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读后感(通用20篇)

小编: 笔砚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加深阅读的体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者对青春文学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生活和未来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无论是集体游戏、角色游戏、器械游戏、玩具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幼儿园就是幼儿游戏的天堂。因为我们都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无论课上课下每一个环节都和游戏有关。幼师天天挖空心思的创编各种游戏去迎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当然也要成为他们游戏中的一个伙伴。“大家一起玩”、“快乐一起分享”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发展个体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心愿。

四、困难中的朋友。

别以为孩子的世界就充满了欢笑与游戏。其实小小的世界中也会有不顺心的事纠缠他们。他们除了需要大人们的爱护关心、幼儿园里的玩伴,更需要一个能听他们倾诉和给他们帮助的朋友。

这四种角色,当然,每一种角色都不是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相反,我们幼儿教师更应该将其溶为一体,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扮演各种角色。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奇妙的想象力,运用各种角色去赢得幼儿的心。

《给幼儿园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便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最初的新鲜过后,面对工作,总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学的那点理论知识怎么也不够用。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教育对象是活的,便注定了教师也必须"活"起来,怎样才能使我在面对幼儿时如鱼得水?怎样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胜任这份工作?班里的孩子怎样才能更好的成长?这些疑问尝尝萦绕心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我疑惑时,除了向同事、领导请教,我还从书中寻找答案。

本书作者站在幼儿教师的角度,以一个幼儿教师的视角去看待幼儿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关系和问题,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策略汇集。内容包括: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技能,特别是书的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其中就怎样做好家访?怎样进行有效的家长约谈?怎样组织召开家长会?怎样与家长一起处理幼儿在园的意外事件?等问题进行了事例分析与理论的.概述,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书中举了大量的案例,其实这些案例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碰到的,所以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鸣,当我们遇到这些状况的时候是怎么在想的,怎么在做的,而书中的作者又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总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案例《依扬又笑了》,主要的内容是这样的:依扬是大班的一个女孩子,平时非常开朗,但是在国庆节之后老师便发现她的情绪非常低落,而且有了一些以前并不会出现的行为,比如在和小朋友闹矛盾时打了小朋友,老师也因此批评了她,依扬的情绪因此更低落了,后来在一次无意间教师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起因是家长之间闹矛盾,老师就顿感自己对孩子的不理解和缺少关心,于是就想了一些办法让依扬的脸上再次绽放笑容。这样的事例再寻常不过了,很多老师也都会碰到,忽然发现班上的某个孩子有了一些异样的行为和表现,我们也许也会关注,给孩子一些安抚,过后就淡忘了,缺少了对孩子这一表现的原因剖析和深入引导,暂时的安抚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但只有深入沟通和引导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现状。书中在案例的描述后有一个"分析和提示",就是对这个案例的剖析,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分析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

接下来一个内容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们老师可以怎么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改变这一现状,很具体,比如就这个《依扬又笑了》的案例。书中给予的"教育策略"是:1、要善于接纳和识别幼儿的各种情绪;2、帮助幼儿摆脱不愉快的情绪;3、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4、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看了这些建议后茅塞顿开,知道自己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了。

还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后都很有用,她就像我的一个老师,在我耳畔娓娓道来,使我在不断有共鸣的情况下看完这本书,它也成了我的一个"智囊团",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去问它。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前方的路还很长,要打开的门还很多,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寻找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教师读后感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对幼儿园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语,传递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对稚嫩而敏感的幼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很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以下就将我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幼儿不好的行为,教师想运用过了“正话”反说的方法制止一些幼儿的不好的行为,如:当活动中有幼儿在说话时,王老师说:“还有谁没有做好?还有谁在那里说话?”幼儿暂时安静了一会,又开始说话。当一名幼儿将绘画作品画到桌子上,王老师说“你真够可以啊,都能在桌子上作画了,行为艺术啊!”

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其它的小朋友也学着在桌子上乱画。在案例中教师说的这些语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老师也会说出上面的话语。在案例中这些语言明显是无效的,并没有达到效果。那为什么我们还会说呢?在这本书中进行了分析。对于教师而言,一些教师对幼儿说话随便,很少考虑自己说出的话对幼儿的身心影响。教师的心情处于消极状态时,会用“正话反说”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于幼儿而言,6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理解反语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小班中班的幼儿,他们很难理解反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的感悟:教师在指导幼儿教育行为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信任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给幼儿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正话正说。老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的指导幼儿的行为。

这是一个操作活动的案例,活动中幼儿操作时教师没有关注指导幼儿,而是忙于给完成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当有一个能力弱的幼儿操作空白的时候,教师没有通过提问进行指导,而是运用表情暗示,让这个幼儿最终完成操作。最后,老师还说了一句“你终于做对了”。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在案例的后面却反映了教师的理念及行为。“你终于做对了”说明老师关注于操作结果。

