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大全(14篇)

小编: 影墨

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是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提前制定的一份教学工作方案,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我国国土面积的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

2、出示中国地图。(并多媒体演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多媒体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学生活动: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并说出数据的特点。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学生活动:生先读出来,再改写。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归纳大数改写的基本方法。

(多媒体演示结论)。

结论: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八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给父母说一说,并利用网络、报刊、杂志收集生活中的大数,练习改写。

1、教材第9页的1、2题。

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

1220000=122万。

10000000000=100亿300000000=3亿。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上第1页例题以及第2页“想想做做”。

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每个学生准备直尺一把。

创设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连贯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应用计算;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书写的习惯。

一、情境引入(购书)

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籍吗?看书是个好的习惯!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了增加同学们的阅读面,学校图书管理员购买了一批《科学天地》(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二、自主探索

1、口算

(1) 能口算出结果吗?同学们先独立口算出结果,再把自己口算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 汇报——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

20×3=6060÷20=3

6÷2=360÷20=3

2×3=660÷20=3

想乘算除 推算 推算

(3) 出现了不同的口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突出第一种方法是想乘算除,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表内乘除法推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的。

(4) 刚才同学们自己探索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下面请大家来做一组口算练习。(想想做做的1)

a、仔细观察后再想想,从知识的前后联系看是横着算还是竖着算比较合理?

b、汇报结果

d、可以看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怎样算比较快?(将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去掉1个0,用乘法口诀算)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进行升和毫升的单位换算。

2、在学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关系,以及对1毫升有正确的感知

教学难点:对较小容器容量的估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带有“ml”或“毫升”单位的容器。各小组分别准备:水盆,50ml的量筒,500ml的量筒,1毫升的针筒,滴管,装水的小量杯,装有一升水的自制1升量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容器,一个小汤碗,一个上下粗细接近的玻璃杯。一块小黑板,画上7个小量筒。教师准备装有一升水的量杯,200ml左右的茶杯,10ml的小杯。

教学过程:

1、提问: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单位“升”,谁能说说“升”是计量什么的单位?

液体的多少?容器的容量

2、比较引“毫升”

分别出示200ml左右的茶杯和10ml的小杯问:这两个容器的容量跟1升比呢?

如果把这两个容器内装满液体,这些液体的多少与1升比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毫升”。(ml或ml)

1、感知1毫升。

(1)认识1ml的针筒,抽1ml的水观察

(2)1ml的水注入滴管,数一数有几滴。

先讲清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注入滴管时要先排出空气,数时捏橡皮管要满一点)

每小组实验两次。

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1ml的水大约是15滴左右。

(3)介绍:边长都是1cm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ml.

(4)抽1ml的水放入手心中观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一毫升有多少。说说有什么感受。

小结:1ml很少,毫升一般计量比较少的液体。

(5)进行爱惜水的思想教育

2、认识几十、几百毫升

《毫升与升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事先是听了师傅上过后,自己再另外一个班上同样的内容。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某些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这节课的重点是要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因此准备了教具:量杯、量筒、滴管和烧杯。

首先谈谈满意的地方:

1、教学导入方面:使用情境导入,让学生切身思考,使课堂顿时活跃。正值秋游回来,问学生你在旅途中口渴的时候,一下子能喝多少杯水?这是一个与切身体会的问题,因此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大家都七嘴八舌讨论。最后请了几位学生回答,有些回答的很切实际,有些回答的很夸张,就当即让学生评判一下:到底谁喝得多谁喝得少?自然而然让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喝得多谁喝得少,必须要有同样的大小的杯子测量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时候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水杯中,有刻度是500ml,有的是450ml。之后我就说以乐扣杯500ml为例,你能喝这样的几杯?我们就能得出某些同学很能喝水。随机提出问题,到底他能喝多少量的水,你知道吗?因此我们测量水等液体时要有一个表示容量的单位,引出毫升和升。

2、探究新知过程方面: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学生们的量感。先让学生们猜一下1ml到底有多少滴?带着这个问题,观察我的操作。对于教具的使用,更加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知。ppt呈现生活中用ml为单位的实物,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猜猜一盒牛奶大致有多少毫升?等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随后,说说生活中还看到哪些是用毫升做单位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毫升的感受。之后通过毫升引出升,并且引出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将1000毫升的有色液体倒入1升的量杯,让学生感受1000毫升和1升是相等的。进而用1000毫升=1升来表示。进而更现实化,用500ml的乐扣杯表示1升的话,就是这样子的两杯水。然后展示教材中几个容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猜测,下面的液体有多少?建立1升的量感中,更加的生活化。

