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优秀18篇)

小编: BW笔侠

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还可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下面是一些读者们共享的读后感作品,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体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时间维度”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重点讲述了我党自十九大以来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它与前两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真理不变,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原文,悟真理,体会其中的“时间维度”,更好地回应新时代的呼唤。

“曾经”,历沧桑而初心不改。回望我党99年的奋斗历程,历经沧桑、饱经风霜。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明确我党是在极端困境之中发展壮大,是在濒临绝境之中突出重围,无数人的努力、斗争和牺牲都是为了一个初心使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庄子·人间世》中有这句话:“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乎?”百年饮冰,难凉热血,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是谓人间正道,初心不改,信念不移!

“现在”,铸辉煌而本色依旧。从柴米油盐到广阔天地,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从“神舟五号”到“北斗导航”,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的中国,正以骄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从筚路蓝缕取得了辉煌成就。习近平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第三卷深刻地告诫我们:辉煌成就要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干事业不能忘本,何为“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方为本色依旧。

“未来”,深改革而永葆先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革开放就这样开始了;对于党风党纪,不管“老虎”还是“苍蝇”,我党从不畏惧向顽瘴痼疾开刀,也从不胆怯向利益藩篱亮剑;对于国际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松手”,坚持“拆墙”而不“筑墙”,求发展谋合作。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到革命斗争、改革创新,我们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永葆先进的未来之路,仍需跋山涉水,深化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落到人民心里。

每个事物都有自身在时间维度上的轨迹,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体会中国共产党壮大、中国发展的轨迹,时间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依旧、永葆先进。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字

近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对《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一小章节感触很深。文中提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细数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紧迫任务。就我而言,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基础。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亦是收官之年。2016年开始,我们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从精准识别到精准脱贫,从危房改造到结对帮扶,从政策宣传到典型推广,我们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终帮助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摘帽。但从实践看,越到最后越要巩固脱贫成果,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补齐短板,防止在薄弱环节出问题成了巩固脱贫成效的重点。对此,我们要全面梳理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易发生返贫致贫的风险点,加强防止返贫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教育是长远之计,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充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才是从根本上减轻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手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二十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我们可以从现有的产业中做实做细,不断提升产业的含金量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实现产业兴旺、稳步创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我们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切实维护好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幸福家园。近几年,从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农家书屋”、修建“文化场所”等,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良好文明风尚正是有效治理与乡风文明的体现,不断增强农民幸福感获得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让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发展成为新风尚。

透过现象看本质,近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性,并在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部署。我们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在助推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提前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懈奋斗。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字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争相学习阅读,兴起了新一轮理论学习热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提升党员理论素养的关键之举。“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专题,排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十九个专题的第一位,以“新”字贯穿,体现出新时代新教材中的新要求、新担当、新境界。

要对标对照新时代的新思想、新要求。

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了提高“五大思维能力”、增强“四性”、做到“四个更好”的新要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全面认识,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真正把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牢牢把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坚定落实,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要呼吁呼唤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2018年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载华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风华正茂”也为期不远......在这一段段崭新征程中,满含党和人民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每一步都走得步伐坚定、步履铿锵,每一时期都历程辉煌、无愧使命。“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精神指引,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弄通做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变成国家发展的“成绩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要开辟开拓新时代的新胸怀、新境界。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谆谆嘱托,更是严格要求。“心中装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领导人的为民情怀、大国胸怀和责任担当化为实际的为民行动。这种“无我”的作风、“忘我”的境界,彰显出一切为民的光辉典范。“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更应该看到,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复杂严峻,新威胁和新挑战时刻存在,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洞察,保持定力、直面挑战、勇于开拓,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世界,以崭新的境界提升自身,让新时代的中国在亿万人民手中共同创造。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读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高楼大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个专题《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一文中提到: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笔者认为,我们推进改革就如同修建“高楼大厦”,一砖一瓦、一石一柱都显得尤为关键。

思想作风建设是垒土基石,能筑牢大厦之根。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思想建设之于改革任务,相当于牢固地基之于高楼大厦。笔者认为,思想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工作,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急事来办的思想根基,从行动上以上率下、求真务实、践行彻底,党群同心把改革推向深入。

制度体系建设是抬梁构架,能架起大厦之柱。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建设之于改革任务,相当于主体框架之于高楼大厦。深化改革以来,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下,党中央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入手,推出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剩下的就是一如贯之抓好落实。

执行机制建设是添砖加瓦,能贯通大厦之道。言知之易,行之难。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执行力犹如建设大厦之砖、组成大厦之石、贯通大厦之道。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要以人民赞不赞成、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为标准,建立完善长效执行机制,创新执行评价体系考核,加强制度机制执行力建设,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全面贯彻、执行、落实党中央各项改革任务和改革举措,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漫长道路上才能高屋建瓴、切中肯綮。

涓涓细流汇大海,点点星光亮银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刻,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沉疴积弊,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这座“高楼大厦”在风雨交加中岿然不动、屹立不倒。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心得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参考,是进一步加深对初心和使命理解的重要工具。认真践行学习通知,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党员应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学好、学透、学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要坐下来好好学、由表及里透透学、联系工作实实学。

