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为题(专业12篇)

小编: FS文字使者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积累。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筛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寻找红色足迹

有时我很不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红色又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接受着党的教育,闪耀着党的光辉,是它给了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想知道它,了解它,去寻找那红色的足迹。

听爷爷说,过去的日子可真是苦。每天的饭菜只是白菜帮子和玉米面和在一起的窝头,每个月的粮食很有限,连油都很少,每家每户会用一根线吊着一枚铜钱伸进油罐子里。他在地里干了三天三夜的活儿,生产队拿出一个生冬瓜,切开,撒上点白糖,就可以吃了,根本不管吃完了会怎么样,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大伙就冲上去抢开了。吃得很快,脸上还会挂着笑容,仿佛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那时候,粮食是按人口分配的,家里有多少口人就会分到多少粮食。所以,有的人家即使家里死了人也不下葬,把人用席子包起来,假装还有这个人的存在,这样就可以多另一份粮食。那是的生活真是无法和现在相比,那可真是一天一地的差距。如果追随的更远,那就是抗战时期。革命老战区有很多,但井冈山上有着不惜一切代价为人民奋斗,奉献一切的红色记忆。

1927年10月,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进入井冈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兰花坪。在井冈山上成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上顺利会师。两天后,两军负责人在“龙江书院”举行会议经湘南特委的决定,将这两支队伍合编起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军长,而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在庆祝大会上,毛泽东特别高兴,出人意料的是他身上背来匣子枪,在平时毛主席是从来不背枪。他走到队伍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庆祝会一结束,他就把枪交给了警卫员,从此在没看见他背着枪。在战斗中,牺牲被俘是常有的事,但是在革命队伍中也会有意志不坚定,经不住敌人严刑拷打的战士,他们成为了叛徒,出卖自己的同志来换取自己的性命。在192019年11月28日,毛主席亲自下令处决企图叛变的原红军团长陈浩等人。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自下令处决叛徒。党代表宛希先、团长陈浩率领,第二次攻占了茶陵。部队进城后,陈浩等人不管队伍,整天得吃喝嫖赌,不愿回山沟里打游击,还侵吞了部队缴获的几千克黄金。毛泽东写信严厉批评了陈浩一伙。可陈浩心中甚是恼火,想要投敌。他的计划还没有得逞,就被揭发,公开宣布处决陈浩及徐庶、韩昌剑、黄子吉另外3名企图率部叛变的军官。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虽然时间不长,却开辟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我找到了红色的足迹,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挥洒而成的,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然而我的心中也有着一颗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

以红色足迹为题材的作文精选

“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就是红色精神,是革命先烈留下的巨大爱国精神。

今天,当我们的双脚踏在这片美丽、芬芳的.土地上,你可曾想过,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曾经,我们生活的地方经历着战火的洗礼,是谁?为了我们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是他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捍卫着祖国,保护着家园。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怎能忘记祖国那段苦难的历史,又怎能忘记红军战士悲壮的事迹。我们将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而且发扬光大。

在我们站立这片土地上,也许埋葬着千千万万名红军的尸骨,__年前,他们或是牺牲在一个接一个的战役中,或是冻死在雪山上,他们没有留下名字,留下的只是一段记忆——据一位老红军讲述:掉队的人不会迷路,沿途都是牺牲的战友,他们生前是战友,死后是路标啊!

长征途中,有一位老班长照顾受伤的小战士,好不容易钓了几条小鱼,做成汤端给战士,自己却由于长期饥饿,在厨房里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正是这种团结一致、无私忘我的牺牲精神,才使他们越过千山万水,夺取了长征的胜利,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与*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换来了今天的和*。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思绪万千,感动不已。

祖国的尊严与繁荣,是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如今,祖国的未来落在我们的肩上——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要担负起这份责任,牢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团结一致,为*开辟一条走向世界的道路,实现伟大的“*梦。”

以红色足迹为题材的作文精选

100年前,党从南湖的一叶小舟上起航,历风霜,破长浪,披荆斩棘,让红色的革命浪潮席卷全*。回首这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

