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告范文(18篇)

小编: 书香墨

报告通常包含问题陈述、方法描述、结果呈现和结论总结等部分,它帮助我们系统整理思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理学自我分析报告

我1980年10月出生在一个农民教师家庭。祖上种地,父亲是民办教师,后通过考试转正,母亲在家务农。我在家是老大,还有个弟弟。自幼家境贫寒,印象中,父亲一直向我们弟兄俩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好好读书,脱离在农村种地的命运。母亲一直教育我们要节省,因为我们是弟兄俩个,家庭负担较重。从小我在父母眼里,就是一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亲戚邻居们都夸我聪明,勤奋,踏实能干,成绩优秀。我也一直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基本上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成长……初中中考时,我16岁,面临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是继续升学读高中,还是考中专,将来早点就业?当时,我特想读高中,因为我一直就是不服输的性格,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要能做到。我很想读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考上我梦寐以求的大学。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填报志愿的情景:当时我已经填了高中志愿,但是我们副校长把我喊进办公室,让我重新考虑。因为之前我爸爸就已经和校长打过招呼了,让我填报中专。记得那天下午,我课没上,骑车回去问我妈妈。我母亲向我讲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让我填师范,如果考上,尽快就业,下面我还有个弟弟也要读书,负担重。我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由于我一直比较听话,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最终我还是顺从了父母的意愿。不出所料,我顺利考上了师范,在当时等于拿到铁饭碗。在我们农村人眼里,很是羡慕。可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很高兴。到了师范,我积极参加自考,希望通过自学,实现自己大学梦想。因为我不甘心,每当我走到天中校园门口时,我还总觉得有点遗憾,没进入高中读书。

当初不应该读中专。一边教书,一边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小学最初几年,工作上感到并不顺心。虽然我起早贪黑,刻苦努力,但是,始终觉得教书不够自如。我音乐,体育,美术,一样不精通。我感到自己教书枯燥乏味。我这时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只会读死书,我觉得小学老师要棋琴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我一度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教小学。当时我很苦恼,彷徨,甚至怨天尤人。我尽心尽力,三年的小学工作,还是得到了大家认可。后来我又调到中学任教。一进中学,我带了两个班语文,一个班班主任,课务很重。工作上,我处处争强好胜,很想表现自己,结果有的人际关系又没有处理好。繁重的课务负担把我压得喘不过起来,再加上由于自己平时说话比较直,只会教个死书,得罪了中学部分领导。最后,三年初中教学下来,我又被调回原来任教的小学。

重新回到小学教师岗位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同事们不理解,社会上的传闻,自己压力很大。我确实有点想不通,工作上,我勤勤恳恳,尽心尽职,教学成绩并不算差。为什么却得不到大家认可呢?自卑的心结从此在我心里埋下了根。我甚至有点自暴自弃,打算放弃教师职业,出去打工。工作上没了激情,人也精神不振。焦虑、困惑、抑郁等等让自己抬不起头来。这时弟弟又读了大学,考了研究生。我更不甘心,我总想证明自己。后来我又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做生意,但生意并不理想。2015年,我又迷上了彩票,结果亏了好几万。此时的我众叛亲离。07年,我儿子又烫伤,在南京住院二十多天。接连的不顺心,巨大的压力甚至让我想到了死。07年我准备离家出走,最终在父母的劝说下,妻子(妻子是中学老师)的感召下,想到自己活泼可爱的儿子,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父母帮我还了债,妻子也原谅了我。此时我痛定思痛,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通过不断自我充电,加强与同事交流,我在小学工作岗位上还算得心应手。这几年,我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进步,工作上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二)、我的奋斗目标

我今年三十岁了,回首往事,经历坎坷,酸甜苦辣遍尝。我对自己总体评价是:勤奋刻苦,正直善良,感恩乐观,有责任心,性格要强还算开朗。我也清醒自己的性格弱点和不足。在情商培养,心理健康方面还需要多学习。人活着就要奋斗,就要追求自我的实现,我要不断学习有益的新知识、接受科学的新鲜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同时人的一生离不开集体和人群,我们做人就要做正直的人,时时坦诚以待,处处与人为善。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面对一切。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避免问题,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回避问题。当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总之,我们要自己生活的快乐,还要能带给别人快乐,这就是我的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二、我要成为心理健康辅导员

(一)成为心理健康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辅导员在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辅导员首先需要建构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起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样心理健康辅导员才能承担起有效辅导来访者,使其心理健康的责任。

2、积极的人格魅力及真诚的爱心:

人格力量是心理健康辅导员能否给辅导对象树立榜样的决定因素,也是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是否具有凝聚力与说服力的首要因素。良好的性格特质是心理健康辅导员在工作中向辅导对象展示并感染辅导对象的人格力量的一个内容,总的说来,应该是活泼热情,大方有礼,谦虚大度等。同时,作为一个心理健康辅导员还要有爱心,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只有有爱心才会博得对方的信任,有了信任,对方才能接受你的心理辅导,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个心理有特殊问题的人,都要想方设法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们。

3、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心理健康辅导员与辅导对象心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心理健康辅导员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心理学理论的学习。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合在自己的工作中。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在现今社会大背景下,空巢家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使得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加强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防备心理疾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心理健康辅导方面,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辅导对象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辅导员应对每一个辅导对象的品德,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方面了如指掌,以便日后发现辅导对象产生问题的根源,为以后的具体辅导打下基础。

第二,了解辅导对象常见的心理障碍及特殊群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健康辅导员不需要像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那样掌握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但是需要了解辅导对象心理障碍的一般表现及特殊群体的一般规律,以便对辅导对象的相关心理障碍进行敏锐的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

第三,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沟通技巧。心理健康辅导员应会做一些心理咨询的基础工作,并注意采取适当的工作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我的职业奋斗目标。

加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让自己与时俱进、把握现在、建设未来、与辅导对象共同成长!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永无止境。在心理健康辅导员本身成长过程中、在帮助辅导对象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艺术。科学的道理不难理解,而将心理健康辅导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督导对象,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需要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完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任务,未来的道路崎岖而漫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必将积极学习、认真对待,努力的自我探索、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力争做好这份十分困难但却意义重大的事业。

班级:计应1245 学号:1439124547 姓名:任杰 任课教师:盛素华

一、前言:

1.时光与微风一样一而吹过,它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却只留下风吹过后的平静,那一股温度。时间亦是如此,它没有留下什么,却只留下生活的丝丝变动。此时此刻它是如此,下一秒它是那样。留下的是上一秒的回忆,和这一秒的点点滴滴,有人曾经计算过我们现在所生活了7000多个日子,倘若用秒计时,那么我们现在存活的时间将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每一秒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学会的什么,我们又放下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不是留下自己的悔恨。

2.当我打开我的记忆大门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从童年开始便不知不觉地受到家人的影响,开始有了自己的性格,但一切我都不知道,直到一天才猛然发现,不过又是那么自然。父母从我出生开始,便一直陪伴我,看着我成长,又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我的成长,结果我成了一个不易发怒,小心谨慎的人,这都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时间飞逝,我开始渐渐长大,踏进校园,结交同学,开始学习的生涯,学会应付压力,我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成长历史及他人的影响

1.年幼时,父亲时常出差跑业务,照顾我的任务就落在了我母亲一个人身上。听妈妈讲故事成为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醒来后的白天是要到幼儿园的,那时候幼儿园流行击鼓传花的游戏,被点中女孩常常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男孩子则背“锄禾日当午”的诗。大一些的时候,母亲因白天的过度的体力劳动,晚上讲故事经常给我讲一大半就骗我“讲完了”而要求我睡觉,所以当击鼓传花再到我手里时,我就不得不开动小脑筋思考编造着各种故事的结局。此时我也明白母亲残缺的故事和父亲的书,向幼年的我潜意识里致入大量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在想象力方面某种优势帮助了我更加轻松的从事这项事业,在心海边上的灯塔燃烧自己光和电,去指引一颗颗无助漂泊的心灵。

2.一直以来,我都是看不透我自己的,也看不懂生活。因此,我总是像无头的苍蝇,在生活的面前是那么地渺小,也是那么地不知所措与无助。然而,每当我决定这样去做时,却总是不能落实。我不是感觉到自己太懒惰,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勇气,甚至很胆小怕事。于是,时间长了,我变得很迷惘,我也变得很偏激。甚至,我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创造价值。这种怀疑,是由于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教育的'怀疑引起的。在我的思想中,此时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

共 2 页

3.过去的那段有我们的伤痕的记忆,也有我们快乐的日子,那一幕幕如电影一般总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再次回眸过去,想永远停留在那一秒,但是有想永远忽略那一段。回眸过去的自己让我再次认识了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人生中失败难以避免,在中考中的失利,我陷入了绝望,生活还要继续,即使我怎么抱怨,也是没有用的,于是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下,我走进了高中,远离家庭的寄宿生活是无聊的,没有父母的庇护,一切只有靠自己,在历练下我更成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式,高中让我能远离家庭,自己面对挫折。一时的失败反而让我成长了,而且我能轻松面对压力。

4.当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时,我突然明白自己已经18岁了,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再也不是小孩子。我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虽然以前有很多梦想,但都是没有深思的,而此刻我想我应该有一个终身目标了,即使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也要让这一生无怨无悔。

5.上大学后,没有了巨大的学习压力,生活不再忙碌,但是反倒有些不适应。现在的我保持了一颗平静的心,也没有什么烦恼,不过压力与困难总会突然而至,此时我会听一下歌,或看一下书,来平伏心情,再想解决方法。因为好心情总比坏心情要好。

我。这也弥补了不少我所缺失的感情。有时候,我的朋友们就成了我精神的支柱,我悲伤的时候,想想他们,我就会很欣慰。有时候我就会想,人生最珍贵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表面上的感情,而是你自己用心换来的感情,那才是最珍贵的,我很幸运我有这样的感情。

三、我眼中的自己

1.我自己的个人兴趣不多,但在很多方面的有很强的兴趣,比如我喜欢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在体育方面我较喜欢羽毛球,比较关注跳水和田径类运动。

2.说到品质,我认为我能冷静面对事情,而且不放弃,但是因为是一个内向的人,因此我觉得自己仍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敢挑战自我。而我以后需要更加努力克服,为未来打好基础。

3.压力是无处不在,从小学到大学,它贯穿我的人生,小时候不知怎样应对,幸好有父母从旁帮助,上学后特别是高中,面对高考,我学会了从容面对。而现在我面对的不是学习压力,而是生活的压力,我知道它会伴随我一辈子,因此我需要学会接纳它,并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只有这样,我今后才能有自己的生活。

的思维能力强,头脑灵活理解能力强,有良好的独立自主能力,有很强的思考能力。

5.在择业观上,我认为,不管自己选择了什么职业,既然选择了,那就要将它做好,如果不能做好就不要去选择;对自己的职业要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许自己做的不怎么好,但认认真真的去做,将来一定能过很出色。因此我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人很负责。我认为只要自己喜欢的职业,就算薪水少一点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我认为我不会为了高薪水而让自己不开心。

四、关于人生

1.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自己幼年、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有很多回味,但那些却像含羞草那样只有你去触碰它的时候才会有反应的。在自问“我是谁?”的游戏中发现,人总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去发现,去挖掘,一点一点地向目标靠近,希望能最终“实现自我”。

2.人生就像一列长途客车,从上车伊始,我们就感受到了人生情暖与人间百态。窗外的自然变化、春夏秋冬、阴晴冷暖,就像征着人生的童、青、中、老,循序渐进度过人生辉煌,走向衰落的过程。潇洒走来,无恨离去,无憾轮回。 这就是我的人生经历,不太精彩,但是真实,其实我认为,每天在我们周围都上演着一个故事,他的名字就是现实这是一个没有排练,没有导演的故事,但他却最真实的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每一个细节。

学院:历史与社会 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 学号:

在自我分析之前,我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人生历程,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成绩就不好,也就是说笨,没有考上一个好的高中,第一年高考,考上了三本,由于不服,所以就到六安著名的毛坦厂中学复读复读,最终考入了安师大,在这复读的路上,可谓是道路坎特,心理受到创伤。由于复读班人数众多,一个班大约150人,仅复读班就有80多个班级,所以竞争压力很大,现在来到大学,由于自由时间较多,自主学习动力下降,成绩下降,又要搞什么素质拓展学分,所以感觉压力也很大。

总而言之,我现在处在这么一个心理状况下:

2、 对未来犹豫不决。自己经常如此反问自己——毕业后是考研呢还是找工作,还是创业呢。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貌似就是钱,人的一生处处在围绕钱转。)

所以我个人感觉,我的心理健康处在一个亚健康的水平上,这当然也可以成为我的动力,也成为我的阻碍。动力——迫使我努力的追求自我的完美;阻碍——不能狗很好克服的话,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留点时间和空间,多了解、反省自己。“你是怎样一个人?”当别人这样询问自己的时候,能够自信而不迟疑地回答出来的人并不多,因为多数人在忙于具体事务,而忽略了了解、反省自己。其实认识自己的特性及喜恶很重要,没有自我认识及追求的人生是苍白的。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就增强了把握机遇的能力;了解了自己的弱点,就发现了可以挖掘的潜力。所以要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多一点沟通,有利于解决问题。跟朋友倾吐,一份烦恼会变成半份烦恼,一份快乐会变成两份快乐。越优秀的人,压力就越大,缓解压力的有效办法是要学会倾吐。不要不好意思,掩饰不代表坚强,被了解本身就是一种坚强的支持力量,真正的坚强来自于放松心情而带来的快乐!所以要善于沟通。