拔掉“凳上刺”,理论学习坐得住。理论学习知识性强、概念表述多、趣味性不足,通常较为枯燥,部分党员一碰到理论学习,凳子上就像长了刺,坐不住、学不进成了学习理论知识时的阻碍。为了提高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党组织不断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云”课堂、研讨交流会、学习笔记互评互鉴等形式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取得了一定成效。理论学习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如果一味依靠组织活动来推进学习,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碎片化,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可能造成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严重问题。《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理论学习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的关键还是要静下心、坐下来,认真读原文看原著、用心悟原理。党员干部要去除浮躁心态、克服畏难心理,拔掉“凳上刺”,坐得住、坐得稳,踏踏实实、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思想。

合上“摘抄本”,理论知识吃得透。摘抄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既可以帮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又能有效提炼文章主要思想便于反复学习,但不应本末倒置地把摘抄作为学习目的,把理论摘抄作为装饰讲话稿和应对学习检查的工具,偏离学习初衷。欲事立,须是心立。理论学习须谨防“表面化”“形式化”,摘抄誊写理论知识过手更要入心,要在抄写后,合上本子,结合发展大势、职责要求和现实情况,认真思考思想的深刻内涵、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儿学懂弄通理论知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各级党员干部抓好第三卷的学习对准确把握新趋势、找到新突破、培育新优势有着重要意义,是进一步推进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来源。

架起“连云梯”,理论作用落得实。“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理论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成效的重要评判。伟大的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党员干部在学习理论时如果脱离现实、抛开工作,就学习而谈学习,那理论知识学得再深再好,也无法发挥其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一语不成践,万卷皆为空”,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找准学懂弄通做实的落脚点,架起理论和实践的“连云梯”。要紧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内涵,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胜脱贫攻坚。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要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静心凝神地学、实时跟进地学、联系实际地学,始终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学会“自我革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后一个专题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处”,我们党员干部要从中学习“自我革命”精神,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什么难题、什么考验,都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改造”,增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

强化“自我约束”,扬起理想信念之船帆。理想信念是人们前行路上的“灯塔”,我们一路向前,会遇到复杂多变的环境,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应对错综复杂的事情,如果缺乏理想信念的指引,很容易迷失其中,无法顺利完成工作不说,还“丢”了自己。因此,要时刻强化自我约束,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始终坚持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永远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

提高“自我修炼”,练就真材实料之本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执政理念,要想实现为人民谋福祉的理想信念,那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业务要学得精、工作要做得实、本领要练得好,用真才实学造福于民。做到服务于民,在掌握自己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业务工作;做到体恤于民,在掌握自己工作内容前提下,进一步思考如何站在人民立场改变工作思路;做到造福于民,在完成基础性工作的情况下,进一步思考如何增加深入性工作,不断练就为人民谋幸福的本领,实现“勤奋耕耘图自强,勇于拼搏为梦想”。

坚持“自我改造”,养成持续学习之习惯。目前,我们所处的外在环境不断变化,工作要求不断增加,工作难度不断上升,时刻需要创新和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掌握新方法、不跟随新模式,很快就会被“后浪”拍倒在沙滩上。因此,在学习工作中,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持续坚持学,时刻警醒自我、改造自我、超越自我。系统学习优秀理论,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实时学习先进方法,不断优化处事方法;坚持学习最新知识,不断提高内在素养,在成长的路上坚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希望各位领导干部都能在自我革命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心得字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感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忠贞不渝”的赤诚深情,始终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于人民。

坚持“万山磅礴,必有主峰”的党的领导,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千尺必有其根,河流万里必有其源。”不管我们走了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信仰愈坚定,人的斗志就愈坚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定信仰,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使命初心,把信仰融入血液、深入骨髓、镌刻于心。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将心比心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年党员干部要对事业有激情、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有真心,要树立一种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执行意识,把事业当做一种责任和追求,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韧劲、冲劲和闯劲,肩负起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真抓实干中争创一流,彰显党员执行力。

凝聚“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人民力量,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动力所在、方向所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讲话时强调,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抗洪前线,无数人民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直面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念、磨练本领,以饱满自信的精神状态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崇高宗旨;扶贫一线,无数群众涵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直面困难,不畏基层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笃行实践,做积极的行动派,敢为人先的“领头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力军。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牺牲和忍耐、坚持和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一线工作者、志愿者等无数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才有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地经济的有序复苏。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字

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后,对第三卷第十二章“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中的内容感触颇深。民之所想,则政之所向。作为民政人,我们必须提高站位、着眼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新时代民政工作抓紧抓好。

要如毛竹一样坚韧生长、植根群众。有一种毛竹,它的生长过程堪称奇观,前4年只长3厘米,但到了第5年,就像施了魔法似的,仅用6周就长高到15米。其实,毛竹前4年不是不长,只是表面看不出,它一直在把根须往百米深的土壤里扎,就是为了巩固生长的根基、积蓄向上的力量。民政工作就是救急难、解民困,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实底,民政人就要像毛竹一样,把扎根的功夫用足用实,做到耐下性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进得了田间地头不怯场,入得了院落屋头不陌生、聊得了乡音话头不尴尬,咽得下白米菜头不皱眉,把群众的痛点、难点刻在脑海记在心头,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扛在肩头,把低保、养老等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要像毛竹一样把为民服务的根扎到基层群众中,凝聚起为民爱民的磅礴力量。