现如今,*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而我们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我们谨记**的教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要爱国奉献。爱国是一种本能,奉献是一种使命。东深精神,灼灼其华;抗疫精神,熠熠生辉!每当国家需要、民族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多少青年人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不惜流汗、流血,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青春赞歌!“清澈的爱,只为*”“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这句话,令无数人为之泪目。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这才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姿态!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要勇敢追梦。梦想是什么?梦想是机车的引擎,是动力的源泉,是飞翔的翅膀。哈工大“90后”学子吴凡为了实现“让*的航天事业傲立于世界之巅”的航天梦,与他的同学们一起迎难而上,顺利将“龙江二号”送入月球轨道,并拍下了最美地月合影。这批年轻的学子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挽救“龙江二号”,正是因为他们勇于追梦,是梦想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因此,身为祖国的年轻一代,身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我们也一定要有梦想,并且要把个人的梦想与*梦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勇敢面对我们在求学路上所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要努力奋斗。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实力是努力铸就的,梦想是奋斗托起的。没有个人的努力奋斗又何来社会主义事业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没有团队的努力奋斗又何来*女足奥运会梦的实现?何来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何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成绩是拼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奋斗,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的新人!

近几年,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身为*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新时代,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唯有科技才能兴国,唯有人才才能强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终将在我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以忠诚之心跟党走,以赤子之心为人民,以奉献之心报祖国,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一面面迎风飘舞的五星红旗,一首首嘹亮的“歌唱祖国”,一颗颗炽热爱国的红心,不得不使我想起幅员辽阔,家族缤纷,历史悠久的它——红色中国。

这一天,明媚的晨曦划露天际,顿时,世界如凝霜一般,宁寂下来,仿佛在为什么做序幕。空气貌似凝固,缓沉。当一轮刚刚洗濯过的红日闪出笑颜,放射万丈光芒时,鲜红的五星红旗再次映现在我们眼前,一曲恢宏的国歌为他来开神圣的道路。

听,不,用心听,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好像在脑海中一一重映,使我们一喜一叹,再喜再叹:而令人痛恨、丢脸、惭愧的近代史前期,让我真的很想冲他们喊:“起来!”。然而中华养育的儿女绝不是窝囊废,那一声声脍炙人口,反抗、革命的枪声,那一句句激奋人心的口号,那一位位爱家爱国爱人民的战争烈士,仿佛一一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最高处。聆听这爽朗的国歌,改变了一个全新向上的红色中国。

五星红旗早在空中飘扬,“歌唱祖国”早已萦绕在耳畔。我相信,中华民族永远不可能是供人回忆的黄昏,但他总能是耀眼夺目、焕然一新、容光焕发的晨曦,绽放出中华的红色璀璨。一面面迎风飘舞的五星红旗,一首首嘹亮的“歌唱祖国”,一颗颗炽热爱国的红心,不得不使我想起幅员辽阔,家族缤纷,历史悠久的它——红色中国。

这一天,明媚的晨曦划露天际,顿时,世界如凝霜一般,宁寂下来,仿佛在为什么做序幕。空气貌似凝固,缓沉。当一轮刚刚洗濯过的红日闪出笑颜,放射万丈光芒时,鲜红的五星红旗再次映现在我们眼前,一曲恢宏的国歌为他来开神圣的道路。

听,不,用心听,我们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好像在脑海中一一重映,使我们一喜一叹,再喜再叹:而令人痛恨、丢脸、惭愧的近代史前期,让我真的很想冲他们喊:“起来!”。然而中华养育的儿女绝不是窝囊废,那一声声脍炙人口,反抗、革命的枪声,那一句句激奋人心的口号,那一位位爱家爱国爱人民的战争烈士,仿佛一一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最高处。聆听这爽朗的国歌,改变了一个全新向上的红色中国。

五星红旗早在空中飘扬,“歌唱祖国”早已萦绕在耳畔。我相信,中华民族永远不可能是供人回忆的黄昏,但他总能是耀眼夺目、焕然一新、容光焕发的晨曦,绽放出中华的红色璀璨。

以红色足迹为题材的作文精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短短的一行字,却是我中华民族无数个英勇无畏革命勇士用生命换来的凝聚着血与泪的历史过往,无论是日新月异还是千变万化,那段难以忘怀的国耻都应当铭记于心,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战士应当永远存活在我们的脑海中。

