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优质17篇)

小编: 碧墨

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进行记录和分享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热门电影的观影感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看法和心得。

小学生作文《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圣诞节前夜,小男孩看到了保罗的新车。保罗告诉他,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节礼物。小男孩非常吃惊又很羡慕,保罗心想,小男孩一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小男孩的话让保罗十分惊讶。原来,小男孩希望将来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为自己的小弟弟买一辆新车。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读了这片文章之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次数学期末大考我的同桌没带橡皮,她想问我借。可是,橡皮是我新买的,有点舍不得。当看到她写错字没办法改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把橡皮一掰为二,一半给她。她感动的眼圈都红了,我也十分高兴。结果她得了100分,我也得了相同的分数,我们都十分快乐。

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我们不能只想着别人为自己做事,而是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真正的快乐。如果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保罗偶遇小男孩和小男孩脚有残疾的小一弟一弟。通过小男孩的话语,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我读到“天哪!我希望…”时,想法和保罗一样,都以为小男孩会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哥哥,但一“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句话使我为之一震,因为小男孩竟然有这样高的品质,能够替别人着想。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小男孩为了自己的弟弟,长大后也要像保罗哥哥那样,送弟弟一辆新车,让他看看圣诞节橱窗里的东西,让弟弟快乐。他给予了小一弟一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生活的希望。小男孩在给予弟弟这些时,心中十分快乐。小男孩的身上有着常人没有的高尚品质。

这篇课文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署假中的一件事。表姐喜欢打游戏机,到我家来时看到我有游戏机,便缠着我,我就答应了。结果她什么时候都要打,睡觉打,吃饭打,上厕所时也打。我受够了,便把游戏机要了回来。后来我发现姐姐文曲星上有个游戏很好玩,便问她要,姐姐欣然答应。结果我也像表姐玩游戏机那样,连电池也玩光了,而姐姐也没问我要。我当时十分内疚,表姐却说“没关系。”

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得到――给予,一对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虽然一样会快乐,但性质完全不同。得到只是单纯的快乐,而给予则体现了高尚的人格,精神的满足,是一种有着更高境界,有着更强生命体验的深度快乐。

以前,我只重视眼前获取的快乐,而忽视了能给大家带来更大满足的给予的快乐。直到上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我才明白了,给予比得到更快乐。课文中保罗错了两次。第一次是当小男孩知道那辆新车是保罗的哥哥白送给保罗的,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也没花?天哪!我希望……”保罗当然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小男孩是想当保罗这样的弟弟,可是保罗错了。小男孩的'希望是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弟弟一辆车。小男孩说的话使我为之一振。

在利益当前的今天,人们往往会想到自己得到什么,有时候还会因为得到多少而争论不休。小男孩用他不是期待得到而是准备给予的美德教育我们,合我们知道给予也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这快乐是那么至善至美。第二次:小男孩叫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保罗原以为小男孩要向邻居们炫耀炫耀。介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只是背出他腿有残疾的小弟弟,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对他说:“弟弟,看那新车……那样你就可以……”

小男孩没有炫耀,他在关心他弟弟。虽然小男孩的弟弟腿有残疾,看来他比谁都快乐,因为他有一个懂得给予的哥哥,所以他快乐。那个夜晚,使保罗终生受益,因为他终于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多给予别人一些帮助和关怀。记住: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它使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一直认为,快乐就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每天能和亲人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可是,自从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后,我才明白,原来得到的并不一定就是全部的快乐,有时候给予别人也是快乐的。

保罗在圣诞夜的前一天,收到了他的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车。一个看上去生活并不宽裕的小男孩羡慕地摸着、看着这辆新车。后来他从保罗那儿知道了这辆新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就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开始还以为小男孩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可是保罗想错了,原来男孩是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之后,男孩坐上保罗的车,让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这时保罗又以为小男孩是想向朋友炫耀一下,可保罗又想错了。原来小男孩让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口,是因为小男孩想告诉他的弟弟,等他长大后也要买一辆这样的新车送给弟弟。