我们还应好好照顾自己,多锻炼身体,因为没有好身体,就没有好心情。

如何解决

其实到现在也没能找到治疗自己的灵丹妙药,我想我能做的只是继续努力地学习,争取在毕业前把平均成绩提高一些;对生活看得开一些,活着总归是为自己而活,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修养的人,学会知足常乐,给自己制定一个原则,别人的意见总归是外人的意见,如何选择如何生活都是我自己的事,我选择什么职业,幸不幸福快不快乐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与外人无干。

此外就是可以给自己列一个优点、缺点表,这样既避免了盲目不自信,让自己充分地认识自己还是有很多比别人强很多的地方,也让自己充分明白自己的缺点在哪里,有的放矢地改正。

不管怎么说,人生总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坎,努力迈过,才有能力、有信心去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由此社会上各方面压力也日益加大,而如今,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大学生,也是面临着各种压力,比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等,这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饱受心理困扰,而对于刚入大学的我来说,也逐步发现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刚上大学的我来说,看到周围的同学一个一个比自己优秀,也比自己有才艺,而自己什么也不会,所以自己也失去了那种高中时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自卑感.而且随着自己一个人在大学里面带的时间越长,自己则更有了一种思家的念头,而且由于高中时期的被动学习到大学时期的主动学习,我一时无法适应,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所以在刚步入大学我的也就遇到了一种学习困扰,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对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加上自己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所以也就有了一种失落感.然后,当自己来到了曾经为之奋斗十二年的大学时但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却有了较大的反差,从而有了一种失落感,有了失望与抑郁的情绪,最后则是人际交往的困扰,由于自己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内向的性格,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较差,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再加之不熟悉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所以自己也不好主动与同学们交流,所以自己也会有种孤单,寂寞和苦闷,痛苦的感觉.

以上就是大体上对自己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的总结,究其原因,我

认为主要是因为几个重要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第一,我认为主要是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有高中的一个熟悉的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有高中的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离开后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不觉得会有一些迷茫与纠结之感;二,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对学业的期望,虽然刚入大学的时候,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但是,自己不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目的也并不是太明确,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差,所以在学习上也出现了困扰,而且有高中时那个紧张的环境下经过高考后,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从而内心也由此浮躁起来。最后,我认为自己主要由于对一些事物的期望值过高,从而由现实与理想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了一种失落感。

这就是我对我自己心理健康的分析报告,我相信再过几个月,当自己完全适应了大学这个新环境后,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心理学调研报告

2.调查方法:目测法,现场拍照、文字记录。

3.调查内容:公园特定空间场所的的利用情况和游人的行为表现。

5.调查时间:20xx年6月8号-6月10号。

门公园现状及公园环境分析。

(一)公园简介及周围环境。

丽阳门公园地处浙江省丽水市商业区,西临丽水市最繁华的中山街,北临丽水市主干道丽阳街,南边是步行街,东边是城东路,是一块大约有15000平方米不规则四边形街头绿地。该公园平常游人流量很大,每逢节庆日活动、赠花赏花活动这里热闹非凡,是市民们集会、游憩、散步、运动、安静凝思、陪伴家人、人际交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

(二)公园景观环境分析。

1)硬质景观空间场所分析。

到中央公馆,而扭头钟楼就进入眼帘,这两个建筑被巧妙地借用,极大丰富了园内空间。凉亭东面是20多米长的时光隧道,这个隧道是由多个石砌菱形框架结合表面凹凸不平的石块构成。中山街入口和步行街入口,极大地承载了来自中山街行人的分流。

步行街中间还有一个半圆环形小广场结合休息长廊。对应的在丽阳街上也有一个半圆形入口,但面积较小,游人由此进入,紧接着就进入下沉式广场。中间面积最大的就是中心广场,是市民主要的活动场所,它中心的雕塑是丽水市市标:银灰色的市标是由丽水拼音首字母“l”和“s”抽象组合而成。l像是两把利剑,直刺云霄,s就成了那温柔而美丽的彩带,环绕着利剑,代表着朝气,象征着腾飞。雕塑下面是莲花基座配有水池喷泉,外围装饰着繁花色块。中心广场和下沉式广场地势上形成对比,其地面铺装一个精细光滑,一个粗糙不平。城东路入口是比较正式的大门,入口有体量较大的置石,还有石砌的弧形门廊,也是接着小广场。主要道路设置分明,但小道路在林间多而乱。

园内灯光主要有路灯、近地灯。不同场所路灯的高低和数量不同,也影响着空间的利用和游人的行为。比如,竹林间地上照明较多,主要园路边球形路灯较多,中心广场路灯较多,而下沉广场几乎没有路灯。儿童活动区照明较多,而城东路入口广场没有路灯,照明依靠城东路街边的黄色钠灯。

2)植物空间分析。

主要是1米高的花池围台,而草坪地带是绿色的丝带围合。

三、空间利用情况和游人的活动行为记录。

一)观察内容及记录。

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一天之中,早上6:30-8:00,市民(以中年人和老年人为主)大多来此晨练、运动,活动主要是参与性活动,一般是在运动器材区健身、在下沉广场打羽毛球,或是单独在僻静地方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凝思等;中心广场和入口小广场主要是跳广场舞、打太极扇;园内小路上多见中老年人疾走,跑步等行为。

上午、中午、下午天气燥热游人较少,多为行人在此短暂休息,乘凉、避暑等。

晚上6:00开始,市民开始陆续进入公园,7:30-8:00游人量最多。这个时间段游人活动行为是参与性和体验性比例基本持平。游人各年龄阶段都有,数量最多的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其比例基本相等,中老年妇女多聚集在广场跳广场舞、太极扇,而中老年男士多是在城东路入口广场练太极,或是坐在广场边缘的花池围台上观望跳舞的人群,或是和旁边的人聊天,或是只是安静的坐着,或是在较为安静的地方(竹林里)吹笛子、拉二胡等;其次是8-12岁少年,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多在园内成群结队游玩,玩滑板、追逐打闹、在草坪上做游戏、捉虫子等,多是女孩子跟着男孩子跑。部分好奇心强的孩子在家长陪同下于时光隧道中试图跨越崎岖的石头等,而学龄前儿童多在儿童活动区在家长的参与下玩耍;年轻人多推着儿童车携带幼子游逛,而中年人多携带小孩子在人多的地方驻足停留、观望、聊天等。此外,还有小部分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坐上轮椅,由家人推着来到中心广场,停留观望跳广场舞的人群。还有小部分中老年,牵着爱犬到公园遛狗、散心。在靠近丽阳街人行道上,丽阳门矮墙外设置了很多长条靠椅,在晚上这些座椅的利用率是几乎是100%,大多为老年人,还有部分摆摊小贩以及流浪者停憩。

二)具体空间利用情况和游人行为表现。

围观行为:

市民在时光隧道打牌下棋市民围观老人写毛笔字。

座椅空间的创新——方便、利用率高。

结合花台结合树池——石块表面很光滑。

逗留区域——私密空间近距离的交流半隐蔽性。

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本科

一、选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附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通讯事业的进步和各个行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呼叫中心的发展不断加快,甚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呼叫中心对员工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话务员的工作本质也相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话务员作为企业的代表,企业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方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员工为适应这一系列的要求必须对自身的情绪,行为,态度等等进行调整,从而带来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呼叫中心人员流动率,缺勤率普遍偏高,工作压力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作倦怠作为压力症状的一种独特形态,进而成为了企业管理者的关注的焦点。

国外不同的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工作倦怠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呼叫中心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话务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加重,因此从工作压力的角度出发寻找缓解工作倦怠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议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的倦怠关系./rlzy/.2010-2-8。

[2]李悦.工作压力与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马世坤.压力源自我调控及其交互效应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李永鑫.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美)苏尔斯凯.工作压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1、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先对本企业员工抽取10-15个样本进行访谈,了解不同职位话务员的基本情况,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再结合工作压力问卷和工作倦怠问卷修改编制一份具有针对性的问卷。问卷主要参考库珀发展的职业紧张压力源量表osi以及后来逐步修正完善的osi-2修改编制的量表和maslach、schaufeli等学者编制的mbi-gs量表。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别从人口统计变量和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寻找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出对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管理的有效手段。

提纲:

第一章研究背景。

第一节呼叫中心的特点。

第二节呼叫中心员工特点。

第三节话务员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性(目的',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工作压力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工作倦怠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国内外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研究对象。

第二节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第三节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的实施程序。

第四章讨论与对策。

2、本课题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问卷的研究分析,寻求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呼叫中心有效控制和缓解话务员工作压力,解决工作倦怠问题提供有效的手段,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

3、本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1)找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

(2)使话务员对自己的工作压力状态和工作倦怠状态有清晰的了解。为话务员减轻工作压力,缓解工作倦怠提供有效的解决手段。

(3)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成功取得硕士学位。

三、独创及新颖之处。

1.研究行业新颖。呼叫中心是刚起步的一个热门行业,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青睐。

2.研究课题新颖。关于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研究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针对话务员职业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的领域。

四、研究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有:探索性因子分析,区分度分析,相关分析,信效度检验,回归分析。

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发放问卷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第一步采用文献法归纳一些情绪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为文章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步通过压力测量量表,mbi问卷等收集一些条目,编制问卷,并进行预测,并筛选出正式问卷条目。

第三步通过回归建立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为解决减轻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对工作的影响寻找方法策略。

研究步骤如下:

20xx年12月编制问卷并进行预测。

20xx年1月修订问卷,进行正式测试。

20xx年2月数据分析,初步得出研究结论。

20xx年3-4月进一步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完成论文。

本次研究主要以本人从事公司的员工为主要对象,兼之其他企业的话务员,涉及较多的有金融业,电讯业的呼叫中心。

问卷发放主要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回收有效问卷率或许不太高。将在邮件中提供自测问卷,收到答卷后再提供测量答案及分析。另外辅以实地调研,把问卷编制出来发放给受测者,即场回收问卷并送上小礼物作为参与调查的礼物。以提高问卷回收。

五、基础及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等):

受试的对象主要是呼叫中心话务员,利用本人在呼叫中心从事多年的经验和人脉,可以发放大量问卷到各大公司的呼叫中心,数据覆盖面全,能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成本较低。需要的设施和条件没有严格要求,实验操作性和可行性较强。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我国高校学生旅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大学生旅游所带动的消费是目前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来收集资料,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大学生合理进行旅游消费,并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等提供数据和建议。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中3个qq群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填写问卷的分别是大连民族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和其他地区的大三学生,收回111份,回收率85、4%,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100%。本报告从回收问卷中随机抽取了100份,进行分析,报告最后附有问卷。

1、大学生旅行消费的态度

提倡旅游的学生占89%,感觉一般的占1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是提倡旅游的,它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广见闻;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不提倡的是0%,相信这也给大学生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与挑战。

2、阻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

由上图看出,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因素占60%,闲暇时间占4%,缺少同伴这一因素占4%,以上三个因素都有的占32%。总体而言,资金不足是阻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旅游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上图,在大学生旅游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中,价格因素占20%,景点因素占30%,时间因素占20%,交通因素占18%,同伴因素占12%。由此可见,景点因素是主要考虑因素,但是,总体上,大学生对各个因素都较为重视。旅游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策略,还要有自身的特色,参考以上因素制定迎合大学生旅游心理需求的产品。

4、大学生旅游的频率

大学生旅游大多是一年一次,占64%,其次是一学期一次,占24%,频繁旅游的,像两周一次或更多的只占4%,一个月一次的也只有8%。大学生旅游的频率不是很高,旅游企业开发产品时要注意这一点。

5、出游地点的选择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旅游地点多是省内其他城市,占40%,其次是市内,占32%,省外占20%,国外占8%。大学生会想到花费太多,距离远,交通不便等,故有此结果,旅游企业可根据这一旅游有消费心理及现状开发合适产品。

6、出游时间的选择

根据上图显示,有52%的大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出游,20%的大学生选择节假日,16%的大学生选择周末,还有12%在其他时间出游。由此可见寒暑假时大学生出游的高峰时间,这一现象可能是受到上学时段中课程安排的影响,旅游公司应重点开发大学生寒暑假旅游产品。

7、出游同伴的选择

大学生旅游往往是结伴而行,根据调查,男女朋友结伴出行占24%,与家人出行的占16%,与朋友同行的占56%,同学间相互结伴出游的占4%。大部分大学生喜欢与同学出游,男女朋友一同旅游的这部分群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家是希望通过旅游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8、出游信息的了解

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旅游宣传海报来了解旅游信息的,这部分人群占56%。其他的还有24%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查询来了解的,16%的大学生通过朋友介绍,只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旅行社来了解旅游信息的。旅游企业在旅游宣传海报上不妨多下功夫,让大学生看过海报之后就有想要体验的冲动。

9、每次用于旅游的花费

每次旅游花费200-500元的大学生有44%,花费500-800元的有24%,花费800-1000元的有12%,花费1000元以上的有20%。大部分学生花费200-500元,主因可能是家庭经济条件不高。