走进青州井塘古村,那清雅如世外桃源的村落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环绕着石子路上山,狭窄的小窄道的下面就是滚落的山崖,第一幕看见的是一口井,井的旁边由一个坐着马扎子的老爷爷,他向上前询问的我们介绍道,这口井自打明代就在这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我们村寨里根据地的八路军同志当年喝的就是这口井,一股油然而生的敬意涌上我的心头,老爷爷说,在这个村子里面还有很多大户人家当时为了抗日争先扑后的投入到战争中去,家里的妇女则是在敌后为战士们做好饭菜,当时的那个穷苦条件比现在可是差得远,我静静地听着老爷爷回忆着过去,这个时候老爷爷的身边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也都在静静聆听细细揣摩着那个艰苦的年代。

我追随着红色足迹,泥泞的道路深一步浅一步的走着,点点嗅着革命的味道向前,又是一户屋落,还没进门,便听见愉快的号子清脆的从一些大妈的口中喊出,是打夯!我立马跑上前去亲身感受了一把,爸爸告诉我说,在当年那个时期,在农家的妇女不光是在敌后为将士们解决生活上衣食住行的琐事,还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将男人们清出石子的路在用这些木头墩子砸结实,在当时,xxx上山扫荡的时候,在扫荡不出我们的游击队员时经常气急败坏的残忍杀害我们的勇敢的开路大妈们,即使是这样,为了让革命更加顺利的进行,一批大妈倒下又有新的一批站起来,这也是当年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全国人民其心,共仇敌骇。

院落里还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摆着茶碗和茶壶,92岁的老奶奶亲切的招呼着我们坐过去歇歇脚,在我问起那个革命时期的事情时,老奶奶的面容沉稳,一点一点揭露着日本暴君的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老奶奶说那是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惊恐的她被妈妈安置在一织布机的后面,眼看着暴君把妈妈和村子里的女人们抓走,在荒地上逼迫他们说出xxx的位置,并杀一儆百恐慌这些乡村妇女,老奶奶说,在那时最让她难以忘怀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出来,那时隔壁大爷邻家的唯一一个男丁,他为了救整个村子的女人们挺身而出,说自己是xxx,在临死的前一刻,他对着全村人高喊了一声“保护俺们的同志阿一定”,老奶奶忆起往事不免伤心,转念又欢快的语气和我们说,“那时候苦啊,一碗苞米糊糊都能喝三天,战争胜利那天,咱村子里的人都没有去挂啥鞭炮,全都是一行老泪的惦记着自己死去的亲人可以安息,激动着中国终于熬出头了!老奶奶的话让我又一次看清历史,真正懂得了电视剧上那些为国献身的村民们并不是杜撰,而是真真正正的革命往事!

告别慈爱的老奶奶我们继续一路上前去寻找xxx时期遗留下的革命财产,破旧的炮楼子,路上坎坷的高低突起形状不一的残石硌着我的脚,感觉真的很累,路上全是些杂草,走一步崴一步,我又想起或许那是的哪个伟大的战士就曾走过我脚下的路,立马又让我浑身充满着斗志,在距离炮楼几十米的地方碰到了一个类似巡山的爷爷,一问才知道,这里的村民们八十多岁的老爷爷们都身体倍棒,没事就爱帮着寻寻山看看有没有迷了路的帮着指指路,那些担惊受怕的年岁过去了但还是闲不住,我的眼前又慢慢浮现出阅兵式上那些老兵坚毅的身影,那么令人敬仰。真正到了炮楼面前,那些历史的印记还存留在上面,炮弹炸后的废墟,子弹穿过的空隙,真是无法想象当年我们的官兵战士是靠着怎样的爱国精神,得到了xxx胜利!这些,都永远值得我们去致敬!

一步步,一路路我还会一直在心路旅程上追寻着红色足迹,体会揣摩着我中国抗日官兵的坚毅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信念去走完我人生的旅程!