教师的表情暗示,说明这个老师很重视幼儿的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如何与操作材料进行互动的。因此,在最后能力弱的幼儿已经不去想如何通过尝试来解决操作的问题,而是依赖于教师表情暗示来判断操作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没有通过操作得到发展,而在无形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的意识,可能会养成依赖的习惯。在纲要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幼儿自主的去参与活动,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对于这个案例中的情况,老师可以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真正体会到操作的方法。

我的感悟: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原有水平,允许幼儿犯错。教师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不要只关注于结果,要更多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的收获和得到的发展。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尽量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操作和探索的过程。

教学中的细节无处不在,只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关注幼儿,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确实读书能使人明智。读了《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后,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多读书,可以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对自己的职业更了解。也使我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应该做到“三心二意”:爱心、信心、恒心、真情实意、深情厚谊。

阅读中,我系统的了解了关于幼儿教师的一些专业性知识,不仅有一些理论性的专业知识,更是列举了一些老教师多年经验的实际案例,对于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小麻烦小事情的处理技巧等有很大的帮助。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抓伤”事件,一起简单的抓伤事件,由于两个老师的不同态度以及说话的技巧,事情也经过了两三个转折,这就告诉我们说话之前要先考虑好该怎样说,组织好语言,不然出口之后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同时也告诫我们老师这一职业的严谨性,应为我们要面对的家长是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不是单一的从事一个职业的,面对不同的人也要有不同的处事技巧,学会了这个才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自己也能在工作中有所收获,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

另外,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我们无论是面对面对家长和还是孩子,都要用心,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就能做到。尤其是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用心对待孩子,家长也会感觉得到,对于我们的工作,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给与支持与鼓励,这些都是相关联的。另外,虽然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但我们尽量不要表现出来,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尽量把烦恼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别人。你的不好情绪会带给孩子很深的不良影响,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这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度。

其实,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光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该拥有这样的品质:微笑面对每一天,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爱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读后感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园,自觉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形象,把教育作为一份培育孩子提升自己的神圣事业;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严格自律,不随意迟到、早退;不旷教、不随意停调课和对工作敷衍搪塞,在教学活动中不出现使用通讯工具等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行为,工作不拖沓、不推诿。

2、自觉遵守《幼儿教育规程》、相关法规及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二职业和有偿家教等,不接受家长礼物。

3、关心、理解、尊重、保护全体幼儿,维护幼儿权益。注重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发展能力,促进幼儿主动、和谐、身心健康发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不出现歧视、讽刺、挖苦、侮辱幼儿,不说伤害幼儿自尊和心灵的话语,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情况的发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幼儿受教育的权利。

4、主动多渠道与家长联系、沟通、合作,接受家长监督,听取并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把教师的责任推给家长;宣传指导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效发挥家庭教育资源优势。

5、钻研业务,参与教改,积极探索孩子发展、保教工作规律,自觉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及工作品质。

6、关心集体,顾全大局,互相尊重,合作共享,共同维护、营造“传、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作风和团队精神,做“阳光教师”,共创和谐校园文化;不搬弄是非,不做有损于幼儿园声誉的事情。

7、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参与与教师身份不符的任何事情,自觉抵制社会不良习气,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带子女进自己班中,避免影响工作。

8、以终身学习为己任,不安于现状,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承诺人:

20xx年x月x日。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后感

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的学习,我觉得收益很大,《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幼儿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热爱幼儿,必须对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幼儿,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幼儿。其次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第二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幼儿也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第三:我觉得教师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一名教师应该对幼儿无私奉献,热爱幼儿,尊重、理解幼儿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幼儿。第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读后感

认真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后,透彻的分析了自己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做的优秀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一、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袒,偏爱,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二、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三、个人修养与行为,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9.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在工作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需要自己进行改进:

一、激励与评价,不能很好,有效的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二、沟通与合作.没有做好.善于倾听幼儿的意见,没有做好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三、反思与发展没有能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反思,有效的改进保教工作。

一、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融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于一身在幼儿教育中,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老师的爱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甚至高于母爱的无私的、伟大的爱,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金钥匙。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爱,尽管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有内向的、外向的、活泼的、大方的、老实的、顽皮的,但他们都是有感情的和思想的。幼儿是一块白板,那就要求每一位老师以爱为核心,细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花时间充分了解自己班级的孩子,学会观察,逐步做到对班内的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例如:饭量大小、依恋什么、有什么习惯,还要逐步了解孩子们的动作或表情,明白他们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在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和心里需要的同时,帮助孩子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作为一个细心的老师还要管理好幼儿园和孩子的物品,和同班老师一起建立起班级日常生活规则,除了为孩子创设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外,还要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规则意识,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生活!对待幼儿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幼儿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是2—6岁之间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耐心的为他们解答问题并鼓励他们的行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要有责任心,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你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做好伙伴,及时交流孩子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就会清楚的了解幼儿的情况。及时与家长交流,要让家长觉得你了解他的孩子,关注他的孩子,这样他们就会尊重你,认可你的工作。当然,你也可以给家长指导一些科学的育儿经验,把家长对孩子的爱和老师对孩子的情纳入同一个健康的轨道,共同培育出身心和谐发展的茁壮小苗苗。