要如春风细雨一般滋润心田、情暖民心。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是服务群众的工作,是用心动情的工作。我们胸中多一份爱心,工作中就多一份细心、耐心和热心,群众就多一份放心、舒心和顺心。为了阻止新冠疫情蔓延,社区网格员逐户排查登记送上温馨卡片,社区干部跑腿代购,社区医生上门测温,帮助鄂籍滞川群众渡过难关;为了让老年人居家安心养老,社区建立自助餐厅、专业护工上门关爱,用心用情托起“夕阳红”;为了让小孩儿快乐健康成长,民政人以爱守护童心,用情呵护童年,通过“六一”慰问、“爱心暑托班”、暑期夏令营等形式,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各类困境儿童,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美丽绽放。

要如滴水穿石一样锲而不舍、直抵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民政人守初心、践初心,就是要秉持这种矢志不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然态度,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忠诚实践,知行合一、以行践学;把守住民生保障底线作为神圣职责,通过“兜住底”“真兜底”的工作成绩,为“真脱贫”“脱真贫”的伟大事业做出民政人应有贡献。坚决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挖潜力、破瓶颈、谋实招、解难题,以民政惠民、民政利民的实际行动,兑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庄严承诺。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砥砺前行。民政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救急难、惠民生、保稳定作为重要基石,勇立潮头扬民政之帆,奋楫前行护民生之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心得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深刻阐述了理论学习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各种“周末读书班”“夜校课堂”应运而生。然而,“理论学习不够”“理论学习不深入”“理论学习不系统”等问题依然是党员干部个人总结、民生生活会报告中的“常客”。归根结底,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没有掌握到理论学习的“完整秘籍”。

理论学习当以“学”字开头。理论学习切忌瞎学、胡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弄清楚学什么,坚持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如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涵丰富、内容广博,是党员干部的必学教材。另一方面,要弄清楚怎么学,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必须坚持读原文、学原著,带着问题系统、认真、深入地学,确保入脑入心。

理论学习当以“思”字深入。曾听某位党员干部说:“理论读本上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天书’。”此话是自嘲的玩笑话,但也映射出部分党员干部学习不深入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若只学不思,那么学习必然会浮于表面,无法领会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因此,党员干部要摒弃人在书前、心在天边的“假努力”“假学习”,多问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把自己放进去、把职责放进去、把工作放进去,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理论学习当以“践”字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和思的目的都在于用,学得好不好、思得深不深,都要靠实践来检验。相反,不付诸实践的学习是“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党员干部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要勇于、勤于、善于将所学所得用于实践,既以理论指导实践,又在不断实践中修正完善理论,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理论学习当以“悟”字收尾。感悟是学习的重要过程,是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忽略了感悟环节,认为做到了学、思、践,就是学以致用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坚持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短评232篇,这个撰写的过程便是感悟的过程。党员干部要把所学所思所践归纳、总结、升华为感悟,不断完善适合自己的工作思维、工作方法,在感悟的过程中体会真理的“甜”。

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悟而得的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党员干部要掌握理论学习“完整秘籍”,以理论坚定促进政治坚定、党性坚定。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正确打开方式”

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正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要想给学习“添把火”“加点油”,还需跳出“形式主义”藩篱,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带着使命学,找到“正确打开方式”。

带着感情学,敲响鼓、起共鸣,越学越有信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和国家“精心烹调”的一份“营养套餐”,全面反映了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集中展现了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的辉煌成就,用事实说话,坚定“四个自信”,点燃了深蕴在中华儿女心底的民族自豪感。“灵魂深处敲响鼓,思想深处起共鸣”,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不仅要入眼入耳,还要入脑入心,带着感情学,为国之崛起感到骄傲、为国之风采感到光荣、为民族复兴感到自豪,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而心潮澎湃,从而更有信心地在时代的浪潮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带着责任学,识忧患、重担当,越学越有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和国家“呕心沥血”的一册“理论宝典”,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为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准备了“最新版指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不仅要充分肯定过去取得的成绩,还要认真看清当前的局势,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结合当前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本国情,带着责任学,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将困难碾碎成决心,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道路上担当重任、勇往直前!

带着使命学,究问题、提能效,越学越有干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和国家“言传身教”的一本“鲜活教材”,深刻剖析了成功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方法论,生动记录了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升级打怪”、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伟大实践,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教科书”。“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使命学,从问题出发,学懂、弄通是前提,用好、做实才是根本,要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新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心得

近段时间,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学习深有体会:

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努力工作,进一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治国理政读后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谈治国理政》一书,将***同志79篇讲话,谈话、批示等归纳为18个专题精辑成书,通过细致阅读习总书记一篇篇重要文稿,我对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结合***同志系列讲话精神,谈几点读书体会。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一条足迹坚实又特色鲜明的道路,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量论述,让我们认识到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这条路来之不易,是中华民族在持续探索和深刻总结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作为拥有13亿多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如此“体量”的大国,如此复杂的国情世所罕见,解决这些难题没有先例可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和举措,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中央领导集体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发展难题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中坚持提现党中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共同推进的理念;促进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炼,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在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总书记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名团结奋斗的品格。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重大举措实施,充分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坚实的人民基础,同时我感受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执政为民的信念,工作作风上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一是学习掌握全局思维,把握大局。***同志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通过学习,我体会到要从做好整体工作出发,找准分管工作在整体工作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从细微的工作中推进全局工作,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求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多做利于长远的基础工作,努力把各项事业抓好抓实,二是学习掌握辩证思维,一分为二看问题,***同志始终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我们要按照***同志的要求,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对任何形式都要客观的判断,既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看到各种困难和严峻挑战;既不为一时的困难所迷惑,也不为一时的成绩所迷失,努力保持冷静的头脑。