3、巩固练习方面:练习层层递进,由简单到难,逐渐升华。首先是模仿练习,根据所给容器,填入升或毫升。其次是判断题,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容器,故意把升和毫升颠倒,再次巩固对于毫升和升两者之间的量感。之后是对于难点的突破,对于毫升和升两者之间的换算的练习。最后是提高题,探讨与之相关的实际应用题——搞促销的问题,让学生们先讨论再思考。

4、课堂总结方面: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了解他们对于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其次谈谈不足的地方:

1、由于学生们对于教具演示过程的好奇,导致在我演示的时候,有很多后面的学生纷纷跑到讲台边上观看,导致纪律有点松散,一下子难以收回。课后我在想,借用投影仪等仪器,会不会效果好点,使全部学生都能看到量筒的刻度线等。因为学生的特点不同,这个班级的学生与师傅上课的班级学生相比,非常的活泼,所以他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看到老师操作的每一步骤。所以我在这点上,考虑欠缺。

2、在对于毫升到升的引导过程中,我个人觉得引导语还是不到位,ppt做得不够好,导致上课过程中,一下子一起跳出两者之间的换算。我再进行实验,效果有点不佳,思路有点混乱。

3、在对于提高题中,时间所剩无几,我对于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还不知道他们掌握的如何。以至于在课后的练习中,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对于搞促销的问题还不是很能理解。

本节课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上课的,因此上下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对于实验这一块,学生们都觉得很新颖,增加了数学课的趣味感,也使学生们更加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 3计数单位

8 2 0 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0 0

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的教学设计

师: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由此可见名字的重要性,不仅人有名字,一所学校,一个村子,一个数它都有名字,叫对它们的名字,是对它们最基本的尊重,所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生:二千四百九十六。

师:接下来请出第二位朋友,你还会叫它的名字嘛?

生1: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

生2: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师:这两种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有万字。

不同点:第一种读法中每个数字中都有一个万字,而第二种读法中只有最后面才有一个万字。

师: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读第三位朋友(3080000)和第四位朋友(40500000)的名字,可以读给同桌听。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相同点: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读万级的数时,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师:整万的数我们已经会读了,如果老师任意给你们一个亿以内的数,你们还会读吗?好,我们再来看三个数。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54621;6407000;10030040)。

师:交流好了嘛?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黑板上写一写。小明同学,小红同学,小兰同学,你们三位来写一写吧。

生1:先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一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总结的非常到位,真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接下来,让我们翻到书本上的做一做,再读几个数练练手。

1.会读亿以内的数。

2.先分级,比较容易读。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一、设疑引欲,提出问题。

师:体育课上,同学们在进行套圈比赛,一起来看看。比赛分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规定每人套15个圈。

师:(出示前三轮比赛成绩)这是前三轮比赛的结果,你觉得哪组套得更准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比赛继续进行。(课件继续出示)现在哪个组套得更准些呢?(„„)我觉得女生组套得更准些。因为她们套中的个数多呀!

(学生讨论、交流)。

2、移多补少,平均数的意义。

师:指名汇报,显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结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这里的“7”是什么意思?是指“王宇”套中的个数吗?(学生讨论、交流,结合统计图汇报)。

师(出示女生套圈统计图):你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如果用一条线像表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个数那样表示女生的,你觉得这条线可能放在哪儿?(学生思考、汇报)出示一条线置于“10”的位置,能放在这儿吗?为什么?出示一条线置于“4”的位置,能放在这儿吗?为什么?你觉得她们的平均数在哪些数之间?(4~10)。

师:现在怎么办?学生汇报“移多补少”,课件演示过程。

生:有的比平均数多(师:多了几个?)有的比平均数少?(师:少了几个?)(课件分别演示比平均数多和少的直条)。

师:比平均数多的个数和比平均数少的个数怎么样?(相等、一样多)师:会不会是一种巧合呢?我们再来看看女生组的情况。谁来说说对这个“6”,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不是每个女生实际都套中6个,实际是怎样的?看着屏幕一起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女生比平均数多和少的直条)。

师: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师: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师:对了,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它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探索计算方法。

(1)师:除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求出平均数吗?(学生汇报)。

师:好办法,给这种方法也取个名字:求和均分。师:能列出算式吗?(6+9+7+6=28(个))。

师:28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男生组套中的总个数)师:为什么要除以4?(男生有4人)师:道理讲得很清楚。

(2)师:下面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女生组的平均数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10+4+7+5+4=30(个))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着30)30个表示什么?师:(指板书)为什么这里用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师:解释得真好。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指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2、刚才我们知道了,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师出示如下三张纸条,如图9)师: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张纸条的平均长度大约是10厘米。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张纸条比10厘米只长了2厘米,而另两张纸条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10厘米长还是短?生:

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

指名汇报。

师:你觉得,当把它变成多少的时候,它们的平均数是8?(5)你是怎么想的?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师:最后的平均数——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生:一个数。

师:瞧,前两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5变到8再变到11,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还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3、出示第3题。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李强所在的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每个队员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对吗?

