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通用14篇)

小编: 紫薇儿

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财务信息记录和分析的学科,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如果您是会计行业的新人,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顺利融入职场并取得成功。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我校的这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有为换有位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好评,表扬信和锦旗接连不断,伊春林校在林区人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工学交替,现场教学依托我市两县、14个林业局,开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学方式改革。在我市的广大区局厂县,有许多在岗人员由于工作关系,不能到学校学习,我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工学结合,分段教学和现场教学方式,一方面利用淡季集中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当地和企业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和技能训练。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广大学员兼顾了工作。

六、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目标。

1、建设项目内容。

建设“黑龙江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该基地包括家具与木制品信息网络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实验中心、装备维护中心、产品展示营销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建成后将具有家具与木制品行业网络信息传递功能、产品设计研发功能、新产品生产实验功能、装备维护功能、产品展示功能、教育培训功能,是一所集六大基本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2、建设项目组成。

第一、信息网络中心。

为实现信息搜集与传播功能,在我校原有网络设备、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更新部分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能够履行基地运行所需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任务,如完成学生的实训、对社会人员培训、远程教育、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

第二、产品研发中心。

从起,以我校家具木制品专业师资和光明集团科研人员为主体,以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外聘人员为辅助,组建了我国一流的专业研发队伍;以我校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光明集团的部分设备和厂房为主体,构成了研发中心的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国内唯一的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中心。该中心具有一流的人员、一流的数字三维研发手段、一流的研发速度与丰硕的研究成果。

第三、生产实验中心。

家具与木制品生产实验中心是家具基地的主体部分,包括实习工厂和生产实验中心两部分。

第四、装备维护中心。

该中心建设包括机电技术中心和电子数控中心设备装备维护中心设备采购一览表。

第五、产品展示营销中心。

中心包括产品配送系统、贮藏系统、销售系统、售后服务系统;中心包括300平方米仓库,营业展示厅400平方米及其运输工具。

第六、教育培训中心。

主要功能用于学员教育培训。用于专业信息搜集与服务,培训考试,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资源综合共享;用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制板、新产品的内涵与外观设计的教学,数字化多媒体设计培训。主要包括cad微机室、多功能培训教室、制图实验室、样品室。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把小兴安岭列为生态功能区建设。我们要抓住机遇,结合黑龙江省家具行业和伊春林校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以高新技术带动基础工业发展的道路,将科学教育事业与家具制造行业的结合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伊春林校教育资源优势与光明集团在家具行业的知名度和技术优势,建设黑龙江省家具及木制品实训基地,培养家具行业专业化人才,促进全省家具行业共同发展,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

据专家论证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呈现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家具产品也形成了“艺术化、时款化、系列化、个性化、民族化”的趋势。但是,我国目前家具行业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缺少家具科技培训基地,没有专业化家具人才培训场所,家具设计人才缺少,设计手段相对落后,家具生产技术和工艺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东北家具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的更突出。因此,加强家具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迫在眉睫,有利于森工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家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实施项目的人员条件、资金条件和基础条件。

伊春林校家具木制品专业教师结构合理,师资水平较高,先期已投入资金987万元,用于建校内实训工厂、信息研发中心、师资培训等。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政府和光明、侨艺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扶持,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环境。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把学校建成为以林为主、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基地,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培养经济建设、林区和林业建设方面急需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解决林业经济和林区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是林区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人才需求。

“天保”工程实施后,大量的林业职工下岗,需要再就业。同时很多林业木材加工企业产品转型,向精深加工发展,向产品多样化、系列化、个性化发展,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伊春地区部分家具制造和木制品加工企业的调查,从业人员70%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专业技术性不强,产品档次不高,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不强,高投入低产出。随着家具行业标准的提高和与国际市场接轨,每年有50%左右企业和从业人员将被淘汰,家具行业将出现专业从业人员荒,急需补充。伊春地区现从事木材精深加工和家具生产人员1万余人。但中高级专业人员仅占3.3%,且大部分集中在大企业。家具设计、林木产品精深加工、检验人员大量缺乏。随着该行业企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在家具木制品企业的应用,迫使企业必须大量吸纳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需求将逐年增加。全省家具企业的30000余人从业人员,35岁以下的19000余人需要技术培训。仅伊春地区现有家具制造业和木制产品业将专业人员比例上调达到27%,就要有3500人需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在全省范围内,在结构比例上看,至少有6000人以上急需提高,同时将有新的从业人员加入该行业,所以具有生源保证。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两年间,我专业基地在认真学习领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教职成[]9号)和《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两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专业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和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主题,充分依托学校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结合社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基地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地基本情况。

1、基地阻止领导机构。

为加强基地建设,计算机专业成立了以校有关领导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常务副校长陈建军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继续教育处和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了基地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建立了由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各专业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了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基地规章制度建设。

方案的意见》、《国家级培训班学员申报职业资格等级规定》、《国家级培训班督导工作规定》、《国家级培训班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20多项,印制成册,发放给工作人员和培训学员使用,为基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费投入使用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基地品牌建设,提高基地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时效性,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有效保证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详见表一。

4、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建设。

首先加大了对基地硬件设施经费投入。我专业充分抓住校区建设的机遇,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综合改造和合理建设。到年,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仅20实验室设备投入达60余万元,建设了国内标准的计算机实验室,充分满足了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需求。

5、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我专业在探索培养实用人才、承担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走出了一条产学紧密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双赢”的办学之路。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须到企业、学校实践的相关要求,参加培训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分别被分配到上述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践、实习,学员们对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现代设备及管理、用人需求、技术体系有了深切的体会,从而丰富了专业技能、拓展了职业视野,提升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较好地完成了实训任务。

二、基地办学理念。

1、严格教学管理,把好教学质量关。

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存之本与发展关键。基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保基地教学质量:

一是选聘优秀的教师任教,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短期培训,我们都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重点课程则由具有高级职称或高学历教师或外聘专家学者任教,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常规教学管理。长期以来,我基地严抓教学课程的常规管理,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学校成教处发布的《xxx大学成人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职责与规范(xxx成[]4号)》和《关于加强成教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4月22日)》,以及学校教务处发布的《xxx大学教学工作规程(xxx[]27号)》等有关规定,强化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在各个教学环节方面,要求开课前抓好教学进度计划、实验安排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中抓好备课笔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学生作业及考试等方面的检查,并且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基地首先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抓起,如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试题库、多媒体教学以及学生评教、教学研究、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2、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创新能力。

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把“特色教学与质量第一”放在首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得益于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基地充分发挥学科门类。

齐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跨专业选聘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其次教学得法。在教学中,发挥教学的引导示范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引入专题报告、集体研讨、分散研修、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是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学以致用。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学以致用、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紧密结合最新发展和市场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示范、名师表演、实践练习、技能达标考核、综合技能大赛、实践教学实习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四、基地建设不足和思考。

基地建立以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如何制定得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特色、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部分学员个性和学习需求如何进一步落实、企业实践教学中的过程管理如何做得更好、对企业接受实习安排如何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等等方面,都需要基地进一步认真调查研究,同时也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组织一些专家、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研讨,各基地之间也要加强交流、考察、学习,形成完整的基地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确保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创新跨越发展。

以上是培养培训基地两年间主要工作,我们将力争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把。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根据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我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国家教财司12号文件的要求,根据教财司函(2019)15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的具体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拟申请“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简介。

伊春林业学校是国家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晋升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9教育部2019(1)号文件批准首批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省级花园式单位,省教育厅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伊春市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先进标兵单位。20,伊春林业学校被伊春市政府授予“伊春市就业培训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优秀单位。学校是国家ceac认证考试定点单位。设有林业生产类技能鉴定站,是国家计算机水平与资格考试考点,伊春再就业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坐落在风光秀美的小兴安岭红松故乡,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始建于1958年8月,隶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由伊春林管局(市政府)进行管理,是我省森工系统目前仅有的唯一一所林业中等职业学校。建校近5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林业人才两万余名,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9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229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有各专业实验室40个:多媒体电教类5个、林业及多种经营类10个、工艺类10个、基础类10个、机电类5个;实习工厂5个;有信息网络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新产品生产实验中心、产品展销中心、装备维护中心;有光明集团、侨艺公司、郎乡林业局、北药集团、北山植物园、迴龙湾旅游度假村等校内外实训基地14个,有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一处,300平方米花卉温室一处、实习林场一处,林地2,583公顷、木材蓄积近1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00亩,并建有我校的药材花卉基地,与同类职业院校相比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现有在校生2388人,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6.92%,具有高级职称80人,占教师总数的51.28%(教授1人,高级讲师66人,高级实验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20人,中级实验师13人),双师型教师57人(高级实验师10人,注册会计师3人,会计师9人,经济师3人,律师4人,网络工程师3人,家具与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方面的高级技师8人,中级技师8人,高级营林工程师4人,园林规划设计师1人,高中级计算机程序员各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省森工系统带头人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研究生5人(其中3人是经济类,1人是林学类,另有工程硕士园林方向1人在读)。本科学历117人,专科学历3人,教师队伍整体师德高尚、思想进步、业务过硬、技能熟练,在我省我市职业教育界享有盛名。学校党政班子成员9人,内设机构23个,中层干部32人。