***总书记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推进。在此基础上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这些行动顺应了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使领导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腐的保障机制。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更加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始终保持政治本色,防范风险,坚持守住作为合格党员的底线,工作生活中都要贯彻落实好八项规定精神,把清正廉洁、反对“四风”作为基本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

***谈治国理政读后感

理论学习,应该常学常新。***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著作。我们年轻干部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事。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还以全新的视野,缜密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学习这些理论,把握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横向和纵向结合,把《***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并学习领会,同时要纵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进行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上,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第三卷中,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等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总书记这种为民情怀,坚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上学、就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民之所难、民之所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深入学习把握。比如,第三卷多次提及“精准”,精准方法论也广泛运用于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局面,必须用好精准方法论,定期对工作进行精确梳理,准确辨别工作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精准高效。再如,统筹协调法。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充分用好统筹协调法,学会并联工作、十指弹钢琴,从而推动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此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查研究法”“问题导向法”等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

透过第三卷,随处可见总书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力度。从近段时间总书记的足迹也能印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严峻,就是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研、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都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秉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抢抓四季度,夺取双胜利。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读后感悟是指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首音乐,然后把感悟和感悟写进一篇文章,叫做读后感悟。读后感是阅读笔记,是应用写作研究中常用的文体之一。总之,就是看完这本书后的感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现用典生动深刻又恰到好处,是讲话、文章中的一大特色。深入理解《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用典,对我们更好地理解重要著作的深刻蕴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是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性,才能从内心深处认同深学《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真正把“我要学”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二是明确工作方向、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我们党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积累丰富经验,总结出许多有效方法,这些对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具有深刻启迪,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是提升自身本领,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们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思考、应用。通过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高政治能力,站在党的事业全局高度,从人民利益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国内形势和世界局势,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更好地担当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人民立场、提高成事本领、走向具体实践,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要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立场和精神底色。必须要对党忠诚,要通过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必须坚守党的政治原则,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学习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

要在学习中坚定人民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立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专题,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的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具体政策之中。要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情怀,从工作落实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学习中提高成事本领。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不断提高成事本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对于提高成事本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要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注重把思想方法转化为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提高工作能力,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

在学习中走向具体实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取得大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于回答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课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主动负责、积极作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精准发力,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清醒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努力方向、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划事业发展、善于在把握大局中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提高履职效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真抓实干,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贯彻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以新作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敢于亮剑,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全书。书中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有关论述,升华了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认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人民群众的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系统指明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供了“金钥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果脱离了经济发展单纯讲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如果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紧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职尽责。

民政工作保障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服务,肩负着民生工作中补短板、强底板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聚焦脱贫攻坚,坚决兜牢防范致贫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聚焦特殊群体,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倍加关注的重点群体。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提升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不断增长,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相关民生服务水平。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通过学习,现有以下几点体会: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努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习宣传贯彻《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思想是时代的回声,时代受思想的引领。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最新教材”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十九大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运用“最新教材”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励志加油鼓劲。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任务,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推动学习“最新教材”往“实”里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主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要注重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把《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联系起来,同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最新教材”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展现。

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汇时刻必然包含着各种挑战和风险、阻力和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扎实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善于从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宝库中找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钥匙”,真正在学习“最新教材”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在贯彻“最新教材”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时刻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以奋勇当先、实干担当的姿态谱写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理论“沃土”、思想“富矿”、知识“宝典”,不仅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指南,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求学治学、创新创业、做人做事的大方向、大道理、大智慧。广大青年学深悟透原著原文原理,不仅能够掌握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提升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对职业指导、奋斗担当、律己修身大有裨益。

---------------。

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和灵魂。书中既大力倡导“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动摇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又以真理魅力与思想底蕴、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揭示和阐明了应该信仰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信仰、为什么反对,如何信仰和坚持、如何反对和抵制等重大问题。

青年人有信仰,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有力量。科学理论是信仰之源,信仰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在新时代,坚定信仰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涵养和锻造。广大青年要真正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性科学性现实性,自觉武装头脑、举旗铸魂,爱党信党、铁心向党。特别是搞清楚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推销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丑恶本质和险恶用心,做到“眼明心亮”、不被迷惑,“站稳脚跟”、不为所动。

把准求学择业方向,顺时应势干大事做成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总体方向上,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在战略部署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学、文化、教育、党建等各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顶层谋划;在具体领域上,对诸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决战脱贫攻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也明确了指导思想、方向路径、工作重点和实践要求等。