10、喜欢的出游方式

在大学生的出游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自助游方式,占32%,随意、方便是一方面原因。其次是和驴友出行,占24%,组团旅游占16%,学校组织旅游占12%,班级旅游和其他方式的旅游都各占8%。

11、出游动机

通过调查,大部分大学生的出游动机是增长见识,共有48%的大学生,还有的是为了缓解压力,有24%的大学生,结交朋友和其他动机的分别有12%和16%的大学生。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在增长见闻、休闲解压的产品上下功夫。

12、最关注旅行社哪一项服务

组团出游时,大学生关注旅行社旅游产品价格的,占12%,关注服务态度的占56%,关注旅游线路的占20%,关注工作人员的占4%,关注其他方面的占8%。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是很注重旅行社的服务态度的,各旅行社应格外注重这一方面。

13、旅游景点类型的选择

由上图可知,38%的大学生喜欢去水乡古镇,34%的大学生想去海滨岛屿,16%的大学生喜欢看名胜古迹,15%的大学生喜欢看自然奇观,只有5%的大学生想去游览繁华都市,还有2%的学生喜欢其他景点。总体来说,喜欢水乡古镇和海滨岛屿的最多,主要因为大部分学生来自北方、内陆,他们想看一下和他们生活之处截然不同的地方。

通过整理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

1、很多同学都对外出旅游持积极态度,认为在时间、金钱、交通、等都适宜的条件下,多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会有很多收获,感受不同的景色风光和风俗文化、亲近自然、缓解压力、增长见闻。有时道路交通和旅游景区过于拥挤,可能会造成诸多不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旅游的心情,影响旅游质量,无法得到休闲放松。

2、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朋友推荐,对于上网浏览、媒体广告、主动去旅行社咨询等渠道的采用者较少,亲友间相互推荐旅游信息,对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影响很大。

3、大学生的年平均出行次数较少,多为一年一次;偏爱自驾游。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资金。

4、多数大学生认为适合出行的时间是寒暑假。与节假日相比,寒暑假的假期长,时间充足,更容易出游。平时出游也可以避开大量的人流,方便活动,同时能配合自己的时间。

5、在自然景观、野外探险、体育娱乐健身、民族风情、历史遗留的多种旅游主题并存的今天,大学生选择水乡古镇和海滨岛屿的最多,他们更愿意走进水乡古镇和感受海滨风情。旅行社可以把自然景观作为新的开发趋势。

6、比较大学生的出行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自助游,不仅仅拘泥于旅行社。大家更愿意自己制定路线,安排食宿,这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度的需求,能够很好的体现他们的自主性。

7、首先,由于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于父母和平时打工,其旅游资金有限,对他们而言大部分旅游产品价格过高;而且大学生除了寒暑假其余时间都忙于学业,时间有限,每年的旅游次数不多;节假日时交通过于拥挤,致使这一时段的大学生旅游质量不高,整个旅游过程中最深的影响的在一个“挤”字上,影响下一次旅游选择。以上影响是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像旅行社工作人员尤其是导游的服务态度、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景点状况、出有距离、同性的伙伴等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

1、对大学生的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旅游花费比较合理,在此便不再提出建议。

在谈论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看法时,不少同学表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加之部分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作假,大家很多时候易被那些虚假、夸大的旅游宣传广告误导,旅游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还总遇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服务。另外,在大学生旅游群体的相关权益受到侵犯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建议大学生进行旅游选择时多方面了解信息,综合考虑,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大学生在选择出游伙伴时,多是选择同学、男女朋友,这样的选择可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和父母出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此建议大学生,出游时多考虑考虑是否与父母同行,我们更需要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增进彼此感情。

2、对旅行社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喜欢自助游,通过自己制定路线、安排食宿使旅游贴近自己的意愿,让自己尽情的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旅行社可以根据这一点,向大学生推出自助旅游服务,只提供预定车票、住宿或者配合当地的旅游景点做一些票务上的折扣。

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喜欢水乡古镇和海滨岛屿,旅行社可以将水乡古镇或海滨岛屿主题作为大学生旅游新趋势,开发一些符合大学生口味的景点,并搭配相应的服务。由于大学生喜欢在寒暑假出游,所以,旅行社可以添加一些寒暑假旅游优惠活动,用低廉的价格、周全的服务来吸引大学生;旅行社还可以在旅游淡季或者平时增添一些旅游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特定需求。

由于大学生对导游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所以为了留住更多的游客,旅行社应该加强对导游的培训,提高导游的专业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规范其行为,提高导游的自身素质。

心理学报告

篇名:关于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以初中“后进生”为研究对象。

首先,此项研究将“后进生”定义为那些性格比较孤僻、注意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弱、有厌学倾向等的学生。

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1、研究的总问题:探究“后进生”的心理,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最终促进他们的自主转化。

2、研究问题的分解:这项研究涉及到家庭的教育观、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自身等方面。

3、研究假设:

(1)、这一研究课题重在探索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后进生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深层的教育方法和艺术。争取做到转化他们,使这些后进生在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转化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能力和处世态度,将会使他们学会自主消除困惑并走出困境,将会为“后进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这一研究在探索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困难方法的同时,将会促使部分对“后进生”失去信心的老师,改变对后进生的看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后进生的进步会更明显。

(4)、这一研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教学力量群效应。因为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成功的场所,也是锻炼名师之地。这种效应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4、研究结果的可能意义:

(1)、理论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实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广价值,发展已有的理论,可能会开辟“后进生”心理问题探究的新路径,争取对一些“后进生”转化研究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帮助研究对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根溯源,找出症结所在,并给予其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的不良因素,择善而从之,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其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生。

二、研究问题剖析。

1、涉及的变量:此研究中涉及的自变量是“后进生”心理和他们所在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应变量是“后进生”转化的效果。

2、影响因素(控制变量):均衡分配参与研究的学生人数、性别和能力差异,尽量缩小实验中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不向实验的学生和不实验的学生作宣传和暗示;研究中要将教师的年龄、学历、能力及工作态度尽量控制在一个水平上。

3、研究关键:此项研究的关键在于调查问卷的设置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4、推论逻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主张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注重启发学习者的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实现自我。他们强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实现、完善自我。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观告诉我们:要使学生主动地自我调整,在成长中摆脱外界的控制,改变那种老师是权威而学生只能服从的教育局面,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从而达到学生能自己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

此项研究就是以此种思想为指导对初中生中“后进生”转化的心理的探讨。鉴于此,我将从学生自身心理、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学校的教育方法来进行分析。

常规的表现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尖锐的心理矛盾冲突。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但是学习成绩总是无大的起色,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怀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致产生了强烈的自责甚至是自恨心理,说自己“笨”,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学业不良和在集体中所受的冷遇,是他们逐渐对学习和集体丧失了兴趣,这样自然产生了对教育者及其组织的教育活动的疏远。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的“差”已经是积重难返,想着自己努力也没有什么用,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看自己的前途一片漆黑,于是缺乏了前进的动力,甘愿自暴自弃。所以即使在“后进生”边缘的这些学生也逐渐加入了“后进生”的行列。此项研究就是要分析“后进生”的这些心理,为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面临升学的压力,教师不得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有时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是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作为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会使“后进生”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老师要关注这类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长处,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们产生自尊、自信感。事实表明,适当的表扬往往能满足这群十分缺少表扬的学生的心理需要。肯定这些成员的长处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当把他们推到为班级争光的大舞台上,获得众人的尊重,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在班级群体中,常常是优等生和“后进生”彼此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阂。这就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为他们架起沟通的桥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同时,要引导“后进生”主动向优等生看齐,形成一种共同进步的氛围。

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要孩子健康就好。这样孩子就缺少了一个引导者,很容易走向“后进生”的怀抱。鉴于这种情况,首先,家长们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的家庭,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其次,家长们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鼓励他们。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进程了。

(4)、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将学生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好坏的这一标准还是惯性地保留了下来。学校对老师的评估是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的。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对“后进生”不公平,会使他们产生自己是“朽木”的想法。鉴于此,学校应该认识到“后进生”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自我实现的环境。为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号召他们作领导者;为他们开设一些立志的讲座,鼓励他们去参加,使得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

我认为应该挖掘初中生的潜力,将他们作为学习的中心,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或者是协作者,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后进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在指导的过程中要表现出真我,没有虚伪和防御,尊重“后进生”的情感、意见以及价值观念,关心他们的各个方面,促进他们的自主转化。

5、研究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及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此研究是关于“后进生”心理这一敏感话题的,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想法和行为,用真情和诚实取得他们的信任。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后进生”不是很配合,对这项研究有抵触心理,这就会给面对面地交流带来了困难,这是调查问卷不能弥补的缺陷,因为问卷只能涉及一般的问题。这就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在某一所中学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初中生(大约50人),以此为研究的对象。

2、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法。

3、研究过程:首先,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走访谈话和问卷调查,在特定时间内现场实测,当场收卷,以匿名方式建立个人档案。

其次,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寻找其成因,归纳出他们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寻找解决的办法。

最后,统计调查数据、汇集资料,在探讨“后进生”的心理和如何促进他们的转化的基础上思考并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4、测量工具:由于条件限制,此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将会在附件中展示),辅之以走访谈话法。

5、研究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只要是学校教育还存在,那“后进生”的问题就必然存在。造成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像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行为、学校的教育方法、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等。这些学生就成为学校发愁、家长头痛、社会怜惜的“另类”人,这些后进生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的处境可谓是“艰难”。所以,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要将学校、家庭结合,为“后进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达到共同教育的目标。

四、参考文献:

1、张锐:《“后进生”转化方法例谈》。青年教师,2006年09期。

2、王松:《连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桥梁——基于“自我教育”的后进生转化模式探析》。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赵问娟:《摸清“病”根对症下“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几点做法》。

宁夏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4、高丽萍:《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报,2007年01期。

5、张俊:《谈中小学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革新,2007年10期。

6、张李仁:《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宁夏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7、王正良,李盛锦:《“雨后”方现“彩虹”——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刘志中,刘桂婷:《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信、自尊、自立的道路——浅谈教学中如何使后进生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somefundamentalquestionsthatfacethenormativesocialpsychologist》,journalofhumanisticpsychology1968;8;14310、williamdsgloria,《handbookofpsychologypreface》,newyork:johnwiley&sons,2003.

心理学实习报告

我是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xx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今年暑假,根据教学的计划和省残联的安排,我来到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省残联职业介绍中心)实习。在这将近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收获很多,感触很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会成为我人生当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残联是残疾人温暖的家”

实习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残联是残疾人温暖的家,是残疾人的避风港,是残疾人自立、自强、自信的强大后盾。在就业中心,同事之间的感情也很融洽,真的如同一家人那样,给我的感受不仅仅只是工作、学习,也是一种家的感受,更是一种鼓励与感动。所以,我每天都满怀干劲,全身心投入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去,从中感受领导和同事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家庭里。

有一次,中心陈华新副主任专门找我谈心,希望我能从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角度谈谈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方面的想法与建议。我很感动,为陈主任时时刻刻把残疾人就业工作挂在心上的敬业精神和满腔热情而感动。我们从关注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否针对残疾大学生召开专题招聘会,能否在残疾大学生实习方面提供帮助,能否建立和完善残疾大学生人才库,能否进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开发残疾人网上就业新途径等等进行探讨。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交谈里,我了解到很多,学到了很多,体会到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艰巨性和长远性,任重而道远。正如邓朴方同志在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上所说:“劳动就业,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是目前各级残联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残联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残联应该决心来啃这个硬骨头,在艰苦的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

实习期间,我深深感受到,各级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啃这个硬骨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啃得”非常出色。中心每年都举办几场面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招聘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如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举办了全省联动大型残疾人就业供需招聘会。并提供了法律咨询、劳动事务代理、残疾人技能展示、特殊学校招生等服务项目。据了解,多年来中心为残疾人安排就业3900多名。

中心在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的同时,对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实习期间,我目睹了中心的同事到东莞、惠州等地,对招用残疾人较多的工厂、企业的工作条件、生产环境以及残疾员工的食宿设施、福利待遇、权益保障等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考察、了解。通过跟踪调查,真是掌握残疾人就业情况,从中反思工作的不足,及时改正,以更好的工作质量为残疾人就业服务。

所以,许多残疾人没有工作找残联、有了困难找残联、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找残联,把残联当成自己的家,因为只有残疾人自己的家才肯为残疾人自己做这么多的工作,才会为残疾人就业倾注大量心思和心血。

“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关爱残疾人就业”

记得上班的第一天,感觉有点心酸,许多残疾人朋友来这里登记求职,但真正能找到工作的却很少。有一对夫妇,都50多岁了,男的左手左脚没有力气,脑子有点轻微的问题!我曾经在信访办遇见他们,现在到我们这里求职,希望能找一个单位挂靠,购买社会保险,解决后顾之忧。他自初中毕业、知青回城后就在东升雨衣厂打工!工厂倒闭后靠做走鬼为生,经常被城管人员赶,把残疾证拿出来也没有用,照样没收你的东西、罚你的款!逼于无奈,只能收档不做。有怨无处申,于是想到残联!他们的情况我深感同情,也深感无奈。经济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对于这对夫妇的遭遇,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帮他找个单位挂靠,也建议他争取社区的帮助,寻求经济上的援助!