学校现有13个专业。形成了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业培训需要的,包括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园林、数控技术、机电技术、财会、家具设计与制造、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木工机械、工美装潢、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生态旅游等专业为主体,重点突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二)办学方向。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四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以服务经济为依托,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办学渠道和功能。办学方式上,坚持四个结合:1、全日制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技能鉴定相结合;2、短期技术培训快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企业委培与市场潜在用工培训相结合;4、实用技术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功能,为地方建设培训了大批生力军。2019年,由我校牵头,由企业和同类院校参加,组建了区域性职教集团。发挥辐射作用,与光明集团、朗乡林业局等开展校企合作,与友好、铁力、伊春职高等开展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辐射办学,为培养一线急需短缺人才做出贡献。

(三)就业导向。

一是突出职教特色。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办学、突出职教特色和职业特点,采用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顶岗实习、强化技能训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岗位工作能力,毕业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有课时安排、有专职老师讲课、有成绩考核,并与职业生涯设计课紧密结合,把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建立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三是加强就业服务。学校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有主管领导、专职人员、专项经费和就业信息网络,组织招骋洽谈会等,保证为每名学生提供两个以上就业岗位,近年学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6%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

二、学校的改革与管理。

(一)人事制度改革。

我校从起进行以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教师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各方面的管理科学、规范、务实、高效,2019年以来,在我市8所大中专院校历年综合工作业绩评比中,均获得优秀级别的好成绩。2019年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校,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乔巨文,研究生学历,2019年获全国百名杰出职教校长提名奖、全省十佳职教校长称号,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党委保证监督校长独立行使职责,并坚持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重大事项须经校务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分管工作。

(2)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定编、定岗、定责、定员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科室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全员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搞活分配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实行评骋分开,人随岗定、薪随岗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实行了社会化改革,实习林场、校办公司、伙食科、浴池、托儿所实行了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学校负责监管,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3)建立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年初根据岗位职责和学校总体目标任务,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末通过述职汇报、实绩考评、群众评议和领导评价等形式,进行科级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二是实行督导考核制。每学期按教师工作考核标准,对每个教师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分配、晋升职称、评先选优相结合。

(二)实验、实习、实训管理。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发挥了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产品研发的功能。

(1)管理体制我校实验室主要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由计算机教研室管理,教务科有一位副主任主抓实践教学,有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管理,学校聘任企业人员参与实习管理工作。

(2)管理规范有健全的实践教学和实训管理制度。有要求、规则、须知守则和考勤等制度,有各项实训实验的记录、报告,以及备品管理的卡、账、薄等。实验室实行实验员管理责任制,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委员会指导下的车间主任管理责任制。同时聘任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指导教师,配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实践教学严格按计划执行,按制度进行,授课教师认真做好学期实验和实训计划,主管科长和实验员根据教师提出的计划认真做好实验和实训的各项准备。

(三)教师实践。

学校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进行1-3个月的能力培训,同时加强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培训。教师已经全都通过了ceac认证,85%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政府重视和投入。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伊春市委市政府、省森工总局教育局,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每年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职教工作,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省政府每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职教投入;市委市政府专门组成由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带队的调研组,来我校进行调研,并积极支持以我校为龙头组建市职教集团,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社会支持、资金投入、校企联合、学生就业、扶贫助学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19年省为我校投入基地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市政府2019年拿出地方教育附加费的20%重点用于我校建设,近三年我校共获得专项资金1000万元。

四、申报基地的基本情况。

当前国家“天保”工程和林区的资源转型战略措施实施后,东北林区已将木材精深加工业作为林区支柱型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市林权制度的改革,职工家庭林场的普遍建立,对林木的综合利用精度深度加大了,这方面的人才的短缺就更加突出。不说我省,仅以我市为例,全市现有家具及木制加工企业500户,从业人员10000余人,全省共有1300户,从业人员29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员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急需培训,同时每年企业对家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达2019人。学校近年来实行“定单式”培养,与光明家具集团、大连雨生集团等大型家具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标准,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劳动者。目前仅光明一厂就有我校毕业生127人。

1、专业设置情况。

(1)招生培训我校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木材科学利用、精深加工、变废为宝、增加林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木材的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新兴木制品企业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组建了木制工艺品制作专业。经省教育厅职成处评估批准,19当年招生47人,19又批准增开了工艺美术与装潢专业,年两个专业招生91人,两个专业招生87人,2019年两个专业招生86人,2019年招生85人,2019年招生123人。五年累计培养毕业生519人,该专业的学员绝大多数被光明集团、侨艺木业、美溪工美厂录用,部分毕业生已经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了企业的骨干。

从2019年开始,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部分企业订单,我校在原有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木工机械和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四个专业2019年招生170人,2019年招生172人,2019年招生178人,在校累计专业人数520人。

(2)实训基地1998年建校内800平方米实训工厂一个,购进木工机械和木制工艺品加工机械40台套,学生产品展示室一个。2019年我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省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家具生产厂和木制工艺品实训厂。我校建有校外大型实训基地两个(光明集团和侨艺公司):光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家具木制品生产企业。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研发队伍、市场开拓能力。与我校相距500米,地缘关系紧密。光明集团的部分高管有4人、中层管理人员有26名是我校的学生,人缘关系密切,为联办学校奠定了基础;侨艺公司是我省较大的专业木制工艺品生产企业,经济实力和科研生产力量强大,多年来始终是我校的实训基地。

(3)职业技能鉴定我校设有家具设计与制作行业的技能鉴定站,林业行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鉴定站,可以开展对学生和生产一线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学校还是国家信息产业局批准的国家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资格考试考点,ceac认证考点考试单位,并负责伊春地区考点ceac认证考试技术支持工作。

我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基本技能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鉴定证书后方可毕业。通过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了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木制工艺品设计制作专业学生的作品先后参加了长春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哈尔滨国际木工节、冰雪节、教学仪器展及职业教育成果会、小兴安岭森林节、小兴安岭家具及木制工艺品设计制作大奖赛等赛会的展示,获得了特殊贡献将,一、二等奖、优秀奖等,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90%获奖,2019年王斑同学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2019年在全省职业技能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工艺品设计二等奖,计算机操作二等奖各一人。通过不断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考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各类鉴定考试中证书获得率100%。

2、专业师资情况。

学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加认证考试,获得专业技能证书。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专家学者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指导实验实训。学校现有家具木制工艺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8人。有双师型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14人,侧重于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的教师14人,该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没有明确的区别,该专业的专业教师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学校与光明集团、侨艺公司是共建实训基地单位,教学需要时可以随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校讲课,指导实验实训,学校有5名家具专业教师在我市的家具与工业品类企业挂职,同时这些企业也有10人在我校任兼职教师,实现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互补。

3、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三化一本位”的教学模式(即以能力为本位,基础课专业化,专业课技能化,技能课产业化,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探索出“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两项培训、注重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

“突出一条主”即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以需要为准、够用为度、适用为先,让学生学会理解;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突出岗位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学校依托企业联合制定教学计划,成立由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岗位技能标准,调整教学计划,缩减文化课时,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合理选择和整合教材,开发自编校本教材。学校自编了木工机械、家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美术装潢、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等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和32种实训指导校本教材,我校教师承担了省教育厅布置的《家具与木制品专业设置标准》的开发任务,已经通过省教育厅专家验收。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校教师还开发出教学培训用多媒体课件62个,提高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中我们做到有大纲不唯大纲,有教材不唯教材,一切从培养技能型人才出发,打破传统课程设置“小而全”,大胆改革,合理组合,提高了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学习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指定年度得到相应学分即可毕业。

“强化两项训练”即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训练和职业岗位训练,一方面技能训练课程化,增加实践课时;另一方面开放计算机房和实验室,实训室,设计室,鼓励学生业余实践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计算机ceac认证和职业岗位证书。近几年我校家具类专业的毕业生100%通过计算机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而获得双证。

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学校以“下基层、进企业”的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目前有80%的专业课教师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次在教学中调整理论与实践课之比,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整合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突出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因需施教,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受到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毕业时获得一书多证,增强尽快适应岗位的能力;三是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岗位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我们一方面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职业意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为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实施“三项工程”,即“四自五爱”教育工程;“党员育人责任区”育人工程,德育评价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技术骨干和能手,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自己创业,成为身价百万的企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4、合作与交流。