求学择业、干事创业是青年人的头等大事。从大的方面来讲,必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中。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个人兴趣爱好、特点优长与新兴领域、优势学科、急需专业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后作出求学择业的取舍。比如,从《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中,我们就能解读出,积极投身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并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就一定能够成为国家急需人才、稀缺人才、栋梁之才。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迎难而上打硬仗打胜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实上,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城拔寨”重要阶段,必须同来自自然界的灾害灾难、同科学技术领域的难题难关、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作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退路、只有向前,不能失败、只能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还告诫年轻干部,要求“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鼓励“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从中认清形势的紧迫、挑战的严峻、矛盾的尖锐,进一步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攻坚克难的担当、敢斗争善斗争的勇气,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机困难面前敢挺身,矛盾冲突面前敢前冲,歪风邪气面前敢批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五个凡是”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个别国家肆意挑衅、极限施压,面对“卡脖子”技术瓶颈,面对“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广大青年应冲在斗争第一线、攻坚最前沿,既敢于直面“接招”、又善于灵活“拆招”,既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又占领现代科技高地,坚决攻克难题、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着眼高尚品德养成,善自省善自律。

人无德不立,为人修身是人生最要紧的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从“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到“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从“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整治“四风”到倡导“三严三实”等,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概括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做人正人品、为官修官德、在党强党性。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还专门就青年锤炼品德修为作出许多论述,目的就是给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处在首位。从一定意义上讲,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首先,从中受到“公”的启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觉破除“精致利己主义”的束缚局限,胸怀家国天下,奉献社会。其次,从中接受“正”的指引,“蒙以养正,圣功也”,自觉勤正心正念,走正道正路,干正事正业,拒绝投机取巧,不求“一夜暴富”。第三,从中坚守“实”的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真学实做,坐得住“冷板凳”,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历史的实绩、实业。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从嘉兴南湖中驶出的小小红船,到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字典里,“人民”一词从来都是崇高而神圣的;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百姓,于伟大征途上描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复兴蓝图;他心系民生,在绿水青山间作出“使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庄严承诺……墨藏血肉,字含筋骨,标注着一以贯之、念兹在兹的人民底色。

解一卷而众篇明。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拳拳之心,到“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的初心之诺,再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长远之计,无不蕴含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宏大境界。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三卷,就是要深刻领会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就是要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认真查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短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有着改天换地的伟力。这样的力量,体现在“十万愚公上高山,攒劲挖来攒劲担”的韶山灌渠,体现在包产到户的探索创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体现在岳麓山下的移动风云、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体现在抗击疫情时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惟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才能与亿万人民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本的学习,存在如何既“口能言之”,又“身能行之”的问题。正是怀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这份初心,湖南这些年所做的所有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让人民畅享蓝天白云的生态之美、安居乐业的小康之美、润物无声的文化之美。由此观之,“为了人民”不仅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金钥匙”,更是“总开关”,要将其中内含的方法论,潜移默化地运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要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怎样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说到底,就是始终把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始终与人民想到一起、干在一起,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为了人民”,最终是为了“不负人民”。前进路上,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矛盾,但是,要读懂中国航船的历史方位,必须从读懂中国发展遇到的主要矛盾入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人民”是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不负人民”是驰而不息的奋斗姿态。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树立公仆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勇于刀刃向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兑现“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中国海油党组迅速行动、精心组织,从“高、深、实”三方面入手,以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指引下,公司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广大干部员工展现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矢志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昂扬风貌。

站上高位筹划推进,加强学习组织领导。中国海油党组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应当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最管用、最有效的政治训练,及时下发通知,对学习贯彻作出部署安排;建立落实“第一议题”常态化学习机制,在开展中心组学习、研究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雷打不动地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在对标对表中找准方向、明确思路、提出措施,在深学细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主要领导对抓好学习贯彻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授课宣讲,释放出紧抓不放、久久为功的鲜明信号。党组宣传部作为理论宣传主管部门,认真筹划组织了以“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开展一轮专题调研、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推动学习扎实开展。各所属单位普遍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学习安排,把学习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纳入支部“三会一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学习经常化制度化。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着力增强学习实效。做到“四个结合”。与奋力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面对疫情和低油价双重挑战,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关于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盯紧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更加坚定地破解难题、寻找出路、创新发展;广泛开展“我为降本提质增效做什么”大讨论,采取全员销售、评选表彰“明星员工”等办法,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与弘扬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大力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的钉钉子精神,推广运用钉钉子工作法,及时挖掘和宣传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带动,营造盯紧目标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与解决基层单位和基层员工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理念,督导开展“下基层、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深入基层一线作业单元送服务、讲政策、听建议、解难题。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召开总部部门作风建设推进会,全面整治作风顽疾,以总部部门“严、实、快、新”的好作风,示范带动全体干部员工形成干事创业的好风气。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民族和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实事求地认识和把握自己,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做一颗如同向日葵一样心向阳光的党员。实践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不是一下子,而要一辈子。合格的本质就是忠诚,就是奉献。从无数党的好干部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兢兢业业、不知疲倦,为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感恩之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立场,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的人民的心上事,作为自己的上心事,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服务群众、这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和工匠精神,值得新时代的各级各层党员同志学习和发扬。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一名集思进取的干部,在其位就必谋其职,时刻保持着: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这样的高贵精神品质,保持着对这份事业的进取之心,做好“千里马”。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举头三尺有纲纪”,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才能有权不“任性”。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在新的形势下,唯有敬畏法纪,恪守“底线”。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思想的认识、加强处事作风道德觉悟的“升级”、文明素质工作能力“再打造”、意识纪律和法律制度的“更新”才能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才能做遵纪守法的“排头兵”。