以红色足迹为题材的作文精选

范兴义,小疃村人,父亲早亡,母亲拉扯弟兄二人,生计维艰,常年衣不蔽体,冬夏赤脚,脚生厚茧,踏蒺藜窝如履*地。孤儿寡母无依靠,少管教,曾被乡人戏侮:你就是拖着打狗棍戳狗牙的料。心中不*,负气背井离乡,在临沂参加武工队,整编成高炮团,任团长。在各种战役中多次负伤,赴朝回国后,授予大校军衔,享受副师级待遇。

抗美援朝的前夕,一天,去小疃村的乡路上走着三个军人,其中有一个女军人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男婴。

来到村口,两个警卫员在树下等候,女军人抱着孩子疾步向一户破旧的院落走去。

屋里迎出一个农妇,见到亲人喜出望外,忙招呼到屋里。女军人面色凝重地说:大嫂,我和老范又要出征打仗去了,孩子就托付给你了。泪珠随着话音扑嗒扑嗒落下来。嫂子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孩子才六个月呀,正是需要娘的时候,你俩咋这么狠心啊!看了看熟睡的孩子,女军人说:大嫂,别说了,国家更需要我们。她觉得这样走会更好,孩子哭了她怎么拔得动腿,就狠狠心,把孩子放到大嫂的怀里,然后毅然决然地向门外走去。

刚走到胡同尽头,恍惚间耳畔传来孩子声嘶力竭的哭闹声,有个声音抓挠着她的心喊着“妈妈,妈?妈”她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稍一迟疑,转身向院子里跑去。

孩子的确醒了,茫然地感到异样的气氛,但他的小鼻子灵异地闻到了母亲渐渐飘近的奶香,那种偎依的感觉还在,于是像往常一样,醒来献给母亲一张甜甜的笑脸。女军人忙不迭地又把孩子奶在怀里。一边握着孩子粉嫩透明的小手一边自言自语:孩子,好好吃吧!吃饱了就不想妈了,妈妈这一走,一声枪响过后还不知有没有你这个妈呢?愈说愈忍不住哽咽了,低低地啜泣起来。嫂子在一旁也陪着擦眼抹泪,安慰着:他婶子,你就放心吧!有一口吃的我也不会饿着孩子,你们都是国家的人,家里拦不住你,你就放心孩子吧!女军人含泪点点头,看了看孩子最后一眼,似乎要把孩子完完全全印在心间。当孩子从母亲的怀抱脱离开来,揽进另一个温暖的怀抱,他还是察觉到气息的异样,陌生地放声嚎啕起来,似乎他也预感到此时此刻与母亲的生死诀别。他不会像母亲那样懂得压抑,一任自己哭得汹涌澎湃。

孩子一直大声哭喊着,每一声都哭向母亲,似乎每一声凉透心底的忧伤和绝望里都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别走!妈妈,你快回来!女军人淋着疾风骤雨般的啼哭,向村外走去。

集结的号声在中原大地回荡。

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敌人的飞机像老鹰似的向地面俯冲,到处一片火海恣肆。

女军人从一处起火的房子里,隐隐听到婴儿的哭声,做过母亲的人对孩子的哭声都特别敏感。那声音像无线电波似的,无论多么细微,都会被母亲的心接收。她冒着呼啸的枪炮声向倾塌的房子里冲去,竟真的抱着一个婴儿跑了出来。但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一颗罪恶的子弹还是打中了她的腿。她从未感到一丝儿的后悔,更是紧紧地守护好那个孩子。她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孩子,老家的儿子在托付这个异国的孩子来看望他的母亲。这个孩子也是她的战友的孩子——刚刚牺牲的杨政委夫妇留在临沂老家的遗孤。她活着就要好好收养,保护这些可爱的孩子,让战争的阴影远离孩子的童年。当母亲的受多大的罪,就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吃同样的苦。她们两对夫妇曾经说好了,无论谁倒在了战场上,活着的就把对方的孩子收养,当自己的孩子抚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不是电影画面,也不是小说里的情节,女军人就是范兴义的妻子,从八一南昌起义,作为一名女子中学的学生就开始追随革命,一直在教导营做教官,历经各种战役,出生入死,这是赴朝参战时的情景。

范兴义没有文化,妻子小他八九岁,在那个红色年代,很多不同层次的人为革命信仰走到一起,信仰产生激情,家庭也是组织的一部分。两个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如何相处,并相敬如宾,很多生活的细节笔者不得而知,也许与石钟山写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某些相似之处,局外人尽可以想象,笔者只想赘述几点不同。