二、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班级幼儿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开始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而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上有随意性,这是要严格杜绝的。因为你的行为随时会被孩子看到、模仿,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还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班级中的几位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班级日常规则一旦在大家的认同中建立,从教师到保育到幼儿都要共同地、持续地去维护它、遵守它,绝不随意违反。

三、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做到一个孩子喜欢并且尊敬的老师作为我们新一代年轻教师,很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在闲暇时可以跟他们聊聊天,玩一会玩具,谈谈他们的家庭,所以孩子就喜欢和你一起玩,但是喜欢归喜欢,我们还要清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哪些事情只有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早上来园前或者放学时来交谈。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良好的教态,对幼儿保持微笑,要让孩子们感觉老师爱他们,但是老师对他们也是有要求的,做了不好的事情老师会生气……优秀的老师要做到眼里有每一个孩子,有的老师常常会偏爱个别孩子,喜欢要放在心里,绝不能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别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孩子是异常敏感的,偏爱不仅对孩子们不好,还会影响你的日常工作,只有让他们觉得你爱他们中的每一个,你才能成为让孩子喜欢又尊重的老师。

总之,教育是一种无私而又博爱的职业,我们幼儿教师也一样,它要求每一个教师要真心去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充当不同角色,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慈爱的母亲;在孩子耍脾气时需要教育时,我们是严厉的父亲;在小朋友玩耍时,我们是孩子最忠实的玩伴。我们是辛勤的园丁,是果实的播种者。我相信我将会做到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相结合,做孩子的好榜样,做一名优秀的幼儿老师。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的从书籍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教育教学的思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幼儿园教师。

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完美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透过表演来感受、认知、明白这个他尚且不太熟悉的社会以及其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幼儿园有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机会和条件的必要性。我所在的幼儿园比较注重幼儿的表演,在此过程中,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表演真正有效的融入到小班活动中?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动作、表情等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我认为该阶段幼儿的表演更多的是情感的投入。其中,表演能够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教师带给的素材进行表演。教师能够透过准备充分的表演材料以及好的剧本,让幼儿去感受,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在这类表演中,主角的选取应当尊重幼儿的自主选取,并且随着活动的进程能够进行转换、改变。一个剧本是否好,就应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我们班有一个剧本大约一个月没有进行表演了,一个幼儿问我,“老师,我们怎样不表演啦?好久没有表演了。”我问:“你还想表演那个吗?”幼儿很用劲的点头,说,“恩!”因此,我认为,一个经典的剧本就应让大多的幼儿想要去表演。

书中提到“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贴合班级和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就应是未来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课程是“活”的,是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关注幼儿的反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范畴就应是幼儿喜爱的、乐于参与的课程。然而,对于课程设计中,有效反馈和无效反馈是教师应当去思考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仍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虞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广博性,但并不是浅显的。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很多,音乐、美术、体育、语言、数学、自然、科技、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资料都是幼儿老师的必备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知识就是浅显的。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务必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才能够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复杂的语言明了化。我刚入园的时候,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和幼儿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幼儿明白我的想法。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是需要老师去思考、锤炼的。

学前课程的主体是幼儿,关注幼儿才是学前课程的重中之重。学前课程应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其中感受快乐。但并不是说就放任幼儿,任何的活动都就应有相应的常规需要幼儿去遵守,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够给幼儿一个幸福的童年。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明白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一样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但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正因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因此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因此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正因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因此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就应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因此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潜质的提高。在幼儿园里,争吵、告小状,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点儿小纸片儿也会争起来,教师应对这种现象,常常是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主角,其实教师这时就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正因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好处。教师就应透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忙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质。

追轮胎去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认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我深刻理解了“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62项基本要求有了基本的了解。我就从其中几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幼儿为本、重健康、安全第一。

其实归结到最后就是简单地一个字“爱”,和孩子成为亲密的朋友,时刻关注幼儿的发展,什么事都要以幼儿的利益为第一位,把最好的都留给幼儿,让她们感觉自己是被需要、被关爱的。孩子是被动的,她们对外界是在摸索的阶段,在一步一行的路途中,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孩子内在的生命发展需要,并据此开展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从而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不断激发其生命意识的觉醒。让孩子能够辨别危险,掌握自救方法,学会自我保护。为孩子心理筑上一道防盗墙。

二、平等的爱孩子,尊重孩子、树立师德形象。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责任,在教育上我们一直都说一视同仁,无关孩子的美丑、智商高低、行为偏差、听话、调皮、与否,的确我们最要做的就是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我们教师在其中是一个合作者、倾听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决策者的身份。从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幼儿,与幼儿平等交往,关注幼儿不同的需要,及时给予应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化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对于孩子的一言一语都要仔细的关注和应答。让她们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有自己的发表权,从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幼儿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另外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们的榜样,但有时候,也会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孩子生气,语气不是很好,多亏了搭班的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控制和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一方面,自己还要不断地进步!