中国人大网讯 7月22日下午,预算工委党支部召开全体会议,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集体学习研讨。会议由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主持,预算工委副主任刘修文、朱明春、夏光和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王全斌、申鹏、胡理文、赵怡鹤等4名同志作了重点发言。

史耀斌主任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国际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史耀斌主任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及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四是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五是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六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七是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史耀斌主任指出,全委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积极推动财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动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长期性、例行性、程序性工作,也要做好现实情况反映、问题分析、形势评价,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要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方式方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推进工作深化与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相结合,坚持开展工作与加强宣介相结合,更好发挥预算工委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功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史耀斌主任强调,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栗战书委员长对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出专门批示。同志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断增强学习的理论深度、实践深度、情感温度,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看齐、行动上紧跟。要努力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成果转为服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财税立法等各项工作。党支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纳入年度集体学习计划,分专题组织开展学习,各党小组要深入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交流,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要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各位党员干部也要强化个人学习自觉,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原原本本读原著,原汁原味悟原理,并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刘修文副主任说,要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努力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两卷和本书的英文版本,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朱明春副主任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要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展开,全委同志要逐篇研读,积极思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争取更大成绩。夏光副主任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体现了加强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全委同志要认真学习领会,筑牢思想基础,只有政治上过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才能绝对忠诚于党、爱党为党,才能自觉对标对表、笃信笃行,才能勇于担当作为、为民谋事,才能坚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重要论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做好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财税立法等工作。

《***谈治国理政》读后感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通过学习,现有以下几点体会: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努力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习宣传贯彻《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思想是时代的回声,时代受思想的引领。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最新教材”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深入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十九大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运用“最新教材”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励志加油鼓劲。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任务,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推动学习“最新教材”往“实”里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主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要注重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把《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联系起来,同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最新教材”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展现。

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汇时刻必然包含着各种挑战和风险、阻力和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扎实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善于从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宝库中找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钥匙”,真正在学习“最新教材”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在贯彻“最新教材”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时刻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以奋勇当先、实干担当的姿态谱写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谈治国理政读后感

最近,以中外9种文字出版的《谈治国理政》畅销海内外。拿到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新书,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学习,深刻领会,指导实践;海外政要及各国人士手不释卷,赞誉有加。德国前施密特为本书德文版作序,另一位德国前施罗德参加本书推介会。这本书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反响呢?这是写给中国人的圆梦指南,也是写给外国人的国策宣示。

在党的之后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遵循,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谈治国理政》正是两年来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选,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权威系统的文献,强烈吸引着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之中。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6年来,成就举世瞩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从世界舞台边缘走向中央,整个世界不能不关注中国的未来走向,不能不关注新的领导集体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新变化。《谈治国理政》正是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和基本方略,昭示了中国未来的基本走向和对外基本方针,为各国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中国深刻变革和感知中国梦想追求的窗口。正因为这样,《谈治国理政》的出版引起了国外政要和友人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反响。施密特称这本书使他受益匪浅,“这样的书籍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施罗德则认为:“这本书阐释了**和中国领导人的立场,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书中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实现,一个开放、稳定和富裕的中国,符合欧洲利益。”库恩基金会董事长罗伯特·库恩博士赞扬《谈治国理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其“提出的国家治理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囊括国家生活和民众、社会等全方位的执政方略,向全世界发出了清晰的政策宣示。”

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略也会继续丰富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谈治国理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将会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在推动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日益凸显出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从嘉兴南湖中驶出的小小红船,到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字典里,“人民”一词从来都是崇高而神圣的;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中,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百姓,于伟大征途上描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复兴蓝图;他心系民生,在绿水青山间作出“使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庄严承诺……墨藏血肉,字含筋骨,标注着一以贯之、念兹在兹的人民底色。

解一卷而众篇明。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拳拳之心,到“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的初心之诺,再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长远之计,无不蕴含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宏大境界。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三卷,就是要深刻领会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就是要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认真查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短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有着改天换地的伟力。这样的力量,体现在“十万愚公上高山,攒劲挖来攒劲担”的韶山灌渠,体现在包产到户的探索创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体现在岳麓山下的移动风云、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体现在抗击疫情时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党成立近百年来,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惟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才能与亿万人民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本的学习,存在如何既“口能言之”,又“身能行之”的问题。正是怀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这份初心,湖南这些年所做的所有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让人民畅享蓝天白云的生态之美、安居乐业的小康之美、润物无声的文化之美。由此观之,“为了人民”不仅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金钥匙”,更是“总开关”,要将其中内含的方法论,潜移默化地运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要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怎样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说到底,就是始终把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始终与人民想到一起、干在一起,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为了人民”,最终是为了“不负人民”。前进路上,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矛盾,但是,要读懂中国航船的历史方位,必须从读懂中国发展遇到的主要矛盾入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人民”是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不负人民”是驰而不息的奋斗姿态。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树立公仆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勇于刀刃向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兑现“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理论“沃土”、思想“富矿”、知识“宝典”,不仅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指南,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求学治学、创新创业、做人做事的大方向、大道理、大智慧。广大青年学深悟透原著原文原理,不仅能够掌握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提升思想政治水平,而且对职业指导、奋斗担当、律己修身大有裨益。

---------------。

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和灵魂。书中既大力倡导“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动摇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又以真理魅力与思想底蕴、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揭示和阐明了应该信仰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信仰、为什么反对,如何信仰和坚持、如何反对和抵制等重大问题。