赴朝回来,范老自觉没有文化,便主动请缨到地方工作,在长春一个兵工厂管人事安排。

五个孩子相继来到身边,这样一个大家庭,教育的责任基本落在妻子的身上。文化人自有文化人的智慧,她借鉴部队每周开班务会的作风,规定每周开一次家务会议,充分发扬民主,互相提批评意见,而会议的依据就是一本普通的记事本,妻子负责记录。

在本子上,记录着每个家庭成员*时不好的言行。比如老范某天几点几分骂了孩子们一句话,妻子也不多言,抽空便详细记下这句出格话的来龙去脉。到了周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面上放上这本记事本,人人都有自危的感觉。即便最有威严的一家之主老范在事实面前,也要向大家真诚地道歉,在父母以身作则的垂范之下,孩子们更是深受教育,时时处处自觉培养一种慎独的精神。

其实,人的境界之高下与文化修养并无太大的联系。范兴义常对子女说:人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我光着脚参加革命,党给了我一切,我的一言一行都在替党说话办事。你们赶上和*年代,有机会学知识,有这么好的条件,与其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所以,我不会给任何人开口子,搞特殊。

什么是真正的传家宝,不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也不是锦衣玉食的物质财富,而是授儿女以自强不息的独立之精神。五个孩子都很争气,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该下乡的下乡,该支边的支边。后来恢复高考,又凭自己的能力考取大学,走向国家建设的不同重要岗位。

说真的,他们也有自己心痛的地方。二女儿十几岁到黑龙江支边,那里自古是酷寒之地,冬季多在零下四十多度。女儿感冒发烧,咳嗽不止,高热一个多月不退。地方医院条件有限,也查不出真正的病因,因为高热,已伴随出现间歇性的抽搐症状。妻子看到女儿命在旦夕,才不得已请求老范,让孩子回来检查,治疗。一查竟是三星结核,后来虽治愈,也做下癫痫的病根。考学无望,就业也不行,大半生只能在一个街道小制锁厂做临时工。因病频发,走在了父母前面。

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子沉痛之时也不无抱怨地说:是我们毁了孩子,做父母的没做好啊!二女儿也是老范最乖顺,疼爱的女儿,他欣慰的是女儿从来没怨言过他这个父亲,也许女儿更多地传承了他的精神气质,而深深地理解了他吧!

他们夫妇经常去临沂看望另一个女儿——杨政委夫妇的女儿,并交待当地*好好照顾烈士遗孤,胜过己出。

范老晚年一直有写回忆录的打算,由于文化水*所限,没能成行。但小疃村的亲人和乡亲的记忆里自有一篇篇回忆录,追怀着一个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真正*人的一言一行。

有人说,他衣着朴素,形同乡民,每次回村都是从车站走着来的,县里的吉普车想来接送,他大手一挥: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不麻烦任何人。

回家呆了三天,头天挨家挨户拜访乡邻,嘘寒问暖,叙叙乡情。第二天,特意去看村里的学校,教室里上课的孩子。走到办公室里,握着老师们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文化是可怕的,拜托你们好好教育咱这些孩子,把他们教成对国家有用的人。

嫂子见他大老远回家了,日子虽穷,还是想做点改样的饭,他说你们吃啥我就吃啥,做别的我也不吃。拿起锅里的地瓜吃的津津有味,边吃边说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回去时,侄儿念他岁数大了,路途遥远,就买了卧铺票,他马上叫退掉,换成了普通座位。

在村里,笔者有幸见到了范兴义的亲侄儿,一位乡村医生,他谈起叔叔有些激动,更是一往情深。

复员回家后,工作无着落,除非在家修地球,便又跑到长春,想让叔叔给安排个工作。软磨硬泡就是两个月,婶子都有些心软了,叔叔只撂下一句话:我希望你们都好,但各人的路个人走,农村有那么多人,人家一样能工作,你为什么就不能?问的他瞠目结舌,一看再待下去也没戏,就央求叔叔跟着一道回家。老人却有言在先:我可以一起回去,顺便看看老家的情况,但我回去任何话也不会替你讲的。

叔侄二人前脚到了家,县里的领导踩着脚后跟就跟来了。忙不迭地问老首长家里有什么困难么,侄儿正眼巴巴地等着叔叔发话呢,他老人家倒好,大手一挥:没困难,看到家里过的跟大家伙儿都一样,我就放心了。一句话把侄儿的出路都堵上了,也彻底掐灭了侄儿一心仰仗叔父的念想了。