保罗看到这里后,感动地眼睛湿润了。但他并没有转身把车开走,而是三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这个夜晚使保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这故事却让我懂得了:我要向小男孩学习,学习他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还要学习保罗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多多帮助和关怀别人,我们还要记住:给予有时比得到更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让我知道了给别人东西永远比拿快乐。

有一天,我的同学饶宇鹏说:“哎呀!我的笔没油了。”我听了以后,就拿出来我那根子弹头的黑笔芯,对饶宇鹏说:“饶宇鹏,你的笔芯没有油了,我送你一根。”饶宇鹏对我说:“谢谢你李飞。”我说:“不用谢。”这时,我感觉我很快乐,我仿佛失去了一切烦恼,永远的在快乐当中生活。

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去帮助别人,哪怕借他东西也行。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内容讲的是:圣诞节前夕,哥哥送保罗一辆新车。

给予,我觉得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

给予爱心、给予身体中的各个部分等,都能告诉你给予别人,也等于自己,形象的说也就是如果给了别人快乐,自己也会觉得的非常开心。本组课文中,我们知道这个男孩是一个懂得付出却不懂得回报,而且使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人人懂得付出,不求回报,如果我们都像他一样的话,说不定还有小朋友喜欢你呢!所以,这篇课文,让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只会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就是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如果不给予人,一心只想要别人回报你这样的人,一生一世不会得到任何东西、物品。

读完语文书的24课——《给予是快乐的》之后,我有非常深的感悟。课文主要讲了圣诞节到了,保罗的哥哥送了一辆车给他作为圣诞礼物,这时,他看到有一个男孩非常想做一名这样的哥哥,就叫保罗开车送他回家,让弟弟看看他哥哥送给他的车,再跟弟弟说:“我到圣诞节时也会送一辆车给你。”保罗看了,十分感动!

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人间处处都有爱,而乐于奉献也是一种关爱,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爱的双手,别忘了给予的快乐的。

人间处处有真爱,真爱处处暖人心。课文讲述的是圣诞节前一天,有一个男孩家里很贫困,但他一心想给残疾的弟弟看一份好的圣诞礼物,让他知道圣诞礼物是什么样的。通过读这篇课文,使我们知道“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男孩的美好品质。

拥有爱是幸福的,而乐于助人更让人感到快乐。当我们见到有人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去帮助他,伸出友爱之手,献上最真诚的关怀。不要忘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今天,我们学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让我知道了给别人东西永远比拿快乐。

有一天,我的同学饶宇鹏说:“哎呀!我的笔没油了。”我听了以后,就拿出来我那根子弹头的黑笔芯,对饶宇鹏说:“饶宇鹏,你的笔芯没有油了,我送你一根。”饶宇鹏对我说:“谢谢你李飞。”我说:“不用谢。”这时,我感觉我很快乐,我仿佛失去了一切烦恼,永远的在快乐当中生活。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给予,我觉得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

给予爱心、给予身体中的各个部分等,都能告诉你给予别人,也等于自己,形象的说也就是如果给了别人快乐,自己也会觉得的非常开心。本组课文中,我们知道这个男孩是一个懂得付出却不懂得回报,而且使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人人懂得付出,不求回报,如果我们都像他一样的话,说不定还有小朋友喜欢你呢!所以,这篇课文,让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只会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就是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如果不给予人,一心只想要别人回报你这样的人,一生一世不会得到任何东西、物品。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希望什么呢?保罗是这样揣度小男孩的心理的: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可以白白送给他一辆新车。保罗错了!小男孩希望的是将来也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能送给自己的弟弟一辆新车。小男孩的话语让保罗吃惊,也让读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物欲横流、利益当先的今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自己获取了什么,并不是给予了什么。而且还常常会因为获取的多少而忿忿不平,抱怨不停,以至于人与人之间情感冷漠,唯利是图。小男孩用他不是期待获取而是准备给予的言行教育着我们,也触动着我们人性中最柔软、最美好的一部分,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给予也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这快乐是那样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从我上小学开始,我就一直认为快乐其实就是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每天和同学们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快乐。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得到不一定就是快乐,有时候给予别人也是快乐的。