虽然,每年几次的招聘会可以帮助很多残疾人落实工作,但我们不能只寄望这个每年只有几次的招聘会,我们更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尤其需要社会各阶层对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应有的重视和关爱。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对残疾人事业不够热心甚至歧视的现象。如一些单位对残疾人存在偏见,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残疾人就业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应该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走好每一步、敢于努力走出新的每一步!同时,残疾人就业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与支持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共享”的良好环境,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真正进步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人道、廉洁、服务、奉献”

我所实习的岗位在就业指导部,主要是帮助前来求职的残疾人进行登记,有合适的岗位就通知他们应聘。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技巧和耐心。实习第一天,中心领导就告诫我: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弱势群体,别想从中得到任何回报,哪怕一个微笑,但是,你必须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和诚意去为他们服务。为此,中心要求全体人员时刻牢记和格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了文明服务、诚信服务、主动服务、助残服务等活动。

一天,一位残疾人朋友过来询问是否帮他找到了工作。听小黄讲,他已经来过多次了,但因为他出生时难产,造成手脚不灵活,言语不清晰。像他这种情况,实在是很难帮他联系到工作单位的,我耐心向他解释:现在还未有合适的职位,有的时候会联系他的。他感到很失望,并不停的责骂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帮他找到工作。对此,我们除了深感同情和委屈外,能做的很少。就业是双向的,我们只是中介,不可能强行要用人单位招聘哪一个人。如果某一个残疾人不是很适合某一个岗位,就算我们介绍他去了,用人单位也大多不要,到头来只能让他白走一趟。但是,我们绝对对任何一位残疾人都负责,这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所需!

一天下午,一帮青年进来,原来他们在怀集燕岩的按摩店就要开业了,想招聘一批有经验的盲人按摩师。看着这几个流里流气的人,我们觉得其中欺骗成分很大,于是,我说明招人的相关要求和程序,让他们先登记,等办理好营业执照后就把相关证件复印件和这张表传真回来,但直到我实习结束那一天都没有收到他们的传真回复消息。正如小黄所说,他们很可能是在利用残疾人欺骗有关部门减免税收、管理费等,甚至利用他们搞传销、涉黄等违法活动。在就业指导部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心理学家”。的确,在就业指导部工作要有察言觉色地本领,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失误被不法分子利用,给残疾人求职者带来损失和痛苦。

我始终格守残疾人工作者的道德规范,坚信“人道就是服务,服务要有责任,责任需要奉献”。

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残疾人求职出路。

在一次招聘会上,一家电缆厂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所提供的岗位对残疾人做了充分的考虑,技术水平、年龄等招聘条件相对宽松。现场中,有许多残疾人都表示什么苦都能吃,很想找个工作自食其力,但由于相当多的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所拥有的职业技术不够过硬,在与正常人竞争中往往败下阵来。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是阻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两个主要原因。如果把技能素质很差,身体残疾的人推到单位就业,必将出现残疾人受歧视、遭冷遇的结果。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

因此,残疾人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生存力。近年来,某市新毕业的残疾大学生100%能够得到安置,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知识。为了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技能,我们在大力提高高校残疾学生入学率的同时,建议残疾人就业培训机构要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多举办一些盲人按摩、绣工花卉工艺、盲人电脑等培训班。在培训教育中,也应该贯彻适者生存观念,引导残疾人勇敢地改变自己,自强、自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社会,不能被动地等待。

我从一位残疾人求职者口中了解到(本人未核实),有一些企业为了逃避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个月帮一些残疾人交纳每人一百多块的劳动保险金,既不签订合同,也不安排就业,等年审检查时就拿出他们的残疾证应付。也有一些残疾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互相压低工资,你三百块每月,我就两百五把工作抢过来,却不了解劳动法对最低工资额的规定,不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

我希望残疾人朋友要自尊、自爱,珍惜来自不易得机会,干好本职工作,用自身的良好形象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

“同情不等于合理”

有一天,早上一开门,就有一个残疾朋友进来了!当初我弯身整理文件没有注意,起身时他已经在服务台了!身高只有1米左右,也不知道他的实际年龄,应该超过25岁吧,但脸上仍是稚气,这是一个患侏儒症的残疾朋友!他问可否帮他找一份工作。从对话中了解到,他是河南人,也就是说不是广东省户口。我问他找过当地残联登记过求职吗?有没有寻求他们的帮助!他说有,也通过当地残联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辛苦干了一个月,老板没有给工资就把他撵了出来。去残联寻求帮助,残联也没办法,无奈之下,只有外走他乡,希望能在广州找到一份能填饱肚子的工作。并一再请求我们“帮帮忙,实在没有办法了”,样子也挺可怜的,我们也很同情他,但同情是一回事,现实也是一回事,我们能做的毕竟有限。我们向他解释有关人大立法的规定,也说明现在人员招聘是双向选择,我们可以帮忙,但用人单位是否接收又是另一回事。但无论我们怎样解释,他仍是“帮帮忙,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们帮他登记了,问他电话号码,他说没有。但他说可以过两天再来看看。他很感激地离开了。看着他提着一个旅行袋步里蹒跚地离开,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两天后他过来询问求职结果,会是得到失望的结果。现实残酷,现今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很不完善的。更多的事实是局外人了解不到的。那个患侏儒症的残疾朋友一天后又过来了,但我们的结果给他很大的失望。无论我们怎样进行解释,他似乎什么也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在重复一句话“帮帮我吧,实在没有办法了”。最后,他似乎真的没办法了,就以向省残联反映为要挟,希望从中能改变一些什么,但我们知道,不能改变些什么。也许他满怀希望来到广州,觉得这里遍地是机会,希望能得到一些什么改变,但最终也失望而回。有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那么热衷于从遥远的家乡跑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唉,细想一下也是,如果不是被生活、被环境逼得走投无路,谁肯千里迢迢跑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就算另一个遥远的他方对他们来说仍然是绝路一条,但他们仍然会跑向这个地方,因为他们对这个地方充满希望,也不知道跑向这个地方也是绝路一条,等发觉后,他们又会跑向另一个地方的。

残疾人就业有户籍方面的限制,也许这对某些残疾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取消户籍限制,对当地残疾人又造成了不公平!取消户籍限制,像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无疑成为残疾人的集中地,全国各地会有会大量的残疾人为了生活而跑向这些大城市,给这些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考虑这些因素。

“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

毕业大学生作为新增劳动力,已经引起国家劳动部门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进入高校就读的残疾人越来越多。

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几年寒窗苦读,这对于身体健全的学生来说尚属不易,对那些身有残疾的学生来说就更加艰难了。在历经磨难、付出几倍于健全人的努力之后,一些残疾学生幸运地进入了大学。为了能够自立,他们百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然而,当他们踏入社会时才发现,找到一份工作真是太难了!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作为弱者的残疾大学生理应受到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妥善解决残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排解了社会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对于激励残疾青年奋发学习、自强自立及尽快提高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希望政府部门尤其是残联的就业服务机构,更加重视对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首先从协助解决残疾人大学生见习、实习方面入手。学校和残联可以多方联系企事业单位,协助、组织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实习。这样可以增进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大学生工作能力、品德、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了解,增加他们招聘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大学生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让残疾大学生在见习、实习中不断调整自己,增进对企事业单位的了解,熟识工作职位,物色将来的就业单位。通过见习、实习,残疾大学生与所在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深层次的相互了解,提高了残疾人大学生日后就业的成功率。所以,做好在校残疾大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用人、残疾大学生就业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建设。

其次,针对应届或者已毕业的残疾大学生,我们可以牵头举办只面对残疾人大学生的招聘会或就业洽谈会。第一步,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引导等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就业观和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展现残疾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爱岗敬业的美好形象,提高社会接纳残疾大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步,加强与高校密切联系,让各大高校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合作,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帮助残疾大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充分的就业。

实习感言。

胡锦涛指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身残疾人事业是伟大与光荣的,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开辟了我们伟大祖国发展进步无比美好的前景,也必将为我国广大残疾人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此,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身边的残疾朋友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到社会的灿烂阳光!只有当他们的脸上也洋溢着与肢体健全、心理健康人一样的幸福微笑时,我们的社会才真正达到了健康、和谐、完美的境界!

也许自己本身就是残疾人的缘故吧,经历多了,感想也多了,就对残疾人事业有着一种特别强烈的感情,也很希望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和残疾人事业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假期实习报告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一)

通过半个月的当兵锻炼,收获了很多,感触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有做得好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足的地方。

我实习的中队是长白山大队的保护区中队,中队编制四十余人,是一个作风优良的中队。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由于中队一半人员是下连三个月的新兵,所以此次调研的另一个内容就放在了新兵“第二适应期”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上边。

心理学在基层部队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党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人文关怀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帮助官兵消除心理问题,是当前带兵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人文关怀也是我们人文学院的一大特色,所以对于人文关怀,我们的感触要更加深刻一点。

在心理疏导中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人。在一些基层单位,干部与战士之间居高临下的谈心,指手画脚的“交流”还很盛行,使得战士有话不愿讲,不敢讲,再加上一些敢不自身缺乏疏导能力,致使他们的心理包袱越来越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强化官兵的平等意识,把有心理问题的战士当作自己的战友和兄弟对待,对他们不歧视,不冷漠,不孤立,做到热情关心,真诚开导,让他们在感受组织的温暖中化解心理障碍,消除心理疾患。

在心理疏导中体现人文关怀,要保护好官兵的隐私权,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不私自拆阅他人信件、非法接听他人电话,甚至采取盘问、诱导、恫吓等方式,企图撕破对方的心理防线,掌握对方的心理秘密,这种方法是严重侵犯战士人格的,是坚决不可取的。所以,带兵人必须在知法守法的基础上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战士拥有属于自己的安全领地,并且在疏导工作中努力做到有理、有情、有节、有度,不轻易出击他们的心理隐私,启发他们自我缓解心理压力。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关心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做心理疏导工作的同志既要注重解决战士在心灵上的疑惑,也要着力在生活上的排忧解难,在给战士进行心理疏导应当抓住一些敏感期,新兵“第二适应期”,战士入团,入党,考取士官,士兵退役等时节,极易诱发战士的心理问题。在这些敏感时期,中队应当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上一堂心理教育课”,举行一次“敏感问题大家谈”等活动,引导战士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由于这次实习是在四月份,新兵下连三个月,所以,正好赶上了新兵的“第二适应期”,所以此次调研的另一个内容就放在了新兵“第二适应期”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上边。由于多数新兵的尚不成熟出现心理异常,不少带兵干部片面地把心理问题混淆思想问题,考虑的是如何加大教育力度,却忽略了从心理的角度进行“诊断”和疏导,导致产生“误诊”,使新兵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个别“病情”严重的,甚至都“郁闷成疾”,成为安全工作的隐患。新兵“第二适应期”主要有以下心理“症状”:

表现欲望,担心别人忽视自己的存在,一旦受到“冷落”,容易产生沮丧、自暴自弃的心理。四是偏执型。有的新兵对连队的管理还不够适应,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没有数,以不能正确地对待干部骨干的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五是冲动型。有的新兵有热情、有干劲,言语行为无所顾忌,容易与战友产生矛盾和冲突。六是孤僻型。有的新兵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流,特别是下连后压力骤然增大,更加沉默寡言,难以融入集体,严重时甚至会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危害。

中队应当为每一名士兵建立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查和巡诊,并总结出一些基本疏导方法:对脾气暴躁的人,根据其受不了外界刺激和易发生过激行为等突出特点,工作中注意说话语气,不用过激的语言挑逗刺激;对沉默寡言的人,根据其性格内向的特点,多进行情感交流,在相知相通中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对情感受挫的人,根据其精神沮丧、意志消沉等特点,多进行情感呵护,引导其尽快走出低迷状态;对自尊心强的人,多进行精神鼓励,不当众批评;对行为怪异的人,根据其做事不计后果、易伤害周围同志等特点,引导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分感受战友之情的珍贵。

新兵“第二适应期”的“心理处方”:首先要多询问、多观察,在摸清新兵的情况上下功夫。通过找新兵和食堂,找新兵连的带兵干部骨干问询,找新兵同班的战友以及班长了解,与新兵家长取得联系等办法,探寻他们的心理世界,了解心理需求,掌握内隐的心理活动。多观察,带兵要做到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善察觉新兵的心理渐变过程。可以利用不同场合和时机,采用纵向观察、横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等方法,及时准确捕捉新战士心理变化信息。

其次是注意正确的调整、引导、爱护,在稳定新兵的心理状态上做文章。一是注意调整。带兵干部要注意训练和工作节奏,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避免新兵由于训练强度安排“偏大”、日常生活安排“偏紧”、工作标准的“偏高”等原因而背上包袱,产生心理问题。二是耐心引导。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新兵学习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第二适应期”的不同情况,引导好新兵正确对待训练、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不适,诱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负担。三是体现爱护,干部骨干要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耐心细致的讲明道理、持之以恒地做工作,达到深知兵、真爱兵的目标。对心理问题较突出的新兵要予以更多的关爱,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尽量用最自然的办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这次实习,让我看到了基层部队心理疏导的空白,心理学在基层部队的应用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这次实习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部队。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二)

但几乎没有人怀疑他们真正的“读者”是普通人,是像我们这样不完美的、亚健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是带着这种困惑进行实习的,当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心理。

我们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心理康复中心实习,实习时间是两个礼拜,从2015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医院。心理康复中心分两个病区,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闭式的,属于重症病区;心理科则是开放病区,主管病情稍轻的病人,如睡眠障碍、神经症、轻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们实习一个星期在精神科,一个星期在心理科,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和病人一起娱乐、交谈,跟随医生查房,看病历。实习安排中还有每个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门诊出诊机会,每个礼拜两次讲座、一次病历讨论,还有一次小组讨论。实习内容比较丰富。

我实习的第一个礼拜是在精神科,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精神病人,首先冲击头脑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当中和精神病人交往会存在很大的障碍,老师在教授《变-态心理学》时候也说,和某些病人交际会让人有受挫感,我们也可能无意夸大了这种受挫感;另外,理论在告诉我们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没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觉等,但这些并没有具体到真实的个体,很多我们不能从外表上看出他们的病症。第一次进去,当铁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我确实感觉到了强烈的焦虑感,后来才慢慢适应。我们在精神科和病人的交往很浅,主要是和他们一起做操、唱歌、打球,进行简单的交谈,如问问他们的睡眠、吃住情况,很多东西是通过看病历、听医生讲解才了解到的。但这些似乎是和他们交流最恰当的方式,在活动中建立简单的关系,能调动起他们参加活动的热情,这就够了,实习之前老师和医生有过这样的告诫,我们实习不应该对病人构成干扰。在精神科,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辨别精神病人和普通的来访者,学会了一些引出幻听、妄想的一些提问方式,比如引出幻听可以这么说,“你会不会听到有人在你耳边讲话?”“说话的人是男的是女的?”“你认识吗?”“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话是针对你吗?”

