多,笔者略举几例作以说明。

1.概念阐述的片断练习。这类练习要求学生对具体概念作辩证地解释和说明,揭示其丰富的内涵,目的在于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如,如何看待“困难”、“艰苦”、“奋斗”、“奉献”等。

2.矛盾的观点对比分析。这类训练通过矛盾的或貌似矛盾的观点对比分析,训练学生对立统一、根据和条件、内因和外因等范畴的理解运用能力。如你对“旁观者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看法。

4.错误语段的辨析修改。学生习作中有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适当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错例让学生去改正,可使学生避免再犯同类错误。

5.提供范例的语段仿写。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段,集中表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变换话题进行仿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例如:《想和做》第1-3自然段谈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揣摩其写法写一段话,谈谈“教”与“学”的关系。

以上是片段练习,常规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训练是不可少的,这样能提高作文的新颖性。

三、运用创造性形象思维来写作。

1.夸张法。比如在写吐鲁番盆地夏季白天温度很高,光着脚在那里的山上走路,脚会被石头烫的起泡。如果引导生学在作文里将温度一夸张。学生就不难想出“火焰山”这个词了。

2.移植法。如要布置学生写一座理想的美丽校园,提示学生不妨把一些公园或其他校园的美景“移植”到一处来。这样,学生笔下的校园可能就很理想、很美丽了。

3.转嫁法。如两个人同时向一位歌唱家学习唱歌,其中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两个人的成绩高低悬殊。其实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转嫁到黄莺(歌唱家)、八哥(专心致志者)、乌鸦(三心二意者)身上,再加以生动的描绘,不也成了一片想象丰富的童话了吗?此外,还有时间、地点或人物的转嫁。

其实培养形象思维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方法。这样能提高作文的新颖性。

四、运用想象和联想使内容生动起来。

其实不光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素质、修养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比如一次我布置学生以“0”为题,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0”这一个简单符号,有的说它像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有的说它像一口深深的枯井;有的说它像一轮红日;有的说它像妈妈滴滴的眼泪……不同的同学对“0”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导学生看问题要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看到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看到狐狸想到狡猾的人,看到月亮想到小船,看到鲜花想到少女,看到雪联想到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高尚品质,还可联想到它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也可以联想到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罪恶还可以联想到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万木萧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写出新颖性的文章。

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事关国家未来。而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认知不足,社会道德感情缺陷和社会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显得愈加严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坚持在以人为本,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注重实践三条原则的指导下,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二)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机制。一是要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突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时代性。要把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道德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有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除了具备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新的观念、新的素质,具有网络的资源意识、技术意识、国际意识、服务意识和方法意识,能够运用新的资源和技术手段开展道德教育。三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工作,提高对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管理,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建立信息库,努力提高网上宣传教育工作的信息流量,使其内容新鲜丰富、特色鲜明。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以使学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邀请事业有成的教师、教授、校友或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体会,用动人的事迹感召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国外优秀文艺作品,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上文化活动。发挥校园网的媒体整合作用,将校报、闭路电视和户外宣传等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网上,实现道德教育与多种传媒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全员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积极开发和研制网络道德教育软件,形成网上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四是实现道德教学的知识教育与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紧密结合。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以成才教育为切人点,教育大学生明确成才过程是德、识、才、学、体诸要素全面发展的过程,使大学生充分认识道德品质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五是创建道德认知教育与提高道德意志品质紧密结合的德育教学体制。在道德教育中遵循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注重不失时机地抓住随时发生的各种事件、事故开展深人浅出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道德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不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意志品质。

(三)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人在道德认知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社会道德能力教育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必须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强调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就是要“寓教于做”,在“做”中培养。要使大学生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实践,对文明道德规范反复实践,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通过社会道德实践,使大学生实现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对道德文明要求由不习惯做到习惯做、由不自觉做(或被迫做)到自觉自愿去做的过程,把外在要求转化为自我约束机制的过程,达到知而行之。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情、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觉。要重视营造道德实践环境,注重道德行为引导,包括示范式行为引导、律令式行为引导、激励式行为引导。闭要重视创造道德实践机会,强化道德行为训练,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学校公益活动之中、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把大学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要有计划地安排或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深人农村、走向社会,参与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文明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加广泛和深刻地了解市场经济,认识社会发展,丰富人生成长经历,培养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在培养孩子对学习兴趣时,父母和孩子良好的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动不动就责骂孩子,那孩子肯定非常怕你,就算在你的威逼下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那也是应付式的,学习效率会很差。

故事激励。

可以根据孩子喜欢听故事这一点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买相关方面的漫画故事书给孩子看,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讲这方面的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产生兴趣。

让孩子当众表演。

可以让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或者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演自己最擅长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孩子的胆量,而且不管孩子表演的怎样,都要让大家给孩子鼓掌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

参加权威讲座。

有时间的话,可以带孩子去参加相应的讲座,现在不管哪门学科,时不时都会有很多相关的讲座,有些是免费,有些是需要买票的,不管免费还是收费也好,只要对孩子有帮助,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应该带孩子过去听听和看看。

经常鼓励。

要常鼓励孩子,不管是学习也好,还是孩子在做其他事情,都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借助这个闪光点对孩子大加赞赏,当然孩子有做的不足的,也可以通过其他委婉的方式指出来,让孩子明白,自己哪些做的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早早确定自己的是非观和独立思考能力。

生活例子教育。

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还会对生活上的其他事情产生兴趣,有时也会不停的问父母,这时候不要嫌孩子啰嗦,一定要耐心的给孩子一一讲解,也可以在给孩子解答的同时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逐渐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论文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人在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突出以下观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任何压抑和干扰都会使思维受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体会心灵自由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意外着教师愿意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熟悉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好的贯彻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意外着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参与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成为可能。

运用漫画、精美照片,形象生动。地理学科的有些内容单纯用语言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运用地理漫画形象生动,增添可读性和亲切感。一些枯燥的地理问题,通过地理漫画的形式来表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与兴趣,使其在讨论中获取地理知识。通过他俩的对话所营造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在讨论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初中教材中有两个卡通人物:玲玲与贝贝,他俩经常讨论一些有趣的地理问题,比如观测北极星、东西半球的判定等。通过他俩的夸张表现来展现其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越是这样的内容,越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课本中精选了许多精美照片,更加突出地理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事象,充分合理地使用照片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比如“荷兰的风车”、“热带荒漠景观”、“莱茵河”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