一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我们与伊春光明集团、哈尔滨市鹏程园林公司、大庆市园林公司、北京林源时代家具有限公司、大连雨生集团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二是联合办学采取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方式拓宽办学渠道,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林管局广播电视大学、佳木斯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大众工业学校、青岛海人学校、黑龙江省金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哈尔滨东方花卉学校、五营林业局职业高中,铁力市职教中心等学校,实行了校校联合,拓宽了办学渠道,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优势互补,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加了办学效益。

三是对外交流,取长补短。我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到目前已有五批共10人赴美国、新西兰、新马泰、俄罗斯考察办学。并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我们借鉴国外办学和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产教结合。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产学结合,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主课堂。因此,我们依托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设备和技术力量优势,联合兴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一是利用建设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的有利契机,与光明集团共建高起点、大规模、功能全的实训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二是坚持科学筹划、突出重点、合理分布、优化配置的原则,集中林区优势资源建立了以朗乡林业局、光明集团、北药集团、侨艺公司等大型企业为龙头与我校专业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14个,把教学与实训实习紧密结合,学生可自主选择订单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

2、主动服务,互惠双赢在校企合作中,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场所,就业岗位,技术支援,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我们为企业培养了实用人才,培训了员工,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每年我们都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专业教师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林场、企业、社区免费开办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班,适用技术短训班、企业员工短训班等。以家具类专业为例,2019年,为光明集团培训一线家具装配人员165人,为光明集团培训一线木制工艺品制做人员140人;2019年,为侨艺、美江等6家大型工艺品公司培训工艺品制做人员305人,为17个林业局轮训中级家具木制品设计人员185人,初级操作人员560人;2019年为嘉荫、铁力县轮训家具木制品设计人员80人,初级操作人员285人,培训再就业人员学习制作木制工艺品240人;2019年为光明集团轮训高级设计人员50人,中级技师72人,初级操作人员226人。2019年为汤旺河、新青、友好、上甘岭、五营、南岔6个林业局培训行业一线人员650人,中级管理和设计人员40人,2019年来我校家具类专业共计培训2998人。年平均培养599.6人。另外,三年来我校非家具类专业累计为企业和各行业培训4684名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为伊春21个林业局、150多个基层企业、单位、个体业主解决种植养殖、森林资源管护、家具与木制工艺品制造技术及工艺、育苗、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等技术难题120余项、为企业增收节支约300万元,例如:我校家具专业教师2019年在光明集团顶岗实践过程中,发现“220卧室套装家俱”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不足,提出了外形刀具改造方案,被采用后使生产流程减少了一个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该项技术改进成果为企业年创利润28万余元。

我校的这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有为换有位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好评,表扬信和锦旗接连不断,伊春林校在林区人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工学交替,现场教学依托我市两县、14个林业局,开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学方式改革。在我市的广大区局厂县,有许多在岗人员由于工作关系,不能到学校学习,我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工学结合,分段教学和现场教学方式,一方面利用淡季集中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当地和企业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和技能训练。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广大学员兼顾了工作。

六、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目标。

1、建设项目内容。

建设“黑龙江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该基地包括家具与木制品信息网络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实验中心、装备维护中心、产品展示营销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基地建成后将具有家具与木制品行业网络信息传递功能、产品设计研发功能、新产品生产实验功能、装备维护功能、产品展示功能、教育培训功能,是一所集六大基本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2、建设项目组成。

第一、信息网络中心。

为实现信息搜集与传播功能,在我校原有网络设备、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更新部分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能够履行基地运行所需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任务,如完成学生的实训、对社会人员培训、远程教育、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

第二、产品研发中心。

从2019年起,以我校家具木制品专业师资和光明集团科研人员为主体,以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外聘人员为辅助,组建了我国一流的专业研发队伍;以我校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光明集团的`部分设备和厂房为主体,构成了研发中心的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国内唯一的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中心。该中心具有一流的人员、一流的数字三维研发手段、一流的研发速度与丰硕的研究成果。

第三、生产实验中心。

家具与木制品生产实验中心是家具基地的主体部分,包括实习工厂和生产实验中心两部分。

第四、装备维护中心。

该中心建设包括机电技术中心和电子数控中心设备装备维护中心设备采购一览表。

第五、产品展示营销中心。

中心包括产品配送系统、贮藏系统、销售系统、售后服务系统;中心包括300平方米仓库,营业展示厅400平方米及其运输工具。

第六、教育培训中心。

主要功能用于学员教育培训。用于专业信息搜集与服务,培训考试,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资源综合共享;用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制板、新产品的内涵与外观设计的教学,数字化多媒体设计培训。主要包括cad微机室、多功能培训教室、制图实验室、样品室。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规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把小兴安岭列为生态功能区建设。我们要抓住机遇,结合黑龙江省家具行业和伊春林校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以高新技术带动基础工业发展的道路,将科学教育事业与家具制造行业的结合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伊春林校教育资源优势与光明集团在家具行业的知名度和技术优势,建设黑龙江省家具及木制品实训基地,培养家具行业专业化人才,促进全省家具行业共同发展,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

据专家论证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呈现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家具产品也形成了“艺术化、时款化、系列化、个性化、民族化”的趋势。但是,我国目前家具行业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缺少家具科技培训基地,没有专业化家具人才培训场所,家具设计人才缺少,设计手段相对落后,家具生产技术和工艺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东北家具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的更突出。因此,加强家具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迫在眉睫,有利于森工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家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实施项目的人员条件、资金条件和基础条件。

伊春林校家具木制品专业教师结构合理,师资水平较高,先期已投入资金987万元,用于建校内实训工厂、信息研发中心、师资培训等。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政府和光明、侨艺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扶持,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环境。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把学校建成为以林为主、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基地,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培养经济建设、林区和林业建设方面急需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解决林业经济和林区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是林区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人才需求。

“天保”工程实施后,大量的林业职工下岗,需要再就业。同时很多林业木材加工企业产品转型,向精深加工发展,向产品多样化、系列化、个性化发展,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伊春地区部分家具制造和木制品加工企业的调查,从业人员70%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专业技术性不强,产品档次不高,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不强,高投入低产出。随着家具行业标准的提高和与国际市场接轨,每年有50%左右企业和从业人员将被淘汰,家具行业将出现专业从业人员荒,急需补充。伊春地区现从事木材精深加工和家具生产人员1万余人。但中高级专业人员仅占3.3%,且大部分集中在大企业。家具设计、林木产品精深加工、检验人员大量缺乏。随着该行业企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在家具木制品企业的应用,迫使企业必须大量吸纳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需求将逐年增加。全省家具企业的30000余人从业人员,35岁以下的19000余人需要技术培训。仅伊春地区现有家具制造业和木制产品业将专业人员比例上调达到27%,就要有3500人需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在全省范围内,在结构比例上看,至少有6000人以上急需提高,同时将有新的从业人员加入该行业,所以具有生源保证。

3、培训模式与教学内容。

(1)高级技师层次培训,培训期为1年,每年120人。

(2)中级技师层次培训,培训期1年,480人。

(3)一线操作工培训,培训期30天,每年2019人。

(3)下岗、转岗、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培训培养目标为操作工,学制1年。

(4)岗前培训,培训目标为专门操作工学制3个月。

该培训基地每年可平均培训人员600人,短期培训每年可达2019人。

教学内容:执行国家教育部2019颁布实施的中职学校教学指导方案,并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和学生实际加以调整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设置标准和实施性方案。

4、项目实施后对改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分析。

(1)将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现代化的实习实训场所。

(2)实现技能培训的四个根本转变。一是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手段的转变,二是由实验室模拟操作向实训基地现场实地操作转变,三是由纯教学型培训向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转变,四是实现教学由纯支出型向获取经济效益型转变。

(3)将改变以往学科性教学的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做法,同时也为实现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提出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提供实践场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4)是林区资源转型的需要,是保持林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5、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功能。

一是示范功能。基地以它的先进性为林区林业经济研究和林业科技发展做出榜样;二是教育培训功能。面临全面经济转型的林区经济,大批转岗职工,基地科研提供种植养殖、北药种植、珍稀野生动物养殖、林木产品综合加工等培训;三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地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发技术,为林区企业及家庭自营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6、风险预测与对策。

我们对项目进行了科学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分析,根据国家[1993]530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对本项目运行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分析。

6-1风险分析与对策:

市场竞争风险与对策。

(1)市场竞争风险。

木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华丰家具、天坛家具、华鹤家具,以及北京木材厂、上海安信、立德、四合,天津美克、吉林新元等已经构成竞争。做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存在与对手争市场的现实。

(2)对策。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为此我们拟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用户信得过的合格产品。同时,公司按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生产管理体系,生产100%合格产品;二是加强新产品开发工作,用新产品占领市场,始终保持产品的领先地位;三是实现基地发展的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四是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提高我校的知名度、信誉美誉度,增强在家具与木制品市场竞争的能力。五是塑造国际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用品牌占领国际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原料涨价风险与对策。