三、完善自己的能力,学习再学习。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面对日新月异的课改新形势,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实,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我认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多思考自己该怎样做更好。树立反思的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总结到最后我也深知,要当好幼儿教师,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它既要有严父的教诲,更要有慈母般的温柔、耐性、爱心,要时刻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用自己的感悟,胆大心细地去雕刻每一块璞玉,用爱的阳光雨露伴随孩子一起成长……于是,乘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航帆,将开启爱和责任的延续和执着追求。我也将本着《幼儿园教师标准》中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的理念,继续向“爱”出发!现在我感到我们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的承担,一份良心的承诺!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教师的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最近看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上不仅要做好,保育工作也非常重要.对待幼儿更是应该用爱去关怀,关心他们.而更重要的是对待孩子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充满爱的心..当你有了一颗爱心,自然就会用宽容去对待他们.

曾经我还看到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王可欣,也许由于是第一年上幼儿园的原因.她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坐在椅子上,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这位幼儿园老师每天早上会热情的迎接她.但她没有什么回应,甚至面无表情.但这位老师不气馁,依然每天早上都会热情的迎接他,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想她表达对她的爱.一个温暖的拥抱,亲切的眼神,愉快的表情,平等的交流.终于这位老师用她的爱改变了可欣.四个月后可欣第一次回应这位老师的问好.我想当这位老师听到可欣口中的那一声”老师好”的时候,心中肯定是无比的欣喜的,更多的也许是感动.因为她终于用爱打动了孩子的心,她的爱终于得到了回应.

也许有些孩子很调皮,不管你怎么说他,教育他,他总是不听你的.也许在你严厉的训斥下他会有片刻的安静.可是不到几分种他又开始闹啊,跳啊,吵啊.你拿他没办法,除了训斥.也许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他希望老师能够和他亲近,而我们却不明白只是一味的指责.到最后他也会因为老师的训斥而不敢接近.因为害怕被训斥.即使他希望能和老师说上几句话,可是老师愤怒的眼神把他的希望全都打破了.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说,老师的训斥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在老师的严厉和训斥下调皮的学生会被制服.但这只是制服.表面上孩子很听话,很乖.事实上,他们已经和老师筑起了一道防线,在心理上已经远离了老师.他们将不会和老师说悄悄话,不会和老师说他们的小秘密,他们更不会把快乐和老师分享.因为老师的心已经远离了他们.他们肯定不喜欢这样的老师.那么对孩子难道只能用严厉和训斥吗?难道我们不能换一种方式吗?给孩子一点点爱,或许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他们的整颗心.

所有的孩子,不管是调皮的,安静的,不爱说话的,活泼的,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喜欢他们.而我们往往比较关心的是那些很乖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常常忽略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调皮的,不爱讲话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那个不爱讲话的孩子可欣,如果没有老师坚持不懈的关心和热情,也许他不会说出口中的那声”老师好”.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这三个字至少代表了可欣对老师的认可,甚至也代表了可欣对老师的一种爱的回应.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得到爱的回应,我想这位老师体会到了.她一定是幸福的.

我们为什么不学学这位老师呢?要知道训斥和严厉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的爱就满足了.也许不经意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很兴奋.他们会认为老师对我微笑,老师是爱我的.老师摸了我的头,老师是爱我的.自然而然孩子的心也就向着老师了.

对于一些调皮的孩子,往往会闯祸.有时候老师也会忍不住向他们发火.弄的孩子难受,老师也难受.为什么我们不换一种方式思考呢?孩子闯祸了,他知道如果老师知道了肯定会批评他,所以他不敢把事情告诉老师,事情没有得到解决,以至小祸酿成大祸.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孩子怕被老师批评.虽然批评也算是一种教育的手段.那我们教育为什么一定要批评呢?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宽容比指责更能震撼一个人的心灵.别以为孩子们小什么都不懂.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宽容对待他们呢?相信他们一次,相信他们会懂.用我们的爱去宽容他们.