青年人有信仰,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有力量。科学理论是信仰之源,信仰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在新时代,坚定信仰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涵养和锻造。广大青年要真正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性科学性现实性,自觉武装头脑、举旗铸魂,爱党信党、铁心向党。特别是搞清楚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推销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丑恶本质和险恶用心,做到“眼明心亮”、不被迷惑,“站稳脚跟”、不为所动。

把准求学择业方向,顺时应势干大事做成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总体方向上,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在战略部署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学、文化、教育、党建等各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顶层谋划;在具体领域上,对诸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海洋强国、决战脱贫攻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工作,也明确了指导思想、方向路径、工作重点和实践要求等。

求学择业、干事创业是青年人的头等大事。从大的方面来讲,必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中。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个人兴趣爱好、特点优长与新兴领域、优势学科、急需专业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后作出求学择业的取舍。比如,从《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中,我们就能解读出,积极投身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并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就一定能够成为国家急需人才、稀缺人才、栋梁之才。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迎难而上打硬仗打胜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实上,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城拔寨”重要阶段,必须同来自自然界的灾害灾难、同科学技术领域的难题难关、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作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退路、只有向前,不能失败、只能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还告诫年轻干部,要求“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鼓励“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

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从中认清形势的紧迫、挑战的严峻、矛盾的尖锐,进一步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攻坚克难的担当、敢斗争善斗争的勇气,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机困难面前敢挺身,矛盾冲突面前敢前冲,歪风邪气面前敢批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五个凡是”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个别国家肆意挑衅、极限施压,面对“卡脖子”技术瓶颈,面对“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广大青年应冲在斗争第一线、攻坚最前沿,既敢于直面“接招”、又善于灵活“拆招”,既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又占领现代科技高地,坚决攻克难题、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着眼高尚品德养成,善自省善自律。

人无德不立,为人修身是人生最要紧的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从“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到“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从“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整治“四风”到倡导“三严三实”等,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概括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做人正人品、为官修官德、在党强党性。同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还专门就青年锤炼品德修为作出许多论述,目的就是给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处在首位。从一定意义上讲,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首先,从中受到“公”的启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觉破除“精致利己主义”的束缚局限,胸怀家国天下,奉献社会。其次,从中接受“正”的指引,“蒙以养正,圣功也”,自觉勤正心正念,走正道正路,干正事正业,拒绝投机取巧,不求“一夜暴富”。第三,从中坚守“实”的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真学实做,坐得住“冷板凳”,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历史的实绩、实业。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民族和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实事求地认识和把握自己,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做一颗如同向日葵一样心向阳光的党员。实践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不是一下子,而要一辈子。合格的本质就是忠诚,就是奉献。从无数党的好干部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兢兢业业、不知疲倦,为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感恩之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立场,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的人民的心上事,作为自己的上心事,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服务群众、这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和工匠精神,值得新时代的各级各层党员同志学习和发扬。

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一名集思进取的干部,在其位就必谋其职,时刻保持着: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这样的高贵精神品质,保持着对这份事业的进取之心,做好“千里马”。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举头三尺有纲纪”,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才能有权不“任性”。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在新的形势下,唯有敬畏法纪,恪守“底线”。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思想的认识、加强处事作风道德觉悟的“升级”、文明素质工作能力“再打造”、意识纪律和法律制度的“更新”才能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才能做遵纪守法的“排头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中国海油党组迅速行动、精心组织,从“高、深、实”三方面入手,以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指引下,公司建设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广大干部员工展现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矢志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昂扬风貌。

站上高位筹划推进,加强学习组织领导。中国海油党组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应当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最管用、最有效的政治训练,及时下发通知,对学习贯彻作出部署安排;建立落实“第一议题”常态化学习机制,在开展中心组学习、研究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雷打不动地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在对标对表中找准方向、明确思路、提出措施,在深学细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主要领导对抓好学习贯彻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授课宣讲,释放出紧抓不放、久久为功的鲜明信号。党组宣传部作为理论宣传主管部门,认真筹划组织了以“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开展一轮专题调研、组织一次学习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推动学习扎实开展。各所属单位普遍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学习安排,把学习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纳入支部“三会一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学习经常化制度化。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着力增强学习实效。做到“四个结合”。与奋力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面对疫情和低油价双重挑战,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关于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盯紧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更加坚定地破解难题、寻找出路、创新发展;广泛开展“我为降本提质增效做什么”大讨论,采取全员销售、评选表彰“明星员工”等办法,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与弘扬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结合起来,大力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一贯提倡的钉钉子精神,推广运用钉钉子工作法,及时挖掘和宣传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带动,营造盯紧目标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与解决基层单位和基层员工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理念,督导开展“下基层、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深入基层一线作业单元送服务、讲政策、听建议、解难题。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召开总部部门作风建设推进会,全面整治作风顽疾,以总部部门“严、实、快、新”的好作风,示范带动全体干部员工形成干事创业的好风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人民立场、提高成事本领、走向具体实践,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要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立场和精神底色。必须要对党忠诚,要通过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必须坚守党的政治原则,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学习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

要在学习中坚定人民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立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专题,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的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具体政策之中。要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情怀,从工作落实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学习中提高成事本领。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不断提高成事本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对于提高成事本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要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注重把思想方法转化为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提高工作能力,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

