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实用15篇)

小编: 紫薇儿

阅读是一种享受,读后感是将这种享受转化为文字的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好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共同进步。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书中“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师”的说法吸引了我。我们成人,比儿童高、比儿童大,而且,儿童在许多方面确实又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所以我们往往看不起儿童。然而,儿童也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成人学习,与儿童接触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

记得有一次,我在布置活动室,墙面上有一根很细很细的透明胶,于是我将它撕了下来,因为手边没有垃圾桶,于是,我想,就将它贴在边上的柜子上,而像芝麻一样大小的一点点纸头,我却直接将它用指甲刮在了地上,我想,贴完以后,我应该就不管这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吧。而这些,被边上的小朋友看见了,一个小朋友马上过来说,老师,要不要帮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去,我却一愣,忘了哪里有垃圾?小朋友能深深记得,保护环境,保持整洁,有垃圾就一定要扔进垃圾桶的道理,而我,作为一个大人,作为一个老师,却因为垃圾小,而想“蒙混过关”,“放”在地上后就置之不理了,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学习。而还有一次,午睡的时间到了,一个小朋友由于洗的被子没有干,所以没有带来幼儿园,本想让他借边上小朋友的一起睡,但考虑到其他小朋友可能不乐意的话,回去告诉家长后,家长也会有意见,所以还在犹豫是让他坐着还是让他睡,结果,有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休息?”我说,“他没有被子,没地方睡了吧。”刚说完,几个幼儿都表示可以把自己的床借他们一起睡,我们在想帮助别人时,总是考虑这个考虑那个,反而帮不成别人,我又从幼儿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帮助别人其实很简单,给别人带来了方便,解决了别人的困难就行,自己做出点牺牲也是没关系的。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过,说母亲和父亲创造了他们的孩子,那是不对的,相反的,我们应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母亲带来的只是婴儿,是婴儿创造了成人。是婴儿吸收了周围的材料,并将其塑造成未来的人。我们要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我们将在儿童那里发现一个清新的世界。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很难相信这是一本百年前的书,今天读来,它仍旧散发着思想的光芒,为我们揭示了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阿德勒,这个生活在18世纪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儿童的人格发展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静待成长之花盛开。

阿德勒说,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并把他的各种表现纳入到这个整体中的人,比起那些只抓住孩子的某一个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人来说,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静下心来想想确实如此。已毕业的小苗,老师习惯于抓住他的不良行为——不完成作业、打架、卫生习惯差等等进行教育。可是另一方面,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追求优越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堂内容,他又能够积极踊跃地举手答问,对于班级的一些活动也能积极参加,比如班上需要小毛巾、洗衣粉等,他会主动从家中带来,午饭时也会把自己的酸奶、水果主动递到老师的面前。阿德勒说,如果脱离整体人格去考察儿童,某一个单独的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只有将该行为与这个人的整体人格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这个行为。所以,片面将小苗定义为问题学生是错误的。

深挖孩子的生活背景,我们发现小苗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妈妈性格软弱,对孩子过分溺爱。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小苗只好把自己的行为夸张化,久而久之,形成了乖戾不合群的性格。阿德勒说,教师应尽可能对那些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温和一些,这样才能激励他,而不是把他逼入绝境。教师基于同理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引导孩子与生活的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引导孩子追求有益的优越感。

阿德勒说,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是什么呢?答案是追求的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勇于追求优越感的孩子,拥有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例如课堂上能够积极表现自己、大胆举手发言的同学,努力追求优越感,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们也要杜绝有些孩子为了追求优越感,从不考虑别人,与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相比,他们更缺乏的是社会情感。

追求优越感的孩子,不断寻求家人和教师的赞扬,为了凸显自己的位置,他们会加倍努力,不断进取,以超越他人。有益的优越感促使孩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无益的优越感使孩子陷入自我观念的圈套,不断重复最初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被自身精神视野所限制。不论是选择偷懒,还是选择装病来逃避有益的活动,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紧张状态而受到某些照顾,都是请求获得特权的表现,从而体现自身的优越感。

强烈追求优越感的愿望是孩子想支配其他人,想用自己的力量控制周围的环境,会使孩子走向某极端。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儿童有一种将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这些孩子形成了私人哲学或与常识对立的私人智慧。我们老师能做的是,绝不是粗暴地对待儿童,必须不断地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使他们不至于将幻想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

培养社会情感,为未来做好准备。

阿德勒说,社会情感是决定一个人正常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正常化的晴雨表。

社会情感比对优越感的追求更接近我们的天性,两者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个体对至高无上的追求和社会情感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表达了对认可的内在渴望。

儿童身心的不成熟,使教育成为必然。教育的目的是依赖群体克服不成熟,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在所有的教育规则和教育方法中,我们必须要有群体生活和社会适应的思想。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学校和教师往往会为班级制定很多的行为准则,在被看见被关注的范围内,孩子们基本能够做到遵守规则,但是在离开老师和同伴的监督的情况下,个别孩子却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了要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们的良好行为树立了道德规范。《礼记·中庸》说“君子慎其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和谨慎的。当孩子的能力发展在社会生活的情景下,朝着社会情感的方向完成,积累了充分的安全感,那么他们就会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超越其他所有人。