爱是永恒的主题。《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其实告诉我们,教师最需要的是对孩子的爱,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宽容的心。一个爱孩子的老师必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让我们把这种爱延续下去,传递给每一位孩子.相信他们会懂.让我们的心中充满爱,让爱的火炬永不熄灭。让我们用爱感动孩子,成为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形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

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马老师的答案:

我的理解: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的不同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才会渐渐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助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可以帮助你吗,实际上,帮助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片段三:“难相处”背后的秘密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

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目标,是落实课程理想的主要步骤,也是保教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拟定各类工作计划。本书所展示的计划较为具体、直观,又有示例,清晰明了,有操作性。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将一般的幼儿发展目标落实到特别的幼儿身上,为设定个别化目标,真正考虑“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课程”。

这个过程,是以评估特定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该书详细地说明了评估幼儿需要和行为并确定目标和行为的进程,示例生动、有趣。尤其是对幼儿观察和对观察资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此外,该书提出给幼儿规划一个能满足他们需要且是传递正向信息的环境,主张“将幼儿的家长和文化带入托幼机构”,这些观点,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机构环境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发展为重的原则。

该书还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给予幼儿行为知道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现实的。当规划。环境等转化为幼儿和成人的行动时,幼儿的发展就成为可能。《托幼班创造性课程》详细地说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了解幼儿的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知道幼儿具体的行为,如何调整幼儿特定的情绪。

涉及幼儿的交往、睡眠、饮食、玩耍、制作、欣赏、模仿、扮演、阅读、律动、郊游等等日复一日的具体行为。涉及特定活动的准备,涉及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困惑,涉及可能产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当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对幼儿行为的鼓励、引导策略。该书在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体生动的。

看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优秀的幼儿教育课程方案,是扎根于幼儿生活的,是能真实反映幼儿的需要和能力的,并且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可以在其系统的指导策略中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也能在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们长期的实践和思考。

幼儿园读后感范文

书中阐述了作为一个事业,新教育何以发展的如此迅速?如何从认识到认同,从认同到行动,从行动到坚守,从坚守到信仰。教育实验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故步自封,要学会等待,要耐得住寂寞。中国教育有许多弊端,新教育实验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是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推动下,新教育实验发展迅速。从开始,从小学逐步延伸到了幼儿园与初中,近几年推广到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十年的扎实行动与坚守,研发了一系列卓越课程,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增进了教育教学新理念,让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幼儿园读后感

“如果要你开课,你会选择科学课吗?”这是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章丽老师问所有参加“浙派名师”的老师们的一个问题。举手的老师寥寥无几。当时我也坐在下面,想举手,但又不敢。因为这学期我们的“任务”是磨“科学课”,再加上正在学习张俊老师的著作《幼儿园科学教育》。所以我也一样,如果不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我也不会选科学课。为什么呢?首先“科学”这一概念对老师们来说是严谨的,作为教师自身来说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幼儿教师缺乏这种严谨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这个原因常有老师一听到要上科学课就感到恐惧。第二个原因是科学知识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很容易成为说教课。

四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浙派名师幼儿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聆听了来自上海、宁波等各地专家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尤其是最后两节来自杭州和南京两位专家老师的科学课,再加上俞春晓老师的精彩点评,让我对科学课有了重新认识。下面我结合张俊老师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这本书和教案《神奇的气球宝宝》来谈谈我对怎么样上好一节科学课一些想法。

“选好了课题,就成功了一半。”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很广,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因此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课题时,我们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因为集体教学活动是要求所有幼儿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就要求其内容也必须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知识内容。而对于那些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激发幼儿更广泛的探索为主旨的内容,则可以放在区域活动中,或是通过其他一些形式来进行,比如阅读科学图书。

2.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课题时,还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不能一味追求新颖感,否则就不能达到激发每个幼儿的活动兴趣的目的。应该选择那些具有“适度新颖性”的,又必须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相关联系的,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学习新的内容。

3.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有些内容很有趣也很重要,但不便于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比如要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这个更合适在家庭中进行,每天作好记录。而那些需要幼儿集中探索、共同学习、相互启发的内容,以及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总结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内容,就比较适合设计成集体教学活动。

《神奇的气球宝宝》选自建构式教程中班下册,《我和空气做游戏》这一主题中的《气球吃什么》。《气球吃什么》这个题目就是告诉幼儿气球是吃了空气才变鼓的,但气球不仅“吃”空气会变鼓,吃沙子、水等东西都会变鼓。为了不给幼儿这种误解,所以我把题目改成《神奇的气球宝宝》。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能感觉到,我们又离不开空气;气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玩具,我借助气球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在整个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感受到气球是怎样的变鼓的,而且还要幼儿了解气球在生活中的作用。让科学知识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

目标决定教学的难易程度。活动目标的设计必须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并参考年龄阶段的目标,是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让幼儿通过科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尽可能用可以观察的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兴趣”这一目标表述方式就不够行为化,而如果是“激发幼儿喜欢探索空气的现象”,就可以通过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加以衡量。但在科学活动中有些目标是隐形的,是一种长期的、缓慢的、积累性的变化,很难在一次活动中就能表现出来的。因此,也不能绝对要求所有目标都必须行为化。

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包括三大方面和若干具体内容。一次教学活动,知识实现目标漫长过程中的一小步,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不必也不可能把总目标的所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而应在全面贯彻总目标的前提下,设计针对活动内容特点的目标。因为具体活动内容不同,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我在《神奇的气球宝宝》这一活动中,从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设计了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初步了解气球在生活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探索使气球鼓起来的不同方法。