听到这里我不禁脱口而出:你抱怨过叔叔吗?他*静地说:不会抱怨的,其实叔叔也是我们的恩人。父亲早故,母亲一人拉扯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在那个全国上下都穷的日子里,换季时节,叔叔都会寄来几十元钱接济我们。我们这一代都受了叔父做人的影响,我也是一名党员,我们家族的人也一直把叔叔的信仰当作自己人生的`标杆。

他又向我谈起范老的三女儿,八十年代的留美博士。叔父已故,他就问堂姐:你为什么不回国?他觉得自己是替叔叔诘问的。堂姐正色道:什么时候你都不用怀疑,我们这个家族的子孙永远是爱国的。不要以为只有在*的土地上出力流汗才是爱国,我们的科技还不发达,我是代表国家在与美国搞卫星遥控的协作,每一天,我一睁眼都会在卫星云图上关注着祖国时时刻刻的动向。

我深深地相信,某种信仰的传承如同遗传基因一样,的的确确在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着,成为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影随形,无时不在心头烙下*的感觉。

向我讲故事的人说,这样的红色记忆在那个年代俯拾皆是,人性的光辉像阳光一样到处流淌,还有许许多多范兴义式的人物,从不以新*的功臣自居,虽然身在民间,却心系国家,以端端正正做人书写着自己高尚的墓志铭。

听着这些跟美好有关的一切,像一种暗香穿越时光的尘埃,它扑面而来,却让人莫名地心疼,黯然神伤。阳光在院子里依旧盛开,满眼辉煌,所不同的是那些人性的光辉渐渐颓败下来,变得昂贵起来,贵与贱的终极理解,精神与物质,在美学上已悄然置换了场地。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无法减速和刹车的经济狂潮正铲除一切旧物,旧的礼仪,旧的风气,旧的表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精神信仰的恒定要求,是否已驱逐出时代的中心,即使还能从那些红色记忆里探测到一些正能量的气息,也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这些流传红色记忆的人,从他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欲言又止的话里,我已心领神会他们是有刺的,像仙人掌一样在时代的沙漠里顽强地擎起星点的绿意,装点着沙子的信仰,以满身的刺,固执地向外面的世界直戳着,带着警告,带着挑剔,也带着梦想,直指一个时代信仰的缺失,精神的空洞。

红色是一个多么火热的词,依附着它,散落四方的沙子重新放射出光芒,唤醒我们沉睡的信仰和道德激情,那种精神的护肤和清理才真正让我们聚成掷地有声的砖石,筑起新*梦的长城,凝成我们民族图腾的伟大有生力量。

我想对那些仙人掌说:做一粒有信仰的沙子,真好!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瞎子慢慢行走在通往集市的小路上,是那样的举步维坚,可谁也顾不上上前帮他一把。

这时,一个瘸子经过他的身边,他默默地拉起瞎子的手杖,瞎子的脚步一下子变得轻快了,一路无语。

就这样,他们成了一对朋友。

一天,瞎子和瘸子一起散步。不远处的一个声音吸引了瞎子,“瞧,那多花开得多艳丽,红得像火!”一片啧啧称赞声更让瞎子心驰神往。“老哥,你真幸福,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红色。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红色吗?我也想感受红花的美丽。”瘸子难过地看着瞎子那渴求的神情,轻轻叹了口气,此时,他发现瞎子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一个声音在他的心里呼唤:“不,不我不能让他失望!”“老弟,请你相信我,明天我一定让你感受到红色的快乐!”

第二天一早,瘸子就敲开了瞎子家的门,“老弟啊,快起来,我们出去走走,我带你去看最美的红色。”他们来到两人经常散步的公园,山脚下,瞎子像往常一样背起瘸子,一步一步往上爬。“老弟,你可知道,你就是那美丽的红色啊!每当在这山脚下,你背起我,充当了我的脚;每当散步时,你总用有力的臂膀架着我的身体,让我少一点痛苦……你就是我生命里最美的一朵红花,那样耀眼,那样灿烂……”听着,听着,瞎子的脸便成了一朵娇美的红花。

那一夜,瞎子好兴奋,他就是一朵最美的红花!