阿德勒认为,健全的儿童人格应包含对科学的认真态度,是否易于与他人交朋友,是否能成为一个关心他人的人。教师在儿童人格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帮助的重要角色。通过鼓励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教会他们用协调综合的方法处理事情,使孩子在获得成就感后,改善自己的行为,为形成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儿童的绕口令

儿童的餐桌礼仪常识

搞笑的儿童绕口令

留守儿童的活动方案

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儿童练习的绕口令精选

简单有趣的儿童绕口令

儿童简单易学的绕口令

妈妈骑马的儿童绕口令

儿童绕口令的练习大全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曾志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作者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某些儿童的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的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书里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不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尚未成年,给予他们指导就异常重要。其实,成年人有时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是的,虽然学生尚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的欲望。我们对学生认识的无知造成了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应该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和引导他们。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们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个体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通常情况下,“自卑感”能够激发个体向上的动力,刺激人们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

对此,所以要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利用多种途径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改善,其中梦境也会显示孩子的发展过程,显示他们是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观点去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发掘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人越来越大,心越来越小;脑袋越来越大,梦幻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天真越来越少;天地越来越大,自我越来越小……”作家池莉好是说。是呀,我们的学校教育,有的时候真是无奈地走向了反面。使学生疏离了人格的单纯,褪尽了心灵的绿色,在功利的挤压下丢失了单纯,丢失了童年,丢失了生命最初的那些日子,丢失了从心底对人生、对世界的最初的美丽期待。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我们应该保卫童年,守望学生“幼儿园的单纯”。单纯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时尚,校园的时尚,社会的时尚,单纯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流行色。童年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快乐、最幸福、最天真的时光,它是那样的美好和纯洁。

我们要引领学生回归生命的原生状态、本真状态,去追寻超越物质的更高尚,更纯美的东西,去珍藏一颗纯善的心。用一句体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态势,来表达我们对生活词典中“家”、“爱”、“幸福”、“希望”这些最伟大的词汇的单纯感悟。童心是玉,善良是镜。

教师要想方设法发掘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异想天开、自由表达、标新立异、乐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自由想象的空间有多大,就装载着多少的单纯。我们要引领孩子回到生命的原生状态、本真状态,保存永远向上的活力、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持之以恒的追求,让学生的潜能特质实现最大化。如此,我们的孩子心不会冷漠,热情不会消减,人类原有的所有激情不会在他们血液中逐渐荒凉。

教师要作童心世界的守护人,从儿童的视角上去观看世界。“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珍惜童心,保卫童年,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儿童文化是基础教育学校的主旋律,以赤子之心,赤子之眼来阅读孩子、阅读课堂,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保卫童年!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神圣使命,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小学生经常会有摩擦产生,作为班主任对于处理这些小事是驾轻就熟的。比如,我们班的小凯同学总是喜欢与同学打打闹闹,对于学生向我报告说小凯又和谁谁打闹了我是习以为常的。我的处理方法就是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该道歉道歉,并提醒他们以后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摩擦。但是,从我看了《儿童的人格教育》后,我就反思,也许我的做法是解决了事情本身,但是对于小凯来说,我有没有帮助到他呢。书中说:“把一个特定手势或特定的表达孤立开来,忽视人格的统一性,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显然欠妥,但却相当普遍。”我想我在处理小凯这件事上就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却欠妥当吧,作为教师,我们是要教育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仅仅是解决掉眼前的事情本身,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根据表面现象去进行想当然的推理与推断,却不能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其实无济于事。正如书中所说:“应该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探讨儿童犯错误(或其他表现)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即背后的成因是什么。”人格是具有统一性的,“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不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所做的事。”这些言语提醒我,要真正帮助到小凯,必须从根源处入手,在学校不断观察他,引导他的同时,也要与其父母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教育,并在教育方面与其家长达成一致,家校合作,一起帮助他。

后来在与其父母沟通后,我从他们不断掩饰孩子的错误,为孩子开脱的言语中就感受到他们对小凯的宠爱,我想这或许是导致小凯行为的一个原因,因为小凯在学校并不受同学喜爱,与他在家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也许是这样的反差导致他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和老师的关注。是他在“自卑而超越”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追求优越感的手段,进而选择了一些虽对其自身无益,却能吸引关注和体验成功的错误路径。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猜测,还有待证实,同时人的性格受各种因素影响,我还需对小凯不断观察,并与其父母不断沟通,找出真正能帮助到小凯的方法。非常感谢这本书,帮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问题,引导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曾志红)。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对美好的热切期待――追求优越。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全儿童的期待,把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纳入一个能保证他们今后人生幸福的轨道。

阿德勒为我们开出了如下良方,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用关心、理解的态度对待儿童,“认真与他谈话,给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和打压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只要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们就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其二,始终给儿童以鼓励,在鼓励中给他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使他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其三,在儿童面前要极具耐心,无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

我们体会到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更多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微地体察儿童所处的环境,细心地思考矫正的方法。爱心加上教育艺术手法的运用,相信儿童会成长地更好。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