情感目标:体验合作与成功的乐趣,并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是因为幼儿的发展在不同年龄层次上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而且即使在同一年龄层次,不同地区或班级的幼儿、同一班级的不同幼儿也因其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幼儿所能达到的行为层次,并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神奇的气球宝宝》的第二个环节是全体幼儿的操作环节,总目标是“探索使气球鼓起来的不同方法”。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折射出两个层次目标,分别是“幼儿自主探索使气球鼓起来的不同方法”和“幼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让气球变鼓,找出哪种方法最方便、让气球鼓得最快”。

幼儿园读后感

无意中在沛沛那里看到这本书,随向其借来阅读,后来才知道这本书原来是彤彤妈妈的,感谢她把书拿来与大家分享、漂流。

起初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李跃儿,她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巴学园的创办人,凑巧最近正在看《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以巴学园为原型撰写的书,于是,就有了强烈的阅读愿望。

从借来书的中午我就窝在沙发上,不停地看,书的厚度还行,我喜欢看这种行距比较适中的书。这本书以小说体的形式,通过一位妈妈的讲述和经历,将父母关心的孩子在幼儿园的问题以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个章节后还有李跃儿写给父母的贴心话,这种形式特别容易让读者有阅读的欲望。书一共有7章,从宝宝几岁上幼儿园合适,如何选择幼儿园,入园准备,幼儿园那些事儿,兴趣班等等。基本都是家长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另外主人公温娜,也很像我们新时代的母亲,有强烈的自我成长愿望。前面几章,由于欢欢都已经经历了,仿佛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后面的几章,有许多问题我着重关注了:

一、吃饭问题。

欢欢一直不愿意在幼儿园吃早饭,估计一是还赖着想让奶奶喂,二是奶奶的饭做得太好吃了。

书中提到:孩子在家吃的太好,会拔高孩子的口味,觉得幼儿园的饭不好吃,如果想让宝宝长大以后能面对比较差的生存环境也能很快适应,就要让孩子从小发现精神享受的乐趣,而不是将孩子的注意力过多的引向物质的享受,因为精神的享受是可控的,其感觉来自孩子自己的定位,是否感到愉悦也主要来自非物质因素。

和欢欢幼儿园老师的想法完全吻合,还是要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就餐。

二、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如何帮助?

这一点我以前曾经意识到,但还是坚持的不够,总是越俎代庖的帮孩子解决许多本应该他自己解决的问题,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

书中是这样说的:一个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成人没有第一时间替他解决,他就会想办法自己来解决,孩子的能力就是这样成长的,人类只有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了,才能真正获得身心的自由。

三、玩具的选择。

我总是热衷于给孩子买各种玩具,一开始是车模,后来是那种拼装玩具、积木,现在则是更多的买书。我真切的体会到太多的玩具只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书中是这样说获得:玩具多了并不好,如果玩具很多,孩子就会见异思迁,玩了这个还想玩那个,他们就不能深入的开发一个玩具的可能性。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有的时候,无聊也是学习的过程。人类需要体验无聊。

四、兴趣班的困惑。

欢欢至今没有上任何兴趣班,奶奶认为我们是在耽误孩子,我和欢爸意见比较一致,让孩子在玩好的基础上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发展。

书中是这样说的:让孩子去经历一下兴趣班没有什么不好,等孩子四岁以后,可以带孩子去体验,有些东西是学了以后才知道是否感兴趣,但一定要找一个懂得孩子,也很有专业水平的老师,切记不要把孩子硬塞给那些有破坏性的老师。

五、行为问题。

暑假里,我经常对着欢欢发莫名火,明知道不对,却控制不住自己,欢欢也感受到了我的不满,不断的`挑战我,我感觉自己很失败,如同一个咆哮的妈妈。

书中是这样说的:如果父母对孩子不满,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不满,就会认为父母肯定是对的,这样孩子的都会认为自己真的是令父母不满的人,并且为了证明父母是对的自己是不对的,去做很多更让父母受不了的事,就是所谓的出现了行为问题。

六、育儿中的困惑。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有热情,也有自我成长的动力,但面对困难和困惑,常常感觉很无助。

书中的话写的真好:创造美好东西的人需要让自己延迟满足,就是向往着那个美好的结果,去面对种种的不美好。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心力和精力,去感染周围的人和我们一起营造氛围,跟我们一起承受艰苦的工作,才能做出美好的产品。

七、幼小衔接。

这个问题,离欢欢还有点远,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书中的观点很认同:学前准备,学不学奥数不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习热情和适应学习生活的能力才是最重要。在关注与尊重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以后的任何环境中,都有能让自己幸福的能力,都有力量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的方向。将孩子的强项拉长,孩子才会对自己有信心,家长放松的心,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阶梯。家长一定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孩子的入学适应期,帮助他们学懂课程的内容,支持他们完成老师的作业,孩子、经历了人生之初的快乐、愤怒、喜悦后,内心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成熟。