师: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这支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师:你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吗?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据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

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1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69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8岁)师:发现了什么?

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生:不一定!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说得真好!平均数的知识生活中随处可见。希望我们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实际的平均数据。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会简便计算。

2、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重点:学会“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周末你都去哪里玩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安仁的景点吧。(ppt出示)

爱好旅游的李叔叔听说咱们安仁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也想早点过来瞧一瞧。这次李叔叔为了旅行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到书店买了一本《安仁自助旅行》的书,回到家就迫不急待地看了起来,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他解决。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生齐:会。

师:好,请同学们先自己列出算式。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组交流,汇报。

a、234—66—34

=168—34

=134(页)

b、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c、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师:有道理。

师:同学们,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叔叔旅行中的问题。请你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现在我们把234改成266,再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算简便?(学生思考回答)

(4)小结: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出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师:希望同学们在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数据的特点,找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学了这么多方法,我们不能总是纸上谈兵,下面进行一次实战演习。

课本第21页“做一做”

四、课堂作业,学以致用。

五、课堂评价,全课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掌握算理。

提高口算正确率。

口算卡片。

1、口算。

450÷96000÷6100÷10。

39÷372÷480÷5。

120+48。

2、估算。

387÷5426÷8218÷4。

142÷5135÷7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

总结。

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

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

预设学生行为:

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

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快速烙饼法。

饼速x3=所需最少的时间。

充分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烙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此只是彰显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理、交流寻找答案、得出最佳答案,达到本课之目的。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张、小棒。

前面我们学过直线,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学生回答)

现在请大家用直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画直线)

(一)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到黑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也可能不相交。

(二)认识平行线。

1、归纳:像这样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2、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课件展示)

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

3、这两条线也可以说互相平行,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互相。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三)认识垂线。

1、将相交的两条直线中一条沿着交点转动,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直角?(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和三角尺去验证)

3、归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1、判断题。(抓住平行线的关键词)

2、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填一填。

4、折纸游戏。(p68、3)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在备课时希望让学生多自主探索、多动手研究,但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没有充分让学生动手,自己讲得过多,引导过多。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对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特征会理解得更好。许多教学的方法在备课时设计上了,可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老是不用。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指出这节课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

四年级数学教学心得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就要不间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用处,感受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作用,积极地探究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p13例6(0的运算)。

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3、复习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上周一直在学习四则运算,主要讲了四则混合运算,不知道你们的掌握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就来做几道题。

课件显示:

(2)8×7÷2。

(3)2+3+6×5。

(4)72÷9-1×3。

(5)(9+11)×5。

做好评比!

(二)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然后课件再次显示关于四则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没有括号的。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

加减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减。

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文本框:四则运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车进行快速口算。

课件显示:。

(1)100+0=(2)0+56=。

(3)0×78=(4)154-0=。

(7)0÷76=(8)235+0=。

(11)0×29=(12)9×0=。

(2)举例总结关于0的四则运算,在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件显示。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100+0=100。

0+56=56。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数。

课件显示:

0不能作除数。

18÷9=?2×9=18。

36÷6=?6×6=36。

6÷0=??×0=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0÷0=??×0=0。

0÷0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巩固运用0不能作除数。

考考你!判断对错。

课件显示:

(1)128+0=128(2)0+45=45。

(3)88+0=0(4)1×0=1。

(5)0×97=0(6)0÷56=0。

(7)16÷0=0(8)60-0=60。

(9)0÷76=76(10)10÷0=10。

(四)巩固练习。

1、应用题的解答。

课件显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题?

2、判断并改错。

=75。

240÷40×3。

=240÷120。

=2。

让学生先判断再自己改错,提醒注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五)做课堂练习,结课。

做书《练习二》的第二题,以巩固。

五、作业设计。

1、背会《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做《学习之友》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2、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是可以抵消的;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理解正负抵消。

2、解决有关正数和负数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游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直观材料,理解正负数的求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完成学案“温故互查”并二人小组交流。

2、揭示《正负数(一)》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2、在表格中记录得分情况,然后根据得分情况独立完成学案“设问导读”第一小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结果。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第74页的“试一试”:

1、独立完成导学案“设问导读”的第二小题。

2、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学案“自我检测”1题和2题,小组交流。

2、独立完成学案“巩固练习”,小组交流、汇报。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