保罗的哥哥在圣诞夜的前一天送了保罗一辆新车,一个生活并不宽裕的小男孩羡慕地摸着、看着这辆新车,他从保罗那儿知道了这辆新车是保罗的哥哥送保罗的,就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自己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可是保罗错了,男孩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男孩坐在保罗的车让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向朋友炫耀一下,但是保罗又错了。他并没有想到原来小男孩让他把车停到家门口是因为他想告诉弟弟等他长大时也买一辆这样的新车送给弟弟。当保罗看到后,眼睛就湿润了,但他并没有转身把车开走,而是三个人度过了漫长的夜晚,这个夜晚使保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一个短短的故事却让我从中懂得了,我要向小男孩学习,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还要学习保罗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多帮助、关怀别人,我们要永远记住:关爱他人,快乐自我,给予永远比得到更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读后感

这个夜晚,他们三人都很难忘。小男孩和他弟弟的快乐自不必言。而保罗,在小男孩的言行影响下,从获取的快乐走向了给予的快乐。用给予传递爱的方式让他体验到更大的快乐,那是一种超越金钱,超越物质,超越凡俗的无上的快乐啊!

给予是快乐的

就在上一节击剑课时,我带来了一个像转盘一样的小东西,同学们一看,一个键步就过来了,他们在我手掌前左瞧瞧,右瞧瞧,有的像是在思考这是什么东西,有的目不转睛地看着,还有的想摸一摸。这时候,“叶帅”走了过来,问我,这小东西能借我玩一下吗?“当然没问题”我不知道这句话是怎样从我口中吐口而出的',只是一心想满足他的好奇心让他看看我这个玩意儿有多厉害。他于是用力的转了一下,我从他的脸中看到了一丝笑容。虽然我表面上没表达出来,但是我心里早已跟着他一起欢声笑语。

于是我说:“让我也来转转看”于是我学着叶帅的动作,也使劲地转了一下,不但没有转成,还被我转飞了出去,于是我跑了过去,重新试了一次,不料,还是没有转成。叶帅一把手拿来过来,他又重新转了一遍,瞧他的表情,就像刚开的向日葵,笑得可甜了。看到他的笑脸之后,我不由自主的说:“这个东西送给你吧”“真的吗?太好了”叶帅高兴的一蹦三丈高。我看到他这么高兴,这么兴奋,这种喜悦的心情把我也感染了。

这一次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

给予是快乐的

暑假的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傍晚,太阳公公像喝了酒一样,脸变得红彤彤的。我打开自家的信箱,看见里面有一封信,便取了出来。一看是601室的'信。就自言自语地说:“是哪个马大哈这么粗心啊。这封信就由我来送吧。”

一会儿,我又犹豫了:六楼这么高,再说天气这么热,我不去了。正当我想打退鼓堂时,我想到我曾学过的一篇课文——《信箱》。课文讲的是娃丽的哥哥在信箱里发现一封送错的信,把它扔在台阶上。被娃丽看见了。于是,她冒着大雨,顶着寒风,把信送到主人家。我想到这里,觉得娃丽的困难比我大得多,再说助人为人乃快乐之本。

于是,我拿起信冲上楼去。冲到五楼时,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终于我来到了601。轻轻地按了一下门铃,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奶奶。我说:“老奶奶,我把您的信送来了。”老奶奶连声说:“谢谢,谢谢。我这两天正盼着这封信呢!”我听了甜甜地笑了。

我走下楼时还在想:原来这封信对老奶奶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老奶奶没有及时收到信她该有多着急。我从心里体会到。

给予是快乐的

星期二晚上,我准时来到“多乐米”音乐学校,今天晚上要进行乐理考试。我正准备着考试的.东西,突然听到一位同学叫起来:“真糟糕,铅笔忘带了!”我想:我只带了两支铅笔,如果借给一支,万一考试的时候,我一支笔不够用,那怎么办呢?我心里一直琢磨不定。

考试结束了,她把铅笔还给了我,并不停地跟我说“谢谢”,我非常开心。这件事情让我知道了:!