(1)原料涨价风险。

物价上涨是国民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木材产量的逐年调减,随着中国木材资源的持续缺少,木材涨价在所难免,将会导致产品可变成本的升高,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对降低了产品利润,所以原料涨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风险。尤其是木制工艺品常用的硬杂木涨价的可能性更大。

(2)对策。

为了回避原料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基地坚持在每年的1-3月,收购实训与生产用原木、板材,与夏季相比也就回避了原料涨价,同时争取政府给予优惠价格政策,利用好实习林场的林木资源,相应降低原料涨价风险。

技术风险与对策。

(1)技术风险。

目前,世界上木制品生产技术最好的国家应该属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这些国家从事木材加工行业比较早,设备功能比较先进,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科学合理,所生产的产品款式新颖、外观典雅,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实训基地的产品面临着世界先进国家技术的竞争,同时我国的木制品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产品设计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着一定的技术风险。

(2)对策。

选用国际先进的木工机械设备,科学、合理地编制生产工艺流程,经常去国外学习、参观和考察,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技术。努力培训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产品设计研发队伍,随时掌握国内外产品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做到将最新的生产技术应用于生产,我校就有能力克服在技术方面的风险。

财务风险与对策。

(1)财务风险。

前两年是项目建设期,需投入大量建设资金,财务不可避免处于紧张状态。2019年项目进入投产阶段开始盈利,资金状况开始好转,但如果融资不到位,或市场发生变化资金运转有可能遇到困难,遇到财务风险是有可能的。

(2)对策。

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先进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作好融资前的准备,优化资金配置策划工作,募集大量资金,作为项目建设、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的资金后盾,可以抵御财务风险。

完工风险与对策。

(1)完工风险。

在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着施工、工程质量和延长施工时间的风险,由于某种因素可能导致项目建设期的延长,可能造成项目完工风险。

(2)对策。

为了避免项目建设期可能出现的各种完工风险,在项目建设前期,聘请有资质的工程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规范设计。同时实行工程招投标,聘请有国家二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并聘请监理公司对工程施工全程跟踪、检查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按时完工,避免项目完工风险。

管理风险与对策。

(1)管理风险。

实训基地处于创业初期,尚未形成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摆脱不了对核心人物的依赖,因此存在管理风险。

(2).对策。

积极探索基地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用懂管理、品德好、会经营的人做基地各部门的领导。

不可抗力风险与对策。

(1)不可抗力风险。

由于水灾、火灾、战争、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可抗力的损失,多数具有猝发性,令人们不可预测,是人力难以避免的意外风险。

(2)对策。

为了避免因水灾、火灾、战争、台风、海啸、地震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学校将加强防汛、防火、预测等方面的专项管理,并在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投保,确保财产万无一失。

6-2经济投入分析。

(1)、经营规模:本项目经营规模前面已经进行了论述。

(2)、经营期及计算期:计算期2019年,其中建设期2年,经营期2019年。

(3)、经营、费用投入:1)本项目燃料动力费:水:2元/吨;电:1元/度;供热费35元/平方米;2)定员、工资及福利费:本项目全部劳动定员52人,其工资标准每人平均1000元/月,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取,工资及福利费共计71.14万元。3)固定资产折旧费及摊销,建筑工程折旧年限为30年,机械设备平均折旧年限为2019年,残值率5%。摊销费按2019年平均摊入总成本中。4)、修理费按折旧费的20%计算。5)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中。6)其他费用,是在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后的费用。经计算,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为199.66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52.47万元,可变成本47.19万元。

(4)、收入及税金:本项目正常年收入340.00万元。按现行税制的规定,本项目享受免税待遇。

(5)、利润总额:正常年利润总额为140.34万元。

6-3财务评价分析:

经济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11.77%。

(2)投资利税率:11.77%。

(3)全部投资回收期:6.97年(含建设期)。

(4)财务内部收益率:15.33%。

(5)贷款偿还期:5.83年(含建设期)。

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25.16%。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25.16%时,项目收支平衡,超过此生产能力,项目即可盈利。

(2)敏感性分析。

影响项目预期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旅游价格,经营成本、建设期延长等。

从敏感性分析结果看,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的变化对项目的效益影响最为敏感,应引起注意。

评价结论。

通过经济指标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较好,通过不确定分析看,本项目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各项因素的变化也有较高的承受能力。所以,项目从财务上看是可行的。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学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加认证考试,获得专业技能证书。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专家学者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指导实验实训。学校现有家具木制工艺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8人。有双师型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14人,侧重于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的教师14人,该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没有明确的区别,该专业的专业教师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学校与光明集团、侨艺公司是共建实训基地单位,教学需要时可以随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校讲课,指导实验实训,学校有5名家具专业教师在我市的家具与工业品类企业挂职,同时这些企业也有10人在我校任兼职教师,实现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互补。

3、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三化一本位”的教学模式(即以能力为本位,基础课专业化,专业课技能化,技能课产业化,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探索出“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两项培训、注重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

“突出一条主”即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以需要为准、够用为度、适用为先,让学生学会理解;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突出岗位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学校依托企业联合制定教学计划,成立由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岗位技能标准,调整教学计划,缩减文化课时,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合理选择和整合教材,开发自编校本教材。学校自编了木工机械、家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美术装潢、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等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和32种实训指导校本教材,我校教师承担了省教育厅布置的《家具与木制品专业设置标准》的开发任务,已经通过省教育厅专家验收。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校教师还开发出教学培训用多媒体课件62个,提高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中我们做到有大纲不唯大纲,有教材不唯教材,一切从培养技能型人才出发,打破传统课程设置“小而全”,大胆改革,合理组合,提高了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学习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指定年度得到相应学分即可毕业。

“强化两项训练”即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训练和职业岗位训练,一方面技能训练课程化,增加实践课时;另一方面开放计算机房和实验室,实训室,设计室,鼓励学生业余实践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计算机ceac认证和职业岗位证书。近几年我校家具类专业的毕业生100%通过计算机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而获得双证。

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学校以“下基层、进企业”的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目前有80%的专业课教师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次在教学中调整理论与实践课之比,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整合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二是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突出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因需施教,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受到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毕业时获得一书多证,增强尽快适应岗位的能力;三是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岗位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我们一方面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职业意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为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实施“三项工程”,即“四自五爱”教育工程;“党员育人责任区”育人工程,德育评价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技术骨干和能手,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自己创业,成为身价百万的企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4、合作与交流。

一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我们与伊春光明集团、哈尔滨市鹏程园林公司、大庆市园林公司、北京林源时代家具有限公司、大连雨生集团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二是联合办学采取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方式拓宽办学渠道,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林管局广播电视大学、佳木斯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大众工业学校、青岛海人学校、黑龙江省金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哈尔滨东方花卉学校、五营林业局职业高中,铁力市职教中心等学校,实行了校校联合,拓宽了办学渠道,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优势互补,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加了办学效益。

三是对外交流,取长补短。我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到目前已有五批共10人赴美国、新西兰、新马泰、俄罗斯考察办学。并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我们借鉴国外办学和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产教结合。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产学结合,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主课堂。因此,我们依托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设备和技术力量优势,联合兴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一是利用建设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的有利契机,与光明集团共建高起点、大规模、功能全的实训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二是坚持科学筹划、突出重点、合理分布、优化配置的原则,集中林区优势资源建立了以朗乡林业局、光明集团、北药集团、侨艺公司等大型企业为龙头与我校专业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14个,把教学与实训实习紧密结合,学生可自主选择订单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

2、主动服务,互惠双赢在校企合作中,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场所,就业岗位,技术支援,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我们为企业培养了实用人才,培训了员工,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每年我们都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专业教师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林场、企业、社区免费开办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班,适用技术短训班、企业员工短训班等。以家具类专业为例,,为光明集团培训一线家具装配人员165人,为光明集团培训一线木制工艺品制做人员140人;20,为侨艺、美江等6家大型工艺品公司培训工艺品制做人员305人,为17个林业局轮训中级家具木制品设计人员185人,初级操作人员560人;2004年为嘉荫、铁力县轮训家具木制品设计人员80人,初级操作人员285人,培训再就业人员学习制作木制工艺品240人;2005年为光明集团轮训高级设计人员50人,中级技师72人,初级操作人员226人。为汤旺河、新青、友好、上甘岭、五营、南岔6个林业局培训行业一线人员650人,中级管理和设计人员40人,20来我校家具类专业共计培训2998人。年平均培养599.6人。另外,三年来我校非家具类专业累计为企业和各行业培训4684名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为伊春21个林业局、150多个基层企业、单位、个体业主解决种植养殖、森林资源管护、家具与木制工艺品制造技术及工艺、育苗、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等技术难题120余项、为企业增收节支约300万元,例如:我校家具专业教师04年在光明集团顶岗实践过程中,发现“220卧室套装家俱”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不足,提出了外形刀具改造方案,被采用后使生产流程减少了一个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该项技术改进成果为企业年创利润28万余元。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满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评估指标要求为基本目标,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绩效水平。实验室建设和运行要紧紧围绕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积极支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探索校企合的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实验室建设要遵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高绩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先建设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实验室,优先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要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有利于产学合作和实现社会服务。实验室建设要适度、够用,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使用相结合,避免重建设、轻管理以及利用率低等情况的发生,防止闲置浪费。