在学习中走向具体实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取得大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于回答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课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主动负责、积极作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精准发力,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清醒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努力方向、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划事业发展、善于在把握大局中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提高履职效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真抓实干,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贯彻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以新作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敢于亮剑,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与要求贯穿全书。书中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有关论述,升华了对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认识。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明确要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的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有力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指标,只有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让人民群众的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系统指明了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提供了“金钥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如果脱离了经济发展单纯讲保障和改善民生,那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如果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谈发展,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

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原则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抓紧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民生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履职尽责。

民政工作保障最困难、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服务,肩负着民生工作中补短板、强底板的重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聚焦脱贫攻坚,坚决兜牢防范致贫返贫底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民政工作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聚焦特殊群体,全方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低收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倍加关注的重点群体。

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提升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不断增长,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相关民生服务水平。

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现用典生动深刻又恰到好处,是讲话、文章中的一大特色。深入理解《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用典,对我们更好地理解重要著作的深刻蕴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是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性,才能从内心深处认同深学《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真正把“我要学”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二是明确工作方向、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我们党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积累丰富经验,总结出许多有效方法,这些对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具有深刻启迪,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是提升自身本领,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们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思考、应用。通过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高政治能力,站在党的事业全局高度,从人民利益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国内形势和世界局势,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更好地担当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充分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通过学习,现有以下几点体会: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努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习宣传贯彻《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思想是时代的回声,时代受思想的引领。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最新教材”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十九大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运用“最新教材”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励志加油鼓劲。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任务,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推动学习“最新教材”往“实”里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主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要注重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把《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联系起来,同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最新教材”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展现。

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汇时刻必然包含着各种挑战和风险、阻力和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两个大局”历史交汇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扎实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善于从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宝库中找到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钥匙”,真正在学习“最新教材”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在贯彻“最新教材”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时刻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以奋勇当先、实干担当的姿态谱写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中国人大网讯 7月22日下午,预算工委党支部召开全体会议,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集体学习研讨。会议由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主持,预算工委副主任刘修文、朱明春、夏光和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王全斌、申鹏、胡理文、赵怡鹤等4名同志作了重点发言。

史耀斌主任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国际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史耀斌主任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及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四是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五是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六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七是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史耀斌主任指出,全委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积极推动财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持续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动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长期性、例行性、程序性工作,也要做好现实情况反映、问题分析、形势评价,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要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方式方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推进工作深化与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相结合,坚持开展工作与加强宣介相结合,更好发挥预算工委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功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史耀斌主任强调,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栗战书委员长对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出专门批示。同志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断增强学习的理论深度、实践深度、情感温度,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看齐、行动上紧跟。要努力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成果转为服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财税立法等各项工作。党支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纳入年度集体学习计划,分专题组织开展学习,各党小组要深入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交流,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要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各位党员干部也要强化个人学习自觉,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原原本本读原著,原汁原味悟原理,并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刘修文副主任说,要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努力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两卷和本书的英文版本,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朱明春副主任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要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展开,全委同志要逐篇研读,积极思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争取更大成绩。夏光副主任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体现了加强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全委同志要认真学习领会,筑牢思想基础,只有政治上过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才能绝对忠诚于党、爱党为党,才能自觉对标对表、笃信笃行,才能勇于担当作为、为民谋事,才能坚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特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重要论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做好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和财税立法等工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心得字

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一段经典的话,赢得了国际国内无数人的点赞,彰显了大国领袖眼中无我、胸怀世界的真挚情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章收录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篇文章。

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每一篇文章里都蕴含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敢于担当、为民造福的情怀。作为大国的党员干部,我们同样要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一心扑在事业上,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谱写新篇章。

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意中涵养博大的胸怀和境界,以勇于超越的创造精神成就自我。

“无我”是一种大境界,一种大情怀,不是与生俱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慢慢培养。我们要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中明标定位,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节中,切实做到包容、付出、牺牲。古代大禹治水时曾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抱负,明朝顾炎武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精髓,我们要继续发扬和传承,苦练“无我”心经,把“无我”潜移默化到思想的骨髓里,体现到具体的行动中,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公仆”意识,涵养能容天下事、能装天下人的宽阔胸襟。

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意中体会“舍”与“得”的辩证统一,以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成就他人。

人在没钱的时候,把勤舍出去,钱就来了,这叫天道酬勤;有人的时候,把爱舍出去,事业就来了,这叫厚德载物。没有舍,就没有得,舍与得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孪生兄妹。党员干部,要时刻心怀人民,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当亲人当朋友,把人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舍得把陪家人的时间拿来陪人民,做“五保老人”的子女,做单亲孩子的父母,为那些缺爱的家庭补充爱。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甚至舍得放弃升职的机会,积极为人民谋幸福。“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老百姓的一句夸奖,是对我们的肯定和认可,我们一定要常怀“无我”的境界,舍小我,顾“大家”,为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奉献毕生的精力和全部力量。

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意中感受责任与担当的分量,以不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成就事业。

党员干部要深知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己任,主动担当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离不开无数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因此,我们要立足一个“钻”字,潜心钻研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计想办法、出主意、谋发展。在“干”字上下功夫,以驰而不息的实干、巧干、苦干,增强责任意识,开创美好未来。我们要以身许国、全心爱民,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使命扛在肩上,把建设伟大事业的任务放在心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