给予是快乐的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试图体现以下两点: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很多很明显,但我并没有以“几个出乎意料”来组织教学。因为我觉得文章很美很感人,是重在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的,并从中体会“”这一情感体验。再说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应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因此,我从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体验出发,抓住“小男孩最令人感动的两处话”,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话语”,让学生总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引发感动情绪;然后给足时间,在学生潜心会文后交流“为什么小男孩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你?”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男孩一心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最后通过“找快乐”、“说快乐”的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获得“”的真切感受。这样的流程既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简洁与整体性,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这样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读到文字里去,也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的。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叩问文本,品味语言,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在叩问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因为我们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努力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想像中感悟,在说话中感悟。比如:通过谈体会,多种形式的朗读,小男孩“不求索取而是给予、不是炫耀而是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跃然纸上;然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让他们进入角色去经历去体验“小男孩、弟弟及保罗他们是如何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夜晚的?”最后通过“找快乐”、“说快乐”的说话训练,既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了发展,更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并加深了“”这一体验。

在教学中,由于教学过程还不够简洁,学生读得还不够,所以悟得也还不够,还须改进。

给予是快乐的

妈妈从小就告诉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要尊老爱幼,在坐公共汽车时要给有需要的人让座。

有一天早上,我和妈妈乘着公共汽车去人民公园旁的新华书店买书。上了车以后,我和妈妈都坐到了座位给予。公共汽车经过了许多站,车上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可车上已经坐满了人,没有空位了,但老奶奶一只手提着一个装满了蔬菜的篮子,另一只手扶着栏杆。司机开车了,老奶奶的'脚站不稳,有些东摇西晃,我看见了,连忙站起来,让老奶奶坐在我的座位上,老奶奶坐下后,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小朋友。”“不用谢。”我对老奶奶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与此同时,我看见妈妈和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那一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帮助了别人。妈妈说得没错,我们只要用心去帮助别人,就能得到无比的快乐。我懂得了给予快乐的意义。

给予是快乐的

以前爸爸妈妈每次都会在客人走的时候送给他们点儿东西,我一直不明白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有一次,记得是星期三有一位身材高大的叔叔到我们家来做客,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这次就可以弄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每次都会送东西,叔叔坐在沙发上,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晚饭,该走了,叔叔正要出门,爸爸急忙从冰箱里拿出两瓶啤酒,叔叔递过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别这样都是朋友,我哪能收下你的东西能?‘’爸爸微微一笑,说;‘’只是一点儿小小的心意罢了。‘’叔叔无可奈何,只好收下了,又说;‘’谢谢你。‘’转身,爸爸疾步走向前,送叔叔下了楼,等爸爸回来的时候,我问爸爸;‘’爸爸,你们为什么每次客人走的时候都会送别人东西了呢?‘’爸爸说;‘’因为我给别人东西的话,我就会得到快乐,而我收到别人的东西之后只有感激,没有快乐。‘’我听了爸爸的一番教道感觉无比的惭愧。

今天我学了《》这篇课文,我学习完以后,就想起了这件事。

给予是快乐的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小时候外婆常常唱给我听的童谣。至从我上小学,就很少去外婆家。每年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再去看看渐渐老去的外婆。

这一天,我跟爸爸妈妈提议,去外婆家过周末。爸妈欣然同意。外婆家的四周都是农田,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但唯一缺少的就是人气。那里居住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外婆家旁边,还有一座低矮的房子是新造的。里面住着一位与外婆年纪相当的老太太。我想她肯定倍感孤单吧。于是,我就迈开步到她家看望她。在我和她的多次沟通后,我知道了老太太是个哑巴。她的家人白天都出去上班,到晚上才会回来。于是,她常常一个人在家。老太太没事时,为了贴补家用,会拿些手工产品来做,我有时就帮她做一点。她烧水进屋拿柴时,我帮她看火。甚至吃饭时也要搬着椅子到外面陪着她吃。不知不觉中,我似乎像老太太的亲孙女一样陪她吃饭,跟她聊天。她虽然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一点声音,但我还是费力而有耐心地理解她的意思。

和老奶奶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快乐,这种快乐并不是因为从老奶奶身上得到了什么,而是一种有点莫名其妙但又幸福的快乐。

我突然想起有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也许,我正被这给予的快乐紧紧包围着。我要好好珍惜这种快乐,让它成为我的一个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