自2005年,学院整合教学资源,成立了铸造和锻造实训基地,在学院领导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下,在实习教师及相关教学单位的支持下,保证实习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教学、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铸锻实训室除完成航空材料工程学院铸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技能考证培训和专业技能考证,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承担了社会服务的任务。此外还接纳了航空维修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实习任务。累计接受实习学生近万人次,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资金、观念等原因,目前仍有很多学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实验室师资。

工作由院长及办公室主任直接负责,由材料成型与控制教研室管理,设专兼职教师共6人,专业带头人1人(高级工程师),理论兼实习教师4人(硕士),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1人(高工),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1锻造实训室。

1)实习场地:平房一间,占地130平方米。

2)实习设备:wgh-vi-80高频加热电源(一台),

25kg空气锤(两台),

300kg空气锤(一台)。

2.铸造实训室。

1)实习场地:平房一间,占地90平方米。

2)实习设备:s1110c展轮式混砂机(一台)。

gr-25-8实验电炉(两台)。

锤击式制样机(一台)。

直读式透气性测定仪(一台)。

液压强度试验机(一台)。

树脂砂混砂机(一台)。

树脂砂制样机(一台)。

双盘红外线烘干器(一台)。

砂表面硬度计980g(一台)。

砂表面硬度计1500g(一台)。

1、实训室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在校内实训室氛围的营造上,注重体现现代企业那种“管理严格、行为规范、诚信为本、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主要实训项目、实训室流程、操作规范、技术标准等全部上墙,利用图片、警句、环境布置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要成为明天企业的好员工,今天在校内实训室必须是个好学生。

1)、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2)、实训室按照《实训通知计划》积极准备实训,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施。

3)、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应巡回检查、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并及时进行解决,但不可代替学生去做实验。

4)、实训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小结实验情况,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讲评,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2、实训教学的评估与考核。

1)、实训开出率考察,统一使用规范的表式,包括:《年级学科实验登记表》(由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填写);《学科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由实验教师根据登记表汇总);《学校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由实验教师统一汇总)。

2)、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的考核,以现场操作为主,并辅之笔试与口试考核学生的理论分析和思维能力。

3)、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实践性、基础性、全面性及可行性、可信度原则。

4)、对教师的考核除通过教案、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登记表外,还可用表格进行调查。

5)、所有考核的登记表、统计表、调查表等,都应作为实验教学资料汇入教学档案。

总之,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在航空材料工程学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相关教学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实习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及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及管理工作朝着持续、健康、协调、稳定方向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也在稳定地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锻铸实训基地建设将围绕品牌建设,通过发展内涵,改革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在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提高,,全面加强基地专业教育的教学思想体系、教学内容确定体系、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教学实施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在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3)建立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年初根据岗位职责和学校总体目标任务,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末通过述职汇报、实绩考评、群众评议和领导评价等形式,进行科级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二是实行督导考核制。每学期按教师工作考核标准,对每个教师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分配、晋升职称、评先选优相结合。

(二)实验、实习、实训管理。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发挥了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产品研发的功能。

(1)管理体制我校实验室主要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由计算机教研室管理,教务科有一位副主任主抓实践教学,有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管理,学校聘任企业人员参与实习管理工作。

(2)管理规范有健全的实践教学和实训管理制度。有要求、规则、须知守则和考勤等制度,有各项实训实验的记录、报告,以及备品管理的卡、账、薄等。实验室实行实验员管理责任制,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委员会指导下的车间主任管理责任制。同时聘任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指导教师,配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实践教学严格按计划执行,按制度进行,授课教师认真做好学期实验和实训计划,主管科长和实验员根据教师提出的计划认真做好实验和实训的各项准备。

(三)教师实践。

学校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进行1-3个月的能力培训,同时加强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培训。教师已经全都通过了ceac认证,85%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政府重视和投入。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伊春市委市政府、省森工总局教育局,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每年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职教工作,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省政府每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职教投入;市委市政府专门组成由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带队的调研组,来我校进行调研,并积极支持以我校为龙头组建市职教集团,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社会支持、资金投入、校企联合、学生就业、扶贫助学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省为我校投入基地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市政府拿出地方教育附加费的20%重点用于我校建设,近三年我校共获得专项资金1000万元。

四、申报基地的基本情况。

当前国家“天保”工程和林区的资源转型战略措施实施后,东北林区已将木材精深加工业作为林区支柱型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市林权制度的改革,职工家庭林场的普遍建立,对林木的综合利用精度深度加大了,这方面的人才的短缺就更加突出。不说我省,仅以我市为例,全市现有家具及木制加工企业500户,从业人员10000余人,全省共有1300户,从业人员29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员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急需培训,同时每年企业对家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达2000人。学校近年来实行“定单式”培养,与光明家具集团、大连雨生集团等大型家具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标准,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劳动者。目前仅光明一厂就有我校毕业生127人。

1、专业设置情况。

(1)招生培训我校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木材科学利用、精深加工、变废为宝、增加林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木材的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新兴木制品企业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组建了木制工艺品制作专业。经省教育厅职成处评估批准,19当年招生47人,又批准增开了工艺美术与装潢专业,19两个专业招生91人,两个专业招生87人,两个专业招生86人,招生85人,招生123人。五年累计培养毕业生519人,该专业的学员绝大多数被光明集团、侨艺木业、美溪工美厂录用,部分毕业生已经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了企业的骨干。

从开始,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部分企业订单,我校在原有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木工机械和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四个专业招生170人,20招生172人,20招生178人,在校累计专业人数520人。

(2)实训基地年建校内800平方米实训工厂一个,购进木工机械和木制工艺品加工机械40台套,学生产品展示室一个。年我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省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家具生产厂和木制工艺品实训厂。我校建有校外大型实训基地两个(光明集团和侨艺公司):光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家具木制品生产企业。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研发队伍、市场开拓能力。与我校相距500米,地缘关系紧密。光明集团的部分高管有4人、中层管理人员有26名是我校的学生,人缘关系密切,为联办学校奠定了基础;侨艺公司是我省较大的专业木制工艺品生产企业,经济实力和科研生产力量强大,多年来始终是我校的实训基地。

(3)职业技能鉴定我校设有家具设计与制作行业的技能鉴定站,林业行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鉴定站,可以开展对学生和生产一线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学校还是国家信息产业局批准的国家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资格考试考点,ceac认证考点考试单位,并负责伊春地区考点ceac认证考试技术支持工作。

我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基本技能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鉴定证书后方可毕业。通过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了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木制工艺品设计制作专业学生的作品先后参加了长春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哈尔滨国际木工节、冰雪节、教学仪器展及职业教育成果会、小兴安岭森林节、小兴安岭家具及木制工艺品设计制作大奖赛等赛会的展示,获得了特殊贡献将,一、二等奖、优秀奖等,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90%获奖,05年王斑同学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年在全省职业技能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工艺品设计二等奖,计算机操作二等奖各一人。通过不断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考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各类鉴定考试中证书获得率100%。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从敏感性分析结果看,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的变化对项目的效益影响最为敏感,应引起注意。

评价结论。

通过经济指标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较好,通过不确定分析看,本项目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各项因素的变化也有较高的承受能力。所以,项目从财务上看是可行的。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1基地规模偏小且数量少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涉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助理、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而一般外贸企业或进出口公司规模都较小,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及资金使用都比较有限,无法投入过多的精力参与基地建设;同时,尚不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企业热情不高。这些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都普遍较小,且数量偏少。

2实训周期长导致受益学生面偏窄除了基地规模小、数量少外,外贸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训要求。在一般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流程基本都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而且通常需要1至2个月。如此计算,如果每批安排5位学生进入基地实训,即使寒暑假包括在内,每学年也只能满足30位学生的实训要求,而这显然是不够的。

3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矛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兼有教学实训功能和产品生产功能,然而学校的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的生产计划是随着市场波动变化的,不同的属性导致两者之间经常出现矛盾。