第二个礼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适应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但其实很他们交往顾虑会相对多很多。一方面,和他们的很多交往属于正常的人际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们建立很好的关系,但我在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们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很可能就会触及他们的痛处,这对于实习生来说是大忌。在心理科,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医生进行查房,看医生怎么和病人交流,观察病人的言语表情。见得最多的是心理问题躯体化的病人,医生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需要缓解他们的焦虑,通常会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质性的疾病,然后跟他们说明他们发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们讲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讲用药状况等等。查完房后是自由活动,跟病友们交流、娱乐,看病历,但有时病友们不方便打扰,便显得有些无聊。在心理科,我们为病人做了一次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后几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内心冲击太大了,我们只能做一段休息一次,休息地时候安慰安慰她;还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钟就做完了,我在旁边不断地说“不急,慢慢来,你先理解一下题目和选项”,说到我感觉他都听得厌倦了,后来主管医生告诉我们,其实你可以直接跟他说“你做得太快,会影响医生做出诊断的”,我们似乎放心不下这么说。

个年龄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一次出诊医生和我们讨论了一个家庭治疗的案例,也因而对家庭教育感触良多,其中医生提出有三个问题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够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义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间在哪里,选择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里?在这样的时刻总是很佩服医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机会毕竟很少,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着磨医生的提问存在的心理艺术性,而且很多时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门诊、医生授课,使我更加坚定了原来的想法,即应用心理学真正是属于人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数据的冷淡。这次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亲身接触和识别了很多心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论知识更真实化了。然而,更大的收获是能沉浸在一种心理学和精神健康维护的氛围当中,认真思考很多原来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如家庭对一个人心智成长的影响,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种防御机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对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认识。

实习期间我觉得自己心理上比原来健康了很多,这可能是一种临时的感觉,和这里有规律、相对轻松的生活有关;而主要是对自己独特个性的认识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内向、敏感和人际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认识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标准,能意识到并且预测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才能不至于逃避现实,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也就能够为自己创造心理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也学会了心理释放,记得自己在小组体验时说自己最常用的防御机制是压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给压抑下去了,又通过投射表现出来,这种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那就是表达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如运动、谈心、写日记(在实习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记日记,这种方式对认识自己有很大帮助)。当然实习不可能把以前未认识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认识自己”和精神卫生的意识却深深留在了心里。

心理学实习报告系列

作为一名旅游英语专业的大三毕业学生,我荣幸地参加了大三学年学校安排的实习。应聘到____酒店距今已经有了近半年的时间,转眼毕业实习也即将宣告结束。回顾这段时日,这段弥足珍贵的经历,点点滴滴都是我人生中难以磨灭的最不同寻常的回忆。这次在酒店的实习使我获益匪浅,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和书本上都无法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作为一个成年人,走出校园该怎样面对社会。在实习过程中,酒店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的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____酒店坐落于一望无际的绿野之中,____级设施包括楼高十八层的豪华度假式酒店、楼高九层的酒店副楼、楼高三层的会所、购物广场、宴会场地,以及设备完善的____中心。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环球美食和温泉水疗于一身。

____酒店则定位为____岛最奢华优雅的酒店之一,拥有518间宽敞舒适的客房及套房。所有客房套房情调高雅、品位奢华,又不失____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宾客带来至臻完美的度假体验。每间客房或套房均设有观景阳台,尽览高尔夫球场及度假区的天然景致。

我通过面试被分配到前厅部酒店前台工作,拥有了一份前台接待员的工作,拿着员工上任通知书到部门报到的时候,我的心里十分忐忑,我不知道我能否胜任这份工作。酒店前台是一个酒店的门面,是客人对酒店形成第一印象的地方,是最先对客人产生影响并做出服务的部门。一家酒店的效率以及利润的创造,基本上都是从酒店前台开始的。因而,酒店对前台员工的要求都会比较高,包括员工的形象、礼仪礼貌、基本素质、沟通理解能力等。酒店前台就像是酒店信息的集散中心,可以说,前台的服务基本涵盖了酒店所能够提供的所有的服务项目,所以为了给客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酒店前台的服务人员需要对酒店的各个部门的运作都有足够的了解。

前台都处在非常忙碌的状态,团队接待或者退房时间比较集中的时候,难免要同时要面对四五位甚至更多位的客人,电话在不停地响,小孩子的尖叫哭闹,脾气不好的客人无端地发火、叫骂,即便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还是要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客人,尽的努力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得不说,耐心和细心是酒店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东西。常言道:“顾客就是上帝”、“客人永远是对的”,这些是酒店行业周知的经营格言。

也许,在外人看来,酒店前台的工作很简单,不可否认,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事实上,这工作周而复始又琐碎繁杂。在这近半年时间里,我发现要想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拥有一份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态,拥有一个社会人该有的心态。

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有担当,有责任心,并懂得自己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于自己的工作,无论繁重抑或清闲,要积极主动地学习,认真努力地完成;对于失误,要自己去面对,主动承担,而不是逃避。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我在前台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犯过很多错误,好在领导和同事也没有很责怪,给我安慰、鼓励和极大的包容,这让我非常感动。

1、成绩与收获。

这些日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学习到一些酒店前台基本的服务技能和服务常识之外,更学习到了面对就业该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利益和工作单位的利益、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让我了解到作为一个服务人员应该具有怎样的服务意识。

实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和认知,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激烈,以及自身的不足。

通过在酒店实习,我发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得更加成熟,考虑事情也更加全面谨慎,可以说,酒店给了我又一次的成长。刚开始上班时,不适应长时间的站立和作息时间的来回变化,每每结束工作,都感到浑身酸痛,身体真的有些吃不消,难过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也更真切地体会到了父母挣钱养家的不易和他们对自己的恩情。以前在家的时候,父母疼爱、衣食无忧,在学校的时候,又有老师的关心照顾,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责任,现在当自己有了一份工作的时侯才发现得一切其实都来之不易。

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互帮互助,努力学习;而在工作单位,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和晋升而努力,到处都是激烈的竞争,停滞不前就已经等于落后。当然,不可否认,有竞争才有动力,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前台这个岗位使我明白,社会竞争是激烈的,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有勇往直前,扎实肯干。通过这次实习,我有机会比较详细地了解了酒店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业务,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很好的同事和朋友,他们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更加成熟,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清楚地认识到了当今的就业形势,也找到了自己与社会的契合点,为我未来的就业做了一个良好的指引。

2、问题与不足。

整个实习历程,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更为关键的是,实习也将我各方面的缺点与不足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从而让我关注到自己未曾注重的东西。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克服缺点和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最后,脚踏实地,坚持坚守,加强责任感,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任何一份工作。

实习到现在将近结束了,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有欣喜,有快乐,有苦涩,有难过,这样那样的感触真的无法用一言两语寥寥概括。这几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过程却是漫长而又难忘的,我一定会将自己实习的经历认真归纳总结,发扬自身优点,改进身不足,以崭新的自己迎接新的开端。

以后的半年,我还将继续在学校中学习,完成我的学业,这一段的珍贵的实习经历无疑为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基础。最后,衷心感谢酒店的各位同事和领导,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关心、照顾和鼓励,从你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感谢____—__酒店给我的这次珍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酒店的栽培,让我增长了见识,体验了生活。我衷心希望____—__能够越来越好。谢谢!

心理学调研报告

我国高校学生旅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大学生旅游所带动的消费是目前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来收集资料,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大学生合理进行旅游消费,并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等提供数据和建议。

二、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中3个qq群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填写问卷的分别是大连民族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和其他地区的大三学生,收回111份,回收率85.4%,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100%。本报告从回收问卷中随机抽取了100份,进行分析,报告最后附有问卷。

三、调查结果。

1.大学生旅行消费的态度。

分人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不提倡的是0%,相信这也给大学生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与挑战。

2.阻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

由上图看出,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因素占60%,闲暇时间占4%,缺少同伴这一因素占4%,以上三个因素都有的占32%。总体而言,资金不足是阻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

3.大学生旅游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上图,在大学生旅游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中,价格因素占20%,景点因素占30%,时间因素占20%,交通因素占18%,同伴因素占12%。由此可见,景点因素是主要考虑因素,但是,总体上,大学生对各个因素都较为重视。旅游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策略,还要有自身的特色,参考以上因素制定迎合大学生旅游心理需求的产品。

4.大学生旅游的频率。

由上图可知,大学生旅游大多是一年一次,占64%,其次是一学期一次,占24%,频繁旅游的,像两周一次或更多的只占4%,一个月一次的也只有8%。大学生旅游的频率不是很高,旅游企业开发产品时要注意这一点。

5.出游地点的选择。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旅游地点多是省内其他城市,占40%,其次是市内,占32%,省外占20%,国外占8%。大学生会想到花费太多,距离远,交通不便等,故有此结果,旅游企业可根据这一旅游有消费心理及现状开发合适产品。

心理学调查报告

小超市。

把生活用品放在最里面,其他用品摆在外侧在小超市购物时,人们大都沿着外侧走廊走。由于临近住所比较方便,在小超市人们大都是有计划的购买生活用品。因此,生活用品即使放在角落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那些打算购买生活用品的人也会自然地经过摆放其他物品的区域,如果在去收银台的途中拿了任何一件计划外的商品,就意味着中了卖家的招。笔者实地调查发现,金陵科技学院晓庄校区校门对面的小超市即是这样布局的,经亲身经历验证,这种布局很有效!

收银台附近总会有零食。

所有超市的收银台附近总会有口香糖、奶片、巧克力等小零食,不论大小皆是如此。人们在等待结账时,总会顺手拿起一样,比如口香糖,价格虽不高,却已中了招。

相关食品放在一起。

在超市中,诸如方便面和香肠这样的绝配食物一般都是放在一起的,其他还有鲜肉与火锅调料、面包和牛奶等等,类似的做法也有将这些产品打包销售,想必大家都有亲身经历,本来只是想买方便面,却“一不小心”把香肠、榨菜、卤鸡蛋等等相关产品都买了回来,更有甚者,去收银台时。又顺手拿了一瓶口香糖!

大型超市。

无法直接上下楼一般的大型超市都有两层,我们以南京沃尔玛迈皋桥店为例,该超市第一层放置生活用品,第二层放食品。要想到达第二层,需先经过第一层,这无形中会对顾客多购买物品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本来是计划外的商品“一不小心”就被放入了购物车,人们对此是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显眼位置的玄机。

人是好奇的,新奇的东西对人的刺激性最大,因而最易吸引人的注意,把适销商品、新产品适时地摆在显眼位置上,是大型超市和卖场的一般做法。例如,沃尔玛迈皋桥店几个月前在入口的显眼位置摆放的是圣诞树,而今变成了格式电扇。

商品相关。

大型超市里常有“打折”的商品,表面上比原价更低廉,这导致人们做出购物决定时更容易冲动。更有甚者,人们支出了,却认为自己省了钱。例如,沃尔玛迈皋桥店的实例,某款标着“广告商品”的面包特价7。8元一斤,其实它原价就是7。8元,但是这无疑会勾起不知情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结果可想而知,本来无人问津坐等过期的小面包“焕发了新生”。

限购。

有时超市会推出每人限购的商品,虽说这样做超市能得到的利润都相同,但这实际上是给人们提供一个“标准”来诱导人们消费更多。对此,美国爱荷华州的一家超市做过实验,是利用汤的限购。结果,限购4份汤时人们大都买了3份,而限购12份时人们普遍买了10份。这说明,限定每个人可购汤的数量越多,销量越大。这说明,人们无意识地以超市所提供的“标准”为中心,调整着自己的购物数量,殊不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中了招。

限定截止时间。

当某件物品“打”了“折”作用仍不大,卖家一般会宣传说该商品距“打折”结束还有xx小时来体现该商品的紧俏性。有实验表明,这样一来,人们会因为商品的紧俏性而感到不安,以至高估商品的价值。这项实验是邀请人们品尝饼干后评估饼干价格。一部分人在没有任何条件下品尝10个饼干中的1个;另一部分人在品尝前先得到“本来有10个,现在剩下两个”的.解释,而后品尝剩余两个饼干中的一个。实验结果表明,后者给的评价和估价都更高。

销售技巧。

在超市商品销售过程中,还常会用到一种“非全部技术”,即将原本包含在基本结构的商品伪装成追加的“赠品”,以达到提高购买率的目的。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甲蛋糕店里卖的某款蛋糕加饼干价格为一百元;而乙蛋糕店中同样的蛋糕要价一百元,不过附送同款饼干。这样看来,两家蛋糕店的蛋糕和饼干价格是一样的。然而,实验结果表明,光顾甲蛋糕店的顾客中只有40%购买了蛋糕加饼干;而光顾乙蛋糕店的顾客中购买蛋糕并领取附送饼干的比例高达73%。究其原因,是因为“赠送”比“套装”更让人感到自己占了便宜。

1、列清单。

在去超市前,列出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清单,并提醒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千万不要买!