一口气读完此书,收获还是不少的,很有成就感。

幼儿园读后感

课改以来,幼儿园课程问题的研究也就摆上了我们的案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省基本幼儿教材的使用框架下,摸索适合老师转变观念,满足幼儿自我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式,呈现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如:从注重目标到注重过程的变化;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幼儿的学的变化;从集中活动居多到开放活动居多的变化;从预设活动为主到生成活动的介入的变化等。这些都说明大家在创新幼儿园课程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幼儿园课题的一系列活动中,大家都多少对幼儿园的课程新理念有了些许收获。但是,我们要推进幼儿园课程朝着有自我特色方向迈进时,总是感觉水平有限,难度较大!

今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课程》一书,对幼儿园课程这一概念从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梳理即将要在园内确定的游戏化特色课程,为我园特色课程的行动研究方案提供了更准确和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可将其作为在下一步实施行动的过程中,研讨培训的支持工具。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任何模式的课程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在我们即将推进我们的特色课程模式时,自然就会多借鉴些我们看到的其它园成功的课程模式。因此,借鉴前我们要慎重分析利弊,摆脱纯粹的“追风”学习,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结合实际修正方案,真正创造出适合我们自己幼儿园发展的课程。另外,《课程》一书中,对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很值得深思。这些问题均常出现在教师执教的过程中,我把这些内容复制出来,与全园老师共学习、共讨论,让大家都在学习中反思,尽可能地去琢磨如何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掀起教师自觉学习和提升专业素质的热潮。

还有,接下来我园将实施生活化、游戏化园本特色课程的探究,书中“几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带给我们一些启发,特别是活动区域如何更加生活化,和下一步我们将如何生成一些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目标”的生活、体验。游戏化活动对我们来说,很有借鉴价值,值得我们在实际进行中反复阅读,使我们的行动方案不断合理的修正。

总之,学习就是提高,提高了认识,对理清思路多有帮助,也是对我们去实践这些理论提出了自身水平的新挑战。我们不仅要常常反思,也要带领广大教师不断探究,以期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更具科学性的课程影响下,有更全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会让人觉得格外的舒畅,于是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读过后发现原来所谓的治班之道真是包罗万象,什么“以正治班、以柔治班、刚柔并举”等等,真的令人耳目一新。

《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分为上下两编,共十章。上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角色定位、理念确立、情感因素、基本原则和理想状态等五个方面引发幼儿教师对治班的理性思考。上编内容在引导幼儿教师定位自己的角色,即让幼儿教师对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自己以及应具备的决定班级各项工作并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认同感;指导幼儿教师明确生活管理、教学管理、家园管理等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任务与职责。下编围绕着幼儿教师治班的实践行动提出了多种策略,并围绕着这些策略指出了各种具体的方法。让我在书中有了更多的领悟。

治班要用“心”,而孩子更是班级的核心。作为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能上好课,还要善于管理班级。工作中,我们接触的人很多,孩子,家长,同事以及领导。对待家长要做到贴心,对待同事要做到放心,对待领导要做到交心,对待我们的孩子要做到用心。着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关爱每一个孩子,对他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用真诚的心去爱他们。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所以,既然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将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些,保持最初职业的热情,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甚至每一个人。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里,我将担任小一班的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我更有了理论和实践双重的认识,希望我可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把班级管理的有声有色,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当作一件大事情来做,让孩子能感受的到我对他的关心、在乎。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游戏。

摆正自己的心态,相信我的每一天都会过的充实,快乐,并不断取得进步。

幼儿园读后感

很长时间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了,借着这个寒假有点时间,我静下心来,想好好读读这本《幼儿园数学教育》,也许是因为从小喜欢数学的原因,在幼儿园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非常喜欢教授,虽然数学教育非常的枯燥。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个活动三十分钟左右,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抓住活动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作为教师把握了这三个核心问题,也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课堂内容就相当清爽、简洁。其实,教师若能抓住这三大问题,教学内容就一定能处理得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孩子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孩子,活动照样可以很成功。

总之,我读了《幼儿园数学教育》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幼儿园读后感

书中阐述了作为一个事业,新教育何以发展的如此迅速?如何从认识到认同,从认同到行动,从行动到坚守,从坚守到信仰。教育实验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故步自封,要学会等待,要耐得住寂寞。中国教育有许多弊端,新教育实验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是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推动下,新教育实验发展迅速。从开始,从小学逐步延伸到了幼儿园与初中,近几年推广到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十年的扎实行动与坚守,研发了一系列卓越课程,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增进了教育新理念,让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幼儿园读后感

本书是从关照幼儿需要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幼儿园魅力班级的各种策略,从第一章开始就讲述了关于如何消除新生入园焦虑的策略。这对于我下学期带小班非常有用处。