4欠缺有效的实训组织模式导致管理松散“引企入校”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有些基地将企业引入学校后,对实训项目开发、实训组织与管理等缺乏规划与创新;同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使得企业重生产轻实训,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5缺乏师资保障良好的师资是生产性实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但部分基地的指导老师却达不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虽应具备“双师”素质,但“重语言轻商务”的传统理念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学校教师实践技能较弱,无法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企业师傅虽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学生和教学规律、方法的了解,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各高职院校都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及时总结建设经验。目前,比较公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有三种: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校企共建型。由于文科专业无法通过产品生产或加工等实训项目产生经济效益,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创建了学校主导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外贸翻译中心。外贸翻译中心包括外贸工作室与翻译工作室,其中翻译工作室主要为九江市及周边地区外资企业、进出口公司、旅游景点或有涉外业务的企业提供资料翻译及校审服务,并承接地方政府涉外部门有关外事接待翻译事宜。本专业师生已承接多笔翻译业务,例如庐山西海温泉资料翻译、首届中国(九江)鄱阳湖国际名湖友好交流大会资料翻译和外事接待翻译等。由于翻译业务市场较大,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语言功底扎实,且翻译业务对设备要求低,翻译工作室主要依靠学校独立运行,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因此,笔者在此重点介绍外贸工作室的建设情况。

(1)“筑巢”。学校按照外贸公司环境进行场地装修、布局,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与设施(如办公桌椅、打印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等),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

(2)“引凤”。由于专业教师实践水平的限制,需遴选并引进典型企业。为缓解商务英语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规模偏小的问题,引进成长性良好的、产品具有地方特点的生产型企业。相对于进出口公司,一方面,产品生产型企业的业务量相对较大且稳定,能提供更多的岗位进行生产性实训;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处于成长期,不断拓展业务的现实需求将提高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积极性。

(3)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引进企业后,签订协议,确立双方主体地位,规范校企双方的行为,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在保证实训效果的.同时,保障企业合理的经济效益,实现技能训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协议中,对实训目标进行具体阐述,明确企业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训的岗位数及时间总量,避免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

(4)建章立制,统筹管理。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外贸工作室的工作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等做出规定,保证外贸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根据规章制度,加强过程性监督与管理,避免将学生安排至工作室后而“不闻不问”的形式上生产性实训。

(5)创新实训组织形式,扩大实训主体。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少和外贸实训周期长的背景下,创新实训组织形式,将“仿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结合,以尽量安排更多学生进入外贸工作室进行真实工作体验和技能实践。在对外贸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订单前期工作与后期工作。前期工作主要有市场调研、产品推广、业务谈判、函电往来、确认订单等;后期工作主要有合同订立、单证制作、租船订舱、外汇核销等环节。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工作室主要开展外贸业务的前期工作,后期的外贸业务可结合前期工作融入外贸业务综合实训课程,以保证实训环节的完整性,从而缩短生产性实训周期,使学生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并进而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进行生产性实训。

(6)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基于生产性实训中“工作”的不确定性,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运行及管理要体现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实行柔性管理,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如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大型展会以及企业用人急需等,灵活安排进行实训,承担工作任务。同时,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项目式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在考核方式上,将校内成绩考核与外贸工作室实践考核相结合。

(7)培养专业教师,储备实践人才。为了减少对企业实训指导教师的依赖,避免外贸工作室因企业流失而不能正常持续运行,本专业一方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参与外贸工作室的实训指导和管理,让其指导学生的同时向企业实训指导教师“偷师学艺”;另一方面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为学校独立运行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建设更多的基地储备良好的师资。

三、结语。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内在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方法。本文介绍了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其他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建筑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现有实训基地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探讨了护理专业所特有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影响因素和对策。

在我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感设计要成为现实还受较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校领导的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我们整个方案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其次教师的能力与观念均影响着他们的参与意识;最后学校获取行业的支持和一定的社会资源也是搞好基地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影响因素。

(一)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需要进一步改变。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组织者应是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所以要想把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提出来加以研究和开发,护理专业教师首先有这样的意识;再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尤其是实施起来需要资金,而作为学校能否把部分资金注入到这项研究与建设之中,关键还是校领导的观念决定了其重视程度。如我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过程中,在讨论实训基地的主体资金应着重放在哪里时,专业教师与校领导的观念发生了冲突。教师自然而然地以教学为中心,强调建设是为学生的实训提供物质基础的,强调其使用率的问题,但由于政府不断地对学校进行着各种评估,领导者则更多地是强调硬件建设,这样可向来访者展示这些上档次的可观的物质场景。一线教师认为,在学校经费等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应强调“所设就有所用”,这个“所用”一定是学生学习所需,而绝不是只看不用的花架子,否则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仅仅是要观看的话,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可借网络技术等,给学生展示更多的、更全面的、更新的一些技术前沿的设备等。尽管有以上冲突,但我校最终还是把较大的精力放在所谓的模拟病房区域,它的布局只是从展示的角度考虑而非是学生的学习角度考虑,所以整体较为紧凑,而学生进行真实的训练要受到较大的限制,真的是“只能看不能用”。本人还是较为主张实训基地建设应把有限资源用在实处,即对学生的学习有实际作用。

另外,对大多数卫生职业学校来说,护理教育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所有的观念体系均是医学科学的学问观。部分教师认识到,对中高职护理教育来说,应强调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是一件新事物。如我校教师指出,学生只要掌握操作程序就可以了,至于“真做”那是临床的事,这就是造成目前医院对学校护生动手能力差有着强烈反应的原因,所以要想把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职教课程来开发研究,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改变观念积极投身于这样的研究开发活动之中,再有就是领导观念的改变,能为研究开发提供现实的基础。

(二)教师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这一研究课题,对教师专业水平、课程开发技能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了解专业覆盖的相关职业岗位群发展近况,熟悉护理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正如现在对职校专业教师提出的双师型要求,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课程开发技能,善于与人合作处理、解决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是行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而且要做研究者、开发者。这对大多数中职教师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当被问及“您感到您目前最希望得到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您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时,73.6%的中职教师希望能有再次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而不是加薪、晋升职务等其他要求;当被问及“假如您乐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您希望学校为您提供什么条件”时,65.17%的中职教师希望首先能有再次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其次才是减轻课时等要求。从对教师的访谈来看,我们发现,他们普遍感到由于知识和能力欠缺所带来的压力。此外,从调查来看,10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合作,而现实中这方面却很欠缺。

(三)学校如何获得足够的实训资源。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对大多数职业学校来说,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一直是制约他们发展的大难题。从观念层面看,一些学校的办学思想本身就有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把重点放在了招生等其它方面,而对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是根本的致命的问题。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护理专业教育在江苏地区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几年来,我们较江苏地区同类学校相比,明显落后了;从物质方面看,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实习实训场地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从制度方面看,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相结合的难度一直较大,如有的职业领域中高职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通过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护理专业基本是就业后找到工作单位的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这方面的制度还很不健全。

护理教育和其他职业教育一样要过多地依赖医疗卫生机构,即行业的支持和帮助。回顾职业教育,早期都是职业现场的学徒制形式。护理教育也同样,早期的护理教育都是各院办学校,招生模模极小。但现行的状况是:一方面,由于医院体制的改革,中高职院校大多已和医院完全剥离,另一方面,各卫生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明显扩大。以上所有这些都对学校获得足够的实训资源提出了挑战。

二、对策。

要成功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卫生职业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以上对实训基地建设困境的分析,本文从相应层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转变观念、领导重视。

以各级政府部门提出的加快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快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推动相关的配套改革。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学校上下特别是校长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必须意识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价值所在,要从实现职业教育就业目标的高度看待校内基地建设。这是方案开发的前提。

(二)成立课题组、课题引领。

成立以校长、骨干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及职教课程专家为主的实训基地开发小组。在撰写该论文时,正值我校进行新校区建设,故向校教研室及省医教室递交了课题申请书。总体来说,护理职业教育课改起步较晚,在这方面各校对教师的培训也很不足。许多教师已深深感到现有课程设置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不适应学生的需要;前期课程各校考试效果均极为不理想,不及格率极高;前期课程在内容上,也有很多与后期课程并无太多的相关性;由于前期课程占时较多,势必影响后期的专业实践课的开展。

总体来说,从对我校师生的问卷调查来看,护理职业学校仍较重视理论课的教学。虽然职校教师已深感学生学得困难、自己教得无效,但真正把课程改革行动起来的意识还很不够,同时教师们对职业教育应怎样改革还较为困惑。例如,在对我校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到底应是怎么样的关系?如何进行教学?仍然有一些教师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先理论再实践;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理论与实践教学应分别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这也是为何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仍然明显地出现因教学区与实训区完全分离给实践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的根本原因。所以说,课改要在校领导的参与支持下方能见效,必须上下结合才能得以实现;要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让他们能获得职业教育领域里的各种新观念,进行课改的实际能力也能有进一步地提高。