2、做预算。

根据自己的财政状况和所要购买的物品价格,带上大致足够的钱去超市。不要带多或刷卡消费,它们是隐患,会成为多消费的客观基础。

3、强大精神。

在超市里,每次看到诱惑自己消费的商品时,注意了,它是超市的诸多策略之一,不要被这些策略打动,而应该认真考虑那些诱惑商品的必要性和价格,扪心自问,“我真的需要这件物品吗?”然后再做出购物决定。

个人心理学分析报告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要: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我们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调研内容:西单商业区算是人们最爱去也是最常去的商业去了,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东西适合各个年龄层和消费层,位于西单大街西侧的大悦城,君太百货和位于西单大街东侧的中友百货就很适合各个年龄段,消费层属于中上等,而位于西单大街东侧的明珠商场,新一代商场则就适合年轻人去,价格也是较为便宜的,像初中高中生就比较喜欢来这里了,西单商场1—3层属于中等消费层,4—7层则属于比较低等的消费层,但也要比明珠,新一代这样的商场价位稍高些。

在五一期间我选了一天,从早上9:00到晚上20:30在西单商业区进行了近12个小时的定点观察。5月2日早上9:00坐地铁来到西单,因为商场10:00才开门所以这个点人还不多,到了9:30就陆陆续续开始有不少人来,这个时段来的人一部分是在西单工作的人,还有一部分就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学生,基本都是5,6个一起,直到商场开门人也不是很多,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在五一节假日期间来西单的人要比平时多很多,不过还是年轻人比较多。年龄大概在30岁以下,女生较多,基本都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他们来这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主要为了购物,有很明确想买的东西,顺带看一下别的,这些人经常去的就是明珠,()新一代和西单商场,如果是消费水平较高的就更愿意去大悦城,君太,中友。第二种是主要为了和朋友小聚,顺带逛一下,这些人喜欢去的地方与第一种相同。因为是假期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比平时也多了很多,而且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一起来,以开私家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来这的目的大概都是为了有目的性的购物,这些人更青睐于大悦城,君太和中友,这些商场不仅有地下停车位,而且凭当日当日消费小票还可以免停车费。在西单,到了吃饭点可以说每家餐馆都是爆满,但个人认为大家最喜欢去的还是像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这样的快餐,方便快捷又实惠。

调研结果分析:通过这一天的观察我发现来西单的人大多都很开心,但是大多也都很浮躁。我认为导致这一不和谐因素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因为是商业区,所以环境必然嘈杂,根据时间的不同(节假日和非节假日)来这里的人多少也不同,人多时就会拥挤,而人少时也只能说不拥挤,在这么大人口密度的环境下,人们的心情肯定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拥挤就相当于不能有足够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而使人不悦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硬件环境,西单商业区并不算大,但是建筑密度却很高,无论是十几层的大商场还是小片平房商业街都给人楼挨楼,房挨房的感觉,如果只是来这里购物或短时间逛的话就还好,但在这里待时间长了人就会感觉到烦躁。研究表明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建议:像商业街这种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开放式空间应该将楼间距适当的加大,或在两高人口密度区域之间留出一块小广场,已达到舒散人群的作用。

心理学自我成长报告

转眼间,大一下学期快结束了。我作为我们班级的心理委员,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从中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与心路历程。作为一个即将迈入大二生活的班集体,我发现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而感受到了来自生活的压力,多数同学都能以之为动力,但是也有个别同学没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在课程学习中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中,大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很好的处理平时的学习任务,但是在与同学相处交往的方面略有不足。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鼓励他们多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在专业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在本学期中他们的心理活动比较积极。他们能够开始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他们个别人过度忽视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与他们分享了专业课学习的经验,也对其他课程的学期给他们提出了我的建议。对于班级中极个别不能融入大学学习的同学,我通过交流引导他们首先能够完成考勤,慢慢建立自信,逐步的去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

在我们班同学的感情生活方面,基本上大家心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难处。对于谈恋爱的同学,近期他们的心理状态没有大的波动。最近端午将至,离家里近的同学应该会利用假期返回家中。对于端午假期留校的同学,我会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多交流。

在上月中我们班级进行一次爬山活动,大家普遍表示对活动比较满意。这种集体的活动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也促进了大家的交流。我通过和大家的交流,了解到了同学们对集体的活动还是比较支持的,所以以后有机会还会举办类似的集体活动来促进大家的交流。

班级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学习风气不够浓,缺少一种在学习中进步的感觉。大家心理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还有所欠缺,我作为心理委员会对大家存在问题进行解决,让成绩好的同学带动大家的学习,使班级的学风有所改善。

现在班级的心理状态良好,同学们每一天都在进步,我相信未来的成功在等待着我们!

对于下学期,我想在每个节日的时候,为同学们送上祝福,我通过对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的一些措施的了解,加上自己对班级的了解,将对部分经常迟到甚至旷到的同学进行一些交流,希望能够让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让整个班级更加的和谐,融洽。

总体来说,上一学年的工作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比较成功。但与学校的要求相比,我自身在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提高,如下:第一,没有充分和每一个同学进行沟通。

第二,同学们跟我反映的问题,有一些没有得到实质性地解决。有一些工作计划,由于某些原因,也没有得到实施。

第三,在与各个舍长之间的沟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做到定期地开舍长会,征求他们的意见。

第四,经过与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的交流,我发现我班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举办的还不够。缺少一些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因为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发言,气氛也会十分轻松,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团结。

除以上外,我与老师的交流是不够,人文关怀还有待提高。自己感觉工作上有时会慌乱,不够有序,说明我的经验还不足,要向其他人请教。

不过经过一学年的工作历练,以及各位同学的积极配合,对于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我已经十分了解。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信任,让我本学期再次担任心理委员一职。许多人认为这一职务无足轻重,不必太负责认真。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才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看待这一工作。

在接下来的学期,工作中必然免不了有些挫折和缺陷,但我会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断完善自己。如果同学们对我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希望同学们帮我指正,让我们一起把工作做到最好,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心理学实习报告

在我看来,实习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心理咨询,这门课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论和技法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这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四学生的实习,就是期望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精神和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难能可贵的经验。

对我们来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似乎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回想起来。两个月的时间,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虽然现在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心里都还有一些恋恋不舍。因此,我要感谢院系领导对我们实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实习指导老师两个月来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能够相互合作,圆满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顺利地度过这一实习期。

毕业前的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我们的实习是从今年的九月一号开始。实习点是在培黎校区的咨询中心,首先,我们对咱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咨询中心做一些介绍:我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专用场所占地170平米,包括咨询室三间,团体辅导室1间。其中,校本部心理咨询中心于1991年6月建成,位于西校区理科楼一楼,由教育学院主管。适应实际需要,培黎校区与东校区心理咨询室于2015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建成的培黎校区团体辅导室,这是我校第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室。使心理咨询从单一的个体面询转变到与团体辅导的有机结合,扩大了心理辅导的受益面。下面我谈一谈在这段实习生活中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我们对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比较欠缺,而且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并不深刻。对于心理咨询这个专业,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个人最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好多事情都必须要靠自己去参与,才能有所收获。这次实习,当面对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虽然我们只是做一下初诊接待,就是了解一下来访者的初步的一些信息,以及来访者想要解决哪些方面的困扰和问题,然后再跟老师预约咨询时间等。但刚开始的时候,在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让人始料未及的状况。有时候是来访者的表现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跟他沟通下去,有时候又是来访者无意间突然谈到的问题让人无言以对,不知所措等等。比如在我值班的时候,有一个男生前来咨询有关恋方面的烦恼,他谈到的一些困扰,我自己很确定如果我的话应该怎么去解决,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上去。每当遇到我们双方都沉默下来,而且沉默时间超过一个适当的范围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非常焦急,但是表面上还要装沉着,这种内外分-裂的感觉让我很难适应。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的打破这种沉默,让他更流畅的表达。因此我知道了自己在经验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在经后更多的去磨练。

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制定几个近期的目标,不能眼高手低,而是要勤劳、诚恳,在接人待物方面有张有弛,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初出茅庐,我们的经验真的是很少,所以对待每件事我们都应该力求尽善尽美。没有过分的期望,就没有烦恼,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事。

其次,这段实习生活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虽然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好的解决,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增长,再遇到相似的情况甚至的其他意外的状况,也能够冷静的去看待和解决。比如,在实习期间,李老师也给我们安排了另一项任务,就是做心与心学社的报纸。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报纸内容的搜集和筛选,版面的编排,文字的校对等等很多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任务进度很缓慢,我们找来以前的报纸来翻阅,自己研究。以此为参考来选择内容。然后搜集报纸可以用到的图片素材,选择报纸边框,添加内容,再做最后的调整。细节方面的工作相当的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老师抱怨:唉,不要做报纸了,让报纸把我做了吧!但是当报纸最后终于定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这期间,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由此看来,在这次的实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成长的,因此,我们面对将来的毕业以及就业,遇到困难,产生危机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过于焦虑和自卑,否则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积极地去努力。

我想,其实实习就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高的机会。不管在实习之前你的个人能力怎样。在实习之后,必定都会有所成长。我们实习小组也有同学是在学工办和系办实习,工作也十分繁忙。他们主要负责包括学生活动、办公室文件处理,还要协助老师开展学生工作,监督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递送文件等等。简单说就是起到一个学生与老之间的桥梁纽带的作用。虽然工作大多是比较琐碎,但是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计划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耐心和肯吃苦的精神。实习期间,我们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明确的规划,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认识到了,要把书本上面的东西和实际结合,这需要时间,要有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总之,两个月的实习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必定会成为我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

心理学实习报告

了解当前小学生的意志发展特点,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以及上课状况,充分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只是运用到实际教育上。并且为以后从事再教育上的同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同学的实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安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五年级。

这次实习大方式是于游戏中教授知识,并在游戏之后充分解释游戏的实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主要步骤:

1、进入教师前是由学校的老师先通知我们要去实习的事,然后再由我们自我介绍和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活动。

2、这次的主要活动便是讲述游戏规则及方法,之后就让同行的两位同学演示怎样玩。

3、之后就开始正式进入游戏。

4、游戏结束之后,就将游戏过的成语进行解释,让小朋友们真正了解词语的意思。

在我们教学理论层次分三部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学科教学理念。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学习和学生的总的、一般的看法,它摆脱了具体的一时、一事、个别情景、具体学科的复杂性,达到对教学、学习、学生等的理性的理解与解释。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的、心理学的或者学科的理论,把某种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前面所说的那位教师为了能够把教学“转向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将其理论层面的理念转向操作层面的理念,即怎样具体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科教学理念既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等总的看法,也包含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因为对学科的看法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更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把握,做什么事情都一样,特别是教师,一举一动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对他们来说都是课堂的一部分,你可以通过一个表情来肯定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个动作肯定学生,但是,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多锻炼。

我们传统性的教学是机械性并直线计划性,我们也常常会把新的.教学理论放在嘴边,但事实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使用成规教学,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所以要把我们片断的、凌乱的、浅层次的新理念上升到观念、信念的层次。

学科教学理念。我们经常看到的学科教师间互不相让或互不往来的现象就是由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理念不同而造成的。毫无疑问,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夸大学科的作用、知识的作用,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科理念,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就能达到的理念。同时,还要明确学科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虽然谈不上受益匪浅,但是对教师这个角色我有了比较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心理学实习报告

这次实习似乎在强化我的一个观念,即对“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概念的理解。关于它们的区分我一直比较坚定,心理学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是形而上的、方法论的;应用心理学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是形而下的、实践的。所以应用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艺术地倡导一种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内容应该是临床性的,心理咨询、生涯辅导等等。从这点出发,我也开始质疑心理学的学术创作,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的研究范式,讨论和结论的简单化,量化分析的潜规则似乎正在将应用心理学最本质最需要的的文本的感染力排除在游戏规则之外。