又是一天,空气里弥漫着芬芳,瘸子牵着乐得像花一样的瞎子,慢慢地行走在小路上。瞎子不小心拐了脚,瘸子忙问长嘘短,一个劲地责怪自己太粗心了。此时,瞎子看到了一朵更美的红花:每天散步时,他都默默地牵起他的手,那一刻,他再不必担心会走错方向,有碰壁摔倒的可能,他是那样的从容;家里的日用品不多了,他准会及时补上,不用他操心;他的衣服袜子破了,他细心地一针一线缝补好;自从那天在路上遇到了他,别人都夸他干净整洁多了……对,他才是最美的红色!

他们成了一对红色的兄弟,他们两颗红色的心贴得更紧了!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年幼时,父亲常教导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要义。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红色追寻”采访活动,在车流如织的蔡锷北路边一个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这里曾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办公地。在旧址陈列馆里,一副字迹隽永的对联使我倍感亲切:“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

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介绍,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经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了一晚。当时店里几位青年店员围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讲革命道理。徐老从国家大事谈到社会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题词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诺为他们题写了这副对联。

此联,语重心长。上联中的“家国”,应该是指齐家治国。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尔后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益身心事莫为”,告诫我们,对身心健康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温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应该常读一些利于家国的.好书,这对个人修身,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策划人:

一、活动目的。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7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烈士的顽强拼搏、敢于奉献的精神,回顾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使同学们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坚定同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祖国,9月16日,我校组织三十名摄影社团的学生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去莱芜战役陈毅指挥所和莱芜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

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地点。

莱芜战役陈毅指挥所和莱芜战役纪念馆。

四、活动时间。

五、前期准备。

1、确定行车路线及参观路线。

2、分发关于莱芜战役的历史材料。

六、活动内容。

(一)参观芜战役陈毅指挥所和莱芜战役纪念馆。

(二)聆听校长国旗下讲话。

1.“在那个感人的年代”绘画、摄影作品展作品征集,每人交至少一张围绕红色经典主题的绘画或摄影作品。

2.“在那个感人的年代”绘画、摄影作品展活动流程(1)将收集到的作品在长廊进行展示,并设置投票箱让全班同学进行自由投票。

(2)展览结束后统计所有作品所得票数,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2015.10。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我来补答京城之美,尽在桃花,桃花之美,独在我的家园——平谷。平谷拥有着取得国际吉尼斯记录的22万亩国际最大桃花园。每年的四月,都是桃花纷飞的时节,再没有什么花能像桃花这样妖媚地控制整个四月了。四月的平谷桃花竞相怒放,争芳斗妍,海阔潮平,如诗如歌,到处是花的海洋,花的国际。

赏识家园的桃花,有许多安闲的方法。你能够开车在其间缓缓而行,不时探出面去嗅一嗅近在咫尺的桃枝的芳香。更惬意的玩法是蹬一辆脚踏车,络绎在桃花走廊的花瓣雨中怡然自得,纵情嬉戏。白日,坐在桃树的虬枝之下晒晒太阳,晚上则爽性露宿在桃花林中,看星空下粉红的花瓣随轻风飘落。高高在上,能够放眼脚下万亩花海的雄壮,荡舟湖面,则会体会到桃花流水的绚丽。最好的方法其实是登高瞭望,站在高处,桃花海明晰的层次让停止的画面也变得立体起来,桃花林就真的好像波浪浮云般阵阵涌来。

美丽的桃花海不只让人们过足了眼瘾,还满意了人们的口服。坐在桃花之中边赏桃花,边品平谷大桃是人世美事之一。平谷大桃柔软多汁,甜中微酸,是可贵的甘旨,当桃园中仍是桃花怒放的时节,周围的大棚基地已经有大桃缀满枝头了,围坐在桃树下,边看花边吃桃,总让人有种时节紊乱的奇特感觉。

家园的花美,桃香,人更好。看花之余,你能够跟路旁的村夫聊聊天,你会发现这儿的人像桃花相同的热心,这方水土哺育出了一个个美丽又善夫君,他们的心肠永远是那么的憨厚和仁慈。

我生在这片土地,这片土地给予我生长的一切养料。我爱我的家园,我爱我家园的桃花海。我爱这片粉红色的海洋,更爱这片哺育了我10几年的美丽的当地!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今天是正月初十,天空下着绵绵细雨。爸爸妈妈收拾行李带着我和弟弟,妹妹来到我心心念念期待的故乡韶山。从我记事开始,经常听爷爷给我讲毛泽东的故事,是他让中国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今天让我亲自来了解一下毛爷爷的成长历程,解答我心中的疑问:为什么毛爷爷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红太阳”?我的心情就激动不已!