(三)加强校企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以学校和卫生医疗单位为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双方资源共享的互动机制。如前所述,缺乏足够可利用的资源一直是制约卫生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而且也是影响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护理专业实训基建设应校内校外相结合,由医院承担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学校承担的校内实训基地共同构成护理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各医疗卫生机构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有如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坚持一般性参与的院校合作。它主要表现为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参与接受护理专业学生实训,为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资源上的保证;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人才;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经常与学校开展联谊活动等。第二,坚持协助性介入的院校合作。它主要表现为医疗机构参与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过程,从企业需要出发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等环节,如学校聘请医院临床护理专家成立临床专家组,定期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同时提供学生实习训练条件。第三,坚持互动性的院校合作。双方互聘员工,共同开发、共同使用,真正做到学校、医院的资源共享。

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是实施本工程的关键所在。建议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有关部门牵头,依托相关组织与协会,组织骨干师资培训,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研讨。此外,由于护理行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国家有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因此,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状,护理专业教学内容必须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衔接,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一致,否则势必会影响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护理专业学生毕业时毕业证与执业资格证双证并轨,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方便。

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的论文

探讨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现状以及建设原则,提出具体建设方案,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并对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一、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定位是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操作,所以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的必要教学环节。而计算机应用技能对实践教学的依赖程度要求较高,实训基地的配套、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教学效果。

1、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操作、专业技能实践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实践环境。在虚拟工作环境中,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不仅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收获沟通、协作、管理等综合能力。

2、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大量的实训、实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操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利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工作团队,投入到工作中,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3、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带动产教结合,使教师借助基地设备配套优势,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高技术产业开拓,提供可行性研究和试验,从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还停留在专业的内在需求上,忽视专业和专业之间的'共享性,没有系统的部署,缺乏统一指导和整体规划,使实训基地建设较随意,多部门之间形式上的合作,缺乏持续性投入和更新,实际运行中双方责任不明确,难以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稳定和无故障率,特别是系统更新严重滞后,造成供需脱节。另一方面,实训基地建成后的管理缺乏有效机制。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设备损坏率高等。管理上的漏洞,加之个别学生的低素质,使得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内设备损坏频繁,而设备的陈旧、损坏,又降低了学生对实训基地期待值,不重视不爱惜实训设备,形成恶性循环。

再有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实训环节需要学校提供大量的计算机相关硬件、软件系统的支持,并随着物品的逐年损耗,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换代。例如: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因为对原系统有破坏,一般实训室不允许;简单系统故障排除,需要对计算机进行拆装,实训室不提供;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因实训室计算机已预置安全防护软件,所以不提供此项实验;局域网连接与组网技术,需要提供相应的耗材与设备,一般实训室不允许。所以教学资源的短缺,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薄弱,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弱,直接影响就业与分配。

三、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

1、技术实力。使学生在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将理论教学付诸实践,学到先进技术,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目标的培养要求。

2、硬件设施。实训基地应该具有一定规模硬件设施、实训条件完备。应该选择行业领先地位,有先进设备、设施的企业,使学生能得到综合性的训练。

3、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场所,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预体验。更是延长设备使用周期的保障。

4、多样性。每个实训基地具有不同的定位,功能上互补。例如软件开发、硬件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维护、物联网以及系统集成等功能的实训基地,丰富学生的实习内容。

5、合作制模式。通过与相关企业或公司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本着“互惠互利、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可以为公司提供教师、学生、网络布线部分设备,还能提供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及项目实施服务;公司则可以为学校提供网络通信设备、技术人员、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规范等,配合学校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订制、开发实训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安排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进行项目施工。

1、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与优化技术实训实施。主要包括windows系列,数据库系统,其它应用软件系统等。1—4人/组,设备包括旧计算机、光驱、打印机、系统软件、office软件等。

2、计算机硬件组装与故障检测技术实训实施。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组装与拆卸,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1—4人/组,设备包括旧计算机、光驱、打印机。可与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结合实施。

3、局域网络的构建与组网技术。主要包括局域网络的构建、网络驱动、网络连接。1—6人/组,设备包括旧计算机、光驱新、网卡、网线、交换机(或旧集线器)、网线工具等,并完成组网后的配置。

4、网络服务器系统配置与安装。主要包括常用服务器的安装与调试。1—4人/组,设备包括旧计算机、光驱新、服务器软件等。

5、网站的构建与管理。主要包括建立网站、网页发布、网页更新与维护。1—4人/组,设备包括计算机、光驱、软件等。

6、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设置,基本防范技术,软件的使用。1—4人/组,设备包括计算机、光驱、相关杀毒软件等。

计算机应用实训课程开始,教师提供实训课程指导书;课程结束,学生提交课程实训报告。实训场地需要3~4间教室,由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安排工作任务,组长全面负责实训基地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副组长负责实训基地具体实训实施过程,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场地的清洁、布置、挂牌,计算机设备的清理与调试、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实训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更是实现学生和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桥梁和纽带。由于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也必须适应社会潮流,在功能上、规模上不断改进,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更是如此。

只有打造一个功能上和外界发展接轨,才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反过来,就业力的提高,又推动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良性的循环,也将直接带动其他实训基地良性的发展,为打造高职学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矛盾性探究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实用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给艺术设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能量,为社会输入了大批“能用”之才,体现出了实践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但繁荣的背后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理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年轻化,专业定位不清,高校缺乏大师级的人物,实践不能落到实处等,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将肩负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

基地建设不能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特色,寻找合作伙伴,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基地建设必须遵守的操作环节。

基地建设是艺术设计教育适应市场和社会的一大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一种体现,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而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建设恰好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了,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近年来,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在寻求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作室导师制一对一的互动教学。

在学校建立工作室,由教师组建或者由教师前头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建设各类设计工作室,在目前的国内外高校中已经比较普遍,而且个别高校建设的非常成功,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相关设计工作室,大都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与,设立导师制,采用一对一的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型工作室的建立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用途。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到工作室学习实践,导师是最熟悉的,拉近了距离感。采用小班式实行一对一的互动教学,导师通过各种技术、工具以及智力刺激等方法鼓励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力和激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开阔环境实践空间。

关于工作室制,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包豪斯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包豪斯学院在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可行性尝试和必然。

现时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大力推广工作室制,并且鼓励有经验、有资历的教师积极参与进来,让工作室教学占据重要位置。工作室实践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问题,而不是设计的创意问题。

“假期课堂”真正实现教育与基地的结合。

“假期课堂”应该说是当今艺术教育发展新探索和一种趋势,我系目前也在推广此项教学实践模式,如暑期实践和假期实践等,假期课堂实践模式的实施必将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学生通过假期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锻炼、实践学习都是对自身专业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共建的实践基地而言,假期学生可以集中时间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可以系统的学习实践知识,充分体现出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假期在实践教学基地系统而全面实践和学习,学生可以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以及对前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调整学习认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参照国内外高校在学期安排上的.一些做法,将部分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完成,实行“假期课堂”,设计离不开社会和实践,离开了社会不能为社会服务的设计是艺术品。

现代的设计艺术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分为课堂讲授与艺术表现教学、实践与体验教学、技术与能力培养教学三个部分,而实践与体验教学、技术与能力培养教学这两个部分应得到突出与加强。现时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向和目标应该是狠抓实践型教育和创新型教育,而假期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恰恰可以满足该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论文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校内实训室不仅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意识、团队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场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是职业行为和能力标准。而以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和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来培养。产学双方在校园内以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的工业环境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最有效模式。

1.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毕业生主要面。

面向辽宁省物流业,主要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熟悉物流配送、运输、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岗位可以胜任的工作有仓储配送部业务主管;物流运输部调度、车队队长;国际物流部报检员、跟单员;信息管理部主管等岗位。

根据专业毕业生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与要求,突出“岗位能力为本、工学交替、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进行校企共建,校企共同建设具有真实岗位,能反映当代生产一线自动化新技术,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技术服务与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省级技能竞赛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环境布置要融“教、学、做”一体,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

2.实训基地建设要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实训基地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业氛围的营造,场地的设计、设备的摆放和周围环境布置要体现专业特色,要使学生进入实习场所就能感受到企业工作环境和专业文化氛围。在实训中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注重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才能,使学生在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下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实训基地建设还要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改善专业的实训条件,能积极有效地推进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落后观念,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实施“嵌入式”教学模式的需要,使各工种职业技能考核内容与各专业实训项目结合,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内容嵌入实训课程中,实现“双证”融通。

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引进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企业参与专业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实训室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训指导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实训室学生实训守则、安全操作规程等。编写技能训练指导书,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完善考核标准。与佳怡物流、圆通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发岗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编写和完善岗位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指导书;完善岗位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标准。