看以前的很多经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罗洛·梅的《爱与意志》、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等等,总能获得一种生活的激情,他们隐去了数据,似乎都致力于让人能看懂并获得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由,心理学著作也因而才有可能成为畅销书,健康人格才有可能成为普遍的意识。这次实习强化了我的这种感悟,临床不仅仅是数据,重点是从获得的数据中建立对健康人格的理性探讨。医生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他们也用药,也做量表、做统计,但几乎没有人怀疑他们真正的“读者”是普通人,是像我们这样不完美的、亚健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是带着这种困惑进行实习的,当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心理。

我们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心理康复中心实习,实习时间是两个礼拜,从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医院。心理康复中心分两个病区,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闭式的,属于重症病区;心理科则是开放病区,主管病情稍轻的病人,如睡眠障碍、神经症、轻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们实习一个星期在精神科,一个星期在心理科,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和病人一起娱乐、交谈,跟随医生查房,看病历。实习安排中还有每个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门诊出诊机会,每个礼拜两次讲座、一次病历讨论,还有一次小组讨论。实习内容比较丰富。

我实习的第一个礼拜是在精神科,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精神病人,首先冲击头脑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当中和精神病人交往会存在很大的障碍,老师在教授《变态心理学》时候也说,和某些病人交际会让人有受挫感,我们也可能无意夸大了这种受挫感另外,理论在告诉我们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没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觉等,但这些并没有具体到真实的个体,很多我们不能从外表上看出他们的病症。

第二个礼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适应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但其实很他们交往顾虑会相对多很多。一方面,和他们的很多交往属于正常的人际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们建立很好的关系,但我在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们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很可能就会触及他们的痛处,这对于实习生来说是大忌。在心理科,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医生进行查房,看医生怎么和病人交流,观察病人的言语表情。见得最多的是心理问题躯体化的病人,医生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需要缓解他们的焦虑,通常会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质性的疾病,然后跟他们说明他们发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们讲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讲用药状况等等。查完房后是自由活动,跟病友们交流、娱乐,看病历,但有时病友们不方便打扰,便显得有些无聊。

在心理科,我们为病人做了一次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后几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内心冲击太大了,我们只能做一段休息一次,休息地时候安慰安慰她;还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钟就做完了,我在旁边不断地说“不急,慢慢来,你先理解一下题目和选项”,说到我感觉他都听得厌倦了,后来主管医生告诉我们,其实你可以直接跟他说“你做得太快,会影响医生做出诊断的”,我们似乎放心不下这么说。

我们每个实习生还有一个全天和一个半天到区医院去出心理门诊的机会。出门诊其实就是旁听心理咨询,有时间的话做一些案例讨论。大多数时间来访者不会拒绝我们的旁听(但这时候语言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来访者说的是方言,尽管我能听懂粤语,但南宁白话却大概只能听懂70%);也有一些来访者会拒绝,然后医生告诉我们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一次出诊医生和我们讨论了一个家庭治疗的案例,也因而对家庭教育感触良多,其中医生提出有三个问题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够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义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间在哪里,选择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里?在这样的时刻总是很佩服医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机会毕竟很少,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着磨医生的提问存在的心理艺术性,而且很多时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门诊、医生授课,使我更加坚定了原来的想法,即应用心理学真正是属于人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数据的冷淡。这次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亲身接触和识别了很多心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论知识更真实化了。然而,更大的收获是能沉浸在一种心理学和精神健康维护的氛围当中,认真思考很多原来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如家庭对一个人心智成长的影响,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种防御机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对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认识。

实习期间我觉得自己心理上比原来健康了很多,这可能是一种临时的感觉,和这里有规律、相对轻松的生活有关;而主要是对自己独特个性的认识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内向、敏感和人际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认识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标准,能意识到并且预测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才能不至于逃避现实,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也就能够为自己创造心理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也学会了心理释放,记得自己在小组体验时说自己最常用的防御机制是压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给压抑下去了,又通过投射表现出来,这种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那就是表达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如运动、谈心、写日记(在实习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记日记,这种方式对认识自己有很大帮助)。当然实习不可能把以前未认识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认识自己”和精神卫生的意识却深深留在了心里。

三、通过角色扮演,我以咨询者的身份,讲述了自己在情感之中的困惑,以及成长过程中与家庭成员的情感纷纷问题;一方面,通过“空椅”对话,我宣泄了积压在心中许久的负性情感;另一方面,督导与咨询成员们给予我很多鼓励的话语,令我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思维、行为模式,探寻自己身上的长处,挖掘自身潜能。

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我们对咨询员的坐姿,表情,询问的语气,共情的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实际训练。

一个月的实习期很短暂,我在一些方面上存在着不足:在网络咨询中,与咨询者的共情不足,过早的加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没有以一个中立态度对待咨询的问题;自信心不足,角色扮演中不敢担当咨询员的角色,总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在共情训练中,自己表露的是焦虑,担忧的情感,没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实习期间,由于自己还忙于其它事务,无法静下来认真于心理咨询,没有自己的个案与大家共同讨论。

在红枫的实习,可以说是既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总的来说,收获是较多的。

此次实习中,有幸得到刘凤琴老师的督导,每当在咨询中遇到困惑时,刘老师总能耐心地指导我们,给予我们启发;刘老师有多年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对心理咨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心理咨询方法,直观明白,不是僵化的理论,更令人易于理解和消化。刘老师开朗、乐观个性,亲热、包容的态度,敢于挑战困难的作风,令人留下深化印象。

咨询室里直爽的芦老师,温顺的夏老师,一直在认真、辛苦地工作,她们那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在实习中,我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稳重的王芳,有潜力的瑶瑶、平和的牛牛、阳光的张爱、热心肠的贾选红、强势能干的慧娟、斯文的竹子等。通过与她们交流对心理咨询的观念、看法,分享心得体会,使我得到很多的启发,从中我能感受到咨询员团队的温馨和快乐。她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光芒,无论是显露的,还是含蓄的,都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力量。

“残联是残疾人温暖的家”

实习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残联是残疾人温暖的家,是残疾人的避风港,是残疾人自立、自强、自信的强大后盾。在就业中心,同事之间的感情也很融洽,真的如同一家人那样,给我的感受不仅仅只是工作、学习,也是一种家的感受,更是一种鼓励与感动。所以,我每天都满怀干劲,全身心投入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去,从中感受领导和同事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家庭里。

有一次,中心陈华新副主任专门找我谈心,希望我能从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角度谈谈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方面的想法与建议。我很感动,为陈主任时时刻刻把残疾人就业工作挂在心上的敬业精神和满腔热情而感动。我们从关注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否针对残疾大学生召开专题招聘会,能否在残疾大学生实习方面提供帮助,能否建立和完善残疾大学生人才库,能否进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开发残疾人网上就业新途径等等进行探讨。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交谈里,我了解到很多,学到了很多,体会到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艰巨性和长远性,任重而道远。正如邓朴方同志在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上所说:“劳动就业,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是目前各级残联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残联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残联应该决心来啃这个硬骨头,在艰苦的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

实习期间,我深深感受到,各级残联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啃这个硬骨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啃得”非常出色。中心每年都举办几场面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招聘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如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举办了全省联动大型残疾人就业供需招聘会。并提供了法律咨询、劳动事务代理、残疾人技能展示、特殊学校招生等服务项目。据了解,多年来中心为残疾人安排就业3900多名。

中心在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的同时,对残疾人就业后的跟踪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实习期间,我目睹了中心的同事到东莞、惠州等地,对招用残疾人较多的工厂、企业的工作条件、生产环境以及残疾员工的食宿设施、福利待遇、权益保障等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考察、了解。通过跟踪调查,真是掌握残疾人就业情况,从中反思工作的不足,及时改正,以更好的工作质量为残疾人就业服务。

所以,许多残疾人没有工作找残联、有了困难找残联、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找残联,把残联当成自己的家,因为只有残疾人自己的家才肯为残疾人自己做这么多的工作,才会为残疾人就业倾注大量心思和心血。

“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关爱残疾人就业”

记得上班的第一天,感觉有点心酸,许多残疾人朋友来这里登记求职,但真正能找到工作的却很少。有一对夫妇,都50多岁了,男的左手左脚没有力气,脑子有点轻微的问题!我曾经在信访办遇见他们,现在到我们这里求职,希望能找一个单位挂靠,购买社会保险,解决后顾之忧。他自初中毕业、知青回城后就在东升雨衣厂打工!工厂倒闭后靠做走鬼为生,经常被城管人员赶,把残疾证拿出来也没有用,照样没收你的东西、罚你的款!逼于无奈,只能收档不做。有怨无处申,于是想到残联!他们的情况我深感同情,也深感无奈()。经济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对于这对夫妇的遭遇,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帮他找个单位挂靠,也建议他争取社区的帮助,寻求经济上的援助!

虽然,每年几次的招聘会可以帮助很多残疾人落实工作,但我们不能只寄望这个每年只有几次的招聘会,我们更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尤其需要社会各阶层对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应有的重视和关爱。目前,社会上仍存在对残疾人事业不够热心甚至歧视的现象。如一些单位对残疾人存在偏见,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残疾人就业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应该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走好每一步、敢于努力走出新的每一步!同时,残疾人就业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与支持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共享”的良好环境,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真正进步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人道、廉洁、服务、奉献”

我所实习的岗位在就业指导部,主要是帮助前来求职的残疾人进行登记,有合适的岗位就通知他们应聘。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技巧和耐心。实习第一天,中心领导就告诫我: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弱势群体,别想从中得到任何回报,哪怕一个微笑,但是,你必须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和诚意去为他们服务。为此,中心要求全体人员时刻牢记和格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了文明服务、诚信服务、主动服务、助残服务等活动。

一天,一位残疾人朋友过来询问是否帮他找到了工作。听小黄讲,他已经来过多次了,但因为他出生时难产,造成手脚不灵活,言语不清晰。像他这种情况,实在是很难帮他联系到工作单位的,我耐心向他解释:现在还未有合适的职位,有的时候会联系他的。他感到很失望,并不停的责骂我们没有尽到责任帮他找到工作。对此,我们除了深感同情和委屈外,能做的很少。就业是双向的,我们只是中介,不可能强行要用人单位招聘哪一个人。如果某一个残疾人不是很适合某一个岗位,就算我们介绍他去了,用人单位也大多不要,到头来只能让他白走一趟。但是,我们绝对对任何一位残疾人都负责,这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所需!

一天下午,一帮青年进来,原来他们在怀集燕岩的按摩店就要开业了,想招聘一批有经验的盲人按摩师。看着这几个流里流气的人,我们觉得其中欺骗成分很大,于是,我说明招人的相关要求和程序,让他们先登记,等办理好营业执照后就把相关证件复印件和这张表传真回来,但直到我实习结束那一天都没有收到他们的传真回复消息。正如小黄所说,他们很可能是在利用残疾人欺骗有关部门减免税收、管理费等,甚至利用他们搞传销、涉黄等违法活动。在就业指导部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心理学家”。的确,在就业指导部工作要有察言觉色地本领,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失误被不法分子利用,给残疾人求职者带来损失和痛苦。

我始终格守残疾人工作者的道德规范,坚信“人道就是服务,服务要有责任,责任需要奉献”。

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残疾人求职出路。

在一次招聘会上,一家电缆厂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所提供的岗位对残疾人做了充分的考虑,技术水平、年龄等招聘条件相对宽松。现场中,有许多残疾人都表示什么苦都能吃,很想找个工作自食其力,但由于相当多的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所拥有的职业技术不够过硬,在与正常人竞争中往往败下阵来。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是阻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的两个主要原因。如果把技能素质很差,身体残疾的人推到单位就业,必将出现残疾人受歧视、遭冷遇的结果。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

因此,残疾人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生存力。近年来,某市新毕业的残疾大学生100%能够得到安置,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知识。为了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技能,我们在大力提高高校残疾学生入学率的同时,建议残疾人就业培训机构要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多举办一些盲人按摩、绣工花卉工艺、盲人电脑等培训班。在培训教育中,也应该贯彻适者生存观念,引导残疾人勇敢地改变自己,自强、自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社会,不能被动地等待。

我从一位残疾人求职者口中了解到(本人未核实),有一些企业为了逃避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个月帮一些残疾人交纳每人一百多块的劳动保险金,既不签订合同,也不安排就业,等年审检查时就拿出他们的残疾证应付。也有一些残疾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互相压低工资,你三百块每月,我就两百五把工作抢过来,却不了解劳动法对最低工资额的规定,不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

一位肢残人士不珍惜曾经拥有的工作,经常在上班时间借故偷懒,去买彩票,甚至把其他员工也带出去买彩票。公司老板经过多次警告、原谅他,最后还是把他解雇了,并埋怨我们怎么会介绍这样低素质的人给他,对中心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所以,我希望残疾人朋友要自尊、自爱,珍惜来自不易得机会,干好本职工作,用自身的良好形象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

“同情不等于合理”