首先我了解到了孩子入园前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消除焦虑。记得在小区里散步,一个阿姨看到我,就拉着她的孙女喊我,说“这就是你以后的幼儿园老师,要有礼貌,要会喊人”。当时孩子小,大人叫她喊,她就乖乖顺从。过段时间看见我,孩子就不愿意喊我了,并且会躲在奶奶身后,她奶奶就说“噢哟,不喊人啊,老师就不喜欢你,不让你上学了”。当时我听了就问她:“你是不是在家里说什么了,怎么孩子不愿意喊我了”,她说没有,我继续追问:“你有没有说,不乖乖吃饭,老师就不要你之类的话啊”。她就笑笑。老人带孩子就会有这类话语习惯性的讲出来,说者无心,但孩子听了就会感到害怕、排斥等情绪。我就提醒了她几句,要像孩子介绍幼儿园的好处,比如:“老师喜欢你的,会像妈妈一样爱你,你有什么不高兴的是都可以和老师说。”

其次,在开学之际多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请家长要克服自己的焦躁情绪,保持一种良好、平和的心态。提醒家长避免将自己的不良的负面情绪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许诺,如果孩子能高高兴兴去幼儿园,周末可以让他做一些平时喜欢的事情或满足他的一些要求;走的时候能和孩子大大方方地说再见,相信老师会有办法平息孩子的激动情绪。

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天天送孩子上幼儿园,放学时能按时来接。这是给家长的一些建议,但也是老师需要去与家长积极沟通,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迅速帮助幼儿融入大集体。

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应对新生入园焦虑,我支持书中所讲述的四禁止:禁止对幼儿发脾气,如:对幼儿瞪眼、不理睬、大声吼叫。禁止拉拽孩子;禁止欺骗孩子;禁止恐吓孩子。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安,不利于幼儿与教师形成亲密依恋的关系。教师需要明确表达我们对幼儿的爱,摸摸他的额头,抱抱他,亲亲他,拉拉他的小手。还有教师需学会每天对着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让孩子感受教师的爱意和关怀。

在书中有一章节还讲述了“如何打造充满魅力的如厕活动”。这是新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家里的如厕环境和器具都与幼儿园不同,很多幼儿都不敢上厕所,这需要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帮助幼儿适应在幼儿园放入如厕,使其不抵触。当幼儿敢在幼儿园如厕时,我们应及时告知家长,请家长一起给予肯定和鼓励。还有的就是,若孩子有尿裤子行为,教师应及时处理,将孩子悄悄带离,避免尴尬,不责骂幼儿,轻柔地安慰孩子,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

看了几个章节,找到了现阶段较适合我接下来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分段阅读,并写了读后感。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需要我下阶段去阅读、吸收。

幼儿园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陈鹤琴的《怎样做幼稚园教师》,一边读书我也一边对这个从事了三年的幼教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书本开篇就说:“教师是最伟大而又最辛勤的雕塑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负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看到这句话我很感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许多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认为幼儿园老师不过是带带小孩子,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陈鹤琴先生理论的精髓是“活教育”。按他自己的说法,“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而“死的教育”就是“书本主义的教育”。在我看来,“活教育”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我在工作时也尝试着“活教育”的实践。我非常强调班上的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嘴巴”。学前儿童大部分还处于动作思维阶段,通过锻炼动作能力来提高思维能力,同时促进语言的发展。比如,让幼儿进行开锁游戏,先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孩子们一边尝试开锁,一边思考:怎样把钥匙插入钥匙孔;怎样开锁;怎样转动钥匙??尝试之后,引导孩子们将自己的发现用语言总结出来,之后再次操作。第二次操作时,孩子们的多余动作明显减少,开锁时间减少了许多。

陈鹤琴先生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一原则我要不断理解、不断实践才会做好。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刚来上幼儿园时不说话,他很内向,既不喜欢和老师说话,也不喜欢和小朋友讲话,我每天都和他聊天,即使他不讲话,我也会讲一些有趣的事给他听。有一天他早上上学时,主动和我打招呼,说:“老师早!”我知道他在慢慢接受我,慢慢学会和老师打招呼,于是我开始用问他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告诉他可以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慢慢的,他开始会说话并且也愿意说了。现在的他改变了,可以主动和老师讲话,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句话,我想,就是这样体现的。不仅孩子进步了,我也从中得到了启发,从中我感受到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陈鹤琴先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的话,比如“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

刚刚成为幼儿园教师的时候,我还不太明白这份职业于我、于社会的意义,那时候只是单纯地喜欢孩子,喜欢和孩子们呆在一起。而陈鹤琴的这本《怎样做幼稚园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它让幼儿园教师的价值在我的心中越来越明晰:从事教育,不仅仅是为谋生,教育是崇高的,更是充满魅力的,这是我毕生所追求的事业。热爱孩子,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但是仅仅热爱孩子是不够的,我将继续秉承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将其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把陈鹤琴精神传承下去,把中国教育人的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