(1)先进性。物流实训基地应体现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采用目前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实用性。物流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物流业态较多。根据国家物流标准可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综合型物流企业等三种。在设计现代物流实训基地时应选择典型物流企业为原型再现其业务与管理流程。同时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不同物流企业的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3)可操作性。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现代物流实训基地可按认知、操作和管理等三个层面来设计物流业务的范围和岗位职责。认知层面的实训重点是营造各种物流职业场景和物流文化,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物流操作层面的重点是物流业务操作和物流设备操作;物流管理层面的重点是利用it系统进行物流规划和物流方案设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4)开放性。企业的物流模式随着物流政策和物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物流实训基地应能动态地顺应物流企业的这一变化,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5)可扩展性。任何周密的设计都有其局限性。随着物流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的物流模式和物流岗位,从而对物流实训基地提出新的需求。物流实训基地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1.加大投入,加快基础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聘请了该专业的教授、企业专家及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起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企业基地。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并把校内实训基地向校外延伸。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行业内知名企业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中心。主要负责实训基地进行常规管理与运作校企合作的规划发展、对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优势,极稳妥地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以基本条件建设和开拓市场(拓宽专业设置、开发非学历教育项目、组织生源、合作办学等)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素质为根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合理分布教学培训站点,组成继续教育的开放式合作网络,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服务顺畅、效率和效益明显的局面。

2.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结合学院师资队伍规划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建设、优化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专业教学团队,重点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对象的“名师工程”、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对象的“青蓝工程”,以兼职教师为对象的“双师工程”等“三项工程”,健全完善师资队伍管理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研创能力、合作能力,打造一支具有“理实兼备、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合作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实现所有专业教师的企业轮训;通过设立的校企合作中心,吸纳企业派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教学岗位或管理岗位兼职;建立教师联系企业制度,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开展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技术开发与服务,使教师能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最新技术,在项目实施中提升专业水平。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师资6人,具有高级工以上资格的“双师型”教师2人,这六名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有二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4人,专任实训教师3人。近几年来,学院先后派出5位教师参加了国家或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还聘请了校外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到校任教。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围绕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战略,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培养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走出一条发展、创新、改革之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师资为主体,以挂靠实体公司的形式,建成校企一体、教学做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为解决学生学用分离、专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学生顶岗实习等生产性实训的问题,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

第二,将物流运输核心设备安装在易通公司物流的运输设备上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此外,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易通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高职教育应当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技能、面向新技术、面向生产一线的职业技术教育上。加强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实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

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的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加快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必须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接轨。因此,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加快现代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但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差异较大,笔者走访了多所高职院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建设目标不明确,随机性很大,盲目购置设备,论证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

(2)许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设备购置只是用于满足教师科研或生产创收的需要,真正用于教学、培训的时间很少。(3)有些学校没有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或被挪作他用,学生只能接触陈旧、落后的低档次设备。

(4)严重缺乏胜任现代工业培训工作的“双师型”指导教师。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江苏省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制造业经济总量和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二。经济国际化是江苏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是江苏经济国际化战略的中心目标定位。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需要构筑人才优势,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其在技术进步中的牵引作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经费2亿元,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市、县(市、区)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步伐,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应该说,江苏省建设现代工业培训基地的势头良好。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教实践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澳大利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与培训资格证书体系,日本的“产学合作”主要采用“课题制”培养创新人才,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以上五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代表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共同点:政府积极推动,通过立法规范管理,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指导、管理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其中,德国的“双元制”、美国“合作教育”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顶岗工作,以获取工作经验、态度、岗位技能为目标。英国、澳大利亚的职业与培训资格证书体系,建立了一个终身学习与培训的学习体系,以资格证书贯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各高等工科院校借助各种渠道的资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工业中心或工程训练中心,其中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为代表,高职院校现代实训基地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代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建设,采用“教学工厂”的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在模拟工业环境中接受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工业培训,教学培训效果良好。笔者受邀参加了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八届现代工业培训国际学术会议,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工业中心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

(1)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工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工业中心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

(3)与社会各层面的沟通能力:了解一个工业产品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参与。由于学校投入工业中心的资金有限,为了使工业中心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工业中心与各知名企业广泛沟通与合作,引进企业的设备与项目,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业中心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和门类,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学习和接受培训的能力。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教学培训模式已经越来越得到教育界、工业界和社会的认同。

建设原则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与地方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水平接轨是高职院校现代工业培训基地的重要特征。建立在现代工业技术平台的实训基地建设,应努力追踪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营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职业环境,从设备、厂房建筑、工艺流程、管理水准、人员配置和要求、标准化以及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接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职业环境,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重视职业素质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

管理体制与软件建设的相对独立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依据职业技能要求,系统地制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地制定实训教学大纲,在相对独立的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下,开展教学与现代工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期实现技能人才的培训目标。因此,实训中心必须具备相对独立于各教学部门的课程体系、资源调配与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并且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教学文件、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监控体系,真正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工业培训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我国教育部、人事部联合下文提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双师素质”既是实践教学岗位的要求,也是现代工业技能培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中心必须采取积极引进、加强培训与兼职聘用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与现代技术发展“对接”的技能,以满足现代工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努力开展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产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物质与智力的双向资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可以参照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模式,采用互利互惠、双向共赢原则引进企业的设备和项目;积极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当中心的兼职教师;中心应广泛联系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开展学生的双证、多证培训和对社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中心还应加强对外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工作,这是不断提升中心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中心也在不断更新设备,教学指导人员必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学生的思想也有所变化,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提高育人能力。另外,先进技术不断促进教学手段的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培训效果和效率。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胜任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的工作要求;中心只有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才能确保教学、培训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现代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必须紧紧围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线,项目建设必须经过翔实的调研,充分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决策要有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瞄准建设一流基地的目标,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建设与时代接轨的具有办学特色的现代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倪玉茹.高职实训基地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构成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6).

[2]李坚利.高等教育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2).

[3]朱伟萍.高职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6,(9).

[4]彭元,王林.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06,(3).

[5]张翌鸣,王小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

[6]高顶,等.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5).

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的论文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而培养技能型复合性专用人才的任务是必须经过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没有高水平、高质量、标准化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需要借助医疗卫生机构的先进设备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来弥补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的现状,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借助医疗卫生机构先进的技术设备,解决高职院校办学资金不够的问题。它的建成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能够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使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能改善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的科研条件,提升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快高职院校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我校创办的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将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上从事硬件维修、网络维护、多媒体制作、卫生统计、信息安全等工作,逐步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的助理和参谋。校外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校外延伸,对于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我校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在二级以上医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单位。一是综合性医院信息化程度较高,装备较好,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多;二是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等职能科室齐全,卫生文化母体部分的.资源丰富;三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多,信息管理的内容复杂,具有行业特色[1]。学生将在医院信息系统及医疗设备管理等部门从事多种岗位的实习锻炼。具体如下:

(一)硬件维修岗位。

1.了解医院信息化的硬件设备、结构和性能;

2.能够准确判断硬件故障原因,熟练更换部件,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二)软件应用岗位。

1.熟悉医院各种管理应用软件;

2.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统计软件spss等;

3.掌握sqlserver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和维护。

(三)网络安全岗位。

1.了解医院内部网络拓扑结构;

2.络安全、反病毒攻击技术等安全维护措施;

3.熟悉医院综合布线系统。

(四)数据处理岗位。

1.掌握医患信息采集、存取、汇总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2.掌握门诊部信息管理系统、住院部信息管理系统、病房管理子系统、中心药房管理子系统及医技科室管理子系统等操作流程。

(五)中心机房管理维护岗位。

1.了解医院信息科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2.掌握服务器软件安装、配置、维护及数据备份恢复等操作;

3.掌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操作流程。

(六)医院图书信息管理岗位。

1.熟悉中图法分类;掌握医药卫生类图书的分类方法和编目;

2.掌握图书管理软件的应用;

3.掌握多种国内外大型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

(七)病案管理岗位。

1.掌握病案管理软件的应用;

2.掌握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3.掌握医院病历书写和管理规范。

校外实训基地是借助医疗卫生機构先进的技术设备、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经验丰富的医疗技术人员建立起来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训练掌握的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不可能独力完成顶岗实习的任务。他们在某一个岗位上需要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当他们轮换到其他岗位时,又需进行新一轮的指导学习模式。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让学生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不会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内容单一,无法完成既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成绩考核、合作科研等各项管理制度,以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日常运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其管理水平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二)贯彻岗位轮换制度。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延伸,但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考虑经济效益的因素,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始终从事一种岗位。这就要求学校与医疗卫生机构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工作,落实岗位轮换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尽可能地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专业知识,有效地提高顶岗实习实训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为带教老师,要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示范,将医疗卫生机构相应岗位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学校的专职教师,也要用下临床挂职锻炼的方式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自身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华危持.五年制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7).