有一天,早上一开门,就有一个残疾朋友进来了!当初我弯身整理文件没有注意,起身时他已经在服务台了!身高只有1米左右,也不知道他的实际年龄,应该超过25岁吧,但脸上仍是稚气,这是一个患侏儒症的残疾朋友!他问可否帮他找一份工作。从对话中了解到,他是河南人,也就是说不是广东省户口。我问他找过当地残联登记过求职吗?有没有寻求他们的帮助!他说有,也通过当地残联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辛苦干了一个月,老板没有给工资就把他撵了出来。去残联寻求帮助,残联也没办法,无奈之下,只有外走他乡,希望能在广州找到一份能填饱肚子的工作。并一再请求我们“帮帮忙,实在没有办法了”,样子也挺可怜的,我们也很同情他,但同情是一回事,现实也是一回事,我们能做的毕竟有限。我们向他解释有关人大立法的规定,也说明现在人员招聘是双向选择,我们可以帮忙,但用人单位是否接收又是另一回事。但无论我们怎样解释,他仍是“帮帮忙,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们帮他登记了,问他电话号码,他说没有。但他说可以过两天再来看看。他很感激地离开了。看着他提着一个旅行袋步里蹒跚地离开,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两天后他过来询问求职结果,会是得到失望的结果。现实残酷,现今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很不完善的。更多的事实是局外人了解不到的。那个患侏儒症的残疾朋友一天后又过来了,但我们的结果给他很大的失望。无论我们怎样进行解释,他似乎什么也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在重复一句话“帮帮我吧,实在没有办法了”。最后,他似乎真的没办法了,就以向省残联反映为要挟,希望从中能改变一些什么,但我们知道,不能改变些什么。也许他满怀希望来到广州,觉得这里遍地是机会,希望能得到一些什么改变,但最终也失望而回。有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那么热衷于从遥远的家乡跑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唉,细想一下也是,如果不是被生活、被环境逼得走投无路,谁肯千里迢迢跑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就算另一个遥远的他方对他们来说仍然是绝路一条,但他们仍然会跑向这个地方,因为他们对这个地方充满希望,也不知道跑向这个地方也是绝路一条,等发觉后,他们又会跑向另一个地方的。

残疾人就业有户籍方面的限制,也许这对某些残疾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取消户籍限制,对当地残疾人又造成了不公平!取消户籍限制,像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无疑成为残疾人的集中地,全国各地会有会大量的残疾人为了生活而跑向这些大城市,给这些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考虑这些因素。

“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

毕业大学生作为新增劳动力,已经引起国家劳动部门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放宽,进入高校就读的残疾人越来越多。

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几年寒窗苦读,这对于身体健全的学生来说尚属不易,对那些身有残疾的学生来说就更加艰难了。在历经磨难、付出几倍于健全人的努力之后,一些残疾学生幸运地进入了大学。为了能够自立,他们百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然而,当他们踏入社会时才发现,找到一份工作真是太难了!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作为弱者的残疾大学生理应受到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妥善解决残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排解了社会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对于激励残疾青年奋发学习、自强自立及尽快提高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希望政府部门尤其是残联的就业服务机构,更加重视对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首先从协助解决残疾人大学生见习、实习方面入手。学校和残联可以多方联系企事业单位,协助、组织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实习。这样可以增进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大学生工作能力、品德、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了解,增加他们招聘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大学生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让残疾大学生在见习、实习中不断调整自己,增进对企事业单位的了解,熟识工作职位,物色将来的就业单位。通过见习、实习,残疾大学生与所在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深层次的相互了解,提高了残疾人大学生日后就业的成功率。所以,做好在校残疾大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用人、残疾大学生就业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建设。

其次,针对应届或者已毕业的残疾大学生,我们可以牵头举办只面对残疾人大学生的招聘会或就业洽谈会。第一步,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引导等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就业观和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展现残疾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爱岗敬业的美好形象,提高社会接纳残疾大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步,加强与高校密切联系,让各大高校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合作,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帮助残疾大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充分的就业。

实习感言。

胡锦涛同志指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身残疾人事业是伟大与光荣的,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开辟了我们伟大祖国发展进步无比美好的前景,也必将为我国广大残疾人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此,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都应该行动起来,让我们身边的残疾朋友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到社会的灿烂阳光!只有当他们的脸上也洋溢着与肢体健全、心理健康人一样的幸福微笑时,我们的社会才真正达到了健康、和谐、完美的境界!

也许自己本身就是残疾人的缘故吧,经历多了,感想也多了,就对残疾人事业有着一种特别强烈的感情,也很希望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和残疾人事业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实习报告

从20xx年x月――20xx年x月,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学校安排的正式实习时间,在xx市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圆满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得到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指导老师祁乐平主任等人的大力帮助和有效指导。在心理咨询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本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成长。在实习结束之际,特从以下方面做总结。

xx市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成立于20xx年x月,致力于整合与推动xx市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由河南省民政厅备案。

中心的心理咨询理念是“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服务于心理咨询师培训与督导、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咨询(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学生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公益关爱行动。

多年来,已先后为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孤儿及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多次心理援助服务。

在实习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经中心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个人潜心钻研,先后完成了如下实习任务:

(一)协助xx市劳动路小学、前进小学、大同街小学三处心理辅导站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参加中心组织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包括对留守学生进行的心理问题干预工作,并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三)学习个案处理和团体心理咨询技能。

(四)及时补充心理咨询应用知识,通过心理沙龙和心理学书籍及影片的学习,提高心理咨询实务技能。

(五)办公室常规文案的写作与处理及其他。

(一)建立了三处心理辅导站的师生心理健康档案,成功组织了一次心理健。

康教育专题讲座,赢得了校方和师生的一直好评。在xx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的年度心理健康工作检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参加了四次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在xx市敬老院开展三次老人心理疏导。

(四)参加了心理沙龙,自学了三部华夏心理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基本功训练》、《叙事心理疗法》、《焦点法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观看了四部心理学电影《盗梦空间》、《心灵捕手》、《肖申克的救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并撰写了观后感。

(五)初步熟练了个案处理的技巧。

我深刻地觉得,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不仅需要熟练各种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与人交心,保持对天下人一视同仁的优秀品质。

在学校做心理健康档案的日子里。当走进班级里,孩子们很好奇地看着我们。并较有热情地做着心理健康测试。带队的老师是位要求有点苛刻的人,实际上我们明白她是很认真负责的。她要求我们在做档案的每一细则都要确保准确和完善。

在随后进行的测试分析时,老师向我们分享很多的经验。我体会到心理咨询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对于心理档案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要做到严谨再严谨,这样做既是对职业的忠诚,也是对心理求助者的负责。

对于未来心理工作者的自己,必须要保持住对生活的细心,也要力求对生活的高度负责。

每一个月中心都在每个周六的时间定期举行“心理咨询师沙龙”,在心理沙龙活动中,彼此交流在心理学学习方面的困惑,和分享心理咨询工作方面的所感所获。在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大家认为要做到以关爱和支持为主,启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希望。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有区别地对待留守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心理疏导。这类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心理疏导的时间较长,心理教育工作者务必保持耐心,在教育中不断通过测评以检验心理工作的实效。

每次的心理沙龙大家都互相勉励,永远做一个忠于职业的人,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要随时归纳与总结,定期参加心理督导,以促进个人心灵的成长,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技能。但愿自己可以也长期长期如此。

在实习单位工作和学习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忘不了各位老师对职业的崇高信仰,忘不了各位老师关于人生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各位老师的对工作的严格要求忘不了的人还有很多。

这段在离开大学之前的美好日子,一定会令我难忘和铭记,这势必会成为我人生经历的重要财富。

最后,向实习单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实习单位的所有人致敬!

心理学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三班。

瞿洋。

2015793039。

一、专业认知内外交困的局面。

1.外部认知。

先说说外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吧。我同学在知道我专业是旅游管理以后直接就认为我学的专业叫做“导游”。认识的长辈知道我专业是旅游管理以后就告诉我:你这个专业好啊!到处玩还不花钱!稍微懂一点的朋友说,你是学旅行社的还是学酒店的?曾经带过我的高中老师说:当初不好好学习,现在只能端端盘子了。很明显,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在外行人眼里无非就代表着两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而这两个方向让人普遍产生的形象就是:“导游”、“端盘子”的。

其实谈到外界对我们的专业认知问题,只能说,这个专业在外人眼里不是高大上!它意味着服务业,而服务业给国人的映像就是“伺候人的”。

2.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内容。

教学。

来说是分方向的,而分的方向主要有旅行社方向和酒店方向。但是大二大三将会有管理、心理学、旅游地理、公共关系等具体学科放在了旅游管理之下。

从实习来说,学校的联系的单位通常也是旅行社和酒店(咱们学校貌似只有酒店)。在学校里学的方向比较固定,实习从业面儿也比较窄。而不管是从事什么旅游相关工作,因为其极强的实践性与“跟人开始接触”的特点,故而会让许多实习生觉得在学校的东西白学了。

就我所知,国外旅游管理是个很大的学科,分为:

1.遗产文化方向(奢侈品专业、红酒与美食专业、遗产与文化专业)。

2.旅游酒店休闲产业方向(旅游企业专业、新兴市场专业、旅游规划专业、旅游电子商务专业)。

3.职业文凭(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管理专业)。

前两者的共同课程包括:社会学(基础及应用),语言(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经济与管理,而且本科阶段还有一些活动组织专业、游戏专业、航空服务专业、社会栖息地专业、骑马旅游专业等等特别多的分类。

行业曲解必然存在,而且扭曲程度不小。这与教育体制的缺陷有关,也和学校教学引导方向有关。但是这不影响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

二、旅游的面儿究竟有多宽1.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生。

我们都知道旅游的六要素,即行、游、住、食、购、娱。这六个要素涉及面儿有多广?延伸的行业有多少?相关的工作机会又有多少?想必大家都能想到?旅游行业并不是纯粹的旅游,这个行业本身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的特点就意味着它概念的模糊化。说白了,旅游代表的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集群。导游只是其中一种职业,事实上可供旅游专业学生选择的职业很广,可见旅游专业比较“万金油”。除过旅行社和酒店还有旅游策划、旅游研究、旅游规划、旅游电商、景区相关、旅游地产、旅游投资、旅游分析、旅游咨询、旅游渠道策划、旅游运营、旅游周边、旅游媒体、旅游会展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旅行社也有计调、票务、商务等职位,即使是酒店还分客房、前厅、餐饮、后厨等部门。

但正因如此,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的学生,也是较为对口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从而,旅游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当然,这个行业的现状就是高端点儿的工作进入门槛高比如规划师的要求普遍是研究生,低端点儿的门槛低,加之旅游职业院校也输送很多旅游职业人才,如导游、酒店服务等,因而国内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很少能做对口工作。

2.各涉旅行业的核心绝非旅游。我觉得从专业设置来说,国家将旅游管理设置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是有些偏颇的。这导致学生学习旅游管理是按照管理+旅游方式,其实学的是工商管理,但又没有工商管理学生学的深入,这当然会使得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很多管理类的职位上失去竞争力。

学科、行业的细分毕竟任重道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说,各类涉旅行业的核心都不是旅游。譬如旅游电商,想做好这个,更多的是需要懂电商;又譬如旅游营销,先要懂的不是旅游,而是营销。因此这就有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产生了。

一个涉旅企业招聘,是喜欢旅游专业毕业的还是喜欢其他对口专业毕业的呢?毕竟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学的博而不精,很难创造价值。

3.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塑造“核心技能”。

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能作为研究的专业但称不上产业,因为现在的旅游一直有一个泛化的趋势,行游住食购娱任何一个环节沾边都能说自己是旅游了,所以国外普遍称旅游为“观光”。从长远来看,也许在未来可以通过专业细分去解决。

譬如旅游营销、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旅游规划等等。这样最起码保证让自己学到的东西在毕业后能投入工作使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旅游专业学生接触的课程太多,很难有一个核心技能,与其说学了旅游专业,不如说是读了一圈教材。所以势必造成学校里学的东西在进入社会后存在脱节的问题。

其实问题的本质在于,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应用基础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甚至伦理学。旅游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非常高的专业。这既是弊端,也是机遇。都说技多不压身,但不论是旅游专业本科生,还是所有求职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我们要怎么做。

1.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目标是导航,有目标才有方向才不会迷茫。

对于涉及行业广泛的旅游管理专业一个好的方向非常必要。尤为重要的是,目标让你不会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期间,我们该想的不是要有什么证书,而是该怎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思维方式、知识维度……证书只是证明我们具备某个领域的最基本知识条件及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而谈吐、思维、处事方式等等软指标才是我们一生甩不掉的“证书”。而这些空而泛的软指标需要常年累月的不断学习。

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更用心一些。拿外语来说,考取英语等级证书,或是掌握一门小语种。一个英语流利、掌握2门以上语种的毕业生,很难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2.思维永远都是相通的作为本科生,我们与专科生最重要的区别不是体现在技术上,而是体现在思考的方法上。在于管理的思想、研究的流程。比如说,我们学的酒店管理这门课程,张阳老师提过这样的问题,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我曾在黑板上写过相关想法,领导需要的更多的是个人魅力等各种因素,但管理却只要按照我们学的流程来做就可以了。

在酒店,你让我现在去管多少多少人,我不敢保证我能管得好,我也无法承诺给我相关项目我就能让它运作顺利。但是我可以保证我的思考方法是有逻辑的,是尽量全面的,是有反馈的,是科学的。

3.学术的道路。

交我们旅游地理学的李茂慧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的有用的怎么怎么样……我对此是非常赞同的。

想想看近年来我国推出了多少个新名词?中国梦、一带一路、攻击侧改革、互联网+……。

“旅游+”还是“+旅游”?这是个好问题。回过头来看旅游,你发现现在的已经从“旅游+”变成了全域旅游。旅游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我们想弄出点研究成果是相对容易的。

旅游管理三班。

瞿洋201579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