来到毛爷爷的故居,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尽管今天的天气十分的寒冷,可依然阻止不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们首先参观了毛爷爷的卧室,里面有床、柜、折衣凳、方桌和木竹凳。听导游阿姨说,这是他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毛爷爷酷爱读书,每晚都要读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他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就用被子捂到窗户上,让父母看不见灯光。听到这里,让我想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爷爷从小孜孜不倦,刻苦学习,日积月累,才拥有广博的知识,做任何事情都得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厨房、谷仓、舂米房、牛棚、猪栏。听导游阿姨说,这是毛爷爷曾经劳动过的地方,他从小就热爱劳动,晚上还要帮爸爸记账。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暗暗羞愧,在家里我就像个小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时候还嫌弃妈妈烧的菜不好吃。妈妈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还找理由拒绝。相比之下,差距真是太大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劳动也是很重要的锻炼,不仅可以掌握生活技能,还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晒谷坪,导游阿姨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插曲:毛爷爷从小非常乐于助人,一次大雨来临,他首先想到的是帮助邻居阿婆收稻谷,而自己家的反而淋了雨。我不禁想,毛爷爷真是一生心系天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从小就和劳动人民心连心。

最后我们来到了毛爷爷的铜像广场,作为少先队员的我,满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爷爷敬了队礼。

这次韶山之行让我受益匪浅,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作为像毛爷爷这样的伟人更为不易。我决心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尽一切努力为祖国美好的明天献上一份力量。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我讨厌红色,在别人看来是活泼、艳丽甚至热情,在我这儿通通被挡回来只剩下了厌恶。红色,攻击性多么强的一种颜色啊,亮得有些刺眼。

红色让我觉得沉重,小学时常不敢直视红领巾,因为人们常说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每个人听了都很自豪,然而,除了我,我只有越发觉得脖子的沉重,有一瞬窒息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的小学生涯居然背负着无数的牺牲,而牺牲的颜色是红色,我总是默默摘下红领巾,尽量不像其他人一样让这带着牺牲的红色随意飘扬。

红色让我感到无助,它太亮眼了,它让我无处可逃,可偏偏我得去习惯它,接受它,仿佛它代表了主旋律。

有人说初中是黑色的,可我却固执的认为它是红色的。

在考卷上密密麻麻的的红色笔迹可以代表你的认真,也同样可以代表你成绩差的无奈,一笔一划的字亦是抵不过学霸全是黑色考卷上几个红色的数字,它们名为高分。再看看自己卷上的红色,远看着有些模糊,像一张血盆大口,张牙舞爪地向你扑来,偏偏你还无处可逃,因为这是名为学习的笼子。一张张卷子不停歇的做着,仿佛永远没了头,卷子上红色的大写分数格外刺眼,遍遍撞击着自己的内心,它代表着一个学生的荣辱,它决定着学业上的分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压力,让人渐渐地有些麻木,再到后来的透不过气来。

红色像小精灵一般跳跃,而我的红色小精灵总是跳出来猛得咬我一口。我不是什么孤独的人,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成绩好的人是太阳而我们这些平庸的人则得围着他们所给予的光芒转,转着转着,耀眼的红色让人炫目,仿佛失去了方向和自我,红色是优秀人的代表,却有时代表着我的噩梦,我像一头牛怯懦畏生,被具有强烈攻击性的布刺激得晕头转向,我讨厌红色,讨厌被红色召引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不得不“追随”,因为我只是一头平庸的牛,在现实的红色洪流中挣扎,不允许逃脱。

我希望冲破那困住我的红色,虽然在主流里它也许是积极、热情、艳丽、蓬勃,但是它沉淀在我心里的更多的是无奈、心酸和压抑甚至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